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中的教学理念

大纲

一、“有教无类”

1.出处

2.实践

3.精神

二、“因材施教”

1.孔子对于“仁”的解释

2.孔子对于“孝”的解释

3.实践

三、“教学相长”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从现有史料来看,只有孔子一人提出“有教无类”的普及教育思想。他招收的学生几乎都是家境贫寒的平民。另外,不论人的性善还是性恶,只要有向学之心,都一视同仁,入学受教

K02:“因材施教”是指,孔子的教学会根据学生的资质差异而变化,其还涉及同一个人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内容及其深浅程度

K03:孔子善于从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长处,吸收他们的优点,提高完善自己。这种教学相长的良好方法,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优秀传统,一直保持到今天

正文

孔子的先世系商代王室。周灭商,封于宋,便从王室降为诸侯。数代之后,又由诸侯之家降为公卿之家。孔子的六代祖孔父嘉为宋大司马,在政治争斗中被杀,其曾孙孔防叔避祸奔鲁,居东防(今费县东北),为“防大夫”。于是,孔家族便由宋国贵卿降为鲁国大夫,仅受禄而无封地,不能与鲁国那些封地世袭的大夫相提并论。

孔子,名丘,字仲尼。据《孔子世家》的说法,因为“祷于尼丘得孔子”,且“生而首上圩顶”(头顶中低而四旁高),故取名“丘”。孔子排行老二,故

字“仲尼”。孔丘三岁时,父亡。虽系大夫之后,却因“野合而生”,孔丘降而为“士”族一员。但是,“士”也是贵族血脉,即便早年丧父,仍有资格入学,接受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普及教育。孔丘继承其父魁伟的身躯,“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却并未向武艺方面发展,而是钟情于礼乐,十五岁时,便已明确了“志于学”的人生目标。

十五岁“志于学”的孔子,又经过十五年的边工作边学习,到了三十岁那一年,便退出仕途,在家授徒说教,办起了私人学校。他招收的第一批学生,都是平民子弟,与孔子的年龄差异也不大,有几位仅差几岁,如曾点、颜无由、冉耕、仲由、漆雕开等人。若干年后,这些大弟子的儿子,也拜孔子为师,如曾点的儿子曾参、颜无由的儿子颜回(渊)等,并且极有成就,被后人称为“宗圣”、“复圣”。

孔子不仅是最早创办私学的开拓者之一,而且还是以游学方式做学问的开风气者。在颠沛流离的游学生涯中,孔子从未停止过授徒讲学。即便是在旅途中,在遮荫大树下,孔丘也会抓紧时间教导学生“习礼”。颜回(子渊)、仲由(子路)、端木赐(子贡)等一大批学生,也始终追随在他的身边,接受他的教育熏陶,成长为精通六艺的“贤人”。

孔子在鲁国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五年。专心整理文献,编写《春秋》,修订《诗》、《书》、《礼》、《乐》,还研读《周易》以致“韦编三绝”。他把一套成熟的儒家理论,循循善诱地传教给徒弟们。

孔子死后,庞大的儒家队伍开始出现严重分裂。现存的史料没有对后人透露分裂的原因。但是从战国末期的一些古籍中关于儒家内部情况的记载,再参考《论语》的编辑内容,依稀可以推测一些分裂原因及其分裂状况。由于颜渊的早逝,孔子死后并没有一个极具权威的学者能统领这支人数众多的学术队伍。儒家从不违言“学而优则仕”,因此,为了借助孔子的声誉,在诸侯争霸急需人才的状况下更有效地谋取俸禄,第一代弟子便开始了争夺“孔子”这面旗帜的战斗。争夺的关键,是由谁主持编辑孔子语录,以及如何编辑孔子语录。孔子培养的弟子,精通“六艺”的“贤人”便有七十二人之众,除个别人如颜回、子路已去世,生者尚多。在这许多门弟子中,有一部分也已年高。所以,这一场旗帜争夺战,以孔子的后期弟子为主角。

战国后期的儒学代表人物荀况在对早期儒家队伍的批评中,列举了三个流派代表:子张、子夏、子游。这三位被荀况称为“贱儒”的代表人物。孔子死时,子张年仅二十五岁,子夏二十九岁,子游二十八岁。在《论语》一书中,这三个人出现的次数最多。孔丘是否生前独厚这几位年轻学子,给他们的教诲最多?似乎并非如此。真正的原因大概是在孔子死后,这些年轻人获得了编辑孔子语录的机会。为了抬高自己,尽一切可能将与自己相关的语录编入《孔子语录》(最早名为《鲁论》)之中。于是,一部《孔子语录》,便成了同门师兄弟之间争名夺利的战场。

关于这一场特殊战争的内幕,儒家文献从未有任何披露。但战争的后遗症最后还是显露出来。子张、子夏、子游这几位在《孔子语录》中最风光的学生,遭到了当时受到排挤的另一派后人荀况的无情鞭挞。子张的浅薄、子夏的故作深沉、子游的又懒又馋,被荀况描写得淋漓尽致。

孔子之后,汇编孔子语录的《鲁论》、《齐论》、《古论》相继问世。儒家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因为学术分歧而形成的流派共有八家。其中,既有以孔子弟子为名义的流派,如子张之儒、子思之儒、漆雕氏之儒等,也有以再传弟子为名义的流派,如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这八个流派,都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通过著作形式流传于世。这些流派的代表作,既弥补了《鲁论》、《齐论》等编纂的片面性造成的不足,同时也为儒学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百年后,儒学从“国之显学”一跃成为国之官学;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根据子张、子夏等人汇编的《鲁论》,参考齐国儒生汇编的《齐论》,重新编修,定名《张侯论》。东汉末年,学者郑玄以该本为依据,参考《齐论》、《古论》作《论语注》,即如今的《论语》。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代表作,也成了知识分子入仕谋禄的“敲门砖”。

《论语》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谈话,是孔子思想研究的主要资料。孔子被今人戴上了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这四顶桂冠,我们就从这四个角度疏解《论语》中的相关内容。

一、“有教无类”

1.出处

先秦时期,授徒讲学的学者很多,创办私学的人也不少,但是,称得上教育家的学者,唯有孔子一人。这不仅因为孔子一生招收了三千多名学生,更是因为

他在教育方面创立了一套理论和方法,为当时,也为后世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理论参考,树立了实践楷模,并因此而被尊为“万世师表”。后来在各地建造的“孔庙”,也成为莘莘学子接受教育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成为科举考试“跳龙门”的圣地。

周朝的教学对象,仅限于贵族。即便后来的“乡校”,也是培养贵族知识分子的官学,与平民子弟无涉。春秋末期,孔子等人倡办私学,其意义不仅在于突破“官学”,更在于“有教无类”,面向平民。郑国的邓析,招收学生的标准只有一条:“有狱者”。从“献衣襦袴而学讼者,不可胜数”的情况来分析,他教授的对象也是“无类”的,贵族学讼者不可能“不可胜数”。当然,邓析招生只是短期培训,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私学”。鲁国大夫少正卯招生办学,从孔丘的弟子都被吸引过去听课的情况分析,也属“有教无类”,平民百姓都可以接受教育。但是,明确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这一普及教育的思想,从现有史料来看,只有孔子一人。

2.实践

孔丘的“有教无类”,不仅提出了一种思想,而且付之于实践。他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学成“六艺”而留名后世者,如秦商(子丕)、曾点(子晰)、颜无由(路)、冉耕(伯牛)、仲由(子路)、漆雕开(子开)、闵损(子骞)等人,几乎都是家境贫寒的平民、“贱人”。在七十二“贤人”中,出身于贵族、富商者,不足十人。他最得意的两个弟子颜回(子渊)、曾参(子舆),也都出身平民。这两位学者,分别被后人封为“复圣”和“宗圣”,是孔子“有教无类”这一倡导平民教育的成功范例。

实践“有教无类”,吸引了大批平民学生,学费标准的降低也就势在必然。春秋末期,人与人之间交往,必携礼品,这就是所谓的“礼尚往来”。将十根长直的肉干扎成一束,名为“束脩”,在当时算是一种薄礼。孔丘既大量招收平民子弟,也便以“束脩”为学费。春秋末期收学费的史料,能见到的仅两条,一为孔子收“束脩”,另一为邓析收“襦袴”。束脩与襦袴比较,自然算是薄礼了。更何况,邓析教讼为短期,孔丘收受学生“束脩”,意在平民教育。正是由于这一低收费原因,大批平民子弟得以入学,开创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局面,培育出一支拥有最大数量的儒家队伍。

3.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