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

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

……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

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材料表明
A. 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
B. 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
C. 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D. 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
【答案】A
【解析】
【名师点睛】
紧扣材料是解答试题的关键。

使用排除法,B选项的“尊儒尚法”、C选项“集大成者”和D选项中“诸子百家思想源头”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CD即可。

2. 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与“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D.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答案】C
【解析】
题干材料“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相符合的是墨家“非攻”学说,“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符合墨家“尚贤”主张,故C正确;“明道也,以救世” 体现了为学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这符合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属于儒家思想,排除A;“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属于荀子的思想,排除B;D属于法家思想,排除。

3. 蒋传光在《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中指出: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

……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

由此可见宋明理学
①以“礼”为核心,构建新儒学体系
②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发展
③通过强化伦理道德来巩固统治
④使儒学上升为正统思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名师点睛】
尊重材料,准确解读材料,才能不跑题,选出正确答案。

材料无法体现以“礼”为核心,构建新儒学体系,排除①;再者,准确把握历史知识,不能把西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和宋朝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混淆。

4. 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两位大哲是同时代人。

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较。

有的西方学者更直接称王阳明为“中国的路德”,这是因为王阳明
A. 敢于公开挑战孔孟正统思想
B. 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C. 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寻找“理”
D. 强调先知后行提升自我修养
【答案】C
【解析】
王阳明的心学是对孔孟儒家思想的发展,A错误;B、D选项不是同马丁·路德思想的相似点,排除B、D;王阳明主张:心即理,理在心中,通过内心反省即可认识到理;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通过自身虔诚信仰上帝就可获得救赎。

C选项符合题意。

【名师点睛】
称王阳明为“中国的路德”,说明王阳明的思想和马丁·路德的思想某些方面很相似,应从选项里找两者的相似点,马丁·路德的思想没有“挑战孔孟正统思想”“良知”“先知后行”相关内容,排除ABD即可。

5. 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这些言

A. 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 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
C. 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
D. 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
【答案】D
【解析】
【名师点睛】
解题思路:一、关键是找黄宗羲和顾炎武的言论共同点,不能只符合一人的观点;二、需要紧扣材料,材料的内容得体现出选项观点;三、准确解读材料,部得断章取义。

6.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 成书于西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基础数学著作
B. 元朝郭守敬的《夏小正》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C. 氾胜之的《农政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D. 中国古代医药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答案】D
【解析】
《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A错误;元朝郭守敬编授时历,B错误;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C错误;选项D表述正确,故选D。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学生需要准确识记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知识点,不能张冠李戴,相同领域的科技成就可采取对比记忆会更条理、深刻。

7. 陈独秀主张国民应该“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惟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

”这体现了陈独秀
A. 倡导天赋人权的思想
B. 认为人权取决于智能
C. 崇尚无政府主义状态
D. 主张人性自由与解放
【答案】D
【解析】
天赋人权是天赋的、不可转让、不可剥夺的,是理论上存在的权利,材料没有体现天赋人权,排除A;“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作者主张摆脱束缚,获得自主自由,不盲从,故D符合题意,B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无法体现C,排斥。

8. 民国初年,孙中山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此则兄弟提倡国家社会主义之微意也已。

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

”其主张的意图是
A. 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B. 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 铁路交通为富强的根本
D. 防止产生私人资本主义
【答案】A
【解析】
9.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涨的最重要因素。

”其中心思想是
A. 强调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
B. 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
C.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最后胜利
D. 阐释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说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农民斗争是中国独特的半殖民地社会性质决定的,故D正确;A不是对材料的全面理解,排除A;遵义会议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B错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井冈山的著作,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排除C。

【名师点睛】
注意材料的关键语句“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可判断半殖民地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独特的“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即革命道路。

10. 伏尔泰认为:“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

”这表明他
A. 肯定了教会的统治权威
B. 坚持彻底的无神论思想
C. 主张理性的宗教信仰
D. 与因信称义的主张一致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看出,伏尔泰主张信仰自由,不要干预他人的信仰,体现出对宗教信仰态度的理性,故C正确,A、B错误;因信称义指自己虔诚信仰上帝就能获得灵魂救赎,材料与此不相干,排除D。

11. 《不断持续的幻觉》由霍金著述,书名源自某位物理学家的名言:就我们这些物理学家而言,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的区别只是一种不断持续的幻觉。

以下对这位物理学家的贡献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体系
B. 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
C. 研究视角从宏观深入微观
D. 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重大变革
【答案】D
【解析】
12. 有关下图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是连接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B. 代表作品有《英雄交响曲》、《蓝色多瑙河》等
C. 深受英国光荣革命和启蒙思想的影响
D. 作品体现弘扬本民族文化的特征
【答案】A
【解析】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是19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旨在考察学生的重要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包括重要人物贝多芬的肖像图),需要掌握贝多芬的成就、特点,明确文学艺术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深受作者生活时代的影响,贝多芬作品风格受法国大革命时代背景的影响。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理学的奠基者之一。

年轻时,范仲淹曾勉励他读《中庸》,学儒家之学。

张载读完仍未感满足,又读遍佛家、道家之书。

几年后,又发现这些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回过头来求之六经,悟出了儒、佛、道互补的道理。

回乡后,张载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

前者是为了用儒家礼制净化民俗民风,后者则是为了缓和土地兼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

特别是对井田制,张载用心最多。

他与学生买了一块地,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数井,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企图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根据龚杰《张载评传》整理
材料二罗伯特·欧文,1771年出生在英国一个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

欧文从小目睹了资产阶级对广大工人和劳动人民所进行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1800年,欧文管理了一个拥有2500多个工人的工厂。

他在自己的工厂里开始了第一步实验。

他缩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禁止使用童工,取消针对工人的罚款制度,尽力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

他创办了工人食堂、托儿所、幼儿园,设立工人学校,设立医疗费和养老金制度。

欧文在提高了工人福利的同时也积攒了一大笔钱。

1821年,他公开提出建立一个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共同劳动的新社会。

1824年,欧文变卖了所有家产,从英国来到美国。

他在印第安纳州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按照自己的理想建立起一个“新和谐公社”。

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

“新和谐公社”的建立,引起了全世界注意,人们从世界各地纷纷赶来,热情参加和谐公社的建设。

——根据柯尔【英】《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一卷》和《欧文文集》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载和欧文各自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张载和欧文都探索了理想社会,分析两者的异同。

【答案】(1)张载:儒学危机和三教合一的趋势;商品经济繁荣对民俗民风的冲击;土地兼并严重。

欧文:工业革命开展,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尖锐;工人生活悲惨。

(2)异:①方式上:张载以复古的方式在儒家经典中寻找理想社会;欧文: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开创性地探索理想社会。

②内容上:张载的理想社会是以奉行儒家伦理道德和维持等级秩序为特色的;欧文的理想社会是财产公有,权利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

③前提:张载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欧文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

同:两者都缺乏实现的社会基础(空想);两者都充满了理想色彩;都强调天下大同(为公);都重视实验验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空想社会主义。

第(2)问,不同点,依据材料“张载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得出张载以复古的方式寻找理想社会,依据材料“他在自己的工厂里开始了第一步实验”得出欧文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开创性地探索理想社会;依据材料“他与学生买了一块地,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数井,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企图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出张载的理想社会是以奉行儒家伦理道德和维持等级秩序为特色的,据材料二“1821年,他公开提出建立一个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共同劳动的新社会”得出欧文的理想社会是财产公有、权利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联系时代背景得出张载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欧文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

相同点,联系时代背景并结合他们实验的方式、过程和结果得出其相同点。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海权思想的产生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海洋由天堑变为通道,不再具有不可逾越性;二是对安全造成威胁的势力从海洋而来。

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敌人主要是来自海上的西洋诸国,由此催生了海防思想的形成,体现在以近代海军作为防御手段。

林则徐、魏源最早提出建立西式海军以防御海上的入侵。

林则徐认为“剿夷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也”。

林、魏的主张被左宗棠、李鸿章等继承。

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清朝在甲午战争前完成了西式海军的创建。

在马汉海权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也注意到海权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时人论曰:“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

而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

”晚清民国官方也对海军与商业之间的关系有所认识。

光绪二十八年(1902)政务处奏称:“海军实为立国之要,平时巡阅洋面,保护商税”。

但是马汉海权理论的扩张性和弱肉强食的强权特质并未在中国落地生根,清政府虽大倡创建海军,但其着眼点只是近海防御和本土防御,如姚锡光在《拟就现有兵轮暂编江海经制舰队说帖》中所言:“我国海疆袤延七省,苟无海军控制,则海权坐失。

”言下之意,建设海军的目的仍是防卫沿海省份。

——摘编自高月《近代中国海权思想浅析》以“近代中国的海权思想”为主题,解读材料。

解读要求:围绕主题;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的海权思想逐渐发展起来。

海权思想发展起来的条件一方面是脱离闭关锁国状态,海洋成为对外联系的通道;另一方面是国家面临着来自海上的安全威胁。

中国近代的海权思想首先是发展海上军事力量,抵御外敌入侵的海防思想,从林则徐、魏源到洋务派再到20世纪初的政府官员,这种思想始终是一脉相承的。

其次是关注海权与商业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海权是发展商业的保证,主张通过兴海权来发展中国的商业,与帝国主义列强竞争。

但是,与帝国主义列强不同,中国的海权思想不包含侵略扩张和强权掠夺的主张,主要是着眼于近海和领土的防御。

表明了中国近代海权思想的正义性。

【解析】
本问的关键是紧扣题干设定的主题“近代中国的海权思想”,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敌人主要是来自海上的西洋诸国,由此催生了海防思想的形成”提炼出列强入侵催生海防思想,根据材料三“中国海权思想的产生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海洋由天堑变为通道,不再具有不可逾越性;二是对安全造成威胁的势力从海洋而来”提炼中国海权思想产生的条件;从内容上来看,中国近代海权思想主要强调御敌、兴商;从特征上来看,主要体现自卫的正义性。

【名师点睛】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府兵制是和均田制紧密结合的兵役制度。

军人按均田令受田,免除租调,平时生
产,每年有一定的时间轮番宿卫。

府兵需要自备一部分装具和兵器,因为可以分配到足够的土地,有一定的经济保证,能够以优良的装备出现在战场上。

材料二自(唐)高宗以后,国有土地不足,立功将士又日益增加,使府兵得不到足额田地,经济地位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难以自备资粮和武器服役,国家不能保证按规定加以奖赏,打击了军人的战斗积极性。

中唐以降,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民免除了兵役,部分地分担了农民的劳役负担。

士兵由朝廷招募而来,长期服役,军器衣粮均由朝廷供给,一旦为兵,终身仰食官府,由专门将领统御,改变了府兵制下将不专兵,兵不识将的现象……
——摘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朝兵制改革的原因和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募兵制可能导致的问题。

【答案】(1)原因: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的,它的实施是因为有均田制的保障。

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难以为继,被募兵制取代成为必然。

意义: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兵役和徭役负担;士兵成为职业军人而没有后顾之忧;军事力量得到了增强。

(2)募兵制实现了职业军人和专门将领的结合,容易形成军阀势力;事实上,当时唐朝的藩镇割据已经比较严重,募兵制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藩镇割据,严重威胁了唐朝中央的统治。

【解析】
第(1)问,原因,材料一“府兵制是和均田制紧密结合的兵役制度”,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材料二“自(唐)高宗以后,国有土地不足,立功将士又日益增加,使府兵得不到足额田地”,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难以为继。

意义,材料二“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民免除了兵役”,因此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兵役和徭役负担;“士兵由朝廷招募而来,长期服役,军器衣粮均由朝廷供给”,士兵成为职业军人而没有后顾之忧;“一旦为兵,终身仰食官府,由专门将领统御,改变了府兵制下将不专兵,兵不识将的现象”,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第(2)问,募兵制可能导致的问题,材料二“由专门将领统御,改变了府兵制下将不专兵,兵不识将的现象”,容易形成军阀势力;结合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比较严重的史实,募兵制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藩镇割据,严重威胁了唐朝中央的统治。

【名师点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