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新视角(上)
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学生职业体能培养为 目标 , 推进体育课程
改革。
【 关键词 】 高职
育课 程 改革
职业体 能需求
体
【 中图分 类号 】 G【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0 4 5 0 — 9 8 8 9 ( 2 0 1 3 ) 0 1 C—
f 1 1 52 -0 2
造成这一 问题 的根本原 因在 于 , 目前 高职体 育教学模 式基本是 实施基础课 加
初 入 职场 便 出现 职 业病 现象 。
现实 意义 , 指 出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 注意 的问题。 郑会 娟对将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运用 到“ 课 内 外一体化 ”教学模式进行 了调查 和研 究。 以上研究 现状仅仅 体现在 开展职业 实用 性体 育教 学改 革 、 课程开发研究及现状调 查, 针 对性作 了一些 理论 的研究 , 但是缺
数高职 院校体育 教学 内容 几乎与普 通高 校雷 同 ,方法手段 均 以增 强学生体 质 为 主, 但研究 表明 , 一般 身体 素质水 平的高 低与顺利 适应职业 需要和 提高劳 动生产 率之间并不存在直线相关关 系。 当前高职 院校较少考虑学生职业技术特点 的需 要 , 没有充分 体现 出高职体育 教育 的特 质要
求 和 特色 。
型专 门人才 。 高职院校体育课 也应走 以就
业为导向 、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的体育 课程 改革 道路 , 真正实现 以就业为 目的培
养 学 生 真 实 工 作 过 程 中所 需 要 的体 育 运
动技 能和体育文化素养 。 然而 , 近些年 , 由于教学设备 不足 、 师 资队伍缺 乏 、 教学理 念存在差 异 、 教学评
职业实用性 体育 教学模 式是 当前高 职体育课改革的方向 , 该模式是高职体育 教学 中根据学生 所学专业 及今后 可能从
新课标体育教学“四新”视角
(二)计划(课程实施)要求
年级
要求
1-2年级 体育游戏激发运动兴趣,发展基本运动技能。
3-6年级 7-8年级
六类专项运动技能各选择至少1项(原则2项/学期),发展各种体 能基础上发展多项运动技能。
六类专项运动技能任意(结合实际)四类中(必含中华传统体育类) 各选择1项(原则1项/学期),继续体能发展基础上重点发展专项 运动技能。
2022年义务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课堂教学“四新”视角
2022年义务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新变化 新模式
02
“四新”01 视角
04
03
新词汇 新设计
课程性质的变化 课程目标的变化
一、新变化
1 2
3 4
指导思想的变化 基本理念的变化
(一)指导思想的变化
2011
• 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勇敢 顽强、坚忍不拔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 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七)大概念教学
主要概念、基本概念、核心概念,也称大观念等。
学科 “大概念”
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和教学核心任务、反映学科本质、能将学 科关键思想和相关内容联系起来的最关键的概念。
“大概念” 教学
指在一个学科领域中实施和传授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学科 内容的过程。
三、新模式
新《标准》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小学 初中
(五) “一体化”教学
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和技能形成规律,遵循不同学段学 生的身心发展和运动认知规律,科学系统、进层进阶的安 排不同阶段、重点不同,任务目标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 及实施过程。
(六) “教会•勤练•常赛”
“教会•勤练•常赛”: 传授——设计——组织(教师主导)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研究摘要:创新是新课改推进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深化高职体育教学创新的关键。
文章立足于实际教学情形,系统地就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中,分层教学法强化了体育教学的针对性;游戏式的教学形态丰富了教学内容,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组合成了系统而有效的体育教学体系,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应该切实落实。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方法;创新改革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065-02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以构建全面的教学体系。
面对新课改的实施、相关教学纲要的出台,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尤其是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支撑不同层面的教学需求,是适应课改需求和深化体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所以,就教学方法的创新而言,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一、基于分层教学方法,切合学生的教学需求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并开设多类型的体育课程,以形成灵活多变的教学形态。
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基于学生的需求,以多层次、多水平为依托,注重学生兴趣下的自主学习。
分层教学方法,出发点是打破传统固化的班级教学形式,以多视角、自主性的教学空间,来整合学生与教学的需求。
分层教学中,学生间的存进作用增加,学生间可以形成良好的对照式学习状态。
并且,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基于自我动作的注意,让学生发现动作上的个体差异性,这样自主下的问题指导,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对20几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在男女生比例、学生素质情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所以,在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时,要充分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并以分层教学方法为主导,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这样可以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如果在教学中,鱼龙混杂式的教学情形,反而会把体育教学带入“尴尬”的境地,诸如学生的参与性不足、训练程度不均衡等问题,都会削减教学的教学效力。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素质培养
浅论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素质培养摘要:互联网时代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便捷的知识获取途径,同时也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育教师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除了要完成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担任素质培养的重任。
文章以互联网时代体育教学中的素质培养为视角,论述体育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新思路。
关键字:互联网体育教学素质培养现在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都是“90后”,他们的成长和当今世界高科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是同步的。
很多在校学生从小就接触电脑,他们接触世界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也多,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思想就更成熟,国内有专家称之为“假熟”,只是获取信息的途径多,信息量大,而在辨识这些信息方面则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新时期除了要完成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外,还要承担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和劳动素质的培养等任务。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初高中学习阶段,因为学校的升学压力,体育课经常被主课挤占,加上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娱乐途径很多,电视节目、网络游戏、聊天工具等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缺失。
到了大学阶段来自老师和家长的管理骤然放松,学生突然觉得管束少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来就较本科生低,体育老师和其他专业课程的老师一样要转变自身观念,适应学情。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困难与思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教学的困难:高职学生包括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目标功利性更强,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越来越低,体育教学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和接触,我发现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很多学生来高职院校读书是为了以后从事这个专业赚钱,体育课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就是理论知识学习之余的放松。
男学生就当课余打了场篮球,女学生就当聊天晒太阳,等老师布置了活动锻炼内容就各忙各的。
体育教学还停留在跑、跳、五大球等传统运动项目上,体育达标考核也不能严格执行。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再思考
体育同其他学科 的教学来说 ,关于生命方面的
特征更明显。其它学科的教学通常指 向生命的某一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8 — 1 1 作者简介 : 谢 茜( 1 9 8 6 - ) , 女, 四川遂宁人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艺体系助教, 硕士 。研究方 向: 体育教学与训练。 从生命的角度思考教育问题 成为了我国教育理论界的热门话题 。著名学者叶澜
教授在 《 让课堂焕发生命 的活力》 一文 中强调生命 是教育的基础 , 教育是为 了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进
教育 的关系 , 认识教育的本质 , 透视教育 中种种脱 离生命之源 、 种种无视生命 的存在而导致生命的无
层面 , 针对高职学生参加工作后地位 卑微可能产生 的 自闭、 自卑的心理, 制 订提 高学生社会融入和调
1 . 2 “ 生命教育” 理念下的体育学科 体育 在传入我 国时指 的就是身体 的教育, “ 它 是 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 , 为增强体质 、 完善人体
的教育过程 , ” [ 4 ] 其实体育也是作为教育的一部分 出 现 的, 就体育 的本质而 言, 是 以完善人 为根本 目的
的。
炼学生沟通和锻炼亲和力的教学 目标, 在社会生命
体, 它与其他学科相比, 不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
而且也陶冶着人的情感、 意志、 精神和人格。也就是 说, 不仅学生 的 自 然 生命得 到了发 展和完善 , 学生
的精神生命、社会生命也会得到一定程度 的关照。
因此 , 可 以说 体育 的发展 是 以人 的生命 发 展作 为 逻 辑起 点 , 其追求 的是生命 的发 展与 完善 。“ 以生命 的
De c . 2 O 1 3
“ 生命教 育 " 理念 下高职 院校体 育教 学 的再思考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探索
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探索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已成必然趋势。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已经出现了一些顺应教育改革的体育教育新理念,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
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配备、教学评价等五方面教学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改革探索高职院校体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国民体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却是高等教育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高职院校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1.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足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专项课大都根据体育项目的技术特点,按照职业体育的培养路径,向大学生传授相关的技术与技能。
虽然有的课程已经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兴趣,与以前的体育课程相比有了较大进步,但是,教学的目标还是没有明确,造成了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化的培养,从而不利于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内容过多过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必修课的内容过多过杂,可以说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小而全特点的延续。
如果当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依然按照那种模式培养,其后果必然造成学生的全面不发展。
同时,由于参与的运动项目多,频繁的变化会使学生穷于应对,这必然不符合体育运动技术的发展规律。
3.体育教学模式陈旧多年来,体育教学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巡回指导——教学比赛——总结讲评”。
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传授技术和技能为主,重视学生身体的发展,虽然它的教学过程规范,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但却缺乏针对学生个性和特长及适应不同单元、不同课型的合理教学模式,因此无法满足学生通过运动获得情感体验、愉悦身心的需要。
高职院校体育运动会的创新型建构
高职院校体育运动会的创新型建构[摘要] 本文从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理念视角出发,针对当前传统田径运动会模式滞后于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所出现的弊端,提出将高职类院校体育运动会构建为内容更加丰富、项目更加多样的体育节形式,以满足新时期高职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 高职院校运动会运动会模式一、前言在新时期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各所高职院校纷纷展开教学课程改革,逐步实施选项课、选修课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高职院校运会模式却明显滞后于课程改革,无法形成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不利于高校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体育教育新理念目标的实现。
因此,高职院校运动会的改革,成为当今高职院校体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行阶段高职院校运动会普遍存在的不足和思考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于是,各类高职院校无论规模大小和人数多少,每年都例行公事地举办一次这种单纯以田径项目组成的运动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新理念的不断提出,这种传统意义上的运动会,已经出现许多弊端。
1.传统运动会模式的弊端由于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长期以来各类高职院校运动会仍然是采用田径运动会为模式,项目设置过于单一化、专业化。
学校体育运动项目照搬竞技体育项目,例如110m跨栏、三级跳远等,难度和技术专业化要求较大,导致了大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形成了“只有少数人参与,多数人旁观”的无奈局面。
高难项目无人问津,为了凑数辅导员半说服半强制报名,学生往往出现临场退赛或草草应付了事的现象,减弱了运动会在鼓舞和提高学生团结拼搏精神方面的有利效应。
在组织管理上,传统运动会模式陈旧,学校组织竞赛的时间短促。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运动会都是以个人项目为主,集体项目为辅,以集中比赛型的形式开展。
时间安排集中在2~3天完成,并且常常利用节假日,任务重、时间紧。
另外,由于宣传和组织管理的不到位,许多学生把运动会当作放假,许多教师也借机在家休息。
论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新视角
容形象化情趣化 、教学方 法灵 活多变 、技术讲解 生 动形象 、 教学用语简 洁幽默 、场 地器 材 组合 多变 、体 育信 息 多 向交
流 等方 面的特征 ,以此 提高学生的学 习效率 。
13 教学民主化 .
教学 民主化 是指教 学组 织方 式 和管 理决 策 的民 主。在 教学实施过 程 中,每个 人 的机 会均 等 ,每个 人 都可 以有 发 展 自身的适 应性 活动 。因此 ,在 教学 中应 把 以教 师为 中心
为) 行为强度有理性控制 ( ; 具体表现为适当的体育锻炼强
度 ,运 动过程 的 帮助与 保护 ) ;个 体行 为表 现有 鲜 明个 性 ,
又能根环境做出调整 ( 具体表现为选择运动项 目、教学 内
容 的设计 )等等 。
1 2 教学兴趣化 .
教学兴趣化 是激 发 和保 持 学生 学 习 行 为 的 内部 动 力 , 也是影响 学生 学 习 自学性 、主 动性 和积 极 性 的重 要 因素 。 在教学 中激发和保 持学 生 的运动 兴趣 ,离不 开教 师 的引 导 和环境 因素 的诱 发。因而在 教 学过 程 中可 以表现 出教 学 内
Z o —h l h u Li 0 g 1
( .EDeat n f i o ie i ,hi o 10 7 C i ) P p r t z uUn r t uz u5 6 0 。 hn me o Hu h v sy h a
A sr c :Th ae olw ai e u ain cn e tt us e eo - cus ein ec s etbig fr r b ta t ep p rfl o b sc d ct o cp O c red v lp o red sg t .ap rn owad o o c
理解体育课程的新视角:课程的利益主体
层次 :第一 层次 , 泛 指所有 受公 司经 营活 动影 响 或
者影响公司经 营活动 的 自然人或社会 团体。如美
国经 济学 家弗 里 曼 ( F r e e m a n , 1 9 8 4 ) 的定 义 : “ 利 益 主体是 那些 能够影 响企 业 目标实 现 , 或 能够 被企 业
实现 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 ; 第二层 次, 专指 那些 与公 司有 直接关 系 的个人 或 群体 。这
1 9 9 7 ) 等 人 的归纳 , 利 益 主体 定 义 可 以分 为 三 个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1 1 一 O l
基金项 目: 江西省教育科学“ 十二 五” 规划课题 ( 1 3 Y B O I O ) 。 作者简介 : 范叶飞( 1 9 7 6 一) , 男, 安徽 望江人 , 副教授 , 博 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学校体育理 论与实践 。马卫平 ( 1 9 5 9 一) , 男, 湖南长沙人 , 教授 , 博 士, 博 士生导师 。研究方 向 : 课程与 教学论 。 作 者单位 : 1 . 湖南师范大学体 育学院 , 湖南 长 沙 4 1 0 0 1 2 ; 2 . 宜春学 院体育学院 , 江西 宜春 3 3 6 0 0 0
关键 词 : 体 育课程 ; 理解 ; 利 益; 利益主体 中图分类号 : G 8 0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3 5 X( 2 0 1 4 ) 0 1 - 0 0 4 7 - 0 4
1 问题 的提 出
利 益是 在 一 定 的社 会 关 系 中体 现 出 来 的人 的
利益 由利 益 主体 、 利益 基础 和利 益对 象三 个要 素组 成 。课程 是人 们 在社 会 化 过 程 中必不 可少 的社 会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方向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方向探析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但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课程设置不科学、考核体系标准化、教学内容单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为出发点,进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1.高职体育教学职业特征不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上是职业岗位教育按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专业,以该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设置课程,根据“必须、够用”原则进行教学和实际训练,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
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经过系统学习后将快速走上一线顶岗工作,学生的专业就业率高,岗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确定,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体系没有体现职业特色。
2.高职体育教学条件相对滞后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但由于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和发展特点的制约,部分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场地、器材、师资等方面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因此,体育教学不能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实施,这导致了教学课时不足、场地器材设施落后、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3.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体育教师普遍学历、职称低,这不利于体育教学研究。
加上体育教师学习、深造、培训的机会少,这些导致体育教师安于现状、循规蹈矩地进行教学。
因此,体育教学思想、模式、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1.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大纲,改革教材体系,进行职业体育教学对于在高职院校中的办公性专业,如文秘、财务、计算机等专业,应根据该专业学生长期伏案、低头含胸、精神高度紧张等专业特点,在体育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增加诸如拳击、健身操等锻炼项目;对于运动型专业,如营销、物流等专业,应根据该专业学生高强度劳动、条件艰苦复杂,使运动系统和心脉功能负担过重、易出现过度疲劳等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增加力量素质和耐力方面的锻炼项目,如打球、游泳等。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模式的探讨
Ke r s v c t n o e e ; . C U S ; o re mo e y wo d : o a o a c l g s P E. O re c u s d i l
高 职教育 以培 养 “ 应 生 产 、建 设 、管 理 、服 适 务 第一线 需要 … … 的高 等技 术 应 用 性专 门人 才 ” 为 目标 … ,高职学 生职 业 素 质 的养 成 无 疑 是 高 职 教育 的重 中之重 。体育 课 程作 为一 门基 础 课 程 不 仅 可 以 起 到提高 学生体 能 的作 用 ,更 能对 学 生 职 业 素 质 的 养成 起到 不可或 缺 的作 用 ,但 现 有 的体 育 课 程 模式 研究 ,基 本 上 只 涉 及 如 何 提 高 学 生 体 育 健 康 水 平 , 养成 体育 锻炼 习惯 以及 提 高 学 校 体 育竞 技 水 平 ,而 且 多 以普 通本科 院校 体 育 课 程 模 式研 究 出现 ,高职 体育课 程 研究 比较 少 见 I』 4。从 提 高 学 生 职业 素质 视 角研究 体育课 程 模 式 的研究 鲜 见 ,高 职 院 校 以提 高职 业素 质为 目的 的体 育课 程 模 式研 究 则 更 少 。本 研究 探讨 体育课 程对 提高 高 职学 生职 业素 质 的作用 , 探索 适合 高职 院校 的体育 课程 模式 。
lg c la ay i meh d,h a e k s a a y i o e r lt n b t e n t e P E. o re i o a o a ol g d t ev c - o i a n ss l to t e p p rt e n a l s f ea i e w e h . c u s n v c t n c l e a o a a n s t h o i l e n h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融合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以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融合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以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课题项目: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109)。
摘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建设能调动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体育教学活动的效果,使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自身专业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竞争力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本文从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入手,对体育教学中融合课程思政建设的措施进行了探究,在深度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的教学改革建议,在构建特色体育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效能,有效促进职业教育的高效化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体育教学;课程思政作者简介:花竹玉(1994—),女,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作者单位: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改革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课程思政的建设作为重点,积极探索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紧密融合,能借助高效化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竞争力的逐步提升。
鉴于此,新时期高职院校在系统化的改革体育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客观审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有意识地从不同的视角积极推进课程综合性育人体系的设计和开发,全面增强体育教学活动的综合有效性,确保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教育培养效能得到不断地改善和优化。
一、体育学科教学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高职教育和体育教学中高度重视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建构和实施,并且结合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安排,有意识地针对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开发,极大提高了体育教学活动的效果,也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科学建构和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支持,能为学校体育运动教育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撑。
具体结合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规划情况进行分析,能看出课程模块中蕴含着一定的思政元素,对这些思政元素进行系统的挖掘和渗透,能支持体育教育活动的创新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进一步优化。
刍议以职业体能训练为基础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
刍议以职业体能训练为基础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
赵鹏
【期刊名称】《拳击与格斗》
【年(卷),期】2022()21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但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仍拘泥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没有切实满足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的体能需求。
而职业体能又有其独特性和指向性,需要结合高职院校特殊的职业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设置及安排。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就职业体能训练具体阐述分析,旨在为以职业体能训练为基础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建议和对策。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赵鹏
【作者单位】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
【相关文献】
1.学分制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视角——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为例
2.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r—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课程为例
3.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课程为例
4.高职院校基础体育课
程改革与职业特色研究5.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改革探析——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职教体育教育教学新视角——合作学习
1 前 言
3 职 教体 育教学 中实施合作学 习的效果分析
体育科 目 作 为职业 教育 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 不仅 可以促进 学 生身体素质 、 心理素质的提高 , 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 为今后 的工作实践 打下必要 的基础 。通 过让学生 掌握体育运 动 专业理论 、 技术 , 对 于培养体育 锻炼意识 和实践创新 能力具有 十 分 积极的作用 。随着体育运动 的不断发展 , 体育健身流派不 断增 多, 特色各异 , 内容更加 丰富 , 技术更加复杂 。这些发展与变化对 职教体育 教学提 出了更 高 的要求 。如何提 高职教体育 教学质量 与效 率 , 全面实 现课 程 目 标, 突 出能力培养是 目前职教 体育教学 研究 的热 点问题。为此 , 本 文就尝试 探讨 职教体育教学 中采用合 作学 习的方式 , 以期 通过对实 践过程和 实践 效果 的分 析 , 对 比传 统学 习模式 与合作 学习对改善学生体育行为 、 增 强学生体育意识 方 面的作用 , 进 而提 出下步体 育教育教 学改革方法 , 促进 职教体 育教育教学持续健 康发展。
习小组 , 让学生小组共 同学 习要求学 习的内容和材料。②合作学 习是通过两个或 两个 以上的个体在一起学习 , 以提高学习成效的
一
的教学班 , 分组 时尽可能确保 两个小组之 间学生身体素质基本相 同, 体育运动成绩基础水平基本平衡 , 男女 比例基本一致。 体育 教学中实施合 作学习的方法 : 分别对实验小组与对照小 组 的学生 采用具 有差 异性 的体育课 程教学 方法 , 体 育教学 实践 中, 对 实验小组 的三个教学班 的学生采取合作 学习的教学方法 , 对对 照小组 的三个 教学班的学生不进行专门的设计 调整 , 仍然按 照正 常的教学进 度计划安排 教学 内容 。通过一学期 的体 育教学 实践 , 在期末时对两个小组的学生进行全面测试 , 从 身体 素质 、 技 能掌握 、 知识提升 、 合作 意识 等方 面进行综合评价 , 分析有意识 的 施加 “ 合作 ” 影 响与普通 的体育教育教学对学生 的改变程度 。
从“创新教育”视角探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理念之转变
族的 , 小时候家里经常有勃拉姆斯 、 马勒等音 乐家去做 客。这个 人就是路德维希 ・ 维特根斯坦。 这个人后来师从罗素 , 成为 2 0世
纪最有影 响力 的几个哲学家之一 。
势 力影 响争夺之 中。 整个 国际政治局势也 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 , 在 此背景之下 , 中国 自身面临着如 何避 免经济硬着陆的问题 , 同
师发放调查 问卷统计结果分析可知 :陕西省高职院校体育课授 课 的教学大纲基本上是一年级是公共体育基础课 ( 篮球 、中长 跑, 排球 、 跳远 ) 等项 目, 二年级是 体育选项课 ( 健美操 、 武术 、 散 打等) 内容进行 教学 。因此 , 了在体育教学 中能够发挥学生的 为 能动性 和创造性 的思维活动 ,今后 的体育教学 内容必须从竞技 化 向娱乐 、 大众 、 艺术等方面转 变。 () 4 体育教学效果评价 目标 的单一化 目前 高职院校体育教 育对学生追求 的基本上是 效果 目标 。 各 高职院校体育课 的教学方法 、 手段 、 模式 基本上 大同小异 , 他
现实的趋势 , 观念和趋势迅速不断交互加强放大产生恐慌 , 出现 泡沫的破灭 , 这就是经济上的不景气 。
和经济衰退 的问题 , 政府 刚刚降低 了银行 的存款准备金率 , 也就 是提高了货 币总量 , 这是在刺激经济增长 , 保增长的同时必须继 续调控 房地 产 , 房地产的泡沫又不能太快地破裂 , 需要慢慢地吸 收, 这需要政府非常细腻 的宏观调控技巧。 长远看最重要 的还 从 是经济结构 的改革 , 努力发展 服务业 , 除国有企业 的垄断 , 破 增
2体 育教 学 内容 应 从 竞 技 化 向娱 乐 化 、 身 化 方 向 转 变 随 . 终
() 1体育教学技术、 体能主体化 。这种教学理念 主要是 通过 教师的传授辅 导和学生被动地接受技能 动作 的练习 ,以便使学 生系统掌握 体育的技术 、 技能为中心的一种体育教学活动体 系。 例如 : 体育教师很少能按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组织体育教育 , 主 要强调学生通过体育课学 习教师传授体育教学大 纲中所规 定的 基本技术动作为主导 ,以便通过学 生的反复练习和教师辅导最 终达到学生掌握 动作技能 和增强体质 的教学效果 ;相反该 体育 教育理念忽略了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心理效能作用 。 () 2 体育教学方法陈旧 、 简单化 。 目前高 职院校体 育教 师在 教学 中基本上运用是讲授 、 范 、 示 分解 、 分组等基本 的教学方法 。 同时他们在教学 过程 中只注重学生 动作技 能的掌 握情 况 ,很少 关注学生对 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满意 ; 其次 , 育教师基本 体
高职体育教学大纲
高职体育教学大纲一、导言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
本大纲旨在规范高职体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提供统一的教学指导,确保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二、课程设置高职体育教学按学期开设,全年共分为两个学期。
每个学期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项目:1. 全民健身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内容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2. 体育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
内容包括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
3. 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旨在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进行深入学习。
内容包括羽毛球、游泳、健美操等。
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耐力、力量、速度、柔韧性等方面的提升。
2. 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战术意识,提高比赛水平。
4.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文化素养。
5.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心理调节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四、教学内容1. 健康知识与生活习惯包括身体安全、营养健康、运动损伤防护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体育技能训练分别针对各个体育项目进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和技术水平。
3. 体育比赛与竞技精神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通过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形式,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了解。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
2. 分组训练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比赛训练法通过组织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提高比赛技能和战术水平。
4. 体验式教学法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教学评估1. 日常考核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训练成绩进行考核,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技术水平。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课堂的创新研究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课堂的创新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览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意义 (4)3. 研究目的与问题 (5)二、文献综述 (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7)2. 研究趋势分析 (8)3. 研究空白与创新点 (9)三、“五育并举”视域下的教育理念与目标 (10)1. “五育并举”的内涵解读 (12)2. 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13)3. 体育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的融合 (14)四、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课堂的创新策略 (16)1. 教学内容创新 (18)融入“五育”元素的教学内容设计 (19)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20)2. 教学方法创新 (21)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方法改革 (23)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实施 (24)3. 教学评价创新 (25)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26)个性化教学评价的实施路径 (28)五、创新实践案例分析 (29)1. 优质课堂典型案例展示 (30)2. 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 (31)3. 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反思 (32)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33)1. 面临的挑战 (34)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35)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36)社会认知与支持度不足 (38)2. 应对策略 (39)加强教师培训与引进 (40)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41)提高社会认知度与支持度 (42)七、结论与展望 (43)1. 研究结论 (44)2. 研究贡献 (45)3. 研究展望 (46)一、内容概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全面发展的重视,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在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五育并举”成为了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五育并举”对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课堂进行创新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五育并举”的理论内涵及其在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就业导向视角下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
就业导向视角下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1. 引言1.1 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体育教学,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领导能力和沟通技巧。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重视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团队协作能力,高职体育教学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身心健康意识。
在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中,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高职体育教学不仅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业需求,更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生活打下健康的基础。
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1.2 就业导向视角下的需求在就业导向视角下,高职体育教学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日益壮大,对高素质的体育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高职体育教育应该更加贴合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实际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健康体育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高职体育教学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管理能力,使他们具备在健康体育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在就业市场日益竞争的情况下,高职体育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职业素养,使他们能够胜任各类体育从业岗位,提高就业竞争力。
就业导向视角下的高职体育教学需求在于培养具有实用能力、健康意识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体育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要。
2. 正文2.1 当前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1. 课程设置单一。
目前高职体育教学课程多为传统体育项目,缺乏与时俱进的新颖内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教学方法落后。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多以理论课为主,缺乏实践性强的教学手段。
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影响其就业竞争力。
时尚体育——高校体育教育新视角
时 尚体育具有流行性 、 新颖性 、 趣味性 、 文化性 、 教育 性 、
开放 性 、 身 性 、 技 性 、 业 性 等 特 征 。 健 竞 商 园文化建设 , 帮助大 学生养 成健 康 的生 活方式 , 现终 身体 休 闲 性 、 实 育 的 目标 , 且 也 是 对体 育 课 教 学 内容 与方 法 改 革 的 创 新 与 2 时 尚体 育 在 高校广 泛 开展 的价 值 而 探索 , 对高校教学 改革和发展具有借鉴 和参 考意义 。 2 1 时 尚体 育 丰 富 校 园 文 化 生 活 , 进 大 学 生 文 化 素 养 的 . 促
身心上的满足… 。根据 国家体育 总局社 会体 育 指导 中心对 是大众文化 的一种表 征 , 体现 了一个 时代社 会文化 的多种特
同 时尚体 育的定义是 , 经过一段时问 的凝 固 , 被人 们普遍 采用 、 征 , 时又 以其 独 具 个 性 的 内涵 丰 富着 社 会 文 化 并 对 社 会 文
时 尚体 育 可 以分 为 以 下 几 类 : 是 极 限 运 动 , 攀 岩 、 一 如 高
性 , 响终 身体育 目标的实现 。这就要求我 们要对 高校体育 山滑翔 、 流皮划艇 、 影 激 摩托 艇 、 帆船 、 冲浪 、 蹦极 、 滑雪等 ; 二是 教学 进行有效的改革 , 而对教学 内容 的改革 是改革 中的重要 高尔夫 、 马术 等“ 贵族运动 ” 兰是瑜伽 、 ; 电动单车等健身运动
.
可以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 展中发挥 更大的作 忽视大学生主体作用 的发 挥 , 陈旧 、 其 单调 、 后 等弊端 , 滞 无 乐等功能 , 法适 应社会发展 的需要 , 尤其不适应大学生 身心发展 和兴趣 用 。 爱好 的需要 , 而无 法调动大学生广泛参 与体育活 动的积极 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新视角(上)
摘要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我院职业教育的特点,为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以及职业导向的需求,本文提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课堂教学应包括体育基础课、职业特色体育选项课的新型体育课程模式,明确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不仅要提高学生身心素质,而且要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做到体育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最终为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服务。
关键词体育课程课程设置职业特色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体育课教学虽然在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符合高职院校的实际职业教育需求并未发生改变。
因此,为了满足广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以及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性人才的目标,就势必要求我们对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
本文以抚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对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提出新的看法。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定位
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规定了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程度,是为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服务的。
高职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进入社会前最后阶段的体育教育,是衔接学校与社会体育的桥梁,体现出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特征,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体育教学
应体现鲜明的职业特性,突出对职业运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高职教育生源层次的多样化、专业的市场化、目标需求,决定了课程建设应具有多样的多元化性,必须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课程,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把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具有本校特点的一体化结构。
因此,本文将高职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为:强健体魄、发展体能、提升素养、满足兴趣、服务专业。
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是一门国家规定的基础课,按照《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并将此作为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
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选修课,各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已有的体育课程体系,并形成相对固定且效果良好的体育教学课型。
但是,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一般只有3年,只开设一年或一年半的体育课教学,学生上体育课的时间相对较短,已满足不了学生对体育的需要,也达不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紧紧围绕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在制定大纲、选用教材、制定教学计划时增加其灵活性,实行弹性化教学,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空间、教学时间。
在“厚基础、重实践、有特色”的理念指导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体育课程个性化,让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
兴趣、能力和职业取向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实现,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因此,完整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应包括体育基础课、职业特色体育选项课以及课外体育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结构,适应时代的需要,为“准职业”人员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体育基础课
由于生源和学生自身基本身体素质的差异,学校有必要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安排体育基础课程,提高身体素质,为后续的体育专选课打好基础。
体育基础课内容应具有引导性的特征,这对刚进大学的新生来说,是个适应高职体育教育的过程。
因此,这一阶段体育课的内容应安排一些有助于恢复体能、强化锻炼意识的适应性的内容,主要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运动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严密的组织过程,紧密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引导学生投入到浓厚的锻炼氛围中来。
体育基础课一般按照固定班级授课,时间安排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应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
同时,授课按照自然班进行便于新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帮助,从而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职业特色体育选项课
职业特色体育选项课是指在打破原有的班级建制的前提下,学生
根据自身条件、个人需要选择以及结合个人职业需求确定学习内容。
个人职业需求所确定的学习内容主要是针对专业所需的特殊能力(如快速反应能力、手脚协殊、身体要求调配合能力、平衡能力等)进行的教学与训练,从运动解剖学上来说,主要是提高为职业活动所需的主要肌群的应用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身体准备。
1.职业特色体育选项课的特点
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直接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
其培养目标更注重学生毕业时的职业岗位能力,是适应特定的职业岗位群或某一技术领域的“专门职业”人才。
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经过系统学习后将快速走上一线工作岗位,职业性强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另一个体现。
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同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相结合,围绕职业特征开发“职业性”体育课程模块,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2.职业特色体育选项课课程设置
职业特色体育选项课由学生网上选课后组合形成为专项班进行
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二至第三个学期。
因此,根据各系开设的专业以及培养目标,我院体育选项课程可进行如下设置。
(1)办公型专业
办公型专业在我院同时也是在高职院校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如设计专业、管理专业、财务专业、文秘专业、计算机专业、仪表、化验等均属此类,其职业特点是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同时要有果断处事力、判断力和想象力的能力,而且具有长期伏案、低头含胸、
精神高度紧张等典型特征。
因此,根据减轻大脑疲劳、使大脑处于良好的思维状态,在体育课程中就应该有针对性的设置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田径、健身操、韵律操等锻炼项目,以保持作息有度,工作更加轻松自如。
(2)高空型专业
我院的艺术系有建筑工程专业、装潢专业,生态系有环保专业,由于需要登高作业或空中作业,应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下肢支撑能力、左右腿交换站立耐久能力等,可选修篮球、羽毛球、足球、田径等项目,以提高对今后职业的需求。
(3)直立型专业
我院机电与机械专业、烹饪专业、纺织、服装专业等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而且长时间站立、含胸使人体协调机能和各器官的负担加重,易出现下肢淤血,血流不畅,静脉曲张和心血管疾病多发症状。
重点发展手腕、上肢与躯干的力量和耐力,可选修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田径等项目,以适应毕业后的职业需求。
(4)运动型专业
我院营销、汽车驾驶、物探、地质、测量、农林等专业属于这种类型。
高强度劳动以及条件艰苦、复杂使运动系统和心脉功能负担过重,易出现过度疲劳、肺部以及心血管疾病。
因此要增加力量素质和耐力方面的项目,同时要加强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应侧重培养学生听信号或看信号的迅速反应能力,提高对重要信息的敏感度,可选修羽毛球、乒乓球、武术以适应职业岗位的特点。
四、结语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体育发展的要求。
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这对造就一代高素质的创造性应用型技术的目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课、职业特色选项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不仅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而且还结合了学生的不同职业对身体素质的不同需求,可为学生职业的发展奠定夯实的身体基础。
当然,学生的层次、兴趣是多元化的,我院在选项课程和课外活动的项目选择上在一定程度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同时在师资队伍、场馆设施建设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z].2002.8.6.
[2] 省教育厅.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赣教函[2009]22号)[z].200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