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区高层建筑场地稳定性评价报告
超高层建筑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间成果
超高层建筑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间成果1、工程场地基岩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结果如表1。
表1 工程场地基岩水平向峰值加速度2、按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结果,确定的场地地表设计地震动参数如表2,表中,Amax 为设计峰值加速度,βmax 为反应谱放大系数最大值,Tg 为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γ为反应谱下降段的衰减指数,αmax 为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表2 工程场地地表设计地震动参数场地设计反应谱应根据表2按下式确定,)()(max T A T S a β= (0.1)其中β(T )为设计地震动加速度放大系数反应谱,按下式确定:⎪⎪⎩⎪⎪⎨⎧≤<--≤<≤≤<≤-+=)(0.65))5(2.0()(5)/()()(.0)1(101)(1max max 21max 21max s T T T T s T T T T T s T T T s T T T T g g g g g g ηββηβηββγγ(0.2)当阻尼比不同于5%时,以5%阻尼比的反应谱曲线为基准,根据不同阻尼调整反应谱曲线的高度及反应谱曲线下降段衰减指数,具体方式如下:(1)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应按下式确定:ζζγ63.005.09.0+-+= (0.3)(2)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应按下式确定:ζζη32405.002.01+-+= (0.4)(3)阻尼调整系数应按下式确定:ζζη6.108.005.012+-+= (0.5)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地震影响系数α(T )与表中的A max 和β(T )的关系为:gT A T )()(max βα=(0.6)以上数据为中间成果,仅供参考,最终结果以正式报告为准。
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2014-7-2。
某超高层项目地基均匀性评价
某超高层项目地基均匀性评价摘要: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地基均匀性进行了评价。
1、引言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性评价地基均匀性是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 72-2017),对于天然地基的地基均匀性评价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结合工程实例,准确、客观的对地基土的均匀性评价,可使得基础设计时对地基土的不均匀沉降有一定的考虑。
2、工程概况某新建项目包括1栋45层(高200米)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超高层办公楼、1栋3~6层(高32米)裙房及1个3层整体纯地下室,两者均为框架结构。
超高层办公楼基础埋深17.5米,裙房和地下室埋深15.5米,总建筑面积约16.1万m2,基础方案拟采用桩基。
拟建项目所在场地的大致地层情况及承载力特征值fak、压缩模量Es(1-2)参见表1。
表1 各土层的分布埋藏情况及承载力特征值fak 、压缩模量Es(1-2)表场地地层情况参见塔楼及地下室的工程地质剖面图。
图1塔楼部分代表性工程地质剖面图图2地下室部分代表性工程地质剖面图3、地基均匀性评价—定性评价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 72-2017)第8.2.3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判定为不均匀地基:1、地基持力层跨越不同地貌单元或工程地质单元,工程特性差异显著。
2、地基持力层虽属于同一地貌单元或工程地质单元,但存在下列情况之一:1)中-高压缩性地基,持力层底面或相邻基底高程的坡度大于10%;2)中-高压缩性地基,持力层及其下卧层在基础宽度方向上的厚度差值大于0.05b(b为基础宽度)。
3、同一高层建筑虽处于同一地貌单元或同一工程地质单元,但各处地基土的压缩性有较大差异时,可在计算各钻孔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当量模量的基础上,根据当量模量和当量模量最小值的比值判定地基均匀性。
当比值大于表2中地基不均匀系数界限值K时,可按不均匀地基考虑。
城市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与稳定性分析
城市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与稳定性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高层建筑物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而高层建筑物的沉降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市高层建筑物的沉降不仅会影响其自身的稳定性,还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城市高层建筑物的沉降主要与建筑物的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面。
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沉降情况。
当建筑物的荷载增加时,基础可能会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建筑物沉降。
而城市中的高层建筑物的荷载通常较大,因此对其沉降进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城市高层建筑物沉降的监测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测量设备进行。
传感器可以被安装在建筑物的地基中,以便实时监测基础的变形情况。
而测量设备可以测量建筑物的沉降量。
通过这些监测手段,可以及时发现沉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稳定性分析是评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沉降情况的重要方法。
稳定性分析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来进行,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量和基础的变形情况。
通过稳定性分析,可以评估基础的承载能力是否足够,并预测建筑物在长期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城市高层建筑物的沉降不仅会对建筑物本身造成影响,还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建筑物的沉降可能导致地面沉降,进而影响到地下管道、道路和地铁线路等基础设施的稳定性。
在设计和建设城市高层建筑物时,需要对其沉降进行充分的监测和稳定性分析,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周围环境的稳定。
城市高层建筑物的沉降监测与稳定性分析是保证建筑物安全和周围环境稳定的重要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的监测和分析手段,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沉降问题,保障城市高层建筑物的稳定运行。
郑州东区高层建筑基础选型探讨
郑州东区高层建筑基础选型探讨(王荣彦河南.郑州.450053)本文在分析郑州东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近20年来郑州东区多层、高层建筑基础型式的选择特点,分析了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对今后在郑州东区及类似地区多层、高层建筑基础基础选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郑州东区多层、高层建筑基础选型探讨前言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京广、陇海二大铁路干线、国道107与310、京珠与连霍高速公路交通干线的交会处,北临黄河,西依嵩山,市区面积约115km2,新规划市区面积约130km2,市区人口约230万人。
1.0郑州东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郑州市区大致以京广铁路线为界分为两个大的地貌单元,京广铁路线以西为黄土丘陵、阶地,不在本文论述范围。
大致以京广铁路线以东为黄河冲洪积平原,地形平坦,地层特点为表层约15-20m以上地层松软,地下水位高(一般水位埋深在地表下2-5m),物理、力学指标较低,属软土。
在勘探深度60m以内为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及上更新统地层,根据其沉积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可分为四段,第Ⅰ段(Q43al)以褐黄、灰黄色粉土为主,呈稍密状态,夹薄层软塑粉质粘土,为新近沉积土,一般厚6-8m;第Ⅱ段(Q42al+l)有灰色、灰黑色稍密粉土与软塑状态的粉质粘土互层组成,属静水相沉积,有机质含量在3%~12%不等,有机质含量一般在5%左右。
厚6-10m。
Ⅰ段、Ⅱ段其物理力学指标较低,具有承载力低,压缩性高,渗透性差的特点,属软土。
Ⅰ段、Ⅱ段内夹有液化土层,场地一般属轻微液化场地,局部地段属中等液化场地。
Ⅲ段(Q41al+pl)以灰色、灰黄色粉砂、细砂为主,局部夹较多薄层粉土,稍密~中密,一般厚8~12m。
该段物理力学指标较高,具有承载力高,压缩性低,渗透性好的特点,是郑州东区小高层、高层建筑的首选桩端持力层。
第Ⅳ段由上更新统褐黄色粉质粘土与粉土组成,具有中等压缩性,承载力较高。
建筑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评价.doc
建筑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评价济南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督站郜宪存摘要: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是现行土洞塌陷、建筑边坡等影响场地整体稳定性的岩规范、规程强条规定的内容,本文从地质环境条土工程问题进行评价。
件和岩土工程条件两方面对需要进行稳定性分析场地稳定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可行性研究评价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初勘阶段的主要任务,详勘关键词:场地稳定性;地基稳定性;地质环阶段应进行“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
在(GB境条件;岩土工程条件50021-2001) (2009 年版 )论述较笼统,但在《高层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 722004)- “8 岩土工程(2009 年版 ) 4.1.11 第 3 款规定应“分析和评价地基评价”中明确了分析评价的内容。
的稳定性”,,第 9 款规定进行“场地稳定性和场地稳定性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适宜性评价”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的岩土工程问题:72-2004) “天然地基评价”中规定应分析评价的内 1 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
针对拟建场地及附容包括“场地、地基稳定性和处理措施的建议”;近是否存在活动性断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 2 场地地震效应,主要针对场地所处的基本度规定》(2010 年版)第 1 款“场地稳定性评价” ,地震烈度区划,划分出场地地段;对“地基稳定性评价”提及很少。
各位同行在编 3 是否发育直接危害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往往感到需要论证的内用,包括: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容不是太多就是无从下笔。
本人根据多年来的工采空区、地面沉降和活动断裂等。
作实践,对这一问题在济南地区常见的几种情况 4 建筑边坡稳定稳定性的影响等。
进行了总结归纳。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新型的建按照 (GB 50021-2001) (2009 年版 ) 14.1.3 规构筑物、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多样,该定,可仅作定性分析,确定场地稳定性、工程建文观点和阐述仅是一管之见,不当之处,望不吝设的适宜性,必要时应建议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赐教。
郑东新区某高层建筑地基勘察与设计
础埋 深 1 . f 框 架 结 构 , 网 尺 寸 8 0 r ×8 0 0 0 r, l 柱 . f . l
第 四纪全新 统地 层 , 四纪上 更新 统地 层 , 四 第 第
纪 中更 新 统地层 。
() 3 层粉 土 , 液化 深度 4 5 . 0m。
2 3 场地 稳定 性评价 .
拟 建建 筑 以第 ( ) 粉土 为持 力层 , 5层 该层 承载 力 特征 值 一1 0k a 经 深 宽修 正 后 承 载 力 特 征 值 7 P , f =3 2 k a 主 楼 基 底 平 均 压 力 标 准 值 户 一 5 5 o 3 P , 3
为 5 . 8 3m×4 . f 主楼 部 分 在 场地 的东 北 角 , 4 2r , l 占 2 1 地 层岩性 以及 物理 力 学参数 .
地 面积 3 . 2 4m×3 . f 其余 为裙 楼 。主楼 地面 以 2 4r, l
上 3 0层 , 地下 2层 , 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埋 深 1 . f 框 架 核 心 筒 基 0 0r , l
标 准 值 约 为 1 0k a 天 然 地 基 强 度 满 足 要 求 。但 0 P , 根 据结 构形 式 , 为了避 免 主楼 、 裙楼之 间 产生过 大沉 降差影 响建 筑物 的正 常使 用 , 议 主 、 楼用统 一 的 建 裙
地 基基 础方 案 , 不采用 天然 地基 。 3 3 复合 地基 方案 分析 评价 .
依 据文 献 , ] 本场 地不符 合 初判 不液 化条件 , 故 布置 4个标 准 贯入 试 验 孔 进行 进 一 步 判 别 , 中两 其
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及稳定性分析标题: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及稳定性分析摘要:本研究致力于探讨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及稳定性分析问题。
在背景调研的基础上,采用了实地调研、计算模拟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高层建筑的地基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得出了一些结论与讨论,进一步论证了本研究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一、研究问题及背景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是一项复杂且关键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
然而,目前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全面的解决方案。
为此,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问题:地基基础设计中存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保证地基设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二、研究方案方法1. 实地调研:对多个高层建筑工地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地下水位、土壤条件、地基施工工艺等信息,并记录实测数据。
2. 计算模拟:结合现有高级计算软件,建立地基基础的三维模型,并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地基受力情况,探究地基变形与稳定性。
3. 数据分析: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和计算模拟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讨论和推理。
三、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通过实地调研和计算模拟,我们得到了大量的数据和结果。
在数据分析环节,我们首先对实地调研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出不同地基条件下的施工难点和风险。
其次,我们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地基基础模型进行了模拟,并得到了地基的受力情况。
通过对数据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分别得到了不同地基条件下的地基变形情况和稳定性指标的对比信息,并将其进行了图表展示。
四、结论与讨论通过研究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存在着一系列的关键问题,例如:地下水位的变化、不均质土层的类型等。
2. 基于计算模拟的结果,我们发现地基基础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地基的变形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类型和施工工艺。
3. 本研究的成果对于指导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语: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地基基础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地基基础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城市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与稳定性分析
城市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与稳定性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城市高层建筑物的沉降监测与稳定性分析领域,研究背景十分重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高层建筑物在城市中的数量与高度不断增加。
由于高层建筑物的巨大重量和复杂结构,其沉降问题一直是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高层建筑物的沉降不仅会影响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还会对周围环境和地下设施产生一定影响。
在此背景下,开展城市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旨在探究如何准确监测高层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分析沉降数据,提出合理的建筑物稳定性评估方法,并给出相关改进建议,以确保高层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
这项研究将为城市高层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城市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通过对城市高层建筑物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及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建筑物沉降的趋势与规律,为建筑物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稳定性分析,可以评估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预防建筑物出现严重沉降或倾斜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研究目的还在于总结沉降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的经验和技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城市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与稳定性分析,可以为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促进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城市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物在城市中的比重逐渐增大,而建筑物的沉降会直接影响到周边环境和市民生活。
对高层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可以有效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保障城市的稳定发展。
通过沉降监测技术和稳定性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准确掌握城市高层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可以为城市规划者提供重要参考,避免因沉降不均匀而引发的城市地质灾害。
施工场地安全评估报告:建筑工程停工前
施工场地安全评估报告:建筑工程停工前1. 摘要本报告旨在对建筑工程停工前进行现场安全评估,以确保施工场地符合国家及行业安全标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本评估报告涵盖了施工现场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局限于:施工现场管理、作业人员安全、施工机械设备、材料存放、临时设施、环境保护等。
通过评估,我们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复工。
2. 评估背景根据我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施工单位在工程停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
本报告针对某建筑工程停工前进行现场安全评估,以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复工。
3. 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现场查看、查阅资料、访谈等方式进行。
评估组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安全员组成,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
4. 评估内容4.1 施工现场管理4.1.1 施工现场布局- 现场道路畅通,无杂物堆放。
- 施工现场分区明确,各区域设置明显标识。
- 临时设施合理布局,满足施工需求。
4.1.2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相关制度上墙。
- 安全培训及安全教育记录完善。
- 应急预案及救援设备齐全。
4.2 作业人员安全4.2.1 人员资格- 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资格证书齐全。
- 新入场人员完成安全教育及培训。
4.2.2 个人防护- 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
- 现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个人防护用品完好。
4.3 施工机械设备4.3.1 设备检查- 施工机械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备性能稳定。
- 特种设备及大型机械设备严格遵守相关检验规定。
4.3.2 设备操作- 操作人员具备相应资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及防护设施。
4.4 材料存放- 材料分类存放,标识清楚。
- 易燃易爆物品专用仓库,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 材料堆放整齐,不影响施工现场通行及安全。
4.5 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
- 宿舍、食堂、卫生间等生活设施满足施工人员生活需求。
郑州现代房屋安全评估
郑州现代房屋安全评估
郑州现代房屋安全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安全评估:对建筑物主体结构进行评估,包括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墙体、柱子、梁等部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查,评估建筑物是否存在结构安全隐患。
2. 消防安全评估:对建筑物的消防系统进行评估,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设备、疏散通道等部分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评估建筑物的火灾安全性能。
3. 电气安全评估:对建筑物的电力系统进行评估,包括配电箱、电线、插座等电气设备的使用是否符合安全规范,评估建筑物的电气安全隐患。
4. 室内环境评估:对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进行评估,包括空气质量、噪声、照明等方面的评估,评估建筑物的室内环境是否达到相关的安全标准。
5. 设备设施评估: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设施进行评估,包括电梯、热水器、空调等设备的安全性能,评估建筑物内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估,可以综合分析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建筑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摘要: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是现行标准、规程强条规定的内容,本文从地质环境条件和岩土工程条件两方面对需要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场地稳定性;地基稳定性;地质环境条件;岩土工程条件在《岩土工程勘察标准》(GB 50021-2001) (2009年版) 4.1.11第3款规定应“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14.3.3,第9款规定进行“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8.2“天然地基评价”中规定应分析评价的内容包括“场地、地基稳定性和处理措施的建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4.6.2第1款“场地稳定性评价”,对“地基稳定性评价”提及很少。
各位同行在编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往往感到需要论证的内容不是太多就是无从下笔。
本人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这一问题在济南地区常见的几种情况进行了总结归纳。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新型的建构筑物、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多样,该文观点和阐述仅是一管之见,不当之处,望不吝赐教。
一场地稳定性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主要是指对各种不良地质作用,包括:断裂、地裂缝、滑坡、崩塌、岩溶、土洞塌陷、建筑边坡等影响场地整体稳定性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评价。
场地稳定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初勘阶段的主要任务,详勘阶段应进行“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
在(GB 50021-2001) (2009年版)论述较笼统,但在《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8岩土工程评价”中明确了分析评价的内容。
场地稳定性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岩土工程问题:1 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
针对拟建场地及附近是否存在活动性断裂;2 场地地震效应,主要针对场地所处的基本地震烈度区划,划分出场地地段;3 是否发育直接危害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包括: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和活动断裂等。
建筑物稳定性评估报告
建筑物稳定性评估报告评估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以确保建筑物的长期稳定使用。
一、概述经对建筑物进行详细勘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稳定性评估:1. 建筑物结构安全性;2. 地基稳定性;3. 天气及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4. 使用年限和保养情况。
二、建筑物结构安全性评估1. 结构设计分析我们对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包括材料的选择、承重墙的布置、柱子的排布等等。
设计符合安全要求,各结构部件受力平衡,结构连接牢固。
2. 结构材料评估我们对建筑物主要结构材料进行了评估,包括钢筋混凝土、砖、钢材等。
所有材料的质量均符合标准要求,没有明显的腐蚀、开裂等问题。
3. 实际受力状态评估通过现场测试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建筑物的实际受力状态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建筑物的结构受力均匀,没有出现过载现象,结构稳定性良好。
三、地基稳定性评估1. 地质勘察我们进行了地质勘察,获得了地层分布、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信息。
根据勘察结果,建筑物的地基条件良好,地层稳定,承载能力较强。
2. 地基承载能力评估通过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我们认为建筑物的地基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并且有余力承受额外负荷。
四、天气及自然灾害影响评估1. 风力评估我们通过风场模拟和计算,评估了建筑物在强风、台风等情况下的抗风性能。
结果表明,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抵御风力的影响。
2. 地震评估我们进行了地震荷载计算和结构响应分析,评估了建筑物在地震条件下的稳定性。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满足地震要求,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五、使用年限和保养情况评估1. 使用年限评估综合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年限、设计寿命以及日常维护情况,我们认为建筑物已经使用一定年限,但结构仍能满足要求,没有到达报废标准。
2. 维护情况评估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我们对建筑物的维护情况进行了评估,包括定期维护记录、维护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高层建筑天然地基稳定性评价(图文)
高层建筑天然地基稳定性评价(图文)论文导读:地基稳定性评价是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最主要的任务,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正常使用,必须地基对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关键词:高层建筑,天然地基稳定性,评价0引言地基稳定性评价是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最主要的任务,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正常使用,必须地基对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1]对地基的评价包括[2]:1)场地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2)地基均匀性评价;3)地基变形性评价(估计建筑物的沉降,倾斜,差异沉降);4)提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根据岩土工程条件,提出基础和结构的设计施工措施及监测工作的建议。
文章以成都某拟建大楼为实例,对高层建筑场地的天然地基进行评价。
1工程概况拟建大楼位于成都市南延线东侧,地形平坦,交通便捷。
该大楼由一座24F办公楼(主楼)和一座3F的员工餐厅(附楼)组成,大楼带三层地下室(-11.5m)。
其中办公楼高99.20m,平面尺寸75.6m30.79m;员工餐厅高22.40m,47.3m43.15m。
2地层岩性根据现场钻探取芯鉴别,主要地层与地层描述如下:①生活填土层:疏松,欠固结,均匀性极差,厚约2m。
②粘土(Q3al+pl):灰黄色,可塑,干强度中等,厚0.7~2.9m。
③粉质粘土(Q3al+pl):褐黄色,硬塑为主,干强度中等,层厚0.7~3.8m。
④粉土(Q3al+pl):褐黄色,稍湿,稍密~中密,干强度中等,厚0.5~2.4m。
⑤淤泥质粉土(Q4al+pl):黑褐色,软塑,主要为淤泥质粉土,含有机质,高压缩性,抗剪强度很低,厚0.6~0.7m。
⑥砂土(Q3al+pl):灰色,稍湿~湿,以细砂为主,局部地段含有少量粉土,厚1.1~5.0m。
⑦卵石土(Q3al+pl),厚5.0~9.7m,此层分为四个亚层。
松散卵石:⑦1卵石含量小于55%,排列混乱,绝大部分不接触,N1204击/dm,场区内主要分布于卵石层顶部⑦2稍密卵石:卵石含量55~60%,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N120=4~7击/dm;⑦3中密卵石:卵石含量60~70%,呈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N120=7~10击/dm;⑦4密实卵石:卵石含量大于70%,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N120>10击/dm。
建筑物稳定性评估报告
建筑物稳定性评估报告一、概述本报告基于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期内的结构安全和稳定。
针对建筑物的结构构件、材料性能、荷载情况、地基状况等因素进行研究,旨在提供可靠的评估结果和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项目背景1.1 项目名称:建筑物稳定性评估1.2 项目地址:(填写具体地址)1.3 项目基本情况:本项目为一座多层建筑,包括地下室、地上几层,总建筑面积为XXX平方米。
该建筑物于X年建成,至今已有X年使用年限。
三、评估目标2.1 评估内容:本次评估主要针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进行分析,包括主体结构、剪力墙、柱、梁、楼板等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受力状态。
2.2 评估目的:通过对建筑物的评估,确定其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存在结构性问题及潜在风险,以及提出相应的安全改进建议。
四、评估方法3.1 资料收集:收集建筑物的设计图纸、施工记录、竣工验收报告等相关资料,以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参数及施工质量等情况。
3.2 实地勘查:对建筑物进行实地勘查,包括观察结构构件的存在情况、外观状态、接口连接情况等,并进行相应的测量和检测。
3.3 载荷分析:根据建筑用途、设计载荷标准等,对建筑物承受的静载荷、动载荷进行分析和计算。
3.4 结构计算:通过采用强度理论、位移理论、刚度变形等方法,对建筑物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变形进行计算和分析。
五、评估结果与分析4.1 主体结构评估:根据实地勘查、结构计算等结果,主体结构整体上保持稳定,并未发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但在某些构件上,存在少量裂缝和腐蚀现象,需要及时进行维修。
4.2 材料性能评估:经过对材料性能的测试和分析,结构所采用的混凝土、钢筋等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储备。
4.3 载荷分析结果:根据载荷分析,建筑物的设计荷载与实际荷载相匹配,结构承载能力在合理的范围内,未出现超载现象。
六、安全改进建议5.1 构件维修:针对发现的裂缝和腐蚀现象,建议进行及时维修,以保证结构构件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建筑结构稳定性评估报告
建筑结构稳定性评估报告
1. 引言
本评估报告旨在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
结论和建议。
评估范围包括建筑的结构设计、材料使用、施工过程
以及现有的结构情况等。
2. 评估方法
2.1 结构设计评估:分析建筑结构的设计图纸和相关资料,评
估设计是否满足建筑物的载荷要求和安全标准。
2.2 材料评估:检查建筑使用的结构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并评估其质量和可靠性。
2.3 施工质量评估:对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跟踪检查,评估施
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4 结构现状评估:对建筑的现有结构进行检查和测试,评估
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结果和结论
通过对建筑结构的评估,得出以下结论:
3.1 经过结构设计评估,建筑的设计符合载荷要求和安全标准。
3.2 材料评估结果显示,建筑使用的结构材料符合规范要求,并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可靠性。
3.3 施工质量评估表明建筑的施工质量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3.4 结构现状评估显示建筑的结构稳定性良好,无明显安全隐患。
4. 建议
基于对建筑结构的评估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4.1 定期进行结构检测和维护,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4.2 注意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荷载情况,避免超载造成的结构损坏。
4.3 在进行任何改造或扩建工程时,应遵循相应的设计和施工规范,并进行必要的结构评估。
5. 结束语
本评估报告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全面评估,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希望本报告能为建筑管理和维护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房屋资产评估报告郑州
房屋资产评估报告郑州1. 引言本报告是对位于郑州市的房屋资产进行评估,以帮助客户对其资产进行准确的估值和了解房屋市场情况。
本报告将包括房屋基本信息、区域概况、房屋市场趋势、房屋评估结果等内容。
2. 房屋基本信息2.1 房屋位置- 地址:郑州市XX区XX街XX号- 区域:位于郑州市核心区域,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2.2 房屋类型- 房屋类型:高层公寓- 建筑面积:150平方米- 房屋朝向:南北朝向,阳光充足- 房屋装修程度:精装修,保持良好2.3 房屋产权信息- 产权性质:商品房- 产权年限:70年- 产权证号:XXXXXXX3. 区域概况3.1 郑州市概况郑州市位于中国中部,是河南省的省会。
作为中原地区的中心城市,郑州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潜力。
近年来,随着郑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也蓬勃兴起。
3.2 周边配套设施- 教育:周边有多所优质的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
教育资源充足,适合居住。
- 医疗:附近有多家大型综合医院和社区医疗中心,医疗服务完善。
- 商业:附近有多家购物中心、超市和便利店,购物方便。
- 交通:附近有公交站点和地铁站,交通便利。
4. 房屋市场趋势4.1 房价趋势近年来,郑州房价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受政策调控和市场供需影响,房价在适当的幅度内保持上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内,该区域房价年均增长率约为8%。
4.2 房屋成交情况近年来,该地区的房屋成交情况良好。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交通便利,该区域的房屋受到了许多购房者的青睐。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内,该区域的房屋成交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0%。
5. 房屋评估结果5.1 房屋市场价值评估根据前述的房价趋势和房屋成交情况,结合相似房源的市场价格参考,对该房屋进行评估,目前的市场价值约为200万人民币。
5.2 房屋价值分析该房屋位于核心地段,周边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房屋朝向良好,阳光充足。
房屋类型为高层公寓,结构稳定,装修程度良好。
建筑场地安全评估报告
建筑场地安全评估报告标题:建筑场地安全评估报告报告编制日期:日期/月份/年份1. 概述本报告旨在评估建筑场地的安全性,并提供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建议。
评估包括场地周边环境、建筑物结构、消防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
2. 场地周边环境评估2.1 地理位置:描述场地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并评估周边环境的安全性。
2.2 地形地势:对场地的地形地势进行评估,分析是否存在自然灾害风险。
2.3 社会环境:评估场地周边社会环境的稳定性,是否存在犯罪活动或其他安全隐患。
3. 建筑物结构评估3.1 建筑物规划:评估建筑物的规划是否符合安全规范,包括建筑面积、布局等。
3.2 建筑结构: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评估,包括基础、框架结构、墙体等是否牢固稳定。
3.3 设备设施:评估建筑物内部的各类设备设施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经过定期检修和维护。
4. 消防设施评估4.1 灭火系统:评估建筑物内部的灭火系统,包括火灾报警器、灭火器、喷淋系统等是否完善并能正常使用。
4.2 疏散通道:评估建筑物的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紧急疏散指示标识是否齐全。
4.3 火灾风险管理:评估建筑物内的火灾风险管理措施,包括消防演练、防火检查等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5. 安全管理评估5.1 安全责任制度:评估建筑场地的安全责任制度和管理流程,包括安全职责分工、安全培训等是否健全。
5.2 安全监控:评估建筑场地的安全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等是否运作正常。
5.3 事故应急预案:评估建筑场地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是否合理有效。
6. 安全风险评估基于上述评估结果,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提供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
7. 结论综合评估结果,评估报告总结建筑场地的安全状况,明确存在的安全风险,提供相应的改善建议和应对措施。
注意:本报告仅为一份安全评估报告,并非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具体建议应根据报告内容进一步研究和制定。
城市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与稳定性分析
城市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与稳定性分析城市高层建筑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高层建筑物因其复杂的结构和大量的地下室施工往往会引起沉降问题,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产生威胁。
因此,城市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及稳定性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城市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主要是指对建筑物所处土层、地下水、周围环境和地震等因素进行调查,监测建筑物的下沉情况。
监测方法主要为测量读数法、水准法、GPS法、孔隙水压法、应变传感器法等。
其中,测量读数法和水准法是沉降监测中最为传统、常用的方法。
在监测中,应注重对监测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分析,对于出现异常数据,需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对于城市高层建筑物沉降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自身结构和地基条件、建筑物的使用状况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
基于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沉降控制方式,常用的控制方式包括静荷载控制和动荷载控制。
静荷载控制主要是通过对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荷载进行控制,防止过度压实导致沉降现象的发生。
而动荷载控制则主要通过降低地震、风荷载等动态荷载对建筑物的作用来减少沉降问题。
在进行稳定性分析时,需要对建筑物的地基稳定性进行评估,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常用评价方法有工程地质勘察、动力响应分析、有限元法分析等。
此外,应注意建筑物的使用、管理及维护工作,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处理。
总之,城市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及稳定性分析是关键的建筑物安全保障环节,需要全面、科学地评估建筑物和地基的稳定性,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和纠正措施。
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城市高层建筑物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区高层建筑场地稳定性评价探讨河南省地矿局环境二院王荣彦摘要:本文根据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要求,结合郑州市区岩土工程勘察经验提出本地区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场地稳定性评价应包括的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郑州市区、高层建筑、场地稳定性前言高层建筑场地稳定性评价是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同勘察单位在勘察报告中有关该章节内容上却千差万别,甚至同一个单位不同技术人员提交的勘察报告有关该章内容也参差不齐,有的勘察报告对有关场地稳定性评价一节干脆一笔带过,存在着或多或少忽视的现象,而有的勘察报告在有关场地稳定性评价内容上往往前后倒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告的技术质量。
本文根据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要求结合郑州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经验谈一点个人看法。
1.0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规程对场地稳定性评价的要求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5章“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中,有8节内容:(1)岩溶;(2)滑坡;(3)危岩和崩塌;(4)泥石流;(5)采空区;(6)地面沉降;(7)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8)活动断裂。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在第2.0.5条及第6章第一节中涉及内容包括:(1)断裂,尤其全新活动断裂;(2)地裂缝;(3)对斜坡地段高层建筑的评价;(4)建筑地段的划分;(5)采空区、岩溶、土沟。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章包括:(1)场地类型、有利、不利、危险地段的划分;(2)发震断裂;(3)液化土的评价,并在第5章第5.1.2条中提出对某些建筑物需进行时程分析。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6章包括:(1)滑坡、断裂、人工挖、填方;(2)地基不均匀性;(3)岩溶、土沟;(4)崩塌、泥石流。
5、《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在第8.1.5条、第9.2.1条、第9.3.2条中提出,在可研阶段、初勘阶段应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包括对不良地质现象和特殊性土的评价。
从上述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及行业标准中可以看出场地稳定性评价内容应包括:(一)近场区和场地内活动断裂的评价;(二)建筑场地类型及场地有利、不利、危险地段的划分;(三)不良地质作用及不良地质现象;(四)场地和地基土的地震效应评价;(五)在以上四个方面分析基础上综合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
2.0郑州市区高层建筑场地稳定性评价应包括的内容:郑州地区东部为第四纪冲、洪积平原,西部为弱切割的黄土台塬。
东、西区的地貌特点和断裂构造背景决定了郑州地区高层建筑对场地稳定性评价内容与其它地区相比即有其共性,也有一定差异。
2.1 近场和场区内活动断裂的评价2.1.1郑州市区断裂构造活动背景据河南省地震局和河南省地矿局对本区调查,郑州市区及附近不存在深断裂构造,均属盖层断裂,且这些断裂自新生代以来表现微弱。
据文献[6]及郑州市1996年5月发布的“关于郑州市地震安全评价的通知”,郑州市区内工程近场(指工程场地及外围25km范围内)及场区(指工程场地及外围5km范围内)对工程有影响的活动断裂主要是老鸦陈断裂和花园口断裂。
据文献[7],老鸦陈断裂北起黄河老桥,大致自邙山东侧通过,向南东延伸,经省体育馆穿过市区。
走向315-330度,倾向北东,倾角60-75度,错断了中更新统地层。
1974年在断裂北端(据市区中心约26km)发生过2.6级地震。
花园口断裂:分布在距市区中心东北约10km,大致沿花园口---王新庄---祭城一线,呈北西向展布,长19km ,自第三系以来仍有活动,第四系底界有错动。
2.1.2近场和场区内活动断裂的评价1、按“GB50021-2001”第5.8条及条文说明,重大工程应进行断裂勘察。
重大工程是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重大影响如医疗、通迅、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工程,具体规定应按国务院、各省、市人民政府及各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大型工业建设场地或“GB50011-2001”规定的甲、乙类建筑及部分重要的丙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工程。
2、按“GB50011-2001”第四章条文说明,对甲类建筑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确定。
对一般的高层建筑,只考虑1.0万年(全新世)以来活动过的断裂,在此之前的活动断裂不予考虑。
按照以上有关规定及说明,在郑州市区,对一般的丙类高层建筑(甲、乙、丙、丁类建筑的划分应按文献[8]的规定确定)可不考虑活动断裂的影响。
对应进行时程分析或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甲、乙类建筑及部分丙类高层建筑应参考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有关内容。
2.2场地有利、不利、危险地段的划分按照“GB50011-2001”第 4.1.1条及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第5.1.3-5.1.8条的规定进行划分。
按照以上有关规定及说明,郑州市区东区一般有液化土存在,属建筑抗震不利地段,而市区西区一般属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另外按“GB50011-2001”条文说明,对那些即不属于有利地段,也不属于不利地段和危险地段的场地,应属于可以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2.3不良地质作用及不良地质现象如上所述,郑州市区东区属第四纪冲、洪积平原,西区属弱切割的黄土台塬区,地形平坦,一般不存在岩溶、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区地基常遇到的不良地质现象,也较少遇到地面沉降及地裂缝。
在东区有时遇到暗浜、古河道、污水坑等不良地质现象,在郑州西区常遇到的有防空洞、土坑、土沟、冲沟、古墓等不良地质现象,其中对工程稳定性影响较大的不良地质现象是防空洞。
对防空洞的评价应在详细查明其分布特征、埋深、跨度、拱高、是否衬砌等因素基础上,据文献[9],常采取的措施有:(1)尽量浅埋;(2);当防空洞较浅时,采用深埋基础;(3)柱梁跨越;(4)采用筏板基础,减少基底压力;(5)采用桩基础,穿过防空洞;(6)加固地道,如横向分格砌墙,或上部打孔用细石混凝土灌封等。
此外,还应注意:(1)若保留防空洞,应做好防水措施,防止防空洞进水引起塌陷;(2)若保留防空洞,原有拱圈体与原有土体间的空隙(一般10cm左右)应采用压密注浆补强,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均匀沉陷。
2.4场地和地基土的地震效应评价2.4.1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按“GB50011-2001”第四章规定“建筑场地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坡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确定,在郑州东区土层等效剪切坡速一般在140-250m/s之间,场地覆盖层厚度>50m,为Ⅲ类建筑场地。
郑州西区一般为Ⅱ类场地。
2.4.2场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的确定按照“GB50011-2001”附录A规定,郑州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
另据第5.14条,其特征同期对Ⅲ类建筑场地为0.45s,对Ⅱ类建筑场地为0.35s。
2.4.3地基土液化可能性评价“GB50011-2001”和“GB50021-2001”均要求按初判和标准贯入试验进行判别。
这是应注意(1)在郑州市区东区当地下水位埋深>4m时务必先按第4.3.3条进行初判,确定是否须进行进一步判别。
否则,若直接按第4.3.4条进行判别,将导致错误结论。
如在在郑州市区东区当地下水位埋深>5.5m 时,当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假定d b=2m) 时按第4.3.3条进行初判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但若直接按第4.3.4条进行判别,判别结果可能是轻微液化甚至是中等液化场地,同一场地而判别结论却大相径庭,这一点务必引起注意。
(2)“初判”结果是最终确定性结论而非初步判断。
当须进行进一步判别时,评价场地液化等级的方法是逐点判别,按孔计算、综合评价。
即按单元单点法判定液化土层的深度、液化土层分布、液化指数及液化等级,同时参照静力触探试验、剪切坡速测试成果进行判定,并根据场地地貌特征及邻近场地经验综合判定所在场地的液化等级。
在郑州东区,一般为轻微液化场地。
应该提出的是,以上规定针对平原地区而言,对河岸、斜坡地带应专门确定研究(见“GB50021-94第5.7.6及5.7.7条文说明)。
2.5场地震陷可能性评价按照“GB50021-2001”第5.7.11条条文说明表5.5要求进行判别。
另外按照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认为烈度7度及7度以下地区均不考虑震陷问题,根据以上规定,因郑州市区为7度区,当承载力特征值f a>80kpa,等效剪切坡速Vsr>90m/s时,可不考虑震陷对工程的影响。
2.6对场地和地基抗震措施的建议以郑州东区为例,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s 的条件下,地基均需进行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场地为轻微液化场地,液化深度6-10m以上。
场地可不考虑震陷对工程的影响,但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假定拟建建筑物为丙类建筑,则按照GB50011-2001第4.3.6条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可不采取处理措施。
2.7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在以上2.1---2.6条分析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意见。
3.0小结本文根据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要求结合郑州市区岩土工程勘察经验提出在郑州市区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场地稳定性评价应包括的内容及注意的问题。
受经验、阅历的限制,不当之处难免,欢迎同行、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4]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1[5]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1998.4[6]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GB17741---1999)地震出版社1999[7] 河南省郑州市城区区域地质调查地质系列图(1:5万)说明书河南省地质矿产厅1990.6[8]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1[9] 河南省土木建筑学术文库张建军浅议地基基础中人防地道的分析与处理1998.10作者通信地址:作者简介:王荣彦(1965—),男,河南渑池人,河南省地质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察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河南省郑州市南阳路56号,河南省地质工程公司邮编:4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