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回忆我的母亲

合集下载

6.《回忆我的母亲》

6.《回忆我的母亲》
③用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 间紧密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
总之,议论一般用于记叙文开头是解决为什么记叙的 问题;用于中间是为了起衔接作用,加强上下文的联 系;用于文章结尾是为了收缩全文、深化中心、画龙 点睛。
课堂小结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 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 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 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 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 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创造了”:是说劳动人民过去创造的历史
“创造着”:是造说 着劳中动国人历民史如,今二仍 者在有继时续态创上 的差别。
品析语言,体会感情
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 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这样地”指上文中每天繁重的劳动。
“整日”说明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 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作者对母亲,是敬 重而又心疼的。
1908 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1919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热爱劳动
1924—1927 独立支持一家人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1937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
1944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勤劳一生
小结2—13自然段内容
叙述贫苦的家境(2—3段)和母亲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及坚韧顽强 的性格、爱憎分明的情感。
课堂检测
以《我的母亲》或《我的父亲》 为题,写一篇文章,用几个小事例来 表现母亲或父亲的一个特点。
议论性语句的位置和作用:
①用在文章的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 文的作用,并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 同时能使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揭示记叙的事物 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

人教版语文八上6《回忆我的母亲》

人教版语文八上6《回忆我的母亲》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母亲一生的经历,歌颂了母亲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学生齐读14、15段,文章哪三个方面抒写了母 亲对“我”的教育、影响? 一是“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 的习惯” 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实际上也是从侧 面来刻画母亲的形象。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献给母亲的诗
母亲是一张弓,我是弓上的箭。 您宁肯将筋骨拉断, 也要把孩儿送到人生之巅。 母亲是一座桥, 任我将您的脊梁踏弯, 不管风霜雪雨, 都把我送到理想的彼岸。 母亲是一轮明月,我是您身边的云片, 每当我读书夜半,您常用笑脸把我陪伴。 母亲是一条小船, 风口浪尖从不回旋, 勇敢地载着儿女们,渡过了多少激流险滩。 母亲是一座高山, 您伟岸的身躯。 立地顶天,竭力把您的儿女举到宇宙之间 ……
啊!母亲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啊,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母爱是伞,为你遮风挡雨。 母爱是衣,为你送去温暖。 母爱是灯,为你送去光明。 母爱是光,照亮你的心灵。 在寒冷的年代里,母爱是温暖。 在温暖的年代里,母爱是关怀。 在文明的年代里,母爱是道德。 在欢乐的年代里,母爱是幸福。
1、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 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明确:通过对比,表现了母亲的勤劳 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对母亲 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2、“母亲是个好劳动。妇女们轮班煮饭, 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 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 能挑水挑粪”。 母亲热爱劳动的美德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6、回忆我的母亲

6、回忆我的母亲
学情分析
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课文通俗易懂,学习的难度不是太大,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不需要作过多分析。主要通过学生各种方式的朗读来感受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并推而广之热爱广大劳动人民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归纳母亲的品质,感受课文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2.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教学策略分析
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师友自主讨论教学法。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查阅作者简介,疏通字词,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1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交流感知:
2、研读共品:
(一)新课导入:
1.引用有关的诗词导入本课。
①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
②选材虽从小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
2.通过对这些琐事的回忆,表现了母亲身上具有怎样的美德?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等美德。
师友讨论共品;班内交流。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母亲作为劳动妇女,有着许多的优秀品质。作为母亲,她对儿子的事业又是怎样理解和支持的呢?师友研读第9段,思考:
有利于学生掌握文章写作背景,为学生理解文意扫清障碍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6 回忆我的母亲

6 回忆我的母亲

3.文学常识 《回忆我的母亲》的作者是 朱德 ,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
命家、政治家、 军事 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开国元勋。
4.感知文本
本文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
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 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 的感情,
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 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 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 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 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孝, 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 “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 5 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①村里人都说玉叶婶的八字好,一儿一女一枝花,乐乐呵呵赛菩萨。儿子在乡 下,女儿嫁到了城里。玉叶婶嘴里说着“乐什么乐呀”,心里却喜滋滋的。但自从 孙子虎虎出生后,乐固然是乐,可玉叶婶每天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
②虎虎两岁了,要多淘气有多淘气,一刻也不让人消停。不是要吃东西就是要 喝水,不是要玩玩具就是要把尿。刚刚收拾干净的屋子,一会儿就被他搞得一片狼 藉。有时吵着要看电视里的动画片,有时非要奶奶带到外面去玩,到了外面不想走 路又要人抱着。到了午睡的点上,不在旁边唱上至少半个小时的摇篮曲,他是不会 闭上眼睛的。这小家伙脾气还挺大,稍不如意就又哭又闹。儿子儿媳都在村办工 厂上班,每天很忙。玉叶婶除了带孙子外,还要负责一家人一日三餐的饮食,以及 衣服的洗晒。一天到晚,玉叶婶几乎没有安宁过。就这样辛苦,儿媳还不满意。以 前玉叶婶心里郁闷还可以找老伴诉说诉说,去年老伴去世后,玉叶婶无论有多大的 委屈,只能憋在心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深切悼念⾃⼰母亲的回忆性散⽂,⽂中的母亲是⼀位平凡⽽⼜伟⼤的劳动妇⼥是美的典型。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课⽂ 作者:朱德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

祖籍⼴东韶关,客籍⼈,在“湖⼴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共⽣了⼗三个⼉⼥。

因为家境贫穷,⽆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个,以后再⽣下的被迫溺死了。

这在母亲⼼⾥是多么惨痛悲哀和⽆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个孩⼦⼀⼿养⼤成⼈。

可是她的时间⼤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只好让孩⼦们在地⾥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多⼝⼈,妇⼥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年。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体⾼⼤结实,还能挑⽔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劳碌着。

我到四五岁时就很⾃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放,挑⽔或放⽜去了。

有的季节⾥,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到农忙,便整⽇在地⾥跟着母亲劳动。

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活⾃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也勉强过得下去。

我们⽤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做调料。

这类地主富⼈家看也不看的饭⾷,母亲却能做得使⼀家⼈吃起来有滋味。

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些新⾐服,⾐服也是⾃⼰⽣产出来的。

母亲亲⼿纺出线,请⼈织成布,染了颜⾊,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套⾐服⽼⼤穿过了,⽼⼆⽼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我的祖⽗是⼀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九⼗岁还⾮耕⽥不可,不耕⽥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劳动。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

母亲一生值得叙述的事迹很多,本文 选择了哪些材料?
时间
与母亲相关的事件
段落
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母亲生活的 艰难,然后想一想母亲又是如何面对这
些困难的。请结合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
填写下面的表格。
生活的困苦
母亲的做法 (简要概括)
朱德的描述
(摘录文中关键词 母亲的品格 句)
家务劳作的 繁重
整日劳作,承担 “母亲是个好劳 家里各种家务, 动”“天不亮 毫无怨言 就起床” 榨油点灯,把饭 做得有滋味,亲 手制作衣服
作为革命事业的践行者,作者在文中不 仅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还有对如母
亲的千百万劳动人民的命运的思考,在记
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请联
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议论语句的含义并体
会其作用。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 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 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赏析: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母 亲朴素教育的感激;另一方面也表明作 者对革命事业的深刻认识:生产劳动的 知识和追求光明的意愿是人们最宝贵的 财富。
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 该感谢母亲。”结合课文最后一部分具体内容, 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作者感谢母亲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给教我与困难作 斗争的经验”。 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 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 识和革命的意志”。这些都 是作者回忆母亲的根本原因。
如何写回忆录呢?
1.抓住叙写的主线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 的钥匙。 (因为回忆录是依第一人称叙写人物的,在阅 读时应沿着叙写的主线,如作者描述了哪些具 体的事件,进而把握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品 德、气质。) 2.从记叙的字里行间和作者的议论中,弄清 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 (回忆录的作者常常是带着感情来记叙的, 不时还插入议论。)

202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

202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夏暮,树木葱笼,芳草连天。

山坡上,星星点点的山丹丹花灿若红霞,在悠闷的风中摇曳。

落日的余辉依恋地洒在西边老牛山的山头,天边一朵透着青色的白云悠悠地飘着,徘徊着,寻觅着,像是母亲寻觅的身影,她在寻觅着她百般怜爱、贴心贴肝的孩子们……我忽地想起了那生我养我、疼我怜我、想我念我而今已与我阴阳相隔、生死两茫茫的母亲;那令我潸然泪下、肝肠寸断、欲思欲痛的母亲。

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梳理行文思路,概括主要事件,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2、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质朴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点:梳理行文思路,概括主要事件,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质朴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影响。

一、导入朱德同志自投身革命以来,经历了很多磨难,但在任何困难时刻,他始终坚如磐石,毫不动摇。

我们再读《回忆我的母亲》,追随着朱德去开启一场精神寻根之旅。

二、读文本忆品质回顾第一课时第2—8段的内容,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思考:从平凡小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三、赏语言悟情感浏览课文2—13段,品味质朴平实的语言,感悟母亲对“我”的影响,品味“我”对母亲的情感。

思考: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影响?“我”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回忆母亲的?提示:可以找直接点明母亲给“我”影响的句子。

也可以找母亲的一言一行,分析其对“我”产生的影响。

学生活动:(1)组内交流、讨论(2)班级展示成果。

派组代表结合关键语句进行交流。

1、初步感知母亲对“我”的影响,关注文中直接点明母亲给“我”影响的句子。

2、深入分析,感悟母亲的言行对“我”的滋养。

6 回忆我的母亲(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6 回忆我的母亲(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1.跳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 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作者小时候 “好劳动”“整日劳碌着”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 仁慈 退佃、搬家和天灾 坚强不屈 1895—1900 没有灰心,反感为富不仁者 朴素的阶级意识 节衣缩食,供“我”读书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1905 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1908
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在《母亲》中说:“人
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
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冰
心在《母亲》中说:“母亲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
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庇!”母亲,我们人
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 读一读字音
lù 劳碌
shù 管束
chuò蛮横)
魔法记忆之记少余多法:“横”在表示“粗暴、凶暴”或 “意外的;不吉利的”等义时读“hèng”,如“蛮”“横
祸”;在表示其他义时均读“héng”,如“横幅”。

写一写字形
祖jí( 籍 ) 为富不rén( 仁 ) 和ǎi( 蔼 )慰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 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并始终如一地支 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母亲。钟 太夫人以80多岁高龄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 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
回忆录
回忆录,是一种文学体裁。它运用叙述和描写的方式, 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要求 真实可靠,不允许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 以写一件事的始末,也可以写某些片段。以叙述为主,可兼 有抒情、议论。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文献价值。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3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3篇

【导语】《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深切悼念⾃⼰母亲的回忆性散⽂,⽂中的母亲是⼀位平凡⽽⼜伟⼤的劳动妇⼥是美的典型。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第⼀课时 【学习⽬标】 1.了解回忆录的特点:写真⼈真事,记叙中可穿插抒情、议论。

2.学习本⽂以时间为顺序,以⼈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法。

(重点) 3.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

知道⼈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物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 这堂课我们学习新课《回忆我的母亲》,这是⼀篇写真⼈真事的回忆录。

⽆产阶级⾰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是⼀位普通的劳动妇⼥。

她⼀⽣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并始终如⼀地⽀持⼉⼦投⾝⾰命事业,是⼀位令⼈尊敬的伟⼤母亲。

钟太夫⼈以85岁⾼龄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

当年就写了这篇朴素感⼈的⽂章。

⽂章真实⽽细致⼊微地回忆了母亲勤劳的⼀⽣,追述了母亲对他的深刻影响,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与感激之情。

⼆、⾃主学习 1.⾛近作者。

朱德(1886—1976),字⽟阶,四川仪陇⼈。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产阶级⾰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中国⼈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和领导⼈。

其主要著作收⼊《朱德选集》。

2.朗读课⽂,读准下⾯加点字的字⾳。

佃农(diàn) 祖籍(jí) 溺死(nì) 私塾(shú) 衙门(yá) 劳碌(lù) 妯娌(zhóu) 和睦(mù) 差役(chāiyì) 横蛮(hèngmán) 不辍劳作(chuò) 3.理解词义。

好劳动:劳动好⼿。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不怕别⼈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为富不仁:贪财好利,没有好⼼肠。

不仁,不同情别⼈。

节⾐缩⾷: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夹叙夹议,情感真挚课文同步讲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夹叙夹议,情感真挚课文同步讲解

夹叙夹议,情感真挚——简析《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议论和抒情《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以叙述为主,兼以议论与抒情,朴实无华又情感真挚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直抒胸臆,奠定全篇基调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里用“很悲痛”直抒胸臆,表现了母亲去世对“我”心情的影响。

“我爱我母亲”一句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爱”字是全文的文眼。

“永远回忆”中的“永远”一词,强调了母亲“勤劳”的优秀品质给予“我”的长远影响。

★夹叙夹议,赞母亲之坚强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一句议论兼抒情,表现了“我”对母亲所遭遇不幸的同情。

母亲承受了这样的丧子之痛,却能够坚强地撑起这个家,值得赞许。

★精当议论,赞母亲之勤劳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一个“好”字是对母亲辛勤劳动的最好评价。

凡是需要做的事,似乎没有母亲不能做的。

一个“好”字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赞美与崇敬之情。

★篇末抒情议论,点明全文主旨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

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里,“永不能”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也与开头段的“永远”一词相照应。

“哀痛”“无法补救”又强调了母亲对于“我”的特殊意义。

后一句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升华到了对全体劳动人民的赞美,既点明了文章主旨,又拓展了文章的主题。

6课回忆我的母亲

6课回忆我的母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鼓励“我”走上革命的道路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 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 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 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表达了自 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 的决心。
5、说说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抒情
①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
②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文章 的感情基调。
作为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 几层意思?
①痛悼母亲的离去②对母 亲的高度评价③决心尽忠 革命事业
母亲去世,万分悲痛,写文怀念
回 忆 我 的 母 亲
勤劳俭朴
聪明能干
母亲一生
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 教“我”与困难作斗争
怀 念 崇 敬
教育影响
任劳任怨: 经受起一切劳苦和怨言。
慰勉:
辍:
安慰,勉励。 停。 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周济:
请以“悼念母亲”、“回忆母亲”、 “歌颂母亲”来划分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
开篇点题,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第2-15段)
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
第二部分(第16-17段)
写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也表达了作者 继续革命的的决心。
佃农( diàn ) 妯娌( zhóuli )
迁徙( xǐ
溺死(

jí ) 勉强( miǎn ) 慰勉( wèi )
祖籍(
nì ) 衙门( yá ) 私塾( shú ) 调料( tiáo ) 不辍劳作( chuò) 仪陇( lǒng ) 东挪西借( nuó )
和睦:
相处很好,从不争吵。
宽厚仁慈: 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 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 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 人民的衷心爱戴,这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 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钟太夫人钟厚仁慈、 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 投身于革命事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 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为了 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于 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 叙事散文。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不停地劳动(耕作)。
不辍劳作
任劳任怨
2、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3、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宽厚仁慈
4、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为富不仁
5、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 吃大户 东挪西借 聊叙
6、到处向人家借钱。
7、姑且谈谈。聊,姑且,略微。叙, 谈。
整体感知
倒叙—顺叙—倒叙(或“总---分---总”)
(一) (1)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寄其哀
(二) (2-15)追忆母亲一生的事迹。
述其功 颂其德
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 (三) (16-17) 表达自己的决心。
报深恩,表决心
思想感情
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
有“爱”、“敬”、“哀”、“思念”、“怀 念”、“歌颂”、“赞扬”、“感谢”
动,一直到最后。(11段)
•D、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 钟还在灶上煮饭。(13段) •E、外甥来信,母亲年老了,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13段)
2、作者通过选取具体的事例写出了一位勤劳的母亲, 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请结合具 体的事例谈一谈。 •聪明能干:母亲用桐子榨油来点灯,榨菜籽油做调料拌饭。

第二单元 6 回忆我的母亲

第二单元 6 回忆我的母亲

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 C) A.救济
B.接济
C.周济
(2)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了。( B )
A.断绝 B.隔绝 C.隔断
(3)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
了,这个是无法补救的。( B )
A.惨痛 B.哀痛 C.沉痛
3. 下 列 各 句 中 加 点 的 词 语 解 释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B)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92021/8/292021/8/292021/8/298/2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9日星期日2021/8/292021/8/292021/8/2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92021/8/292021/8/298/2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92021/8/29August 2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92021/8/292021/8/292021/8/29
14. 综合性学习。 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 的人。当我们思乡想家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 母亲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融 入这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中,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1)班上举行“献给母亲的歌”的主题晚会,你会 唱一首什么歌曲?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章结构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开篇点题,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第2-15段) 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 第二部分(第16-17段) 写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也表达了作者继 续革命的决心。
时间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
作者小时候
(记忆时起)
1885~1900
创作背景
朱德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 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 散文《回忆我的母亲》。本文最早发表在1944年4 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字音字形
佃农(diàn) 祖籍(jí)
仪陇(lǒng)
溺死(nì) 劳碌(lù) 私塾(shú)
衙门(yá)
横蛮(hèngmán)
抗战以后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勤俭持家 理解、支持革命
1944年 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
人物分析
母亲的品质1:坚强不屈
在剥削阶级的侵害面前,“母亲 没有灰心,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 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 了”。 母亲鼓励作者去寻找新的生活。 在作者幼年以沉痛的三言两语启 发了他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 明的思想。
不辍劳作(chuò) 饱尝(cháng)
妯娌(zhóuli) 和睦(mù) 差役(chāiyì)
四字成语
不辍劳作 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为富不仁 吃大户 东挪西借
1.不停地劳动(耕作)。 2.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3.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4.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5.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 6.到处向人家借钱。
6 回忆我的母亲
作者
朱德(1886—1976), 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 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 越领导人之一。朱德早 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 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 革命。在党的领导下, 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参加了“八一”南昌起 义;任八路军总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 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6.《回忆我的母亲》

6.《回忆我的母亲》

作者回忆了有关母亲的哪些内容?
第2—7段 母亲勤劳俭 朴的习惯和 宽厚仁慈的 态度。
第8—13段 母亲坚强不屈 的性格,对压 迫者的反抗以 及对作者参加 革命的支持和 慰勉。
第2—7段,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歌颂了母亲 怎样的美德?
第2、3段:记叙了“家境贫穷”的情况,母亲的“时 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 第4、5段:写“母亲是个好劳动”,样样能干,“整日 劳碌”; 第6段:写母亲“聪明能干”,勤俭持家; 第7段:写母亲“任劳任怨”,与家里人和睦相处以及 同情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 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白发亲娘》“你可是又在村口把我 张望∕你可是又在窗前把我默想∕你可 是又在梦中把我挂念∕你可是又在灯 下为我牵肠∕你的那一双老花眼∕ 是否 又把别人错看成我的模样”
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 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 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 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我们 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来报答自己的母亲呢? 用我们的努力换取母亲欣慰与自豪的笑容吧!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佃农( diàn ) 妯娌( zhóu l i ) 迁徙( xĭ ) 溺死( nì ) 私塾( shú ) 不辍劳作( chuò ) 东挪西借( nuó )
祖籍( jí ) 勉强( qiǎnɡ ) 慰勉( wèi miǎn ) 衙门( yá ) 调料( tiáo ) 聊叙( liáo )

八上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图文解读

八上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图文解读

八上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图文解读知识点归纳一、应掌握的词语:佃农祖籍威胁溺死劳碌私塾勉强妯娌和睦周济豪绅衙门聊叙不辍劳作任劳任怨勤劳俭朴宽厚仁慈为富不仁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好劳动:劳动好手。

祖籍:原先的籍贯。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聊叙:姑且谈谈。

聊,姑且。

溺死:淹死。

和睦:相处得好,不争吵。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穷人的人。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

泛指节俭。

宽厚仁慈: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三、应掌握的文学常识:1、朱德(1886--1976)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传记体回忆录《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追述朱母钟太夫人的事迹。

2、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

四、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阅读课文,想一想: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如第四段,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还“挑水挑粪”;第六段,写母亲用自家生产的棉花,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上颜色,给孩子做新衣服;第十三段,写母亲八十多岁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这些都表现了母亲勤劳的品质。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回忆我的母亲》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回忆我的母亲》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姑娘, 想要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 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年轻人听了 连忙去向他母亲要那颗心。母亲什么也没 有说就挖出自己的心交给儿子,年轻人高 兴的捧着母亲的心去见自己的情人。可是, 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那颗还滴 着鲜血的母亲的心连忙问:“孩子你摔疼 了吗?”这,就是母亲心。天下母亲各有 各的不同,但有一点:心是相同的!我们 何以为报呢? •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 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
内容上:赞扬了母亲勤劳俭 朴、宽厚仁慈的优秀品质;
结构上:总结上文。
6.第9段中怎样理解“逼得母亲和父亲 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 ‘支撑门户’”这句话?
“支撑门户”:表明母亲和父亲寄 希望于作者,表明父母力图摆脱贫 困和受压迫的命运,表现了他们的 反抗意识,反映了劳动人民想摆脱 剥削阶级压迫的合理愿望。
知识拓展:不同位置的段落的常见作用小结:
①概括具体内容; ①总领下文,引出下文 开头 ②照应标题; ②开篇点题。 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①概括具体内容; 中 ②表达情感,点明中心 ①承上/启下 注:考虑 承上启下; 间 ①环境描写; ②照应标题和前文。 ②情节的作用; ③插叙的作用。
①总结上文(全文) ①概括具体内容; 结尾 ②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②照应标题,前文 ③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10.体会第13段中“母亲生我前一分 钟还在灶上煮饭。”一句蕴含着怎样 的情感?(课后习题四【4】)
母亲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 操持家务和照顾子女上。这句话 赞美了母亲的勤劳、坚强。
11、跳读课文,勾画表明 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
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 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
想品质?
时间

06.回忆我的母亲

06.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同志将“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 学完这篇回忆录,我们应该向朱德同志学 习什么崇高品质?
明确:爱母亲,并把这种爱扩大到爱广大劳动 人民,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崇高思想品质。
交流收获。交流句式:
“初读课文,我读出了 一位 母亲,她表现 在 ”。
因势利导 理篇章结构
赏读课文感悟升华
这给我们那些启示?
总结文章中心思想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 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 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 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 比崇敬的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 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母亲去世,万分悲痛,写文怀念
回 忆 我 的 母 亲
勤劳俭朴
听录音,理解全文
提问:值得“我”回忆的事很多,根 据“预习提示”介绍,回忆录既可以 全面系统地写人物的一生,也可以只 写人物事迹片段。本文写的“很多事” 写的是片段,还是一生?
本文可分为几部分?
• 本文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 的内容。 寄其哀
第二部分(第2—15段)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 她的美德,感谢她的养育之恩。 述其功 第三部分(第16、17段)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 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爱憎分明等美德
表现了母亲作为劳动妇女这方面 的优秀品质。作为母亲,她对儿子 的事业又是怎样理解和支持的呢?
• .研讨第9段 • 注意写作方法: 前后呼应的写法
提问:(1)这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送子读书。 提问:(2)为何节衣缩食也要送子读书? 明确:支撑门户、被逼。
• 这种前面文字与后面文字内容相联系、 相照应的写法就是前呼后应。其好处是 交待了因果关系,使文章严密。

八年语文上册第6《回忆我的母亲》

八年语文上册第6《回忆我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目的一、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二、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三、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设想一、使学生了解,朱德同志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

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二、学习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选择精当的材料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表达作者深切真挚的感情的写法。

深入理解文章最后四段的内容和作用。

这些应作为重点讲清楚。

三、文中记叙的多是平凡琐事,涉及历史上的一些社会现象,学生不熟悉。

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时间”概念一定要弄明确,不能模糊。

这些难点一定要帮学生理解。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导入新课,指导预习,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段落层次,研习课文的1—7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我们曾学过刘坚同志的《草地晚餐》。

记叙的人物是谁?(学生答:朱德同志)。

文章歌颂了朱德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学生答:艰苦朴素、坚韧不拔、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关怀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忠诚于革命事业,等等)朱德同志的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

钟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

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

朱德同志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于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叙事散文。

板书课题、作者及写作年月。

二、指导预习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做到:1.在阅读时,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有侧重地指导学生做好下列字、词练习。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1)佃农(diàn)(2)祖籍(jí)(3)妯娌(zhóulǐ)(4)勉强(qiǎng)(5)迁徙(xǐ)(6)慰勉(wèimiǎn)(7)溺死(nì)(8)衙门(yá)(9)私塾(sīshú)(10)调料(tiáo)(11)血溅(jiàn)(12)瞒着(mánzhe)(2)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黑的字注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回忆我的母亲教学目的一、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二、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三、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一、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二、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曾学过刘坚同志的《草地晚餐》。

记叙的人物是谁?(学生答:朱德同志)。

文章歌颂了朱德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学生答:艰苦朴素、坚韧不拔、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关怀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忠诚于革命事业,等等)朱德同志的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

钟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

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

朱德同志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于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叙事散文。

板书课题、作者及写作年月。

二、指导预习1.在阅读时,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有侧重地指导学生做好下列字、词练习。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1)佃农(diàn)(2)祖籍(jí)(3)妯娌(zhïulǐ)(4)勉强(qiǎng)(5)迁徙(xǐ)(6)慰勉(wâimiǎn)(7)溺死(nì)(8)衙门(yá)(9)私塾(sīshú)(10)调料(tiáo)(11)血溅(jiàn)(12)瞒着(mánzhe)(2)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黑的字注音。

①不辍劳作(chuî):不停地劳动(耕作)。

②任劳任怨(rânyuàn):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任,担当、承受。

③宽厚仁慈(rãncí):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④为富不仁(wãifù):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⑤节衣缩食(suōshí):尽量节省。

节,减省;缩,缩减。

⑥支撑门户(zhīchēng):勉强维持家庭。

⑦东挪西借(nuï):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⑧聊叙(liáoxù):叙谈叙谈。

聊,姑且、略;叙,谈。

(姑且谈谈)2.了解全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概括出母亲一生美德的几个方面;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切怀念的丰富感情。

3.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和段落层次的划分。

三、研习课文1.什么叫回忆录?学生分别查阅写作工具书,讨论。

明确: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2.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学生议论: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等等。

教师肯定同学们的这些看法,进一步提出: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学生议论,教师总结:“爱”是基本感情,是贯穿全文的感情。

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3.文章可分几个部分?全文共有17段,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到哪一段结束?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学生议论,教师总结: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从第2段开始回忆往事,至第15结束。

这是文章第二部分。

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有些同学对这样的划分可能有异议,主要在14、15段上。

暂时搁下,待深入分析到具体段落层次时再研究讨论解决。

)4.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请学生朗读或齐读这一部分。

提问、思考、讨论:这一段写了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写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教师明确、归纳:写了两句。

第一句交代了写作缘由。

第二句“我爱我母亲”,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由母亲的逝世而忆及许多往事,这些往事都反映了母亲“勤劳一生”,母亲“勤劳一生”便成了全文叙事的线索,同时也才“值得我永远回忆”,从而点明了题旨。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起,以“勤劳”二字总领全文。

作者热爱和悲痛之情,都是由值得回忆和歌颂的母亲勤劳一生而起。

(联系前面回忆录的定义)板书: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5.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要求学生阅读这一部分,思考回答:(1)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回忆了母亲两方面的事:一是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2—7段);一是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对压迫者的反抗以及对作者参加革命的支持和慰勉(8—13段)。

第14、15段,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2)第一方面的事,可划作第二部分的第一大层次。

这里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歌颂了母亲怎样的美德?教师明确、归纳:第2、3段先记叙了“家境贫穷”的情况,母亲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

第4、5段写“母亲是个好劳动”,样样能干,“整日劳碌”。

第6段写母亲“聪明能干”,勤俭持家。

第7段写母亲“任劳任怨”,与家里人和睦相处以及同情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文语言材料,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来回答问题。

)作者通过这样平凡普通的事歌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3)作者记叙这方面的事情不仅歌颂了母亲的美德,而且还采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或表明这些美德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或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

请将这样的语句找出来,仔细体味,并说明其作用。

教师明确、归纳:如第7段中“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留有深刻的印象”,是议论;第3段中“这在母亲心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是抒情。

这种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和抒情,对记叙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化的作用,能更好地揭示所写事情的内在含义,抒发作者感情,歌颂母亲的崇高品质。

板书第一层意思(2—7段):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

(4)第二方面的事,可划作第二部分的第二大层次。

主要是写母亲具有朴素的阶级意识、反抗精神和对革命的同情和支持。

作者是通过哪些事来说明的?教师提示:主要写了四件事。

请同学课后预习第8到第15段,考虑这个问题。

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继续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1.8—13段,按时间先后依次写了哪四件事?教师归纳要点:第一件事,乙未年(1895年)地主逼着退佃,又加天灾,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灾难面前,母亲没有退却,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第二件事,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饥民吃“大户”,农民的自发抗争,遭到了黑暗社会“官兵”的血腥镇压,“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

(这两件事放在第8段中写,没有分开,时间先后顺序有颠倒,同学们要注意。

)第三件事,1905年是“支撑门户”,节衣缩食,送子读书。

第四件事是1908年对儿子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不但不反对,还给他许多“慰勉”。

(这两件事是分别在第9、10段中写的)通过上述四件事的记叙,充分说明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以及对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支持。

2.写了上述四件事后,作者又进一步回忆了自己离开母亲、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后母亲的一些事。

请同学们阅读第11、12段。

思考:还写了些什么事?表现了母亲的什么精神品质?寄寓了作者什么感情?教师归纳:第11段写作者1919年将母亲接出来,可因为她“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歌颂了母亲热爱劳动的崇高品质。

第12段写母亲积极支持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

当1927年大革命受到挫折和困难时,为了支持儿子革命,她“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当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时,她“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儿子革命,鼓舞儿子的革命斗志,“期望着中华民族解放的成功”。

这充分体现了母亲支持革命以革命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

对此,作者是深怀敬意,永不忘记的。

两个“永远想念”,母子之情感人肺腑。

当听到母亲想见作者一面,未能如愿时,作者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巨大悲痛,深情地写道:“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一个“竟”字,含义深刻,既寄寓了作者把党、革命、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的崇高品质,又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与怀念之情。

3.请学生朗读第13段。

思考这一段追叙强调什么?说明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教师归纳:强调“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直到晚年(1944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真可谓“勤劳一生”。

母亲身上的这种勤苦耐劳的美德,正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妇女的美德的集中体现。

因此,作者对母亲的歌颂,也就是对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歌颂。

这样写的作用,既照应了前文,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请细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

板书第二层次意思(8—13段):写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反抗压迫、支持革命的精神。

4.这一层次记叙事例的时间跨度很大(从1895—1944年近半个世纪),可内容并不松散。

以时间为顺序,紧紧围绕着母亲勤劳的品德及对作者的影响这一主线和中心,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有条理地组织材料,做到详略得当、中心明确。

同学们可以根据上面的研析,细心体会这种记叙方法和写作技巧。

5.学生个别朗读或大家齐读第14、15段(即第二部分第三层次)。

思考: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在段落结构的形式上具有什么特点?教师归纳: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母亲留给儿子的这些,确实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价值,写了自己的深切感受,从而对母亲发出由衷的感谢之情。

对此要引导学生仔细体味感谢母亲的深刻理由。

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是运用了排比段。

板书第三层次意思(14、15段):由衷地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6.有的同学对14、15段这种划分归类认为不妥,多数同学同意。

让同学们讨论,分别说说各自的理由。

(提示:可从内容和写作方法上考虑)教师归纳、补充:从内容上看这两段感谢母亲的内容,正是对第2到第13段所叙述内容的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