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十二经脉病证
中医诊断学:经络辨证
中医诊断学:经络辨证1、经络辩证的概念,围绕经络循行部位及所络属脏腑而发生的相关病变证候,称为经络证候。
以经络理论为基本依据辨经络有规律的证候,从而知病之所生,推求病因、病位的辨证方法,为经络辨证。
2、经络辨证的意义:经络辨证可以推断病因,确定病位在何经、何脏、何腑,从而分辨病证性质,及疾病发展趋势.3、十二经脉病证及分析。
4、奇经八脉病证及分析。
一、十二经病证(一) 手太阴肺经病证[临床表现]本经特点是肺胀、咳喘,胸闷和少气,洒淅恶寒,自汗出等肺不主气症,以及经络循行局部疼痛的症状。
[证候分析]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利或气虚失于卫固则病肺胀,咳暇,胸满,恶寒,自汗;手太阴肺经由中府,出腋下,行肘臂间,脾经气不利,则经脉所过部位缺盆,臑,臂等作痛。
(二) 手阳明大肠经病证[临床表现]以经脉所过局部器官,如齿痛,颈肿,喉痹,目黄,口干,鼻衄及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证候分析]手阳明支脉,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大肠与肺相表里,故邪气侵袭经脉,经气运行受阻,经脉循行所过之处齿痛,颈肿,喉痹及肩前臑痛。
(三) 足阳明胃经病证[临床表现]除发热身前尤甚外,以经脉循行局部的肢体、器官肿痛为主,如鼻痛,鼽衄,齿痛,口,咽痹,颈肿,膝膑肿痛,循乳部,气街以下至足中趾不用。
[证候分析]足阳明胃经之脉行于身前,故气盛发热以身前为甚。
胃经即病,胃火循经上炎则鼻痛,鼽衄,咽、齿,颈肿痛。
经气不利,肢体下部胃经所过部位疼痛发作。
(四) 足太阳脾经病证[临床表现]以其所属脏腑的病证及所循行的部位病变为主。
身体重,食则呕,腹胀,矢气则快感,泄泻,水闭,黄疽;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舌本强,心烦,心下急痛。
[证候分析]脾病气机失运得食则呕,腹胀,矢气后脾气得以肠转则有快感,脾病不能制水则泄泻,水闭,黄疽,身体重。
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舌本强,心烦,心下急痛均为脾之经脉所循行部位的病变。
(五) 手少阴心经病证[临床表现]心火上炎津亏症:嗌干,心痛,渴而欲饮及目黄;心火循经症: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十二经脉病证要点
3、足阳明胃经病证:
• 高热汗出、唇疹、头痛、惊剔、发狂、脘 腹胀满、肠鸣、腹水、鼻痛、鼻衄、齿痛、 口喎、咽痹、颈肿、膝膑肿痛、循乳部、 气街、股、伏兔、颈外廉、足面皆痛,下 肢前外侧、足背及第三趾疼痛或运动障碍 等。
4、足太阴脾经病证:
• 舌本强、食则呕、脘腹胀满、善噫、得后 与气则怏然如衰;倦怠乏力、身体困重、 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大便溏泻、症 瘕、泄泻、水闭、不能卧、下肢内侧肿痛 或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黄疸等。
5、手少阴心经病证:
• 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胸胁痛、上肢 屈侧后缘疼痛或厥冷、手心热等。
6、手太阳小肠经病证:
• 咽痛、颈部肿痛以致头部不可能转动,肩 似拔、臑似折;耳聋、目黄、颊肿、肩、 臂及上肢伸侧后缘疼痛等。
7、足太阳膀胱经病证:
• 头项强痛、痔疮、疟、狂、癫痫、目黄、 鼻塞、泪出、腰脊痛及运动障碍、眼球胀 痛、半身不遂、腘窝、腓肠肌、足小趾等 处疼痛或运动障碍 胁胀痛、胸满、甚则咽干,呕吐、腹泻、 疝气、遗溺、尿闭、腰痛妇人少腹痛等。
8、足少阴肾经病证:
• 气短喘促、头晕目眩、饥不欲食,面如漆 柴,咳嗽咳血,心如悬若饥状、惊恐、口 热、舌干咽肿、上气、咽干及肿痛、心胸 烦闷、疼痛、腹泻、腰脊疼痛、下肢无力、 厥冷、足心发热、心痛、黄疸等。
9、手厥阴心包经病证:
• 手心热、腋肿、胸胁支满、面赤、目黄、 精神失常、上肢痉挛、心烦、心痛、心悸 等。
十二经脉病证要点
1、手太阴肺经病证:
• 肺胀、气逆、烦心、掌中热、中风小便数 而欠、咽喉肿痛、喘咳、喘喝、胸闷胀满、 缺盆疼痛、肩背痛、少气、洒淅寒热、自 汗出、桡臂痛等。
2、手阳明大肠经病证:
• 下牙痛、咽喉肿痛、鼻流清涕、颈肿、喉 痹、目黄、口干、鼻衄、肩前臑痛、大指 次指痛不用、上肢伸侧前缘及肩部疼痛或 运动障碍等。
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主治概要
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主治概要经络主治①本经、本脏腑病证②相表里脏腑的病证③经络所过,主治所及④其他特殊治疗作用穴位主治①本经、本脏腑的病证②局部近治作用③特殊作用④表里经病证⑤特定穴治疗作用穴位定位①大致解剖位置②横纵坐标③简便取穴法①肺系病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咯血,胸痛等②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等(2)手阳明大肠经①头面五官病:目痛,齿痛,咽喉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②热病,神志病:热病昏迷,眩晕,癫狂等③肠腑病证: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等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臂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等(3)足阳明胃经①胃肠病:食欲不振,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②头面五官病: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瞤动,鼻衄,齿痛,耳病③神志病:癫痫④热病:热病汗出⑤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下肢痿痹,转筋,腰膝冷痛、半身不遂(4)足太阴脾经①脾胃病:胃痛,呕吐,腹痛,泄泻,便秘等②妇科病:月经过多,崩漏等③前阴病:阴挺,不孕,遗精,阳痿等④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下肢痿痹,胸胁痛等(5)手少阴心经①心、胸、神志病:心痛、心悸,癫狂痫等②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肩臂疼痛,胁肋疼痛,腕臂痛等(6)手太阳小肠经①头面五官病: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②热病、神志病:昏迷,发热,疟疾等③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项背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①脏腑病证:十二脏腑及其相关组织器官病证②神志病:癫,狂,痫等③头面五官病:头痛,鼻塞,鼻衄等④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项、背、腰、下肢病证等(8)足少阴肾经①头和五官病: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等②妇科病,前阴病: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等③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下肢厥冷,内踝肿痛(9)手厥阴心包经①心胸,神志病:心痛,心悸,心烦,胸闷,癫狂痫等②胃腑病证:胃痛,呕吐等③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上臂内侧痛,肘、臂、腕挛痛,掌中热等(10)手少阳三焦经①头面五官病:头、目、耳、颊、咽喉病等②热病:热病汗出③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胸胁痛,肩臂外侧痛,上肢挛急、麻木不遂等(11)足少阳胆经①头面五官病:侧头、目、耳、咽喉病等②肝胆病:黄疸、口苦胁痛等③热病、神志病:发热,癫狂等④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下肢痹痛、麻木、不遂等(12)足厥阴肝经①肝胆病:黄疸,胸胁胀痛,呕逆及肝风内动所致的中风、头痛、眩晕、惊风等②妇科病、前阴病: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尿、小便不利等③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下肢痹痛、麻木、不遂等(13)督脉①脏腑病:五脏六腑相关病证②神志病,热病:失眠,健忘,癫痫,昏迷,发热,中暑,惊厥等③头面五官病:头痛,眩晕,口、齿、鼻、目等疾患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头项、脊背、腰骶疼痛,下肢痿痹等(14)任脉①脏腑病:腹部、胸部相关内脏病②妇科病、前阴病: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阳痿,小便不利遗尿等③颈及面口病:瘿气,梅核气,咽喉肿痛,暴喑,口歪,齿痛等④神志病:癫痫,失眠等⑤虚证:部分腧穴强壮作用,主治虚劳、虚脱等证。
十二经脉循行要穴及各部常见病症总结
艾蓬轩把十二经脉循行所过之处及各部常见病症,以文字的形式表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按照《内经》对经络的记载,虽然经脉的全程像一条入海的河流,一棵繁茂的树木,但最为重要、备受重视的是河流未入海的部分,是树根树干的部分,也就是肘膝关节以下的部分。
长期的临床实践同样证明,此部分腧穴的治疗作用,在整条经脉上,往往是最为突出的。
下面我们就逐一了解十二经脉的大体循行、主治等知识。
1手太阴肺经——上肢内侧前缘主要循行部位:拇指端,鱼际穴处(赤白肉际,即手掌与手背的交界线),太渊穴处(寸口脉动处,即中医诊脉处),尺泽穴处(肘内侧大筋桡侧,即靠近大拇指侧)。
主要诊治病症:肺脏疾病一一咳嗽,喘,咽喉疼痛等。
最常见疾病反应区:①尺泽穴下方肌肉丰厚处;②鱼际穴附近肌肉丰厚处。
当肺脏发生疾病时,此两区很容易出现异常反应。
尺泽穴区与鱼际穴区最常见到压痛;急性起病者,在尺泽穴下方常出现明显压痛;长期慢性的肺脏疾病,常可在尺泽穴下方沿肺经出现硬结或条索,伴有压痛;肺脏阳气不足,寒邪较盛者,常可在鱼际附近见到较明显的青筋。
最常用治疗部位:①列缺:止咳奇效。
②尺泽穴区敏感点:调治肺脏要穴。
2手厥阴心包经——上肢内侧中线主要循行部位:中指端,手心中线,腕横纹内侧中点,腕上两筋见,肘内侧大筋尺侧(靠近小拇指侧)。
主治病症:①心脏疾病——心痛,胸痹;②胃腑疾病——胃痛,呕吐。
最常用治疗部位:内关一一治疗心脏疾病要穴;按揉内关穴出现酸胀感对晕车有奇效。
3手少阴心经——上肢内侧后缘主要循行部位:小指端,神门穴处(手腕横纹掌面尺侧),少海穴处(屈肘,肘横纹内侧端处)。
主要诊治病症:本经临床应用较少,无太多经验介绍。
4手阳明大肠经——上肢外侧前缘主要循行部位:食指端,虎口合谷处,阳溪穴处(拇指后两筋间凹陷处),曲池穴处(屈肘,肘横纹外侧端)。
主要诊治病症:①头面官窍各种病症(以口鼻为主);②疹病。
最常见疾病反应区:①曲池穴下方肌肉丰厚处;②虎口肌肉丰厚处。
十二经络对应病症
十二经络对应病症1、手太阴肺经(03点-05点)主要相关器官:鼻、肺、支气管。
经络症: 伤风自汗,鼻塞咽痛,缺盆和肩臂内侧前缘至拇指内侧沿肺经所过之肿痛,麻痹、厥冷等。
脏腑症:咳嗽气喘、短气上气,胸部胀痛。
肺气竭绝,则不能行气布湿,温养皮毛,而见皮肤干皱无光泽,指(趾)干枯,毫毛脱落。
亢进热症时症状:体热,汗出,气喘咳嗽;痰涎多,支气管哮喘,身液充于头部,背、肩部酸痛,紧绷。
衰弱寒症时症状:恶寒,出冷汗,鼻炎,咽喉干燥,锁骨、胸部疼痛,四肢末端麻木或发冷,皮肤异常,失眠,面色改变,咳嗽嘶哑。
2、手阳明大肠经(05点-07点)主要相关器官:口(齿)、肩、皮肤、鼻、咽喉、大肠。
经络症:牙痛,咽喉肿痛,咳嗽,鼻血流涕,暗疮,黑斑,颈项肿痛,上肢背外缘和肩部疼痛,运动障碍等。
脏腑症:肠鸣,腹痛,便秘,泄泻,便血,脱肛,皮肤过敏,大肠气竭绝,则泄利无度。
亢进热症时症状:便秘,腹胀痛,头痛,肩与前臂部疼痛,指痛,体热,口干。
衰弱寒症时症状:腹泻,腹痛,眩晕,上肢无力,手足怕冷。
3、足阳明胃经(07点-09点)主要相关器官:口腔(齿)、鼻、乳腺、膝盖、胃。
经络症:身热,口渴,咽喉颈肿,口角歪斜,唇舌生疮,暗疮,胸、腹、股、膝、胫至中趾等循胃经所过之肿痛、麻痹、厥冷。
脏腑症:胃脘痛胀,消谷善饥,呕吐吞酸,肠鸣,腹胀,食难消化,胃气竭绝,则不能纳谷。
亢进热症时症状:体热,腹胀,打嗝,便秘,食欲增加,胃痉挛性疼痛,胃酸过多,唇干裂。
衰弱寒症时症状:餐后腹疼或腹泻或呕吐,消化力减弱,胃酸不足,忧郁,清涎多,下肢倦怠。
4、足太阴脾经(09点-11点)主要相关器官:胃、脾、子宫、卵巢、前列腺、膀胱。
经络症:舌根强痛,股、膝内侧至大趾等脾经循行线之肿痛,麻痹,厥冷,结节。
脏腑症:脘腹痞满,呕吐,暖气,消化不良,便溏,痰饮,头重身倦,四肢乏力。
脾气竭绝,则肌肉松软,萎缩。
亢进热症时症状:消谷善肌,肋下胀痛,呕吐,排气,足、膝关节疼痛,第一脚拇趾活动困难,失眠。
十二经脉病候
一、LU肺手太阴之脉病候: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二、LI大肠手阳明之脉病候: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黄,口干,仇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三、ST胃足阳明之脉病候: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gan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仇衄,口涡,唇疹,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髌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gan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四、SP脾足太阴之脉病候: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胀,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怏然如衰,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重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
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五、HT心手少阴之脉病候:噫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
是主心所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
六、SI小肠手太阳之脉病候:是动则病,噫痛,颈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
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七、BL膀胱足太阳之脉病候: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仇衄,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
八、KI肾足少阴之脉病候: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慌慌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十二经病证
十二经病证经络是人体通行气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组织器官的通道。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以维护机体内外上下的协调统一,其中经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病理情况下疾病的发生和传变,也可通过经络互相影响,如外邪侵袭人体,可通过经络传入脏腑,脏腑之间的病变可通过经络传递。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及其所联系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辨析经络及其相关脏腑在病理情况下的临床表现,从而辨清病证的所在部位、病因病机及其性质特征等,为治疗提供依据。
经络辨证分十二经脉证候和奇经八脉证候两部分,以下是与十二经脉有关的病证综述。
1)足厥阴肝经病证:本证是足厥阴肝经循行部位及相关脏腑肝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巅顶痛,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病机分析:足厥阴肝经之支脉、别络,和太阳少阳之脉,同结于腰踝下中篌、下篌之间,经气不利则腰痛不可以俯仰;足厥阴肝脉过阴器,抵小腹,布胁肋,肝脉受邪,经气不利,则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肝脉上行者循喉咙,连目系,上出额至巅顶,本经经气不利则巅顶痛,咽干,眩晕;肝主疏泄,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则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2)足少阳胆经病证:本证是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及相关脏腑胆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额痛,目眩,目外毗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痛,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小趾、次趾不用,口苦,黄疽,胁肋疼痛,善太息,疟疾,恼怒,惊悸,虚怯,失眠。
病机分析: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毗,上达额。
本经有病则头痛,额痛,目眩,目外毗痛;足少阳胆经其支者绕耳经颈部结喉旁下行缺盆,经腋窝循胁肋,沿股、下肢外侧中线下行至小趾、次趾之间。
本经有病,经气运行不利,则缺盆部肿痛,腋下肿痛,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小趾、次趾不用。
胆主藏和排泄胆汁,胆汁横溢则口苦、黄疽;胆气不畅郁滞则胁肋疼痛,善太息;胆为少阳,可表现为往来寒热,故辨疟疾为少阳;胆气郁结化火则恼怒;胆为中正之官,具有决断功能,胆病则决断功能失常,故惊悸,虚怯,失眠。
(完整版)十二经络辩证
十二经络辩证一、手太阴肺经1、循环特点:手太阴肺经体表主要循环部位:胸外上方,上肢内侧前,大指。
联系脏腑器官:肺、大肠、胃、气管、喉咙。
2、常见损美性表现或损美性疾病:痤疮,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皮肤干燥,皮毛憔悴,汗出异常,前臂厥冷、麻木、疼痛,掌心发热。
二、手阳明大肠经1、循环特点:手阳明大肠经体表主要循环部位:次指,上肢伸侧前,肩前,颈,挟口,鼻旁。
联系脏腑器官:大肠,肺,下齿,口,鼻。
2、常见损美性表现或损美性疾病:牙痛,面颊肿胀,耳聋,目睛昏黄,口干口噤,喉痹,便秘,颈强,本经所过部位红肿疼痛,面瘫。
三、足阳明胃经1、循环特点:足阳明胃经体表主要循环部位:鼻根,目下,面周,颈前,胸腹,下肢前外侧,次趾。
联系脏腑器官:胃、脾、心、上齿、喉咙,鼻,口,乳。
2、常见损美性表现或损美性疾病:痤疮,颜面黯黑,口歪口噤,颈肿,咽喉肿痛,唇生疮疹,惊悸发狂,腹胀纳少,消谷善饥,泄泻,便秘。
四、足太阴脾经1、循环特点:足太阴脾经体表主要循环部位:足大指内侧,下肢内侧前(中),胸腹。
联系脏腑器官:脾、胃、心、咽、舌。
2、常见损美性表现或损美性疾病:倦怠乏力,身体困重,四肢不用,神本强痛,食则呕,善噫,食天下,脘腹胀痛,便后或矢气则减轻,大便溏泄。
五、手太阴心经1、循环特点:手太阴心经体表主要循环部位:腋下,上肢内侧后,小指。
联系脏腑器官:心,小肠,心系,肺,咽,目系。
2、常见损美性表现或损美性疾病:咽干口渴,目睛黄,臂内痛,掌中热痛。
六、手太阳小肠经1、循环特点:手太阳小肠经体表主要循环部位:小指,上肢外侧后,肩胛,颈,面颊,目框下缘。
联系脏腑器官:小肠,心,胃,耳,目。
2、常见损美性表现或损美性疾病:耳鸣耳聋,目黄目痛,目不明,目赤痛眦烂,口疮,咽喉痛,面颊肿,下颌及颈部肿痛,以致头部不能转动。
七、足太阳膀胱经1、循环特点:足太阳膀胱经体表主要循环部位:内眦,头顶,项后,背腰,下肢外侧后,小趾。
联系脏腑器官:膀胱,肾,脑,肛门,目。
十二经脉的主要病候
十二经脉的主要病候十二经脉的主要病候列述如下。
(1)手太阴肺经病候身热,恶风寒,头痛,鼻塞不利,无汗或汗出,嗌干咽痛,失音,咳嗽,喘息气急,咳吐痰涎唾沫,咳血,心烦,胸闷胸痛,少气,短气,缺盆中间疼痛,肩背、上臂或前臂酸痛、麻木或厥冷,掌心发热,小便频数或颜色异常,皮肤痛,皮毛焦,或张口嘘气,交叉两手而瞀。
(2)手阳明大肠经病候齿痛,面颊部肿,目睛昏黄,视力不足,口干,喉痺,鼻塞,鼻流清涕,鼻衄,肩前及上臂部疼痛,食指疼痛、活动不灵,经脉所过部分发热肿胀,畏冷寒战,肠鸣矢气,腹胀,脐腹疼痛,泄泻或便秘,便血,脱肛,痔疮。
(3)足阳明胃经病候壮热,潮热,寒战,汗出,疟疾,温热病,狂躁,妄见妄言,面赤,善惊,口眼瞤动,口,颈肿,唇口生疮,目痛,齿痛,喉痛,鼻干,鼻衄,溲黄,胃脘痛,消谷善饥,呃逆,呕吐,呕血,膈咽不通,食饮不下,肠鸣腹痛,大腹水肿,腹胀不能卧,大便难,下利,沿胸前,乳部,气街、大腿、小腿、足背疼痛,膝关节肿痛,下肢麻木、厥冷,足中趾活动不灵。
(4)足太阴脾经病候舌本强痛、屈伸不利,头重,体重,身热,倦怠乏力,心窝下急痛(胃脘痛),不欲食,食则呕,腹胀满,不得卧,恶心,嗌干,善噫,腹部痞块,心胸烦闷,大便溏泻,小便不利甚则不通,黄疸,疟疾,股膝小腿肿痛、厥冷,腰痛,一身尽痛,畏寒,四肢不温,肌肉、四肢萎软不用,舌萎,唇反,足大趾活动不灵,脱肛。
(5)手少阴心经病候心痛,胸痛,胁下痛支满,心胸烦闷,短气,卧不安,身热,面赤,多汗,嗌干,渴而欲饮,头痛,目痛,目睛昏黄,眩晕欲仆,善悲,喜笑不休,精神失常,面如漆柴色,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侧疼痛或厥冷,掌心热,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舌上生疮。
(6)手太阳小肠经病候咽喉疼痛,面颊肿,颌下肿,口舌糜烂,耳鸣,耳聋,耳前热,目痛,目不明,目中自翳,多泪,颈项、颌下、肩胛、上臂、前臂外侧疼痛,肩上、手、小指次指间热,足胫酸,少腹痛胀连腰脊,疝气,少腹痛引睾丸,大便泄泻或干结不通,小便清长或短赤频急热痛、涩滞不畅,甚则尿血。
十二经脉主要病症歌诀!
十二经脉主要病症歌诀!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属阴:心、肝、脾、肺、肾。
六腑属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人体分三阴、三阳十二经络走向。
1、手三阴,手三阳,手三阴从胸部走向手部,手三阳从手部向头部。
2、足三阴,足三阳,足三阴从足部走向胸部,足三阳从头部走向足部。
3、手三阴经络走向,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4、手三阳经络走向,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5、足三阴经络走向,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6、足三阳经络走向,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肺经主要病候歌咳喘咳血咽喉痛,胸痛外感肺经病。
大肠经主要病候歌腹痛肠鸣秘泻痢,咽肿齿痛鼻鼽衄,本经循行部疼痛,热肿寒痛症亦治。
胃经主要病候歌腹胀肠鸣胃腹痛,水肿善饥吐渴泻,齿目鼻咽与面瘫,热病发狂经脉病。
脾经主要病候歌胃痛嗳气食则呕,腹胀溏疸舌根强,下肢内肿身无力,亦治脾经厥冷病。
心经主要病候歌心痛咽干渴目黄,胁痛臂痛手心热。
小肠经主要病候歌小肠经病须牢记,少腹腰脊痛引睾,耳聋目黄颊咽肿,肩臂外侧后缘痛。
膀胱经主要病候歌疟疾遗尿溺不通,见风流泪目痛衄,癫狂热病鼻塞涕,经脉所行部位痛。
肾经主要病候歌肾经主症有水肿,咳血气喘与腰痛,舌干咽肿便秘泻,亦主经脉之病痛。
心包经主要病候歌心烦悸痛胸闷狂,腋肿臂挛掌心热。
三焦经主要病候歌三焦经病范围广,腹胀肿遗溺不利,咽颊目肿耳鸣聋,耳后肩肘外侧痛。
胆经主要病候歌口苦目眩和疟疾,经脉所行之病变。
肝经主要病候歌腰痛胸满便不利,呃遗疝气少腹肿巧记经络穴位数!传统针灸学的核心理论为“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经络”和“腧穴”理论。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不是全部),经穴是指分布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两脉上的腧穴,共有361个。
任脉的穴位很好记,一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任脉有24个穴。
督脉的穴位更好记,你联想一下天上的二十八星宿,故督脉有28个穴;现在我们来看看手上的六条经脉:1、手三阴经为: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太阴肺经。
十二经络学习笔记,总结不易
十二经络学习笔记,总结不易
经络是人体天然药库,而要控制这个天赐的宝藏,只需要明白12经络的运行原理就足够了,这就是中医整个经络学说的要素。
经络,不是西医的神经,它们不是同一概念。
经络它有自己的理论。
用西医的解剖也无法得到。
曾经有人提出,只有在活体上经络才通畅,归天的人躯体上是找不到的,因为气门闭了。
经络,是经和络的总称。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大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
络有网络之意。
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
内为阴,外为阳:阴阳理论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经络系统亦以阴、阳来命名。
其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经脉为阴经,分布于肢体外侧面的经脉为阳经。
十二经脉是动病
一、肺手太阴之脉病候: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出循胃,上隔,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前廉,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二、大肠手阳明之脉病候: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黄,口干,仇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颙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隔,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三、胃足阳明之脉病候: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仇衄,口涡,唇疹,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髌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遏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
十二经脉2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标本,根结,气街,四海,1.十二经脉:按流注次序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被称为“正经”。
2.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和阳跷脉的总称,共八条。
3.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上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
十五络脉作用:沟通表里经,补充经脉循行不足,躯干之络,渗灌气血。
4.标本:“标”和“本”是指十二经脉之气集中和弥散的部位。
阐明了四肢的膝以下经穴对头身远隔部位的治疗作用。
5.根结:“根”和“结”是指十二经脉之气起始和归结的部位。
6.气街:是经气聚集汇通的共同通路。
气在头者,止着重阐述头、胸、腹、胫部是经气汇合共同循行的通道。
7.四海:是指人体气血营卫产生、分化和汇聚的四个重要部位。
四海与气街具有一致性,胃为水谷之海,与腹气街相通;冲脉,为血海(十二经之海),与腹气街和胫气街相通;膻中为气海,与胸气街相通;脑为髓海,与头气街相通。
十二经脉一、手太阴肺经1.经脉循行:原文:《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语译: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行出来,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
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处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2.病候:《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十二经脉主治症候表
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脊股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病证。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便秘、泄泻。
十二经络之足厥阴肝经
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证。
如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呼吸短促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手臂内侧前缘痛缺盆锁骨上窝痛肩背和上肢掌面桡侧痛冷肩背寒冷疼痛等证
十二经脉主治症候表
十二经脉主治症候表
十二经络之手太阴肺经
本经腑穴主治喉、胸、肺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呼吸短促,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手臂内侧前缘痛,缺盆(锁骨上窝)痛,肩背和上肢掌面桡侧痛冷,肩背寒冷、疼痛等证。手心热,烦心,小便频数,尿色亦有变化等。
十二经络之手阳明大肠经
本经穴位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十二经络之足阳明胃经
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齿痛、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如肠鸣腹胀,水肿,胃肠病、目、神志病、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血丑,胸部及膝膑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症和热性病,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本经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如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血丑,头痛,项、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证。
十二经脉经别病病机
十二经脉经别病病机作者: 王新华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海论》)的作用,经络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如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等,都以十二经脉为基础,而奇经八脉又与十二经脉交错联系,关系也十分密切,故分析十二经脉的病理变化,在经络系统病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内的联系、增进十二经脉与头面官窍的联系等作用。
一般说,十二经别的病理与十二经脉的病理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可以结合起来讨论。
1.十二经脉经别病病候欲知十二经脉、经别的病机,必须先了解十二经脉和经别的病候,尔后才能归纳出其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关于十二经脉的病候,历代医家多以《灵枢·经脉》的内容为主。
该篇不但详述了十二经脉在全身的循行概况,而且在每经循行线路之后还记述了该经的“是动病”和“所生病”的症状,并在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及足少阴四经中,指出了“气盛有余”实证和“气虚不足”虚证的临床表现,为十二经脉的虚、实病候作了示范性的概括。
此外,还分别阐述了除手厥阴心包经以外的五条阴经气绝的表现特征、病机及预后。
《灵枢·经脉》对十二经病候的论述具有以下特点:①在全面继承《帛书·经脉》的“是动则病”和“其所产病”的基础上,将十二经脉病候确定分为“是动病”和“所生病”两部分。
其中“所生病”部分,在除手厥阴以外的五条阴经分别为“是王”肺、脾、心、肾、肝五脏“所生病”,这可能与阴经属脏的理论有关。
在手厥阴心包经,则为“是主脉所生病”,这与心包为心之外卫,而心又主血脉有关。
在六条阳经,则为分别主津液、血、液、筋、气、骨“所生病”,这不但与阳经属腑有关,还与大肠主津;小肠主液;胃为水谷之海,主生营血,阳明又为多气多血之经;太阳为诸阳主气,阳气具有“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的功能;三焦主通行元气,总司人体气机气化及少阳主骨等理论有关。
十二经脉所主疾病
十二经脉与相关疾病参考对照表、肺经(手太阴)三、胃经(足阳明)人体十二经脉概略一:命名的原则:二:具体名称:十二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行部位的不同;具体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四组。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 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循行分布 于上肢的称手经,循行分布于下肢的称足经。
分布于四肢内侧的(上肢是指屈侧)称为阴经,属脏;分 布于四肢外侧(上肢是指伸侧)的称阳经,属腑。
阴经(属脏)阳经(属腑)三: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三阴经循行的起点是从胸部始,经脯(上臂内侧肌肉)臂走向手指端;手三阳经从手指端循臂指(经穴名)而上行于头面部;足三阳经,从头面部下行,经躯干和下肢而止于足趾间;足三阴经 脉,从足趾间上行而止于胸腹部。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这是对十二经脉走向规律的高度概括。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总之,十二经的循行,凡属六脏(五脏加心包)的经脉称为“阴经” ,多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
上肢内侧者为手三阴经,由胸走手;下肢内侧者为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胸) 。
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及头面、躯干。
上肢外侧者为手三阳经,由手走头;卞肢外侧者为足三阳经,由头走 足:阳经行于外侧,阴经行于内侧。
四:十二经脉的分布和表里关系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
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叙述。
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 “头为诸阳之会”。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分布的特点是: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分布 于耳颞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
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顶部。
十二经脉病辨证
十二经脉病辨证十二经脉中,每一条经脉都有一-定的循行径路和所属经的脏腑。
如果经络发生病变则各有不同的证候。
其证候可分属两个部分:一、本经络的脏腑功能失常的症状;二、本经循行部位所发生的病变症状。
一、手太阴肺经病候咳嗽,气喘,胸部胀满,咯血,咽喉肿痛;缺盆部、肩背及手臂内侧前缘疼痛,麻木不仁。
【常用中药】麻黄、桔梗、桑叶、杏仁、川贝、忍冬藤、白芥、桂枝、胆星、青黛、白前、薤白、射干、枇杷叶、木通、半夏、天南星、芥子、皂荚、旋覆花、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前胡、桔梗、胖大海、海浮石、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菊花,桂花,金银花、香薷、硼砂等【针灸取穴】以取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为主。
针用泻法,或兼用灸法。
二、手阳明大肠经病候鼻出血,鼻痛,鼻流清涕,齿痛,咽喉肿痛,颈、肩前、上肢外侧前缘疼痛,酸楚,麻木;肠鸣腹痛,泄泻,下痢赤白等。
【常用中药】芦荟、番泻叶、木香、胆木、肉豆蔻、罗汉果、穿心莲、白花蛇舌草、槟榔、马齿苋、仙人掌、凤眼草、地榆、白苏子、赤石脂|、白头翁、大黄、、龙骨、桂皮、玄明粉、红曲、瓜蒌、禹余粮、芒硝、白矾、五倍子、大血藤、、秦皮、厚朴、白鲜皮、木槿皮、旋覆花、木棉花、蛇莓、败酱草、苦地丁、半边莲、马兰、罂粟壳、蓖麻子、核桃仁、胖大海、鸦胆子、郁李仁、芝麻、巴豆、火麻仁、王不留行、无花果、马兜铃、大腹皮、甘遂、升麻【针灸取穴】以取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
针用泻法,或兼用灸法。
三、足阳明胃经病候胃脘痛,肠鸣腹胀,呕吐,水肿,易饥,鼻出血,咽喉肿痛,胸腹部及下肢外侧前缘疼痛,发热,或麻木不仁,甚则痿痹不用。
【常用中药】山姜、肉豆蔻、丁公藤、白花蛇舌草、沉香、板蓝根、丁香、仙人掌、生姜、土茯苓、苦玄参、山胡椒、豆鼓、粉葛、白芥子、使君子、萆薜、鸡内金、贯众、麦冬、铁皮石斛、白首乌、白头翁、玄参、大黄、藿香、桂皮、玄明粉、瓜蒌、当药、炙黄芪、半夏、炙甘草、赭石、滑石、芒硝、石膏、海蛤壳、血余炭、瓦楞子、斑蝥、僵蚕、蚕沙、蜂房、稻芽、麦芽、谷芽、六神曲、淡豆豉、芦荟、海藻、昆布、檀香、通草、皂角、竹茹、厚朴、苦楝皮、白鲜皮、荷叶、枇杷叶、苦J茶、人参、大青叶、梅花、旋覆花、玉米须、蒲公英、鸭跖草、香薷、佩兰、败酱草、虎耳草、鸡矢藤、冬凌草、刘寄奴、薏苡仁、蔓荆子、莱菔子、砂仁、草果、胡椒、柿蒂、丝瓜络、枳实、枳壳、青皮、吴茱萸、西瓜皮、冬瓜皮、牛蒡子、小茴香、山楂、大腹皮、大枣、八角、茴香、藕节、薤白、藜芦、漏芦、葱白、葛根、高良姜、徐长卿、银柴胡、秦艽、白茅根、白附子、白薇、白蔹、白芷、白术、白及、石菖蒲、北沙参、玉竹、升麻、木香、天葵子、天花粉、伏龙肝、升麻。
十二经络特性
十二经络特性1、手太阴肺经:本经多气少血,所以经气有了变动,就会发生肺中膨胀而满,气不得宣布,从而见到咳嗽气喘,缺盆中痛。
变动剧烈时,可见到病人两手交叉,紧按在胸部,同时心中烦闷,眼睛发暗等“臂厥”的症状。
本经属肺,所以主肺脏的病症。
如咳逆上气,喘促口渴,心烦胸满,臑臂内侧的前面(即肱骨前缘)疼痛,或手足厥冷,或掌中心发热等。
若邪气盛而有余,就会出现肩背痛,小便次数频多而量少。
如汗出而恶风寒,是被风邪所伤。
若果肺气虚,也会发生肓背痛而恶寒,气少而呼吸短促低微。
同时由于气虚不能通调水道,所以膀胱气化不利,致小便而色深。
2、手阳明大肠经:本经多气多血,如果经气有了变动,就会血壅滞不通,发生颈部肿大和下齿疼痛。
本经属于大肠,与肺相表里,而大肠郁盛所致。
所以本经主津液的病证。
如目黄、口干、鼽衄、喉痹等,这是大肠传导失职,津液内伤,火热郁盛所致。
也可因为津液耗竭,影响本经气血的流通,从而在本经脉所过的肩部和臂闹前侧发生疼痛,大指和次指疼痛,并且不能随着人的意志运动。
3、足阳明胃经:本经多气多血,如果有变动,就会发生振寒、呻吟、呵欠、面部颜色发黑等症状。
若病气至经脉,就恶见火与恶闻人声,如闻到水声,就会发生惊惕,所以病人只想把门户关闭,独自居住室内。
如果阳邪过盛时,还会发生攀登高处而狂歌,或把衣服脱去乱跑。
如果本经的经气厥逆不利,就会发生腹胀、腹中有气奔冲响动的干厥病。
本经所主是血分病证。
如本经阳气有余,热邪盛则发狂,风邪盛则成温疟,温邪所伤则自汗出、鼽衄。
如病邪连及经脉,就会发生口角歪斜,或口唇四周生皮疹,颈部肿大,喉中哽塞痹痛,或腹部水肿,或经脉所过的胸膺部、乳部、膝膑部、胫骨外侧,以及足跗等处疼痛。
本经气盛时,身体的前部皆热。
如胃气有余,就会消谷善饥,小便发黄。
本经气虚不足时,身体的前面皆畏寒。
胃中虚寒,就会脘腹胀满。
4、足太阴脾经:本经多气少血。
如果经气有变动,就会舌本强硬,或食入则呕吐,胃脘痛,嗳气,腹胀,放屁后腹胀就暂时消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十二经脉病证十二经脉,包括手足三阴经和三阳经。
它们的病理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出现的病证与其循行部位有关。
如膀胱经受邪,可是腰背、腋窝、足跟等处疼痛;二是与经脉特性和该经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
如肺经为十二经之首,易受外邪侵袭而致气机壅塞,故见胸满,咳喘气逆等肺失宣降的症状;三是一经受邪常影响其它经脉,如脾经患病可是胃脘疼痛,食后作呕等胃经病证。
可见十二经病证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掌握其规律和特点,便可以帮助我们推求出病因病机与病名,更好地指导临床。
手太阴肺经病证:手太阴肺经病证是指手太阳肺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肺脏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
肺主气,司呼吸、连喉系,属于太阴经,多气多血,每日寅时周身气血仅注于肺。
【临床表现】肺胀、咳喘、胸部满闷;缺盒中痛;肩背痛,或肩背寒,少气,洒淅寒热,自汗出,濡或臂内前廉痛,常中热,小便频数或色变等。
【证候分析】肺者生气之源,其脉循胃口上膈属肺。
肺合皮毛,肌表受邪,内传于肺,失其宣降,致胸闷胀满,咳喘气逆;缺盆为十二经通络,与肺接近,肺气不畅,故见疼痛;肺经行于时臂间,其经气不利,则肩背及濡、臂内侧前缘疼痛,掌中热;邪客于肌表,卫气郁闭,故是恶寒发热;腠理不固,则汗出;外邪入里化热,或肺经有热,则可见烦渴、咽干;肺为肾母,邪伤其气,故小便频数或色变。
手阳明大肠经病证:手阳是大肠经病是指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部位及大肠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
大肠禀燥化之气,主津液所生的疾病,属手阳明经,每日卯时周身气血惧注人大肠。
【临床表现】齿痛、颈肿;咽喉肿痛,鼻衄,目黄口干;肩臂前侧疼痛;拇、食指疼痛、活动障碍。
【证候分析】手阳明大肠经的支脉,从缺盆上顿贯颊人齿,故病则齿痛、颈肿、咽喉肿痛,大肠经之别络达目,邪热炽盛,则目黄口干;热盛迫血妄行,故鼻衄;病邪阻滞经脉,气血不畅,则肩臂前例疼痛;拇、食指疼痛及活动障碍,均为本经经脉所及的病变。
足阳明胃经病证:足阳明胃经病证是指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胃腑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
脾与胃相连,以脏腑而言,均属土;以表里而言,脾阴而胃阳;以运化而言,脾主运而胃主化。
足阳明胃经多气血,每日辰时周身气血俱注于胃。
【临床表现】壮热、汗出、头痛、颈肿、咽喉肿痛、齿痛,或口角歪斜,鼻流浊涕;或鼻衄;惊惕狂躁;或消谷善饥,脘腹胀满;或膝腹肿痛,胸乳部、腹股部、下肢外侧、足背、足中趾等多处疼痛,足中肢活动受限。
【证候分析】胃经多气多血,受邪后易从阳化热,刚见里实热证。
里热内盛则壮热;邪热迫津外出致汗出;冒火循经上炎,则见头痛、颈肿、咽喉肿痛、齿痛,口唇疮疹;若风邪侵袭,可见口角歪斜,鼻流浊涕;热盛迫血妄行,则鼻衄;热扰神明,则惊惕发狂而躁动,胃火炽盛,致消谷善饥;胃病及脾,中焦气阻,则脘腹胀满;胃经受邪,气机不利,则所循行部位如胸乳部、腹股部、下肢外侧,足背、足中趾等多处疼痛,且活动受限。
足太阴脾经病证:足太阴脾经病证是指足太阴脾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脾脏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
脾为胃行其津液,为十二经脉的根本,属足太阴经,主血少气旺,每日已时周身气血注于脾。
【临床表现】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泻、症瘕、泄、水团、黄疸,不能卧,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
【证候分析】脾经血少气旺,如果经气发生变动,因其脉连舌本,所以发生舌根强硬现象。
脾病失运,所以食则呕,胃脘痛,腹胀。
若阴盛而上走阳明,故气滞而为嗳气;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为脾气得以输转而气通,所以矢气或大便后腹胀和嗳气就得以衰减或暂时消除。
脾主肌肉,湿邪内困,故身体皆重。
碑不健运,筋脉失养,则舌本痛,肢体关节不能动摇。
足太阴的脉,上膈注心中,故为烦心,心下急痛。
脾经有寒,则为溏泄;脾经有郁滞则为症瘕。
脾病不能制水则为泄,为水闭,为黄疸,不能卧。
足太阳脾经起于大趾。
上膝股内前廉,故为肿为厥,为大趾不用等病。
手少阴心经病证:手少阴心经病证,是指手少阴心经经脉循行部位及心脏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
手少阴心经少血多气,十二经之气皆感而应心,十二经之精皆贡而养心,故为生之本,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每日午时,周身气血仅注于心。
【临床表现】心胸烦闷疼痛、咽干、渴而欲饮、目黄、胁痛、挠臂内侧后缘痛厥,掌中热。
【征候分析】心属火脏,故心经病变多见热证。
心火内盛,则心胸烦闷疼痛;本经的支脉从心系上挟于咽部,放心火上炎,心阴耗损,则咽干,渴而欲饮;手少阴这脉系于目系,又出于胁下,故目黄胁痛。
心脉又循挠臂内侧入掌中,故而可见挠臂内侧后缘痛和掌中发热之征。
手太阳小肠经病证:手太阳小肠经病证,是指手太阳小肠经经脉循行部位及小肠功能失调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所出,与心为表里,居太阳经,少气多血。
每日未时周身气血惧注于小肠。
【临床表现】耳聋、目黄、咽痛;肩似拔、挠似折。
颈项肩挠肘臂外后廉痛。
【证候分析】小肠经属阳,其病多热。
小肠经支脉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即入耳中,故出现聋、目黄、咽痛;肩似拔,挠似折,乃由于手太阳之脉循挠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的缘故。
热邪侵袭小肠经脉,则肩、肘、臂外侧后缘等处疼痛。
足太阳膀胱经病证:足太阳膀胱经病证,是指足太阳膀胱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膀胱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
膀胱为州都之官,藏津液,居太阳经,少气而多血。
每日申时周身气血俱注于膀胱。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寒,鼻寒流涕,头痛,项背强痛;目似脱项如拔,腰似折,(月国)如结,踹如裂;癫痫、狂证、疟疾、痔疮;腰脊、(月国)窝,腓肠肌、足跟和小趾等处疼痛,活动障碍。
【证候分析】膀胱经行于背部,易受外邪侵袭。
邪客体表,卫阳郁滞,故是发热,恶风寒,鼻寒流涕。
本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故是头痛,项背痛;又因足太阳经起目内眦,还出别下项、抵腰中、过髀枢、下合(月国)中、贯踹内,故本经有病,疼痛得眼珠好象要脱出一样,颈项好象被人拉拔一样,腰好象要折断一样,膝弯部位好象结扎一样不能弯曲,踹部(即小腿肚)象撕裂一样疼痛,股关节属各曲不利,其所过部位均疼痛,足小趾不能随意运动;热邪极盛则发生癫痫、狂证、疟疾;热聚肛门,气血壅滞,则酿生痔疮。
足少阴肾经病证:足少阴肾经病狂,是指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肾脏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
肾脏藏精主水,属阳气初转,阳气乍生的少阴。
足少阴肾经,多气而少血。
每日酉时周身气血俱注于肾。
【临床表现】面黑如漆柴,头晕目眩;气短喘促,咳嗽咯血;饥不欲食,心胸痛,腰脊下肢无力或痿厥,足下热痛;心烦、易惊、善恐、口热舌干,咽肿。
【证候分析】肾虽属阴,内藏元阳,水中有火;肾又为五脏之本,则易影响其脏腑而出现寒热错杂、虚实相兼的证候。
肾主水,水色黑、肾精亏损,不能上荣于面,故见面黑如漆柴,头晕目眩;金水相生,肾虚子病及母,故咳唾有血或气促而喘。
肾阴不足,虚火上犯于胃,致饥不欲食;心肾不交,故心烦,易惊、善恐和民主胸疼痛;病邪沮滞肾经,则腰脊下支无力或痿厥,足下热痛。
手厥阴心包经病证:手厥阴心包经病证,是指手厥阴心包经经脉循行部位及心包络功能失常所表现的临床证候。
心包络为心之宫城,位居相火,代君行事属于厥阴经,少气而多血。
每日戍时周身气血俱注于心包络经。
【临床表现】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烦、心悸、心痛、喜笑不休面赤目黄等。
【证候分析】心包为心之外围,内寄相火,其病多见热证并往往影响到心。
手厥阴之脉起于胸中,循胸出胁,入于掌中,故其所循行的部位发生病变,引起手心热,上部上肘部挛急腋肿,胸胁支满;气血运行不畅,则心悸,心痛;神魂不宁,则心烦甚或喜笑不休;心火上炎,故目赤目黄。
手少阳三焦经病证:手少阳三焦经病证,是指手少阳三焦经经脉循行部位及三焦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
三焦为人体水谷精微生化和水液代谢的通路,总司人体的气化,属手少阳经,少血多气。
每日亥时周身气血俱注于三焦。
【临床表现】耳聋、心胁痛,目锐眦痛,颊部耳后疼痛,咽喉肿痛,汗出,肩肘、前臂痛,小指、食指活动障碍。
【证候分析】碱焦之脉上项系耳后,故本经受邪,热邪上扰,则见耳聋,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故为汗出。
三焦是主气所生病者,气机抑郁,则心胁不舒而痛,肩肘,前臂疼痛,小指、食指活动障碍,都是由于经脉循行之所处,经气不利所引起。
足少阳胆经病证:足少阳胆经病证,是指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胆腑功能失常所表现临床证候。
胆为中精之府,十一经皆取决于胆,属足少阳经,多气少血。
每日子时周身气血俱注于胆。
【临床表现】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
头痛颔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为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足小趾、次趾不用。
【证候分析】胆经为人体气机出入之枢纽,邪客于此,气机失常,则见胆液外溢而口苦,胆郁不舒,故善太息。
足少阳之别,贯心循胁里,故心胁痛不能转侧;足少阳之别散于面,胆木为病,故面微有尘,体无膏泽。
少阳属半表半里,阳胜则汗出,风胜则振寒而为疟。
其它各证,皆为其经脉所及经气不利而成。
足厥阴肝经病证:足厥阴肝经病证,是指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肝脏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
肝主藏血,主疏泄,属足厥阴经,少气而多血。
每日丑时周身气血俱注于肝。
【临床表现】腰痛不可俯仰,面色晦暗,咽干,胸满、腹泻、呕吐、遗尿或癃闭,疝气或妇女少腹痛。
【证候分析】足厥阴的支脉与别络,和太阳少阳之脉,同结于腰踝下中部下部之间,故病则为腰痛不可俯仰。
肝血不足,不能上养头面,致面色晦暗;肝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上出额,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故病则咽干,肝经上行夹胃贯膈,下行过阴器抵少腹,故病则胸满,呕吐、腹泻,遗尿或癃闭,疝气或妇女少腹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