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政府监管

合集下载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解决措施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解决措施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解决措施【摘要】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报表中包含虚假信息或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

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包括管理层操纵、虚假披露和内部控制不力等因素。

为了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独立审计制度并提升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保障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在深入探讨管理层操纵和虚假披露行为的原因和影响,以及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和审计制度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的利益。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管理层操纵、虚假披露、内部控制、独立审计、信息披露透明度、解决措施、内部控制加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长期存在且普遍存在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投资者、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也在不断加剧,给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市场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研究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企业管理层会故意操纵财务数据,虚报收入或隐藏成本,使企业的利润和财务状况呈现出良好的表现,从而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企业为了规避监管和税收,可能会采取虚假披露的手段,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增加。

为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和提升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只有通过建立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才能有效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未来的研究还需深入探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特点和解决方案,为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浅谈上市公司会计监管过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上市公司会计监管过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上市公司会计监管过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关键词:监管政府企业制度论文摘要:我国业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至今,取得了丰硕成果。

然而,在证券发展壮大的同时,上市公司不断暴露的会计造假案例频发,对快速发展的证券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目标,针对当前监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目标首先,会计监管的目标是服务和服从于证券市场监管的总体目标。

按照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的观点,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是为了实现保护者利益、保证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及降低系统风险三大目标,而这些目标也应是会计监管所要达成的目标。

其次,会计监管的具体目标是落实到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上,即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充分性和公平性。

真实性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信息所揭示的内容应当和事实相符合、一致。

及时性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当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投资者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时,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重大事件的报告提交证券交易所和证监会,并向公布,说明事件的实质。

充分性要求财务报告应当能够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公司证券发行和交易有关的各种重要信息,都必须毫无遗漏地予以披露。

公平性要求会计信息的披露应该是面向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公开和公平披露,而不是面向特定市场人士的选择性披露;各类市场投资者有平等地获取与证券投资有关的一切信息的权利,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作出理性的投资判断,公平地参与交易和竞争。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面临的问题(一)政府监管失灵在我国,由于会计信息监管部门众多,也由于会计信息所具有的后果影响,相关监管部门纷纷确立自己的会计监管权,争相出台非正式的规定,以优先确定本部门的监管权,限制其他部门的争权,而且部门的利益驱动使各部门在自身出台规定时不可能主动与其他监管部门进行协调。

会计造假原因及防范措施

会计造假原因及防范措施

浅议会计造假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1-219-01摘要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非常严重,掣肘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会计造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对我国企业会计造假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会计造假原因防范措施一、会计造假的主要原因(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会计造假的源头目前,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都是分离的,经营者(代理人)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直接管理着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实际上就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的局面;而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则没有与其已投入企业的资产发生实际联系,成了“外部人”。

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之间因而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经济目标,存在不同的利益驱动,难免会发生利益冲突。

这就为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会计造假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来误导其他利益相关者,从而损害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提供了可能。

(二)利益驱动是会计造假的直接原因利益驱动包括政治利益驱动和经济利益驱动。

首先,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都是由政府委派的具有一定行政级别的政府官员,他们往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如果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必须完成政府托付的经营管理目标,这些目标对管理者来说无异于政治目标。

因此,在企业经营不太顺利的情况的下,管理者就有可能引导企业采取会计造假行为,藉以虚增利润。

其次,有的企业为了达到融资、配股、提高股票价格、维护企业形象、降低债务契约风险、减少税收额度等目的,也有可能采取会计造假行为,变亏损为盈利,变微利为绩优,来提高公司利润。

(三)监督的缺位是会计造假的间接原因一是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单位会计人员受制于领导,其本身的监督职能会因此而削弱甚至丧失,其对财务收支的监督也会变得乏力,致使会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内部会计监督形同虚设;同时,社会不良风气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产生了不良影响,导致一些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通过各种手段伪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中饱私囊,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会计信息对于企业的决策、投资者的判断以及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又该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加以遏制呢?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1、利益驱动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操纵会计信息。

例如,为了满足上市融资的条件,虚增利润、美化财务报表;为了逃避税收,少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

此外,管理层为了获取高额薪酬和奖金,也可能通过粉饰业绩来达到考核指标。

2、会计制度不完善当前的会计制度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模糊性和灵活性,这就给了企业一定的操作空间。

比如,对于一些资产的计价方法、收入的确认原则等,不同的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不一致和失真。

3、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一些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管理层权力过大,导致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受到不正当的干预。

同时,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足,无法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

4、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计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

然而,部分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会计准则和法规的理解不够准确,导致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另外,有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为了个人利益或迫于压力,参与造假行为。

5、外部监督不力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同时,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重要的外部监督手段,也存在着独立性不足、审计质量不高等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6、信息不对称企业管理层掌握着更多的内部信息,而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使用者往往只能依靠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来做出决策。

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有机会通过操纵会计信息来误导外部使用者,从而获取不当利益。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会计法律法规的建设,明确会计信息造假的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造假成本,从法律层面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核算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核算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核算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第一篇:核算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核算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案例分析民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现象普遍存在,但同时民营企业面对的是各大跨国公司争夺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

所以,民营企业若想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

该集团从规模上看也算是民营企业的佼佼者,其财务管理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在众多民营企业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近年来,当民营企业逐步做大做强时,对其会计监督和指导却没有随其企业规模的增长而加强,显得相对落后。

缺乏全面系统的管理监督,也很少对会计系统人员进行会计辅导。

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监管部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随着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的不断提高,监管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民营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所以从诸多问题来看,监管者应在以下方面采取行动,才能让民营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设置财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会计记录、核算;加强会计人才的社会化培训,提高会计师队伍素质,为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管理者向财务管理方面投以更多注意力,从根本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20114068尹彦化第二篇:会计信息失真论论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对策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对策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会计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并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会计信息作为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成为宏观调控、微观经营以及投资人,债权人了解经营状况和做出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实施,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会计核算环境不断变化,就目前来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较严重,为此,本文针对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分析其原因和危害并提出相关治理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信息失真会造成国家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依据来源失真,严重干扰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秩序,给政府管理部门及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决策的误导,难以发挥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中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无意失真和故意失真两种类型。

lI无意失真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非故意的过失,财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在会计核算中发生各类失误。

无意失真是指基本会计信息的控制人员由于职业道德,专业素质等内因以及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等外因的影响,造成的对政策法规理解不透,运用相关条款不当或账务处理错误而导致的报出会计信息与实际信息不符。

因此,无意失真也称为会计错误。

这种失真的最大特点就是“无意”,这与那种故意曲解有关的规定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的恶意失真行为有严格的区别。

但是,这两种“失真”造成的后果都是非常恶劣的。

2.故意失真这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也称为会计舞弊。

控制会计基本信息的人员为了会计主体本身或相关主体的局部利益,不顾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故意篡改、伪造、编造有关的会计凭证,虚报、漏报、瞒报有关的会计数据而造成报出信息与会计主体本身的实际信息不符的现象。

舞弊强调的是出现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他与无意失真有相同或相近的形式,但却有本质上的不同。

舞弊是见不得人的,是不敢公之于众的,需要伴有一定形式的伪装和掩饰,通过虚列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做假,一般很难让人发现。

在这里,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有关人员(直接有关的会计人员和其他有实际控制能力人员)的故意作为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最直接因素。

其”作为”的结果导致账账不符,账表不符和账实不符。

会计信息失真与政府管制

会计信息失真与政府管制

应考虑准则制定时 寻租现象的避免 。
( 者 单 位 : 东 天 恒 信 有 限 责 任 会 计 师 事 务所 ) 作 山
会 计 信 息 违 规 性 失 真 是 会 计 信 息 失 真 的 一 个 主 要 类 型 , 是 企 业 故 意
分夸大政府在会计 信息市场 中的作用 肯定是 不可取的。
四、 论 结
违反会计规则的结果 。会计 信息违规性失真 的存在 由来已久 , 也是公 众认
为 的 虚 假 的 会 计 信 息 , 目前 国 内 外 学 者 的 研 究 也 大 多 是 围绕 此 类 失 真 进 行的。 在 会 计 信 息 市 场 中 ,需 求 者 只 能 通 过 会 计 信 息 来 判 断 企 业 的 经 营 状
该 种失真与政府管制无关 , 文不 做分析 。 本 = 、 计 信 息 规 则 性 失 真 与 政 府 管 翻 会
从本 质上讲 , 政府 监管也 是一种 经济活动 , 随着 监管行 为的投 入 , 府将 政 付 出监管 成本 , 只有当效益 超过成本 时 , 府管 制才算是 经济合 理的 , 政 也 才有 实施 的意义 。尽管对监管 成本和收益的准确计量有一 定的难度 , 但仍 然 可以借 助 于成 本效 益分 析模 型来 寻找政 府监 管 的合理 区间 和监管 强
本身就是各 利益 相关者 相互 博弈 的过 程 , 在利益 的驱使下 , 利益相关 者会 利用各种手段 , 游说规则 的制定者制定 出对 自己有 利的会计 规则 , 不难 想 象, 这样制定出来的会计规则 肯定不可能完全真实 的反映经济事项 。最著 名的例子是美 国的“ 安然公 司事件 ” 美国公认会计 准则关 于“ , 特别 目的实 体” 的规定被安 然公司用来 作为提供虚 假会计信息 的工具 . 隐藏 了自己大 量 的负债 , 提供虚假的会 汁信息 , 引发 了有史 以来最 大的会计丑 闻。 客观 因素 : 会计领 域是个动态 过程 , 会计准则作 为一项政 府制定 的 而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政府管制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政府管制
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 制度作 为会计 核算 的基本规 范 , 往
( 三)会计的学科属性及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是
我 国会计 信 息 失真 的技 术性 原 因
首先 , 会计学所允 许 的估 计和专 业判 断会 留下 了一
往落后于经济业务 的发展。当某种 的经济业 务或现象在 社会经济生活 中业已经常发生 , 需要对其规 范时 , 国家相
定 的估计和判断空 间 , 使得会 计信 息或 多或少不 能真实 反映会计主体 实际经 营成果 和财务状 况 。其次 , 史成 历 本原则 在科技 进步加快 、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的情 况下 , 难 以反映会计主体资产 的现行 价值 , 往往高估 或低估 资产 价值。最后 , 由于会计 准则和 会计核算 制度规 定 了多种
性使市 场交易 各方所 掌握 的信 息在质 量 、 数量 和时 间上
改变会计 主体 内部原有的客观 、 真实的财务数 量资料 , 向 会计 信息需 求者 提供 的虚假信息 。, , 国企业会 计 目前 我 信息失真现象 十分严重 泛滥 , 对市 场经 济秩序 和企业 规
范管理构成 了严重威胁 , 损害 了社会公众利益 , 响到 国 影 家的宏观决 策。
我国企 业会计信 息失真 的政府 管制亲
口 杨 镇
徐州 2 1 1 ) 2 16 ( 江苏省铜 山县职 业教 育中心 ,江苏
[ 摘
要】 会计信息失真会影 响企业利 益相 关者进行 经济决策 , 降低 市场运行 效率。由于制度 、 市场 、 术等 技
因素 所导致的会计信 -. , 0 ̄真 客观 上需要通过政 府管制加 以矫 正。解决我 国会计信 息失真 问题 , o 必须从 完善 会计
进行管制 , 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的不 良影 响 , 提高市场运

政府会计监管思考

政府会计监管思考

政府会计监管思考作者:谢玉瑞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01期一、引言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后,各国政府普遍认为危机的根源至少可以部分地归咎于缺少诚信的会计信息市场。

这时,以美国为代表,政府全面地介入会计信息的监管。

会计工作必须遵循一系列规则,规则的制定者要有一定的权威。

在会计规范制定权的争夺上,政府由于具有权威性、制定成本低、易于推广等优势,成为掌管会计规则制定权的最佳角色。

企业是委托代理机制下各种契约的联结点。

作为代理方的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达到自身的利益,会提供不实的会计信息给投资者。

而作为会计信息签证者的注册会计师,面对审计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存在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职业操守的潜在激励。

因此,由能够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机构加强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的监管,便成为现实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金融市场和会计职业组织还不够发达。

政府对会计进行适度的监管,有利于保护和平衡有关各方面的利益,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二、政府会计监管现状(一)会计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表现在:(1)《会计法》的缺陷。

首先,《会计法》对违法的认定需要较多主观判断,执法具有较强的弹性;其次,《会计法》没有涉及民事责任;最后,《会计法》在强化财政部门会计监管权的同时,未能理顺与其他监管主体之间的关系。

(2)民事赔偿责任立法滞后。

我国至今未出台《民事责任赔偿法》,民事赔偿依据模糊。

(3)会计监管的法规之间不够协调。

相关监管部门在没有和其他监管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的情况下,争相出台非正式的部门规定。

会计监管方面的不同法规之间存在着重叠、遗漏甚至矛盾的现象。

如财政部制定的适用于所有企业的会计准则(包括披露准则)和证监会制定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准则之间就存在矛盾。

(4)我国会计法律规范的实施机制存在弱化问题。

某些法律形同虚设,执法弹性较大,惩戒的威慑作用不够。

(二)政府会计监管主体太多,权责不清我国有权进行会计监管的政府部门有财政、审计(包括政府委托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工商、物价、国有资产管理等各政府相应职能部门(包括政府授权的机构)。

论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监管

论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监管

论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监管摘要:长期以来,会计信息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管问题的探讨更是经久不衰,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识也不断深入,加强会计监管也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管中图分类号:e232.5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投资主体多元化下的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已日益成为一种准“社会公共产品”,它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评价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政府经济决策的制定、企业经营者的管理策略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会计信息失真1.会计信息失真概述所谓会计信息,其实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关键还在于从什么角度来认识会计信息——若从会计主体的角度出发,会计信息就是指由会计人员或会计部门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收集、加工、整理和传递而形成的经济信息;若从会计信息载体的角度出发,会计信息则是指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各种工作底稿及计算机软件等会计文件为载体而表现的经济信息;最后若从会计信息所反映内容实质的角度出发,会计信息是对价值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表述,是基于价值运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变化及其特征的如实反映。

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界讨论的热点,很多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其实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

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

在会计实务中,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一种失真会计信息,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但没有用处,而且会误导信息使用者,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蒙受损失。

2.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在整个经济信息量中,会计信息所占比重达三分之二以上,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济信息的质量。

只有在真实经济信息的基础上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决策的制定是在建立在扭曲的或是错误的经济信息基础之上,将会极大地贻误经济的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3-000-02摘要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仅是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更是评价政府部门能否完成社会公众受托责任的重要基础资料。

会计信息失真将严重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扰乱会计工作秩序,容易滋生各类腐败和经济违法犯罪活动,因此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已成为会计工作的当务之急。

本文详细分析了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内外监督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一)法律法规监督、惩处机制不完善,外部监督体系力度不够现行《会计法》在政府的会计监管上缺乏责任承担机制,对实施监管的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缺乏一定的操作性。

虽然第四十五条对“财政及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实施监督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漏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行为,明确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对不作为或监管效力低下应承担什么责任没有作出规定,监管行为的零风险导致监管工作难以真正到位;法律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有些行政事业单位法律意识淡薄,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现行《会计法》在法律责任上并无涉及民事责任,而民事赔偿责任对于会计信息造假者而言,需付出巨大的代价。

即使《会计法》中规定的行政处罚金额个人最高是5万元,单位最高是10万元,这与造假者获得的不正当收益相比微不足道,难以起到一定的惩处效果。

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及审计监督等标准不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职能交叉,从整体上削弱了监督功能的有效发挥;外部监督部门对于会计信息造假者也存在处罚不及时、处罚力度不到位等问题,对其他行政事业单位难以起到警示作用。

(二)会计制度存在缺陷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至今仍没有相对完善的会计制度准则出台,导致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等缺乏参照标准,这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经济环境变化时,会计制度若未能及时作出调整,则会导致原有的会计核算方法与之不相适应。

界定我国政府监管会计信息市场范围思路

界定我国政府监管会计信息市场范围思路

界定我国政府监管会计信息市场范围的思路探讨摘要:市场化的改革是我国会计改革的内在动力,而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需要直接启动了会计制度改革。

市场化改革、引进外资、证券市场的建立,是推动我国会计变革的主要力量。

虽然我国研究有关会计信息的文献很多,但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会计的角度,很少有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会计信息问题。

因此,本文提出政府治理会计信息市场的基本思路及应遵循的原则,来构建我国会计信息市场有效运行的初步框架。

关键词:会计信息;政府监管;市场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1-0240-01会计信息市场机制实质上是会计信息市场中各个要素变量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

会计信息市场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帕累托最优”,或者说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条件极值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其实也是政府的愿望。

但是由于新要素—政府的加入会使原有的函数关系及相关的约束条件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我们在承认政府监管合理性之后,必须重新界定约束条件,即界定我国政府监管会计信息市场的范围。

对此,我们认为,一是政府监管要严格限制在会计信息市场失灵领域;二是政府监管要能够修补会计信息市场的缺陷;三是政府监管同样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四是政府应注意政策的时滞问题。

一、政府监管应严格限制在市场失灵领域一般地说,会计信息市场失灵有两类:第一类是指会计信息市场自身的缺陷,主要是指由于会计产品的“外部性”引致的市场失灵,如会计信息失真;第二类是指政府监管过多或不适当而造成的政府失灵,如会计师事务所的挂靠制度(现己纠正)。

从本质上说,政府监管主要是针对由于会计产品的“外部性”所引致的市场失灵。

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有些外在性是可以内在化的,有一些则难以内在化。

可以内在化的,则通过市场信号或利益信号由市场自行解决;难以内在化的,则只能由政府依据社会偏好集中解决。

会计报告的“外部性”就属于后者,因为无法通过“内在化”方式解决。

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标题一: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是金融市场中严重影响金融稳定的问题。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对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首先,银行内部的不当行为是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其次,外部因素也会对银行会计信息造成影响。

其中,金融市场的风险、监管政策的变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是最重要的三个因素。

银行内部的不当行为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例如,管理人员的腐败行为、利益冲突、贪污和挪用银行资产等都是直接原因。

此外,银行员工的职业道德问题和技能缺陷也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员工的作弊行为和贪污行为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外部因素也是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

其中,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最为明显。

银行如何应对市场风险是衡量它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当前,大量的银行业务选择通过证券市场融资,这也会影响银行的贡献和风险,而这些都将对银行会计信息造成重大影响。

监管政策也是刺激银行行为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监管政策会对银行的决策产生影响,而银行过度地回应这些政策可能导致银行会计信息的失真。

此外,不稳定的经济环境也会对银行的业务产生庞大的影响。

总体而言,银行会计信息的失真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银行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来应对这一问题。

标题二: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后果分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和金融机构的倒闭。

本文叙述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后果,分析失真信息对银行内部和外部的影响,揭示失真信息可能导致的连锁反应,特别是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会对银行内部产生严重的影响,可能导致银行失去信誉和破产。

银行资产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银行资本结构的不稳定,导致银行的负债率和违约率上升。

失真信息的传递可能影响客户和股东对银行的信任程度,影响银行的市场地位和资产负债表。

对于银行而言,会计信息的失真也导致其监管机构不信任其财务状况,导致监管机构对银行楼盘的管制力度增加。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意义与失真治理.doc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意义与失真治理.doc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意义与失真治理一、会计信息失真(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1、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某些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没有强烈的慎独性,长时间不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导致法律法规观念在自己心中淡化,受利益的引诱或是领导人的指使来制做虚假数据,对外提供虚假信息。

这种做法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背道而驰。

2、形式主义监督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虽然我国的监督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完善,但是总体上还是存在少许问题。

很多上级的监督部门在对下一级的工作实施监督时,只是走个过场为完成任务而已,根本不注重检查工作的准确性、真实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当今社会中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对会计工作乃至整个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都会造成危害。

经济越发展,会计信息的作假失真的危害也就越大。

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损害了经济合作者的利益,如果一个企业做假账,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让投资者以为自己的企业盈利能力好,偿债能力强。

不堪的事实是,投资者投资后不但得不到利润,可能还会有巨大的投资损失。

2、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同时也进行国家的宏观调控。

会计信息失真,随之国家得到的信息也会失真,这样国家就不能进行正确的宏观调控,社会资源便得不到合理的配置。

国家的决策错了,企业投资的方向自然也不对,导致国民经济不能流畅的运行。

3、使企业信誉扫地,后果不堪设想。

企业对自己的财务报表做手脚,美化自己的财务成果,表面看来,可以获得外界的好评,也会吸引很多投资者过来投资。

可这些美好像昙花一样花开即逝。

一旦投资者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利益,明白了你在弄虚作假,那么你就很难在市场上立足了。

消费者不再购买你的产品,企业的物品没有销售的道路,产品不能销售就得不到资金,没有资金企业的经济活动就没有办法正常运行,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一)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公司对财务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深化法制观念,在经济业务事项的各个方面都把好关,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对不完整的凭证要求填补,从各个方面保证会计程序正常真实的进行。

加强会计监管严控会计造假

加强会计监管严控会计造假
为 全 球 性 问 题 的时 候 , 强 会 计 监 管 , 免 和 减少 会 计 造 假 动 加 避
机 、造假行为必然成为会计界乃至 全社会共 同探讨 和研究解 决 的重大课题 。如何增强会计主体的竞争力 , 保持市场经济体 系健康 、 定运 行 , 稳 加强会计 监管是一个 具体而 有效 的措施 。 由此可见 , 如何 加强 与提 高会计 监管 、 杜绝会计造假 已成为 当 前会 计 职业 界 的主 要 任 务 之 一 。
结 构 中 国有 股 占有 绝 大 比 例 ,这 就 使 上 市公 司 的 公 司 治 理 结
构 存在着 固有 的缺陷 , 国有企业 的股东 、 董事会 、 监事会都 是 国有产权 的代表 , 但又不是国有资产 的所有 者 , 造成 国有企业 产权主体虚置的状态 。就内部监控体系而言 , 国有企业也按 照 规定设置 了审计委员会 , 但由于其地位 的不 独立 , 并没有起 到 应有 的作用 。在政企不分 的情况下 , 不首先规 范公司行为 , 会 计行为就不可 能 自动优化 , 也容易 出现监管不力的状态。 () 2 会计监 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我 国政府主要是通过一 系列法律法规 来实施监 管的 ,近年来 ,我国 已初步形成 了以 《 会计法》 为主体 , 以相关行政法规 、 规章等规 范性文件为补充 的全方位多层次 的会计 监管法规体 系。该体 系从原则性规范 到操 作性规范 , 都作 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同时必须承认我国 在会计监管法律法规 的建设上 还存在一些 问题 : 1会计监管 () 配套 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政府会 计监管 的法规性 文件包括会 计信 息的质量控制体 系和法律责 任体系 。我 国质 量控 制体系 等法规存在着 系统性不强 、 制度准则并存等 诸多问题 , 健全 的 法 律 体 系 应该 是 行 政 、 事 、 刑 民事 三 者 并重 , 一 不 可 。我 国 目 缺 前 的状况突出表现为对行政 、 事责任 的追究 , 刑 而忽视对遭受

对我国会计监管现状的思考——基于经济学分析视角

对我国会计监管现状的思考——基于经济学分析视角
鉴 于 以上 我 罔会 计 倚管 所存 在 的 问 题 ,下 面 将 借 用 当代
两 方 经 济 学 的 分析 方 法 对这 些 会 计 监 管 问 题 进 行 多 角 度 的 素 和 监 管 效用 分 析 , 而 寻找 完善 会 计 监 管 的 办 法 。 进
( ) 府 利益 角 度 一 政
着 大 量 问题 ,歼 且 严重 威 胁 着 企 业 会计 信 息披 露 的真 实 性 和 公 允性 。 此 , 论 是外 部 监 管 体 系还 是 内部 监 管 体 系都 有 待 不
于 进 一步 完 善 。


我国会 汁监管的现状
( ) 部 会计 监 管 现 状 一 外
1从政 府 监 管 角 度 看 。 计 监 管体 系不 协 调 会 我 的会 计 监管 主 要 是 行 政监 管 , 然近 年 来 . 闫 陆续 虽 我
出 台 或修 改 完 善 j不 少 法 律 法 规 , 《 券 法 》 ≮ 汁法 》 。 , 如 证 、会 等
但 从 实 际 效 果 来看 , 存在 着 不 少 缺 陷 和漏 涧 部 分 法 规 的 仍
的会 计 监 督 职责 , 能够 及 时 地 埘 原 始会 计 数 据 进 行 监 管 , 不 甚 至 对 基本 的会 计 确 认 、 量 与 核 箅都 存 在 监 管 缺 陷 。此 外 , 计 一
属 关 系 、 济 利 益 均受 到 佗领 导 人 的 制 约 , 经 单位 的 内审 机 构 形 同虚 设 ,加 之企 业 内部 的 管理 者 与 被 管 理 者 的利 益 无 法 分 离 , 监 督 T 作 没有 得 到 有效 执 行 , 使 徇私 舞 弊 、 部腐 败 等 现 内 象 经 常 发 生 , 终 必 然 导致 会计 信 息 的失 真 。 最 2会 计 人 员素 质 不高 经 济 令球 化 的迅 速 渗 透 和 周 际资 本 一 体 化 带 来 了会 计 市 场 的 一 体 化 ,不 仪 为 我 同会 计 人 员提 供 了 更 为 广 阔 的 执业 空

关于国企会计监督方面的现状及建议

关于国企会计监督方面的现状及建议
F i n a n c e a n d R c c o u n l i n g R e s e a r c h l财会研究
关于国企会计监督方面的现状及建议
杨 本 明 张 家 口市 金 川 中水 开 发 利用 有 限 公 司 0 7 5 0 0 0
摘要 : 随着我 国国有 企业各项 制度 改革 的不 断推进 , 国有 企业在会 计监督 方 面比 以前有 了较 大的进 步, 但依 然存 在 着一 些 突出的问题 , 比如 : 经 营者操 纵会计利 润 , 财务人 员重核 算轻 监督 , 以及严重 的会计信 息失真等 问题 。 本文就 国有企业会 计监督的现状和存 在 的问题做 简单 的分析并提 出 自己的一 点建 议。 关键 词 : 国有 企业 ; 会 计监督 ; 信息失真
二、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现行会计临督体系在维护会计工作、维持社会经济秩序 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 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主要体现在 以下 几 / 卜 方面 : 1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执行不力。国有企业 内控制度不完善 , 部分企业会计资料存在重大缺陷, 特别是会计原始凭证存在失真自 勺 J 隋 况。原始凭证失真现象主要分为两种 情况 : ( 1 玢企 业存在一些不合 法不合规的经济事项, 为了掩盖其行为, 刻意编造原始凭{ 正^账, 使之 在账面上合法化。( 2 ) 为了集体或个人私利 , 虚构业务或利用虚假发票 报销, 编造发票内容。 针对这些问题, 如果国有企业内部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并能严 格执行 , 发挥内控制度的相互制约作用 , 就能从程序上及时发现和制止 这些行为。 然而,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 或执行不力 , 企 业主 要领导掌握着经济大权, 为了谋取私利, 无视法规法纪 , 利用 自身的权 利唆使、强令会计人员进行违章操作, 弄虚作假, 置 内控制度和会计监 督于不顾, 我行我素, 恣意妄为。 2 、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监督机制不规范。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 步晚、基础差 , 虽然近年来得到较 陕发展, 但是仍存在制度不健全、管 理不规范等问题。很多会计师事务所 , 特别是一些地方性的规模较小 的会计师事务所, 为了招揽客户保持业务量, 恶意低价竞争 , 执业不规 范, 对企业可能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视而不见 , 甚至与企业串通—气, 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中介审计机构难以保持其 独立性, 社会审计监督的客观陛和公正峨 0 了极大的挑战。 3 、政府监督存在审计工作重复进行和职能不到位的问题。由于 审计机制不完善, 目 前政府瞄留 存在很多问题, 比! 口 : 职责划分不清, 审 计没有周密的计划 . 各层次的政府审计f 办 调程度不够 , 容易形成重复检 查, 出现问题的时候相互推卸责任, 不仅增加被审计单位负担, 还浪费 国家资源。造成这种隋况的主要原因是审计制度不健全, 监督人员业 务素质不高 , 更有部分审计人员为了谋取私利, 无视法律法规, 放弃原 则。

企业会计监管问题

企业会计监管问题

试论企业会计监管问题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企业会计监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先对会计监管工作的基本概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然后认真分析了对会计监管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的三个因素,最后说明了当前会计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监管;企业监管;政府监管;社会监管美国安然事件以及我国的银广夏、东方电子、蓝田股份等事件曝光之后,加强企业会计监管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

目前,我国会计类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专业素质还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大步伐,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十分普遍,会计监管是有名无实,这已经成为会计实务工作中较为普遍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由于会计造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消费者损失估计每年在9785亿到12570亿人民币之间,约占我国gdp的13.6%~16.8%左右,并且每年呈递增趋势。

因此,论述企业会计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强化企业会计监管职能,切实做好会计监管工作已经非常当务之急。

一、会计监管工作的基本概况会计监管是会计监督管理的简称。

在我国,会计监管分为三种:企业监管、政府监管、社会监管。

我国会计监管工作的基本概况如下:一是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相关的法律建设没有到位。

比如对相关责任人只有行政处罚,无民事责任赔偿制度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会计信息造假的行为;二是社会监督乏力。

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最后发表审计意见,作为非政府的会计监管机构,注册会计师没有行政处罚权利,只能间接监管;三是企业的内部环境比较混乱。

有些公司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管理层逼迫会计人员采用编造、变造、伪造等手法粉饰财务会计报表,装饰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情况。

二、对会计监管影响因素的分析2.1、会计法律法规我国已经颁布的会计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企业会计准则》、《总会计师条例》等,会计法律法规指导和约束会计行为。

近年来,我国的会计监督的立法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当前会计监管的法制环境,有相当部分的法律法规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可以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来形容,甚至出现了所谓的“立法如林,执法如零”的现象。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管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管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

问题及原 因 () _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
2 . 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内容不规范, 缺乏时效性。由于 我国的特殊国情 , 导致股权分置改革之前 , 上市公司的股
份由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部分构成。大部分上市公司流 通股在整体股份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股份集中程度也不
我国《 企业会计 制度》 规定 : 上市公 司会 计信息披 露应该遵循充分披露原则 ,即所披 露的会计信息应该 揭示所有对利 益相关者 的理解 和决策有用 的信息 , 这 些信息 的内容应该具有可靠性 、 相关性 、 公允性 , 能够 对信息使用者 的决策起 到相应的作用。但我 国上市公
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由政府主导并不断推进我国上 市公司会计监管工作在我 国具有特殊意义。作为新兴资 本市场, 在现有法律体制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下 , 我 国资本市场 尚未形成独立的投资者博弈主体 ,因此应进 步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上市公司的会计监管是指上市

公司的利益相关者( 包括政府 、 会计执业 团体、 机构 内会
3 . 会计监管相关 的法律不健全、 不协调 , 会计信息监
管权限与监管力度不足。我国对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所依
据的法律主要有《 会计法》《 、证券法》 《 、公司法》 注册 和《
【 日期1 010—7 收稿 1—51 2

3 l一
商业经 济
第 21 0 1年第 6期
S NGY I J No6 2 1 HA EJNG I ..0 1

(. 1 东北农业大学 , 黑龙江
[ 摘
文’ ,张
哈尔滨
墨 , 林
英。
绥化 120 ) 500
103 ; 2 500 . 绥化市审计局 , 黑龙江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及应对策略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及应对策略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及应对策略作者:徐颖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6期一、国有企业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会计信息是用通用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信息资源,用来表现某一个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经营比例状况,这种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国家层面来说,会计信息是国家经济指向性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对于企业来看,会计信息可以理清企业的经营状况与投资经营脉络,为企业更好的发展,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同时,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内部经营活动,是企业其他生产活动展开的抓手和依据。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成了国有企业的通病,这一特点并不符合企业运行发展的规律,严重违背了企业健康运行的市场规律。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不符合企业会计核算实际的情况,如会计个人做假账,将经营的成果虚假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将数据篡改等,这样使得企业的会计核算失去了本来的真实性,充满的不真实不准确,在严重违背经济规律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不信誉的结果,更会影响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会带来偷税漏税的情况,危害市场运行,危害国家利益。

二、国有企业中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一) 国有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国有企业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就是体制制度问题,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原因。

近些年来,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多是中高层领导干部年薪制。

这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会计经理人不断学习充实自我的动力。

而且会计经理多有上级委任,缺少合理的竞争机制与学习提高机制。

体制内部重视人脉关系,而缺少只是动能,使得人情化社会进入企业的会计领域。

监管不力,导致改账错账假账乱账有机可乘。

会计经理人体系的不标准,不专业成为了制度性原因的根本体现,成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与导火索。

( 二) 利益有矛盾会计信息的生产者与收益相关者存在着相关利益矛盾,在存在的众多原因之中也是较为突出的一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 优势和 权威 性。因此 ,会计 信息 的失 度 。完善公 司治理机构 , 健 全 内部 控制 制 真离不开政府的有效 监管 。 度 是政 府 监管会计信 息失真 的前提基 础。
是政府监管环节出现了很 多问题。因此,
会计信息失真的政府监 管措施
如果一个会计主体没有完善的治理机构和
会计信息失真的政府监管
文l 杨豫庆

权让 利” 的企 业改革方 法并没有 触及传统 体 制的根 本弊端 ,只是在 表层采取 了 一些
r 卣 也, 巴 j 仝 卜骨 迫 商 0 囚 上 仁 L,
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 与提 供违背了客观 的真 卖 性原则 , 不能 正确 反映会计 主体真 实的财 务状况和 经营成 果 。会 计信息 失真 是一个 历史性 、 国际性 的难 题 ,其直 接损 害了投 资者 、债

的授权和强制力。虽然目前对会计信息的 必须打破传统的企业管理体制框架,建立 监管主体还有企业 自身和 注册会计 师行 业 , 和 完善现代 企业制度 ,使 企业真 正成为权 但 与这两监 管方 比较而 言,政 府具 有两大 责分明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自 我发展 、 优 势:政 府是 一个对 全体社会 成员都 具有 自我约束 的法入主体 和市场 竞争主体 ,从 普遍约 束力 的组 织;政 府拥 有其他监 管方 而使 企业 自觉遵守经 济规律 ,提供 真实可
官 方 嘲 站 : , , w W W . e m s 8 6 一
会计信息 是社 会经济有效运行的 重要基础,而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 质量最 基本的要求。 然而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操作行为屡见不鲜,- g - / &  ̄性 是不言而喻的,已经暴漏出我国在会计信息监管上存在的很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加 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政府监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总之,笔者希望 对我国 会计信息失 真的 政府监管提出 一些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的对策。

加强和完善会计法规建设,增强违规企 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稳固政府监管会计信
业的法律责任 。 首先 ,法律在赋予政府经济 息 的基础 工作 。 首先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管制权的同时 , 政府也必须依法进行监管 , 现 有公 司治 理结构与现 代企业 制度 的要 求 这是监管会计信息 的重要 手段和法律保 障。 还存 在很大 的差距 ,这 也是企业 会计信 息 在会计 法规 的制定 过程 中,必须充分考 虑 失 真的一个 重要原 因。因此 ,政府 必须采 与会计 信息 有一定利 益关 系的人 员对 会计 取 切实可行 的措施 ,构建科 学的 、先进 的 信息的影响 ,制定相应的规定来予以防范。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 明确股东会 、 董事会 、 比如现在试行中的会计人员委派制 , 就是一 监事会各自的职责,互相配合 , 协调运转 , 个有益的尝试 。在会计信息出现虚假 的情况 特 别要重视和 加强监事 会对企 业财务会计 下 ,应将 制裁 的重点放 在会计 信息失 真的 工 作的监管 作用 。其次 , 健 全 内部控 制制 利益获 得者 身上 ,从根 源上防 范有关 人员 度 。内部控制 制度是企业 一切管理 工作 的 通过伪造 、 篡改会计信息谋取利益 。 新 的《 会 前提 ,它对提 高会计信 息质量 、保 护资产 计法 》相对 于旧 的 《 会计法 》 在 这方面 就 的安全完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近年来 , 有了很 大 的进 步 ,以 前总是归 责于会计 人 财政 部先后 出台了 《内部 控制规 范 一基本 员 ,现在法 律明 确了企 业负责人 需要对虚 规范 ( 方式 )》和货币采购 、采购与付款 、 假会计 信息承担 的责任 。这就大 大提高 了 销 售与收款 等 3个具体规 范 ,为 企业制定 会计信息 的质量。 其次 , 还 必须尽 陕出台《 会 内部的控制规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计法 》实施细 则 ,对违 法违纪 的企业及 责 总而 言之 ,各级政府及其会计 主管部 门 任 人加大处罚特别是民事赔偿和执行力度 , 应 当根据相 关法律 、法规 的规定 ,采取一 并在法 律条 文中明确 执行 的具体 规范 和司 系列切实可 行 的、有效 的措施 ,对 会计 主 法解释 ,增强案 件处 理 的可 操作性 ,使违 体 反映 的大量 的经济数 据和有用 的财务数 法者付 出的成 本远大 于收益 ,使 善于运 用 量信 息进行动 态的监督 和管理 。通 过科学 成本效 益原 则分析 问题的企业 不敢弄虚 作 的监管使会计 信息能够 与它所 反映的客观 假。 事 实相符 ,最终 达到提 高会计 信息质 量 、
懑l l l { l 《 筑

量 的重要 手段。需要做 好以下 两个方面 的
工作 :加快政 府职 能的转变 。会 计信 息的 失 真与政企 不分有很 大 的关 系 ,而政府 职
能 的转变 是实现政企 分开 的根本前提 。政 府 不应 当滥 用权力 ,当会计市场 能够平稳 运 行时 ,政府 不宜过 多介入 ,而 当会计信 息 质量或会计 服务市场 发生 系统 性信任危
权人 等各方 的利 益 ,导致 企业 亏损 ,从宏 不具 备 的强 制力 。政 府具备 监管主体 的所 靠 的 椎 息 。 观上 来看会计 信息 的失真可 能带来 严重 的 有条件 ,并且 代表社 会公 共利益 ,更 具有 完善 公 司治理 机 构 ,健全 内部控 制 制
社 会经 济 问题 。会计信 息失真 的原 因可能 是多种 多样 的 ,其 中很 重要 的一个 方面就
会计信息监管的必要性
从会计信息市场来看 , 会计信息 的提供 者和信 息使 用者信 息不对 称。信息 使用者 般情 况下 只能通过 一定 渠道 获取 的会计 信 息来 了解企 业 的生产经 营状况 ,并进行 分析判 断其 真实性 ,最后做 出 决策。 由于 企业 是会计信 息 的供 应者 ,虽然法律 规定 了企业 必须 必须 以财 务报 表 、财务 报告或 者附注 的形 式向投 资者 、债权 人或 其他信 息使 用者提供 示企业 的财 务状 况和 经营成 果的信 息 ,但 是企业很 有可能 处于 某种故 意 ,对报 表 的内容进行 主观 改造 ,公 布不 完整 的、甚至虚 假 的会计信 息 ,而 外部使 用者很难 从公 布的会计 信息 中分析判 断它 的真实性 ,自然而然聚会处于劣势的地位 。 如 果政 府 不对 其进行 监督和 管理 ,企业很 有可 能会损 害这 些外部使 用者 的利益 ,甚 至会危 害社会 经济秩 序 ,因此 ,保证 会计 信 息 的真 实可 靠性需要政 府采 取一 些列有 针对 、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监管。 从监管方来看 ,政府监管更具优势 。一 种监管体系的构成应 当具备三个基础条件: 监 管主体 与监 管对 象存在 利益冲 突 ;监管 主体具 有较强 的独立 性 ;监管 主体 有法定
有效 的 内部 控制制度 ,政 府 的监 管的能够 起 到多大 的作 用,又有什么 意义? 因此 , 政 府就有 必要引导企 业下大功夫 和力气在 完 善公 司治理结构和健 内部控制方 面 ,
有效地 管理 会计信 息 ,保证会 计信 息的真 要想提高会计信 息质量 ,确保会计信息 实可靠性 就成 为我 国政 府和 各级财政 主管 的真 实可靠 ,笔者认 为政府可 以采取 以下 部门在 现代 企业制度 建立和 发展过 程 中所 对策和 措施 来对会计 信息失 真进行 有效监 需要 研究 的重要课题。 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