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设计步骤及要点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原则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 概念和原则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由混凝土和钢筋为主要材料,通过一定的构造形式 将钢筋与混凝土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承载能 力和抗震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防火性能。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 计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剪力墙的厚度和配筋应合理设计,以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3)对于高层建筑,剪力墙的数量和长度应适当增加,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2、楼板设计
楼板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水平承重构件,对于楼板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楼板的厚度和配筋应合理设计,以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2)楼板跨度较大时,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提高板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3)对于结构边缘和转角部位,应适当增加配筋和板厚,以提高结构的抗裂 性和延性。
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注 意事项
1、合理布置剪力墙
剪力墙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和 整体性具有关键作用。在剪力墙布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剪力墙的位置应均匀分布,避免集中布置在某一轴线上,以减小结构的 扭转效应。
1、刚度适宜: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刚度直接影响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刚 度过大可能导致结构变形能力下降,而过小则可能导致结构失稳。因此,设计 时需对结构的刚度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荷载合理:荷载是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时 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形式,合理确定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类型和大 小,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结构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采取有效的抗震设计和构造措施,提高结 构的抗震烈度指标。
框架结构工程技术交底完整版
框架结构工程技术交底完整版框架结构工程技术交底是指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将施工的整体框架结构和相关技术细节进行说明和交底的过程。
这将确保施工人员对工程的要求和施工流程有清晰的了解,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框架结构工程技术交底的完整版。
一、项目概述在开展框架结构工程技术交底之前,首先需要对项目进行概述。
这包括项目的名称、位置、工程规模、施工时间等基本信息。
然后,介绍该项目的框架结构的设计理念和要求。
二、结构图纸解读框架结构的施工离不开结构图纸的理解和解读。
施工人员需要详细解读结构图纸,包括主梁、剪力墙、柱子等结构元素的布置和尺寸要求。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局部构造细部的设计,如梁柱节点细部连接、剪力墙布置及其加固等。
三、施工过程与技术要求交底1.施工顺序:根据结构图纸的要求,施工人员需要明确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序安排。
这包括基础施工、立柱、梁、板的顺序与步骤。
2.施工要点:针对各个施工过程,需要交底每个环节的施工要点,如混凝土浇筑的抗渗、抗裂、抗冻要求,梁板脱模的时机和方法等。
3.安全注意事项:在交底过程中,必须重点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这包括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禁止乱堆放材料、乱拉乱挤钢筋等违反施工规章制度的行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四、施工技术交底1.施工工艺:对每个施工工艺进行交底,包括金属结构的焊接工艺、混凝土浇筑的振捣工艺等。
2.质量控制要点:对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重点进行交底,如焊接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控制等。
3.现场施工流程:交底现场施工流程,让施工人员对整个施工过程有清晰的了解。
4.资料管理:交底施工资料的管理方法和要求,包括施工图纸的管理、工程报验单的填写等。
五、问题解答和现场演示在交底过程中,应允许施工人员进行提问,并及时解答。
同时,根据需要,可以在现场进行相关施工过程的实际演示,以便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总结与签字交底结束时,施工人员和施工负责人应对整个交底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签字确认。
框架结构设计要点
框架结构设计要点框架结构设计要点(供参考)⼀、框架结构的特点、适⽤范围1、框架结构的特点1)建筑平⾯布置灵活,使⽤空间⼤。
2)延性较好。
3)整体侧向刚度较⼩,⽔平⼒作⽤下侧向变形较⼤(呈剪切型)。
所以建筑⾼度受到限制。
4)⾮结构构件破坏⽐较严重。
(这是由于变形过⼤,⾮结构构件会破坏⽐较严重)2、框架结构的适⽤范围1)框架结构体系是介于砌体结构与框架-剪⼒墙结构之间的可选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设计应符合安全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施⼯的原则(结构设计原则)。
2)⾮抗震设计时⽤于多层及⾼层建筑。
抗震设计时⼀般情况下框架结构多⽤多层及⼩⾼层建筑(7度区以下)。
3)框架结构由于其抗侧刚度较差,因此在地震区不宜设计较⾼的框架结构。
在7度(0.15g)设防区,对于⼀般民⽤建筑,层数不宜超过7层,总⾼度不宜超过28⽶。
在8度(0.3g)设防区,层数不宜超过5层,总⾼度不宜超过20⽶。
超过以上数据时虽然计算指标均满⾜规范要求,但是不经济。
⼆、框架结构平、⽴⾯布置要点1、为了保证框架结构的抗震安全,结构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刚度、稳定性、延性及耗能等性能。
设计中应合理地布置抗侧⼒构件,减少地震作⽤下的扭转效应;平⾯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构件的截⾯尺⼨和材料强度宜⾃下⽽上逐渐减⼩(不应在同⼀层同时改变构件的截⾯尺⼨和材料强度),避免抗侧⼒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突变。
2、框架结构宜设计成双向梁柱刚架体系以承受纵横两个⽅向的地震作⽤或风荷载。
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向为刚架,另⼀向为铰接排架的结构体系。
但在铰接排架⽅向应设置⽀撑或抗震墙,以保证结构的承载⼒、刚度和稳定。
3、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宜采⽤单跨框架。
如果不可避免的话,可设计为框架-剪⼒墙结构,多层建筑也可仅在单跨⽅向设置剪⼒墙。
后者框架结构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选⽤,⽽剪⼒墙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剪⼒墙结构选⽤。
框架结构 施工方案
框架结构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框架结构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和稳定性关乎整个建筑物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框架结构施工的方案和流程,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在进行框架结构施工前,必须准备好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 施工人员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施工方案和流程,提高施工质量。
3. 施工设备准备好必要的施工设备,例如起重机、混凝土搅拌车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设备使用安全。
三、施工流程1. 地基处理在进行框架结构施工之前,必须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基础施工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对建筑基础进行浇筑,确保基础的稳固性。
3. 柱、梁的安装安装主体框架结构的柱和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起重机将构件精准地安装到相应位置。
4. 楼板施工接着进行楼板的施工,确保楼板的平整性和承载力。
5.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浇筑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浇筑,确保构件的强度和密实性。
6. 外墙施工最后对外墙进行施工,确保建筑物的外观和保温性能。
四、安全措施在进行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五、施工质量检验施工完成后,必须对框架结构的质量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六、总结框架结构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只有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流程进行施工,才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关于框架结构施工方案的介绍,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
框架结构设计及规范细节
设计大致步骤(计算书大纲)
1. 框架结构选型与布置
2.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3. 框架结构荷载计算
4. 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分层法、D值法等等)
5. 荷载效应组合
6. 框架结构构件设计
7. 框架结构构造要求
8. 绘制施工图
框架结构设计及规范细节
步骤1 结构选型与布置
1. 整体结构形式的选择; 2. 楼盖结构形式的选择; 3. 梁、板、柱、墙(基础)的尺寸估计。
步骤4 结构内力计算
1. 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的效应分 别计算;
2. 竖向荷载手算采用分层法,支座可以调幅; 3. 水平荷载手算采用D值法。
提示: 1)计算量很大,手算应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一榀 框架进行分析;
2)至少掌握两个以上结构内力分析软件。
框架结构设计及规范细节
框架结构设计及规范细节
框架结构设计及规范细节
框架结构设计及规范细节
框架结构设计及规范细节
框架结构设计及规范细节
框架结构设计及规范细节
框架结构设计及规范细节
常用相关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框架结构设计及规范细节
荷载效应组合 2 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
S G SGE S Eh Ehk EV SEVK W W SWK
框架结构设计及规范细节
步骤6 结构构件设计
抗震等级要求
调整内力组合结果满足:强剪弱弯、强柱弱梁
(一、二、三级)
梁设计
柱设计
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设计等级及控制指标(通常情况)1.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标准》GB50068—2001,⼯程结构设计使⽤年限为50年。
2.⼯程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为⼆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
=1.03.⼯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4.根据《岩⼟⼯程地质勘察报告》,确定场地类别为类;5.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确定⼯程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设计地震分组,⽔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值,特征周期,阻尼⽐。
6.⼯程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为⼄类(《建筑⼯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新版规定);7.⼯程混凝⼟裂缝控制限值:与⽔、⼟直接接触的构件和露天环境构件允许裂缝宽度为0.2mm,室内环境构件允许裂缝宽度为0.3mm。
⼆、平⾯及竖向布置1.为了保证框架结构的抗震安全,结构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刚度、稳定性、延性及耗能等性能。
结构平⾯形状和⽴⾯体型应尽可能简单、规则,使各部分刚度均匀对称,减少结构扭转的可能性。
2.框架结构应在纵横两个⽅向布置成双向刚接框架,也就是说,应尽量避免形成单跨框架。
3.框架结构按抗震设计时,不应采⽤部分由砌体墙承重之混合形式。
框架结构中的楼梯间及局部出屋顶的楼梯间、⽔箱间等,应采⽤框架承重,不应采⽤砌体墙承重。
4.在抗震设防地区,应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的设计原则,以形成延性框架。
三、荷载1.楼⾯荷载楼⾯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以及《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篇)》(2003版)的相关规定取值。
单位:kN/m22.墙体荷载1)外墙单位⾼度线荷载:墙重度X墙厚+0.05X20;内墙单位⾼度线荷载:墙重度X墙厚+0.04X20;2)计算墙体线荷载时注意扣除梁⾼;3)墙体有⼤⾯积开洞时注意计算荷载时要扣除洞⼝重量。
3.荷载的输⼊要准确,不可偏⼩,也不可随意放⼤。
四、结构材料信息1.混凝⼟:⼩型的框架结构单体可考虑⽤C25级混凝⼟。
高层结构设计第5章 框架结构设计(新规范)
2014-11-16
30
计算方法 1、柱的抗侧移刚度D值——修正抗侧刚度的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不仅有侧移,且各结点有转角,设 杆端有相对位移 ,转角 1 、 2 ,转角位移方程为:
12ic 6ic V 2 ( 1 2 ) h h
2014-11-16
31
令
D
V
(D值的物理意义同d相同——单位位移下柱的剪力) D值计算假定: (1)各层层高相等; (2)各层梁柱节点转角相等; (3)各层层间位移相等
2014-11-16
32
i1
θ3
3
i2
ic
i1
θ2
h
取中间节点i为隔离体, 由平衡条件 M 0 可得
2
i2 h
(4 4 2 2)ic (4 2)i1 (4 2)i2 (6 6)ic
2014-11-16
40
<c2>上下层高度变化时的反弯点高度比修正值y3 令下层层高/本层层高=h上/h= 3 ——y3 3 >1——y3为负值,反弯点下移 3 <1——y3为正值,反弯点上移 说明:底层柱不考虑y2修正 柱反弯点高度比:
y yn y1 y2 y3
2014-11-16
2014-11-16 19
弯矩图
2014-11-16
20
二、 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近似计算方法— —反弯点法
1、反弯点法的基本假定 水平荷载:风力、地震作用 条件:梁的线刚度与柱的线刚度比≥3 假定: (1) 梁的刚度无限大; (2) 忽略柱的轴向变形; (3) 假定同一楼层中各柱端的侧移相等,节点转角为0 (4) 假定上层柱子的反弯点在中点 (5) 底层柱子的反弯点在距底端2h/3
框架结构施工方案
框架结构施工方案
一、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框架结构的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
下几个方面:
1.1 设计方案审核
在施工开始前,必须对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确保符合相关建筑规范
和要求。
1.2 施工方案制定
制定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步骤、安全措施、材料准备等内容,确保
施工进度和质量。
1.3 施工人员培训
培训施工人员,确保他们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二、施工过程
2.1 基础施工
在进行框架结构的搭建前,需要进行地基基础的施工,确保框架结构的稳固性
和安全性。
2.2 钢结构架设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钢结构的架设,包括悬挑梁、梁柱连接等工作,确保结构
牢固。
2.3 混凝土浇筑
在钢结构架设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包括楼板、墙体等部位,提高
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
2.4 防火处理
对框架结构进行防火处理,确保建筑物在火灾情况下能够保持一定的安全性能。
三、竣工验收
在框架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3.1 结构强度检验
对框架结构进行强度检验,确保结构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2 安全保障
对建筑框架结构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安全隐患。
3.3 完工验收
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以上为框架结构施工方案的整体流程和要点,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步骤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步骤一、结构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确定结构的用途和功能需求、了解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获取建筑物的相关数据等。
这些准备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结构设计符合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并满足强度、稳定性、刚度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二、确定结构的荷载和力学参数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确定建筑物所承受的荷载情况,包括恒载、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材料的力学参数,如混凝土的强度等。
这些参数的确定是结构设计的基础,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制定结构的整体布局方案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时,需要制定结构的整体布局方案。
这包括确定结构的主体形式、柱网和梁板的布置方式、楼层高度、跨度等。
整体布局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刚度和变形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建筑物的功能和美观性等因素。
四、进行结构的静力分析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进行结构的静力分析,即计算结构受力情况和内力大小。
通过静力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受力性能,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
静力分析可以使用手算、计算机软件等方法进行,具体的计算方法和理论基础需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选择。
五、设计结构的构件尺寸和配筋方案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确定结构的构件尺寸和配筋方案。
构件尺寸的确定需要考虑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要求,以及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配筋方案的确定需要满足构件的抗弯、抗剪、抗压等设计要求,并考虑钢筋的布置和连接方式等因素。
六、进行结构的验算和优化设计在确定结构的构件尺寸和配筋方案后,需要进行结构的验算和优化设计。
验算的目的是检查结构是否满足强度、稳定性和刚度等设计要求,以及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
如果验算结果不满足要求,需要进行优化设计,调整构件尺寸和配筋方案,以满足设计要求。
七、编制结构的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在完成结构设计后,需要编制结构的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
施工图纸是施工的依据,包括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剖面图、构件图等。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框架结构毕业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毕业设计成为了大学生们完成学业的重要一环。
而在众多的毕业设计题目中,框架结构毕业设计是一种常见且有一定难度的选题。
本文将探讨框架结构毕业设计的背景、意义以及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要点。
一、背景框架结构毕业设计是建筑、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常见的选题之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和人们对建筑物功能和美观性的要求提高,对于框架结构的研究和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框架结构不仅能够提供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还能够为建筑物赋予独特的外观和风格。
因此,通过毕业设计来研究和探索框架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对于学生们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意义1. 学术研究价值框架结构作为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们可以深入探讨框架结构的设计理论,了解不同材料和结构形式对于建筑物性能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实践能力培养毕业设计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机会。
通过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学生们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材料选择、结构形式等因素,这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设计过程关键要点1. 研究背景和需求分析在进行框架结构毕业设计之前,学生们需要对设计项目的背景和需求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
这包括了解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地利用要求、建筑物功能等因素。
通过对背景和需求的分析,学生们可以确定设计的目标和方向,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指导。
2. 设计方案的制定在确定设计目标和方向后,学生们需要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建筑物的整体布局、结构形式、材料选择等内容。
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学生们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结构稳定性、美观性等因素,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3. 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方案确定后,学生们需要进行结构分析和优化。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步骤(参考)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内力计算步骤(仅供参考,配筋计算不在内)一.进行结构方案比较,选定结构方案,进行结构布置1. 结构选型: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从抗震要求方面、房屋总高度、层数、柱最大间距等,说明为何选用框架结构,而不采用框剪结构、内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砖混结构。
2. 楼盖结构方案比较:确定承重方案,进行结构布置,比较选用现浇板及预制板的不同点,画出三种以上结构平面布置草图,比较后全组共同确定一种方案,画出结构平面布置图,进行编号对框架负载面积基本相同的编同一个号:“KJ-X ”;连续梁用“L-X ”表示;现浇板用“B-X ”表示;构造柱用“GZ-X ”表示;预制板放在选板后再补画,其他见结构参考图。
二.初步选择梁柱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1. 确定梁柱剪力墙截面尺寸 (1)梁1)框架梁:b b b h b l h )31~21()121~81(==按抗震要求:42120041≥≥≥≥bnc b b b b h l b b mmb h b 荷载大(一般指活荷大或负荷面积大),取大值。
2)连续梁:b b b h b l h )31~21()181~121(==另外,确定梁宽时,尽量与填充墙厚度相同,可使室内不见梁棱角,纵向框架梁还要考虑下皮最好与窗上口标高相同,以免再设过梁。
(2)现浇板及预制板现浇板厚:工业建筑:;80mm h ≥ 连续单向板:40l h ≥;双向板:50l h ≥; (3)柱截面尺寸:;300mm b c ≥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4≥cnh H ; 截面积cc f NA )55.0~45.0(≥;式中N 为首层柱根估算轴力设计值,计算方法如下:对于中柱与边柱,分别找出负荷面积最大的柱,算出一层楼面的面荷载,假设屋面荷载同楼面荷载,用此荷载乘以层数再乘以负荷面积,即为所求N 。
柱自重略去不计,各层Ac 宜相同。
2. 确定材料强度等级钢筋:按抗震要求,确定纵筋与箍筋级别;混凝土:按抗震要求,并考虑现浇板砼质量,经济确定砼强度等级,考虑首层较高,变形较大,可适当提高砼强度等级。
框架结构设计步骤及要点
框架结构设计步骤及要点1.结构设计说明: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如混凝土的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等等。
2.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
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
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
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
板缝尽量为40,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
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尽量采用宽板,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
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板缝应大于60。
整浇层厚50,配双向φ6@250,混凝土C20。
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
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
地下车库由于防火要求不可用预制板。
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否则长向板与框架梁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
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
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
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
(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
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钢筋多少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
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
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
框架结构设计的过程和要点
框架结构设计的过程和要点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如混凝土的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等等。
关键字:框架结构设计1.结构设计说明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如混凝土的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等等。
2.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
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
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
板缝尽量为40,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
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尽量采用宽板,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配双向φ6@250,混凝土C20.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
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
地下车库由于防火要求不可用预制板。
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否则长向板与框架梁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
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
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
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
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 (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利用PKPM进行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
利用PKPM进行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3)十三、执行PMCAD主菜单5,画结构平面图首先确定要画的楼层号1、选择“1修改楼板配筋参数”,对各项参数进行确认和修改。
支座受力钢筋最小直径:8板分布钢筋的最大间距:250双向板计算方法:弹性算法边缘梁支座算法:梁截面刚度相对楼板较大时“按固端计算”,否则“按简支计算”有错层楼板算法:错层较大时“按简支计算”,错层较小时“按固端计算”是否根据裂缝宽度自动选筋:选择“打勾”,允许裂缝宽度取默认0.3mm使用矩形连续板跨中弯矩算法:选择“打勾”钢筋级别:全部选用一级钢钢筋放大系数:取默认值钢筋强度设计值:取默认值钢筋级配表:根据工程情况增(删)级配表,给出合适的钢筋级配。
2、选择“2修改边界条件”,先显示边界条件,再按照工程实际情况,对楼板边界条件逐个进行调整。
主要是不符合在楼板配筋参数中定义的边缘梁支座算法的地方,要在此修改边界条件。
3、执行“4 画平面图参数修改”,确定合适的图纸号、比例尺。
“板钢筋要编号”:此项控制楼板钢筋标注方式。
选择“打勾”,相同的钢筋编同一个号,只在其中的一根上标注钢筋级配及尺寸;选择“不打勾”,图上的每根钢筋均要标注钢筋的级配及尺寸。
本工程要求不画钢筋表,板钢筋均不编号,钢筋不用简化标注,柱“涂黑”,梁线选择“虚线”。
4、执行“0 继续”,查看楼板计算结果图形。
1)执行“2 现浇板计算配筋图”,生成板计算配筋图BAS*.T。
2)执行“6 现浇板裂缝宽度图”,查看有否裂缝宽度超限。
满足,则进行下一步绘施工图;否则,应选择“返回PM主菜单”修改板厚,按上述步骤重新计算。
5、执行“0 进入绘图”,绘制楼板施工图PM*.T。
1)执行“画板钢筋”,选择“自动布筋”。
此时可有2种选择:“按楼板归并结果配筋”,则只在样板间内布筋,其余与之编号一样的房间均采用相同配筋;若不归并,则每个房间的配筋均按实际配筋在图上表达。
选择“通长配筋”->“板底配筋”,对相邻几个配筋相同的连续房间实现板底贯通配筋,即钢筋不在中间支座断开并锚固。
如何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和模块划分
如何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和模块划分系统架构设计和模块划分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决定了整个系统的结构、组件的划分和交互等重要因素。
良好的系统架构设计和模块划分能够提高开发效率、减少后期维护成本,并且有助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下面,我将用简体中文为您详细介绍系统架构设计和模块划分的步骤和要点。
一、系统架构设计步骤:1.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
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约束条件等,为后续的架构设计提供基础。
2.定义系统的边界和接口:确定系统的边界,即确定系统与外部系统交互的接口和协议。
将系统划分为子系统或模块,确定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和调用关系。
3.确定系统的架构风格:根据需求和技术选型,选择适合的架构风格。
常用的架构风格包括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分层架构、面向服务架构(SOA)等。
确定好架构风格后,可以更好地指导模块划分和组件设计。
4.模块划分:根据需求和系统架构,将系统划分为模块。
模块应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特性。
可以采用功能、业务、技术或数据等不同的划分原则进行模块划分。
可以使用UML类图等工具进行模块的可视化设计。
5.制定模块之间的接口规范: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规范,包括输入输出参数的格式、数据交换方式、数据传输协议等。
接口规范应具有清晰、简洁、易于扩展的特点。
6.选择合适的开发框架和工具:根据系统需求和技术选型,选择合适的开发框架和工具。
开发框架和工具能够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加快系统开发和部署的速度。
7.考虑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应考虑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构、负载均衡、缓存等技术手段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8.进行系统架构评审:在完成系统架构设计后,需要进行系统架构评审。
评审过程中,可以发现并修复系统设计中的问题和漏洞,确保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模块划分要点:1.高内聚、低耦合:模块应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
模块内部的功能应该高度相关,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性应该尽量低,以便于模块的独立开发和维护。
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要点及其应用分析
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要点及其应用分析一、前言建筑框架结构是目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通过其稳定性、承重能力和灵活性,成为城市中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而核心筒结构作为建筑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要点及应用分析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二、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要点1. 结构布局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设计要点之一是结构布局。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整体结构的布局是否合理,包括建筑主体框架的位置和构造,核心筒结构的位置和尺寸等。
合理的结构布局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材料选用在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设计中,材料选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适的材料能够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同时也能够降低建筑的自重和成本。
设计师需要仔细考虑材料的选用,选择合适的钢材、混凝土等材料,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系统设计结构系统的设计是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的核心。
设计师需要合理地设计结构的梁柱布局、连接方式、支撑系统等,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系统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整体性,确保各个部分的相互配合和协同工作。
4. 抗震设计考虑到建筑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抗震设计是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和地质条件,合理地安排结构的抗震构造和抗震设计,以提高建筑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
5. 建筑功能需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需求。
不同功能的建筑对于结构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办公楼、商业综合体、住宅等,都需要根据其功能特点合理地设计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以满足其使用需求。
1. 实际案例分析以北京国贸三期为例,其建筑采用了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
在设计中,国贸三期充分考虑了结构布局、材料选用、系统设计、抗震设计和建筑功能需求等要点。
框架结构施工的步骤与要点
框架结构施工的步骤与要点一.引言在建筑领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技术,其通过搭建坚固的框架体系,能够有效地支撑建筑物的重量,提供稳定的结构支撑力。
本文将探讨框架结构施工的步骤与要点,希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资料准备在进行框架结构施工之前,迅速收集所需的相关资料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建筑规范、材料使用手册和工程计划等。
这些资料对工人和技术人员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将确保施工过程中遵循标准和规范。
三.基础工作在正式开始框架结构施工之前,必须先进行基础工作。
这包括测量基址、清理现场和准备材料的运输、储存等。
同时还需要对场地进行平整,以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四.组装工作在进行框架结构施工时,组装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首先,需要将预制的构件按照设计图纸上的指示进行正确的排序。
然后,施工人员根据图纸上的连接方式,将构件通过焊接、螺栓或粘结等方式牢固地连接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以确保框架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五.质量控制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质量控制包括但不限于材料验收、焊接质量检查、连接件强度测试等。
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监测和检测程序,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并对任何不合格的部分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六.安全措施在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施工人员需要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严守现场安全规定,遵循相关操作规程。
此外,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也是必要的,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七.施工监督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工作非常重要。
监理人员应在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视和检查,确保施工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安全性。
必要时,他们还应提供技术指导和建议,并协助解决施工中的难题和争议。
八.总结框架结构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程,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资料准备、基础工作、组装工作、质量控制、安全措施和施工监督等各个环节。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问题及要点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问题及要点一、建筑框架结构设计问题1.安全性:框架结构是支撑建筑物的结构元素,它决定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抗震、抗风、抗弯曲、抗压力和抗拉力等多种因素,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2.经济性:不同的结构材料具有不同的优点,在设计时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选择恰当的结构材料,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的降低成本。
3.美观性:框架结构在建筑物的外观形态上具有决定性作用,结构设计者应结合建筑物的整体形态,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法,以满足建筑物的美观性要求。
4.施工性:框架结构设计要考虑到施工难度,设计者应尽可能采用施工简便、易于操作的技术手段,以减少施工工作量和工期。
二、建筑框架结构设计要点1.材料选择:框架结构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经济性,以保证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结构类型:框架结构的类型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位置、环境等因素确定,例如,框架结构可分为钢结构、钢混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3.结构布置:结构布置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采用结构技术手段,分析结构的力学性能,确定结构的空间位置,以及结构的形式和尺寸,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4.分析计算:结构设计者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分析结构的力学性能,以确定结构的组成部分和尺寸,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5.结构构造:结构构造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采用合理的构造形式,确定结构的组成部分,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并考虑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
6.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以确保结构的质量和完成施工任务。
7.质量监督:质量监督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对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结构设计步骤及要点1. 结构设计说明: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如混凝土的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
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
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
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
板缝尽量为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
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
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
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250, 混凝土C20。
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
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
地下车库由于防火要求不可用预制板。
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否则长向板与框架梁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
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
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
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
(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
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钢筋多少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
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
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
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
应全楼统一编号。
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
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虑四层32的钢管叠加)。
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尤其是住宅)加次梁。
说明分布筋为φ8200。
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
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墙上的阳角)。
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
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
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
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
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
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
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
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
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
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
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
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附加扭距。
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
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
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资料. . .增大跨中配筋。
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
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为PM?.T。
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
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 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
室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
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
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
(3).关于过梁布置及轻隔墙。
现在框架填充墙一般为轻墙,过梁一般不采用预制混凝土过梁,而是现浇梁带。
应注明采用的轻墙的做法及图集,如地区的京94SJ19,并注明过梁的补充筋。
当过梁与柱或构造柱相接时,柱应甩筋,过梁现浇。
不建议采用加气混凝土做围护墙,装修难做并不能用在厕所处。
(4).雨蓬、阳台、挑檐布置和其剖面详图。
注意:雨棚和阳台的竖板现浇时,最小厚度应为80,否则难以施工。
竖筋应放在板中部。
当做双排筋时,高度<900,最小板厚100;高度>900时,最小板厚120。
阳台的竖板应尽量现浇,预制挡板的相交处极易裂缝。
雨棚和阳台上有斜的装饰板时,板的钢筋放斜板的上面,并通过水平挑板的下部锚入墙体圈梁(即挑板双层布筋)。
两侧的封板可采用泰柏板封堵,钢筋与泰柏板的钢丝焊接,不必采用混凝土结构。
挑板挑出长度大于2米时宜配置板下构造筋,较长外露挑板(包括竖板)宜配温度筋。
挑板跨板上筋长度应大于等于挑板出挑长度,尤其是挑板端部有集中荷载时。
挑板端部宜加小竖沿,防止清扫时灰尘落下。
当顶层阳台的雨搭为无组织排水时,雨搭出挑长度应大于其下阳台出挑长度100,顶层阳台必须设雨搭。
挑板配筋应有余地,并应采用大直径大间距钢筋,给工人以下脚的地方,防止踩弯。
挑板跨板跨度较小,跨中可能出现负弯距,应将挑板支座的负筋伸过全跨。
挑板端部板上筋通常兜一圈向上,但当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2时是难以施工的,应另加筋。
(5).楼梯布置。
采用X型斜线表示楼梯间,并注明楼梯间另详。
尽量用板式楼梯,方便设计及施工,也较美观。
(6).板顶标高。
可在图名下说明大多数的板厚及板顶标高,厨厕及其它特殊处在其房间上另外标明。
(7).梁布置及其编号,也可按层编号,如L-1-XX,1指1层,XX为梁的编号。
柱布置及编号。
(8).板上开洞(厨、厕、电气及设备)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附加筋不必一定锚入板支座,从洞边锚入La即可。
板上开洞的附加筋,如果洞口处板仅有正弯距,可只在板下加筋;否则应在板上下均加附加筋。
留筋后浇的板宜用虚线表示其围,并注明用提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筑。
未浇筑前应采取有效支承措施。
住宅跃层楼梯在楼板上所开大洞,周边不宜加梁,应采用有限元程序计算板的力和配筋。
板适当加厚, 洞边加暗梁。
(9).屋面上人孔、通气孔位置及详图。
(10).在平面图上不能表达清楚的细节要加剖面,可在建筑墙体剖面做法的基础上,对应画结构详图。
3. 基础平面图及详图:(1).在柱下扩展基础宽度较宽(大于4米)或地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柱下条基。
并应考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基础。
(2).当基础下有防空洞或枯井等时,可做一大厚板将其跨过。
(3).混凝土基础下应做垫层。
当有防水层时,应考虑防水层厚度。
(4).建筑地段较好,基础埋深大于3米时,应建议甲方做地下室。
地下室底板,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不再外伸以利于防水。
每隔30~40米设一后浇带,并注明两个月后用微膨胀混凝土浇注。
设置地下室可降低地基的附加应力,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尤其是在周围有建筑时有用),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不应设局部地下室,且地下室应有相同的埋深。
.资料. . .可在筏板区格中间挖空垫聚苯来调整高低层的不均匀沉降。
(5).地下室外墙为混凝土时,相应的楼层处梁和基础梁可取消。
(6).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
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7).新建建筑物基础不宜深于周围已有基础。
如深于原有基础,其基础间的净距应不少于基础之间的高差的1.5至2倍,否则应打抗滑移桩,防止原有建筑的破坏。
建筑层数相差较大时,应在层数较低的基础方格中心的区域垫焦碴来调整基底附加应力。
(8).独立基础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与相近的柱做成柱下条基。
柱下条形基础的底板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作成三面支承一面自由板(类似筏基中间开洞)。
两根柱的柱下条基的荷载重心和基础底版的形心宜重合,基础底板可做成梯形或台阶形,或调整挑梁两端的出挑长度。
(9).采用独立柱基时,独立基础受弯配筋不必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除非此基础非常重要,但配筋也不得过小。
独立基础是介于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之间的结构。
面积不大的独立基础宜采用锥型基础,方便施工。
(10).独立基础的拉梁宜通长配筋,其下应垫焦碴。
拉梁顶标高宜较高,否则底层墙体过高。
(11).底层隔墙一般不用做基础,可将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局部加厚。
(12).考虑到一般建筑沉降为锅底形、结构的整体弯曲和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协同作用,顶、底板钢筋应拉通(多层的负筋可截断1/2或1/3),且纵向基础梁的底筋也应拉通。
(13).基础平面图上应加沉降观测点。
(14).基础底板混凝土不宜大于C30,一是没用,二是容易出现裂缝。
(15).可用JCCAD软件自动生成基础布置和基础详图。
生成的基础平面图名为JCPM.T,生成的基础详图名为JCXT?.T。
(16).基础底面积不应因地震附加力而过分加大,否则地震下安全了而常规情况下反而沉降差异较大,本末倒置。
请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和各地方的地基基础规程。
4. 暖沟图及基础留洞图:(1).沟盖板在遇到电线管时下降(500),室外暖沟上一般有400厚的覆土。
(2).注明暖沟两侧墙体的厚度及材料作法。
暖沟较深时应验算强度。
(3).洞口大于400时应加过梁,暖沟应加通气孔。
(4).基础埋深较浅时暖沟入口底及基础留洞有可能比基础还低,此时基础应局部降低。
(5).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暖沟做法不同于一般地区。
应按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的特殊要求设计。
(6).暖沟一般做成1200宽,1000的在维修时偏小。
5. 楼梯详图:(1).应注意:梯梁至下面的梯板高度是否够,以免碰头,尤其是建筑入口处。
(2).梯段高度高差不宜大于20,以免易摔跤(3).两倍的梯段高度加梯段长度约等于600。
幼儿园楼梯踏步宜120高。
(4).楼梯折板、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La,折梁还应加附加箍筋(5).楼梯的建筑做法一般与楼面做法不同,注意楼梯板标高与楼面板的衔接。
(6).楼梯梯段板计算方法: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00~130,梯段板跨度小于4米时,应采用1/10的计算系数,并上下配筋相同;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60~200,梯段板跨度约6米左右时,应采用1/8的计算系数,板上配筋可取跨中的1/3~1/4,并且不得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