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比热容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比热容(第二课时)

比热容(第二课时)

比热容(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知道比热容的概念、符号、单位、公式,知道比热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3)会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一些生活现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生活经历分析、猜想物体吸收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2)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实验操作与收集数据、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在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质疑和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运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比热容概念。

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器具1、器材:铁架台两台、两只小烧杯、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两支温度计、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火柴、钟表两个。

2、课件:自制PPT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情景(图片):用煤气烧水,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想: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理由:a、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需要的时间多,吸收的热量多。

b、把一壶水烧开比烧成温水需要的时间多,吸收的热量多。

3、初步结论:(1)、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升高的温度相同,物体的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2)、跟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质量相同,物体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二、新课1、探究物体吸热跟物质种类有关(1)、提问: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吗?启发:如果壶中不是水而是煤油,那么烧开一壶水与烧开一壶煤油需要吸收的热量相等吗?(2)、猜想:可能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3)、利用所给器材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做好记录①注意:煤油和水满足哪些条件?②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设计的表格,进行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请四位同学分两组上讲台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质量为50克的水和煤油初温为30℃注:1、温度计示数达到30℃开始计时。

2、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不能与烧杯的底部和侧壁相碰3、实验结束后及时熄灭酒精灯根据测得的数据,并加以分析,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①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②物体吸热跟物质种类有关(4)结论:物体吸收的热量跟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种类有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在本节课中,我将以第一人称,向大家分享我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活动过程。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学习物理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计算器。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境引入:以夏天在户外玩耍为例,让学生感受热量的传递和比热容的作用。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比热容的定义和作用。

3. 比热容的计算方法:讲解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示例演示。

4. 实际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并填写实验报告。

6.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比热容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实践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学习物理知识。

在实验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讲解环节,我注重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拓展延伸: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建筑设计、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对比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探索物质性质与比热容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境引入实践情境引入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比热容(第二课时)》教案 (高效课堂)2022年人教版 (新版)新人教版

《比热容(第二课时)》教案 (高效课堂)2022年人教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比热容【设计理念】1.本节课首先用“漫画”创设问题情景,营造积极思维、气氛宽松的质疑环境,寻找提出问题的突破口。

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认识过程。

2.让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

本节课我设置了环环相扣的多个问题,问题提出后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科学的猜想是许多发明创造的开始。

3.实验过程由学生设计,通过合作进行实验,并从记录分析讨论中学到规律性知识。

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愉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2.会查比热容表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和乐于探索的精神2.养成实事求是、新生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探究比热容的概念教学难点用比热容解释自然现象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法。

提出问题──猜想──讨论──反驳──实验检验──得出结论教具和媒体大屏幕投影,多媒体计算机,铁架台中,石棉台,酒精灯,热得快,蒸发皿,沙子,水,煤油,天平,温度计,秒表,烧杯等【教学过程实录】一、新课引入师:大屏幕投影一幅漫画:炎热夏天的傍晚,有两个小胖子在海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海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说明:创设物理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甲):在岸上散步凉爽,因为沙石温度低。

生(乙):划船到海中更凉爽,因为水温较低。

生(丙):一样凉爽,因为气温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猜想,到底谁的想法正确呢?学习本节知识后你自然会明白。

(板书课题:三、比热容)(说明:制造问题悬念,诱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二、进行新课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烧过水,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生(齐):半壶水容易烧开。

师: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生(齐):一壶水烧开需要时间长。

物质的比热容(第二课时)教学案

物质的比热容(第二课时)教学案

课型:新授课题:物质的比热容(第二课时)日期:主备人:魏治宏刘建明审核人:审批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学习重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学习过程】[温故知新]:1、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热,温度,低温物体热,温度。

2、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加热到沸腾, 吸收的热量多,说明物体吸热的多少与有关。

3把同一杯水加热到50℃比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量,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4、取相同质量的沙和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使他们升高相同的温度,谁的时间长,需要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吗?5、比热容定义:,比热容常用单位:6、看常见物质比热容表,了解各物质的比热容,可知(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相同、不同)(2)水的比热容最大,是_ _,它的意义是。

沙石的比热容是,如果让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快、慢)7、人们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冬天用热水来取暖,是因为相同情况下水与其他的物质相比吸收的热量,放出的热量。

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提出问题: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以水为例:水吸热的多少,与水的质量,水的温度升高有关,不同物质(如水和煤油),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相同吸热是否相同呢?(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提示: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取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看吸热是否相同,(以加热时间的多少来看吸热的多少)(5)分析与论证:(1)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热是的,(2)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是的,(3)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是的。

总结:物体吸热多少与物质种类,物体的质量,温度的量有关(6)评估、交流与合作2、比热容列表从比热容表可看出:a 、在所有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b 、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c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

初三物理(人教版)《比热容(第二课时)》【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

初三物理(人教版)《比热容(第二课时)》【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

初中物理
白天,沙石吸收很多热量,晚上沙漠的情形如何? 由于它的比热容较小, 所以沙石的温度上升很多, 沙漠周围的气温上升很多。 白天,沙漠的气温很高。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初三上册
晚上,沙石放出很多热量, 由于它的比热容较小, 所以沙石的温度下降很多, 沙漠周围的气温下降很多。 晚上,沙漠的气温很低。
初中物理初三上册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初三上册
初中物理
热水缓缓流过暖气片, 暖气片放出热量,使得房屋变得温暖。
初中物理初三上册
课本第13页《想想议议》: 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 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用 水做运输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初三上册
初中物理
与其他物质相比,水的比热容较大。
初中物理
白天,
晚上,
沙漠的气温很高。 沙漠的气温很低。
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
初中物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上册
二、比热容的应用——解释现象
为什么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沙漠地区温差大?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初三上册
二、比热容的应用——生产生活
课本第13页《想想议议》: 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 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初三上册
二、比热容的应用——生产生活
汽车常用水 “冷却剂”
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等的液体, 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更多。
初中物理初三上册
三、热量的计算
比热容:c
=
Q m∆t
Q=cm△t
吸热升温:质量m,初温 t初,末温t末,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 物质的比热容》教案(第2课时)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 物质的比热容》教案(第2课时)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案(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2、会根据比热容进行热量的计算。

重点难点:
热量的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热量
一、热量的计算二、例题
1、Q
吸=C·M·(t-t
)例1
2、Q
放=C·M·(t
-t)例2
教学反思:
教学参考
1、理解比热容和比热公式 c= Q/mΔt
比热是物质特性之一.对同一种物质,比热容是确定的。

比热容不随物体吸热多少, 温度升高了多少而改变 .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为了比较不同物体的吸热本领的大小, Q与mΔt的比值 , 反映了单位质最某一种物质升高和降低 1℃吸收或放出热的本领 , 对同一种物质 , 在公式 C = Q/mΔt中,当 Q 增大时, 可能物体质量不变 , 升高的温度增大了; 也可能是升高的温度不变, 参与吸热的物体质量增大了,但比值仍不变。

2、利用公式 Q =cmΔt 解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公式 Q=cmΔt 可以看出 , 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放出热量的多少只与温度的改变值有关 , 与初温、末温的具体值无关 .在用此公式计算时,要注意不能超越物态变化点,因为物质在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并不满足上述的计算公式 .另外 , 同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比热值有可能不相等 .
--一
3. 解题时从哪些方面把握比热容与热量的区别与联系第二节。

13.3《比热容》教案2

13.3《比热容》教案2

教案:13.3《比热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3章第三节《比热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定义;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3. 水的比热容及其特性;4.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及其比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理解水的比热容特性,能够解释水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3. 能够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并了解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应用,水的比热容特性的理解;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包括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热水袋的使用,引出比热容的概念;2. 讲解:讲解比热容的定义,给出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3. 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并比较其大小;4. 应用:通过实例讲解比热容的应用,如水的比热容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定义;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3. 水的比热容及其特性;4.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及其比较。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定义;2. 根据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计算一个物质的比热容;3. 解释水的比热容特性,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4. 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并说明其差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检查学生对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的理解程度,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改进;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比热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热力学、地理学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应用在上述教案中,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应用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理解比热容特性的关键。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第2课时)教学设计
接着,教师向两个烧瓶中分别加热相同时间的酒精灯,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温度变化情况。通过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比热容的思考。
2.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比热容的定义、物理意义、单位、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差异及其应用。
教师通过PPT展示比热容的定义,解释其物理意义,并强调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发挥优点,改进不足,不断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比热容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出示两个相同的烧瓶,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个瓶子里的液体(或物质)会让温度变化更快呢?”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自然规律的积极性。
2.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认识到实验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4.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培养他们节能环保的意识。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比热容为主题,通过实验、探究、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全面掌握比热容的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沟通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比热容这一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温度、热量等基本概念,并对比热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比热容的深入探讨具有较好的知识储备。但考虑到学生对比热容的理解程度不一,且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困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第3节 比热容第2课时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第3节 比热容第2课时教案

区中学20 -20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物理备课组多媒体展示:炎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湖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能岸上、湖中、两者一样三种观点都有,到底哪种观点对呢?从而引入新课。

课程讲授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比热容的应用活动1:想一想:夏天中午,我们在海边玩耍的时候,脚踩在沙子上有什么感觉?踩在水中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不同的感觉?观察沙子和海水图片,联系课本P15表中水和沙石的比热容,想一下怎么回答。

学生回答:在沙石和海水受太阳照射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沙石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大;海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

故感觉砂石烫,海水不那么烫。

活动2:然后思考:在夏天,在室内洒水可以降温,这是利用了什么?现在我们很多同学家中有小汽车,打开小汽车的前盖,会看到一个大水箱,水箱起什么作用?里面装的是什么液体?为什么要装这种液体?如果是在北方冬天很冷的情况下,能否只装这种液体,如果不能,应该怎样解决?结论:水的比较容大,等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吸收同样的热量,水的温度升得慢,吸热或制冷效果好;降低同样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比较多,取暖效果较好。

归纳总结: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应用:(1)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很多,有利于作冷却剂或用来取暖。

(2)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很多的热量而自身的温度却变化不多,有利于调节气温。

知识拓宽:我国东部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在海边,白天与夜晚的风向是否相同,请学生阅读课本P15的“讨论交流”后回答。

学生回答:因为陆地基本上是沙石构成的,比热容小于水,白天温度升得快,热空气上升,海洋升温慢,海洋上方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所以,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到晚上,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风又会从陆地吹向海洋。

比热容教学设计及教案

比热容教学设计及教案

比热容教学设计及教案比热容教学设计及教案(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来一起探索一个超有趣的物理概念——比热容。

准备好了吗?咱们先来讲讲为啥要学比热容这个东西。

想象一下,大夏天里,你去海滩玩水,沙子烫得脚都不敢踩,而海水却凉凉的,舒服得很。

这是为啥呢?这就和比热容有关系啦!那到底啥是比热容呢?简单说,比热容就是衡量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能力的一个指标。

比如说,水的比热容大,吸收同样多的热量,它温度升高得就慢;而铁的比热容小,稍微一加热,温度就蹭蹭往上升。

学了比热容,咱们能解决好多实际问题呢。

比如,冬天供暖的时候,为啥用水做传热介质?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呀,能带走更多的热量,让屋子更暖和。

怎么样,小伙伴们,比热容是不是挺好玩的?快来一起探索更多关于它的奥秘吧!比热容教学设计及教案(二)哈喽呀,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走进比热容的奇妙世界啦!咱们先来讲个小故事。

有一天,太阳公公可热情啦,拼命地给大地加热。

这时候,沙滩上的沙子和大海里的水都被晒着了。

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沙子很快就变得滚烫滚烫的,而海水却还是凉凉的。

这是为啥呢?其实呀,这就是因为它们的比热容不一样。

那啥叫比热容呢?就好像每个人的胃口不一样,有的吃一点就饱了,有的吃好多还不觉得够。

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也有差别,比热容就是用来衡量这个差别的。

咱们来做个小实验玩玩。

拿两个杯子,一个装水,一个装油,同样放在火上加热一会儿,摸摸看,哪个温度升高得快?哈哈,是不是油呀?这就是因为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再想想,咱们家里的热水袋,为啥大多装的是水而不是别的东西?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呀,能长时间保持温暖,给咱们带来舒服的感觉。

学了比热容,以后遇到好多生活中的现象,咱们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啦!小伙伴们,加油哦,让我们一起成为物理小达人!。

比热容(二)教学设计

比热容(二)教学设计
③2千克铝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④2千克铝温度升高2℃,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⑤5千克铝温度升高70℃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师:至此,在完成例题的情况下,再由特殊到一般,推导热量的计算公式。最后提出如果升温的不是水,而是比热为c的另外的物质,如何计算吸收的热量。
从而归纳出公式:Q吸=cm△t(C指物质的比热容,m指物质的质量,△t指变化的温度)
(2)学生看课本P14面“想想议议”,自行做题。(讨论交流,学生板书)
师:教师强调做题步骤。
2、热量计算的相关题型(学生讨论交流)
(1)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1.88×104J,求该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
(2)、质量为200g的铝锅内,盛有1kg的20℃的水,要把水烧开(标准气压下),总共需要吸收多少的热量?(C水=4.2×103J∕(㎏·℃)C铝=0.88×103J∕(㎏·℃)
江夏区法泗中学物理学科备课教案
九年级备课时间:8、14个人授课时间:8、18
课题
比热容(二):热量的计算
课型
新授
执笔
张武庆
教学时数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热量的计算公式,会计算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
2、会运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
热量的计算公式,会计算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
教学难点
四、巩固练习:(略)
五、作业;
课堂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热量的计算:
Q吸=cm△t(C指物质的比热容,m指物质的质量,△t指变化的温度)
运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方法
类比法;讨论、合作探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5.课堂笔记整理:请同学们课后整理本节课的笔记,梳理比热容的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书写工整,保持作业整洁。
2.小组合作作业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分工明确,确保研究成果的质量。
3.创新设计作业要注重实用性和创意性,力求解决实际问题。
4.提交作业时,请附上课堂笔记,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温度、热量等基本概念,对比热容的概念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实际应用和实验操作方面,学生们的经验尚显不足,对于比热容的计算和实验探究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观察分析、问题解决等方面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5.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设想:
a.比热容概念的理解:通过实验演示和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差异,从而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b.比热容的计算:结合实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c.实验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研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与比热容相关的生活实例,进行调查研究。例如,研究不同材料的保温杯在保温效果上的差异,探讨比热容在其中的作用。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整理调查过程和结果,形成一份研究报告。
4.创新设计: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利用比热容原理的创意产品或解决方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设计一个节能保温的烹饪工具。将设计思路、原理和预期效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
d.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将结合实验、讨论和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比热容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热现象,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恰当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中,提升自己的物理素养。
1.讲解比热容的定义、单位及计算公式;
2.通过示例,阐述比热容在实际中的应用,如保暖材料、汽车发动机等;
3.讲解比热容的影响因素,如物质的种类、状态等;
4.引导学生了解比热容的测量方法,如实验探究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探究任务:设计实验,研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步骤及注意事项;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4.学生按照讨论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采集数据。
(四)总结归纳
1.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热容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应用;
3.学生归纳实验方法、技巧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进行点评,给出改进意见。
3.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采集;
4.小组内交流总结,共同完成实验报告。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收获和不足;
2.引导学生评价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学会欣赏他人,培养团队精神;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
4.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进行二次教学,确保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比热容知识。

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1、必做:1--7,9--12、14
第二课时
1、必做:8、1317、18
2、选作:15、16
2、沙石的比热容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
3、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水喝冰的比热容是否相同?
4、分析比热容表,可以找出那些规律?
5、为什么说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4)知识应用(见课件)
3、热量的计算(见课本)
六、练习及检测题
课本p15第4、5
七、作业设计
练习册:
第一课时
第3节比热容
一、教材分析
“比热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因为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且又与质量、温度的变化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三个物理量有关,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又是整个教材的难点。因此本设计采用以下策略:(1)通过实验推理,为比热容概念的建立打好基础。(2)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运用比值定义法抽象出比热容的概念,并进一步由比热容的定义说明其单位。(3)引导学生运用比热容知识解释一些生活和自然现象,深化理解认识。(4)根据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推导出热量公式。
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两种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见课本和课件)
归纳总结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2、比热容
(1)自学要求:
1、什么是比热容?符号是什么?
2、比热容的单位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
3、水的比热容是多少?物理意义是什么?
(2)比热容表
1、那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它为多大?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模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比热容★课程内容1、 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实际意义;2、热量的计算★重点——热量的计算★难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实际意义★教具——★过程三、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实际意义1.水升高一定温度时,需吸收的热量较多;降低一定温度时,能放出的热量较多。

应用:用冷水作冷却剂,用热水取暖。

2.水吸收一定热量后,温度升高较少;放出一定热量后,温度下降较少。

应用:调节气温 (如沿海地区和沙漠地的气温比较)海风形成: 正午——风从大海吹向海滩傍晚——风从海滩吹向大海四、热量的计算1.使1kg 水→ 升高1℃ Q=4.2×103J 使1kg 干泥土→ 升高5℃ 水 需吸热4.2×103J 1kg 升高1℃ 干泥土 需吸热0.84×103J海面 海滩 海风 冷气密度大 热气密度小 热气密度小海滩海风 冷气密度大 海面2.注意:C与Q、m、无关,这只是一个计算式。

3.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热损失,则有Q吸=Q放(热平衡方程)例、把200g的铅块加热到98℃,然后投入到12℃的80g的水中,混和后的温度为18℃,若不计热损失,请求出铅的比热容。

解:Q放=C铅m铅(t0铅-t)=C铅×200×10-3kg×(98-18)℃Q吸=C水m水(t-t0水)=4.2×103×80×10-3kg×(18-12) ℃∵Q吸=Q放∴C铅=0.126×103J★小结:★作业——★反思:。

专题13.3比热容(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系列精品

专题13.3比热容(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系列精品

专题13.3 比热容(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系列精品我设计这节专题13.3 比热容(第2课时)的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发现比热容的规律,从而达到理解比热容的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重点。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具等。

在活动过程中,我先是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比热容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比热容的存在。

然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比热容的规律。

我给出了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发现这节课的设计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操作的时间不够,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和观察。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改进教学设计,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我也会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专题13.3 比热容(第2课时)的课时,我有意将重点放在了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则在于如何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抽象出比热容的规律,并将其运用到具体问题中。

我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发现比热容的规律。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然而,这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能够在实验中细致观察,发现并理解比热容的规律。

《比热容》教学设计(2)

《比热容》教学设计(2)

比热容》教学设计、教材依据《比热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二、设计思想“比热容”是本章重点内容。

因为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且它又与质量、温度的变化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三个物理量有关,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又是整个教材的难点。

所以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的热量一般不同”,为比热容概念的得出打好基础。

将“探究物质的吸、放热能力”作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要求学生经历进而建构完整清晰的比热容知识。

本节在设计时根据新课标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趣引新;通过设计实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联系社会生活,拓展升华,来提升学生能力。

考虑到比热容这一节的容量较大,将热量的计算放到下一节中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知道这一特点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使学生从实验中领悟比热容是如何影响物体温度的变化的,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设计、进行实验,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3)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认识什么是“热岛效应”,并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2)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比热容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规律,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得出比热容的概念并联系社会生活应用其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比热容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训练:
把一盆水倒掉三分之一,比热容有无变化?
把这盆水由20℃加热到100℃,比热容有无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比热容表。
(1)任选一种物质,让学生在表中查出它的比热容,并说明表中数据所表明的物理意义。
(2)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看看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
【迁移应用】
引导学生讨论:
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根据实验数据学生不难得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的结论。接着进一步分析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由表一数据可比较容易分析出水吸热能力强,教师可针对表二里的数据进行引导:
问:若要使质量相同的水、沙子均升高相同的温度,该怎么办?
答:应对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让它继续吸热。
问:水和沙子谁的吸热能力强?
教学重难点
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等方法,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教学设计
四、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1.教学提醒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
(1)为节省实验时间,每小组所采用的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要适当的少一些,用热水做热源的小组可用暖瓶里初温较高的热水;
答:在同等条件下的水吸热多,故而水吸热能力强。
【知识提升】
提出问题:如何体现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的性质呢?
引导学生分析:要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即必须让质量相同,温度升高也相同,而质量都取单位质量(1kg),温度都取升高1℃,比较起来最为方便。让学生类比密度的定义方法,用比值定义法给比热容下定义。
介绍比热容的符号、单位。
(2)如果两种物质的初温不相等,可通过加热的方式调整一下。
2.选取自己方案中所需的实验器材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五、分析与论证
1.各小组根据实验收集的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2.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几个小组的数据,进行交流。
(1)在我们家中安装的“暖气”用什么作介质?
(2)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
(3)生活中、各产业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和散热的情况?
解释导入新课中提到的问题:
为什么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的昼夜温差大?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从知识所得、能力所获、情感体验各方面进行总结。
个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改
板书设计
比热容
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 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崆峒区草峰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学 科
物理
年 级
九年级
主备人
车海伟
备课组长
车海伟
备课组成员
安建平 石宝银
备课时间
2016-8-22
地点
集体备课室
记录人
车海伟
备课内容
课题3:比热容(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技能
会查比热容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J∕(㎏·℃)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
物理意义:1㎏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教学反思
审批意见
审批签字
年月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