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语文(2019)六年级下册-《世说新语》两则(相关资料)
《世说新语》两则
阅读,思考。
4. 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咏雪》一文结尾谢太 傅对两人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 你对此的理解。
结尾表明谢道韫的身份,增加可信度,使读者产生名人效应。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对谢道韫的才华赞赏。
阅读,思考。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
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寒__雪_日___,地点____内__,人物_ 谢太傅与儿女
_____,事件
__讲__论_文__义__等要素。
2.你认为这个家庭有着怎样的氛围?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营造了一种温暖、融洽、轻松、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正午时分。
舍弃。 离开。
才。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同“否”。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
舍弃。
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
拉。
回头看。
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 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 “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 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 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 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教科版《《世说新语》二则》电子课文
教科版《《世说新语》二则》电子课文教科版《《世说新语》二则》电子课文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世说新语》二则》电子课文快乐读书屋七《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多采用对比的手法,用简短的语言记述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的品质。
读一读下面的二则短文;想一想,短文揭示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世说新语》二则(南朝宋)刘义庆管宁、华歆(_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
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管宁、华歆一起在园里给菜地锄草,看见地上有一个铜钱。
管宁照旧挥锄,与见了瓦块石头没什么两样;华歆捡起来又丢掉了。
两人又曾一起读书,有一高官乘华丽的车路过门前。
管宁照旧读书,华歆扔下书去看。
管宁把坐席分开来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注释】管宁:字幼安,东汉北海郡(今山东泰山东部)人。
华歆:字子鱼,东汉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人。
共:一起,一同。
锄菜:给菜地锄草。
不异:没有什么不同。
席:古人的习惯是在地上铺席,坐在上面谈话、读书或做其他事。
乘轩冕:乘轩戴冕。
轩,古代一种前高后低、顶上有帷幕的车;冕,古代大夫以上的官员所戴的帽子。
废书:扔下书本。
王戎(rng)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译文】王戎七岁时,曾和几个小孩一起玩。
看见路边李树上李子多得压弯了树枝,其他小孩都争先恐后去摘,唯有王戎不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答:树在路边却仍有那么多李子,这李子必定是苦的。
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注释】王戎:西晋琅邪(y)临沂(y)(今山东临沂北)人。
尝:曾经。
诸:众,许多。
信然:果然是这样。
认:冕戎。
《世说新语》两则①(精选14篇)
《世说新语》两则①(精选14篇)《世说新语》两则① 篇1一、课文悟读《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及其门客所撰的一部魏晋志人小说,是记述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的小说集,是魏晋志人小说的典范。
该书分德行、言语、文学、政事等36门,课文所选的三则故事分别出自《言语》《方正》和《容止》门。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记叙孔融小时候的一件轶事,通过共性化的语言描写和层层烘托的手法,表现了孔融的聪慧机灵。
李元礼声名显赫,官位极高,非英才名士清誉之人及内亲外戚是见不到的,但孔融“欲观其为人”,就对门吏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
”孔融得以被接见。
这便罢了,他还抬出老祖宗孔子和李元礼扯上关系,让元礼和来宾都倍感惊异。
这是用他人的反应烘托孔融之聪慧。
陈韪的一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则又引来了孔融的反唇相讥,机敏之极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在此将情节推向高潮。
《陈太丘与友期》通过元方的言行表现了他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客人不讲信用,却当着元方的面骂陈太丘不是人,元方据理以对:“您和我父亲相约在正午,但您正午没赶到,您这是不讲信用;对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您这是没有礼貌。
”试想,假如元方自己不明白何为信用,何为礼貌,能说出这番话吗?这则故事也启示我们:做人就要有诚信,讲礼仪。
《魏武将见匈奴使》通过典型大事的概括描述,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曹操阴险、狡诈、狠毒的共性特征。
曹操认为自己形貌丑陋,不足以威慑远方国家的使者,所以在会见匈奴使者时,让相貌威猛清朗的崔琰代替,自己则充当侍卫,手握钢刀站在坐榻旁,会见完毕后又派间谍去问使者:“你觉得魏王怎样?”使者答道:“魏王风度儒雅非同一般,但坐榻旁那个握刀的人,才是位真正的英雄啊!”曹操警觉起来,生怕使者察觉了个中情形,有损形象,于是立刻暗中派人杀死了使者。
正是通过对这一典型大事的概括描述,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曹操的共性特征。
二、亮点探究1.结合这三则故事,谈谈你对共性化语言的理解。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世说新语》两则【第2课时】【新版】
_两__人__又__曾__一__起__读__书__,_有__一__高__官__乘__华__丽__的__车__路__过__门__前__。_______ 4.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1.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不异:___没__有_什__么__不__同__。__
2.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故:_____原_来__。____ 废书:__扔__下__书__本__。__
3.尝.与诸.小儿游。 尝:____曾__经__。____ 诸:___众__,__许__多__。_
4.诸儿竞.走.取之。 竞:___争__着__。_____ 走:_____跑__。_____
品析对比
什么是对比? 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
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的写作方法。如本文通 过对管宁、华歆面对“片金”的反应的对比,突出了两人不同的 性格特点。 对比有什么表达效果?
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答题技巧:
这句话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与……进行对比,突出 了……的特点。
串珠问题: 1.一读:管宁、华歆对待“片金”和“乘轩冕过门者”态度有
什么不同?说明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 2.二悟:你从割席断交这件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3.三探:看到路边“多子折枝”的李树,王戎和其他孩子的行
为有什么不同?你觉得王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4.四品:从“王戎识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பைடு நூலகம்
管宁见微知著,能严格约束自己:七岁的 王戎遇事不盲从,善于观察和分析。我们也要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优秀的品质。
世说新语两则
品味语言
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 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意见一:“撒盐空中”好。它注重了 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 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 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意见二:“柳絮因风起”好。好诗重 在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 来,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追求的 是神似。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
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就是 信用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对…感到惭愧 拉 回头看
整体感知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 士陈纪七岁时,面对父亲友人的无信、 无礼,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 既表现了他的聪敏,更写出了他的懂 得为人的道理。
注:①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②喧:xu ān,因分心而遗忘。③失:忘记。④裂:割断。
(二)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 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 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 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 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 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 秦策》)
白雪纷纷 俄而雪骤, 不久,雪下得很大了, 何所似?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交代事件起因
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 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撒盐空中 差可拟
兄子胡儿曰:“撒盐 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谢朗 说:“跟把盐撒在空中 差不多。”
兄女曰:“未若柳絮 因风起。”
未若柳絮因 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 飞舞。”
志人小说: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 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 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 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世说新语》两则-第一课时_课件1
课文解析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两篇短文,明确 字词的读音 2.比一比谁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听范读,注意诵读节奏与停顿。 2.小组内自由诵读。 3.小组代表展示。 4.互相点评。
小组内自由朗读后,参考课下注解 或工具书疏通文意。 译讲方法:逐段译讲,即读一段, 解释一段(人名、地名不译),如有不 准确的地方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世说新语》两则
第一课时
资料宝袋
作者简介: 刘义庆:字季伯,原籍
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 南朝宋文学家。
管宁:字幼安,汉末天
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 至辽东避乱。在当地只谈经典 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同是 逃避战乱的人,管宁就开始做 讲解《诗经》等教化工作,人 们都很乐于接受他的教导。
字词乐园
掷
冕
吾
诸
词语卡片: 近义词: 掷——扔 反义词: 异——同
友——敌
预习检查
1.《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 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 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 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 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2.阅读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想?简单说一说。
5.写第一件事有什么作用? 两个人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管宁认 为华歆见利动心,非君子之举,是后文“割席 分坐”的原因之一。 6.第二个场景是什么?具体赏析一下: 有高官路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扔下书 去看;结果管宁认为华歆羡慕官绅亦非君子之 举,便决定“割席分坐”。 7.你认为管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管宁品评他人与约束自己的尺度非常严格, 具有高尚的品格。
1.重点实、虚词: 锄菜: 给菜地锄草。 不异: 没有什么不同。 捉: 捡,拾取。 掷: 扔,丢。
(完整版)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含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临川王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小说集。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本文所选两则中,《咏雪》出自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篇。
二.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1)通假字尊君在不(2)古今异义①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 ..②与友期.行(古义:今义:)③太丘舍去.(古义:今义:)④相委.而去(古义:今义:)⑤下车引.之(古义:今义:)⑥元方入门不顾.(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1.而:俄而.雪骤:相委而.去:2.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下车引之.(4)特殊句式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
疑问代词“何”做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判断句。
“……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三.其它重要词语1.《咏雪》①内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俄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欣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未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太丘与友期》①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则.是无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翻译【特殊句式及难译易错句】。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教材说明〔解题〕本文为《世说新语》中的两则小小说。
《世说新语》本名《世说新书》,简称《世说》。
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
原为八卷,今本作三卷。
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门。
主要记载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当时上层社会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读放谈的风气,在书中得到较多的反映。
语言精练,辞意隽永,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后代仿《世说》者极多,在我国古小说中自成一体。
《世说新语》除文学欣赏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取材、引用。
〔结构分析〕两则小小说都是一个自然段。
第一则小说讲述了管宁和华歆之间著名的绝交事件———“管宁割席”(或称“割席断义”)。
从中可以看出封建士大夫读书人品评他人和约束自己的原则。
第二则小说讲述了一个聪明孩子王戎7岁时的故事。
〔语意理解〕详见课本中译文和注释。
〔写作特点〕1.运用对比的手法,抓住人物动作、语言揭示人物性格,生动形象。
2.语言洗练,辞意隽永,发人深思。
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准确翻译文章。
2.体会《世说新语》二则的寓意,学习古代儿童的优秀品质。
3.加强对古诗文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准确翻译文章,体会《世说新语》中“以事见人”的艺术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学习古代儿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文字资料或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阅读建议〕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文中字词的音、形、义,教师指导巩固,在学生能抓住重点词语翻译全文的基础上,使学生感悟两个小故事说明的道理,学习古代儿童的优秀品质。
1.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可交流同学课前查找的有关《世说新语》的小故事,如:《司马光砸缸》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可播放多媒体课件,课件中讲述《世说新语》的小故事,为学生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了解背景,拓展知识。
六年级语文快乐读书屋《世说新语》两则
词语卡片: 近义词: 掷——扔 游——玩 反义词: 异——同 是——非
取——拿 信然——果然
友——敌 苦——甜
预习检查
•1.《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 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 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 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文言志人小说集。 • 2.阅读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想?简单说一说。
4、见到李子树,王戎和其他孩子的做法有什么 不同?为什么这样写? 其他孩子:争先恐后去摘;王戎不动。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为故事的发展作了铺垫。 5、结果怎样? 李子是苦的。
• 6、王戎为什么不摘李子?突出 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他认为树在路边却仍有那 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 的。
• 突出了他善于观察、善于分析 。
结构梳理
• 第一则:写管宁因为华歆的想法 与做法非君子之举,便与他席 绝交。
• 第二则:王戎见道边李子树却不 采摘,因为他认为这李子是苦的 。
主题概括
第一则:讲述了管宁和华歆之间著名的 绝交事件——“管宁割席”,从中可以看出 封建士大夫读书人品评他人和约束自己的原 则。 第二则:讲述了一个聪明孩子王戎的故 事。表现了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 秀品质。告诉我们要勤于思考,看问题不要 光看表面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科版六下第七单元快乐读书屋七
资料宝袋
作者简介: 刘义庆:字季伯,原籍南朝
宋彭城(今江苏徐州),南朝 宋文学家。
管宁:字幼安,汉末天下大
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至辽 东避乱。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 问世事,并引来大量同是逃避 战乱的人,管宁就开始做讲解 《诗经》等教化工作,人们都 很乐于接受他的教导。
教科版语文(2019)六年级下册-《世说新语》两则(类文)
世说新语·德行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①。
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②。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③。
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人廨。
”④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⑤。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①陈仲举:名著,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
当时宦官专权,他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未成,反被害。
按:这一句说他的言行是士人、世人的榜样。
士:读书人。
②登车揽辔:坐上车子,拿起缰绳。
这里指走马上任。
揽,拿住;辔,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③豫章:豫章郡,郡的首府在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县)。
太守:郡的行政长官。
徐孺子:名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隐士。
④主簿:官名,主管文书簿籍,是属官之首。
白:陈述;禀报。
府君:对太守的称呼。
太守办公的地方称府,所以称大守为府君。
廨(xiè):官署;衙门。
⑤式商容之闾:在商容居住的里巷门外立标志来表彰他。
式,等于表,表彰;商容是商纣时的大夫,当时被认为是贤人;闾,指里巷。
【译文】
陈仲举的言论和行为是读书人的准则,是世人的模范。
他初次做官,就有志刷新国家政治。
出任豫章太守时,一到郡,就打听徐孺子
的住处,想先去拜访他。
主簿禀报说:“大家的意思是希望府君先进官署视事。
”陈仲举说:“周武王刚战胜殷,就表彰商容,当时连休息也顾不上。
我尊敬贤人,不先进官署,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世说新语_教科版 (共23张PPT)共25页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世说新语_教科版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共23张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世说新语》两则.pptx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春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 张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2019-6-24
(陆谢谢游你的《观赏 夜大雪歌》)
16
2019-6-24
你还能说 出一两个 形容飞雪 的好比喻
谢谢你的观赏
41
整理《陈太丘与友期》。 鲁迅先生把《世说新语》称为“是 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好书不读是人 生的一大憾事,请课外阅读《世说新 语》(如《王戎七岁知苦李》等名 篇)。
2019-6-24
谢谢你的观赏
42
2019-6-24
谢谢你的观赏
43
2019-6-24
谢谢你的观赏
44
2019-6-24
谢谢你的观赏
26
辨析古今异义
•
古
今
• 陈太丘与友期 ( ) (
)
• 太丘舍去
( )(
)
• 下车引之
( )(
)
• 元方入门不顾 ( ) ( )
2019-6-24
谢谢你的观赏
27
翻译句子
• 陈太丘与人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 丘舍去,去后乃至。
•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一会儿,雪越下越大,太傅高兴地 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
在空中差不多。” 2019-6-24
谢谢你的观赏
9
(最新整理)《世说新语》两则复习知识点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知识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世说新语》两则复习知识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世说新语》两则复习知识点的全部内容。
接近。
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好在有意象,它注重神似,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4、假设你也参与了谢太傅一家对雪的讨论,请仿照文中句式再写出一两句。
例句: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参考答案:梨花飘落差可拟。
未若鹅毛风中舞。
5、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对谢道韫才气的肯定与赞赏.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哪些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谢道蕴《咏雪联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陈太丘与友期》复习资料一、注音:尊君在不(fǒu)非人哉(zāi)二、解释词语:(1)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行:出行。
) (2)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日中:正午时分.) (3)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
去:离开)(4)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至:到。
)言,感到惭愧。
6、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参考答案: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7、你还知道类似谢道韫、陈元方这样机智聪颖的少年吗?参考答案: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
《世说新语两则》ppt课件(讲课适用)
子侄辈的人 讲解诗文
不久,一会儿
雪骤, 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 所似?”兄子胡儿曰
紧,急速 高兴的样子
什么 像
“撒盐空中差
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大致,差不多 相比
比不上,不如
公大笑乐。即 公大兄无弈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是,就是
学校课堂
8
理解字词句,翻译课文《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公大笑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
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学校课堂
10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举行 家庭聚会,跟子侄辈讲解诗文。不 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 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太傅的哥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 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太傅 的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 作柳絮随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得 笑了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太傅的大 哥谢无奕的女儿,学校课也堂 就是左将军王 11
•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学校课堂
12
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
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
色,
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
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
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 一喻好,它给人
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
❖ 2、从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七岁的陈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学校课堂
25
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 (陈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元方)答曰:“(家君) 待君久不至,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