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美术为例探讨非遗保护与发展
浅谈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及保护措施
浅谈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及保护措施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
这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中国画、国画、书法、雕刻等。
本文将从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困境以及保护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活化难度大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其活化难度大,需要长期传承和
学习。
2. 传承缺失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时间累积。
但是现代社会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导致传承缺失。
3. 市场需求低
现代社会,市场越来越倾向于工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产品。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
化遗产不适应市场,没有太多的市场需求。
1. 政策保护
政府监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发掘并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
加强非遗保护与社会文化志愿服务的互动,不断提高公众的文化保护意识和视野。
2. 教育培训
开设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课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对传承
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传承能力。
鼓励传承人不断创新,通过吸引市场的方式让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
现代社会,满足市场需求。
4. 私人投资
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鼓励私人投资,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国际化发展,提高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要保护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通过政
策保护、教育培训、市场推广和私人投资等措施,才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
护。
浅谈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及保护措施
浅谈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及保护措施【摘要】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困境,其传承和保护面临着挑战。
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然后提出了当前面临的问题。
随后分析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困境,包括传承人的老龄化、传统技艺失传等。
针对这些困境,文中提出了四项保护措施,包括加强传统技艺传承培训、开展非遗文化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加强非遗作品的保护和管理、鼓励创新发展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总结了困境和保护措施的关系,并展望了未来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深入了解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困境、保护措施、传承培训、法律法规宣传、作品保护、创新发展、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传统技艺和文化传统面临着失传、衰退甚至消失的风险。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技艺传承人逐渐减少,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断代的风险;二是非遗文化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措施;三是非遗作品的保护和管理不到位,存在着被侵权盗用的情况;四是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与现代社会相融合,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缺乏有效机制。
面对这些困境,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来保护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我国悠久的文化遗产。
接下来,本文将围绕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和保护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1.2 问题提出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传统精神。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困境也日益凸显。
“非遗”进校园的传统美术项目现状调查与思考——以常州武进地区及常州幼儿师范学校为例
“非遗”进校园的传统美术项目现状调查与思考———以常州武进地区及常州幼儿师范学校为例■殷荣荣/常州幼儿师范学校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
将地方文化与民间美术纳入学校的美术专业教学,并将其导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范畴,从艺术教育的视野来研究地方文化与民间美术十分必要。
关键词:“非遗” 校园传承 课程设置“非遗”是现今逐步升温的热门话题。
非遗进校园成为各地普及非遗知识、宣传非遗文化的普遍做法与得力措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非遗进校园”也成了一个热门词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才积淀起来的优秀的文化基因。
在学习与传承上形式多样,人群广泛,但缺乏系统性,延续性。
传播的方式,更多是零星的展览、展示、体验活动。
真正作为一门课程,规范的进行教学还是空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是一种活态文化,主要依靠口传身授而得以留存与传承,通过人的传承活动得以保护和发展。
作为教育工作者,理所当然地应当不断发现和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与传承群体,从而使“非遗”传承链得到良好的维护与持续性发展。
促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对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非遗”全称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从闽台民间美术的传衍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
技艺美术类非遗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将其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 不仅可以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的文化价值,还可以通过旅游这一平台,让更 多的人了解和技艺美术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2、闽台技艺美术类非遗的旅游 开发策略
(1)建立技艺美术类非遗旅游景点和博物馆:通过建立技艺美术类非遗的 旅游景点和博物馆,展示闽台地区的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 这些文化遗产的魅力。
一、闽台民间美术概况
闽台民间美术指的是福建和台湾地区民间流传的各种美术形式,其中包括剪 纸、年画、刺绣、雕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些美术形式在两岸民间广泛流传, 并成为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闽台民间美术的传衍历程
闽台民间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和宗教文化。在长期的 历史发展过程中,闽台民间美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其 中,剪纸、年画等传统美术形式随着福建和台湾民众的迁徙和交流,逐渐传播到 闽台地区,并在这里生根发芽。
闽台地区的技艺美术类非遗资源丰富,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传 统技艺正逐渐被现代技术所取代,面临失传的危险。例如,福州软木画是一种传 统的木雕技艺,历史悠久,但如今由于传承人的稀缺和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的忽 视,其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三、闽台技艺美术类非遗的旅游 开发研究
1、技艺美术类非遗的旅游价值
从闽台民间美术的传衍看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
目录
01 一、闽台民间美术概 况
02
二、闽台民间美术的 传衍历程
03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生产性保护现状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
04 生产性保护的意义和 方法
05 参考内容
闽台民间美术的传衍与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
非遗背景下对民间传统美术的研究
非遗背景下对民间传统美术的研究作者:柳迪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06期摘要:不同的艺术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于民间艺术的分类有着不同的概念以及归纳与总结。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对民间艺术进行归纳,则分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这三大类别。
本论文着重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民间传统美术研究现状进行梳理。
关键词:非遗;民间传统美术;产业发展;研究现状第一章:“非遗”与民间传统美术的联系一、“非遗”简介进入21世纪,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与保护所展开的一系列文化运动,使得民间艺术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昆曲”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逐渐的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旨在保护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了人类文明的多元化的延续,使得传统文化的研究者与爱好者共同探索传统民间文化之路,让其延续并且得到创新与发展。
二、民间传统美术概述民间传统美术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广大民众百姓能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文化活动。
民间传统美术起源于老百姓自己真真实实的民间日常生活,由此不断的丰富着大众们的精神以及心理世界。
在最开始的人类起源阶段,所供人们娱乐的活动以及媒介极其不发达,民间传统美术就是在这个阶段不断地陪伴着人们在进步与发展。
三、“非遗”与民间传统美术的相辅相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措施,以及所颁布的政策与法令,使得民间艺术的艺形态、民间艺术作品、以及民间艺人的抢救与保护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民间传统美术逐步的受到了重视。
通过对于非遗背景下民间传统美术研究现状的梳理,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为再进一步的挖掘与传承起到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二章:民间传统美术——嵊州竹编(一)嵊州竹编的历史背景:嵊州市位于浙江的东部,气候温和,被誉为“水竹之乡”。
嵊州竹编创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的人们被迫于生活的需求,则利用竹子编制出极其简易的生活用具。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一、内容概括本文旨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本文将简要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我们将分析非遗在全球范围内的现状以及非遗传承所面临的挑战。
文章将重点关注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策略和方法,包括政策支持、教育普及、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提出对未来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无形的、非物质的文化表现形式。
它们通常代表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瑰宝。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活动、民间文学等多种类型,它们是民族精神和文化个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的推进,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全球化使得一些本土文化被外来文化所取代,导致非遗项目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受到威胁;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传统生活方式和技艺面临失传的困境。
非遗传承人的年龄偏大、后继无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应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挑战,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尝试制定相关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应加大对非遗保护的投入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非遗传承和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教育普及:通过开展非遗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培养非遗传承的后备人才。
科技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对非遗项目进行记录和整理,以便更好地保存和传承。
文化产业发展:借助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非遗项目的商业化运作,提高非遗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影响力。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形成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或称为无形文化遗产,是指那些无形的、非物质的文化表现形式。
它们通常是通过实践、表演、知识和技能等形式得以传播和保存的。
这些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人类的创造力、智慧和才华。
以郎庄面塑为例谈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郎庄面塑为例谈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而面塑作为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郎庄面塑作为我国面塑的重要代表之一,不仅在艺术价值上具有独特的魅力,更是体现了传统民间工艺的精湛技艺和丰富内涵。
本文将以郎庄面塑为例,探讨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一、郎庄面塑的历史渊源二、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分析作为传统民间工艺之一,郎庄面塑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一方面,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冲击,传统手工艺品市场需求下降,面塑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较大影响。
一些地方居民对民间艺术的认知和传承意识不足,导致面塑传统工艺的失传和荒废。
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优秀的传统工艺品失去了市场竞争力,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随着我们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力度的加大,郎庄面塑等传统工艺品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已经得到了较大进展。
政府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持和保护力度,通过对郎庄面塑等传统工艺品进行申报、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等方式,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国家相关部门也开展了一系列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活动,以提高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促进其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一些文化机构和民间组织也积极参与到郎庄面塑等传统工艺品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通过举办展览、培训、交流等方式,加强了对面塑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三、开发与保护的对策建议为了更好地发展和保护郎庄面塑等传统工艺品,我们应该采取以下一些对策:1. 加强政府扶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持和保护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大对郎庄面塑等传统工艺品的扶持力度,提高其融入市场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能力。
2. 引导社会参与。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组织参与到传统工艺品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通过举办展览、培训、交流等方式,加强对面塑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3. 传承创新。
非遗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
非遗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研究方案:非遗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受到重视。
非遗文化是指传统技艺、表演艺术、口头传统等具有代表性、独特性及历史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面对时代发展和全球化的冲击,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研究非遗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对于有效保护非遗文化、提升美术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非遗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方式,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以提升学生的非遗文化传承认知与实践能力。
具体问题如下:1. 目前美术课中是否已有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应用?传承方式如何?2. 如何将非遗文化与美术教育有机结合?3. 传统非遗文化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造力有何影响?4. 如何评价非遗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效果?三、研究方法与步骤1.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报告与案例,了解已有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调查各地美术教师对非遗文化传承与应用情况的认知与看法,以及学生在美术课中的体验与感受。
3.实地调研:走访多所学校,观察并记录非遗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教学实践,包括课堂教学、展览、传承项目等环节。
4.案例研究:选择几所进行非遗文化传承与应用较成功的学校,深入研究其实施方案、教学方法和有效措施。
5.数据采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采集各种数据,包括教师观察记录、学生反馈、实施效果等。
6.数据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非遗传承与应用的现状、优势和问题。
7.结果总结:根据研究数据,总结非遗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有效性,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
四、预期研究结果1. 对非遗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现状进行准确描述,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 探索非遗文化与美术教育的有机结合方式,为美术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湖北 非遗 传统美术类
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摘要:一、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概述二、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的代表性项目三、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的传承与保护四、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的价值与意义正文:一、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概述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是指湖北省内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美术项目。
这些项目承载着湖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湖北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包括剪纸、皮影、木雕、石雕、漆器、织锦等多个门类,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的代表性项目1.剪纸:湖北剪纸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其中,沔阳剪纸和阳新剪纸是湖北剪纸的代表作。
沔阳剪纸以其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而著称;阳新剪纸则以构图严谨、色彩丰富而见长。
2.皮影:湖北皮影戏是一种融合了戏曲、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民间表演艺术。
其中,江陵皮影戏和随州皮影戏最具代表性。
江陵皮影戏以表演生动、造型逼真而著名;随州皮影戏则以雕刻精细、色彩艳丽而受到赞誉。
3.木雕和石雕:湖北木雕和石雕具有悠久的历史,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其中,黄陂木雕和孝感石雕是湖北木雕和石雕的代表作。
黄陂木雕以其雕刻精细、形态生动而著称;孝感石雕则以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而受到赞誉。
4.漆器和织锦:湖北漆器和织锦具有悠久的历史,技艺精湛,作品精美。
其中,楚式漆器和荆州织锦是湖北漆器和织锦的代表作。
楚式漆器以其线条流畅、色彩艳丽而著名;荆州织锦则以图案精美、质地柔软而受到赞誉。
三、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的传承与保护为了保护和传承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湖北省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举办非遗文化节等。
此外,一些民间组织和个人也积极参与非遗传统美术类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如设立非遗传习所、开展非遗技艺比赛等。
四、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的价值与意义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湖北 非遗 传统美术类
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
【原创版】
目录
1.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的概述
2.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的代表性作品
3.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的文化价值
4.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的传承与保护
5.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的未来发展
正文
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湖北地区传统美术的高度成就。
其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既体现了湖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展示了湖北人民的独特艺术创造力。
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的代表性作品丰富多样,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楚汉漆艺、汉绣、阳新布贴等。
楚汉漆艺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漆艺之冠”。
汉绣则以其细腻的绣工和丰富的色彩,被誉为“绣
中之王”。
阳新布贴则以其朴素的风格和生动的画面,被誉为“民间艺术
的瑰宝”。
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
它们反映了湖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是我们了解和研究湖北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传承与保护方面,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面临着一些困难。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一些传统美术技艺逐渐失传。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的保护和传承。
对于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的未来发展,我们应积极探索新的传承方式,如与现代科技结合,以数字化方式保存和传播传统美术。
同时,我们也应
注重培养新一代的传统美术传承人,让他们接过传承的接力棒,将湖北非遗传统美术类发扬光大。
关于非遗推动工艺美术产业融合与发展的提案工艺美术与非遗2篇
关于非遗推动工艺美术产业融合与发展的提案工艺美术与非遗关于非遗推动工艺美术产业融合与发展的提案工艺美术与非遗精选2篇(一)推动工艺美术产业融合与发展的提案:1. 创建非遗创意设计中心:建立一个以非遗技艺为基础的设计中心,集聚设计师、工艺师、非遗传承者等各类专业人才,利用现代设计理念与非遗技艺相结合,推出具有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2. 建立产业链整合平台:建立一个整合非遗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美术产业链的平台,形成从原材料采集、加工、设计、制作到销售等一体化的产业链,提高协同效应和综合竞争力。
3. 推动数字化非遗传承: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非遗传统工艺数字化,如建立非遗技艺数据库、研发虚拟仿真技术等,保护和传承非遗技艺,同时为设计师提供参考和素材,推动工艺美术与非遗的融合发展。
4. 引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将现代管理理念引入工艺美术产业,注重市场研究、品牌建设、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工艺美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5. 加强行业合作与交流:鼓励工艺美术企业与非遗传承者、设计机构、文化机构等开展深度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产品研发、宣传推广等活动,促进工艺美术与非遗技艺的深度融合。
6.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对工艺美术与非遗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财政资金、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工艺美术与非遗产业的融合发展。
关于非遗推动工艺美术产业融合与发展的提案工艺美术与非遗精选2篇(二)尊敬的领导:我提交这份提案,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推动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工艺美术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发展,同时推动工艺美术产业的繁荣与提升。
1. 建立非遗工艺美术研究中心: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集合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非遗和工艺美术的相互融合。
该研究中心可以通过研究论文、学术交流、培训项目等形式,推动相关研究和人才培养。
2. 开展非遗工艺美术精品设计比赛:以非遗元素为灵感,组织精品设计比赛,鼓励设计师和工艺美术师们创作出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的精品作品。
中国非遗文化的创新事例
中国非遗文化的创新事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习俗等,包括口述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民间工艺、传统医药、民俗、传统体育等,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包括京剧、昆曲、木版年画、中国国画、书法、中国传统音乐、民俗民间音乐、社火、古琴、紫砂壶、北京烤鸭等。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京剧代表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进行创新,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中国非遗文化的创新事例,探讨京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及创新之路。
一、京剧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表演特色和艺术魅力。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传统的京剧表演形式在当代观众中逐渐失去吸引力,导致京剧市场需求不断下降,传统戏曲文化面临着存亡危机。
为了推动京剧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京剧演员和相关人士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借助现代化手段进行传承与创新。
1.京剧的表演形式创新传统的京剧表演形式在现代社会已经不能满足观众口味,因此需要对表演形式进行创新。
京剧演员们开始注重在表演中融入现代元素,通过舞台设计、服装造型、音响灯光等方面的创新,使京剧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同时,京剧演员们也积极尝试不同的表演形式,如电影、电视剧、网络直播等,借助现代媒体手段扩大京剧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2.京剧的故事题材创新传统的京剧故事题材大多取材于历史传说、文学名著等,这些题材对现代观众来说可能过于陈旧。
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京剧开始积极挖掘当代题材,创作新的京剧作品,如《巴黎圣母院》、《朝鲜战争》等,使京剧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更强的时代感和现代性,吸引了新的受众群体。
3.京剧的教育推广创新为了传承和推广京剧文化,京剧相关机构和演员们积极参与校园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等活动。
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以徽州木雕为例
83文/李 颖内容提要:从政府、市场与手艺人等方面分析当下徽州木雕的保护与发展的现状,从民艺本身变化及外部市场的需求角度出发进行民艺的保护与发展。
具体实践的方式有两个部分,一是通过形式与技艺的再现来保持原味的民艺;二是在保留民艺精髓的前提下,从形式材料工艺上进行改进与提高。
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出民艺本身的自我更新能力,并在大众的生活中延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民间艺术;市场;保护;发展徽州木雕以建筑构建为依托,既是徽州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的直接装饰形式。
作品题材丰富,既有生动的故事性也有强烈的形式感。
作品背后体现的是创作者们精湛的技艺,也是徽州人民的生活与治学的态度,是生活中的无字书,起到了教化人心,去恶从善的教化作用。
同其他民间艺术资源一样,徽州木雕是经历了数代人的生活、生产、实践传承下来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产物,一旦流失不可再生。
由于受到工业文明发展的影响,民艺的生存受到威胁,如手工艺者人数的减少精湛的技艺面临失传的威胁;为了在商业活动中赚得最大利益,木雕作品存在着粗制滥造的情况,等等。
但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也要看到民艺本身是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在其发展过程中适时而变,兼容并蓄伴随在我们的生活中。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我国传统民间美术传承的话题一直就比较的热门。
在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下,在学术界的研究以及社会实践的摸索中,对于传统民间美术的认知与保护已经有了较好的转机。
市场经济虽然给民间艺术带来了冲击,同是也带来了活力与市场,民间美术资源的产业开发不仅仅是经济事业更是文化事业和社会事业。
准确的市场定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遗产保护。
徽州木雕自身有着精湛的技艺、丰富的视觉内容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富有活力的旅游业的影响下,更是被大众认知与喜爱。
留住木雕手艺,并对民艺进行传播,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与艺术。
一、留住手艺徽州木雕工艺是一门精细的手艺活,徽州木雕的艺术价值离不开木雕艺人的精湛技艺,一块木头从布局到雕刻,在艺人们的一双巧手中通过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镂空雕等技法的雕琢成为了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海盐灶头画传承与发展探究
海盐灶头画传承与发展探究姜燕萍 浙江省海盐县通元文化站摘要:作为民间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灶头画是具有美化和美育功能的一种视觉艺术。
其题材广泛,内容 丰富,包罗万象,具有一定的社会美育功能和较高的民俗研究价值。
海盐灶头画不仅反映了海盐丰富多彩的民 间文化,也表达了海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祈愿。
本文就海盐灶头画的特色、传承与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非遗 灶头画 传承与发展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1-0170-04灶头画属于民间绘画艺术范畴,明清时期广泛盛行于江浙沪一带,有些地方称做灶花、灶壁画等。
这种绘画形式的特殊之处在于以民间柴火灶头为载体,且 创作主体大多数由泥水工匠担任,因材施艺现场绘制而成。
2011年,包括海盐灶头画在内的嘉兴灶头画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盐灶 头画具有色彩斑斓、画面匀称、布局合理、主题突出、 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装饰性强等艺术特点,是海盐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海盐灶头画数通元镇最为典型,截止目前,海盐县境内的嘉兴灶头画代表性传承人都 在通元。
一、海盐灶头画的特征海盐灶头画是一种民俗现象,是历史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灶头画作为民间民俗美术中的一个品种,它不单是一种深受农民喜爱的艺术形式,同时也 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民俗事象,具有较高的历史民俗文化价值。
在传统习俗中,砌灶头和画灶头画有许多讲究,绘制的位置主要分布在灶脚、灶身、灶心、灶门墙、灶顶等地方。
海盐灶头画特征由灶头的结构规模形式而 定,灶头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从规格上讲,灶头有三眼灶、两眼灶、单眼灶、老虎灶;从结构形式讲,有花篮式、大方脚式、小方脚式、套筒式,每个结构都是 —种特定的灶头画载体,每一载体按要求画上一定的图案。
其绘画主要表达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以其祈吉、信仰、实用、审美成一统,主题明显突出:如在灶筒上画上水浪,以示水可克火,压火于灶内,在灶 脚上画上几只花篮,以示花来花香,生活有着落,在灶脚上画上鲤鱼跳龙门,以示子孙飞黄腾达,在烟囱下端和烟箱结合处垂直画芝麻花,以示生活节节高,在灶心上画上如关云长、赵子龙、薛仁贵、岳飞等人们崇拜的英雄肖像等。
《当美术课程遇到非遗》读后感
《当美术课程遇到非遗》读后感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美术课程中融入非遗元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还能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当美术课程遇到非遗》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这一课题。
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感悟。
一、非遗与美术课程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当美术课程遇到非遗》一书指出,非遗与美术课程的融合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这种融合有助于丰富美术课程的内容,使之更具特色。
我国丰富的非遗资源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让美术课程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这种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在学习非遗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最后,这种融合对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将非遗元素融入创作中,使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书中精彩案例分析书中列举了许多美术课程与非遗融合的案例,让我印象深刻。
例如,将剪纸艺术融入美术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剪纸的魅力。
又如,将皮影戏与动画制作相结合,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了解皮影戏的历史与技艺。
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非遗与美术课程融合的无限可能,让人感叹不已。
三、对教育工作的启示阅读此书,我深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将非遗融入美术课程,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挖掘地方非遗资源,将其与美术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非遗的魅力。
2.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为学生传授非遗技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开展非遗主题的美术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将非遗元素融入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4.加强对非遗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非遗的认识,培养学生保护非遗的意识。
总结:《当美术课程遇到非遗》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非遗与美术课程融合的巨大潜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美术课程资源系统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 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 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日活动、 传统知识和技能等。文化产业则是指通过创意、策划、生产、销售等方式,将 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产业。
2、加强师资培训: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美术课程资源系统的师资问题, 教育部门应开展相关培训,提高美术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这样能够确 保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
3、创新美术课程内容: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和传统文化背景,创新美 术课程内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例如,开展民间美术欣赏、 传统工艺制作等课程,使学生近距离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培养其对传统文化 的热爱。
针对以上问题,本次演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材编写与课程设置:应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在教材中适 当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如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同时,应注重课 程设置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有机地融入美术教学中。
2、教师培养:加强对美术教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和教学能力。此外,可以通过组建教师团队、引进非遗传承人进校园等方式, 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基本内容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瑰宝,也是国家软实力和民族认同感 的体现。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文化产业, 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本次演示旨在评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文化产业 的价值和
2、开展实践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中,如 民间工艺制作、传统绘画学习等。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他 们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传承与发展—非遗竹编艺术走进现代中小学美术课堂
传承与发展—非遗竹编艺术走进现代中小学美术课堂【摘要】竹编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它极富人文意蕴,有着很强的审美价值。
将竹编艺术引入到初中美术教学当中,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让学生从竹编工艺的细枝末节入手,了解竹编文化的特点,感受民间文化的艺术魅力,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
除此之外,对于提升初中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
本文将对中小学美术引入竹编艺术的具体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非遗竹编艺术;中小学;美术教学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凝聚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
2008年,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先辈留下的文化宝藏与精神财富,其也有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传承这些文化也有着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校教育也应该利用多种媒介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让学生能够积极关注这些历史文化,感知独特的中华文明价值。
因此,将竹编艺术引入到当代中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美术引入竹编艺术的重要意义(一)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人的文化素养离不开一个有文化底蕴的空间。
竹编文化则让我们走进文化的大门,我们通过本次竹编画的教学学习、实践,学生对竹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激发了他们了解竹编,学习竹编编织的热情。
在教学中,学生不仅创作竹编画作品,同时也对竹编的其他编织方式有了浓厚的兴趣。
在不断的竹编学习创作中,他们从中了解自己祖辈们那个年代的生活方式,理解他们对竹编制品的情有独钟,明白了至今为何还留用竹编用品的习俗,明白了我们为何要传承这份古老的艺术。
因为这样古老的民间工艺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唤醒了大家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同。
(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美术核心素养中提出创意实践,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不必可少的素养。
在竹编画教学中,学生以自己的审美感受,在创作过程中主动寻找各种材料,如相框、绣花绷、不织布等,并尝试把这些不同材料、媒介与竹编相结合,进行多种表现形式的尝试、混搭。
试论文化“涵化”与传统美术类非遗的传承保护
探索研究[摘 要]传统美术类非遗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变革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下,传统美术类非遗的传承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加强传统美术类非遗的传承保护,需要通过文化“涵化”的理念和措施,将其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实现传统艺术的延续和创新。
探讨文化“涵化”与传统美术类非遗的传承保护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对传统美术类非遗的传承保护和文化“涵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文化“涵化”;传统美术类非遗;传承保护[中图分类号]J5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16-0027-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刘兴攀,冯靖壹.试论文化“涵化”与传统美术类非遗的传承保护[J].天工,2023(16):27-29.刘兴攀 冯靖壹江西科技学院试论文化“涵化”与传统美术类非遗的传承保护作者简介:刘兴攀(1987—),男,汉族,江西上饶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与设计。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为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美术类非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保护问题备受关注。
然而,传统美术的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结合,实现“涵化”。
文化“涵化”是指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中,使其能够与现代生活相适应和相互融合。
传统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保护既需要保持其传统特色,又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契合。
因此,实现传统美术的“涵化”成为传统美术类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途径。
一、文化“涵化”的概念及其与传统美术类非遗的关系文化“涵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用于描述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它强调了传统文化的呈现与当代社会的相互渗透,使得传统文化保持活力,并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
试论“非遗” 视野下传统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面塑,顾名思义,就是用面来塑造形象的手工技艺。原料主要是面粉、糯米粉、各种颜料等。用手指和小刀、剪刀、梳子、竹针等极简单的工具,通过揉、搓、挤、压、团、挑、按、拨等造型技巧,先把面人的头部或身体做出来,再加手,配以相关的道具。顷刻之间,就把千姿百态的各种小型动物、植物、人物形象完成了,维妙维肖、活灵活现,令人赞叹不已。
五、从濒危状况正面对待保护、发展、传承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和娱乐媒体的多样化,面塑技艺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化进程中强势文化的冲击,加上传承人逐渐老去和后继乏人,面塑技艺将面临消失的危险。我们应该从面塑的发展轨迹中寻找到它的生存、发展的规律,探求其传承、发展、创新道路。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从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的等级制非遗保护项目和传承人,这就大大提高了项目的知名度和传统美术大师的地位。但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以及传承而言,仅仅依靠政府行为是不够的,它需要人民群众自觉去学、去传习传承。传统美术的发展、传承、创新,需要艺人们在民间发掘当地特色,去探寻自己发展、传承、创新之路。面塑技艺产生于民间节令习俗之中,所以要让它回归到老百姓的活动中去。只要大多数老百姓有需求,面塑产品才有更大市场,面塑技艺才有生存空间。面塑艺人应该根据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断创新,捏出不同种类的花、草、树、人、禽、鸟、兽等面塑,扩展实用领域,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价值,来学习其技艺,传承其技艺。
生于清朝同治年间的郁南县千官双龙村蔡恒广,采用染色的糯米粉捏面人销售,很受欢迎,成为郁南县第一代捏面塑艺人。当时的蔡恒广因家贫,13岁起便跟随同村亲朋到浙江一带打工谋生,结识了当地一位姓张的面塑艺人。张姓艺人很赏识蔡恒广的聪慧与勤劳,便收其为徒,毫无保留地将面塑技艺传授给他。自此蔡恒广便以捏面人出售为生。后来张姓艺人将二女儿许配给他为妻,为他生下了儿子蔡锡伦。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小郭泥塑为例
2021-06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小郭泥塑为例关文申红(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00)摘要:起源于清代咸丰年间的小郭泥塑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以质朴无华,平凡自然的独特魅力收获了人们的喜爱。
小郭泥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传承中面临诸多困境。
本文通过分析小郭泥塑的艺术特征与价值,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小郭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17-0165-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17.079一、小郭泥塑的艺术特征泥塑是民间百姓用粘土捏造出来的各种事物,它与民间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经过几百年的传承,逐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泥塑很好的还原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带有吉祥的寓意,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
有的泥塑会以鲜艳的色彩进行装饰,鲜亮的颜色仿佛点亮了人们的生活,也使泥塑看上去更加的生动、活泼。
泥塑的制作过程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成型,第二步上色。
其中,成型分为三种:模印成型、手捏成型和半捏半印成型。
小郭泥塑的制作过程也是如此。
相传清代咸丰年间,小郭泥塑开始出现,以苍山县兴明乡小郭村为代表,当地的手工艺人利用本地的黄泥塑成各类人或动物玩具,经过晾干、涂粉、着色几道工序后至市场销售。
小郭泥塑以生动传神、琳琅满目的形象,及其自身独特的泥塑技法,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民间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小郭泥塑的外形概括简洁、完整统一,既夸张而又真实。
小郭泥塑艺术色彩艳丽,对比活泼,它的上色过程是:先将白粉涂抹在泥模的外型上,再用胶水调出的大红、桃红、黄、翠绿等颜料根据需要上色,最后用墨点缀,墨色使整体效果更加和谐。
细看会发现,泥人的后背和底部会有微微露出的泥土色,这种看似不经意间的行为,反而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手工艺人的独出心栽,使人们感受到了小郭泥塑的亲切、质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传统美术为例探讨非遗保护与发展
作者:张雨薇
来源:《大观》2019年第04期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
文章通过探讨现代多元化发展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及传承的现状,进而发现问题,以传统美术为例探讨如何更好地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社会,引起人们对于非遗的兴趣和关注并开拓教育思路,扩大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从而继承和传播非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关键词:传统美术;非遗;美术教育
一、以传统美术为例分析非遗现状
(一)非遗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生产生活创造的成果,是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
非遗的保护与发展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具有独特作用。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世界文化新鲜刺激,而我国部分非遗传统文化未能及时与现代生活融合进行转型,导致其对新一代年轻人的吸引力下降,因此了解、学习非遗的人越来越少,逐渐出现非遗传承人高龄化乃至断代现象。
非遗作为与大众贴合的生活一部分,其发掘方式仍需探寻。
我国目前以总体性保护为基本策略对非遗传承人开展保护,“各种文化力量并存共鸣的时代,在世界文化受到全球性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影响之际,总体性保护可以完成一种文化整合”[1]。
这种方法更具系统性、权威性、普及性,但却与非遗多样性的特点产生冲突,尚有发展完善的空间。
(二)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教育往往被重视程度并不高。
然而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美育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传统美术的教育,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在世界美术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我国传统美术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目前多数高校美术类招生往往将素描、油画等西方审美体系的内容作为考查内容,从而使学生对传统美术的发展了解较少,甚至不能欣赏东方特色的作品。
美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要更多地关注传统美术,了解非遗文化。
二、非遗保护的必要性
(一)文化需要
非遗保护出于文化需要。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以中国传统美术为例,它的存在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政治、文化情况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例如源于寺院的藏族唐卡(图1),因其富有藏族文化特色和独特风格,對研究中国藏民族民间和宗教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诸多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组成了我国古代文明,因此,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势在必行。
(二)精神需要
非遗保护同样出于精神需要。
民族的长久不衰需要文化的延续。
文化是民族归属感形成的精神纽带。
它培育出一个民族的气质,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
“一个不属于任何文明、缺少文化核心的国家”,“不可能作为一个具有内聚力的社会而长期存在。
”[3]非遗文化的传承有利于
了解民族文化以及培养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在各种文化思想共生杂陈的当代背景下,非遗的保护对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文化与艺术美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价值
非遗保护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传承非遗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非遗传承人趋于高龄,年轻人对非遗的接触普遍较少,长此以往,传统文化很可能式微。
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新一代人将决定传统文化的发展。
为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它必须要赢得青年人的关注和喜爱。
成长过程中,青年人需要充实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审美意识、文化意识,培养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青年人应担当起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的责任。
三、非遗的保护与发展
(一)传承人的保护
非遗记录着民族历史,承载着民族的情感。
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育十分关键。
传统美术类别非遗项目传承人相较其他类别,女性较多,这与历史上的性别分工不无关系,传统生活中女性从事着纺织刺绣等创作劳动。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建立起类型性保护发展的性别意识,这样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才能实现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有效性”[4]。
以此为例的类型化保护的观念可以改进纠正当下非遗传承人保护中的一些问题。
(二)非遗与当代社会的融合
人们之所以感觉自己与非遗之间存在着距离,与其完全是被动的接收者不无关系。
我们未来要致力于溶主客体于一炉,变被动为主动。
例如,青海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泥塑、壁画等非遗项目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走出了特色文化产业化的道路(图2),既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又传扬了非遗文化,值得借鉴与参考。
非遗的转型发展由于现代消费水平的提高得到了巨大的空间。
因此,只要通过丰富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近非遗文化,非遗转型定将蓬勃发展。
(三)非遗文化与美术教育的互动
1.课堂内容
就课堂内容而言,把非遗元素纳入美术基础教育体系,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深化素质教育。
“日本的商业CG插画(图3)中有其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其产业不仅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成为了日本经济中的重要产业。
相比而言,我国CG插画的设计教学与市场的结合还不太成熟。
将非遗文化渗入CG插画的教学中,会形成独有中国特色的风格特点,引导当代CG插画在文化市场上的风向标。
”[5]通过让传承人走进课堂,向新一代传授传统艺术,传递文化理念,让学生真切感受非遗的魅力和传承人的追求,是培养学生对于非遗兴趣,
建立对于非遗情感的有益探索。
此外,教学内容应注重地方特色以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地方民间美术形式,开阔学生视野,领会民俗文化。
2.课外活动
校园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开展校间的非遗交流与展览,开展非遗文化推广活动,建立非遗兴趣组织,诸如此类的多样的课外活动能够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并且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学生积极参与非遗文化相关课外活动,拉近了非遗文化与学生的距离。
年轻人的创意思维使非遗文化更加亲和,这也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扬。
3.宣传手段
非遗文化的校园推广要尝试各种途径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近非遗,扩大非遗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
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媒介,如校园广播、校园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推广,让非遗文化教育进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体会到非遗魅力。
4.個人素养
青年人需要非遗文化的熏染,非遗文化需要青年人的继承和弘扬。
为传承传统美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学习非遗知识,提升自身的非遗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实践,感受非遗的人文情怀与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美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曾在中国历史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深厚的美学思想。
然而,随着各种文化元素的涌入,传统美术的生存力下降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为此,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都应该加强对非遗保护的重视。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带给我们强烈的文化自豪感。
我们要将非遗文化结合时代特色,通过新形式进行当代表达,弘扬中国非遗文化,推广中国文化形象,让世界感受中国魅力。
参考文献:
[1]孙正国.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类型化保护[J].求索,2009(10):52-54.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EB/OL].(2005-12-23)[2019-02-01].http:///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185117.htm.
[3]S·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353-354.
[4]王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问题研究——基于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分析[J].文化遗产,2018(2):63-70.
[5]葛慧.非遗文化艺术符号渗入CG插画教学的探讨[J].大众文艺,2016(6):226-227.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