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 八至十五章以及固态发酵

合集下载

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

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

1.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可分为( )酸解法、 ( )酶解法和酸酶结合法三种。

2. 糖酵解途径中的三个重要的关键酶是( )己糖激酶、磷酸丙糖激酶、 ( )丙酮酸激酶.3. 甘油的生物合成机制包括在酵母发酵醪中加入( )亚硫酸氢钠与乙醛起加成反应和在( )碱性条件下乙醛起歧化反应.4.微生物的吸氧量常用呼吸强度;耗氧速率两种方法来表示,二者的关系是( ) .5. 发酵热包括( )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和( )辐射热等几种热.6. 发酵过程中调节pH 值的方法主要有添加( )碳酸钙法;氨水流加法和尿素流加法。

7. 微生物工业上消除泡沫常用的方法有( )化学消泡和( )机械消泡两种.。

8. 一条典型的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可分为( )迟滞期、对数期;( )稳定期;衰亡期四个生长时期.9. 常用菌种保藏方法有( )斜面保藏法、 ( )沙土管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真空冷冻保藏法等。

10. 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五大营养要素是( )碳源、氮源;( )无机盐; ( )生长因子和水.11. 提高细胞膜的 ( )谷氨酸通透性,必须从控制磷脂的合成着手或者使细胞膜受损伤.12. 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发酵可分为( )有(需)氧发酵;( )厌氧发酵两大类。

13. 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基本方法包括( )自然选育、诱变育种;代谢控制育种;( )基因重组和定向育种等。

14. 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异型乳酸发酵时,产物为( )乳酸;( )乙醇;C O 2。

15. ( )诱导酶指存在底物时才干产生的酶,它是转录水平上调节( )酶浓度的一种方式。

16. 发酵工业的发展经历了( ) 自然发酵,纯培养技术的建立, ( )通气搅拌的好气性发酵技术的建立,人工诱变育种 ( ) 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开辟新型发酵原料时期,与( )基因操作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发酵工程技术等六个阶段。

17. 去除代谢终产物主要是通过改变细胞的膜的( )通透性来实现。

18. 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 )稀释法,( )划线法,单细胞挑选法,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法等方法。

发酵工程(期末考试)

发酵工程(期末考试)

发酵工程:采用现代化工程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获得发酵产品的条件:适宜的微生物保证或控制微生物进行代谢的各种条件进行微生物发酵工程组成: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发酵工程的范围1、以微生物细胞为产物的发酵工程2、以微生物代谢产物为产品的发酵工程3、以微生物酶为产品的发酵工程4、生物转化或修饰化合物的发酵工程5、微生物废水处理和其他生产微生物细胞物质:定义:是以获得具有多种用途的微生物菌体细胞为目的的产品的发酵工程,包括单细胞的酵母和藻类、担子菌,生物防治的苏云金杆菌以及人、畜防治疾病用的疫苗等。

特点:细胞的生长与产物积累成平行关系,生长速率最大时期也是产物合成速率最高阶段,生长稳定期产量最高。

微生物酶发酵酶的特点:易于工业化生产,便于改善工艺提高产量。

分类:胞内酶和胞外酶发酵酶生物合成特点:需要诱导作用,或遭受阻遏、抑制等调控作用的影响,在菌种选育、培养基配制以及发酵条件等方面需给予注意。

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包括初级代谢产物、中间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

初级代谢产物:对数生长期形成的产物是细胞自身生长所必需的,称为初级代谢产物或中间代谢产物。

各种次级代谢产物都是在微生物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时期即稳定期所产生的,来自于中间代谢产物和初级代谢产物。

微生物的生物转化定义:是利用生物细胞对一些化合物某一特定部位(基团)的作用,使它转变成结构相类似但具有更在经济价值的化合物。

最终产物是由微生物细胞的酶或酶系对底物某一特定部位进行化学反应而形成的。

搅拌作用:打碎空气气泡,增加气液接触界面以提高气液间的传质效率;使发酵液充分混和。

挡板的作用——防止液面中央产生漩涡,促使液体激烈翻动,提高溶解氧。

竖立的蛇管、列管、排管也可以起挡板作用;直管缺点:会有培养基冲入,污染压力表;起不到缓冲作用;灭菌冷却后有冷凝水(含菌)掉入罐内,污染菌种发酵罐的灭菌步骤:(在夹套中)关好空气阀,蒸气上进下出,冲蒸气,压力大于2kg/cm2(120℃),最好是4~5kg/cm2(160℃)。

发酵工程复习题

发酵工程复习题

发酵工程复习题《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试卷结构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题,合计12分)二、填空题(每空0.5分,合计20分)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20题,合计20分)四、多选题(每题2分,共6题,合计12分)五、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题,合计10分)六、简答题(18分,3-4题)七、分析题(8分)第一章绪论一、掌握发酵史的六个阶段和四个转折点。

答:六阶段:1、天然发酵时期;2、纯培养技术的建立;3、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 4、人工诱变育种与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5、开拓新型发酵原料时期;6、基因工程阶段四转折:1、纯培养;2、通气搅拌发酵;3、代谢控制;4、化学合成与微生物发酵二、发酵工业有何特点?发酵工业的范围包括哪些?答:特点:原料广;微生物主体;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产物单一,纯度高;投资少,效益好范围:1)以微生物代谢产物为产品的发酵工业2)以微生物酶为产品的发酵工业 3)以微生物细胞为产物的发酵工业 4)生物转化或修饰化合物的发酵工业 5)微生物废水处理和其他3、掌握发酵工业生产流程的6个环节。

答:1) 生产用菌种的扩大培养(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及扩培技术);2) 发酵培养基的配制(发酵原料的选择及预处理);3) 培养基、发酵罐以及辅助设备的消毒灭菌(灭菌技术);4) 将已培养好的有活性的纯菌株以一定量转接到发酵罐中(接种技术); 5) 将接种到发酵罐中的菌株控制在最适条件下生长并形成目的产物; 6) 将产物提取精制(发酵产物的分离提取);第二章菌种及扩大培养名词解释:菌种选育:是应用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理论,用一定的方法造成微生物的变异,再经过人工筛选得到人们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种子扩大培养:是指把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固体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摇瓶或静置培养,以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而获得一定的数量和质量的纯种制备过程。

发酵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发酵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发酵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发酵工程是指通过什么技术手段促使微生物发酵?A. 高温加热B. 低温冷藏C. 化学合成D. 手工搅拌答案:C. 化学合成2. 下面哪个条件对于发酵过程是必需的?A. 光照条件B. 高氧浓度C. 适宜温度D. 高湿度答案:C. 适宜温度3. 发酵酵母菌在酵母发酵过程中主要产生什么?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水D. 氮气答案:A. 二氧化碳4. 下面哪个因素对酵母发酵效果影响最大?A. 初始菌种浓度B. 发酵温度C. 发酵pH值D. 发酵时间答案:B. 发酵温度5. 发酵工程中的底物指的是什么?A. 微生物种类B. 发酵槽C. 发酵产物D. 发酵过程中的原料答案:D. 发酵过程中的原料二、填空题1. 发酵是一种通过微生物代谢作用,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

2.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产物包括二氧化碳、酒精、醋酸等。

3. 发酵过程中,适宜的温度范围能够提高微生物代谢速度。

4. 发酵工程中,控制pH值是为了保持适宜的微生物活性。

5. 发酵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是微生物进行呼吸代谢所必需的。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答: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代谢活动来生产有用物质的过程。

它通过控制底物、温度、酸碱度、氧气供应等因素,促使微生物正常生长和代谢,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所需的产品。

发酵工程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工工业等领域,生产出的产品包括酒精、乳酸、抗生素等。

2. 发酵工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其作用。

答:发酵工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

适宜的温度可以提高微生物代谢速度,促进产物的生成;控制适宜的pH值有利于维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可以满足微生物的呼吸代谢需求,提高发酵效率。

3. 发酵过程中的菌种选择对发酵效果有何影响?答:菌种选择是发酵工程中一个关键的因素,不同的菌种对底物的利用能力不同,产物的种类和产量也会有所差异。

发酵期末考试

发酵期末考试

发酵复习题一、名词解释〔3×5=15 分〕1、发酵:把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其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别代谢产物的过程统称为发酵。

2、前体:指那些非细胞生长的必需的养分物质,但参加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3、种子的扩大培育:是指保存在砂土管、冷冻枯燥管处于休眼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级扩大培育,最终获得肯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

这些纯种培育物称为种子。

4、糖化: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把原料中的不溶性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被利用的过程。

5、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但凡微生物生长不行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

6、种龄:是指种子罐中培育的菌体开头移入下一级种子罐或发酵罐时的培育时间。

7.淀粉的糊化: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在水中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作用称为糊化作用。

糊化作用的本质是淀粉粒中有序及无序态的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断开,分散在水中成为胶体溶液。

8.固态发酵:是指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下,在有肯定湿度的水不溶性固态基质中,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的一个生物反映过程。

9.纯培育:一个培育物中,全部的细胞或孢子都属于生物学上的同一种,称为纯培育。

严格地说,纯培育是在培育基上由一个细胞分裂、生殖而产生的后代。

二、填空〔30×1=30 分〕1、发酵工业的进展大致经受了哪六个阶段一、自然发酵阶段、纯培育技术的建立、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代谢掌握发酵技术、开拓发酵原料时期、基因工程阶段。

2、生产青霉的促进剂为苯乙酸。

3、依据抗生素的作用可分为广谱抗生素、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真菌抗生素、抗病毒抗生素、抗癌抗生素4、菌株选育的方法有自然育种、诱变育种、基因育种、分子育种。

5、按培育基物理性质可分为固体培育基、液体培育基。

6、发酵微生物生长生殖所必需的养分素有碳源、氮源、无机盐、水、生长因子、维生素7.影响菌种培育的条件有氧、种龄、接种量、温度、PH值、通风或搅拌。

《发酵工程与设备》期末复习题

《发酵工程与设备》期末复习题

《发酵工程与设备》期末复习题1、工业发酵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6个阶段)答: ①自然发酵阶段;②纯培养技术的建立;③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④诱变技术与代谢控制发酵的建立;⑤开拓新的发酵原料时期;⑥基因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业新阶段)。

2、发酵工程发展过程中的三个转折点什么?答: 纯培养技术的建立是第一个转折点,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是第二个转折点,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是第三个转折点。

3、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工业发酵可分为若干类型。

按发酵形式、发酵培养基的物理性状、按发酵工艺流程来、按发酵过程中对氧的不同需求来区分,各有哪些?答: ①发酵形式:细菌发酵、放线菌发酵、霉菌发酵、酵母发酵②发酵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固体发酵、液体发酵、半固体发酵③工艺流程: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连续发酵④对氧的需求:厌氧发酵、好氧发酵、兼性厌氧发酵4、固体发酵、发酵热、通风比、罐压、临界氧浓度、前体、分批灭菌、种子罐级数、全挡板条件、接种龄、产物合成促进剂、连续灭菌、种子培养、、接种量、轴功率、清洁生产等概念。

固体发酵:又称固态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湿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代谢的发酵过程。

发酵热:习惯上将产生的热能减去散失的热能所得的净热量称为发酵热。

通风比:罐压:临界氧浓度:各种微生物对发酵液中溶解氧浓度有一个最低要求,这一溶解氧浓度叫做临界氧浓度,以C浓度表示。

前体:指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的一类化合物。

分批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输入发酵罐内,直接用蒸汽加热,达到灭菌要求的温度和压力后维持一定时间,再冷却至发酵要求的温度,这一工艺称为分批灭菌或实罐灭菌。

种子罐级数:制备种子需逐级扩大培养的次数全挡板条件:是指达到消除液面旋涡的最低条件,在一定转速下面增加罐内附件而轴功率仍保持不变。

接种龄:是指种子罐中培养的菌丝体开始移入下一级种子罐或发酵罐时的培养时间产物合成促进剂:是指那些细胞生长非必需的,但加入后却能显著提高产量的物质。

发酵工程复习题

发酵工程复习题

发酵工程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发酵,发酵工程,现代发酵工程,巴氏灭菌法,需氧发酵,厌氧发酵,兼性厌氧发酵,液体发酵,固体发酵(浅盘固体发酵和深层固体发酵),半固体发酵,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分批发酵。

二简答题1. 简述发酵工业的特点;2。

简述发酵的一般工艺流程(菌种制备、培养基的制备、灭菌、接种、控制发酵条件、产物的提取与精制、回收处理三废物质)。

第二章发酵工业菌种一名词解释菌落,芽孢,荚膜,鞭毛,富集培养,比生长速率,连续培养,诱变育种,菌种退化,菌种的复壮。

二简答题1。

简述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及繁殖方式;2. 菌种分离筛选步骤。

第三章发酵工业培养基设计一名词解释培养基,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加富培养基:也称营养培养基,即在培养基中加入有利于某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使这类微生物的增殖速度比其他微生物快,从而使这类微生物能够在混有多种微生物的情况下占优势地位的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培养后会发生某种变化,从而区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斜面培养基:固体培养基的一种形式;制作时应趁热定量分装于试管内,并凝固成斜面的称为斜面培养基,用于菌种扩大转管及菌种保藏.种子培养基:供孢子发芽、生长和大量繁殖菌丝体,并使菌体长得粗壮,成为活力强的“种子”发酵培养基:供菌种生长、繁殖和合成产物之用。

它既要使种子接种后能迅速生长,达到一定的菌丝浓度,又要使长好的菌体能迅速合成需产物。

二简答题1. 培养基设计的基本原则答:目的明确、营养协调、经济节约、物理化学条件适宜适宜于大规模工业微生物发酵的培养基应具有以下几点共性:①单位培养基能够产生最大量的目的产物。

②能够是目的产物的合成速率最大.③能够使副产物的合成量最少④所采用的培养基应该质量稳定、价格低廉、易于长期获得⑤所采用的培养基尽量不影响工业好气发酵中的通气搅拌性能以及发酵常务的后期处理一般设计适宜于工业大规模发酵的培养基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必须提供合适微生物细胞和发酵产物的基本成分②有利于减少培养基原料的单耗③有利于提高产物的浓度,以及提高单位容积发酵罐的生产能力④有利于提高产物的合成速度,缩短发酵周期⑤尽量减少副产物的形成,便于产物的分离纯化,并尽可能减少产生“三废”物质⑥原料价格低廉,质量稳定,取材容易⑦所用原料尽可能减少对发酵过程中通气搅拌的影响,利于提高氧的利用率,降低能耗.第四章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一名词解释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料或设备中所有生命物质的过程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空气、地表以及容器和器具表面的微生物除菌:用过滤方法除去空气或液体中的微生物及其孢子防腐: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分批灭菌:将配置好的培养基放入发酵罐或其他装置中,通过蒸汽将培养基和所用设备仪器进行灭菌的操作过程,也称实罐灭菌连续灭菌: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向发酵罐等培养装置输送的同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等灭菌操作过程二简答题1.发酵过程污染的危害;答:①使发酵培养基因杂菌的消耗而损失,造成生产能力的下降②杂菌合成一些新的代谢产物,或杂菌污染后改变了发酵液的某些理化性质,使发酵产物的提取和分离变得困难,造成产物收率降低后产品质量下降③杂菌代谢会改变原反应体系的pH,使发酵发生异常④杂菌分解产物,使生产失败⑤细菌发生噬菌体污染,微生物细胞被裂解,导致整个发酵失败2.发酵工业常用的无菌技术;答:①干热灭菌法②湿热灭菌法③射线灭菌法④化学药剂灭菌法⑤过滤除菌法⑥火焰灭菌法3。

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 八至十五章以及固态发酵

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  八至十五章以及固态发酵

江南大学08级强化班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sunriben2011/1/3第八章1,发酵过程的定义发酵过程即细胞的生物反应过程,是指由生长繁殖的细胞所引起的生物反应过程。

它不仅包括了以往“发酵”的全部领域,而且还包括固定化细胞的反应过程、生物法废水处理过程和细菌采矿等过程。

2,为何要研究发酵过程微生物发酵的生产水平不仅取决于生产菌种本身的性能,而且要赋以合适的环境条件才能使它的生产能力充分表达出来。

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研究方法了解有关生产菌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如培养基、培养温度、pH、氧的需求等,并深入地了解生产菌在合成产物过程中的代谢调控机制以及可能的代谢途径,为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为了掌握菌种在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规律,可以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如取样测定随时间变化的菌体浓度,糖、氮消耗及产物浓度,以及采用传感器测定发酵罐中的培养温度pH、溶解氧等参数的情况,并予以有效地控制,使生产菌种处于产物合成的优化环境之中。

3,发酵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主要分为哪三大类物理参数、化学参数、生物参数4,发酵过程中通常测定的参数有哪些温度、罐压、空气流量、搅拌转速、pH、溶氧、基质浓度、菌体浓度5,发酵过程中参数测定的方法有哪两种在线测定离线测定6,简述发酵过程的代谢变化规律。

为什么要了解这一规律。

定义:?代谢变化是反映发酵过程中菌体的生长,发酵参数(培养基,培养条件等)和产物形成速率三者间的关系。

原因:了解生产菌种在具有合适的培养基、pH、温度和通气搅拌等环境条件下对基质的利用、细胞的生长以及产物合成的代谢变化,有利于人们对生产的控制7,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的定义。

对这三种发酵方式进行比较。

分批发酵:•是指在一封闭系统内含有初始限量基质的发酵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氧气、消泡剂及控制pH的酸或碱外,不再加入任何其它物质。

发酵过程中培养基成分减少,微生物得到繁殖. 特点微生物所处的环境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变化,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参数都随时间而变化,是一个不稳定的过程。

发酵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发酵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发酵工程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酵工程中,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主要包括:A. 异养需氧型B. 异养厌氧型C. 自养需氧型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项不是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参数?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光照强度3. 发酵罐中通常使用的搅拌器类型是:A. 桨式搅拌器B. 涡轮式搅拌器C. 螺旋搅拌器D. 磁力搅拌器4.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发酵过程中常用的碳源?A. 葡萄糖B. 乳糖C. 硝酸盐D. 淀粉5. 以下哪个不是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方法?A. 沉淀B. 过滤C. 超滤D. 蒸馏6.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调控?A. 基因工程B. 环境因素C. 酶的抑制D. 以上都是7. 工业发酵中,通常采用的微生物菌种包括:A. 野生型菌种B. 突变型菌种C. 基因工程菌种D. 以上都是8.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呼吸类型主要有:A. 有氧呼吸B. 无氧呼吸C. 微好氧呼吸D. 以上都是9. 以下哪个不是发酵工程中常用的消毒方法?A. 热消毒B. 紫外线消毒C. 化学消毒D. 辐射消毒10. 发酵过程中,pH值的控制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合成有重要影响,其主要原因是:A. 影响酶的活性B. 影响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C. 影响代谢产物的溶解度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改良方法。

2. 描述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及其对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3. 阐述发酵产物的提取和纯化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及其原理。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某发酵罐的体积为100升,发酵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速率为0.5升/分钟。

如果发酵罐的氧气浓度从20%下降到15%,计算氧气消耗的总体积。

2. 某发酵过程产生的代谢产物浓度与发酵时间的关系为C = 0.02t^2 + 0.5t,其中C是浓度(mg/L),t是时间(小时)。

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要

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要

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要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发酵工业的发展经历了(),纯培养技术的建立,()发酵技术的建立,人工诱变育种,()发酵技术的建立,开拓新型发酵原料时期,与()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发酵工程技术等六个阶段。

自然发酵;好气性;代谢控制;基因操作2.工业发酵方式根据所用菌种是单一或是多种可以分为单一()和()发酵。

纯种发酵;混合3.微生物培养(发酵)方式,可以分为()(发酵),()(发酵),补料分批培养(发酵)三种类型。

分批培养;连续培养;4.()是连接生物技术上下游过程的重要枢纽;()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一个主要途径。

发酵工程;发酵工程5.发酵工程发展史可分为三个发酵技术阶段:在1910以前为()发酵技术阶段;深层培养生产青霉素属于()发酵技术阶段;现代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就是以()为首要标志。

自然;近代;基因工程。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C )A 发酵工程产品主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和菌体本身B 可以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菌株C 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D 环境条件的变化既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又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2.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实现以下哪项的关键环节(A )A 产业化B 商品化C 社会化D 安全化3.通气搅拌技术的建立是发酵技术进步的(C )A第一个转折期 B 第二个转折期C 第三个转折期D 第四个转折期4.下列关于单细胞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B )A 是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蛋白质B 是通过发酵生产的微生物菌体C 是微生物细胞分泌的抗生素D 单细胞蛋白不能作为食品三、简答题1.发酵工程:在最适条件下,生物反应器中高效率培养特定细胞和生产目标代谢产物的工艺技术体系。

或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为人类生产有用产品的一种技术。

2.发酵工程有几个发展阶段?可粗分为3个阶段:传统发酵技术:天然发酵(酿造技术);近代发酵技术:纯培养微生物发酵技术;现代发酵技术:基因工程为首要标志(含代谢调控技术)四、问答题1.发酵工程的特点(1)常温、常压,操作条件温和;(2)原料粗放,以碳水化合物为主;(3)产物合成反应过程自动调节;(4)易完成复杂产物的加工合成;(5)设备单一可进行序列反应过程;(6)反应特异性强,副产物少;(7)菌种生产性能提高潜能大;(8)过程易污染杂菌或噬菌体。

发酵工程的期末试题及答案

发酵工程的期末试题及答案

发酵工程的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发酵工程的主要目标?a) 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b) 降低生产成本c) 防止发酵过程产生有害物质d) 提高生产效率答案:c) 防止发酵过程产生有害物质2. 发酵过程中最常见的有机酸是:a) 乙酸b) 乳酸c) 柠檬酸d) 苹果酸答案:b) 乳酸3.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有:a) 大肠杆菌b) 枯草芽孢杆菌c) 酵母菌d) 病毒菌株答案:c) 酵母菌4. 发酵工程中,最常用的培养基是:a) 葡萄糖培养基b) 酵母粉培养基c) 玉米粉培养基d) 大豆粉培养基答案:a) 葡萄糖培养基5. 以下哪项不是发酵过程的主要参数?a) pH值b) 温度c) 发酵时间d) 氧浓度答案:c) 发酵时间二、问答题1. 请简要描述发酵过程的基本原理。

答: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比如酵母菌、乳酸菌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代谢活动,通过产生能量、生成有机物质,实现物质的转化和变质。

发酵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增殖阶段、生长阶段和稳定阶段。

在增殖阶段,微生物通过吸收培养基中的养分进行快速繁殖,细胞数量大幅增加;在生长阶段,微生物继续繁殖,同时开始产生产物,并对培养基中的养分进行代谢和转化;在稳定阶段,微生物数量趋于平衡,产物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达到动态平衡。

发酵过程往往受到温度、pH值、氧浓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控制和调节。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发酵产品及其应用领域。

答:常见的发酵产品及其应用领域有:- 发酵食品:比如酸奶、酱油、豆豉等,在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

- 抗生素:比如青霉素、链霉素等,用于临床医学中的抗菌治疗。

- 生物燃料:比如乙醇,作为可替代石化燃料的一种新型能源。

3. 发酵工程中如何控制发酵过程的温度?答:控制发酵过程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有以下方法:- 使用恒温培养箱或恒温槽,通过设定恒定的温度来控制发酵系统的温度。

- 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热源,比如加热夹子或加热棒,通过调节加热源的功率来控制发酵系统的温度。

(完整word版)《发酵工程与设备》期末复习题

(完整word版)《发酵工程与设备》期末复习题

《发酵工程与设备》期末复习题1、工业发酵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6个阶段)答:①自然发酵阶段;②纯培养技术的建立;③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④诱变技术与代谢控制发酵的建立;⑤开拓新的发酵原料时期;⑥基因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业新阶段)。

2、发酵工程发展过程中的三个转折点什么?答: 纯培养技术的建立是第一个转折点,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是第二个转折点,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是第三个转折点。

3、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工业发酵可分为若干类型。

按发酵形式、发酵培养基的物理性状、按发酵工艺流程来、按发酵过程中对氧的不同需求来区分,各有哪些?答:①发酵形式:细菌发酵、放线菌发酵、霉菌发酵、酵母发酵②发酵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固体发酵、液体发酵、半固体发酵③工艺流程: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连续发酵④对氧的需求:厌氧发酵、好氧发酵、兼性厌氧发酵4、固体发酵、发酵热、通风比、罐压、临界氧浓度、前体、分批灭菌、种子罐级数、全挡板条件、接种龄、产物合成促进剂、连续灭菌、种子培养、、接种量、轴功率、清洁生产等概念。

固体发酵:又称固态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湿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代谢的发酵过程。

发酵热:习惯上将产生的热能减去散失的热能所得的净热量称为发酵热。

通风比:罐压:临界氧浓度:各种微生物对发酵液中溶解氧浓度有一个最低要求,这一溶解氧浓度叫做临界氧浓度,以C浓度表示。

前体:指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的一类化合物。

分批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输入发酵罐内,直接用蒸汽加热,达到灭菌要求的温度和压力后维持一定时间,再冷却至发酵要求的温度,这一工艺称为分批灭菌或实罐灭菌。

种子罐级数:制备种子需逐级扩大培养的次数全挡板条件:是指达到消除液面旋涡的最低条件,在一定转速下面增加罐内附件而轴功率仍保持不变。

接种龄:是指种子罐中培养的菌丝体开始移入下一级种子罐或发酵罐时的培养时间产物合成促进剂:是指那些细胞生长非必需的,但加入后却能显著提高产量的物质。

温州大学发酵期末复习题本部08

温州大学发酵期末复习题本部08

一、填空题:1、通常将现代生物技术划分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等五个方面,它们之间彼此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2、通气搅拌的大规模发酵生产技术的建立是现代发酵技术的开端。

3、利用基因工程菌生产的第一个有用物质是1977年美国试制成功的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4、微生物生物转化过程与化学催化过程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反映在其催化专一性强、效率高、条件温和等。

5、按微生物对氧的不同需求可将发酵类型分为需氧发酵、厌氧发酵以及兼性厌氧发酵三大类型。

6、现代工业发酵大多采用液体深层发酵,青霉素、谷氨酸、肌苷酸等大多数发酵产品均采用此法大量生产。

7、液体深层发酵的特点是容易按照生产菌种的营养要求以及在不同生理时期对通气、搅拌. 温度、及PH等的要求,选择最适发酵条件。

因此,目前几乎所有好氧性发酵都采用液体深层发酵。

8、按发酵工艺流程区分,发酵类型可分为分批发酵、连续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等三大类型。

9、发酵工业应用的可培养微生物通常分为四大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

10、常规的菌种选育包括自然选育、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等技术。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微生物育种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育种技术――基因工程育种。

11、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实现对传统发酵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大提高发酵水平,而且还可以建立新型的发酵产业,即利用基因工程菌生产微生物原来所没有的代谢产物。

12、碳源的作用包括:提供微生物菌体生长繁殖所需的能源以及合成菌体所需的碳骨架,同时提供菌体合成目的产物的原料。

13、工业发酵常用碳源有糖类、油脂、有机酸等。

14、工业发酵常用氮源包括:黄豆饼粉、花生饼粉、棉子饼粉、玉米浆、蛋白胨、尿素、酒糟、酵母粉、与鱼粉等。

15、就微生物的主要类群而言,有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之分,它们所需要的培养基组分也是不同的,培养细菌常用培养基为LB培养基;放线菌为高氏一号;酵母菌为麦芽汁培养基;霉菌为察式培养基。

发酵工程复习资料讲解

发酵工程复习资料讲解

发酵工程复习题(仅供参考)第1章绪论1.发酵:通过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代谢活动,产生和积累人们所需产品的生物反应过程。

2.发酵工程:主要包括菌种选育和保藏、菌种的扩大生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发酵生产和分离纯化制备,同时也包括微生物生理功能的工业化利用等。

3.现代生物技术划分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等5个方面。

4.发酵的本质:①1680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制成了显微镜;②1897年德国人毕希纳提出酶的催化理论后,对发酵的本质才最终有了真正的认识。

5.发酵工程技术的发展史(6个阶段):①1900年以前,自然发酵阶段;②1900-1940年,德国人科赫在1905年因肺结核菌研究获诺贝尔奖,科赫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应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细菌,得到了细菌的纯培养,同时改进了细菌的染色法,纯培养技术的建立是发酵技术发展的第一个转折时期;③1929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它的问世使千万生命免除了死亡的威胁,同时在发酵工业的发展史上开创了崭新的一页;④代谢控制发酵工程技术的建立,是发酵技术发展的第三个转折时期;⑤20世纪60年代,许多跨国公司决定研究生产微生物细胞作为饲料蛋白质的来源,甚至研究采用石油产品作为发酵原料,这一时期可视为发酵工业发展的第五阶段。

⑥这一时期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构建基因工程菌。

6.发酵工业的特点:①发酵过程一般都是在常温下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反应条件比较温和;②可采用较廉价的原料生产较高价值的产品;③发酵过程是通过生物体的自适应调节来完成的,反应的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单一的代谢产物;④由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反应机制,能专一性地和高度选择性地对某些较为复杂的化合物进行特定部位的生物转化修饰,也可以比较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⑤发酵生产不受地理、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订单安排通用发酵设备来生产多种多样的发酵产品。

7.(P6)8.工业发酵的类型:①根据对氧的需求分为:需氧发酵、兼性厌氧发酵和厌氧发酵;②根据培养基物理状态分为: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9.近年的一些新发展的微生物培养方法(两步法液体深层培养):此法在酶制剂生产和氨基酸生产方面应用较多。

发酵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

发酵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

发酵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包括:A. 细菌B. 酵母C. 霉菌D. 所有以上选项2.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A. 异养需氧型B. 异养厌氧型C. 自养型D. 光合型3. 下列哪个不是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发酵罐类型:A. 搅拌罐B. 静态罐C. 气升罐D. 固态发酵罐4. 发酵过程中,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是:A. 无影响B. 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C. 影响微生物的酶活性D. 所有以上选项5. 发酵工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在于:A. 保证微生物生长B. 保证酶的活性C. 保证产物的稳定性D. 所有以上选项6.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A. 干热灭菌B. 湿热灭菌C. 过滤灭菌D. 所有以上选项7. 发酵过程中,通气的作用是:A. 提供氧气B. 带走代谢产物C. 调节发酵罐内的压力D. 所有以上选项8. 发酵工程中,产物分离纯化的方法不包括:A. 沉淀法B. 离心法C. 蒸馏法D. 酶解法9.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产物产量的因素:A. 菌种的选择B. 发酵条件的控制C. 培养基的成分D. 操作人员的性别10. 下列哪个是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代谢调控方法:A. 基因工程B. 酶工程C. 细胞工程D. 组织工程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_______和_______进行生物转化的过程。

2. 发酵工程中,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发酵过程中,温度、pH值、_______等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因素。

4.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菌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 发酵工程中,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步骤。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发酵罐类型及其特点。

发酵工程复习题-11-06-14

发酵工程复习题-11-06-14

发酵工程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发酵,发酵工程,现代发酵工程,巴氏灭菌法,需氧发酵,厌氧发酵,兼性厌氧发酵,液体发酵,固体发酵(浅盘固体发酵和深层固体发酵),半固体发酵,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分批发酵。

二简答题1. 简述发酵工业的特点;2. 简述发酵的一般工艺流程(菌种制备、培养基的制备、灭菌、接种、控制发酵条件、产物的提取与精制、回收处理三废物质)。

第二章发酵工业菌种一名词解释菌落,芽孢,荚膜,鞭毛,富集培养,比生长速率,连续培养,诱变育种,菌种退化,菌种的复壮。

二简答题1. 简述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及繁殖方式;2. 菌种分离筛选步骤。

第三章发酵工业培养基设计一名词解释培养基,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鉴别培养基,斜面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

二简答题1. 培养基设计的基本原则第四章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一名词解释灭菌,消毒,除菌,防腐,分批灭菌,连续灭菌。

二简答题1. 发酵过程污染的危害;2. 发酵过程染菌的检查方法;3. 发酵工业常用的无菌技术;4. 湿热灭菌的原理及优缺点。

第五章发酵工业的种子制备一名词解释接种龄,接种量二简答题 1. 种子制备过程。

第六章发酵动力学一名词解释发酵动力学,恒化器,恒浊器第七章发酵工业中氧的供需一名词解释呼吸强度(QO2),耗氧速率(摄氧率)(ץ)。

二简答题1. 氧在微生物发酵中的作用;2. 简述发酵工业无菌氧气的供应过程;3. 简述发酵液中氧的传递过程。

第八章发酵过程控制一名词解释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临界氧浓度(C临),泡沫,污染,呼吸商,通气,搅拌器,罐体,挡板,发酵罐,发酵罐夹套,发酵罐盘管,消泡器。

二简答题1.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2. pH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3. 氧对发酵的影响;4. 发酵过程的溶氧变化;5. 影响溶解氧的因素;6. 发酵过程泡沫产生的原因;7. 发酵过程起泡的危害;8. 发酵过程泡沫的形成机制;9. 消泡剂的作用机理;10.发酵过程污染的途径;11.发酵过程防治污染的措施;12. 发酵终点判断放罐的主要指标;13. 发酵罐设计的基本要求;14. 发酵产品产业化三阶段;15. 发酵产品的特点。

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

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

七. 种子质量的判断
1、细胞或菌体
2、生化指标
通常测定的参数有:
1)pH
2)培养基灭菌后磷、糖、氨基氮的含量变化
3)菌体形态、菌体浓度和培养液外观(色素、颗粒等)
4)其它参数,如某种酶的活力
3、产物生成量
4、酶活力
第四章 发酵工业原料及其处理
..
一. 培养基基本要求: 1)都必须含有作为合成细胞组成的原料。 2)满足一般生化反应的基本条件,如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3)一定的 pH 等条件。 4)工业生产培养基所用的原材料必须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质量稳定。
..
优点: 1.产物结构复杂性和特异性: 手性或光学活性 2. 过程安全性:水相、常温、常压、中性、不燃不爆 3.主要原料可再生性:阳光和土地 4.原料可替换性 5.反应自控性 6.设备通用性 7.副产物可综合利用性 8.生产能力可提高性:突变与基因扩增 9.产物类型可塑性:突变与转基因
..
自然选育的一般程序: 制备单孢子(单细胞)悬液 ∨ 适当稀释 ∨ 在固体平板上分离 ∨ 挑取部分单菌落进行生产能力测定 ∨ 经反复筛选以确定生产能力更高的菌株替代原来的菌株 七.诱变育种
表型迟延现象: 遗传物质经诱变处理后发生的突变,必须经复制才能表现出来。
..
第三章 种子扩大培养
一. 种 子 扩 大 培 养: 定义:菌种的扩大培养就是把保藏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生产 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和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后达到一定 的数量和质量的纯种培养过程。这些纯种的培养物称为种子。
二. 尽管工业用微生物菌种多种多样,但作为大规模生产,选择菌种应遵循以 下原则: 1、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并形成所需的代谢产物,产量高; 2、培养条件易于控制; 3、生长速度和反应速度较快,发酵周期较短; 4、满足代谢控制的要求; 5、选育抗噬菌体和杂菌能力强的菌株; 6、菌种纯粹,不易变异退化,以保证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7、菌种不是病原菌,不产生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以保证安全。 8、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少,有利于提高装料系数和单罐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9、对需要添加的前体物质有耐受能力,且不能将前体物质作为碳源使用。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发酵工程》整理版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发酵工程》整理版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发酵工程》整理版过滤除菌法:采用定期灭菌的干燥介质来阻截流过空气中所包含的微生物,从而获得无菌空气的除菌方法。

常用的过滤介质:棉花、玻璃纤维、活性炭、超细玻璃纤维纸、石棉滤板。

第七章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临界氧浓度:指不影响菌的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氧浓度。

氧饱和度:发酵液中氧的浓度/临界溶氧溶度。

饱和溶氧浓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空气中的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mol/m3)如何调节摇瓶发酵的供氧水平(影响摇瓶kla的因素)?摇瓶机往复,频率80-120分/次,振幅8cm。

旋转,偏心距转速250rpm。

装液量,一般取1/10体积左右。

影响发酵罐供氧因素搅拌:搅拌功率增大对氧的利用效果明显,但过于激烈的搅拌,产生很大的剪切力,可能对细胞造成损伤。

且增加传热的负担。

空气流量:一定限度内,K la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培养液性质(密度、黏度、表面张力、扩散系数等)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细胞浓度增加,Kla值逐渐变小温度的影响:温度降低可得到较高的氧溶解度。

发酵液中的体积氧传递方程:OTR=K Lα(C*–C L)以单位体积的液体中所具有的氧的传递面积为 a (m2/m3),OTR单位体积培养液中的氧传递速率,K Lα以氧浓度为推动力的容积氧传递系数,反映了设备的供氧能力,C*与气相氧平衡时液相氧浓度(mol/m3),C L:液相溶解氧浓度。

如何调节通气搅拌发酵罐的供氧水平发酵初期较大的通风和搅拌而产生过大的剪切力,对菌体的生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发酵初期采用小通风,停搅拌,但是通气增大的时间一定要把握好。

CO2浓度对发酵的影响溶解在发酵液中的CO2对氨基酸、抗生素微生物的发酵具有刺激和抑制作用,大多数微生物适应低浓度的CO2(0.02%—0.04%V/V)。

CO2浓度的控制1.发酵过程通过通气量的控制,可以调节CO2浓度的大小,通气量大搅拌速度快CO2浓度就会减小。

2.通过控制罐压来调节CO2浓度:罐压升高发酵液中CO2浓度增加,罐压降低CO2浓度随着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08级强化班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sunriben2011/1/3第八章1,发酵过程的定义发酵过程即细胞的生物反应过程,是指由生长繁殖的细胞所引起的生物反应过程。

它不仅包括了以往“发酵”的全部领域,而且还包括固定化细胞的反应过程、生物法废水处理过程和细菌采矿等过程。

2,为何要研究发酵过程微生物发酵的生产水平不仅取决于生产菌种本身的性能,而且要赋以合适的环境条件才能使它的生产能力充分表达出来。

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研究方法了解有关生产菌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如培养基、培养温度、pH、氧的需求等,并深入地了解生产菌在合成产物过程中的代谢调控机制以及可能的代谢途径,为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为了掌握菌种在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规律,可以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如取样测定随时间变化的菌体浓度,糖、氮消耗及产物浓度,以及采用传感器测定发酵罐中的培养温度pH、溶解氧等参数的情况,并予以有效地控制,使生产菌种处于产物合成的优化环境之中。

3,发酵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主要分为哪三大类物理参数、化学参数、生物参数4,发酵过程中通常测定的参数有哪些温度、罐压、空气流量、搅拌转速、pH、溶氧、基质浓度、菌体浓度5,发酵过程中参数测定的方法有哪两种在线测定离线测定6,简述发酵过程的代谢变化规律。

为什么要了解这一规律。

定义:?代谢变化是反映发酵过程中菌体的生长,发酵参数(培养基,培养条件等)和产物形成速率三者间的关系。

原因:了解生产菌种在具有合适的培养基、pH、温度和通气搅拌等环境条件下对基质的利用、细胞的生长以及产物合成的代谢变化,有利于人们对生产的控制7,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的定义。

对这三种发酵方式进行比较。

分批发酵:•是指在一封闭系统内含有初始限量基质的发酵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氧气、消泡剂及控制pH的酸或碱外,不再加入任何其它物质。

发酵过程中培养基成分减少,微生物得到繁殖. 特点微生物所处的环境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变化,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参数都随时间而变化,是一个不稳定的过程。

•优点:•操作简单;•操作引起染菌的概率低。

•不会产生菌种老化和变异等问题•缺点•非生产时间较长、设备利用率低。

•补料分批发酵•又称半连续发酵或流加分批发酵,是指在分批发酵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发酵方式。

•优点:•使发酵系统中维持很低的基质浓度;•和连续发酵比、不需要严格的无菌条件;•不会产生菌种老化和变异等问题。

•缺点:•存在一定的非生产时间;•和分批发酵比,中途要流加新鲜培养基,增加了染菌的危险。

••连续发酵•培养基料液连续输入发酵罐,并同时放出含有产品的相同体积发酵液,使发酵罐内料液量维持恒定,微生物在近似恒定状态(恒定的基质浓度、恒定的产物浓度、恒定的pH、恒定菌体浓度、恒定的比生长速率)下生长的发酵方式。

•优点:•能维持低基质浓度;•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单位时间的产量;•便于自动控制。

•缺点:•菌种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较大;•要求严格的无菌条件。

•8按照产物生成与菌体生长是否同步,可将分批发酵分为哪两种类型,并用公式进行表述。

这种分类方法对实际生产有何指导意义生长关联性非生长关联性●如果生产的产品是生长关联型(如菌体与初级代谢产物),则宜采用有利于细胞生长的培养条件,延长与产物合成有关的对数生长期;●如果产品是非生长关联型(如次级代谢产物),则宜缩短对数生长期,并迅速获得足够量的菌体细胞后延长平衡期,以提高产量。

9,代谢变化、代谢曲线代谢变化是反映发酵过程中菌体的生长,发酵参数(培养基,培养条件等)和产物形成速率三者间的关系。

把它们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绘制成图,就成为所说的代谢曲线。

10,温度对发酵过程有何影响?•影响各种酶的反应速率和蛋白质性质•影响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影响生物合成的方向11,pH值对发酵过程有何影响?•pH影响酶的活性•pH影响微生物细胞膜所带电荷的状态•pH影响培养基某些组分和中间代谢产物的离解•pH不同,往往引起菌体代谢过程的不同,使代谢产物的质量和比例发生改变12,简述发酵过程中引起pH下降和上升的因素下降碳源过量消泡油添加过量生理酸性物质的存在上升氮源过多生理碱性物质的存在中间补料,碱性物质添加过多13,发酵过程中pH的控制方式。

调节基础培养基的配方●调节碳氮比(C/N)●添加缓冲剂补料控制●直接加酸加碱●补加碳源或氮源14,发酵过程中泡沫产生的原因✓由外界引进的气流被机械地分散形成(通风、搅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聚结生成(发泡性物质)。

15,发酵过程中泡沫的产生有何不利的影响降低发酵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菌群的非均一性增加了染菌的机会导致产物的损失消泡剂会给后提取工序带来困难16,在发酵过程中影响泡沫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培养基的配比及原材料组成通气与搅拌的强度培养基的破坏程度接种量的大小培养液本身性质的变化培养基灭菌的方法和操作染菌17,发酵过程中泡沫控制的方法。

•物理消沫法•化学消沫法18,化学消泡的机理。

⏹当泡沫的表层存在着由极性的表面活性物质形成双电层时,可以加入另一种具有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以降低泡沫的机械强曲?;或加入某些具有强极性的物质与发泡剂争夺液膜上的空间,降低液膜强度,使泡沫破裂。

⏹当泡沫的液膜具有较大的表面粘度时,可以加入某些分子内聚力较小的物质,以降低液膜的表面粘度,使液膜的液体流失,导致泡沫破裂。

19,发酵过程中补料控制的目的,所补的物料包括哪些类型,补料的原则及控制策略目的:解除基质过浓的抑制解除产物的反馈抑制解除葡萄糖分解代谢阻遏效应类型:补充微生物能源和碳源的需要。

补充菌体所需要的氮源。

补充微量元素或无机盐。

原则:1.控制微生物的中间代谢,使之向着有利于产物积累的方向发展。

2.为实现这一目标,在中间补料控制时,必须选择恰当的反馈控制参数和补料速率控制策略:•大多数补料分批发酵均补加生长限制性基质–以经验数据或预测数据控制流加;–以pH、尾气、溶氧、产物浓度等参数间接控制流加;–以物料平衡方程,通过传感器在线测定的一些参数计算限制性基质的浓度,间接控制流加;–用传感器直接测定限制性基质的浓度,直接控制流加。

20,临界氧浓度指不影响菌体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氧浓度,或微生物对发酵液中溶解氧浓度的最低要求。

21,请叙述发酵过程中溶解氧的一般变化规律。

⏹发酵前期:由于微生物大量繁殖,需氧量不断大幅度增加,此时需氧超过供氧,溶氧明显下降⏹发酵中后期,溶氧浓度明显地受工艺控制手段的影响,如补料的数量、时机和方式等⏹发酵后期由于菌体衰老,呼吸减弱,溶氧浓度也会逐步上升,一旦菌体自溶,溶氧就会明显地上升22,二氧化碳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机理,发酵过程如何控制二氧化碳影响:①CO2对菌体具有抑制作用,当排气中CO2的浓度高于4%时,微生物的糖代谢和呼吸速率下降。

②CO2对发酵也有影响对发酵促进。

如牛链球菌发酵生产多糖,最重要的发酵条件是提供的空气中要含5%的CO2 。

对发酵抑制。

如对肌苷、异亮氨酸、组氨酸、抗生素等发酵的抑制③影响发酵液的酸碱平衡。

机理:CO2及HCO3-主要是影响细胞膜的结构,导致膜的流动性及表面电荷密度发生改变,影响到细胞膜的输送效率,导致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形态发生改变。

①培养液中的CO2主要作用于细胞膜的脂质核心部位;②HCO3-影响细胞膜的膜蛋白。

控制:通过调节通风和搅拌来控制。

23,发酵过程的基本自控系统包括哪些前馈控制;后(反)馈控制;自适应控制24,发酵动力学的定义,研究发酵动力学的目的。

发酵动力学:研究各种发酵过程变量在活细胞的作用下变化的规律,以及各种发酵条件对这些变量变化速度的影响。

并以数学,工程学的原理,定量描述。

目的:通过动力学研究,优化发酵的工艺条件及调控方式;(研究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为调控提供依据)①建立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来模拟最适当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预测反应的趋势;②控制发酵过程,甚至用计算机来进行控制。

25,研究发酵动力学方法有哪两种?•宏观处理法–结构动力学模型(通过研究微观反应机制建立)–非结构动力学模型(不考虑微观反应机制,只考虑宏观变量之间的关系)•质量平衡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在系统中的积累速度=物质进入系统速度+物质在系统中生成的速度-物质在系统中排除的速度-物质在系统中消耗的速度26,简述Monod方程与米氏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Monod 方程的参数Monod方程是对实验现象的总结是经验方程(empirical model)米氏方程是根据酶反应机理推导得出是机理方程(mechanistic model )Monod 方程与米氏方程的相似性。

PS: Monod 方程应满足(1)菌体生长为均衡型非结构生长;(2)培养基中只有一种底物是生长限制性底物; (3)菌体产率系数恒定。

27,恒化器和恒浊器的定义。

✓ 恒化器:以某种必需营养作为生长限制基质,通过控制流加速率造成适应这种条件的细胞生长密度和生长速率,培养液中限制性底物浓度保持恒定。

✓ 恒浊器:通过控制生长限制性基质的流量维持恒定的菌体密度。

28,在连续培养过程中,其实际结果为何会和理论推导的结果发生偏差✓ 限制性基质为碳源时,部分消耗的碳源作为能量供生命活动,X 偏低; ✓ N ,S 为限制性基质,D 较小时会积累多糖,脂肪等,X 偏高;✓ Mg, P,K 为限制性基质时,同上,但细胞内这些物质下降,Y X/S 增大,细胞浓度偏高;✓ 复合培养基时,情况复杂,随着μ变化,限制性基质会改变,X 下降。

29,宏观产率系数• 宏观产率系数(或称得率系数)Y i /j 是化学计量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参数,常用于对碳源等底物形成菌体或产物的潜力进行评价,其中i 表示菌体或产物,j 表示底物• 例如,菌体对底物的产率系数可表示为:30,理论代谢产物产率的计算• 假设发酵过程中完全没有菌体生成,则Y P/S 可达理论最高值,称为理论代谢产物产率31,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32,研究连续培养动力学有何用途 • 确定最佳培养条件• 富集,选育特殊形状菌种建立选择性的培养环境生长速率不同的菌种在连续培养中的“去”“留”。

ds dx r r dt ds dtdx S S X X S X Y s x t t sx =-=≈--=∆∆-=//00/第九章 厌氧发酵设备1、酒精发酵设备的基本要求 • 满足酒精发酵的工艺要求– 满足酒精酵母生长和代谢的必要工艺条件 – 将发酵产生的热量及时移走 • 有利于发酵液的排出,设备的清洗、维修以及设备制造安装方便等问题。

2、酒精发酵罐的冷却装置有哪三种形式?– 中小型发酵罐:多采用罐顶喷水淋于罐外壁表面进行膜状冷却; – 大型发酵罐:由于罐外壁冷却面积不能满足冷却要求,所以,罐内装有冷却蛇管或罐内蛇管和罐外壁喷洒联合冷却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