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作教学中如何玩”思维导图教学内容
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教育科技的不断发展,思维导图的应用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越来越广泛。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和符号为主要方式,用以表达和组织信息的思考工具,它利用图形和文字的双重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以其独特新颖的图形和文字双重表现形式,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增加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力。
在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写作和文献阅读。
通过分析明确文章的主旨、结构和要点,将这些信息以图形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理解记忆更加深刻。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发掘信息,反映思路,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于初学者而言,制作思维导图需要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逐步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在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将所学知识各个方面的信息整理出来,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思维导图的制作需要进行相互合作和交流。
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外,还需要对所得信息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布局。
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合作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制作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种交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和同学关系。
思维导图在小学四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四、案例分析
在构思文章时,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划分段落,如在介绍家乡的风景时, 可以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个部分。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 图逐一展开内容。完成初稿后,根据反馈进行修改。最后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写作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五、结论
五、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思维导图在小学四年级习作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 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语言组织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因此,建 议教师在小学四年级习作教学中广泛应用思维导图,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 完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在小学四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帮助学生组织写作素材
2、帮助学生组织写作素材
思维导图的另一个优点是能够清晰地呈现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在写作过程 中,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写作素材进行分类和关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 例如,在“环保”主题的写作中,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环保的原因、现状、 措施等素材进行分类和关联,使文章更加有条理。
一、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一、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为基础的思维工具,它通过将各种信息(如文字、图 片、颜色等)进行有机组合,将复杂的知识体系分解为更易于理解的部分,以促 进大脑的记忆和创造力。思维导图的这一特性使其在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 值,特别是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思维,提高写作效率。
四、结果分析
2、思维导图对写作的帮助: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使用思维导图进 行写作的过程中,能更快速地列出文章框架,更准确地找到主题和要点,写作效 率明显提高。
四、结果分析
3、思维导图的应用情况:大部分教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会采用思维导图辅助 教学,但仍有部分教师对思维导图的应用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中的运用与研究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中的运用与研究思维导图是一种十分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更快速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使学生通过多维度的式掌握和作文有关的理论知识[1]。
教师应积极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逐渐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知识,调动其对作文的写作积极性,从而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其语言组织能力。
所以,教师应将思维导图融入语文教学中,并深入学习其使用方法。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1.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才可以使他们真正投入作文学习中。
可是,传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式比较枯燥乏味,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对于新奇的,尤其是色彩鲜艳的事物有着很强的兴趣,对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运用思维导图来吸引其注意力。
思维导图本身具有图文结合、艺术加工、组合变化的特点,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而言,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如果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可通过创设“有声有色”的课堂,进而有效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枯燥乏味,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练习兴趣。
2.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思维导图以文字、线条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外显学生的习作思路,它的绘制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全脑思维。
思维导图发散性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拓宽习作思路,改变学生“无话可说”的局面。
习作导图将学生的习作素材进行整合,进而帮助学生在习作时有逻辑地进行表达,对作文进行整体的把握。
思维导图辅助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利于学生在习作前进行合理地选材,防止习作脱离中心主题。
在习作中,谋篇布局是基础,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提升自己在习作中谋篇布局的能力。
在为文章添枝加叶时,习作导图的发散结构,有利于学生回忆起平时积累的习作素材与好词佳句,丰富习作内容,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更具文采。
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一、思维导图的分类及特点思维导图是一种具有图形化展示特点的思维工具,其可以把各类信息以一种具有层级结构的图形方式展现出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知识体系或问题关系。
根据不同的功能或内容,思维导图又可分为学习型、管理型、思考型、计划型等多种类型。
学习型思维导图是指一种能够辅助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记忆的导图类型。
其通过整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层次,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路径。
管理型思维导图则是指一种帮助管理者进行日常工作管理及规划的导图类型。
其通过整理日常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使管理者能够理性地进行工作计划和资源分配。
思考型思维导图则是指一种能够辅助学生进行思维开放和创新的导图类型。
其通过整理某一问题的各种可能答案并进行关联,能够帮助学生展开多维度思考,进而产生创新性思维。
1. 思维导图用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 思维导图用于整合和掌握学习知识在语文习作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和理解大量的词语、句型、修辞手法等技巧,同时还需要通过大量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这时候,教师可以将学习重点整理成思维导图形式,并让学生在其中补充其它相关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或理解所学知识。
3. 思维导图用于调整学习困难和提升复习效率在语文习作学习中,许多学生常常面临对困难知识点的理解不足或对练习题的误解。
可以将这些学习难点制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并加以分类归纳,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和掌握难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出学习计划,并将其制成计划型思维导图,以此来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提升复习效率。
4. 思维导图用于展示作文框架和组织结构语文习作写作中,学生需要将所学的语言技巧和词汇精妙地运用到写作中,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出作文的整体框架和结构,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作文思路和素材,以及提升其逻辑思考和表达能力。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其中,思维导图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使用。
思维导图以图像化的方式概括和总结信息,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及作用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用于展现信息和思维的工具。
它是通过将一个主题或一个问题放在中心点,然后从中心连通各种相关联的分支来阐述问题的各个方面。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展现出各种概念、主题、关系和框架,并且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思维导图的主要作用如下:1、概括思路,清晰明了地表达整个问题;2、帮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和应用知识;3、增强学生的组织和思考能力,锻炼创新和发散思维;4、提高学生的记忆和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5、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小学语文习作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掌握好文化知识,全面发展个性的重要途径。
而思维导图正是一种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好工具。
以下是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中的应用:(一)说明文的写作说明文是小学语文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读者阐明某种事物、现象或问题。
在说明文写作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清晰明了地理解问题,突出重点和难点,更加系统地展现出各种要点和细节。
例如,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如何写一篇说明文,然后提供相关素材让学生自行整理思维导图。
如下图所示: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各种要点有机地相连,更加清晰地阐明问题,全面展现所学的知识,写出一篇简明扼要的说明文。
作文是小学语文习作中重要的一环节,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都有较高的要求。
在作文写作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提炼主题,构思思路,拓展创意,展现结构。
例如,当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以“旅游”为主题的作文时,可先让学生构思思路,然后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如下图所示: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清晰地表现出各种细节和相关联的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呈现出自己的思路,同时也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和评价。
小学习作教学思维导图设计策略
小学习作教学思维导图设计策略概要: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单元习作教学为例,阐述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习作构思并展开联想的。
思维导图具有线索清晰、画面简单、易懂易画的特点。
变枯燥的讲解为图画的创作,边画边联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思维导图,图文并重的技巧、环环相扣的逻辑、分散而有规律的联想,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习作的维度和深度,对小学生的习作的审题、联想以及梳理脉络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确定写作对象,“真情”是固本之源学生写作文要想内容具体、感情真挚,就必须对自己写作的对象要有真实独特的感受。
学生短短的人生经历,其实可选择的写作对象还是很多的。
在纷繁的思绪当中,怎么选择一个触动人心的写作对象,既能打动自己,又能打动别人?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写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在选择写作的对象的时候,就要想它包含着自己怎样的情感呢?只有选择了一个真实的、让自己感动的、印象深刻的写作对象,习作才能打动人心。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习作内容是写“我的心爱之物”,教材中为学生提示了部分的写作对象,但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确立下来的写作对象才能让他们言之有物,物中有情。
笔者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从“心爱”两个字出发,围绕“心爱”这个中心词,发散思维,学生想到了玩具、文具、动物、植物、服饰用品、家用电器等。
学生情绪高涨,他们如数家珍般地一一列举。
接着,进一步提示——这么多的物品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然后,在“心爱”的关键词旁边画了二级提示“来历”。
学生围绕着“来历”这个中心词开始讨论,有的说是过生日的时候亲人同学赠送的,有的说是转学的好朋友临行前赠送的,有的说是亲人为自已购买的。
于是笔者以“来历”为中心写下了下一个关键词“赠送”“购买”,进一步引导学生——为什么他们会赠送或购买这个物品给你呢?有的学生说他的加湿器是因为流鼻血,父母担心天气干燥专门为自己订购的,于是我在主题词“来历”之后又写上了一个关键词“父母之爱”“友谊之花”;有的学生说自己的心爱之物是一个青花饭碗,看到它,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挑食被父亲惩罚的事,于是我在“来历”的背后加一个主题词“警戒”。
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科学运用
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科学运用一、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作用1. 促进思维的开放性思维导图的形式是以中心词为核心,通过分支的方式展开,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不受束缚。
在习作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创作性的思维,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他们拓展思维,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
2. 帮助梳理思路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头脑中的思路清晰地呈现在纸上,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他们将思路梳理得更加清晰有条理。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不至于在写作过程中迷失方向。
3. 增强记忆效果思维导图是一种视觉化的工具,通过图形和颜色的搭配,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信息的记忆效果。
在习作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相关的概念和资料联系起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为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细节。
4. 促进合作学习思维导图可以是一种合作学习的工具,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共同制作思维导图,将各自的思路和资料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科学运用1.明确目标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习作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习作教学中,目标可能包括如何梳理文章结构、如何展开论述、如何进行思想发散等。
根据不同的目标,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在进行习作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制作思维导图。
可以先从中心词开始,然后通过分支逐步展开,将相关的概念和资料进行整合。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例,并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指导和修改,帮助他们提高制图的水平。
3.结合实际写作思维导图的制作并不是为了本身的呈现,而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
在制作思维导图的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将思维导图转化为具体的文章内容。
要求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实际的写作练习,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4.鼓励创新在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分析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分析发布时间:2021-04-07T11:09:14.203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3月作者:张锦英[导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体现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思维导图作为重要的思维工具,在整理思路、梳理知识中的作用非常明显。
浙江省义乌市福田小学张锦英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体现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思维导图作为重要的思维工具,在整理思路、梳理知识中的作用非常明显。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作文教学,不仅可以拓宽学生写作思路,还能提高学生写作效率和写作质量。
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对思维导图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思维导图;运用引言: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同时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写作教学的开展,重点在于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写作。
而目前的教学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所以,我们就需要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对写作教学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切实推动写作教学的发展,使其可以在新时期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就是用简单的核心词、图像、色彩和曲线、直线之类的要素组成,组合起来将思维中的概念用图形结构来表达出来,它的运作方法是以一个关键词为中心,然后向周围“开枝散叶”。
思维导图中的导图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图形模式,是能发散思维的先决条件,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
其实思维导图可以运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
”思维导图的中心思想就是将左右脑相结合,不仅要用左脑的词语、逻辑、数字等功能,还要用到右脑的图形、符号、空间思维等功能,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将左脑的形象思维和右脑的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思维训练,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文章结合笔者在听课经历,采撷实践中的样例,分析思维导图作文教学的应用情况,讨论应用的程序和要求。
本文提出: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训练思维、开拓思路和扩展视野,有利于促进学生习作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一)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思维导图关注思维的逻辑性和发散性,帮助学生凝练思维发展的框架,开拓思维发展的方向。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一篇文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作者写作的不同方面启示思维和理解不同的方向,利用思维导图引导教学,思维导图以其独特的特点可以有效应用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
小学生的知识经验一般比较表层,其思维特点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因为思维导图具有将知识可视化分解化的特点,它凭借图形、线条、符号等方式的连接,将复杂的知识体系以结构图的方式清晰地表现出来,在实际案例中,通过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思考写作文的角度和方法,学生的思维有效发散,写作角度多样,可写的多,闪光点也多,写作质量得到保障。
(二)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笔者选取S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XX老师习作课课的教学设计片断,李老师在三年级的一堂作文课中,设计和应用思维导图,为我们提供了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样例。
学生在刚学完以大自然为题材的课文,李老师在班级进行了一次作文教学,要求学生以某一植物为描写对象,写一篇不少于 350 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相关教学过程如下:1、趣味导入,构建情景师: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大自然里美丽的风景,你最喜欢大自然的哪些景物?(学生回答各种景物包括植物。
)师:很多人说喜欢大自然里美丽的植物,是吗?(是)师:那这节习作课我们来写一写我们最爱的植物,好不好?(好)图1为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教学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已学内容连接新内容,从而引出作文课的主题。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一、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思维导图是由英国人托尼·博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图形化思维工具,也称为脑图、思维图等。
它是一种将主题、概念、信息以及思想通过各种符号、线条、图像等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来的图形化形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清思路、提高学习效率、管理信息等。
1. 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思维导图以一种新颖、富有趣味性和美感的方式展现思维和语言,可以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通过思维导图的可视化展示,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快速地理解写作问题和题目,更加深入地了解写作的思路和内容。
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享受创造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
2. 帮助学生整合思路思维导图通过一种图像化那个的方式将头脑中混沌的想法、思路整理成有机结构,并且突显各个节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思路的组织和整合。
特别是在写作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化和深化思路,梳理出要点和细节。
3. 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通过思维导图,学生的思维开阔、创新思维能力、个性特点和文化背景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章结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
三、总结思维导图是当今一种广泛应用的学习工具,它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学习、思考和组织的必备技能。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语文,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水平。
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充分应用思维导图,有着重要和积极的教育意义。
浅谈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江苏省无锡市泰伯实验学校 翁月仙/文作为语文教师,笔者审视当前的习作教学后发现,一方面,学生对习作素材缺少发现的眼光,缺少敏锐的生活体验,常有“无米下炊”的烦恼,另一方面,学生习作构思能力薄弱,不少习作呈现“脚踏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的现象。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寻觅“良方”,帮助学生提高感知生活、发现素材、架构习作的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思维导图”可以为我们的习作教学插上翅膀,可以成为我们教师手中的“利器”。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创始人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布赞。
思维导图是本着分类的思想,以一个中心为基本点画出的引导思考的概念图、流程图或地图。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建立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之间的记忆联系。
从功用的角度来看,思维导图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激发思考并整理思考。
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能够厘清思维的脉络,增强整理归纳的本领,同时能有效地利用记忆、强化记忆,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提高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创造力。
下面,笔者举例谈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尝试运用。
一、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学期习作要点,培养学生规划预习能力新学期伊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本册教材要完成的习作做一张思维导图,以便于学生对本册教材作文有个整体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平常有目的地做好素材的积累。
以苏教版小语教材六上为例,教材规定的习作有七篇,若依惯例,为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教师会画出如下的线性概念图:1.我的假期生活2.向爸爸妈妈表达爱3.一种自己喜欢的美味4.剪纸故事5.一种家乡产品6.一位家乡名人的故事7.语文书里的故事这样的概念图,因其主题分散、文字抽象,学生短时间内是难以把它牢记心间并强化预习的。
在思维导图理念下,我们可以尝试在图文并茂及高度整合上下功夫,将概念图转化成一张高度提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标明确了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界甚至流传“得作文者得语文”的说法。
但对于习作教学,许多一线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不得其法,学生畏写、教师畏教的现象普遍存在,急需找到一种适合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方法。
笔者经实践发现,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效率。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类型及构建框架(一)思维导图的定义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有效,是一种实用型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连接。
博赞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维主张自由发散联想,即围绕一个思维原点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注重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主张想到即合理。
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刘濯源结合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较早提出学科思维导图的概念。
学科思维导图的结构化思维强调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求每个概念之间必须有清晰明确的逻辑关系,才能用引导线将其连接起来,不能进行无理由的连接。
本文所提到的思维导图是将上述两者合一,既充分利用一般思维导图的自由发散性,又关注发散层级间的逻辑性与关联性。
(二)思维导图的常见类型及构建框架在教学中,常用的思维导图类型主要有树状图、树枝图、蜘蛛图、气泡图、鱼骨图、网状图等,其常见的构建框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关键项。
对各发散层级而言,思维导图发散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本级发散出来的各个向度,又是下一层级发散的发散点,这样的发散节点称为该层级的关键项。
2.发散向度。
围绕关键项进行思维发散后形成的不同角度的发散内容或方向。
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张薇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25期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也能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初步绘图,理清文章思路;添加细节,突出重点结构;完善结构,开始进行写作。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学效率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传统式的教学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全方面的发展,故而我们需要引进更好的教学方法,而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很科学的教学方法。
为了能够在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将思维导图很好的利用,那么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是思维导图,只有充分理解了我们才能很好的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中段的教学中。
1小学语文中段学生习作现状1.1习作毫无章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老师和学生“心中永远的痛”,老师为如何教学生学习习作而感到头痛,学生为如何写好作文而感到为难。
久而久之,学生就把写作文当成了负担,只有一听到要写作文就会哀叫连天,看到作文题目也不知道怎么写,光想题目意思就要好久好久,有时即使写了也如流水帐般毫无新意。
像这种毫无目的的写作,可想而知是写不出什么东西的。
1.2传统式教学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小学教学中到多数老师都采取了让学生多背文章的方法,会对学生说如果背的多了那么在写作时,如果遇见类似的类型就可以把之前所背过的东西写到文章里面。
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产生依赖性,并在极大限度的控制了小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写出的文章毫无新意。
1.3习作毫无新意小学语文中段是孩子们最初接触写作的初始阶段,孩子们写作不得要领,也许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凑字数,他们会选择拖拉式写作。
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会要求学生写日记,那么日记应该如何正确写作呢?孩子们通常都会认为日记是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然而他们也许会觉得每天发生的事情是一样的,所以他们的每天写的日记就几乎会一模一样,每篇日记都写得毫无新意,枯燥乏味。
开启思维动车,提高习作水平——“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初步探索
教学篇・教学创新开启思维动车,提高习作水平——“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初步探索陈梦乔(广州市番禺区华师附中番禺小学,广东广州)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在作文教学:化关键词,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学生通过认真积极的思考,中巧妙地结合“思维导图”,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一、作文教学遇到实际问题的思考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将知识和情感通过书面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从而满足个体的情感表达需要,即“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学生在写作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包括遣词造句、推敲字词、凝练语言等,并且能够围绕主题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也就是布局谋篇的能力。
写作闲难现象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6%至21%的学生存在写作障碍,而且这一比例随着年级的上升呈现明显攀升的趋势。
那么,造成学生写作困难的原因到底出现在哪呢?综合来说,我们认为原因如下:首先,从作文心理学来看,写作需要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在工作记忆中加工,并及时将加工的成果用文字表达出来,写作中伴随着各种不同加工水平之间的竞争。
而写作困难的原因也正是在于作者既要进行高水平加工,如确立作文的目标、进行总体计划等,又要进行低水平加工,如分配注意给拼写、标点、简单句法等。
这种低水平加工与高水平加工的同时性,增加了写作时各加工水平间注意分配的难度。
再次,小学生的内在知识储备不足,加上畏难情绪,导致学生在进行作文的时候没能理清头绪,无法正确布局谋篇,出现语言表达的次序混乱等现象。
最后,传统作文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传统作文的教学中,老师多是强调写作技法的灌输.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培养,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上,师生之间也未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往往是老师“讲作文”,学生“记作文”。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生作文教学的优势正是基于以上学生写作遇到实际困难的思考,恰当使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思维导图是对主题关系的描述,也是对主体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连接。
思维导图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教学篇•教学创新思维导图是指充分利用图片和文字能携带大量信息的特性,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和空间等建立起记忆链接。
将思维导图理论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这是因为与抽象事物相比,小学生对具象化事物的理解与记忆能力要突出得多,这是该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及智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与传统写作教学方法相比,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指导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具有形象直观、思维发散性强以及师生互动热烈等突出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得当将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们在简单画出习作的要求,布局好自己写作的框架后,再开始动笔,可写的内容多了,不再偏题、走题。
看着孩子们新颖而至情至理的习作,我们不得不承认思维导图是个好工具。
接下来,将从教学准备、教学实践以及成果评价这三个阶段谈谈思维导图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一、在写作教学准备阶段以教师为主导对于学习能力和主动性都尚待提高的小学生而言,在写作教学准备阶段思维导图的运用需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关的教学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应做好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借助语文课本的内容设定写作主题,也可围绕生活实践或时事热点开展写作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在写作实践前将思维导图的使用技巧传授给学生,而由于思维导图在多个学科中的实用性,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联合其他科目老师开辟专项的思维导图培训课程,或直接将思维理念渗透到语文的日常教学之中。
例如,在一次描写春天美景的习作教学时,我课前就先布置了一个简单的思维预习题:“当提到春天时,你们的脑海里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根据春天的季节特征,学生很容易产生与色彩、活动及一系列与春天相关事物的联想:春天是生机的开端,可以是绿的树,红的花;春天带来了温暖,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参加踏青活动;春天时不时会有绵绵的春雨,滋养万物……而提笔写作时,这些联想会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他们很容易就能根据这些联想绘制出写作的思维导图,从而顺利写出作文开头,明确自己要写什么,提笔时自然胸有成竹。
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以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为例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8月第8期摘要:以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为例,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借助思维导图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明晰习作要求,开拓习作思路,让评改有章可循,促进情感互动,巧妙实现“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过渡和升华。
这改变学与教的方式,改变传统习作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全新习作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乐于表达和自信表达。
关键词:思维导图;习作教学;语文要素;有效应用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84(2020)08-0081-03收稿日期:2020-05-27基金项目:2018年度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基于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FZDJ2018B14)。
作者简介:江兰珠,女,福建省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一级教师。
综观当下学生的习作,存在兴趣淡薄、内容空洞、选材陈旧、虚构捏造,条理不清等诸多问题。
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觉得没什么好写;有素材写,却不知如何表达。
要改变小学习作教学的困境,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降低习作难度,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研究艺术家达芬奇时、受他笔记中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启发、发明的风靡世界的思维工具,又称灵感触发图、心智图,是一种从中心主题概念360度向四周扩散思考的可视化工具。
它充分调动左右脑,融入结构化思考、逻辑思考、追问意识等思维方式,把关键词、想法、色彩和图像联系起来思考问题,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开启了大脑的无限潜能,让逻辑与想象平衡发展。
常见的思维图有等圆圈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树型图、括号图、流程图。
美国大学理事会年度SAT 报告表明,美国学生SAT 的平均分数和中国学生SAT 的平均分数相差300分,根据考查数据分析,300分的差距主要来自学生阅读和写作,这说明了中国的学生缺乏有效的思维能力训练。
巧用思维导图 助力学生高效写作
巧用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高效写作写作是小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本学科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能考验学生对文字的布局谋篇和整体驾驭能力。
然而,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在写作当中仍然难以把控文章主次,有虎头蛇尾、详略不分、主次不明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的具象思维和布局谋篇的能力较弱。
故而,教师应针对性地锻炼和强化学生的上述能力,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习作,帮助其理清主次关系,化抽象为具体,让写作变得更加有趣、轻松,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写作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实现高效写作。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原则(一)联想性原则思维导图也叫心智图,是一种具有规律性特征的教学思维手段,也是一种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运用这种“思维工具”能将事物或人物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形成发散性思维。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做事缺乏耐心,想法缺乏逻辑性,对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揣摩,所以在习作构思中,普遍存在逻辑漏洞和情节断裂的现象,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正好弥补与纠正这种间断性思维,可使学生的联想思维得以激发,习作就更加完整,情节也更加合理。
[1](二)适度性原则要想快速提高小学生习作成绩,一方面需要小学生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另一方面需要小学生注重日常生活的素材积累。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思维导图展开引导性习作教学。
但需注意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应遵循适度性原则,既要注重对学生的联想引导,也需关注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积累,如平时的素材积累较少,一味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就很难发挥作用。
虽然写作是对实际情节的再构和升华,但也需有一定的逻辑基础作为支撑,以相应的社会现实作为原型,并非凭空捏造。
由此可见,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时,需密切关注学生平时的观察和训练,如此,才能发挥思维导图最大的教学价值。
(三)辅助性原则严格来说,思维导图是一种锻炼记忆力的思维训练模式,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小学阶段学生来说,运用这种思维训练模式可有效提高其逻辑整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及有效性研究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及有效性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有效性。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在解释了思维导图的概念,详细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法,并探讨了其有效性。
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验证,验证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习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运用方法、有效性研究、实例分析、案例验证、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语文习作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习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整体思路,常常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开始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图像思维工具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
思维导图是一种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信息之间关系的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系统地整理和展示自己的思维,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目前关于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和有效性研究尚不完善。
有必要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深入探讨,以进一步完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及其有效性,旨在更好地指导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工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深入探讨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原理,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技巧,探究思维导图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维路径和逻辑性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验证,验证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有效性,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借鉴。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刘颖欣来源:《新教育(中旬)》 2021年第1期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基立道小学刘颖欣思维导图对三年级习作教学的应用研究,目标在于改进习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升习作思维和习作能力。
一、思维导图辅助习作教学模式运用思维导图辅助习作教学模式,包括三方面步骤:第一,写作思路的初起阶段。
从定位中心选材入手,借助于思维导图,进行审题构思、材料词句筛选积累。
第二,习作搭建框架基础。
借助于思维导图,通过教师范例、交流表达、布局谋篇、细节描写、修辞选用的训练,厘清整体与局部、层级关系,绘制思维导图从整体上搭建作文结构,让思维导图支撑习作。
第三,习作修改评价。
借助思维导图,直观明了习作的架构及细节,便于教师、学生间互评学习,修改习作。
例如:以三年级下册习作《我的植物朋友》为例,在进行习作教学之前,学生已了解如何制作思维导图,熟用思维导图。
1.定位中心,合理选材上课时,请同学认真阅读《我的植物朋友》习作题目要求,明确习作的主题,选择自己熟悉的,且具有明显特点的植物。
随后请学生分享想写的植物,他们纷纷发言:兰花、仙人掌、文竹、绿萝、多肉、榕树、水仙、木棉、猪笼草、含羞草、鸡蛋花树等。
我再通过课件展示相关的植物的图片资料,加深理解,开拓学生的写作素材,帮助还没有写作素材想法的学生提供素材参考。
2.整体构思,梳理思路交流完“写什么”后,进行“怎么写”重点指导环节。
“怎样才能把植物写具体?”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植物的外形特点、与你发生的故事、你的感受”四大维度去思考表达,同学们小组交流,再请学生代表进行集体分享,他们大多能讲出植物的外形特点,如花朵的颜色,气味,果实等。
分享自己发生的故事时,有亲身种植过的学生发言最为热烈,生动且具体,老师再举例分析点评。
最后,出示习作架构的思维导图。
教师讲解分析,提示学生把刚才发言的内容依据思维导图进行内容的补充说明,强调只需要写关键词提示,简单绘制出习作思维导图流程图。
巧用思维导图,助力习作教学
巧用思维导图,助力习作教学发布时间:2022-08-11T09:05:54.241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7期作者:董立娟[导读] 都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而习作教学却是整个语文的“半壁江山”,可见,其地位的重要。
董立娟义安学区西义安小学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 074100都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而习作教学却是整个语文的“半壁江山”,可见,其地位的重要。
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最令教师感到棘手的恰恰就是这习作教学。
提及作文,很多学生们往往是“想说爱你真的很难”,如何引导孩子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文从字顺地表达出来,作为从事一线语文教学的我来说,一直也在不断的思索和探究。
一、目前国内小学生作文的现状。
用专家们的话说,放眼中小学作文,那叫一个“触目惊心”呢!普遍存在,学生不会写,学生害怕写,绝大多数孩子不能表达内心世界,不能描写眼前事实,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况呢?最看得见摸得着的原因,大家看语文老师上课有教材,数学老师上课有教材,等等各门功课国家都有现行的教材,老师有章可循。
唯独作文没有,在语文教材中,作文的教学方法,基本是空白的。
所以,当老师要给学生讲作文时,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来教。
如果在作文方面有思考,有积累,有总结还好。
当然这个经验总结需要一个老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精力,一点点积累。
这还得仅限于老师正好对写作教学有兴趣,才会去留心做这个方面的工作。
再者就是,还没有写作基础的孩子,刚上一二年级就看图写话要求百十个字,三年级就要求写几百字,等于是让喝奶粉的婴儿吃馒头啊!起步要求太高了,孩子跨不上这个台阶哦。
高年段的习作,学生往往会略过准备阶段,直接提笔打草稿,没有主题、布局,离题也越来越远,还有的学生求助于范文,时间一长便习惯了套格式、抄经典,离开范文就不知所措,更不用说写出真正有思想、有文采的好文章了。
如何让学生写出有思想的文章,我在教学中更倾向于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选材、构思、完善习作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习作教学中如何“玩”思维导图
【摘要】阅读到综合实践,再到写作,这一路走来,思维导图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但我知道,这不仅仅是思维导图运用的冰山一隅,从这不同类型的教学实践中,切切实实的明白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同样能起到积
极地导向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作文教学引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138
思维导图与我的课堂教学虽说结缘于阅读教学实践,但至今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有一个“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实践专题。
因为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单元学习,所以个个精神饱满,激情高涨,都想一探究竟,玩出个新花样。
于是,接着孩子们在阅读教学中掌握的思维导图基础,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自学本单元的第一课单元导读。
2、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制你的学习内容。
孩子们接到学习任务后,争先恐后的行动起来。
为了不让孩子们走弯路,我及时顺势引导:看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活动内容及注意事项分别是什么?孩子们听到我
的引导,立刻茅塞顿开,个个嘴角微微上扬,仿佛瞬间明白了许多,便忙碌着开始画了起来,没过多久,我巡视了一圈之后,发现孩子们把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要求、活动的内容以及要注意的事项都清晰地罗列出来。
孩子们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已呈?F出他们对本单元要做的事情,要去看的书,要学的内容,然后要准备去做的事,重点是做什么,都一目了然的在思维导图中体现。
后来的教学不用我说,孩子们已经清晰地知道每一个时间段,他们的学习任务及预习准备的方向是什么?当每一项任务或者每一项内容学完之后,个别孩子们还会在思维导图上,把已经完成的地方做一个标记,同时还来提醒我,老师,我们这个内容已经完成了,我们下一目标是不是该做“……”什么了。
所以我觉得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能帮学生梳理学习任务思路,同时也帮师生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因为很多内容学生从思维导图自发式的就能提前学习了,有的时候就可以跑在老师的前面了,跑在前面的这些同学就可以带动后面的同学,久而久之就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了。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这难道不是一件其乐融融的事吗?阅读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对于思维导图的运用更激发了我大
胆的想法:是否可以将“思维导图”迁移到习作教学中来呢?这一“玩”,又让习作教学如同锦上添花,思维导图更让孩子们喜欢上了习作教学。
在中段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作用,既形象又直观。
它的视觉感非常强,孩子们对它的理解比原来生硬的板书效果好的多。
首先思维导图罗列出来后,孩子们愿意看。
其次,思维导图,形象直观,孩子们看的时候一目了然。
班里有一位学生原来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一般会把作文
提纲经过大家的讨论后出示在黑板上,按理说课堂上她也听了,板书也看了、记了,可等她写作文的时候这个提纲就又看不懂了,这个时候,家长也会打电话问我,然后孩子也在群里问其他同学,而其他同学也没办法说清楚时,我还是要在群里给孩子们讲提纲要点,这样每次写作文的时候比较麻烦。
后来自从用了思维导图以后,我先是学课文的时候用,当孩子们会画思维导图线条以后,我就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始尝试着用思维导图罗列提纲。
没想到这个原来写作文最头疼的小女孩,她画作文提纲的时候,竟然用思维导图能清晰将自己习作思路表达出来,我想,既然思路很清晰,她写作文也就困难不大了,虽然说她平常积累词汇量不是很多,但最起码这个整体的布局谋篇方面,她已经不是过去的“问题学生”了。
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时,我通过思维导图为教学手段,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习作教学。
第一步:向学生介绍本单元习作的相关要求,自由选题。
第二步:引导学生边思考边围绕习作要求自由想象并把
要点记录下来。
第三步: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寻找习作内容的切入点,围绕主题想用什么内容来丰富它,画一画本次习作的思维导图,再根据导图完成习作,巡视一圈之后,我还发现,学生制作的习作导图基本画出了文章结构和写作要点,而且更富有趣味性。
以前在习作练习前,我总是让学生打腹稿、列习作提纲,为学生的习作指引方向,然而我发现习作前列提纲较为适合优等生,对于基础较弱学生来说:要用通顺的句子概括文章段意,那简直是难上加难,有了思维导图,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把阅读教学中导图的画法迁移到习作中来,学生借阅读文本的篇章结构,学会为自己的习作“布局谋篇”,这样反而降低了教学难度。
这样,学生在动笔前已经有了这样的“习作导图”,写起来思路清晰,不遗漏,保障了习作的质量。
课后,我在班里做了调查,大多数同学认为导图比以前的列提纲简单多了,按学生的话来说“只写关键词语,不用再写句子(段意)了,简单方便”。
多数同学表示自己将会把这样的导读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习作中去。
思维导图让我深度反思:
1.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2.把握了文路,为阅读铺路搭桥。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
读提出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等,这些核心的阐述就是要理清文章思路。
思维导图在文章中的合理运用,就是为学生篇章阅读指引方向,更好的引导学生把握纹路,梳理文章脉络,进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方法。
3.提高效率,为习作布局谋篇。
快速阅读,为课外阅读提质。
4.让“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更加成熟,进入深度再思考。
(1)预习课文,以学定教。
(2)复习知识,梳理总结。
5.对于“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时存在以下问题,需要亟待面对,加以提升能力。
(1)关键词提炼较困难。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毕竟阅读能力有限,对关键词的提炼不能达到准确掌握,甚至有些还是错误的,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低段运用要慎之又慎。
我认为,思维导图是概括性极强的东西,是思维产物的结果。
就小学阶段而言,比较适合高段学生,在实践中,我觉得它为学生阅读和写作提供了帮助,今后教学中,我还会再选择合适的教学单元及内容,继续探索,做好抛砖引玉的引导作用,以便能让更多的语文教师认识到思维导图的作用,并能适当地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