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形象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形象研究
作者:孙敬
来源:《名家名作》2018年第09期
[摘; ; ; ; 要]作为一本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展现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对封建统治的不满与妥协。通过对维特形象进行研究,能够了解艺术形象背后的意义。《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了主人公从情感受挫到最终自杀的故事,从推出起就引起了大量的争论。基于此,针对维特形象进行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关; 键; 词]维特;形象;研究
可以说维特的自杀情节与作者的亲身经历有着直接的联系,其本人也曾提出《少年维特之烦恼》对自身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这部小说在出版后,立即引起了整个欧洲的热烈讨论,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甚至影响了德国文学的发展。所以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同时也包含了独特的影响力。
一、生活背景
《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德国出版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形成了维特热。也正是在这一作品的影响下,德国的文学发展发生了较大的转折。随着时间的不断迁移,《少年维特之烦恼》所产生的影响也在随之扩大,甚至对世界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一部有着国际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其在阅读后能够感受到虽然文章中没有动人的故事情节与悬念,但是在书信的来往下,从日常生活出发,借助简单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从主人公身上体现出作者的世界观与价值理念,同时也隐藏了德国的新型资产阶级在发展中的理想。在18世纪70年代,狂飙突进运动爆发,提倡人性的发展,所以带有个人主义的叛逆情绪得到了发展。狂飙突进运动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资产阶级想要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倡导自然,反对专权,而这也就是主人公所向往的目标。这一作品之所以被称为“少年歌德之烦恼”,其实就是因为作品其实就是歌德在青年阶段中的生活经历与情感变化,所以这一小说带有了一定的自传色彩。歌德本人曾经说过,之所以产生了《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那种心情,其实就是因为他自身经历过。所以说维特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其实就是歌德内心的情感发展。只有真正了解了维特,才能理解歌德,才能感悟其主题与价值[1]。
二、性格特点
主人公维特,作为市民家庭中的青年,有着天生的才华与丰富的情感,对大自然有着无限的情感与尊重,所以说自然也就成为他治愈自己的灵药。他不仅享受自然所带来的宁静感受,同时也对淳朴的民风有着浓厚的向往情感。所以说维特对人性的追求也是建立在自然与自由基础上的,其希望能够释放自己的天性,从而在独立与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升华。身处当时的时
代,其展现了对世俗等级制度的鄙视,同时也始终坚信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在面对保守的官场与造作的贵族时,其从内心表现出了厌恶的情感[2]。
三、悲剧命运
读者在阅读中更喜欢认真且真挚的维特,但是也正是这种性格特点使得维特最终走向了自杀。在舞会上维特结识了少女绿蒂,同时也对其产生出了浓郁的爱情。但是绿蒂早已与他人订婚,并成为他人的妻子。所以为了放下这一段感情,维特投入事业中。维特虽然有着出众的才华却难以展现。其上司过度拘泥在细节中,而维特自身却是比较爽快的,这样也就使得维特与上司之间的关系并不好。在后来的一次聚会中,所有的贵族对维特报以冷眼,这样的态度让维特受到打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维特出身于市民阶层。在那个时代,德国的等级制度是十分严格的,所以贵族对市民保持了蔑視的态度。但是从维特的角度上来说,其一直追求自由与平等,所以这种蔑视使得维特产生出了强烈的愤怒感,但是他对此也无可奈何。在封建制度的影响下,小市民是被压迫与支配的,所以大多数的市民选择服从这种支配。但是对于维特来说,其心性是比较高傲的,所以当市民面对这样的维特时,大多数人采取抨击的态度,将其在贵族圈中所遇到的事当成笑柄。爱情的失败与事业的受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使得维特的感情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虽然维特的本身是纯真与善良的,但是在长期的压迫与打击下,他自身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在不断的挣扎与反抗下,他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从这一层面上来说,维特的悲剧其实就是当时社会的悲剧,因为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许多青年都受到过这种精神上的打击,虽然想要追求自由平等,但是却难以挣脱枷锁。加之周边环境的影响,使得当时的青年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虽然维特反抗封建势力以失败告终,但他依然是那个时代觉醒的代表。所以说维特的形象其实就是歌德的思想与情感体现。
综上所述,《少年维特之烦恼》得到了当时许多青年的支持,因为这一作品体现了大多数青年的思想。所以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虽然讲述的是维特个人的故事,但却是当时社会中的典型形象,而这也就成为那个时代中的憧憬体现。
参考文献:
[1]刘为. 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形象[J]. 教师教育论坛,2007(6):27-28.
[2]鲁艳霞. 反叛的受难者:也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形象[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1(1):31-33.
作者单位: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