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专题三教案设计1

合集下载

马原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教案)

马原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教案)

马原复习讲义: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一、逻辑框架【真题】(2016.34)(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5分)答题思路:1、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

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3、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还体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真题】(2010、34)(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答题思路:上述材料讲述的梅兰芳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其哲学依据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任何人发生错误都是难免的。

此外,上述故事还能体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的原理;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

所以,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二、考点讲解(一)认识与实践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实践的构成要素(历年无考察):总: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

构成要素:1)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2)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3)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即认识关系;其二,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

马原专题教学实施方案

马原专题教学实施方案

马原专题教学实施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马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运用马原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马原思想的兴趣和研究热情。

二、教学内容
1.马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
2.马原的主要思想和核心观点;
3.马原的应用及实际意义。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述和解释,向学生传授马原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马原思想进行问题解决;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化对马原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步骤
1.导入:介绍马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
2.讲解:按照主要内容进行逐个讲解,重点阐述马原的核心观点;
3.案例分析:选取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原思想进行分析
和解决;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马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5.总结:总结马原的核心思想和重要观点,激发学生对应用马原的兴趣和研究热情。

五、教学评价
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讨论以及学生作业的评价,评估学生对马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
1.马原的原著和相关资料;
2.实际案例资料;
3.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环境
1.教室要提供良好的讲授和讨论环境;
2.教学软件和硬件设备要保证正常运行。

八、教学时长
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灵活安排教学时间。

九、教学考核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学生作业以及期末考试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马原11级学生讲义(专题3)

马原11级学生讲义(专题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生讲义第三专题辩证法与科学思维方式对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第一章第二节、第三节教学目的:使学生在了解世界的物质性存在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世界究竟是如何存在的,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了解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过程的思想,使学生明确从发展的观点来考察一切事物,要不断地与时俱进。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对立统一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分析方法,以及运用正确的辨证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重点难点:矛盾以及事物的存在与发展。

理论教学:一、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1.事物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涵义(2)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补充:联系的条件性2.事物的永恒发展(1)运动、变化、发展的区别(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旧灭)(二)矛盾观点见对立统一规律二、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实质和核心)*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矛盾的内涵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1)同一性(2)斗争性内外因的关系矛盾与和谐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

(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质量互变规律1.概念分析:质、量、度2.量变和质变概念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三)否定之否定规律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2、辩证的否定(1)事物的自我否定(2)事物发展的环节(3)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3、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4、方法论意义(1)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2)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对待前进与曲折。

马原课实践案例教学(3篇)

马原课实践案例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统的马原教学模式往往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马原课实践案例教学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以某高校马原课实践案例教学为例,分析其具体实施过程和效果。

二、案例背景某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原课共有60名学生,分为两个班级。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决定采用实践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三、案例实施过程1. 案例选择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了以下案例:(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案例: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2)我国扶贫攻坚案例:介绍我国扶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引导学生关注民生问题。

(3)中美贸易战案例:分析中美贸易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形势。

2. 案例分析(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要求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和自身实际,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

(2)小组汇报: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

3. 案例辩论针对所选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辩论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论证自己的观点。

4. 案例总结教师对整个案例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强调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布置课后作业。

四、案例效果1.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和辩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分析案例,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五、案例反思1. 案例选择应贴近学生实际案例选择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山东大学马原教案

山东大学马原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2. 掌握认识的发展规律,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的本质2.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3. 认识的发展规律教学难点:1. 认识的本质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2.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理解与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认识?认识在人类社会中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认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二、认识的本质1. 讲解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 分析认识的本质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强调认识的本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

三、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1. 讲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2. 分析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四、认识的发展规律1. 讲解认识的发展规律: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

2. 分析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五、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以及认识的发展规律。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实践。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以及认识的发展规律。

2. 强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指导实践中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以及认识的发展规律的文章。

2. 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实践。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以及认识的发展规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能否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实践。

3.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大学思政课马原教案

大学思政课马原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战略,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教学重点:1.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战略。

2.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提出问题: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有哪些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战略?二、讲授新课1.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1)阐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2)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如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建设等。

2.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和基本战略(1)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战略,如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

三、课堂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战略。

2. 提出问题:如何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讲授新课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1)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应用,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应用(1)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2)介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

三、课堂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应用。

《马原》教案

《马原》教案

《马原》教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中普遍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俗称“马原”。

它是一门重要的思政课程,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是一份《马原》教案,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和思想体系;2.掌握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方向;3.了解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二、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与互动探讨相结合;2. 授课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注意陈述和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3. 常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4. 在教案中注重涉及学生实践和现实问题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四、教学内容:第一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成第二讲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和思想体系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理论内容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特点和贡献一、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目标二、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和路径第四讲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一、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和主要任务五、教学资源:1.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辅导材料:各种习题、例题、辅导书等3.多媒体教学课件:PPT等六、教学评价:教学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论文等。

其评价标准:理论掌握情况、实践能力、学习态度等。

七、教学安排:本课程根据学期,每周上课一至两次,每次课为两学时。

教学内容和习题要安排得当,让学生能够理解课程的总体脉络和核心思想。

八、总结:。

马原案例教学

马原案例教学

马原案例教学第一篇:马原案例教学NO1:一个真实的案例:智破人骨教堂迷案2000年到2004年底,捷克斯洛伐克库那哈拉市发生了多起人口失踪案件,但直到2004年11月19日鬼节前夕,一名美国大学生在当地著名的圣巴巴拉人骨教堂神秘失踪后,才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当地人传说,骨魔瑞特会在每年的11月20日前后一周的时间里,外出寻找骨头为这座人骨教堂添加行的装饰材料,这些失踪的人难道已经成为骨魔魔掌下新的牺牲品了吗?库那哈拉市陷入恐慌之中......教堂鬼节,美国游客神秘失踪人骨教堂建于14世纪,当时由于疾病和战争导致了大量人的死亡,墓园存放不下如此多的尸体,所以当局决定用人骨来装饰教堂,这项工程直到19世纪末才完成。

2004年11月19日,由于是鬼节前夕,人骨教堂引来不少游客,美国大学生哈尔和威里也来此参观,跟随着讲解员转了一圈后,他们意犹未尽,便打起了赌。

威里提出让哈尔在教堂内待上一晚,如果能坚持到第二天早上教堂开没,那哈尔就赢了,赌金100美元。

晚上关门时间,哈尔找了个隐匿的阴暗角落藏了起来。

夜里,威里没收到电话,第二天一早他就赶去教堂。

可他等了许久,也没看到哈尔出来。

情急之下,威里报了警。

由于失踪的是外国游客,警局格外重视,警长费林格马上带领pol.ice包围了人骨教堂,全面搜索。

但是教堂内除了pol.ice和工作人员,再无任何人。

费林格打算收队,在全市范围内发出寻人启事。

助手安东也赞成费林格的决定。

此时他正站在神坛前,由于用力挥手示意pol.ice收队,对话机竟脱离了腰带,砸到神坛边缘,撞碎了几根腿骨的骨端,灰白色的碎片顿时落了一地。

安东脸色苍白起来,这些14世纪的骨头可全都是文物。

他来不及细想,就猫腰从栏杆中钻了进去。

安东随手碰了碰受损的腿骨,想知道它们是否只是骨端受损,发现手上有点油腻,再摸过去,他竟然抽出了一根腿骨。

这是一根新鲜的人骨,骨内油质慢慢渗出,在表面形成油腻,而且无论是从颜色还是从重量上,它都与教堂里近七百年的旧骨有很大区别。

大学生马原认识论教案

大学生马原认识论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发展规律、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2.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3.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三、教学难点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他认识论的区别2.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认识?认识的本质是什么?2. 引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二)讲授新课1. 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2. 认识的发展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 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

3.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检验标准。

-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三)课堂讨论1. 讨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他认识论的区别。

2. 分析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四)案例分析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实际问题。

2. 案例包括:科技创新、社会改革、个人成长等方面。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文章,阐述认识的本质、发展规律和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大学马原课教案

大学马原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主要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高中阶段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提出问题: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这些问题?(二)讲授新课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日益暴露出其内在矛盾,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案例分析1. 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分析。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撰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问题的分析深度等。

3. 考试成绩: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反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核心观点。

2. 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3. 掌握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教学重点: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

2.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 分析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教学准备:1. 课本《马克思主义原理》。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起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解(25分钟)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理论。

c.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a.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b.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的传播和发展。

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和接受。

三、讨论与实践(20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2. 分享讨论结果: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3. 实践活动: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社会问题或实际情境,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提出。

四、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五、课后拓展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有了系统和全面的了解。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加强学生的课后拓展,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 教学目标: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它的阶级基础、科学性和革命性。

2. 教学内容:a.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b.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为研究对象,揭示普遍规律。

c. 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社会变革,指导实践。

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b.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

2) 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

3) 通过案例分析,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4) 通过案例分析,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

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1. 教学目标: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包括它们的辩证统一和斗争。

2. 教学内容:a. 物质:客观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b. 意识:主观反映,依赖于物质存在。

c.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d. 物质和意识的斗争:历史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

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和斗争。

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物质的定义和特征。

2) 讲解意识的定义和特征。

3) 阐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

4) 阐述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5) 小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重要性。

三、《实践和认识的关系》1. 教学目标: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包括它们的辩证统一和相互作用。

2. 教学内容:a. 实践: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b. 认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理解。

c.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d. 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实践影响认识,认识指导实践。

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一、教学目的本教学计划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掌握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加深对辩证法和物质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其思想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概念及历史渊源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内涵3. 唯物史观的概念及主要内容4. 辩证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5. 物质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6.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实践意义和历史地位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文献阅读、思维导图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加强思想建设和实践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进程第一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概念及历史渊源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概念及基本内容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思潮的比较第二课 唯物史观的概念及主要内容1. 唯物史观的概念及其理论要素2.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区别与联系3. 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及其意义4. 中国革命的历史规律性分析第三课 辩证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1. 辩证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3. 矛盾的主要类型和解决原则4.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和联系第四课 物质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1. 物质的概念、本质属性和分类2. 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普遍规律性3. 生命和意识的物质基础和本质属性4. 物质向能量和信息的转化及其意义第五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实践意义和历史地位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基础和历史背景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4.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示和挑战五、教学评价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包括课堂发言、作业、小组讨论、课程论文等,注重学生的全面评价和激励,评价标准以理论联系实际、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为主要依据,全面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人才培养水平。

马原小组教学设计

马原小组教学设计

马原小组教学设计马原小组教学设计主题:公平正义与人权一、总体目标通过马原小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和人权的概念,并积极思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意义,培养学生关爱社会、维护公平正义和人权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公平正义的概念:介绍公平正义的定义、内涵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平正义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2. 人权的概念与历史:介绍人权的定义、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使学生了解人权的重要性和保护手段。

3. 公平正义与人权的关系:探讨公平正义与人权的关联与互相促进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公平正义和人权的紧密联系。

4. 公平正义与人权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探究公平正义和人权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公平和人权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

5. 提倡并落实公平正义和人权:通过教育活动和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提倡公平正义和保护人权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引入法: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发学生对公平正义和人权的思考和兴趣。

2. 群体讨论法: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对公平正义和人权相关议题的看法、观点和经验。

3. 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了解公平正义和人权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与挑战。

4.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表演,体验不同角度和利益相关者对公平正义和人权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5. 实地考察法:带领学生参观各类机构,如法院、监狱、人权组织等,亲身感受公平正义和人权保护的实际情况。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与学生讨论个人对公平正义和人权的理解。

2. 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视频或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公平正义和人权的定义、内涵和历史。

2.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平正义和人权对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1.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具体案例,如社会不公平现象、人权侵犯事件等,让学生分析案例,思考案例中的公平正义和人权问题。

马原教案设计模板

马原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材、教学参考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相关内容,准备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二、讲授新课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理论。

- 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和实践性?2.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意义。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提问: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二、讲授新课1.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分析事物的矛盾和发展规律。

- 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

- 以共产主义理论为目标,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设计马原的实践教学环节(3篇)

设计马原的实践教学环节(3篇)

第1篇一、背景及意义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提高马原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

本文将针对马原课程,设计一套实践教学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1. 实践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理论素养;(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爱国情怀;(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实践教学环节(1)课堂实践教学1)案例教学: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辩论赛:围绕某一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小组讨论:针对某一理论问题,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视频教学:播放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纪录片、电影等,让学生在视觉冲击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2)课外实践教学1)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支教、环保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社会实践调查:引导学生围绕某一社会问题进行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

4)网络实践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讨论、知识竞赛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

(3)实践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辩论等表现进行评价;2)课外实践成果:根据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调查报告、论文等,进行评价;3)实践心得体会:要求学生在实践结束后,撰写心得体会,总结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马原课程实践教学设计(3篇)

马原课程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素质人才。

马原课程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理论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组织学生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通过阅读、讨论和交流,使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 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座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最新研究成果。

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4. 小组讨论与辩论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特定主题进行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5.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

四、实践教学方法1. 讲座法: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

4.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比赛法:举办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实践教学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1)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

大学马原的教案

大学马原的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质特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

3. 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学重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本质特征。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本质特征。

3.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质特征。

教学难点:1.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有什么意义?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讲授新课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本质特征a.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本质特征a.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规律。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特征是阶级性和科学性。

3.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质特征a.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和行动指南。

b.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阶级性和实践性。

三、课堂讨论1. 问题: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

四、案例分析1. 问题: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2. 教师给出一个现实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自己的分析。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质特征。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马原专题三教案设计1

马原专题三教案设计1
2.肯定与否认两方面的关系
〔1〕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2〕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
3.辩证法的否认观就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认对立统一的辩证理解根底上的
辩证的否认是这样一种否认,它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展的自身否认。即自己否认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认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开展〞。它有两个特点:
〔1〕它是开展的环节。事物的开展从根本上讲,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这种质变只有经过否认才能实现。
备注:
定到达对自身的否认,即否认之否认,从而显示出事物自己开展自己的完整过程。这就是否认之否认规律,这一根本规律提醒了事物开展的根本方向和道路。
〔1〕肯定方面就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别物的 方面;
〔2〕否认方面就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2〕内外因共同开展
推动事物开展的既有事物的内部矛盾,又有事物的外部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开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它规定着事物开展的根本方向。
3.矛盾开展的不平衡性。重点论和两点论
〔1〕矛盾开展的不平衡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每一个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侧面各具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特殊性的主要情形之一就是矛盾开展的不平衡性。在矛盾的开展过程中,矛盾及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从一定的矛盾体系来看,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每一个矛盾的双方来看,又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是在诸矛盾所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开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那么是处于附属地位、对事物开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矛盾双方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那么是处于被支配地位,起非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分是相对的、可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双方会发生相互转化、易位。

马原实践教案

马原实践教案

马原实践教案教案标题:马原实践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2. 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3.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启示。

教学重点:1.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2. 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启示。

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2. 实践活动,如社会调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初步了解;2. 提问: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什么了解?你认为它在社会实践中有什么作用?二、知识讲授(20分钟)1. 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等;2.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三、实践活动(30分钟)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当前社会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2. 社会调研:学生选择一个社会现象进行调研,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进行分析。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和社会调研的结果,进行互动讨论;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启示。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的文章;2.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社会问题,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社会调研成果;2.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如工厂、社区等,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的理解;2.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培养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如实地反映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唯物辩证法主张,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后者是前者的反映。
(三)关于规律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的诸规律和范畴,有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三大规律由浅入深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
备注:
定达到对自身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从而显示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一基本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道路。
(1)肯定方面就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别物的方面;
(2)否定方面就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1、质量互变规律
2、对立统一规律
3、否定之否定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的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关系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把事物的发展归结为外力的推动。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
首先,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量中有质,度中的量不是单纯的量,而是具有一定质的量;质中有量,度中的质不是单纯的质,而是具有一定量的质。其次,二者是相互规定的,质规定着它的对立面量,量规定着它的对立面质,质和量互相结合,互相规定,使质量双方在特定的度的范围内处于统一状态,形成某物之所以为某物的质和量的统一体。
(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既然世界本身是运动发展的,我们在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时候,就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第二,要树立长远的眼光。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现在,又要看到事物的未来。
第三,要认清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2)坚持重点论。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即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工作中的重点和中心环节,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
(3)把握两点论。在坚持重点论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不能忽视非主要矛盾和非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要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
重点论和两点论是统一的。两点论体现了矛盾分析方法的全面性原则。坚持两点论,就是要全面地认识事物,把握矛盾,既要注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因此,两点论内在地包含了重点论。
(2)内外因共同发展
推动事物发展的既有事物的内部矛盾,又有事物的外部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重点论和两点论
(1)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每一个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侧面各具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特殊性的主要情形之一就是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矛盾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及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从一定的矛盾体系来看,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每一个矛盾的双方来看,又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是在诸矛盾所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矛盾双方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起非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分是相对的、可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双方会发生相互转化、易位。
备注:
4.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是相互联结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了共性,一般必须通过个别而存在。共性与个性又是有区别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二)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运动、变化、发展这三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外延来看,运动的外延最大,其次是变化,再次是发展。运动作为物质的普遍属性,是指一切变动和过程,但运动未明确变动有无质变,象有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只承认运动,不承认质变,认为天下无新事。
2、发展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哲学范畴,是物质运动中前进的变化和进化的趋势。对发展的这种理解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事物的发展既离不开矛盾的同一性,也离不开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任何事物都必须在对立双方统一体中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在统一体中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依赖、相互利用中发展。
第二,同一性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矛盾转化的方向,即一事物只能转化为与它有内在联系的另一事物。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
第一,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前进性的运动。
第二,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上升性的运动。
第三,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所谓旧事物,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之所以能够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
2.肯定与否定两方面的关系
(1)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2)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
3.辩证法的否定观就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对立统一的辩证理解基础上的
辩证的否定是这样一种否定,它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它有两个特点:
(1)它是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这种质变只有经过否定才能实现。
第四,要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静止不变的观点。
二、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从总体上看,它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学说;从理论形态上看,它是一系列普遍适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基本规律和范畴的科学体系。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进一步从各个方面揭示了联系和发展的是唯物辩证法的诸规律和范畴。
掌握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理解矛盾及其规律诸问题的钥匙。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存在于矛盾问题的一切方面,是贯穿矛盾诸问题的一条主线。只有了解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才能对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其次,这一原理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规律,即认识是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论。
(二)质量互变规律
1.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1)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质、量、度
质,质与事物存在是直接统一的,特定的质就是特定的事物存在本身。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或形状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在度中,质和量处于不可分离的统一中。
备注:
(3)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由于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也是具体的、复杂的和多样的。
①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②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③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④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4)联系的条件性
由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同周围事物有联系,所以它周围的其他事物就成了它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世上除了整体物质世界是无条件的以外,凡具体事物都是有条件的。
(1)新事物的出现,是在旧事物内部、旧事物的“母胎”里孕育成熟的。
(2)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出来,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继承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因而它能够适应新环境,比旧事物优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备注: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在无产阶级所代表的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不仅保留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起来的生产力,而且能增加为资本主义社会容纳不了的新的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标题:专题三辩证法与科学思维方式(一)
教学目标: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掌握辩证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2、辩证思维方法。
难点:
1、辩证思维方法;
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教学时数:2课时)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意义:要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在事物的全面联系中完整地把握事物。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把个别事物从普遍联系中抽取出来,或者把事物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割开来,单独地、分别地加以研究,这是完全必要的;但在研究个别事物或其组成部分时,不能忘记它同周围有关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不能忘记它同整体以及整体中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黑格尔曾经生动地举例说:人的手只有作为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器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手。
(2)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备注:
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各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斗争,从而促使双方力量此消彼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