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地理信息系统原理/Principle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课程编码:12023009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适用范围:06地理信息系统学分数:3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基础课、遥感概论学时数:54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18考核方式:考试制订日期:2006年制订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审核者:夏丽华执笔者: 王芳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介于信息科学、空间科学、管理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传统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一种兼容、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电脑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数据的通用技术。

它是以地理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动态的地理信息,用于管理和决策过程的电脑技术系统,是电脑科学迅速发展的产物。

它在近30多年内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区域发展规划、公共设施管理、交通安全等领域,成为一个跨学科、多方向的研究领域。

作为一种通用技术,GIS按一种新的方式去组织和使用地理信息,以便更有效地分析和生产新的地理信息;同时GIS的应用改变了地理信息的分发和交换的方式,因此,GIS提供了一种认识和理解地理信息的新的方式,从而使GIS进一步发展成为一门处理空间数据的学科我国迫切需要培养掌握GIS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应用经验的人才,使更多的人了解GIS,使用GIS,发展GIS。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应用;使学生理解空间数据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元数据的概念与作用等,使学生掌握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及空间信息处理方法,空间数据的分析功能,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软件的应用与操作。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一、说明(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方向必修课,适用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背景、功能、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掌握GIS的基本概念、GIS的数据结构、GIS数据输入存储编辑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GIS产品等知识点;学会把GIS技术、GIS思想应用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GIS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利用GIS解决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主要介绍GIS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

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通俗易懂、形象化语言和多媒体,密切联系生产、科研、实际,着重讲清GIS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注意培养学生利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3.安排一定学时的实习实践课。

使学生在基本理论指导下,掌握GIS软件的一般使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根据课程进程的需要,适当的布置课外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实习操作、课后习题等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

(四)考核方式考核按平时作业(占10%)、实验(占30%)和期末考试(占60%)考核。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察的方式。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数据与信息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3.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领域4.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说明和要求:本章讲解GIS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键。

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1.地理空间的概念及空间实体的表达方法2.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3.空间数据的计算机表达方法4.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的特点5.空间数据结构的建立方法说明和要求:本章主要讲解GIS空间数据的概念、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结构及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0103006二、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Principle of GIS)三、学分、学时:2.5学分; 40学时四、教学对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五、开课单位:水资源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六、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地图学七、课程性质、作用、教学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该课程以空间数据为基础,介绍运用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空间数据的分析与综合研究,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初步掌握应用GIS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第一章:GIS的概念及发展1.1GIS的基本概念1.2GIS的发展过程1.3GIS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4GIS的组成1.5GIS的功能和应用第二章:空间数据结构2.1 栅格数据结构 2.2 矢量数据结构 2.3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第三章:GIS的地理数学基础3.1 地图投影 3.2 GIS中地图投影的配置与设计 3.3我国GIS中地图投影的应用第四章:GIS数据输入4.1 GIS数据来源 4.2 数据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4.3 数据输入 4.4 数据质量第五章:GIS的数据处理5.1 数据编辑 5.2 空间数据的误差分析 5.3 空间数据的压缩与光滑5.4 图形变换第六章:空间数据管理6.1 数据库概念 6.2 数据模型 6.3 地图数据模型 6.4 矢量数据模型6.5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6.6 GIS的地理分析模型 6.7 海量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第七章:GIS的数学模型7.1 数理统计分析模型 7.2 回归分析模型 7.3 线性规划模型第八章:空间分析8.1空间分析的内容与步骤 8.2 叠置分析 8.3 缓冲分析 8.4 网络分析第九章:数字高程模型9.1 DEM数据的分布特征 9.2 DEM数据的网格化9.3 DEM的表示方法 9.4 DEM的应用第十章:GIS的发展趋势10.1 3S集成 10.2 WebGIS 10.3 ComGIS 10.4 3D&4DGIS 10.5 CyberGIS10.6 Mobile GIS 10.7 互操作 GIS九、实践性环节的内容、要求:安排12小时的GIS软件操作实习。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空间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GI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地理信息系统的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第一部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

此外,他们还需要学习地理数据的类型和获取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地理数据处理与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第二部分是地理数据处理与分析。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收集地理数据,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他们需要掌握地理数据的输入、编辑、查询和输出技巧,以及地理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网络分析等。

三、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第三部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

学生需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和交通规划等。

通过学习实际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地理信息系统实践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第四部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践。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完成一些基本的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任务。

他们可以使用真实的地理数据,如卫星影像和地图数据,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第五部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应用开发,如地图制作和空间数据分析。

他们需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如Python和ArcGIS API等。

通过应用开发,学生可以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六、地理信息系统伦理与法律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最后一部分是地理信息系统伦理与法律。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第一章: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发展历史、基本原理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学生可以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
本章主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等基本原理。

学生将深入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是如何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第三章: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
本章将详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等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学生将通过案例学习,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如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
本章将介绍主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操作方法,包括ArcGIS、QGIS等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使用技巧,为今后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第五章:地理信息系统案例研究
本章将介绍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例如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防控、城市规划、精准农业等方面的成功案例。

学生将通过案例学习,深入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拓展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总结
通过以上学习内容,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为日后的实践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勤奋钻研,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推动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大纲一、课程目标与背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通过收集、管理、分析、可视化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和工具。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GIS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掌握GIS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运用GIS技术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1. GIS基础知识1.1 GIS定义和发展历史1.2 地理数据的类型和特点1.3 坐标系统和地图投影1.4 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2. GIS数据管理2.1 数据质量和完整性控制2.2 数据存储和组织2.3 数据查询和检索2.4 数据更新和维护3. 地理数据库设计3.1 数据模型和关系型数据库 3.2 空间数据模型3.3 数据库设计原则和规范3.4 数据库查询和优化4. 空间分析与建模4.1 空间关系与拓扑关系4.2 空间分析方法和工具4.3 空间插值和表面分析4.4 空间建模和预测5. GIS应用领域5.1 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5.2 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5.3 遥感影像解译和地表监测5.4 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三、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理论讲解、实例演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将通过课堂学习、课后练习和实验实践来加深对GIS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2. 评估方式学生的成绩将通过平时表现、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来综合评估。

平时表现占30%的成绩,实验报告占40%的成绩,期末考试占30%的成绩。

四、参考教材与学习资源1. 参考教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ArcGIS教程》2. 学习资源- ArcGIS软件及相关教学视频- GIS数据集和示例数据五、教学团队与联系方式本课程的教学团队由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专家和资深从业人员组成。

如有任何问题,可通过电子邮件或办公时间拜访与教师进行交流。

六、参考文献- Goodchild, M. F., & Janelle, D. G. (Eds.). (2010). Spatially Integrated Social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gley, P. A., Goodchild, M. F., Maguire, D. J., & Rhind, D. W. (2015).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Systems (4th ed.). Wiley.七、其他说明本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建议先修相关课程或具备相关背景知识的学生报名。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标准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标准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随着全球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正迅猛地由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和社会化。

由设备引进、技术克隆迈上自主开发、数据挖掘与知识创新的新台阶。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集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在国外已成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国内也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产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目前,GI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与区域规划、军事等众多领域,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的辅助决策支持工具。

该课程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最基本的、但又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包括信息、数据、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空间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

(二)课程基本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本课程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本课程目标要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三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后续计算机相关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本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4、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

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英文名称: The Principl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3、课程学时:总学时 56,实验学时124、学分:3.55、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地图学、数据库原理6、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7、大纲执笔: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教研室王成武8、大纲审批:资源与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9、制定(修订)时间: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各专业的学生提供必备的预备知识,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服务。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空间信息的描述、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空间数据模型的建立、空间分析方法、空间数据的可视化等方面的知识能牢固地掌握。

各专业的学生可根据专业的特点、侧重点学习有关章节的内容。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44学时第一章绪论 2学时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组成及其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重点:地理信息系统组成及其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难点:地理信息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第二章地理空间与空间数据基础 9学时地理空间的概念;空间数据结构与模型,空间数据组织和编码;地理空间结构;空间数据结构与模型;空间数据质量;空间数据的元数据重点:地理空间的概念;空间数据结构与模型;地理空间结构难点:空间数据结构与模型第三章空间数据处理 12学时如何进行空间数据输入地理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的坐标转换;空间数据结构转换;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空间数据压缩与综合;空间数据的内插;图幅数据边沿匹配处理重点:空间数据的坐标转换;空间数据压缩与综合,空间数据的内插难点:空间数据的内插第四章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3学时空间数据库概述;空间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空间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和物理设计。

32GIS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32GIS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GIS)原理及应用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信息科学、测绘科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遥感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从20世纪60年代问世,至今只有40年的时间,但已成为多学科集成并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成为地学空间信息分析的基础手段与工具。

进入21世纪,地理信息系统向着集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迈进。

它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相结合,构成3S集成系统,而3S技术及其集成系统又是“数字地球”的技术体系中最基础和最基本的技术核心;地理信息系统与CAD、多媒体、通信、Internet、办公自动化、虚拟现实技术等多种技术相结合,构成了综合的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一门技术科学,而且已在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测绘、地质、矿产、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气象、海洋、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区域开发、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地理信息系统产业每年以15%——40%的速度增长,各国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前景广阔;地理信息系统正大踏步地走向全社会,融入全社会,为人类造福。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教学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空间数据的类型、结构、编码和表示方法,空间数据库的特点,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数字地面模型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林业、国土、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重点掌握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管理和成果输出等基本方法。

二、基本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2、了解地图的基本知识、地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掌握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

3、熟悉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栅格、矢量数据的编码方法,栅格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4、了解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数据文件类型及组织方式,传统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类型、优缺点,熟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特点,对数据的管理方法。

成信工《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教学大纲

成信工《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与作用《GIS原理》课程是一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专业核心学科基础课。

地理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测绘科学、地理科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GIS原理课程是一门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来描述客观世界的空间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存储、更新、查询检索、分析处理、可视化和制图输出,从而实现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完成空间信息的分析与研究为目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为GIS开发技术、网络GIS技术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与工程实践及其前向、后向、横向课程的内容分工:三、培养目标与标准通过《GIS原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与组织、空间数据查询与空间分析基本和方法、空间决策支持模型以及3S集成技术、GIS 应用等内容,并掌握常用GIS软件的基本操作。

本课程具体完成培养方案中以下指标:注:该表所列指标可对照培养方案中所列指标来解释。

I:介绍,指从教、学活动中、从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多种信息渠道获得知识,侧重知识的获取,没有实训要求。

T:讲授,指教、学活动中由教师引导开展的基础测试或练习,匹配有课程讨论、课后研讨等环节。

U:运用,指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实练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匹配有课程的三级项目或其它实践环节。

四、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五、实践(实验、上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开出的实践项目共6个,12学时,另外课程开设课外完成课程设计(三级项目)和两个选作上机实验。

本课程开出的实践项目详见下表:备注:如开出多个项目供选,除在"项目性质"一栏注明为"任选"外,还应在备注中说明至少要修多少项目/学时等。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00753112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48学分: 3适用对象:先修课程:地图学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测绘学、遥感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

它从20世纪60年代问世,至今已经跨越了50多个春秋,却始终发展迅猛。

地理信息系统不但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相结合,构成3S集成系统,而且与CAD、多媒体、通信、因特网、办公自动化、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相结合,构成了综合的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作为全国高等学校地理类专业公共核心课程,主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技术体系及其应用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地理类专业的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应当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方法。

同时,《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制作;了解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常用的信息检索方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得基本概念:如数据和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等。

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如数据结构、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常用的应用模型等。

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如空间数据的处理、产品的制作与显示。

总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应用方法,为今后其他专业课程和软件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通过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达到很好的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具有的基本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 The Principl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 56,实验学时12
4、学分:3.5
5、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地图学、数据库原理
6、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7、大纲执笔: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教研室王成武
8、大纲审批:资源与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各专业的学生提供必备的预备知识,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服务。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空间信息的描述、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空间数据模型的建立、空间分析方法、空间数据的可视化等方面的知识能牢固地掌握。

各专业的学生可根据专业的特点、侧重点学习有关章节的内容。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44学时
第一章绪论 2学时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组成及其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重点:地理信息系统组成及其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难点:地理信息系统组成及其功能
第二章地理空间与空间数据基础 9学时
地理空间的概念;空间数据结构与模型,空间数据组织和编码;地理空间结构;空间数据结构与模型;空间数据质量;空间数据的元数据
重点:地理空间的概念;空间数据结构与模型;地理空间结构
难点:空间数据结构与模型
第三章空间数据处理 12学时
如何进行空间数据输入地理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的坐标转换;空间数据结构转换;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空间数据压缩与综合;空间数据的内插;图幅数据边沿匹配处理
重点:空间数据的坐标转换;空间数据压缩与综合,空间数据的内插
难点:空间数据的内插
第四章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3学时
空间数据库概述;空间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空间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和物理设计。

重点:空间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难点:语义数据模型和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第五章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11学时
数字地面模型分析;空间叠合分析;空间缓冲区分析;空间网络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空间数据的集合分析和查询。

重点:数字地面模型分析;空间叠合分析;空间缓冲区分析
难点:空间网络分析;空间统计分析
第六章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 2学时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的分类;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的构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式。

重点: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的分类;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的构建
难点: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的构建
第七章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2学时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目的,系统设计的模式,系统设计的流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步骤;地理信息的标准化
重点:系统设计的模式,系统设计的步骤
难点:系统设计的模式
第八章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 2学时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形式;地理信息系统图形输出系统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重点: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形式;地理信息系统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难点:地理信息系统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