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带说,以说带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合集下载

统整单元目标 强化语言实践 促进思维发展――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为例

统整单元目标 强化语言实践 促进思维发展――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为例

吴庆,女,1977年7月生,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苏州市吴中区教学与教育科学研究室语文学科教研员,宝带小学副校长,曾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

统整单元目标 强化语言实践 促进思维发展――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为例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堂上,教师应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从统整单元目标入手,利用深度阅读、设立支架、统整资源等方法强化语言实践,开展教学活动。

这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还能使学生在思考、动手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一、单元主题分析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合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

比如,三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的主题为“观察与发现”,分别编排了《花钟》《蜜蜂》两篇精读课文及一篇略读课文《小虾》。

单元页呈现了三部分信息,分别为插图、单元导语和语文要素。

插图颜色鲜亮,形象逼真;如诗般的单元导语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妙趣横生;语文要素包括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阅读教学的语文要素),以及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习作教学的语文要素)。

(一)人文主题本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花钟》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顺序叙写了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告诉我们要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认真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蜜蜂》一文叙述了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为了弄清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而做了一项实验的事情,旨在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认真的探索精神;《小虾》一文通过“我” 对小虾外形、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二)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是一种很有效的阅读方法。

引导学生立足一段话的学习,敏锐择取、准确判断一段话中的关键语句,并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是达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学段目标的关键环节。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是指通过阅读来启发写作,通过写作来促进阅读的理念。

这种理念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适用于成年人的学习和职业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和个人发展的角度,探讨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实践建议。

以读带写的理念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语言和知识,从中获取灵感,拓展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文章,了解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这些都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经验,使他们在写作时能够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写作来促进阅读也是十分重要的。

写作是对思维的整理和表达,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实践。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理解进行转化和表达,进一步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查找资料,从中获取所需要的素材和信息,从而促进了对书籍和资源的利用。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取到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而写作则是对这些信息和知识进行整理和提炼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来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素材库,并在写作中将这些知识和信息进行整合,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除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外,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理念也适用于成年人的学习和职业发展。

在职场中,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和交流方式,良好的写作能力可以提升个人的职业竞争力。

而阅读则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对于成年人来说,通过不断地阅读,可以获取到最新的行业动态和知识,了解到各种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理论成果。

而通过写作,可以将自己的理解和见解进行输出,形成自己的专业观点和见解,从而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020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练习题

2020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练习题

2020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练习题1.下列对于原始教育与古代社会教育的区别,描述错误的是( )。

A.原始社会教育没有明确目的性,古代社会教育有明确目的性B.原始社会教育没有固定的教师,古代社会教育有固定的教师C.原始社会教育没有明确等级性,古代社会教育有明确等级性D.原始社会教育与劳动生产结合,古代社会教育与劳动相脱离【答案】A。

解析:教育是有目地培养人的活动。

因此,人类的教育任何时候都具有目的性。

2.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B.夸美纽斯C.柏拉图D.卢梭【答案】C。

解析: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是( )。

A.提高质量B.促进公平C.改革创新D.育人为本【答案】B。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章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4.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

A.六艺B.八股文C.自然科学D.四书五经【答案】D。

解析: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四书五经。

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5.“豫时孙摩”的原则最早出自( )。

A.《论语》B.《学记》C.《中庸》D.《孟子》【答案】B。

解析:《学记》中提出:“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分别对应的是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和相互学习的原则。

6.教育的( )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

A.神话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劳动起源论【答案】B。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它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

7.下列对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思维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它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师们需要采用一些创新而又实用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并探讨它们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激发学生思考和发现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有趣的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分析和推理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运用思维进行学习。

二、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共同合作解决问题、讨论观点和分享经验。

通过互相协作和交流,学生们不仅可以从他人的观点中学习,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合作学习法也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通过真实的案例提供学习机会,促使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

通过阅读真实案例、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和制定解决方案,学生们将面临真实情景,挑战自己的思维能力,并从实践中获得经验。

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还能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料和网络资源来展示和讲解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用电子学习平台进行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具有生动有趣、互动性强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动力。

五、多元评价方法多元评价方法是指通过多种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笔试、口试、实验、小组讨论等。

以阅读引领思维,建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以阅读引领思维,建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以阅读引领思维,建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摘要: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认识数学原理、发展数学思想的基础能力。

本文从用数学阅读唤醒小学数学课堂的本真色彩、用数学阅读营造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究氛围和用数学阅读指导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实施,阐述了数学阅读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建构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数学阅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在数学学习中,随着学习内容的进阶,需要学生自主阅读的内容会越来越多,数学题目中的难懂字句也会越来越多,数学学习的难度逐渐递增。

尤其是对应用理解类的数学题,教师需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学生才能理解数学题目给出的信息,从而自主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提高学习效率,发散数学思维。

一、用數学阅读唤醒小学数学课堂的本真色彩(一)寓教于故事情境之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为如何创设情境而烦恼。

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好数学阅读材料,寓教于故事情境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预习新知识,就能使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道阅读题: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记载了一道“哪吒战夜叉”的趣题——八臂一头号夜叉,三头六臂是哪吒。

两出争强来斗争,不相胜负正相交。

三十六头齐出动,一百八手乱相抓。

旁边看者殷勤问,几个哪吒几夜叉?首先,学生需要先读懂该文言故事的意思,将其翻译成白话文。

其次,学生在阅读后要归纳出该问题属于“鸡兔同笼”类问题。

这种阅读故事的预习形式,既能通过趣味性的故事情境,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又能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研读数学教材,从而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

(二)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提问的平台。

利用好数学阅读,不但能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情境素材,而且能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在自学的过程中学会提问。

这些问题通常是学生在阅读时产生的疑惑,能让学生在上课期间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与思考,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阅读方法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阅读方法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阅读方法阅读是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因此,了解有效的阅读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阅读方法:1.积极阅读积极阅读是一种主动和有目的的阅读方式。

学生应该明确阅读的目的,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和效率。

学生可以让自己问一些问题,例如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什么?我能从中学到哪些新知识?我能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吗?2.注重阅读理解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读物并提高其思维水平。

学生应该使用各种方法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如分析句子,推断含义,猜测单词,解决难点等。

3.批判性阅读批判性阅读是一种深入思考和分析的阅读方式,帮助学生看到文章的不同层面,包括文本,语法,作者背景,语言等。

这种阅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并提高其批判思维能力。

4.速读速读是一种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的方法。

虽然速读并不是所有阅读的理想方法,但如果学生遇到了需要快速阅读的文本,速读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效率。

然而,在速读时,学生应该注意保持理解,坚持对文章重点和关键字的读取和记忆。

5.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是一种帮助学生提高文本记忆和思维能力的方法。

在学生完成阅读后,他们应该总结和归纳文章的内容和信息,并将其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记忆,还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思考。

6.创造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需要学生使用自己的想象,创造出自己的故事,角色,场景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畅想自己的创意,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

7.跨学科阅读跨学科阅读是一种拓宽视野并加深对某一主题的理解的方法。

通过阅读各个领域的材料,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一个主题,并掌握其最新的发展和趋势。

总之,以上这些阅读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学生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在阅读中更好的掌握知识。

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文章介绍了语文教学中通过强化熟读背诵、扩大阅读面和加强写作密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积累;感悟;运用;创造思维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这辩证地阐明了语文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

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创新能力是学生高素养的表现,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动力。

只有基本素养厚实,创新才有扎实的根基,人的持续发展可能才越大。

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基础教育,培养语文基本素养,“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创造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语文基本素养,简单来说就是表现在交流过程中读写听说能力,这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统一的。

它反映了一个学生语文素质的整体水平,是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

日常生活中,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要说的事表达出来,进行思想交流,达到互相了解,这一切都以自身语言的储蓄为基础。

就算是阅读、思维、鉴赏等心智活动,都要依赖语言的传递、转换实现。

所以,语言是听说读写的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语文素质不高,关键是缺少语言这“米”,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就是帮学生找“米”。

这“米”在何处?在于不断积累,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精华语言据为己有。

由此可见,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如果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要提高语文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语文教学应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教师应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背、多读、多写上来,为语文素质的提高和开发创造潜能打下坚实基础。

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实践探究——以The Best Time of All 为例

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实践探究——以The Best Time of All 为例

922021年51期总第595期ENGLISH ON CAMPUS【摘要】作为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之一的思维品质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英语绘本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媒介。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绘本故事”为主线,在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设计不同的活动,开展思维训练,激活学生主体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思维品质【作者简介】姚柳芳,女,汉族,广东东莞人,东莞市企石镇东山小学,小学英语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 课堂教学策略。

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实践探究——以The Best Time of All 为例文/姚柳芳一、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显得更为重要。

近年来,英语绘本作为一种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的补充材料,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已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绘本阅读教学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塑造良好的文化品格,促进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绘本教学与思维品质1.绘本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英语绘本是以图画为主的英文书籍,在英文中的表达是picture book。

英语绘本主要是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文字与画面一起呈现出来,其故事生动,画面有趣,而且故事情节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通过关键的图片及文字来想象、猜测、理解故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故事的发展, 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意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对应,提出了“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其中单独列出了思维品质目标,进一步强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听说读写思的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听说读写思的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听说读写思的有机结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

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这样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往往更多的烙上了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我认为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读与思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成功感和交往的需求。

问题让他们提,疑点让他们辩,结论让他们得。

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应尽可能地减少统一的要求,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如在教学《特别的作业》一文时,我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教学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主读书,然后引发思考:1.文中小丽带来的作业特别在那儿?2.为什么大家认为小丽的作业最好?最后用自己的话说说。

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水到渠成了。

二、读与说结合如果说“读”是对信息的输入,那么“说”就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优秀教案的案例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优秀教案的案例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优秀教案的案例优秀教案的案例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师编写出优秀的教案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优秀的教案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个优秀教案的案例,探讨如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案例:中学语文课程《古诗词鉴赏》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古代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独立思考和深入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古代诗词的发展背景和特点;2. 学习古代诗词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3. 分析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4. 掌握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名句张贴板,让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美妙表达,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知识讲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如发展历史、创作特点、艺术表现形式等。

3. 分析诗词意象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词中的意象,通过互动讨论,使学生理解诗词中的寓意和情感表达。

4. 鉴赏实践选择一首古代诗词进行鉴赏,让学生分析诗词中的音韵、修辞和形象描写等方面,加深对诗词表达的理解。

5. 学习案例赏析选取经典古诗词案例,让学生通过阅读、背诵和朗读,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自省自省自省自省自省自省自省自省自省。

四、评价方式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动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发表自己的见解;2. 课堂作业包括对资料的整理、鉴赏案例的解析和写作练习;3. 通过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体会和展望通过设计这个教案,我深刻认识到鉴赏古诗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一步,我将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结语: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优秀教案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在读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在读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在读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摘要:小学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科目,随着新课改的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成为一个日常教学的重要任务,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各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这一教学课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目的。

基于此,本文将围绕着“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措施与方法”这一话题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措施与方法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发展个人的思维,培养个人的语感,实现在语言上的有效积累,确保学生可以实现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为实现这样的目的,将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理念应用于日常教学中,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件事。

一、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内涵对小学生而言,所谓语文素养指的是,在日常展开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所形成的语文能力,这种能力应该被全方位地贯穿于学习的全流程中,拥有这样能力的学生往往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具体来说,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包括方法、应用、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所谓学习方法指的是,学生在日常得到教师引导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阅读和写作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其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基础;语言应用指的是,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之后,可以进一步地发散个人的思维,在此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创新;文化传承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地了解我国在5000年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借此培养个人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

二、以读代讲、以读促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策略的措施与方法1.感知文本内容在小学语文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要达到以读促悟的效果,教师首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感受教材文本中融入的内容,如此才能够进一步明确阅读的基础、感悟对应的基调,为后续的高难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学生想要读懂一篇文章,就必须要以准确、流利的状态展开阅读,才能逐步与作者形成共情,理解作者借助文章想要表达的深刻情感。

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读书能力的过程之一。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那么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如何进行引读说训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1多读少讲,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本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该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让他们亲历阅读实践,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尽量地给孩子阅读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让他们会读课文。

在书声中,教师已不是主导者、支配者了,而是成了学生阅读的引领者;在书声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多了,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学习《春雨的色彩》一文时,我说:“我们都见过春雨,可是你们发现过没有,春雨有好多色彩呢!你们想知道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吗?那就快快读课文吧!”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同桌听,把读懂的内容说给自己小组的伙伴听。

在交流中,我让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部分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为主,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言语深处,经历体验,触摸作者的心灵。

在文本的情景和情感中“悟”,在人、文的“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性的思想和语言:“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在草地上、在柳树丛中飞舞,还唱着欢快的歌,春雨沙沙地落下来,小草、柳树更绿了,所以春雨是绿色的。

”“小黄莺飞舞在田野中,春雨落下来,油菜花黄了,所以春雨是黄色的。

”……说完了课文内容,小朋友们意犹未尽,又抢着说:“春雨落到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是白色的。

”“春雨落在花坛里,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蝴蝶花,所以春雨是彩色的。

教师如何在课堂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师如何在课堂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师如何在课堂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课堂中,教师扮演着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角色。

尽管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但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在课堂中适应不同学生,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策略。

1. 理解学生个体差异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和思维方式。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对于视觉型学习者,教师可以使用图表、图片等视觉辅助工具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知识。

2.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他们思维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来寻找答案。

这样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和项目,教师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学生们可以通过合作讨论、辩论和共同解决问题来分享知识和观点。

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和理解问题。

4. 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不同观点、鼓励辩论和分析问题的多个角度来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评估和解释信息,并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5. 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励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复杂的问题和任务,鼓励学生尝试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面临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挑战,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6.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需要提供准确和及时的反馈。

教师应该表扬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这样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并激励他们不断提高和发展。

语文评课稿标题

语文评课稿标题

《少年闰土》评课稿2012年6月15日在友好区第一小学聆听了苑立群老师所讲的《少年闰土》一课,这次教学采用了微格模式,时长为20分钟。

改变了以往一节课40分钟的形式,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展示出来。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苑老师在教学《少年闰土》时,能注意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感知少年闰土这一形象,体会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围绕这个目标,这堂展开了一系列教学活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当家作主”。

一、重研读课文,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这节课,老师改变了以往阅读教学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以学生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以闰土的外貌为起点,以无穷无尽希奇的事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研读课文。

在交流中,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丰富课文内容,凸现少年闰土的形象;在教学中,苑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读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二、重启发点拨,引领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难免会“碰壁”,教师如果能在关键处一点,学生便会对疑难豁然开窍。

本堂课,苑老师的讲解不多,但都点拨在节骨眼上。

三、重情境教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老师注意创设合适的情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情景之中与作者、与人物进行情感交流,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以语言为本促进思维发展

以语言为本促进思维发展

以语言为本促进思维发展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类的思维活动离不开语言这一载体。

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行沟通和交流。

思维活动将无法进行,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思维能力。

语言对思维的影响: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沟通工具,它还具有塑造和影响思维的作用。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这些差异会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

一些语言强调逻辑严谨,而另一些语言则更注重形象和隐喻。

学习和掌握不同的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

语言与思维的互动:语言和思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我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会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我们的思维活动也会影响到我们使用语言的方式和效果,语言和思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语言的多样性对思维的影响:世界上有数千种不同的语言,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语法结构、词汇和表达方式。

这种多样性使得人们在学习和使用不同语言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从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个体的思维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表达形式语言是人类思维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的基本工具。

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在思维发展过程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为思维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表达形式,人们通过语言将抽象的思维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符号系统,使之具有可传递性和可理解性。

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组织和梳理自己的思维,提高思维的效率和质量。

语言是思维的催化剂,语言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文化背景下进行思考和交流,从而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交流,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思想,拓宽自己的视野,激发新的思维火花。

语言也为思维提供了反馈机制,人们可以通过语言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价和反驳,从而检验和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

课堂内外,以说明理促思维

课堂内外,以说明理促思维

课堂内外,以说明理促思维发表时间:2018-05-04T12:21:18.227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5月总第271期作者:战娜[导读] 想和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而“说”的训练,则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实验小学264300想和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而“说”的训练,则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如果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算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将想、说、算三者相结合,则更能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学中,各年级可以用好课内外时间,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想法,说算理,促思维。

以下,谈谈如何以“说”为主线,尝试着,摸索着,创造着,坚持着……一、用好课堂时间,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成为可能。

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不敢说的心理障碍,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说理。

当学生没有回答上来时教师也不能帮学生完成说理,应该婉转的提醒,同时防止有些学生彼此之间的嘲笑现象,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肯定,让学生能自信主动地回答问题,进行说理。

1.创情境,激发“说”的欲望。

“石本无火,相机、击而发灵光”,兴趣的闸门一旦打开,学生的心智、敏捷的思维就会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只要把学生“说”的兴趣调动起来,学生就会想说。

片段:《小数乘法》一节的情境中,老师用非常挑逗的语气问同学,仔细观察情境图,你都看到了什么?比比谁发现的最多!教室顿时一片寂静。

一个同学慢慢地第一个举起了小手:两个小朋友准备出去玩,一个拿着球,一个背着包。

紧接着:背包的同学说,慢点,先要把灯关掉,这样可以节约用电。

生3:妈妈说,出门要关灯,要节约。

生4:1吨水3.2元,1千瓦时电0.8元。

生5:他们家一个月水费多少钱?生6:他们家一个月电费多少钱?……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个情境图,但是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和严实的语言功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的机会。

“读、说、议、评”教学流程解析

“读、说、议、评”教学流程解析

“读、说、议、评”教学流程解析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其宗旨是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生成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基于这一特点,创建此教学流程。

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通过自己的动脑、动手、动口,去思考、质疑、研究、探索、实践、评价以学生读说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方式。

一、读就是让学生读透教材,亲自感知教材内容,从而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

读的范围比较宽泛,教师可以根据讲课内容,向学生提供、推荐有关阅读资料。

为了避免学生的阅读流于形式,保证阅读质量,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熟悉学生,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各种阅读导向题目。

(即,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初读课文时,往往要让学生通过读来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个总体印象。

读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范读、美读、分角色读、跳读、速读等等。

认真地朗读,有助于生字新词的学习和巩固;有助于语句简章的分析和掌握;有助于对文章修辞、逻辑、韵味的理解和领悟。

朗读时神情并茂,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对文章内容不仅进行了理智的了解,而且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文中内容就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了。

在数学课中,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知内容,知道题中的已知与所求;在读中思考,知道解题过程,知道怎样做和为什么的问题,读与思考相结合,使问题得到内化。

二、说说教材主要内容,说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说在读过程中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数学课中让学生说解题过程,说方法,说算理,即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在语文课中,说是逻辑思维的语言表达过程,它可以促使学生将读中获得的认识、感受经过深入地思考和重新梳理整合,形成带有个性色彩的新认识、新思想,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1.初读课文,概说课文。

这个环节主要完成的任务是能读通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细读课文,精说课文。

这个环节主要完成的任务是能读懂课文,说出课文中词、句、段的意思。

读好课文,评说好词佳句,品味文章表达的情感,重点指导朗读,从读中体会。

以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以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以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作者:谭良生来源:《中学语文·下旬》2022年第01期摘要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新的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阅读教学是最為重要的渠道,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的优势,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一个人的语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清晰,语言表达就会清晰、流畅;思维混乱,说起话来就会词不达意,写起文章来就会前言不搭后语。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了“学科素养”的内容,其中之一就是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思辨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

而目前的现状是,很多学生在阅读中,缺乏思辨能力,对课文中的语言、观点等缺乏质疑精神,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明显不足;在写作与口语表达中,思维混乱,缺乏条理。

传统教学语境中,语文教师通常知道思维“很重要”,也知道哪些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思维。

但更多情况下,这种思维培养的目标都是应试与解题,是指向学生学习结果而非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的。

统编语文教材的启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契机。

一、吃透教材编排体系,找准思辨能力培养的门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任务群一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必修上册的第六单元、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和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与旧版教材相比,新教材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统编教材打破了旧版教材分散的编排,追求结构化的设计,有利于强化思辨能力的培养。

旧版教材虽然有很多篇目充满思辨性,但是它是分散在各个单元中的,是零散的,在教学中不具系统性,思辩能力培养这一教学目标就会被冲淡,被架空。

而统编教材将思辨性阅读集中在三个单元中,能凸显“思辨性阅读”的优势,让思辨能力的培养落地。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引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个人智力发展的核心,它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多个方面。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开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人们常说,“好奇心驱动创新”,对于学生而言,好奇心是学习的动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展示有趣的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比如,在物理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引入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式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技巧和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式。

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历史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他们亲身体验历史事件,从而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学生提问和讨论是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提问和讨论,学生可以不断地思考问题,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答环节,让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问题,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学生评估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辨析文章观点的真伪、进行论证和逻辑推理等方式。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评估和分析问题,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可以激发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读带说,以说带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我们都知道:“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培养朗读兴趣”。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读书能力的过程之一。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那么地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二年级的学生如何进行引读说训练呢?我在教学中用了“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方法。

收到一定效果,下面浅谈认识和做法。

一、多读少讲,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功夫
每天一节课将大量的时间先让小朋友们在课文里抓特务然后消灭特务给特务注音,让小朋友借助汉语拼音读出汉字的读音老师检查结果,特别是个别检查,看是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的字正音。

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

通过一年的训练,我班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二、重视范读、领读,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小朋友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

所以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
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要求也不一样收获。

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

在范读中我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

例如,我教《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是这样领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的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时愉快心情,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接着大声地领读“周总理来了”,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则用深情欣喜的语气感染学生对总理的敬爱之情;最后在缓慢的语气朗读“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

跟随老师的领读,学生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陶醉了,一个个犹如置身于美丽的傣族之乡,亲身感受着那里的傣族风情。

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断句,纠正方言。

三、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我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

这样学生回答问题表达得确切,说得流利,畅通,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
说相得益彰。

如我教《三只白鹤》时,先向学生提出:哪只白鹤找到鱼呢?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鹤才找到鱼,而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我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三只白鹤为了记住埋鱼地方用什么作标记,然后让学生通过思考再回答:(1)三只白鹤在什么时候埋鱼?(中午,太阳在正在头顶)它们找鱼又在什么时候?(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在东边)。

(2)第一只白鹤找到鱼吗?(太阳的位置变了,找不到)。

(3)第二只白鹤又能找到鱼吗?(白云在天空中不断飘动着,位置不断地移动)(4)第三只把鱼埋在柳树旁,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只有第三只才能在原来的地方找到鱼。

以问促读,问读结合,读中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读而后答,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读说训练,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

这样提高了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学思维的发展。

四、应用挑战读效果极佳。

先让学生作好朗读准备,比如生字卡片或者课文中要朗读的句子、段落、文章用笔勾出,认真朗读,找好和自己成绩差不多的挑战对象,在规定的时间内,朗读得通顺、流利、有感情、准确无误,先读完就奖励一颗“聪明星”,祝贺他挑战成功,如果挑战失败,鼓励不要灰心,下次再来,学生兴趣较高,就会认真读书,失败与成功他们都会牢记。

五、读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朗读时、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迅速协调,注意力高度集中,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复合感知过程,能开拓思
维,激发情感。

训练说的过程,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把对局面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来理解课文,再现情境,意会内涵。

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认真思考,引导学生用完整、准确、通顺的句子回答,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使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和课文的内容的理解,逐步使口语规范化,发展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