新生儿科隔离制度

合集下载

儿科新生儿科相关制度

儿科新生儿科相关制度
❖ 5.新生儿一人一床,被单、床单、枕套按规定时间 换洗,发现明显污渍时应及时更换。污染衣、被等 先浸泡消毒再清洗、晾干、高压灭菌。
❖ 6.有医学指征喂养的婴儿,其用具做到一婴一用一 消毒,用具应用煮沸或高压蒸汽消毒灭菌。

新生儿病室的工作制度(续)
❖ 7.母婴同室的婴儿实施按需哺乳,鼓励母亲亲自来 院哺乳或提供母乳。指导家属正确采集母乳,收集 母乳后标明床号、姓名、采集时间,储存于冰箱内 。
❖ 5.每天下班前完成交班日志。 ❖ 6.儿科医生完成进产房轮转后,应认真将工
作制度、岗位职责、产科工作程序、医疗常 规、抢救设备等交与下一轮儿科医生。

会诊制度
❖ 1.儿科内会诊:遇有疑难或危重新生儿,进产房 儿科医生应及时请儿科上级医生会诊,协助诊断 治疗。
❖ 2.科间会诊:新生儿病情超出儿科范畴,需其他 科室协助诊断治疗者,应进行科间会诊,由儿科 医生写出会诊申请单,提出会诊目的和要求送往 会诊科室。会诊科室接到申请后24小时内前往会 诊;紧急、危重病人应立即前往会诊,不得以任 何理由拖延。
❖ 3.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 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 轻。

儿科病室工作制度(续)
❖ 4.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 扫2次,每周大清扫1次。垃圾及时处理,厕所随 时清扫。
❖ 5.医护人员要穿戴工作服、帽子,着装整洁,必 要时戴口罩,病房内不准吸烟。
❖ 6.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 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 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办好 交接手续。
儿科、新生儿科相关制 度
2023年5月30日星期二
目录
❖ 儿科病室工作制度 ❖ 新生儿病室的工作制度 ❖ 儿科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 交接班制度 ❖ 会诊制度 ❖ 转诊制度 ❖ 新生儿首诊负责制度 ❖ 新生儿抢救制度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1. 新生儿入院管理制度:包括新生儿入院登记、家属陪护、入院评估等程序,确保新生儿能安全入院并得到有效的护理。

2. 新生儿观察与评估制度:包括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监测、神经行为评估、食物摄入及排泄观察等,以及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筛查与评估。

3. 新生儿喂养管理制度:包括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等方案,根据新生儿的生理和发育情况,制定相应的喂养计划。

4. 新生儿护理制度:包括洗护、纸尿裤更换、舒适护理等,确保新生儿的生活品质和舒适度,预防皮肤创伤和感染。

5. 新生儿疾病管理制度:包括各种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如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等。

6. 传染病防控制度:重点针对新生儿的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等进行防控措施,包括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

7. 新生儿家长教育制度:包括对新生儿护理基本知识、喂养方法、常见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护理技巧。

8. 医疗事故管理制度:包括新生儿医疗事故的预防、上报和处理等程序,确保新生儿的医疗安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不同医疗机构可能会有些差别,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

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

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

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
1、新生儿室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日小扫除,每周大扫
除。

2、正常新生儿室每日通风2~3次.每次15~2O分钟,保持
空气新鲜,室温应保持在24℃-26℃,湿度为55%-66%之间。

3、每日用空气净化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每月进行空气培养
及物体表面细菌监测,空气细菌总数不超过200 cfu/m3,物体表面细菌总数不超过5 cfu/cm2。

4、新生儿被服、包单等每日更换一次,随脏随换,病儿出院
后所使用的暖箱,婴儿床及全部物品进行终末消毒。

5、新生儿奶具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

6、新生儿室的医疗垃圾要严格合理分类。

7、新生儿暖箱每日用清洁消毒,并每日更换水箱中湿化液,
蓝光箱每日擦拭灯管表面一次。

8、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隔离制度,认真执行手卫生消毒,新
生儿无交叉感染,不应有眼炎、口腔炎、脐炎、臀炎、脓疮等。

新生儿科隔离制度

新生儿科隔离制度

新生儿科隔离制度
一、感染性疾病患儿应在隔离室隔离治疗,所用物品均应先浸泡后清洗再高压灭菌消毒。

操作护理时应穿隔离衣。

二、患儿入院时,首先确定是否为传染病,对疑似患儿不能同确诊患儿同住一室,确定感染后,按病种分别安置,暖箱外挂明显隔离标志。

三、感染患儿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

接触不同病种时,洗手并更换隔离衣。

离开污染区时要脱去隔离衣、洗手。

四、感染性患儿应与非感染性患儿分室处理与安置。

五、感染性患儿应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诊疗,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进行终末消毒。

六、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患儿应严格隔离,用过的器械、被服、病室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后敷料要焚烧。

七、患儿使用过的物品应初步消毒后再送洗衣房、消毒供应中心。

八、医疗器械严格按要求进行消毒和更换,各种消毒液及无菌器械要定期更换。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消毒隔离制度 感染防控管理制度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消毒隔离制度 感染防控管理制度

目录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感染防控管理制度一次性医疗器具及消毒药械管理制度病例的采样与送检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病例的采样与送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消毒隔离制度一、目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二、适用范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三、依据[1]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2]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3]卫生部:《新生儿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2009[4]卫计委:《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2017[5]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480号四、内容(一)新生儿病房应相对独立,内设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病房、隔离病房、配奶室、治疗室等,布局合理,各区域划分明确,严格管理。

(二)新生儿病房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 1M。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三)新生儿病房入口处应设有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

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内。

(四)非本室工作人员及家属不得入内。

本室物品不得外借,非本室物品不得随意带入。

患呼吸道或其它感染性疾病等的工作人员未治愈前不得接触新生儿。

(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在 22~24℃之间,相对湿度为55~65%。

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空气净化设施按要求更换过滤网,有记录。

(六)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接触每一位新生儿和进行各项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进行卫生手消毒。

任何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应戴手套,避免血液及分泌物污染环境。

(七)为新生儿进行各种穿刺和其他浸入性操作时,应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常规。

(八)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避免交叉感染。

(九)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灭菌,保持清洁,每日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

儿科隔离病室管理制度

儿科隔离病室管理制度

儿科隔离病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儿童在隔离病室内能够得到妥善管理和照顾,保障医护人员和其他病房患者的健康安全,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二、隔离病房的设置1. 健康医院儿科专门设置有隔离病房,确保能够及时隔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患儿。

隔离病房的设置应符合卫生部门相关规定。

2. 隔离病房应具备疫情监测和控制设备,包括隔离门、空气清洁装置等。

3. 隔离病房应保持通风良好,保持清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

三、隔离病房的使用1. 只有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儿才能入住隔离病房。

其他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不得入住。

2. 入住隔离病房的患儿应及时进行疾病鉴别和确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儿病情和传染性确定隔离措施。

3. 医护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确保隔离病房内的医护人员不会受到感染。

4. 隔离病房内的患儿应按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定期复查,确保疾病治愈。

四、隔离病房的管理1. 隔离病房应建立健全的门诊工作机制,确保病房内患儿的疾病治疗和护理工作。

2. 隔离病房应建立健全的医护人员管理制度,包括护士、医生、清洁工等人员的工作分工、值班制度等。

3. 隔离病房应定期进行疫情监测和控制,确保隔离病房内的环境卫生和医疗设施的完好性。

五、隔离病房的清洁消毒1. 隔离病房内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病房内卫生干净。

2. 隔离病房内的医疗设施应经常进行消毒,确保设施的无菌状态。

3. 隔离病房的食品应保持新鲜干净,保证患儿的膳食卫生。

六、隔离病房的卫生防护1. 医护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等,确保病房内的医护人员不会受到感染。

2. 隔离病房的患儿家属应遵守医院规定的进出病房流程,确保不会传染给其他患者。

3. 隔离病房内的患儿应保持室内卫生,定期更换衣物、床单等,防止细菌繁殖。

七、隔离病房的监督检查1. 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隔离病房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病房设施的完好性和医护人员管理的规范性。

2. 隔离病房应配备专门的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疾病的护理和监督。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2)【精选文档】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2)【精选文档】

1、新生儿科的工作人员在院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本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住院医师应加强对新生儿的各项业务技术管理.2、新生儿科的工作人员 ,每天查房一次 ,并及时处理新生儿的异常症状,做到轻症不转院。

需复诊者应多次观察,需转院者由科主任确定。

3、加强检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做到检查器材专用,如听诊器、体温计、测黄疸仪等。

查房先后专业清洁洗手。

4、新生儿的工作人员 ,必须做到不旷工、不迟到、不早退,把心放在新生儿科,认真细心观察每一位新生儿。

做到科学观察,合理医疗.5、新生儿科全体工作人员每周业务学习一次,讨论解决疑难病例。

1、新生儿病房布局合理,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2、新生儿病房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为 55-65%;保持空气清新,每日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每日空气循环消毒三次;每月做空气培养并做好记录。

3、新生儿病房一人一床,被单床单枕套按规定进行换洗,发现污渍及时更换,新生儿出院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后才干使用.4、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 如:雾化吸入器、面罩、体温计、浴巾等5、奶瓶“一人一用一消毒” ,配奶间用具专用,应用煮沸消毒或者高压蒸汽灭菌.6、新生儿所用衣物,面巾等必须经消毒后方可使用 ;用后物品应放入专用容器,防止交叉感染 ;使用后的一次性纸尿布放入专用污物桶加盖密封保存处理.7、对新生儿沐浴室内的沐浴用品,沐浴池及地面进行消毒。

8、新生儿病房暖箱 ,蓝光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一用一消毒。

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蓝光箱应当每周更换并做好终末消毒处置。

9、对新生儿病房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做细菌监测;每年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病原携带检查,阳性带菌者应调离新生儿室,阴转后方可回新生儿室工作。

10、新生儿病房的医务人员须更换好衣、帽、鞋、口罩 ,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鞋。

非本室工作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新生儿室,家属应在规定时间进行探视。

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

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

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入新生儿科病区前应用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

2、诊治、护理前后要用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凝胶消毒或1:100爱尔施泡手(5000ml用1片)。

3、桌面、远红外辐射台、护理车等暴露的物体表面,每日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湿擦一次。

4、地面每日用 84或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1000 ml用1片)消毒液湿拖两次。

5、入新生儿科必须更换专用拖鞋,拖鞋每周清洗一次。

6、远红外辐射床用后床上布类应更换,并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消毒液擦洗,重新铺单备用,体温探头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洗。

7、多功能监护仪屏幕用95%酒精擦洗每周一次,心电监护探头、血压计袖带,每一个病人用后,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洗消毒后备用。

8、每周新生儿科卫生大扫除一次,办公区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小时,每周五定期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

9、保持病室的清洁安静,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入新生儿科参观、学习、见习一次不得超过10人。

10、探视走廊每天拖地1次。

11.病房每月做一次空气培养,化验结果达不到标准的应重
新消毒后再作培养。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引言概述:
新生儿病房是一个重要的医疗场所,对新生儿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消毒隔离制度的重要性、消毒隔离措施、消毒剂选择、隔离措施、医护人员培训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消毒隔离制度的重要性
1.1 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安全
1.2 防止交叉感染
1.3 预防医院感染
二、消毒隔离措施
2.1 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
2.2 对医疗器械进行严格消毒
2.3 对医护人员进行消毒隔离
三、消毒剂选择
3.1 选择适用于新生儿病房的消毒剂
3.2 保证消毒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3 防止消毒剂残留对新生儿造成伤害
四、隔离措施
4.1 隔离感染患者
4.2 严格控制访客数量和频率
4.3 对患者进行单间隔离
五、医护人员培训
5.1 对医护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5.2 提高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
5.3 定期进行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考核
综上所述,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应该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新生儿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做到位,为新生命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病儿隔离管理制度

病儿隔离管理制度

病儿隔离管理制度一、隔离环境的设置1.1 隔离病房的建设隔离病房是专门为病儿隔离而设置的环境,其设计应符合卫生标准,保障病儿的隔离需求。

隔离病房通常包括独立的卫生间、通风良好的空间、严密的隔离措施等。

同时,为了保障医护人员和其他病儿的安全,隔离病房应与其他病房相互独立,设施设备应符合病儿隔离的特殊需要。

1.2 隔离环境的清洁消毒隔离病房的清洁消毒是保障病儿健康的重要环节。

隔离病房应定期进行深度清洁和消毒,保障病儿的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同时,隔离病房的空气质量也应得到严格的监控和管理,保障病儿的呼吸道健康。

1.3 隔离环境的安全保障隔离病房应具备良好的安全设施和管理制度,包括安全门锁、紧急呼叫设备、及时排烟系统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减少病儿的意外伤害和安全风险。

二、隔离期间的护理和教育2.1 专业医护人员的护理在隔离期间,病儿需要得到专业的医护人员的护理,包括定期的体温测量、饮食调理、用药管理、病情观察等,以保障病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同时,医护人员还应根据病儿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减轻其病痛和不适。

2.2 病儿的生活照料隔离期间,病儿的日常生活照料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医护人员的护理外,病儿还需要得到家长或监护人的关爱和照料,包括心理支持、营养补充、睡眠调整等方面的照顾,以增强病儿的抵抗力和康复能力。

2.3 病儿的健康教育在隔离期间,医护人员应对病儿进行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疾病情况、学习疾病防治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和自我康复意识,使病儿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

三、隔离结束后的康复指导3.1 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病儿在隔离结束后,还需要得到一定期限的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

这包括定期的随访和复查、康复治疗的进行、生活习惯的调整等,以帮助病儿尽快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

3.2 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在隔离结束后,病儿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社会适应问题。

医护人员应对病儿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调整心态,树立信心,逐渐重新融入社会。

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内感染控制和患者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医院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内容。

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和访客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重点科室,包括重症监护室、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科、烧伤科、感染科等。

1.3 各科室应根据本科室特点,严格执行本制度,并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与预防知识的培训。

二、消毒隔离措施2.1 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安置,同类感染病人可安置一室,特殊感染病人应单间隔离。

2.2 医务人员进入感染病人房间时,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2.3 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定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和工作帽等。

2.4 治疗室应分清洁区、污染区,标识清楚,医务人员进入时应戴口罩、帽子;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2小时,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开启时间。

2.5 医疗器械、物品应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按要求进行相关的监测并记录。

2.6 患者房间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

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

2.7 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

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

2.8 医护人员在诊治护理不同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剂擦洗。

2.9 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2.10 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11 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2.12 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

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

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

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新生儿患者的安全,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结合新生儿科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新生儿科所有医护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和保洁人员。

三、消毒隔离原则1. 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进行操作。

2.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3. 实行全面管理,确保消毒隔离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4.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消毒隔离意识和技能。

四、消毒隔离措施1. 环境消毒(1)新生儿科病房要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30分钟。

(2)地面、墙壁、家具表面等定期用消毒液擦拭,每天至少1次。

(3)床单位每周进行紫外线消毒1次,每次30分钟。

(4)新生儿暖箱、婴儿培养箱等设备每天用75%酒精擦拭,每周进行紫外线消毒1次。

2. 物品消毒(1)新生儿使用的衣物、被褥、尿布等要定期清洗、消毒。

(2)医疗用品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消毒处理,一次性用品要及时销毁。

(3)新生儿喂养用具要专人专用,每天进行消毒处理。

(4)新生儿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3. 手卫生(1)医护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前后要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

(2)进修生、实习生和保洁人员在进入新生儿病房前要进行手消毒。

(3)医护人员在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时要确保密合,防止交叉感染。

4. 患者管理(1)对新入院的新生儿进行传染病筛查,确保未患有传染性疾病。

(2)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新生儿要进行隔离治疗,严格执行隔离制度。

(3)加强对新生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

五、监督与考核1. 新生儿科负责人负责对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日常监督。

2.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对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消毒隔离制度的人员,根据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理。

NICU消毒隔离高危环节的管理

NICU消毒隔离高危环节的管理

NICU消毒隔离高危环节的管理新生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危重儿等,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较易发生院内感染,而使病死率较高[1]。

自2012年,全国三甲医院复审工作的铺开,细则中制定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消毒隔离的相关条款内容更为严格,因此,新生儿科的消毒隔离是确保患儿安全的重要手段。

而加强消毒隔离高危环节的管理,是取得管理成效的关键。

现将我科近几年通过加强管理,取得较满意效果,与大家分享。

1 高危环节、物品包括常用仪器的触屏、呼吸机湿化水的收集、空气消毒机的滤网、配奶环节、温箱、擦拭治疗台、配奶台的毛巾、晨间护理的物品等。

2 管理措施2.1 建立和完善感染管理相关制度NICU要根据医院的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医院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医院感染及流行暴发监测管理制度、医院感染应急预案、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与防控管理制度等,制定病房相应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2],制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作为医护工作指南。

每月护士例会定期开展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通过不断培训,促使医务人员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落实规章制度,减少医源性感染。

2.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种类多,且使用频率也较高,如呼吸机、心电监护、输液泵、温箱等,仪器的调节板面因反复接触,会残留有大量的细菌。

每天由责任组负责对分管病人使用仪器的调节板面进行酒精擦拭,并加强对护士接触仪器后手消毒的检查,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此环节带来的交叉感染。

2.3 设立呼吸机湿化水专用收集桶。

呼吸机湿化水的管理易被忽视,湿化水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传染性很强。

护士们以往很随意将湿化水倾倒于洗手池、垃圾桶,且倾倒是裸手操作。

存在污染环境、自身感染等风险。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科室设立呼吸机湿化水专用收集桶,要求每班到指定的污洗池倾倒湿化液1次,在桶内盛上1:100的消佳净100ml,注明更换时间,加盖管理。

新生儿科隔离室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隔离室管理制度

隔离室管理制度
1.需要隔离的患儿遵照医嘱进入隔离室或隔离区管理。

2.隔离室收治隔离患儿期间配备专门护理人员。

3.进入隔离室的工作人员按隔离病种要求穿隔离衣,戴工作帽,戴口罩, 戴手套。

4.隔离患儿尽量使用一次性用物,其垃圾按感染性垃圾处理。

5.隔离患儿治疗护理尽量集中在个体床单位内进行,需要移至公共区域时,须使用一次性床单。

6.隔离室台面每班用含有效氯250mg/L的84消毒液擦拭一次,地面每班
用含有效氯250mg/L的84消毒液湿拖一次,有血液,体液或大小便污染时,随
时用消毒液湿抹湿拖处理。

7.出入隔离室的用物须严格消毒处理,病人出院后床单位及用物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新生儿科制度

新生儿科制度

新生儿科制度新生儿室管理制度一、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二、普通新生儿病室患儿如出现生病体征不稳定、病情危重需要重症监护者,应进行必要的抢救后,及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三、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避免造成院内感染。

四、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五、应当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确保诊疗、护理的及时。

六、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医疗区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进入。

七、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

八、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九、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医疗安全。

十、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有关医疗文书,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十一、新生儿病室床位数应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

新生儿室工作制度一、新生儿病房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二、新生儿病房属于院感重点区域,非本科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定期向家属宣传讲解卫生知识;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杜绝无关人员进入病室,杜绝病房家属之间互窜病房;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随意挪动;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打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医务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帽,护士穿护士鞋;着装整洁,病房内禁止吸烟;医师查房时不得接私人电话,病人不得随意离开病房;我院实行家属陪伴制度,所有住院新生儿为避免交叉感染,最多留两名家属陪伴,其余无相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新生儿病房;对新生儿所有用品做到一婴一用一更换;治疗室内保持清洁,使用专门的清洁用具,每天用消毒水清洁一次,每周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洁污区严格区分,工作区域划分明确;在病室入口处设置洗手设施,凡是进入新生儿病房工作人员必须更换工作服,做到一接触一消毒,院感工作专人管理,管理者由主治及以上医师和主管及以上护士组成,定期总结病房内感染发生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有书面记录,有持续整改意见。

40新生儿病房隔离室制度

40新生儿病房隔离室制度

40新生儿病房隔离室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的设施和服务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和提升。

对于新生儿病房来说,特别是对于需要隔离观察的新生儿,设置专门的隔离室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做法。

隔离室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隔离病情传播,降低感染风险,还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在新生儿病房隔离室制度上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不仅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对患者的负责和敬畏之心的具体表现。

一、建设隔离室的必要性1.防止交叉感染:新生儿免疫力较弱,极易受到外界细菌、病毒的感染。

而新生儿病房又是一个密闭的环境,各种疾病的传播极易发生。

设置隔离室可以有效隔离患者,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提高诊疗效率:隔离室可以将疑似感染的患者集中管理,医护人员更容易进行观察和诊疗。

可以有效避免错诊漏诊,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3.保护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新生儿病房是一个公共场所,患者和医护人员频繁接触,难免会传播疾病。

通过隔离室的设计,可以减少患者与他人的接触,降低感染的风险。

4.优化空间利用:隔离室的建设可以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有效规划新生儿病房的空间布局,提升病房的整体利用效率。

二、隔离室的基本条件和要求1.设施和设备:隔离室应具备独立的空调系统、空气消毒设备、负压系统等设施,确保空气清洁无菌。

另外,应配备完备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突发情况。

2.空间布局:隔离室的空间布局应符合医疗卫生标准,保证患者的独立和私密性。

同时,应合理规划通风、照明、消毒等设施,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和舒适。

3.人员配置:隔离室应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管理和观察,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和护理。

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应对感染病例的能力和水平。

4.信息化管理:隔离室应建立完善的病例管理和信息化系统,记录患者的病情和诊疗情况,及时沟通和协调医疗团队,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三、隔离室的管理和运营1.制定制度规范:医院应制定新生儿病房隔离室管理制度,明确隔离室的使用条件、管理程序和责任分工。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



一是制定全面且具体可行的消毒隔离制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一整套具体切 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新生儿科近几年来在 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 NICU预防院内感染消毒隔离制度,呼吸机 清洁消毒与保养制度,监护仪清洁与保养 制度,呼吸机监护仪操作流程,配奶工作 流程,奶具消毒流程,暖箱终末消毒,出入 院流程及各专科操作流程,并和新生儿疾 病护理常规,常用药物配制使用等,一起收 集整理成册,使各级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 中能有章可循,在不知如何操作时,能随 手翻看,以便规范自身操作行为。

二是提高思想认识,重视消毒隔离 首要任务是提高每一个医人员对消毒隔 离重要性的认识,让医务人员了解院感知 识,掌握消毒隔离的基本原则。尤其对新 来护理工作人员,她们所做的喂养、更换 尿片、消毒配奶等基础护理工作,接触患 儿最多,带教老师要经常强调消毒隔离的 重要性,工作中放手不放眼,每周进行基 础理论及操作培训,帮助她们正确掌握各 项操作规程,正确对待消毒隔离措施,从 而提高她们的消毒隔离意识,自觉遵守各 项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是一项持之以恒、常抓不怠的 工作。仅仅有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措施 是不够的,它不但需要医务人员严格执行 消毒规程,还需要用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 自己。尤其在有时无人监管,有些工作不 是有形可见,做与不做似乎没有多大区别, 这时靠的就是你的职业道德责任感、自觉 性以及慎独修养。那种在工作中认为少洗 一次手,少更换一次管道,不用量杯随手 倒消毒液等没有什么关系,将会埋下感染 隐患。所以,新生儿科每一个医务人员都 应时刻提醒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做 每一项操作时,在接触每一个患儿前,都 在心中问自己一遍:你,洗手了吗。
• 一 工作人员要求
• 1.工作人员入室前换专用工作服 换鞋 洗手

母婴同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母婴同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母婴同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母婴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母婴同室病房成为了许多医院的重要设施。

然而,由于母婴在同一病房内共同生活,疾病传播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为了确保母婴的健康与安全,制定一套科学的母婴同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的和范围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母婴同室病房内的环境卫生,预防疾病的传播,提高母婴的健康水平。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母婴同室病房,包括新生儿科、产科等。

三、制度内容1. 定期消毒a. 母婴同室病房每天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包括地面、墙壁、床铺等。

b. 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包括家具、窗帘、玩具等。

c. 每月进行一次大规模消毒,包括空调、排风系统等。

2. 消毒方法a.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酒精等,根据病房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选择。

b. 严格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

3. 消毒设备管理a. 母婴同室病房应配备专用的消毒设备,如喷雾器、紫外线灯等。

b. 消毒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4. 隔离措施a. 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母婴,应及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b. 隔离病房应设立专门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5. 医务人员培训a. 母婴同室病房的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

b. 定期组织消毒操作培训,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消毒技术。

6. 病人家属教育a. 向病人家属提供母婴同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的相关知识,增强其防病意识。

b. 定期组织家属会议,解答疑问,提供必要的指导。

四、责任与监督1. 医院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母婴同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并组织实施。

2. 母婴同室病房的负责人负责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确保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3. 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定期对母婴同室病房的消毒隔离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制度效果评估1. 每季度对母婴同室病房进行消毒效果评估,确保消毒措施的有效性。

2. 定期对母婴同室病房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制度的实施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科隔离制度
一、新生儿病区布局合理。

具备隔离预防的功能,区域划分明确。

对所有住院新生儿均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二、新生儿科不收治已确诊的法定传染性疾病患儿,对已收住院疑似传染病患者,立即单间隔离。

三、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四、医务人员掌握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包括戴帽子、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五、新生儿科常见的隔离方式主要为接触隔离,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患者。

隔离内容包括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理要求进行处置。

六、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尽量选择单间隔离,或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在同一房间,隔离的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

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接触隔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