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
《一生的学习》作者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 1895-1986)是印度的著名哲学家,在西方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

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

他的40本著作,全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已经译成47国语言出版。

在《一生的学习》这本书中,克氏提出:
“人要令自我消散,生活在爱与善之中。

而达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要有智慧,即思考自己的天赋与能力,看清自己与其它个人、社会的关系,以生活在自由之中,而不是根据某个理想或模式去套自己,让自己不自由。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做人的智慧。

让他们学会思考分析自己的人生。

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就是教师在爱与善中关怀他,让他按自己的需要去发展,而不要加以限制。


这些话都击中要害。

读克氏的书,感觉所提出的问题很多都关乎切身之痛。

似乎都很深刻,却又虚无飘渺,不会令人捕捉到太多实在的东西。

就象他自己说的,只能给他人以启示。

《一生的学习》部分书摘分享:
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

当一个有学问的人信赖书本、知识和权威,借着它们以获取了解,那么他便是愚蠢的。

了解是由自我认识而来,而自我认识,乃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

因此,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因为整个生活是汇聚于我们每个人的身心。

目前我们所谓的教育,只是由书本聚集见闻、知识,这是任何必懂得阅读的人都办得到的。

这种教育提供了一条巧妙的逃避自我之途,如同其他所有的逃避方式一样,它无可避免地制造出有增无减的苦难。

冲突和混乱,是由于我们和他人、事物、概念之间差错的关系而产生,除非我们了解此项关系而改变了它,否则,仅仅知识的学习和堆砌,各种技能的获取,都只会将我们导向更深的混乱和毁灭。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我们将子女送入学校,学习一些技能,借此在来日谋生。

我们对孩子最急切的渴望,就是将他塑造成一个专家,希望给予他一个安全的经
济地位。

然而,技术的训练能使我们了解自己吗?
虽然,显而易见的,懂得念书写字、学习土木工程或其他某种职业,是必需的,然而技术能给予我们了解生活的能力吗?技术,无疑地,是次要的;如果技术是我们惟一奋力以求的东西,那么我们就摒弃了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了。

生活,是痛苦,喜悦、美、丑、爱,一旦我们将它整体地加以了解,那么这项了解在各方面都会创出它应有的技术。

不过,相反的说法就是不是真的了:技术永远无法产生创造性的了解。

在克氏的书中,主要谈到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教育是什么?
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因为整个生活是汇聚于我们每个人的身心。

教育并非只是获取知识,聚集事实,将之编集汇合;教育是把生活当做一个整体而明白其中的意义。

教育的功用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因而是具有智慧的人。

二、教师是什么?
如果教师们不把教育视为自己真正的天职,并且对此感到兴趣,他们之间必会发生妒嫉与对立,而枉费精力于细枝末节以及毫无益处的争吵上。

相反,如果对于建造正确的教育具有火热的兴趣,则一时的激愤或表面上的不和,都会很快消除。

于是渲染得过重的细节,便显示出它原有的比例,人们会明白私人之间的摩擦与对立是无益的,具有毁灭性的。

借着会谈与讨论,人们发现到“什么”是对的,而非“谁”是对的。

施行正确教育的学校中,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没有界限的。

全体教师应该经常集会,讨论学校的各项问题。

一旦大家同意了某项行动,在执行上便不会有困难。

如果大多数人的决议未获某个教师同意,则可以在下次集会中再加以讨论。

教师不应惧怕校长,校长也不应畏惧于年长的教师。

惟有众人都感到绝对平等,那么衷心的赞同才有可能。

重要的是,这种平等的感觉必须普遍存在于正确教育的学校中,因为,惟有优越感和劣等感不存在时,才能有真正的合作。

如果有相互间的信任,
则任何的困难和误解不会被搁置一旁而已,而是加以面对解决,因而恢复了相互间的信赖。

三、什么是教育?
正确的教育也应该帮助学生发现他最感兴趣的事物。

如果学生没有找出他真
正的天职,他会觉得虚度了一生。

他在做着不乐意的事情时,会有受挫的心情。

如果他想成为艺术家,却做了公司的职员,他将牢骚满腹,抑郁寡欢地度过一生。

因此,每个人都必须寻找出他所愿意从事的行业,并且看看它是否值得。

一个男孩子可能想成为一个军人,然而在他走上这条路之前,应该帮助他明白:军人对于整个人类是否有益。

正确的教育应该帮助学生不仅去发展他的能力,还要了解他自己的最主要兴趣教育者并不只是一个传授知识的人。

他是一个指向智慧、指向真理的人。

四、成为怎样的教师?
真正的教师是一个内心充实的人,因此他为自己毫无所求。

一旦教育成了我们的一项职业、一种谋生手段,而非一项献身的天职,世界与我们之间必然会有鸿沟存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便和我们的工作分离,无法融合。

一旦教育成了一种和其他工作相似的职业,人与人之间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冲突与仇恨将不可避免。

竞争、对于个人野心的无情追逐、国家间与种族间的种种区分——它们造成对立和无止境的战争——将有增无减。

在《一生的学习》中,克里希那穆提谈得最多的是教育问题,他认为教育不应该鼓励人去附和社会或与社会消极地和谐相处,而是经由公正探讨和自我发觉去发现人的真正价值。

他还认为教育的功用在于培养具有智慧的完整的人,而通过考试、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人并不一定有智慧。

但现在的教育却正是这样的,很多学生拼命的去考级、考证,还美其名曰“证多不压身”,于是考证的人多了,真正怀着求知的渴望而学习的人少了。

对于这些人来说,考到了证书就意味着多了块叩响成功之门的敲门砖,就意味着多了一份与别人竞争的资本,而他们恰恰忘了,证书不等于知识,知识也不等于智慧。

所以,在书中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正确的教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了解自身、消除恐惧,因为真理是无限的,纯属于个人的领悟。

同样的,工作当中我们可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去参加种种考级、考证,证书在手,仅仅是证明了我们曾经拥有这样的一门技能,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不能因为有了一、两个证书而沾沾自喜,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现代社会是信息高速膨胀的社会,人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才不会知识落伍,也必须要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

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可能多半是考虑某某事情该如何做,某某问题该怎么解决,从来很少考虑这些问题应该是怎样的?它究竟是什么样的?什么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看来是思维方式把自己给限制住了。

看看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是怎样说的吧:“如果我们自己追逐个人的安全,我们又如何能教导孩子不这么做?如果我们身为父母、教师,对生活都毫不敏感,如果我们在自己周围竖起围墙以保护自己,那么孩子还有什么希望呢?这种在世界上造成混乱的挣扎,要发现其中的真正意义,我们必须先觉察自己的心理过程而唤醒我们的智慧,我们必须着手探究一切将我们封闭于其中的价值观。


原来,习惯了一种东西或是一种思维方式,不想改变的时候,也许正是很危险的时候,怪不得人常说要创新、要思变,因为,唯有创新,才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问题,唯有思变,才能有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记得以前看到一个西方学者写道:印度和西藏的佛教是研究人的内心世界的,是心智科学,是向内的研究;而中国的儒家及诸子百家,是对人的社会关系的研究,是人与人之间的研究;而西方更多的是对客观世界,对人的外在的研究。

现在看来,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一生的学习》这本书文字很浅显,娓娓而谈,光是字面意思,估计小学生都能看懂,但内中蕴含的哲理却需要一品再品并随着一字一句慢慢去体会,最适合的阅读方式我想应该是放到枕边时时翻阅。

书里面并没有丝毫宗教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色彩,看上去纯属人生体会,很纯净的一本书,阅读的时候让人感觉很平静、很安逸。

难怪肖伯纳提到克里希那穆提时会这样说:“他是我所见过的人类中最美的一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