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资料解释2015版(优.选)

合集下载

录井解释评价技术简介

录井解释评价技术简介

原解释评价技术简介一、气测解释图版1、三角形图版法烃组分三角形图解法是用减去背景值后的C 1、C 2、C 3、C 4和C T (CT =C 1+C 2+C 3+C 4)值,计算出C 2/C T 、C 3/C T 、nC 4/C T 三个比值,做出一个三角形烃组分比值图。

,图中虚线所圈闭的S 区域是有试油价值的“价值区”,或称“可生产区”,它是法国GEOSERVICES 公司给出的。

我们以此例图来说明具体作图的方法(图3-1)。

按C 2/C T 值做一条平行于C 3/C T 轴的直线,按C 3/C T 值做一条平行于nC4/CT 轴的直线,按nC 4/C T 值做一条平行于C 2/C T 轴的直线,三线相交构成一个三角形。

将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与相应轴的0点连线,得到三条线的交点M 。

解释时,根据三角形顶尖的指向和M 点在解释图中的位置来判断储层内流体的性质。

(1).如果三角形顶点朝上,是正三角形,该层为气层;若顶点朝下,是倒三角形,则该层为油层。

(2).若M 点落在S 价值区内,则认为其组分符合正常的地球化学指标,该储集层有生产价值;反之,若M 点落在S 区以外,则其组分异常,可能是水层中的溶解气、残余烃或油页岩,无生产能力。

必须指出的是,三角形顶尖朝上还是朝下,与解释图所定的三角坐标轴的上图3-1 三角形图解法例图限值密切相关。

换言之,同样的C2/CT、C3/CT、nC4/CT值点绘在不同上限标值的图版上,三角形顶尖指向有可能不同,价值区S的区域界限也将不同。

这种图解法所给出的原始上限标值为0.17,即17%。

2、烃比值法烃比值法是在60年代末由美国BAROID公司的皮克斯勒提出的,因而得名。

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色谱录井资料解释时,先选举已减去背景值的C1~C5值计算出C1/C2、C1/C3、C1/C4、C1/C5四个比值,然后将它们点绘在如图3-2所示的纵坐标为对数的烃比值解释图上,且将各点连成线段。

必看!录井技术详解

必看!录井技术详解

必看!录井技术详解一、录井全过程接井位坐标—井位初、复测—设计—队伍、设备、材料及资料准备—设计交底、录井条件检查—各项录井—完井讨论—完井作业—完井资料整理上交、验收评级——打印装订归档。

1.接井位坐标:发坐标单位有:采油厂、地院等2.井位初复测:测量队完成井位复测应在开钻前完成,甲方规定:未招标或未安排的井不得进行井位踏勘和初测。

3.设计:(1)编制过程:接通知单—收集邻井资料—设计—送审—打印装订—发放。

(2)设计内容:探井:①基本数据②区域地质简介③设计依据及钻探目的④设计地层剖面及预计油气水层位置⑤地层孔隙压力预测和钻井液性能使用要求⑥取资料要求⑦选送样品要求⑧井身质量要求、中途测试要求⑨技术说明及要求⑩附图及附表(井位构造图、过井剖面图、地震图、剖面柱状图、压力预测图、样品分析项目要求等)开发井:①基础数据表②钻井目的及设计依据③设计分层及邻井分层数据④邻井资料⑤对钻井液使用原则要求⑥取资料要求⑦固井水泥返高要求⑧对工程提示及要求⑨附图及附表4、上井准备:(1)队伍:综合录井队一般6—7人,地质队3人(2)设备:探井依甲方要求上仪器(3)材料物资:砂样盒、样品袋、标签、分析药品及报表等(4)资料:邻井录井图、测井图、区块有关地质资料5、设计交底(地质交底):二开前或录井前完成(1)开发井:由小队负责(2)滚动井和探井:甲方组织、录井人员参加(3)录井人员交底内容:①本井设计基础数据、区块及邻井地质资料②录井任务要求③工程提示④录井条件要求(4)录井条件检查:在录井前及录井过程中完成,开发井由大队负责,生产管理中心抽查;滚动井和探井由“中心”或甲方人员组织检查。

录井条件检查内容:录井队队伍人员数量和素质,录井设备安装调试,材料准备,洗样用水,捞样环境,供电条件和文件资料准备情况等。

6.录井内容有:(1)钻时录井(2)岩屑录井(3)荧光录井(4)气测录井及综合录井(含色谱、工程参数及全脱样采集)(5)岩心录井(钻井取心、井壁取心)(6)钻井液录井(密度、粘度、失水、氯根含量)(7)地化录井及定量荧光录井(8)特殊作业资料录取(测井、中途测试、下套管、固井及试压等)7.完井讨论:时间一般由测井公司通知,甲方组织、录井测井地院人员参加。

录井技术培训教材

录井技术培训教材
4、显示气 显示气是指在钻开储集层时发现的油气。在气测曲线上呈陡而高的峰值。如果经 2-3 周循环钻井
液,气显示消失,说明来自渗透性较好的储层气;如果气显示继续存在且幅度有增高趋势,说明它来自 高压高产的储集层,当幅度慢慢减少,说明它来自高压低产的储集层。
吐哈盆地气测录井参数特征表
层别 项目


气层
WH=
C1+C2+C3+iC4+nC4+C5
轻重比:帮助识别煤层效应。因为煤层气含有大量的C1和C2,可以和油气显示区别开。
C1+C2
BH=
C3+iC4+nC4+C5
特征比:该值的大小可进一步确定该气相是否与油相关。
iC4+nC4+C5
CH=
1>湿度分界点
C3
当 WH<0.5 为干气;0.5<WH<17.5 为气层;17.5<WH< 40 为油层;WH >40 为残余油层.
地 岩性 深度

(m)
0
1660
鄯 善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沁 组
1780
1800
1820
1840


口 组
1860


1880




全烃
胜北404井气测录井图
0.001 0.001 0.001 0.001 0.6 0.001
C1 C2 C3 iC4 nC4
1
1
1
出口密度
1 1.1

录井解释评价技术简介

录井解释评价技术简介

原解释评价技术简介一、气测解释图版1、三角形图版法烃组分三角形图解法是用减去背景值后的C 1、C 2、C 3、C 4和C T (CT =C 1+C 2+C 3+C 4)值,计算出C 2/C T 、C 3/C T 、nC 4/C T 三个比值,做出一个三角形烃组分比值图。

,图中虚线所圈闭的S 区域是有试油价值的“价值区”,或称“可生产区”,它是法国GEOSERVICES 公司给出的。

我们以此例图来说明具体作图的方法(图3-1)。

按C 2/C T 值做一条平行于C 3/C T 轴的直线,按C 3/C T 值做一条平行于nC4/CT 轴的直线,按nC 4/C T 值做一条平行于C 2/C T 轴的直线,三线相交构成一个三角形。

将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与相应轴的0点连线,得到三条线的交点M 。

解释时,根据三角形顶尖的指向和M 点在解释图中的位置来判断储层内流体的性质。

(1).如果三角形顶点朝上,是正三角形,该层为气层;若顶点朝下,是倒三角形,则该层为油层。

(2).若M 点落在S 价值区内,则认为其组分符合正常的地球化学指标,该储集层有生产价值;反之,若M 点落在S 区以外,则其组分异常,可能是水层中的溶解气、残余烃或油页岩,无生产能力。

必须指出的是,三角形顶尖朝上还是朝下,与解释图所定的三角坐标轴的上图3-1 三角形图解法例图限值密切相关。

换言之,同样的C2/C T、C3/C T、nC4/C T值点绘在不同上限标值的图版上,三角形顶尖指向有可能不同,价值区S的区域界限也将不同。

这种图解法所给出的原始上限标值为0.17,即17%。

2、烃比值法烃比值法是在60年代末由美国BAROID公司的皮克斯勒提出的,因而得名。

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色谱录井资料解释时,先选举已减去背景值的C1~C5值计算出C1/C2、C1/C3、C1/C4、C1/C5四个比值,然后将它们点绘在如图3-2所示的纵坐标为对数的烃比值解释图上,且将各点连成线段。

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标准讲解

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标准讲解
第14页/共124页
3.1.4.4 井壁取心的描述 按本标准3.1.3.4.2~3.1.3.4.4条款执行。 3.1.5 荧光录井 3.1.5.1 录井井段及密度(间隔)要求
3.1.5.1.1 岩屑逐包进行荧光湿照、滴照,储层逐包进行系列对比分析,并保存 滤纸。
3.1.5.1.2 岩心全部进行荧光湿照、滴照,储层按产状进行系列对比分析,并保 存滤纸。
第7页/共124页
3.1.2.3.2 取样位置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取样位置,但每口井必须在同一位置。 3.1.2.3.3 样品采集方法
3.1.2.3.3.1 样品数量较少时,全部捞取;数量较多时,采用二分、四分法在砂堆 上从顶到底取样;每次取样后,应清理余下样品。 3.1.2.3.3.2 每次起钻前,应取完已钻井段的全部岩屑样品。若遇特殊情况,起钻 前无法取全的岩样,下钻后进行补捞。 3.1.2.4 样品的清洗
丈量钻具做到五清楚(钻具组合、钻具总长、方入、井深和下接单根)、两对口 (钻井、录井)、一复查(全面复查钻具),严把倒换关,确保井深准确无误。 3.1.1.2 录井密度(间隔)
录井密度(间隔)为1m,单位用“min/m”表示,保留整数。
3.1.1.3 井深校正 仪器记录深度与单根深度误差小于0.2m,每单根校正一次仪器井深。 3.1.2 岩屑录井 3.1.2.1 录井井段及密度(间隔) 3.1.2.1.1 可根据盆地、地区具体情况确定岩屑录井井段。 3.1.2.1.2 岩屑录井间距应根据盆地、地区及层位的不同来确定,现场录井应根 据实钻剖面的变化调整录井间距,在非目的层钻遇含油气层及特殊地层应加密取 样。钻井取心井段,正常进行岩屑录井工作。
3.1.2.7.1.3 不能定论的岩屑,要注明疑点和问题。 3.1.2.7.1.4 岩屑失真段,主要内容描述后,要注明其失真程度及井段,进行原因分析, 用井壁取心资料及时校正和补充。

录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

录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

油、气、水定层定性判别利用气测录井资料判断油、气、水层:一般而言,油气层在气测曲线的全烃含量和组分数值会出现异常显示,可根据气测曲线的全烃含量、峰形特征及组分情况判断油、气、水层。

油层具有全烃含量高,峰形宽且平缓及组分齐全等特征;气层具有全烃含量高,曲线呈尖峰状或箱状,组分主要为C1,C2以上重烃甚微且不全;含有溶解气的水层具有全烃含量低,曲线呈锯齿状,组分不全,主要为C1等特征;纯水层气测则无异常。

利用荧光录井判断油、气、水层利用发光明亮成都,发光颜色,含油显示面积、扩散产状、流动速度等荧光录井描述可定性对油、气、水层进行判别。

一般而言,油质越好颜色越亮,油质越差颜色越暗.轻质油荧光显示为蓝紫色、青蓝色、蓝色,正常原油荧光显示为黄橙、黄色、黄褐色,稠油荧光显示为棕色、深褐色、黑色。

扩散产状常见有晕状、放射状和溪流状,其中,晕状、放射状显示含油级别高,溪流状系那是含油级别低。

流动速度常见有快速、中速和慢速,其中,快速、中速显示含油级别高,慢速显示含油级别低。

含油显示面积大于60%显示含油级别高,30%~60%显示含油级别中等,小于30%显示含油级别低.利用岩屑录井判断油、气、水层:井底岩石别钻头破碎后,岩屑随钻井液返出井口,按规定的取样间隔和迟到时间,连续采集岩屑样品,济宁系统观察、分析、鉴定、描述和解释,并初步恢复地层剖面。

岩屑录井是地质录井的主要方法,根据岩屑录井描述可初步对储集层的含油、气、水情况作出判断.油、气、水层定量判别气测数据质量控制:T g=C1+2C2+3C3+4iC4+4nC4+5C5T g为全烃值,可以根据T g/(C1+2C2+3C3+4iC4+4nC4+5C5)比值对气测数据是否准确进行判断.如果该值为0。

8~2。

0,用气测数据定量判别油、气、水层效果较好,反之,判别结果与实际试油结论符合率较低,因此,当该比值为0.8~2。

0时,认为气测数据可比较真实地反映底层流体性质,可用气测数据结合一些优选的经验统计方法实现对油、气、水层较为准确的定量判别。

录井

录井

录井目录1概念2技术原理3录井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录井-概念录井:记录、录取钻井过程中的各种相关信息。

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具有获取地下信息及时、多样,分析解释快捷的特点。

录井-技术原理根据测井数据、现场录井数据及综合分析化验数据进行岩性解释、归位,确定含油、气、水产状;自由选择绘图项目和绘图格式,绘制不同类型的录井图;在屏幕上实现钻具与电缆误差的校正、破碎岩心的处理、岩层界限调整等图形修改编辑工作,图例自动查寻绘制,图形数据存回数据文件。

现场录井服务技术以各类录井系统、分析仪器为手段对油气勘探与开发作业现场信息进行采集与整理,具体包括工程录井、地质录井、气测录井、定量荧光录井、地化录井、热解气相色谱录井、核磁共振录井、现场化验录井、岩屑成像录井等系列技术。

综合解释评价技术以气测录井、工程录井、定量荧光录井、地化录井、核磁共振录井为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对各项录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实现对油气水层的准确评价。

录井-录井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录井技术进入商业性服务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初期录井服务包括深度测量、地质描述以及使用热导检测仪进行气测录井服务。

随着录井技术的发展,仪器的更新换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录井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及装备应用于录井,构成了现代录井技术。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1.计算机技术带来录井革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录井技术的发展,使录井实现了从手工劳动向机械化、自动化的飞跃,使录井资料的应用实现了从简单分析向综合解释、评价的飞跃。

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使综合运用现场各种地质数据进行综合评价成为可能,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第一,发展了综合评价技术。

一是采用新的系统工具,如岩屑描述软件、岩心描述软件、完井报告编制软件为我们进行这些工作提供了模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料整理水平,实现了自动化。

二是对现场采集所有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剔除各种影响因素,使其反映地层情况,并综合分析研究,得出可信的结论。

综合录井简介

综合录井简介
ECD=PF平衡钻进,气测显示中等; ECD<PF欠平衡钻进,气测显示好。但是,欠平衡钻进是处在一种危险状态的钻进。
入口泥浆温度
出口泥浆温度
TEMP IN
TEMP OUT
检测泥浆温度主要用来判断地温分布。目前常用此法探测高压地层的存在,其根 据是钻遇高压地层前,地温梯度变大。其机理是这样:在欠压实泥岩地层中,由于液体 增多,而影响地层的导热性。实验表明:液体导热性仅是岩层骨架的三分之一,因此在 欠压实高压地层将有热能积聚。反映在出口泥浆温度上,有较大的温度梯度。这个较大 的温度梯度,在钻遇高压地层前就表现出来。因此,可根据出口泥浆温度的变化,预报 高压地层,但要注意排除各种人为因素对泥浆温度的干扰。利用出口泥浆温度也可判断 出新泥浆是否是替换出来。
异常段。
2、选值: 选择异常段最具代表性的全烃值和相应组份值及全脱分析值;
3、计算:
计算出图版分析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如各组份相对百分比等; 4、图解分析: 根据计算出的数据在图版上进行交汇,做为判断油、气、水层的依据; 5、定结论: 进行各种因素分析,参考泥浆处理、性能的变化、槽面、录井显示等综合分析 判断油气水层。
池体积传感器
出口流量传感器
泥浆罐
入口温度传感器
CAN总线
振动筛 H2S传感器 出口温度传感器
出口密度传感器 出口电导传感器
池体积传感器
池体积传感器 池体积传感器
传感器信号进仪器房
气测录井
气测录井
气测录井就是利用色谱分析仪随钻测量钻井液中烃类气体的含量及组份特征,根据储集 层天然气组分含量的相对变化来区分油气水层,并进行油气层评价。
1>湿度分界点 当WH<0.5为干气;0.5<WH<17.5为气层;17.5<WH< 40为油层;WH >40为残余油层. 2>湿度和轻重比综合解释: ①BH>100为干气 ②WH为气时:BH>WH为气层;BH<WH气/油或气/凝析油 ④WH>40时:BH<WH为残余油

录井解释方法

录井解释方法

录井解释方法开放分类:石油、地质、录井、采油录录井解释方法录井解释的具体工作,首先是对录井采集资料进行资料处理,求取储层评价参数,对录井单项资料进行定性解释,然后结合测井资料、岩心分析、试油等资料,进行图版解释和综合分析判断,确定油气水层解释结论,预测油气层产能。

从研究对象上,又可细分为油水层解释、气水层解释和水淹层解释。

第一节油水层解释方法油水层解释流程:采集资料处理——应用技术及有效参数优选——单项资料解释——解释图版建立——综合分析判断——油层产能预测一、应用技术及有效参数优选1.主要应用技术①岩心等实物观察判断技术②气测资料解释技术③地化分析评价技术④荧光显微图像分析评价技术⑤井喷、井涌、井漏、油气水侵及钻井液油气显示解释技术⑥测井解释技术2.有效参数优选①反映有效厚度的参数:岩心含油产状及厚度,测井解释井段及对应的曲线特征,井壁取心含油砂岩井深位置,岩屑含油显示井段,气测异常显示井段。

②反映孔隙性的参数:岩心分析孔隙度及孔隙类型,测井解释孔隙度、声波时差、岩性密度、中子密度曲线特征,地化热失重分析孔隙度,核磁共振分析孔隙度,岩心、岩屑、井壁取心岩性、粒度、分选性、磨圆度等,荧光图像分析面孔率。

③反映渗透性的参数:岩心分析渗透率,岩心、岩屑、井壁取心岩性、粒度、分选性、磨圆度、胶结物、充填物、裂缝及层理构造发育程度等,荧光图像分析孔隙清晰度、连通性,测井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声波时差、微电极幅度差、井径等。

④反映含油性的参数:岩心、岩屑、井壁取心一次观察含油特征,地化分析岩石含烃量,气测分析全烃含量及异常显示曲线形态,井喷、井涌等异常现象及钻井液槽池面显示特征,测井电阻率及其曲线特征。

⑤反映原油物性(渗流性)的参数:岩心、岩屑、井壁取心二次观察含油特征,地化分析岩石烃类组分含量、相对含量及其谱图形态特征,荧光图像孔隙含油颜色及分布特征,气测分析组分相对含量,井喷、井涌等异常现象及钻井液槽池面显示特征。

录井资料的解释和应用

录井资料的解释和应用

录井资料的解释和应用作者:骆鹏飞来源:《数字化用户》2013年第29期【摘要】随着录井技术的快速发展,录井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解释工作量越来越重,如何又快又准地解释评价油气水层是录井资料解释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录井资料解释的相关概念和包括的内容,之后以综合录井资料解释在油气层中的应用为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录井资料解释室气测录井资料油气层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目标由简单到复杂,勘探难度日趋增大。

具体表现为深层、紧邻大断层断阶带、碳酸盐岩潜山、砂砾岩体、低阻薄层及泥岩裂缝性等复杂油气层日益成为勘探重点;再加之现代工程技术条件的影响,客观地质条件要求录井必须对油气显示层及时进行综合评价解释,并不断提高录井评价解释水平。

同时,随着录井技术的快速发展,录井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解释工作量越来越重,如何又快又准地解释评价油气水层是录井资料解释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录井资料解释的相关概述(一)录井的含义。

所谓录井,它是记录、录取钻井过程中的各种相关信息。

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具有获取地下信息及时、多样,分析解释快捷的特点。

(二)录井资料解释的概念。

录井资料解释,是指由录井公司及专业的录井技术人员,依据录井、测井、岩心分析、测试等资料作出的综合解释。

它是以录井资料为基础,测井等其它资料为辅助,这是其不同于测井解释以及其他综合解释的主要特色之处。

(三)录井资料解释内容。

录井资料解释内容包括:地层岩性剖面的建立;油气水层的解释;异常地层压力的解释;钻井工程施工中的异常事件的解释。

例如,录井队以及井场地质家们依据现场录井采集资料可以提供初步的解释结论,其中,岩性剖面建立和钻井工程异常事件预报是以现场解释判断为主的。

二、录井资料解释的具体应用本文以综合录井资料在油气水层中的反映为例,利用综合录井资料解释来评价油气层。

(一)气测录井资料在油气水层中的反映。

Goumeri油田录井资料解释与评价

Goumeri油田录井资料解释与评价
力 系数 , 地层 压力 与钻 井 液 液 柱 间处 于 压 力过 平 衡
图 1 液 柱 压 差 对 单 位储 集层 厚 度 烃显 示贡 献 值 的影 响
0. ; { 上 …¨ . J * _ . -上 .土 ,4“ . . . 30 上 . 上 “ L ¨ Li . . 』 i; 4 . i¨ . .i L. 一 』 土
.. .

状 态 , 井液 密度越 大 , 体扩 散进入 钻井 液 中的阻 钻 气
力 越大 。
1 牛 , .. . * 阜 . 并 津 氍 *} } +
什 H HH 十. 一一 曩 ’‘ 。 H ‘. 十 ~ —一叶 }H ÷ 十专 ÷ ~十 . _ 』 } h 。 H } ■

叶十 l ; ;! i jj ii i jj i: ll J i i {j j i ij j i j } l i; j O. 25 r寸 ’ 。… }叶寸 十 "寸t 一…’忖 }斗。』一 t叶一 ¨i . 。 一中什 ÷ 斗斗。 } 十‘寸{一. 十H… H 叶 斗 斗‘ i 寸r 十_ . 卜 ÷ ¨ . ¨ ” 卜 { 诗十 H - _ P叶 叶 ÷ 4i . r卜 } 十十 } t 卜 i
一 .

: H— } 十 _ 十H寸十 ’ 忖‘ H+_ ‘ }- - - H— } :斗 十 十十 ; : : HⅡ 上 十忖。 ‘ 叶十 ‘. -— 4 4i' . -4 一 b - —
: 。 I i i { { : : : : l i { { : i i : : i : : : : : ’ l


I; Ii
一 {ji i};. i{i iiI ;{:: ;:一 j
: 群 一 一寸 一。 HtG 嚣 T 1 —一~‘ t1 薯 t + 叶 e州 } 一I7 。 寸¨ ;1亍r 井 i 寸- f 竹・ ‘¨ }一 'fr 一 i i _ 4 { r " { 一

综合录井技术简介

综合录井技术简介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三)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是录井仪的核心部分。烃组份和全烃分析采用高灵敏度的氢火焰 鉴定器(FID),非烃组份采用热导鉴定器(TCD)。
气相色谱分析法以气体为流动相,利用色谱柱中固定相吸附剂表面对不同组 分的吸附能力不同,达到分离组分的目的。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鉴定器按分析方式可分为微分型和积分型两种。积分型鉴定器测量 各组分累计总量,所得色谱图为一系列台阶。微分型鉴定器测量载气中 各组分瞬间的浓度变化,所得色谱图为一系列色谱峰,其特点是灵敏度 高,并可同时得到各组分峰面积及保留数据,FID即为微分型鉴定器。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 池体积传感器
该传感器实际上是一种高度传感器,传感器内部装有2米长的测量 杆,测量杆上每隔1cm装有一只15Ω电阻和一只干簧管,外部套有一只 带磁环的浮球,浮球在测量杆上移动时,吸合该位置上的干簧管,从 而引起总的电阻值变化,把此电阻经接口电路转换成电信号,就可测 得液面高度,根据底面积,便可求得体积值。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 钻井液温度传感器
使用铂电阻作为感温元件,铂电阻与温度有以下关系:
测量范围:0-120℃

度:1% FS
安装位置:泥浆罐及出口管线
温度℃
0
30
60
90 100 120
电阻Ω 100.0 111.7 127.2 134.7 138.5 143.1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 钻井液电导率传感器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输出信号:2*12脉冲/圈 精 度: 0.1/10m 安装位置:滚筒两端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 大钩负荷/立管压力/套管压力传感器

综合录井培训讲义

综合录井培训讲义

综合录井基本原理及资料应用
出口区:出口密度、出口温度、出口电导率、 1 号体积、 2号体积、粘度、出口流量、硫化氢;
综合录井基本原理及资料应用
● 绞车传感器
绞车传感器由定子和转子组成,超小型双脉冲霍尔探 头以 90 度相位差平卧在定子槽中,当转子转动时,转盘上 的 12 个磁感应器不断从霍尔元件表面扫过,产生使霍尔元 件工作的变化磁场,霍尔元件随着磁通密度增减而产生或 有或无的数字信号,从传感器输出端就得到具有 90 度相位 差的两组脉冲信号。
综合录井基本原理及资料应用
(一)传感器组
综合录井系统基本配置共包含13种传感器,所有的传感器分 为三个区(井台、入口、出口),在各自的接线箱汇总,经传感 器信号总线电缆引入仪器的主机柜。其中模拟量传感器10种,采 用4-20mA的电流二线制方式传送,数字量传感器3种,采用大电 压(0-8V)脉冲方式传送。 系统配接的传感器列表如下(以SLZ-2A为例): 井台区:大钩负荷、立管压力、套管压力、转盘扭矩、绞车、 转盘转速、硫化氢; 入口区:1号泵冲、2号泵冲、3号泵冲、入口密度、入口温度、 入口电导率、3号体积、4号体积、5号体积;
综合录井基本原理及资料应用
综合录井基本原理及资料应用
● 钻井液密度传感器
采用差压式原理。当传感器垂直放于钻井液中,由于 两只法兰所处深度不同,其表面所受压力也不同,而两只 法兰间的距离恒定,故压差仅与液体密度有关。 D=10*P/H 式中: D :钻井液密度 P :压差 H :两只法兰间垂直距离 测量范围 :0.90-2.76 g/cm3 精 度 :0.01 g/cm3 安装位置 :泥浆罐及出口管线
综合录井基本原理及资料应用
输出信号:2*12脉冲/圈 精 度: 0.1/10m 安装位置:滚筒两端两

气测录井资料解释与应用详细

气测录井资料解释与应用详细

4.气测仪性能和工作状况的影响
气测仪的灵敏度、管路密封性好坏及标定是否准确都将对气测显示产 生重大影响。
三、气测资料解释方法
1.气测录井资料解释的基本原理
2.常规油气层直观判别方法
3.油气层定量解释方法

1.气测录井资料解释的基本原理
理论基础:任何一种气体聚集都力求扩散。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
2.色谱曲线 用色谱柱分离出来的气体,通过仪器周期性测定所得到的曲线,包括烃组 分曲线(C1、C2、C3、iC4、nC4);非烃组分曲线(H2、CO2)。
3.干气、湿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CH4含量95%以上称为干气,而含重烃较多的 称为湿气,湿气常与石油共生。
4.油气比 指每吨原油中含有天然气的多少,一般油气比越高,钻井液中的气显示 也就越高,单位m3/t。 5.岩屑气(Cutting Gas) 储藏在岩屑孔隙中的气体称为岩屑气或岩屑残余气。它可以通过搅拌器 搅拌或热真空蒸馏的方法而取得。岩屑气是评价油气层的重要参数。
(1)对数比值图版解释法
利用色谱分析的烃类组分比值C1/C2、C1/C3、C1/C4、C1/C5 的大小,采用对数比值图版来判断油气层的性质。
① 标准图版
根据已知性质的储集层流体样品的资料,做标准图版。
纵坐标:对数坐标,表示比值。如:log10(C1/C2)
横坐标:等间距,代表各组分比值名称。 将同一测点的各组分比值连起来,称为烃比值曲线。
0 C3/SUM 0
内三角边长/外三角边长的比值: >0.75 为大三角形;=0.25-0.75为中三角形;<0.25为小三角形
例题:组分三角形图做图方法。 已知:某解释层的组分含量为: C2/全烃=16.5%;C3/全烃=11.5%; C4/全烃=4.5%,试作组分三角形图。

工程录井

工程录井

目录第三章工程录井 (1)第一节概述(作用、参数) (1)一、工程录井定义 (1)二、工程录井发展 (1)三、工程录井主要作用 (3)四、工程录井主要录取参数 (5)第二节仪器安装要求 (6)一、仪器房安装 (6)二、主要传感器的安装 (7)三、标定及检验要求 (13)第三节实时监测及预报 (22)一、录井实时监测及预报的意义 (22)二、工程参数监测及预报 (22)三、钻井液参数监测及异常预报 (32)四、地层压力参数监测及异常预报 (39)五、气体参数监测及异常预报 (40)第三章工程录井第一节概述(作用、参数)一、工程录井定义1.广义工程录井定义工程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技术手段,是集各种录井方式、方法于一身的系统化、多元化录井。

它的多元化方式是通过工程录井仪检测钻井工程、钻井液、气测参数及地层变化情况来予以体现的。

2.狭义工程录井定义狭义工程录井相对于广义工程录井不包括气测录井的内容,是在录井服务过程中利用工程录井仪对各种钻井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对工程数据异常进行预报,对随钻地层压力进行监测分析,实时指导钻井,避免钻井工程事故发生,减少工程施工复杂或风险,为科学、快速、优质钻井提供技术支持。

3.工程录井的原理在现场工程录井过程中,安装在钻井设备(如钻机、泥浆罐、泥浆泵等)上的各种录井传感器将压力、脉冲、温度、磁等物理信号转化成标准电信号,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送给录井房内的采集系统,采集系统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这些数字被计算机保存起来,并以数字或曲线的形式展现给录井工程师,以便其监控钻井过程。

二、工程录井发展1.国外工程录井国外工程录井的发展源于地质录井和钻井液录井,地质录井的发展从钻探石油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而钻井液录井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Baroid公司首次研制的气测录井仪使用开始,自此构成了工程录井的发展的雏形。

从30年代到70年代初,有了方钻杆钻时、地层剖面、初步判断油气层的方法等工程技术。

录井理论知识

录井理论知识

录井理论知识一.填空题:1.常用的钻具有:(钻头)、(接头)、(钻铤)、(钻杆)、(螺杆)。

2.常用的钻头类型有:(三牙轮)、(刮刀)、(取心钻头)、(PDC)。

3.常用的钻铤有:(203)、(178)、(165)、(159)。

4.方钻杆在转盘面以下的长度为(方入),方钻杆在转盘面以上的长度为(方余)。

5.接头的作用是起到把各类钻具连接到一起的,常用的接头有(410/411)、(630/630)、(520/411)等接头。

6.井深的计算是(方入)+其下各类(钻具)的总和。

7.410/411接头中,410中尾数“0”代表(母扣),411中尾数“1”代表(公扣)。

8.丈量钻具时,必须由地质录井人员和(钻井技术)人员一起丈量。

9.采集员在值班时必须填写的四项原始记录为(录井综合记录)、(钻井液性能记录)、(钻具组合记录)、(荧光检查记录)。

10.为了保证井深准确无误,采集员在每次起钻前或每次下钻到底后,必须丈量(方入)。

11.采集员捞取一包岩屑后,首先要进行(清洗),然后在荧光灯下进行(直照)。

12.粒径小于0.01mm的岩性为(泥岩),粒径在0.01----0.1mm之间的岩性为(粉砂岩)。

13.14.钻井液密度计在使用前必须用清水效验,效验用的清水密度应(1.0)g/cm3。

15.测量钻井液密度时,应将密度计置于支架上,移动游码,使秤杆呈水平状态,在游码的(内)边缘读出刻度数,即是所测量钻井液的密度值。

16.为了防止地层跨塌及井喷等,要适当(提高)钻井液密度,为防止井漏及保护低压油气层,要适当(降低)钻井液密度。

17.录井现场所测量的钻井液全套性能主要包括(密度)、(粘度)、(失水)、(含砂)、(泥饼)、(切力)。

18.钻井地质设计应明确的内容:(井号)、(井别)、(设计井深)、(目的层)、(完钻原则)、完井方法、取资料要求、井深质量等。

19.钻前准备中三图一表是(设计大表)、(邻井构造图)、(过井剖面图)、(岩性柱状剖面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掌握储层物性,含油气水丰度和(油气水的可动性)是评价油气层的充要条件。

2、如果层内含油丰度相近而不同渗透带的渗透率相差较大,那么可以确定高渗透带内没有充满油,水是可动的,该层不高于(油气同层)。

3、进行井间对比的条件是:井距不远,储层的埋深相近,层位相近,储集类型和(物性)相近,油气水物理化学性质相近。

4、定量荧光仪测定的是(荧光强度)。

5、在平衡状态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量之比称为(分配系数)。

6、岩心描述时,一般长度大于或等于(10)cm,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含油情况有变化着,均需分层描述。

7、正常地下油气显示层在工程参数出现钻时降低,DC指数减小,立压降低等变化,在钻井液参数上,具有出口温度升高,相对密度(降低)和出口电导率(变小)等现象,而假油气显示没有上述变化。

8、氢火焰离子检测器属于(质量流速检测器)。

9、在下列各组参数中,是综合录井仪实时参数的是(立管压力,1号泵冲速率,4号泥浆体积)。

1.QFT定量荧光仪的激发波长是(254)nm。

2.QFT定量荧光仪检测到的荧光物质是(以萘族为主的化合物)。

3.假岩心一般出现在岩心的(顶部)。

4.全脱分析时盐水必须使用(饱和盐水)。

5.普通电动脱气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脱气器钻井液出口量,应为满管的(2/3)最佳。

6.DC指数是建立在(泥岩沉积压实)的理论基础上的。

7.Slgma方法是根据(岩石骨架强度)理论基础建立的。

8.在钻井过程中,用岩性对比地层时,最有效,最可靠的的方法是(岩性标准层标志层)。

9.岩石热解地化录井参数TMAX的含义是热解(S2)的最高点所对应的温度。

10.直接测量项目按被测参数的性质和及时性可分为:实时参数和(计算参数)。

11.转盘扭矩是反应(地层变化)及钻头使用情况的一项重要参数。

12.出入口钻井液温度的测量可以掌握(地温梯度),帮助判断油气层,还可以探测超压地层。

13.从色谱组分分析仪注样开始到全部组分分析完成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出峰时间)。

14.对于气液色谱分离下列定义(利用不同物质的组分在涂有固定液的固定相中的溶解度差异,从而在两相中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混合物质通过色谱柱时是单一物质组分得到分离,即挥发-溶解-在挥发=在溶解直至分离)是正确的。

15.对于气固色谱分离:利用吸附剂对单一物质的吸附性不同,是混合物质通过色谱柱分离,即吸附-再吸附-解吸-再解吸直至分离。

16.根据石油的荧光性,请选择物质的荧光颜色正确的一组(油,沥青。

黄色)填空题1.常用的测定岩屑迟到时间的三种方法(理论计算法)实测法(特殊岩性法)。

2.直照法将岩心岩屑放在荧光灯下直接照射,主要是观察记录荧光发光程度,(产状)(发光面积)。

3.常用的随钻地层压力检测法有,DC指数法,(dcp指数法)(Sigma指数法)。

4.烃类气体的储集状态一般有(溶解状态)(游离状态)(吸附状态)。

5.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的两大关键部件,混合组分能否完全分离取决于(色谱柱)分离后的组分能否完全的检测出来取决于(检测器)。

6.气相色谱法根据固定相的物理状态不同可分为(液-固色谱)(液-液色谱)。

7.通常根据原油密度划分为(重质油)(轻质油)(中质油)(稠油)。

8.生油岩产油气量的多少取决于生油岩所含干络根的类型和(),和干络根在生油岩中的()有关。

9.影响油气层评价的主要因素(地质因素)(钻井条件)(脱气器类型)。

10.岩石的渗透率是指(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11.钻到油气层顶部,下油层套管固井,再用小钻头钻穿油气层,然后装井口完井,这种完井方法为(衬管完成)。

12.钻穿油气层后,将套管下过油气层,固井后再用射孔器射穿油气层段的套管和水泥环形成油气流入井内的通道的完井方法称为(射孔完成)。

13.进入储层后,全烃曲线呈现“手指状”,一般情况下将具有这种特征的地层判断为(气层)。

14.岩石热解地化录井仪具有两个周期的分析功能,分别是(YQZF-Ⅱ油气显示评价仪)(PY-GC-14B热解气相色谱仪)。

15.孔隙性地层含油岩屑的含油级别分为(富含油,油迹,油斑,荧光)。

16.发生井涌,井喷时录井参数的响应为,出口流量(增加),钻井液池钻井液体积(增加),泵压(下降),钻井液密度(降低)。

名词解释1.荧光录井将岩屑、岩心、井壁取心等样品在荧光灯下进行湿照、干照和喷照,观察与记录有无荧光反应,并用荧光标准系列对其发光颜色、强度等进行对比,以判断其所含沥青质的性质和含量,确定含油气层及油气性质的方法。

2.含油面积百分数是指岩心沿轴线劈开后,在新鲜面上含油部分所占面积大小。

3.层间对比分析4.有效渗透率5.接单根气接单根气产生的前提是有已钻开过的油气层出现时。

(1)在进行接单根作业时,在新的单根和钻井液管线中夹有一段空气,当开泵循环钻井液、此空气段循环到油气层时,由于此空气段压力小于地层压力,这样就有利于地层的油气进入井筒内。

(2)在进行接单根作业时,由于停泵,井底压力相对减小,加上钻柱上提产生的抽吸效应,导致地层气渗入井内6.井间对比分析7.荧光效率荧光物质的量子效率定义为出射荧光光子数和入射光光子数的比.8.渗透率9.热势电效应热释电效应指的是极化强度随温度改变而表现出的电荷释放现象,宏观上是温度的改变是在材料的两端出现电压或产生电流。

10.录井解释录井解释是指由录井公司及专业的录井技术人员,依据录井,岩心分析,测试等资料为依据做出综合解释。

录井解释是以录井资料为基础,测井等其他资料为辅这是不同于测井解释与其他综合解释的主要特色之处。

11.弛豫和弛豫时间:原子核从激化的状态回复到平衡排列状态的过程叫弛豫过程.它所需的时间叫弛豫时间.弛豫时间有两种即t1和t2,t1为自旋一点阵或纵向驰豫时间t2,t2为自旋一自旋或横向弛豫时间.弛豫:横向弛豫是一自旋核与另一自旋核内部交换能量的过程。

计算题1.某井钻至井深3350.45米后决定起钻,其井下钻具总长为3339.30米,方入为11.15米,起钻探伤,发现10根坏钻杆,下钻是将10 根坏钻杆换下,其总长为94.54米,而在坏钻杆的位置替入同规范的好钻杆10 根,总长为93.63米,已知方钻杆的长度为12米,另外又用41/2”的钻杆10根,总长276.33 米,替换52/2”钻杆10根总长为274.83米。

求下钻到底时的方入,下钻到底后继续钻进至钻完,下一单根的9.29米求换上新单根后的整米方入?解:换下钻具总长=94.54+274.83=369.37替入钻具总长=93.63+276.33=369.96新的钻具总长=3339.30+369.96-369.37=3339,89到底方入=3350.45-3339.89=10.56钻完时井深=3350.45+1.54=3351.893352.00-3351.89=0.1112.00-9.29=2.71所以整米方入=2.71+0.11=2.82(另一份为1.97)2.某井在3642米见显示,气测录井组分分析如下,C1为3.08%(2.15),C2为0.92%(0.12),C3为0.40%(0,06),iC4为0.12%(0.024),nC4为0.08%(0,018)。

求该层的烃湿度值,烃平衡值,综合判断该储层液体性质并写出判断依据。

已知:解:根据公式:Wh=[(C2+C3+iC4+nC4)/(C1+C2+C3+iC4+nC4)]*100=33(9.36)Bh=(C1+C2)/(C3+C4)=6.67(22.25)0.5<wh<17.5有开采价值的天然气Wh<0.5极轻的天然气Wh<0.5 bh>100干气0.5<wh<17.5 wh<bh<100天然气的湿度和密度越大,为可产气层17.5<wh<40 可采油层0.5<wh<17.5 bh< wh可采凝析气或低密度高油气比油层Wh>40低开采重油,残余油17.5<wh<40 bh< =wh可产油层3.某井循环钻井液时钻头位置h为1600米油气层所在深度为(H)1580米,钻头所在位置的迟到时间t为30min,见油气显示的时间为T1:10:30.钻头下到h深度是开泵时间为T2:10:10。

井内钻井液静止时间为T0:10h。

用迟到时间法求油气上窜速度v?V==51.3(m/h)简答题1.如何区分真假岩屑?真岩屑:(假岩屑反之)a)色调比较新鲜;b)个体较小,依钻头类型,新旧程度而异,极疏松的砂岩的岩屑多呈散沙状。

c)碎块棱角分明,多呈尖刺状,片状。

d)在相应井段中有新成分。

e)百分含量呈规律递减。

1,注意新成分出现。

2,观察岩屑的色调和颜色。

3,从各种岩屑的百分含量变化识别。

4,利用钻时等资料验证。

2.在岩心录井中,在哪些常见的情况下确定取心得层位?1.储集层的孔隙性,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有效厚度不清楚的层位。

2.地层岩性,电性关系不明,影响测井解释精度的层位。

3.地层对比变化较大或不清楚的层位,应对标准层进行取心。

4.当地层层位不清时,应取心证实。

5.研究生油岩特征的层位,应对生油岩进行取心。

6.需要检查开发效果或注水效果的层位。

7.有特殊目的需要取心得层位。

3.简述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的原理?色谱法亦称色层法或层析法。

是一种物理分层的分层方法。

他是根据混合物各组分在互不相容的两相中的吸附能力,分配系数,或其他亲和性能的差异性进行分离为依据。

当混合物中各组分随流动相而移动时,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反复多次的分布,这样就是吸附能力不同的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了差别,从而得到分离。

4.地球化学录井的定义及研究范围?地球化学录井技术是利用传统的有机和无机的地球化学和石油地质,油藏工程紧密联系起来,采用现代的地球化学分析检测技术,并综合油田现场资料,直接以储层,烃源岩为研究对象,对地层中与油气密切相关的烃信息(烃含量,组分,烃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进而解释储层,评价烃源岩的一种方法。

1.油气层解释与评价。

2.水淹层解释与评价。

3.烃源岩评价。

4.储层产能的早期预测。

5.全烃曲线形态特征及其含义?全烃曲线形态呈“箱状”,烃组分含量主要以C1为主,重烃含量齐全,有时呈C3的含量高于C2的含量趋势,呈现这种形态时,多解释为气层和油层。

全烃曲线为“手指状”,烃组分为高C1,低重烃的趋势。

全脱分析常出现分析值低于现场烃组分分析值,一般情况下,这种解释为气层。

全烃曲线呈“单尖峰状”,烃组分含量以C1为主,重组分含量高低不均,有效地层一般较薄,钻时一般十几分钟左右,这种地层解释为差油层,干层。

全烃曲线呈“正三角形状”“倒三角形状”,烃组分主要以C1为主,重烃含量低或没有,全烃曲线在高峰值时,烃组分含量明显增加,C1含量在50%以上,重烃组分齐全,一般解释为“含油水层”“油水同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