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与文言文专项试卷(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古诗文专项试题(三)含答案
部编版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三)一、选择题。
1.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中的“君”指()A.王勃B.董大C.高适D.杜少府2.与“书湖阴先生壁”中“书”的意思相同的是()。
A.书山有路勤为径 B.书戴嵩画牛C.正是男儿读书时3.下列加点字读音、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路转溪桥忽见.风吹草低见.牛羊B.还.来就菊花明月何时照我还.C.明月别.枝惊鹊萋萋满别.情D.日暮客愁新.客舍青青柳色新.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最能表现雨下得大的诗句是()A.黑云翻墨未遮山B.白雨跳珠乱入船C.卷地风来忽吹散5.下列对《宿建德江》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B.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做了准备;第二句“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
C.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当逼真。
D.此诗前两句借景抒情,后两句为触景抒情。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日暮..(傍晚)客愁新。
B.明月别枝..(鸣叫的蝉)。
..(横斜突儿的树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C.旧时..(往日)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看见)D.黑云翻墨未遮.(遮盖,遮挡)山,白雨跳珠.. (跳动的珍珠)乱入船。
7.下列诗句表达的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8.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C.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9.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夸张)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含答案)_1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2022·武汉)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傅显迂缓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
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
比相见,喘息良久。
魏问相见何意。
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
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
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注释】①雅步:从容安闲地行走。
②针黹(zhì):针线活。
③假寐:不脱衣服小睡。
1.解释文中的词。
(1)比相见比:__(2)故走觅兄故:__2.对画线句子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A.本性迟疑,看起来就像迂腐的老书生。
B.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迂腐的老书生。
C.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傲慢的老书生。
D.本性迟疑,看起来就像傲慢的老书生。
3.文中傅显迂缓具体表现在____、____两处。
4.开头写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的目是()A.突出了傅显博学、知识丰富的特点。
B.这也是形成他做事拘泥的重要原因。
C.讽刺了只会读书却不懂得变通的人。
D.意在说明读书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022·长沙)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吕蒙正不为物累(宋)欧阳修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①。
有一朝士,家藏古鉴②,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③。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释:①眷遇:器重,看重。
②古鉴:古镜。
③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弟遂不复敢言/肃遂拜孟母B.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乃取一葫芦至于地C.自言能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D.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6.请你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部编版语文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册古诗文和阅读专题(含答案)
小学毕业语文复习题(二)(古诗文、阅读)一、我会选。
1.“晴川历历汉阳树”的下一句是()。
A.白云千载空悠悠B.日暮乡关何处是C.芳草萋萋鹦鹉洲D.烟波江上使人愁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和()被世人称为花中四君子。
A.松、竹、兰B.菊、竹、兰C.菊、松、竹D.兰、竹、荷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孟郊的《游子吟》,这是一首赞美()的诗。
A.父爱B.母爱C.师爱D.友情4.下面哪句诗启示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该词是根据()改写的。
A.王之涣的《凉州词》B.王翰的《凉州词》C.王昌龄的《出塞》D.王之涣的《出塞》二、我会填。
(一)古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跟随古诗我们能欣赏世间的“万紫千红”,我们能游历世间的“万水千山”,我们还能遇见世间的“万事万物”。
请根据提示,完成古诗填空。
1.填颜色。
(1)()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橘()时。
(3)千里莺啼()映(),水村山郭酒旗风。
2.填地名。
(1)朝辞()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3.填植物。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二)根据提示填空。
1.《青玉案·元夕》中的词牌名是,题目是,我知道的词牌名还有、、。
2.《红楼春趣》一课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书中“宝、黛、钗”三人是非常经典的文学人物。
请写出三人的姓名,并用简要的语言写出一件与之相关的事件(三件事不重复)。
“宝”,姓名:,事件:“黛”,姓名:,事件:“钗”,姓名:,事件:3.《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代诗人。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含答案)_1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文言文阅读。
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②以为轮,其曲中规③。
虽有④槁⑤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⑥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①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②: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③规:圆规。
④有,通“又”。
⑤槁,枯。
⑥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1.请把加点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1)学不可以已:________ (2)水为之,而寒于水:________ (3)虽有槁暴:________ (4)使之然也:________2.《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中“知”的意思是“智慧”,所以文中“知明而行无过”的意思可能是________。
3.请根据节选内容,填写作者表达的观点和运用的事例。
文言文阅读。
怀素练字怀素居零陵①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②曰“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注释】①零陵:今湖南零陵。
②庵:住所。
4.联系上下文,把加点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乃种芭蕉万余株_______ 盘板皆穿_______名其庵曰“绿天”_______贫无纸可书_______5.“乃漆一盘书之”中“之”的用法和下面相同的一项是()A.通国之善弈者也B.书之再三,盘板皆穿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6.小学阶段我们欣赏了怀素的草书作品《_____》,还认识了很多有名的书法家,如:_______和_______。
7.请写出一个与“盘板皆穿”意思相近的成语,再写下你最想对怀素说的话。
______ ________阅读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春日寻芳时芳草鲜美,儿童放纸鸢①于村外;春花绚烂,妇女戏秋千于杏院。
小姊②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④。
寻芳水滨③,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一年节令,此为最佳时也。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一)(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一)(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阅读短文。
郑人买履①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②(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③(dù)。
”反④归取之,及反,市罢,遂⑤(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ìnɡ)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①本文选自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②度(duó):测量。
③度(dù):量好的尺码。
④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⑤遂(suì):于是。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①此句可以这样停顿:“何不试/之/以足?”②《郑人买履》是一个宋代历史故事。
③“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的意思是等到郑人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他没有买到鞋子。
④这个郑国人的行为非常可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这个故事让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3.下列故事和《郑人买履》道理相似的两个是()①《揠苗助长》②《刻舟求剑》③《掩耳盗铃》④《买椟还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两小儿辩日(节选)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4.选择与选文中“为”的意思相同的一项,将序号写在()里A.为是其智弗若与B.孰为汝多知乎C.十两为一斤5.选择下面句中停顿最恰当的一项,将序号写在()里A.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B.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C.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6.判断下面句子内容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选文语言简洁,极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 )(2)选文善于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颇有说服力。
文言文阅读真题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文言文阅读真题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文言文阅读(共8小题)1.(2022•金华)文言文阅读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zhòn ɡ)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③。
虽有(yòu )槁(ɡǎo )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⑥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①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②輮: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③规:圆规。
④有,通“又”。
⑤槁,枯。
⑥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1)请把加点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①学不可以已.:②水为之.,而寒于水:③虽有槁暴.:④輮使之然.也:(2)《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中“知”的意思是“智慧”,所以文中“知明而行无过”的意思可能是 。
(3)请根据节选内容,填写作者表达的观点和运用的事例。
事例一 ←表达的观点→事例三 木受绳则直事例二 ← →事例四2.(2022•鞍山)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读“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时,应该读出A.反问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嘲笑孔子时的得意和机智可爱。
B.疑惑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不理解,学识渊博的孔子居然不知道答案。
C.骄傲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对孔子的讽刺。
D.惊讶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感到很意外。
(2)根据文中“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并写下来。
赴汤蹈火:(3)两小儿的观点和理由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人物观点 理由 一儿甲一儿乙3.(2022•临城县)文言文阅读塞翁失马近塞上①之人有善术②者,马无故亡③而入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2021春•苍溪县期中)关于《采薇(节选)》这首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点明出征时是春天。
“依依”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表现出戍卒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
“霏霏”是形容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C.“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是“思念”的意思。
D.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戍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2.(2021•铜川模拟)“当春乃发生”,其中“发生”的意思是()A.产生,兴起。
B.使植物萌发、生长。
3.(2021•魏县)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因.风飞过蔷薇(凭借)B.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C.才.始送春归(人才)D.应.怜屐齿印苍苔(大概)4.(2021•长沙)对《采薇(节选)》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点明出征时是春天。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悠闲地在路上走。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5.(2021•苏州)下列关于诗句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挽留之情。
B.“天街小雨润如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细腻。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雨的细腻无声。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寓意新事物必能冲破束缚、蓬勃发展。
二、填空题(共4小题)6.(2021•美兰区校级模拟)这句话,你很熟悉。
请你拼一拼,认真写出句子。
suífēng qián rùyè,rùn wùxìwúshē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21•苏州)写出下面加横线的字的读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古诗文专题测评(含参考答案)
古诗文专题测评一、把加点字的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8分)1.问渠那得清如许..( )A.许多B.像这样C.如此D.如果2.等闲..识得东风面( )A.等到闲下来B.等待C.闲暇D.平常3.及其日中如探汤..( )A.菜汤B.肉汤C.热水D.热汤4.孰为汝.多知乎( )A.女子B.南方C.你D.你们5.停车坐.爱枫林晚( )A.因为B.坐下C.坐车D.坐着6.劝君更.尽一杯酒( )A.更加B.更好C.更多D.再二、把诗句补充完整。
(17分)1.在括号中填入表示颜色的字。
(1)一枝( )杏出墙来(2)千里( )云( )日曛(3)( )云生处有人家(4)春来江水( )如( )(5)日照香炉生( )烟(6)两个( )鹂鸣( )柳(7)野径云俱( )(8)( )银盘里一( )螺2.在括号中填入鸟名。
(1)一行( )上青天。
(2)明月别枝惊( )。
(3)( )声中雨如烟。
(4)枯藤老树昏( )。
(5)千里( )啼绿映红。
三、把古诗名句与其作者连起来。
(10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毛泽东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杜甫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陆游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于谦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王安石四、先解释画线的词语,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12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考前冲刺卷【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考前冲刺卷一、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①舟中坠于水。
遽②(jù)契③(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①自:从。
②遽:急忙。
③契:用刀子雕刻。
1.读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是()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B.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C.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D.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进入水中。
B.他就从船上跳下去寻找。
C.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3.楚人找不到剑的原因是什么?(用古文..中的话回答)___________古诗文阅读。
小儿不畏虎忠、万、云、安①多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②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③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④虎之食人,必先被⑤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选自苏轼《东坡全集》)【注释】①忠、万、云、安:地名,都是在四川一带长江沿岸。
②浣衣:洗衣服。
③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儿。
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④意:估计,推断。
⑤被:施加。
4.对“虎熟视久之”的“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成熟B.熟悉C.仔细D.深:酣5.对文中画线句子“二小儿戏沙上自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孩老二嬉戏在沙滩上,且神情不紧张。
B.两个小孩玩沙很开心,胆子很大。
C.两个小孩还是神情如常的在沙滩上嬉戏玩耍D.排行第二的小孩游戏在沙滩上,胆子很大。
6.下列句子中,哪一句中的“之”指的是老虎()A.妇人仓皇沉水避之B.虎熟视久之C.虎之食人D.而不惧之人7.苏轼借这篇文言文,要赞赏的勇气是()A.勇往直前B.无知者无畏C.敢作敢为D.初生牛犊不怕虎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经典题型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经典题型检测卷-(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经典题型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思援弓缴而射之。
___(2)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3.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说明一个什么道理?______ __阅读下国小古文,完成作业。
人饷(xiǎng)魏式一杯酪,魏式啖(dàn)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
众莫能解。
次至杨修,修便啖。
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4.多读几遍。
联系语境。
说说下面汉字的意思。
示众:____解:_5.联系请境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______ __6.杨修是怎么知道魏武题字的意思?______ __小古文阅读,完成13-15小题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①,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蝉,以摘之。
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日:“汝见我不②?”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③云“不见”。
嘿④然大喜,赍⑤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县官受辞,自说本末。
官大笑,放而不治。
[注释]①自障叶:遮蔽自己的树叶。
②不:同“否”。
③绐(dài):哄骗。
④嘿:同“默”。
⑤赍(jī):携带。
7.下列加点字注音及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螳螂执叶伺蝉(sì,等待)遂于树下仰取叶(zhú,就)B.扫取数斗归(shǔ, 好几)不能复分别(biàn,辨别)C.乃厌倦不堪(kān,能忍受)妻始时恒答言“见”(héng,总是)D.吏遂缚诣县(fù,绑)(zhǐ,到……去)8.借助注释,翻译句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2022年小升初专项试卷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2022年小升初专项试卷古诗文积累与运用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
(10分)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郑燮,号,代书画家、诗人。
本诗第一句用一个“”字充分表现了竹子的性格;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生命力的;后两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进一步表现了竹子的精神。
2.《咏柳》一诗的作者是唐朝的。
在这首诗中,作者赞美了,表达了作者对的无限热爱。
二、诗词积累。
(38分)1.将对应的诗题、作者、诗句连起来。
(5分)《示儿》杜牧但悲不见九州同《梅花》陆游孤光一点萤《清明》查慎行凌寒独自开《舟夜书所见》叶绍翁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王安石牧童遥指杏花村2.在下列诗句中填上恰当的数字。
(7分)(1)春种()粒粟,秋收()颗子。
(2)南朝()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人间()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
(5)飞流直下()尺,疑是银河落()天。
3.填花名,将古诗补充完整。
(4分)(1)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4)()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根据提示写古诗名句。
(11分)(1)高适有两句诗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有两句送别诗的意思和它相反,这两句诗是:,。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小时候听奶奶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只知道织女不仅漂亮,而且非常勤劳。
《迢迢牵牛星》中“,”是对织女勤劳形象的完美诠释。
(4)《马诗》中诗人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的诗句是:,。
(5)读诗句,品经典。
王安石《元日》中“,总把新桃换旧符”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与祝福;郑燮《竹石》中“,任尔东西南北风”体现了坚韧、顽强的精神;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白日放歌须纵酒,”展现了杜甫“喜欲狂”的心情。
古诗文阅读专项(试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专项练习(五)古诗文阅读(测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古诗词阅读。
(52分)(一)九日登高 (12分)[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①,他席②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③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①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②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③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1.这首诗是以中国传统节日节为背景创作的,从诗中“”可以看出来;诗题还提到了该节日的习俗: 。
(3分)2.下列对这首诗的后两句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已经厌倦了南方艰苦的生活,想北归不得,鸿雁是从北方哪里飞来的呢?B.我已经厌倦了南方的生活,感到很困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是从北方哪里飞来的呢?C.我心中已经厌倦了客居南方的各种愁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怎么还要从北方飞来呢?3.诗人用鸿雁从北方飞来与自己北归不得形成了对比,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4.我们之前也学过有关这个节日的诗句,请你写出两句。
(3分)(二)(16分)[甲]生查子·元夕[宋] 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乙]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①“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②皆秾李③,行歌尽落梅④。
金吴不禁夜,玉漏英相催。
【注释】①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
②游伎:歌女、舞女。
③秾(nóng)李:形容艳妆。
④落梅:曲调名。
1.甲词中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描绘的景象是:。
(2分)2.甲词抒发了词人的情感,可以从词句“ , ”中体会出来。
乙诗中画“”的句子描写了、、等景物,为全诗奠定了的感情基调。
(7分)3.下列对甲词表现手法的赏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今年元宵节的热闹景象。
B.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词人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文阅读练习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古文阅读练习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14分)桃园结义玄德迷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
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
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
”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就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1.根据意思写文中词语。
(2分)共同合作,互相帮助。
( )背叛道理,忘记别人的恩情。
( )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2)上报国家,下安黎底。
3.文章主要写的是( )、( )和( )(人物)在( ) (地点)结义的故事,其中( ) (人物)最大。
这篇文章选自名著《》。
(6分)4.该名著中还有哪些小故事呢?请再写两则。
(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16分)薛谭学讴(ōu)薛详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迷辞归。
秦青弗止。
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遇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列子·汤问》) 【注释】①讴:唱歌。
②穷:穷尽。
③弗:不。
④饯:以酒食送行。
⑤衢:大路。
⑥抚节:敲起拍板。
抚:拍打。
节:一种古代乐器。
⑦响遏行云:歌声拦住了飘动的云。
遏:阻止。
⑧谢:认错,道歉。
1.“自谓尽之”的“谓”的意思是( );“薛谭乃谢求反”的“反”的意思是( )(4分)2.“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句话的意思是: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6分)3.薛谭“辞归”是因为“求反”是因为 (4分)4.这篇文章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下列各项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学无止境,不可骄傲自满。
B.不耻下问,要虚心向所有人学习。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文言文阅读。
怀素①居零陵②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③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
书不足④,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选自《书林纪事》)(注释)①怀素:唐代大书法家。
②零陵:今湖南零陵。
③以:用。
④足:足够。
[1]“书”主要表示具体事物的名称,但“贫无纸可书”中“书”表示一个动作,意思是_______;同样,“名其庵”中“名”的意思则是_____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部分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怀素后来成为了唐代的大书法家。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A.学习要勤奋,要坚持不懈。
B.学习要创新,善于运用各种资源C.学习永无止境,不可骄傲自满。
2. 读短文完成练习。
古人谈读书(一)《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二)朱熹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三)曾国藩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1]加点字注音不耻(______)下问默而识(______)之诲(______)人不倦[2]解释加点字敏(_______)而好(_______)学,不耻(_______)下问。
默而识(_______)之,学而不厌(_______),诲(_______)人不倦盖士人(_______)读书三到之中,心到最急(_______)。
[3]解释句子意思(1)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专项卷——古诗与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专项卷——古诗与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18+18=36分)(一)菊花[唐]元稹秋丛①绕舍似陶②家,遍绕...。
..篱③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①秋丛:即丛丛的秋菊。
②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③篱:篱笆。
1.第一句诗中的“”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
(2分)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的情态。
(3分)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
(3分)4.这首诗借菊花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的赞美。
(6分)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A.这首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B.第一句写景,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C.第二句叙事,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直到日头西斜。
D.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
(二)青玉案①·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②,更吹落,星如雨③。
宝马雕车④香满路。
凤箫⑤声动,玉壶⑥光转,一夜鱼龙舞⑦。
蛾儿雪柳黄金缕⑧,笑语盈盈⑨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⑩处。
【注释】①青玉案:词牌名。
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④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⑤凤箫:指笙、箫等乐器演奏。
⑥玉壶:比喻明月。
⑦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
⑧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指盛装的妇女。
⑨盈盈:声音轻盈悦耳。
⑩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1.《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的是传统节日中的,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青玉案”是词的。
(4分)2.描写元宵夜的灯光,以花喻灯,表明灯的灿烂多姿的词句是( )。
(3分)A.东风夜放花千树。
B.更吹落,星如雨。
C.宝马雕车香满路。
D.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结合注释,试着描述下面词句描写的热闹的场面。
(4分)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4.词的上阕以生花妙笔渲染佳节之夜欢腾热闹的景象,其中写到的传统习俗有: 、、等。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三)-(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三)-(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三)-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文言文阅读(共8小题)1.(2022 南湖区)文言文阅读。
狐假虎威①(节选)虎求②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④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本文选自《战国策》,题目为后人所加。
假,凭借。
②〔求〕寻求,寻找。
③〔无敢〕不敢。
④〔长〕做首领,统领。
(1)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走”的意思是。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___ 。
(2)读短文,根据故事的发展完成填空。
→狐曰无敢食→→→虎以为畏狐2.(2022 宁波)猴弈西蕃①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
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
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②去。
猴即下树与人弈,遍国中莫之胜。
国人奇之,献于朝。
上诏③,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
或言,杨靖善弈。
时杨靖以事系于狱,诏释出,之猴前。
靖请以盘盛桃。
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有删改)【注释】①西蕃:我国西部偏远的地方。
②遁:消失。
③上诏:皇帝下诏书。
(1)古文中的“之”有多种释义。
下列句中的“之”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填序号)之:①到、去。
②第三人称代词。
③相当于现代汉语组词“的”。
A.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___________B.遍国中莫之胜___________C.诏释出,之猴前___________(2)回忆语文书中的《学弈》,比较《猴弈》,完成表格。
题目老师最终的“失败”者失败的原因(用原文填写)《猴弈》老猴《学弈》另一人___(3)通过“猴弈”和“学弈”两个事例,可以总结出一个共同的观点是:___ 。
3.(2022 闽侯县)阅读小古文《北人食菱》,完成(1)﹣(4)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古诗文专项试题(四)含答案
部编版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四)一、读一读,背一背,并正确工整地书写。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二、你能将这些诗句活用到各种语境中去吗?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②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来到浙江安吉天方坪,漫步于山间小路,抬头一看,在高高的山间散布着零零落落的房子,真有“”的意境。
(2)春天的一个夜晚,当我正在看书的时候,忽然听见窗外雨声沙沙。
啊下雨了!真是“”呀!(4)杭州西湖风景天下闻名。
在“曲院风荷”,我们吟诵着“”,在“柳浪闻莺”,我们会看到“”的情景。
游程中即便遇雨也不必扫兴,苏轼早就说过“”。
难怪来过杭州、游过西湖的人十有八九会发出白居易那样的感叹——“”。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泊船瓜洲》中“京口”与“瓜洲”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
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只隔了几重山,还比较远,无法回去。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
()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与朋友离别的惆怅与悲凉的感情。
()4.“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这一句话是词前的小序,简要介绍了作词的缘由。
()5.黄庭坚的《清平乐》为惜春之作。
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发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四、选择题。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 )。
A.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景象B.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盈盈泣涕朝露中庭B.俗韵白霜蜡烛忧思C.倾斜尘杂脉脉札札D.轻烟嘉宾皎皎诸候3.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2022-2023学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部编版含解析)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分类复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小古文阅读。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①难之②。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③。
既已纳其自托④,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①辄:就。
②难之:对这件事感到为难。
③耳:罢了。
④既已纳其自托: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
1.阅读短文,写出下面画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乘船避难_____歆辄难之_____王欲舍所携人_____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俱.乘船避难(一起)B.王欲舍.所携人(舍弃,抛弃)C.本所以疑.(怀疑)D.遂.携拯如初(于是)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幸尚宽,何为不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宁可以急相弃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你认为两人谁优谁劣?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管仲、隰朋①从②于桓公而伐孤竹③,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④。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⑤之,遂⑥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奴冬居山之阳⑦,夏居山之阴⑧,蚁壤一寸而仞⑨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
注释:①管仲、隰(xí)朋:都是齐桓公时的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②从:跟从。
③孤竹:古国名。
④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
⑤随:跟随。
⑥遂:于是、就。
⑦山之阳:山的南边。
⑧山之阴:山的北边。
⑨仞:古代的计量单位。
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蚁冬居山之阳。
6.根据文意解释加点的字。
①春往而冬反.反:_____②行.山中无水行:_____7.文中出现的人物管仲利用_____找到了_____,隰朋利用_____找到了_____;从这两个人物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检测卷-(含答案)_4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检测卷-(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感悟回答。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奕,其一人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
1.将文章内容补充完整。
2.“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中“之”字的解释是()A.代词,指教诲B.代词,指鸿鹄C.助词,的3.用现在的语言翻译画波浪线的句子4.同样是跟弈秋学下棋,为什么两人的成就却天壤之别?文言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5.短文选自____________ 。
6.选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错误的一项()。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B.及日中/则如盘盂C.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D.孰为/汝多知乎7.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①孔子……其故(故:)____________ ②日始出时去人近(去:)③及其日中如探汤(汤:)____________ ④孔子不能决也(决:)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9.阅读本文获得的启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尽的,我们要不断学习。
B.要勤于思考,大胆向权威质疑,求得答案,探求客观事理。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实事求是。
D.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论语三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与文言文专项试卷(部编版)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18+18=36分)(一)菊花 [唐]元稹秋丛①绕舍似陶②家,遍绕..篱③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①秋丛:即丛丛的秋菊。
②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③篱:篱笆。
1.第一句诗中的“ ”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
(2分)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 的情态。
(3分)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 。
(3分)4.这首诗借菊花 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 的赞美。
(6分)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A.这首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B.第一句写景,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C.第二句叙事,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直到日头西斜。
D.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
(二)青玉案①·元夕 [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②,更吹落,星如雨③。
宝马雕车④香满路。
凤箫⑤声动,玉壶⑥光转,一夜鱼龙舞⑦。
蛾儿雪柳黄金缕⑧,笑语盈盈⑨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⑩处。
【注释】①青玉案:词牌名。
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④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⑤凤箫:指笙、箫等乐器演奏。
⑥玉壶:比喻明月。
⑦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
⑧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指盛装的妇女。
⑨盈盈:声音轻盈悦耳。
⑩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1.《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的是传统节日中的 ,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青玉案”是词的 。
(4分)2.描写元宵夜的灯光,以花喻灯,表明灯的灿烂多姿的词句是( )。
(3分) A.东风夜放花千树。
B.更吹落,星如雨。
C.宝马雕车香满路。
D.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结合注释,试着描述下面词句描写的热闹的场面。
(4分)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4.词的上阕以生花妙笔渲染佳节之夜欢腾热闹的景象,其中写到的传统习俗有: 、 、 等。
(3分)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A.“更吹落,星如雨”描写了漫天的繁星,一明一灭,好像雨一样落下来,比喻新颖奇特,而又贴切自然。
B.“宝马雕车香满路”描写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
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C.词的上阕极力渲染元夜繁华热闹的场面,为下阕人物的出现布置好背景。
D.“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词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首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17+9+16+22=64分)(一)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①之,得狐。
狐曰:“子②无敢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④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⑤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⑥不信⑦,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⑧乎?”虎以为然,故遂⑨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食:吃。
②子:你。
③无敢:不该。
④长(zh ǎng):为首领,执掌。
⑤逆:违背。
⑥以……为:认为是……⑦信:诚实。
⑧走:逃跑。
⑨遂:于是。
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 (1)虎求.百兽而食之( ) A.要求,请求 B.寻求,寻找 C.帮助 (2)虎以为然.( ) A.正确,对 B.这样 C.然而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正确的解释。
(6分) A.它们,指代百兽 B.它,指代老虎 C.它,指代狐狸 D.它们,指代老虎和狐狸 (1)虎求百兽而食之.( ) (2)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 ) (3)兽见之.皆走 ( ) 3.下面对句子“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敢不走开吗? B.看看百兽和我不离开吗? C.看看百兽看见我敢不逃跑吗? D.看看百兽见到我是不是离开?4.这则寓言讽刺了 的人。
(4分)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二)竭泽而渔竭①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②而田③,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吕氏春秋》【注释】①竭:使……干涸。
②薮(sǒu):指野草。
③田:通“畋”,打猎。
1.“竭泽而渔”中,“渔”的意思是( )。
(2分)A.捕鱼B.捕鱼的人C.谋取,夺取不应得的东西D.姓2.对“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理解正确的是( )。
(3分)A.欺诈作假的手段,即使现在勉强可行,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长久之计。
B.欺诈作假的手段,虽然现在可用在偷盗上,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好办法。
C.欺骗作假的手段,即使现在可用在偷盗上,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长久之计。
D.欺骗作假的手段,虽然现在勉强可行,以后不会再有效果,不是好办法。
3.从这则成语故事中,我懂得了的道理。
(4分)(三)司马光勤学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
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②成诵而游息③矣,独闭门不出,俟④能讽诵⑤乃已。
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及长⑥,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⑦,曰:“书不可不成诵。
或马上,或中夜不寝⑧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患:担心。
②既:已经。
③息:休息。
④俟(sì):等待。
⑤讽诵:背诵。
⑥及长:等到年龄大了。
⑦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⑧寝:睡觉。
1.结合句子,解释下列加点字。
(6分)(1)尝.主编《资治通鉴》(2)俟能讽诵乃已.(3)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2.对“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等他长大了,读遍了古代书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
B.等他长大了,读了哪些古代书籍,他依然记得很清楚。
C.依靠他强大的记忆,长大了,还记得安放书籍的地方。
D.依靠他强大的记忆,等到他长高了,拿得到(家中放得高)古代书籍。
3.下列选项中能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
(3分)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
”这句话运用的手法,表现了司马光的特点。
(4分)(四)晏子使楚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①,吏二缚一人诣②王。
王曰:“缚者曷③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④盗。
”王视晏子笑曰:“齐人固⑤善盗乎?”晏子避席⑥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⑦?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⑧非所与熙⑨也,寡人反取病焉⑩。
”【注释】①酒酣: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
②诣:到……去。
③曷:同“何”,什么。
④坐:犯罪。
⑤固:本来。
⑥避席:离开座位。
⑦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⑧圣人:才德极高的人。
⑨熙:同“嬉”,开玩笑。
⑩反取病焉:反而自讨没趣了。
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楚王赐.晏子酒(赏赐,给予)B.齐人固善.盗乎(擅长)C.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只是,仅仅)D.寡人反取病.焉(生病,疾病)2.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表示加点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缚者曷为者也.?(呢)B.齐人固善盗乎.?(吗)C.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吗)D.寡人反取病焉.。
(吧)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4.楚王想要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地进行反驳后,楚王为什么笑着说“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4分)5.文中有两处描写了楚王的笑,“王视晏子笑曰”中的“笑”是楚王的笑;“王笑曰”中的“笑”是楚王的笑。
(4分)6.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多选)(4分)A.面对楚王发难,晏子用类比推理的方式进行驳斥,使楚王陷入尴尬境地。
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
C.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
D.晏子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了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一、(一)1.绕 2.赏菊时悠闲3.菊花具有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此花开尽更无花)4.不怕严寒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5.D(二)1.元宵节词牌名2.A3.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人们整夜舞动着鱼形、龙形的彩灯,通宵达旦载歌载舞,笑语喧哗。
4.点花灯放烟火舞彩灯5.A二、(一)1.(1)B (2)A 2.(1)A (2)C (3)D3.C4.仗着别人的威风,招摇撞骗(二)1.A 2.A3.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三)1.(1)曾经。
(2)停止。
(3)有时。
2.A3.D4.对比学习勤奋刻苦(四)1.D 2.D3.老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4.楚王无法解释被缚者入楚为盗的原因,自作聪明,结果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只得自我解嘲。
5.得意、嘲讽自嘲6.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