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详细答案分析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4届高三上学期诊断测试语文试题_(图片扫描、解析版)[1]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4届高三上学期诊断测试语文试题_(图片扫描、解析版)[1]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4届高三上学期诊断测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9分,每小题3分)“跪拜礼”的起源和消亡原始社会中,人们常常有意无意地用一些象征性动作,来表示他们的意向、感情。

这些动作,有的后来成为社会生活的习惯,并常常被用作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社会组织和加强部落之间联系的手段。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统治阶级利用其中某些习惯,加以改变和发展,逐渐形成各种正规的“礼”。

“礼”成了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组织和对民众进行统治的一种手段。

“跪拜礼”是中国社会中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基本礼节。

人类在刚刚能直立行走时,他们的行走姿势、大约跟现在动物园中猩猩单用后肢行走时的姿势差不多,弯腰曲背、身体前倾、步履蹒跚,前肢下垂、离地面很近。

以这种姿势行走的人们,当他们站定表示友好或敬意时,前肢着地、后肢弯曲就是很自然的了。

人类的先祖在静止时比行走时更不易保持直立,这一点,在近代力学中是找得到原理的。

已经能直立行走的人类,做出的后肢弯曲,前肢着地的姿势,就是跪拜礼的雏形。

进入阶级社会初期,人们尚不知桌椅为何物,帝王平民皆席地而坐,所谓“两膝著地,以尻著朣而安者为坐”。

这种坐姿,对于行跪拜礼,是很方便的。

所谓“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头著地为拜”。

以跪拜作为一种礼节,自然而然地得以延续和巩固。

这种情景,我们在现在的日本“榻榻篾”上还能看到。

日本民族在榻榻篾上“两膝著地,以尻著腫而稍安”为坐。

当坐在榻榻篾上的日本人要表示敬意而欠动身体时,他们“伸腰及股而势危”“以头著地”,很自然地构成了一个跪拜动作。

随着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的等级制度日益森严,经统治阶级改变和发展的各种礼仪礼节也日益繁杂化、规范化、经典化。

仅跪拜礼一节,就被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膜拜”等格式,各种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以及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所规定使用的跪拜礼都是不同的,它起到了维护、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等级关系的作用,起到了对人民加强其阶级统治的作用。

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五校联考试卷答案

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五校联考试卷答案

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五校教学质量调研试卷答案一阅读部分(共80分)(一)阅读文章,完成1—5题(16分)1、古典文学成为拯救当代流行音乐内在活力的关键因素。

(2分)2、(1)为人们提供新鲜、特殊的音乐欣赏体验。

(或为当代流行音乐注入活力。

)(2)增强一些人的民族自豪感或民族认同感。

(3)成为传达时代观念,批评当下社会现象的一种方式。

(3分,一点1分)3、B(3分)4、C(2分)5、该曲处处针对王维的《相思》,(1分)解构了原诗对相思之情的珍爱(1分)。

随着岁月流逝、社会变迁,古人珍惜的相思之情在当下已经无人在意,它们被城市的霓虹与酒精淹没,人们因怕被看清内心而不再借红豆以示相思(2分)。

歌词表面是对传统情感方式的嘲弄,实则隐喻现代人拥有丰富的物质却难觅真情的悲哀,从而在表面的否定中传达出认同、甚至羡慕传统情感的思绪。

(2分)(二)阅读文章,完成6——11题(19分)6、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铁锈比喻成绚烂的花朵,形象地写出铁锈面积之大,生锈的程度之深(2分);同时用运用反语,褒词贬用,将盛开的花朵和死亡气息相联系,传达出对铁锈如此严重的无奈。

(2分)7、(1)膏肓(2)啜(2分)8、D(3分)9、(3分)这两段说明性文字介绍了大春小春的时间、作物和使用的农具(1分);表明作者对农村生活有着明晰的记忆(1分),为作者通过“锈”传达对乡村的无限眷恋作铺垫。

(1分)10、(4分)整散结合。

或化虚为实。

或反复。

(手法1分,举例1分,分析1分,效果1分)11、(3分)(1)乡下所有的农具在农闲时无可避免地会生锈。

(2)农民的生命节奏和农具是统一的,农具生锈也是农民生病的时候。

(3)锈的蔓延表明打工时代来临,农耕文明的消逝。

(三)默写(6分)(8选6,以前6句为评分标准)12、(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水澹澹兮生烟(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策扶老以流憩(5)萧萧班马鸣(6)小人比而不周(7)微雨燕双飞(8)战士军前半死生(四)古诗词鉴赏,完成13—15题(9分)13、一雁或孤雁(1分)14、D(2分)15、主旨不同:蒋词最后一句借孤雁食尽霜花后又振翅高飞(1分),表现出自己的高洁的品质和顽强的意志。

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牌坊正中上方是四个正楷鎏金大字:定慧寺巷。

两侧是对联: 。

转过来,牌坊内侧又是一联: 。

①日出推窗喜见塔影,夜深闭户静听橹声 ②名士当年留旧宅,禅门今日尚生辉③一读之下,便生出若不在此巷小住几日,人生便太亏了的感慨 ④石牌坊是新建的,竖立在街景开阔的巷口,使人感到一种气派 ⑤悄声吟哦,顿觉清秀妩媚的笔触之间梵音满耳、书香扑鼻A .④①⑤②③B .④②③①⑤C .④②⑤①③D .④①③②⑤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烟花爆竹价格逐年降低,主要是因为近几年市民购买烟花爆竹的欲望降低,导致销售量逐年下降。

试卷第2页,共12页B .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在整治校车安全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校车司机、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防止将规范校车管理的费用转嫁到司机或学生家长身上。

C .65岁的刘奶奶鼓励海霞说,癌症并不可怕,要有愉快的心情与病魔抗争的信心。

D .这部影片公映首日,全国上座率平均为80%左右,江浙沪超过9成,当日票房突破2000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目前,许多工程建设问题频繁发生,甚至有的问题工程还获得了工程质量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官商暗中结草衔环的结果。

B .这件事一经披露,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不同舆论声音甚嚣尘上。

C .在这种情况下,职工自行离岗、不辞而别和久假不归的现象开始迅速蔓延,对车间生产冲击很大。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辽宁五校协作体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辽宁五校协作体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批评离文学再近些近几年,文学批评受到了不少质疑甚至嘲笑,这种声音不是没有道理的。

原因在于当代文学批评正在慢慢地脱离文学脱离社会,而成为一种与中国当代文学现实无关联的技术性活动,失去了它最基本的批评功能和批评态度,因此,某些批评无论对于文学界还是对于社会公众,都成了无用之物。

批评的学院化对文学批评构成了某种局限。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批评家思维空间和生活背景的变化,多数文学机构的批评家走进大学改行做了教授。

这些大学教授们被要求按严格的“学术规范”即固定的文体和格式在特定级别的报刊上发表特定数量的论文,很多人由此躲进书斋爬梳文献,从“文学批评”转向了“文学研究”,不再关注当下生动的文学现象。

这种学术考核对文学批评的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通过引文和注释搭建起来的论文体批评往往只见“理论”,不见血肉,难有活力。

好的批评既是思想的盛宴,也有鲜活的体验,更少不了灵动的语言。

李健吾和宗白华等人的评论文字都是一流的,但也没见他们引用了多少文献,做过多少注释。

文学批评是现场的、个性化的,应该多一点感性的体验,但恰恰容易被所谓的学术规范所排斥。

在学院派批评中,走进文学现场似乎成为了一个难题。

此外,文学批评空间的娱乐化也贻害无穷。

随着新闻媒介的商业化,以往发表文学评论的媒介逐渐萎缩。

各出版社、报社和文艺团体主办的文学类刊物纷纷改版或停办,各种类型和级别的报纸副刊也都取消或改头换面为专发八卦消息的“娱乐版”,和文学毫无关系。

文学批评应当回到现场回到现实。

文学批评来自于对于眼前正在发生的文学现象的观察、判断、梳理和参与,是批评家对现实的一种反应。

所以,文学批评的基本内涵就应当是关于文学的、有现场感的、个人性的和批判性的。

首先,文学批评应该是关于文学的,关于文学现象、文学作家、文学作品、文学观念等等的评论、争论、分析、介绍,当然可以推荐,甚至可以强烈推荐,这也是批评家的神圣职责。

2014年高考语文辽宁试卷-答案

2014年高考语文辽宁试卷-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C【解析】“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于文无据。

2.【答案】B【解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错,这句话将伊壁鸠鲁的观点和约喻·穆勒的观点混为一谈。

3.【答案】B【解析】“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错,原文是“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4.【答案】A【解析】厉:勇敢,勇猛。

5.【答案】A【解析】③的陈述对象为“壮士”;④是说赵立杀死金军的使者,不能表明其“敢勇”;⑤说的是赵立入楚的原因。

6.【答案】B【解析】“他和部下宁愿吃磨碎的榆树皮”和“扰民”无关,而是表明他们被围困时的窘境。

7.【答案】(1)盗贼张敌万在这中间建造巢穴,赵立坚决不跟他往来,所以楚州运粮的道路更加阻塞。

(2)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光世最终没有执行。

8.【答案】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9.【答案】答案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答案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蘋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答案三: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约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

例如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

10.【答案】(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骐骥一跃驽马十驾(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答案】(1)AB(2)①女老板的两次“看看”,表明她已经知道数学家算错,但对是否说明真相有些犹豫,最终选择了偏向数学家,透露了对他的好感。

201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和详细答案解析辽宁省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验收考试 语文

#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和详细答案解析辽宁省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验收考试 语文

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验收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徽派建筑的最大特点是规范化、系统化,具体表现为:一、聚族而居,杂姓不得混居。

即使同一村落,各族宗祠、民居亦界域分明。

二、无论宗族人丁多寡,象征宗法势力的祠堂,展现宗族荣耀的水口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三、讲究群体布局,即以封建“风水”术为理论依据,在封建族权的制约下强调宗族建筑整体轮廓必须像模像样。

如不符合要求,则须设法修改或弥补。

站远了看,徽派建筑总体布局与封建城池模式如出一辙:以祠堂为中心放射状散开的民居群类似于拱卫内城的外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水口类似于护城河,具有抵御外族入侵的防卫功能;被民居众星拱月般团团簇拥着的祠堂则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表明了宗法势力的至高无上,不容侵犯,也便于在此召集宗族成员议事、祠祭,公布村规民约,行使族权。

祠堂在徽派建筑中的地位也体现在其建筑规模上。

祠堂的外观形象、内部设施直接反映了一个宗族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经济实力,是宗族间相互攀比争雄的首要内容。

各族各姓对祠堂建设毫不含糊,尽力而为,从族产收入,挨家摊派到主动捐赠,族人有钱出钱,没钱交粮卖力,将祠堂修得高大雄伟,壮观亮堂。

囿于族权的约束,徽派民居的地势、规模均不得超过祠堂,且不能遮挡与其遥相辉映的山峰河流,影响风水,妨碍宗族的繁荣昌盛。

民居外廓大,住房多,却井然有序,有回廊彼此连通,按男女长幼,房系嫡庶有序排列,主人住正(厢)房,佃仆散居四周,缜密繁杂,等级森严,堪称封建王室寝宫位序结构的翻版。

水口是走官道进村的必经之地。

学子赶考,高官归省,巨贾还乡,族人在此迎来送往,举行欢庆仪式。

在显示族威荣耀、宗族凝聚力的同时,教育族中晚辈笃学敬业,勤勉执著,将来光宗耀祖。

宗族的荣誉和荫护使族人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对水口建设热情洋溢,不遗余力;功成名就的高官巨贾更是慷慨解囊,一掷千金,支持家乡的水口建设:育林、砌桥、修亭、刻碑、撰联……大力弘扬水口文化,以协调宗族内部关系,淡化阶级矛盾。

201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真题试题(有答案)

201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真题试题(有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2014年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试题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2014年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试题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2014年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试题文科综合试卷参考答案【地理】1—5 ADCBD 6—11 BDABB C36、(1)北侧绿洲面积大,且连成片;(2分)南侧绿洲面积小,且零散分布。

(2分)原因:北坡降水多,(2分)夏季天山大量冰雪消融,在沙漠的低谷地段形成丰富地下水,生长植物,形成连片绿洲(2分);南坡降水少,地下水少(2分)(2)甲河补给(2分);乙河排泄(流出)(2分);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2分)(3)塔里木河引水工程(或从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引水);在河流中上游地区控制绿洲规模,减少水资源需求量;在农业生产中,改变大水漫灌方式,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需水量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等。

(答对3点即可,共6分)37、(1)冬季冷空气南下;里海加湿作用;山地抬升,多地形雨;夏季,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下沉气流,降水少。

(8分)。

(2)喜光(喜热);耐旱;耐盐碱。

(6分)(3)北部人口多,劳动力充足;人口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

(4分)(4)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农民收入(6分)42、(1)沉积岩。

红色砂砾岩组成(有层理构造)(2)丹霞山地貌形态独特,色彩绚烂,有形象和色彩美的组合具有美学价值;在地学上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佛教禅寺,摩崖石刻,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景点秀美,开发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任3点得6分)43、(1)该地区是我国甘蔗、云南特产药材、普洱茶和花卉的重要生产基地(2分),由于旱情持续,致使这些作物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市场供不应求,从而导致价格上涨(2分)(2)河流径流量减少,导致各种供水紧张;航运受影响;珠江口可能出现咸潮;河流径流量减少,水电站发电减少,影响西电东送,从而导致珠三角地区能源紧张(任3点得6分)44、(10分)表现:蒸发量增多(2分);地表径流增多(2分);下渗量减少(2分)。

辽宁五校协作体2014高三上考试试题解析-语文讲解

辽宁五校协作体2014高三上考试试题解析-语文讲解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批评离文学再近些近几年,文学批评受到了不少质疑甚至嘲笑,这种声音不是没有道理的。

原因在于当代文学批评正在慢慢地脱离文学脱离社会,而成为一种与中国当代文学现实无关联的技术性活动,失去了它最基本的批评功能和批评态度,因此,某些批评无论对于文学界还是对于社会公众,都成了无用之物。

献,做过多少注释。

文学批评是现场的、个性化的,应该多一点感性的体验,但恰恰容易被所谓的学术规范所排斥。

在学院派批评中,走进文学现场似乎成为了一个难题。

此外,文学批评空间的娱乐化也贻害无穷。

随着新闻媒介的商业化,以往发表文学评论的媒介逐渐萎缩。

各出版社、报社和文艺团体主办的文学类刊物纷纷改版或停办,各种类型和级别的报纸副刊也都取消或改头换面为专发八卦消息的“娱乐版”,和文学毫无关系。

文学批评应当回到现场回到现实。

文学批评来自于对于眼前正在发生的文学现象的观察、判断、梳理和参与,是批评家对现实的一种反应。

所以,文学批评的基本内涵就应当是关于文学的、有现场感的、个人性的和批判性的。

首先,文学批评应该是关于文学的,关于文学现象、文学作家、文学作品、文学观念等等的评论、争论、分析、介绍,当然可以推荐,甚至可以强烈推荐,这也是批评家的神圣职责。

但是批评文字不应当是小圈子的摆设和礼品,不应当成为离开文学性即文学价值的捧场或攻击,不能成为商业目的商业计谋的道具。

其次,文学批评应该针对现实,言之有物。

不能绕来绕去都是纯理论的术语概念,要针对现实的创作发言,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

文学批评的技巧固然重要,但立场态度才是核心。

文学批评应当是所有的大众读者都愿意看并且都能看懂的文字,如果只是少数专业人员才有兴趣,才能读得懂,那就沦为自说自话的语言游戏。

某些批评文字绕来绕去都是在重复一些外国词汇,通篇没有自己对于文学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批评难有说服力。

201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4届高三(高二期末)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4届高三(高二期末)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4届高三(高二期末)摸底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争吵两千年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谜今古文经学之争是汉代始兴的儒学内部的一场派系斗争。

作为学术发展不可缺少的备件之一,学术流派之争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耐人寻味的是,今古文经学之争却是旷日持久,长达两千余年,其范围也远远超出了学术论争。

本文的“经”即指儒家经典部分,古老的经书内容深奥,主要靠经师的传授得以流传。

由于讲授者对经书的理解各不相同,于是,便产生了以经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经学。

所谓今古文的“文”,是指记载经典所使用的文字。

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

秦初,秦始皇实行愚民政策,大搞“焚书坑儒”,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得以幸免,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想,作为官方认可的统治思想,可是,西汉流行的儒学经典多无旧典文本,而是靠幸存的经师口授相传,由习经生们记录下来,他们记录所用的文字便是西汉通行的隶书,属当时代的“今文”,故而这类经书被称之为今文经。

从表面来看,今古文经学之争主要表现在文字及对经义的理解、解释的不同。

一般来讲,解经时,今文经学注重阐述经文中的“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则注重文字训诂;今文学派竭力把经书和神学迷信相联系,特别在西汉,今文经学家为迎合统治者的喜好,解经时喜欢掺杂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

他们把经学和阴阳五行相附会,把经书说得神乎其神,古文学派虽然还未能完全摆脱神学迷信的羁绊,但却反对讲灾异谶纬,注重实学。

汉代的今古文学派之间的斗争非常尖锐。

西汉时期,今文经学盛行,王莽改制失败后,东汉光武帝又废古文经倡今文经,但古文经仍在民间有相当的影响,随着今文经学研究的日渐走向繁琐,其影响也日益衰退。

到东汉中叶以后,古文经学崛起发展,并压倒今文经学。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堪称大师级的古文经学家,值得一提的著名经学大师郑玄,他本是马融的高足,属古文经学派,但他不拘泥于师说,也兼通今文经,并善于吸收今文经学中的一些学说,从而使古文经学更加完善,也使得古文经学最终压倒了今文经学。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3-2014上学期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就是一种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民俗文化之一。

因此,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从艺术的角度看民间剪纸艺术是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出来,反映了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的一种文化模式。

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政治功利,但有生活方面的功利意识潜入在其中。

他们在创造时,往往让人(包括创造者自己)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

这是由于它们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

所以,自中国民间产生剪纸以来,人们一直将其作为一种象征性装饰物,尽管历代在造型样式和利用形式上不断发生更新和变化,可民间大众所赋予它的造型思维方式和特定的深层寓意内涵,却一直不变地流传至今。

因此,可以说民间剪纸是一种大众艺术。

从客观上说,中国民间剪纸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

它不仅有它的造型形式的传承,而且还有着它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

从中国民间剪纸的纹饰寓意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反映出来的中国民间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的传承,以及当地民众的心理特征、生活追求和审美情趣。

它是我们探寻本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证。

例如“蛙”这一形象在民间剪纸中屡见不鲜,民间常将它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看作是生活中最可靠的保护神,并将“蛙”这一自然中丑陋的动物形态,运用民间美术中的互渗造型手法,将其变为神圣、稚拙、亲切、动人、给人美感的剪纸花样,缝绣在孩童的枕头、围涎、肚兜、香包等衣物上,以希望孩子在“蛙”的保护下,茁壮成长,美满幸福。

需要指出的是,“蛙”这一图腾物产生以来,因为囿于民间文化而没有上升到中国的上层文化之中,所以也就得不到龙凤那样由皇权所推崇的中华文化象征的地位。

201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是一项为了选拔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的考试,是中国大陆高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项考试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包括阅读理解、写作、文学知识和应用等内容。

下面将从各个方面对2014年辽宁卷语文考试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环节,考察考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2014年辽宁卷的阅读理解题主要围绕社会热点、科技进步、文化传承等话题展开。

例如,考生需要阅读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文章,根据文中的事实和观点回答问题。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语文功底,同时要有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写作写作是考查考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重点。

2014年辽宁卷写作题目为“改善城市环境”。

考生需要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在文章中,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如何改善城市环境,比如减少污染、加强垃圾处理、推广绿色出行等。

写作的要求既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和观点的独到性,也要求考生对语文表达方式的熟练掌握和运用。

文章的结构应当合理,段落的过渡要流畅,语句的表达要清晰。

三、文学知识和应用文学知识和应用是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2014年辽宁卷的文学知识和应用部分包括了对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理解和分析。

考生需要通过对古诗词、文言文和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回答相关的问题。

此类题目既考察考生对文学知识的熟悉程度,也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和文学思维的培养。

总结起来,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是一项综合性的考试,涵盖了阅读理解、写作和文学知识等多个方面。

参加考试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和阅读能力,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

通过这项考试,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高校录取提供参考依据。

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备考,取得好成绩。

201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201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201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就是一种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民俗文化之一。

因此,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从艺术的角度看民间剪纸艺术是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出来,反映了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的一种文化模式。

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政治功利,但有生活方面的功利意识潜入在其中。

他们在创造时,往往让人(包括创造者自己)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

这是由于它们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

所以,自中国民间产生剪纸以来,人们一直将其作为一种象征性装饰物,尽管历代在造型样式和利用形式上不断发生更新和变化,可民间大众所赋予它的造型思维方式和特定的深层寓意内涵,却一直不变地流传至今。

因此,可以说民间剪纸是一种大众艺术。

从客观上说,中国民间剪纸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

它不仅有它的造型形式的传承,而且还有着它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

从中国民间剪纸的纹饰寓意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反映出来的中国民间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的传承,以及当地民众的心理特征、生活追求和审美情趣。

它是我们探寻本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证。

例如“蛙”这一形象在民间剪纸中屡见不鲜,民间常将它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看作是生活中最可靠的保护神,并将“蛙”这一自然中丑陋的动物形态,运用民间美术中的互渗造型手法,将其变为神圣、稚拙、亲切、动人、给人美感的剪纸花样,缝绣在孩童的枕头、围涎、肚兜、香包等衣物上,以希望孩子在“蛙”的保护下,茁壮成长,美满幸福。

需要指出的是,“蛙”这一图腾物产生以来,因为囿于民间文化而没有上升到中国的上层文化之中,所以也就得不到龙凤那样由皇权所推崇的中华文化象征的地位。

但是,作为一种原始图腾物,“蛙”这一形象虽然在中国上层文化中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地位,却在民俗文化中得以流传,并保持了它的原始崇拜敬仰之地位。

就这一文化现象看,开展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索原始文化的演变。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和世界各地的许多民间艺术一样,都是原始文化的嫡传物。

它作为民俗文化中的元素,紧紧地依附于当地的民俗活动之中。

在它的意象符号中,不仅赋予了原始艺术符号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和追求美的质朴情感,而且有着强烈的“生命繁荣旺盛”的审美理想。

这个审美理想来自民族、人类群体的基本追求,人们歌颂生命,赞美生的欢乐,追求着人生的幸福圆满、健康长寿,祈求家庭和睦多子、丰收安乐。

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中国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艺术意象符号,如“凤穿牡丹”“莲花多子”“鸳鸯戏荷”“福寿双全”“瓜瓞绵绵”“如意似锦”“葫芦五毒”等等花色纹样的剪纸,并将这些民间剪纸融入到各种民俗事象活动中,来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以扶持人类的生存,充实人类的生活。

1.下列关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植根于我们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

B.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它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

C.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大众艺术,从其产生就是象征性的装饰物,作者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功利目的。

D.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模式,能反映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从艺术角度看,它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作时,往往让人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这种情趣的获得是因为剪纸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

B.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物”就是民间剪纸这一载体,承载着艺术上造型形式的传承和其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

C.“蛙”作为一种原始图腾物,虽然得不到龙凤那样由皇权所推崇的中华文化象征的地位,但在民俗文化中保持着原始崇拜敬仰的地位。

D.“蛙”因其丑陋的形态常被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也被认为是最可靠的保护神,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题材,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民间剪纸是我们探寻本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证,开展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索原始文化的演变。

B.民间剪纸艺术传承精神文化,随着造型样式和利用形式上不断变化,民间大众所赋予它的造型思维方式和深层寓意内涵也会随着形式而变化。

C.“凤穿牡丹”等花色纹样的剪纸,表现了人们歌颂生命,赞美生的欢乐、追求人生的幸福圆满、健康长寿、祈求多子、丰收安乐的美好愿望。

D.民间剪纸融入到各种民俗事象活动中,能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求,扶持人类的生存,追求民族、人类群体的强烈审美理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宋绶,赵州平棘人。

绶性孝谨清介,言动有常。

为儿童时,手不执钱。

家藏书万余卷,亲自校雠,博通经史百家。

绶幼聪警,额有奇骨,为外祖杨徽之所器爱。

徽之无子,家藏书悉与绶。

绶母亦知书,每躬自训教,以故文章为一时所尚.。

年十五,召试中书,真宗爱其文,迁大理评事,听于秘阁读书。

大中祥符元年,复试学士院,为集贤校理,与父皋同职。

时太后犹称制,五日一御承明殿,垂帘决事,而仁宗未尝独对群臣也。

绶奏言:“唐先天中,睿宗为太上皇,五日一受朝,处分军国重务,除三品以下官,决徒刑。

宜约先天制度,令群臣对前殿,非军国大事,除拜皆前殿取旨。

”书上,忤.太后意,改龙图阁学士,出知应天府。

太后崩,帝思绶言,召还,将大用,而宰相张士逊沮止之,复加翰林侍读学士。

有诏罢修寺观,而章惠太后以旧宅为道观,谏官、御史言之。

帝曰:“此太后奁中物也,谏官、御史欲邀名邪?”绶进曰:“彼岂知太后所为哉,第见兴土木违近诏,即论奏之。

且事有疑似,彼犹指为过。

或陛下有大阙失,近臣虽不言,然传闻四方,为圣政之累,何可忽也。

太祖尝谓唐太宗为谏官所诋,不以为愧。

何若动无过举,使无得而言哉?”郭皇后废,帝命绶作诏曰:“当求德阀,以称坤仪。

”既而左右引富人陈氏女入宫,绶曰:“陛下乃欲以贱者正位中宫,不亦与前日诏语戾乎?”后数日,王曾入对,又论奏之。

帝曰:“宋绶亦如此言。

”时大臣继有论者,卒罢之。

帝春秋富,天下久无事,绶虑宴乐有渐.,乃言:“人心逸于久安,而患害生于所忽。

故立防于无事,销变于未萌。

事至而应,不亦殆欤?臣愿饬励群司,不以承平自怠。

”又上:“驭下之道有三:临事尚乎守,当机贵乎断,兆谋先乎密。

能守则奸不能移,能断则邪不能惑,能密则事不能挠。

愿陛下念之!至若深居燕间,声味以调六气,节宣以顺四时,保养圣躬,宗社之休.也。

”再迁吏部侍郎。

时宰相吕夷简、王曾论议数不同,绶多是夷简,而参知政事蔡齐间有所异,政事由此依违不决,于是四人者皆罢。

绶以尚书左丞、资政殿学士留侍讲筵。

元昊反,刘平、石元孙败没,帝以手诏赐大臣居外者,询攻守之策。

绶画十事以献。

复召知枢密院事,迁兵部尚书、参知政事。

时绶母尚在,绶既得疾,不视事,犹起居自力,区处后事。

(选自《宋史》)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故文章为一时所尚.尚:崇尚B.书上,忤.太后意忤:违背C.绶虑宴乐有渐.渐:加剧D.保养圣躬,宗社之休.也休:休整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绶敢于谏言的一组是(3分)①宜约先天制度,令群臣对前殿②改龙图阁学士,出知应天府③而宰相张士逊沮止之④当求德阀,以称坤仪⑤不亦与前日诏语戾乎⑥人心逸于久安,而患害生于所忽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绶性格孝谨清介、聪明机警,少时便看淡钱财,家里藏书颇丰,得以博览群书,再加外祖杨徽之的施爱有加,母亲悉心调教,为日后取得功名打下了基础。

B.对太后垂帘听政之事,宋绶直言己见,招惹太后不满,将其改任为龙图阁学士,又调出朝廷任职应天府。

后来皇帝打算重用他,又被张士逊阻挠。

C.各位大臣劝谏皇帝重视章惠太后修建道观一事无果,宋绶上谏时便晓皇帝以理,举出“唐太宗为谏官所诋,不以为愧”的例子阐述自己的观点。

D.因为几位大臣常常政见不一,朝事难以有效解决,宋绶等人被解除朝职,后来因为给无计可施的皇帝献计,宋绶又得以回朝任兵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故立防于无事,销变于未萌。

事至而应,不亦殆欤?答:(2)绶多是夷简,而参知政事蔡齐间有所异,政事由此依违不决。

答:(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鹧鸪天·兰溪舟中韩淲雨湿西风水面烟。

一巾华发上溪船。

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①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

避人鸥鹭更翩翩。

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注]①滩痕:滩上水纹。

8.“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这两句诗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任选其中一句赏析其动静之妙。

(5分)9.简要分析词的最后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人生感悟。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西当太白有鸟道, 。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逍遥游》)(3) 几处早莺争暖树,。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多疑症埃德·华莱斯(美)奥特·索里夫人,这位几乎生了一打孩子的妇人,似乎总不在晴朗的天气或者白天里分娩。

现在,本森医生连夜开车又去出诊。

离索里农庄还有一段路。

这时,小车前的灯光里出现了一个沿着公路行走的男性的身影,这使本森医生感到一阵宽慰,他降低车速,注视着这位吃力地顶风行走的人。

车子贴近夜行者的身边,本森刹住车请他上车。

那人钻进了车。

“您还要走很远么?”医生问。

“我得一直走到底特律。

”那人答道。

他非常瘦小,那双小黑眼被顶头风吹得充满泪:“能给我一支烟么?”本森大夫解开外衣扣子后记起自己的香烟是放在大衣的外口袋里,他把烟盒递给正在自己衣兜里摸火柴的生人。

烟燃着了,那人拿住烟盒愣神片刻,然后向本森说:“也许您不会介意?先生,我想再拿一支呆会儿抽。

”他晃晃烟盒又取出一支来,不等主人回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