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细胞融合及血红细胞渗透性的观察
细胞膜渗透性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溶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2.了解细胞膜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通透性屏障,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透到细胞内,可使细胞涨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溶液由不透明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由于溶质渗入细胞的速度不同,溶血时间也不同,因此,发生溶血现象的时间长短可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
实验材料和用品实验材料:鸡血红细胞试剂:0.85%NaCl溶液,蒸馏水,0.8mol/L甲醇溶液,0.8mol/L丙三醇溶液,6%葡萄糖溶液,2%Triton X-100器材:倒置显微镜、离心机、载玻片、盖玻片实验步骤1.取鸡血6ml,加 0.85%的NaCl溶液4ml,在1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
(RBC压积量不少于0.6ml)2.将上述离心后的红细胞按沉淀量配成50%浓度。
(总体积应不少于1.2ml)3.每组取6只试管,分别加入如下溶液各3ml:①0.85%的NaCl溶液②蒸馏水(代替0.085%的NaCl溶液)③0.8mol/l甲醇溶液(0.3mol/l等渗)④0.8mol/l丙三醇溶液(0.3mol/l等渗)⑤6%葡萄糖溶液(5%等渗)⑥2%Triton X-100(1.5%等渗)4.向上述六只试管中分别加入50%红细胞悬液1滴,轻摇混匀,观察试管中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观察时间1小时),记录溶血时间,并于显微镜下观察各溶液中的细胞。
实验结果溶血用时① 蒸馏水 15s ② 0.8mol/l 甲醇溶液 10s ③ 0.8mol/l 丙三醇溶液 1h 溶血 ④ 6%葡萄糖溶液 不完全溶血 ⑤ 2%Triton X-100 30s从左至右依次是:0.85%NaCl 溶液 蒸馏水 0.8mol/l 甲醇溶液 0.8mol/l 丙三醇溶液 0.6%葡萄糖溶液 2%Triton X-100蒸馏水0.8mol/l 甲醇溶液0.85%NaCl 溶液(对照)30min 0.8mol/l 丙三醇溶液30min 6%葡萄糖溶液1h 0.8mol/l 丙三醇溶液讨论与结论由对照组及蒸馏水组得出,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容易溶血,内外浓度差越大越容易发生。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1]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动物细胞融合【实验目的】⒈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
⒉学习化学融合的基本操作过程。
⒊观察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细胞的行为和变化。
【实验原理】细胞融合是指在自发或者诱导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为双核或者多核细胞的过程。
目前人们已经发现有很多方法可以诱导细胞融合,包括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诱导融合和电激诱导融合。
⒈病毒诱导融合仙台病毒、牛痘病毒、新城鸡瘟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可以介导细胞的融合。
这类病毒的被膜中含有融合蛋白,可介导病毒和宿主细胞融合,同时也可介导细胞与细胞的融合。
用紫外线灭活后,这些病毒即可诱导细胞发生融合。
⒉化学诱导融合很多化学试剂能够诱导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PEG)、二甲基亚砜、山梨醇、甘油、溶血性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等。
这些物质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细胞膜趋向于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
在恢复过程中相接触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子层的相互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流通,发生融合。
化学诱导方法,操作方便,诱导融合的概率比较高,效果稳定,适用于动、植物细胞,但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
PEG是被广泛使用的化学融合剂。
⒊电激诱导融合包括电诱导、激光诱导等。
其中,电诱导是先使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为偶极子,沿电力线排布成串,再利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破细胞膜,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发生重排,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两细胞发生融合。
电诱导方法具有融合过程易控制、融合概率高、无毒性、作用机制明确、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实验用品】⒈材料鸡血红细胞。
⒉试剂50%PEG、Hank’s溶液(pH7.4)、Alsever’s细胞保存液、0.85%氯化钠溶液。
⒊器材正置显微镜、离心机、离心管、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⒈鸡血红细胞的制备和保存用无菌注射器先吸入Alsevers溶液1ml,再从鸡翼下静脉取血0.5~1ml,取出后放入刻度离心管中,再加入2~3mlAlsevers溶液,使总量为4~5ml,混匀并封口,置于4℃冰箱内。
五、细胞膜的渗透性
一、目的:1.了解溶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
2.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二、原理:
溶血现象可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指标。 当红细胞处于低渗环境时,水分子大量渗入细胞,使细胞膨胀, 进而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 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就是溶血现象。
四、方法与步骤 血细胞悬液的制备
取1ml抗凝全血于50ml小烧杯中,再加入9ml 0.17 mol/L氯化钠, 配 置好稀释的血细胞悬液。
溶血现象观察
在试管中按1:10的比例加入血细胞悬液和蒸馏水,观察溶液颜色由不 透明变成澄清的现象。
细胞膜渗透性
将红细胞悬液与10种等渗溶液分别按1:10的比例在试管中混合,记各等渗溶液造成红细胞溶血的时间快慢,并分析溶血时间不
同的原因。 溶血结果判断和镜检
1.不溶血:液体分两层,上层浅黄色透明,下层红色不透明,镜检红细胞完好; 2.不完全溶血:溶液浑浊,上层变红色,镜检有部分红细胞破裂; 3.完全溶血:液体红色透明,镜检无完整细胞,全部为红色碎片; 表 不同等渗溶液下的溶血现象
注意事项:
1、离心机使用时,要将配平后的离心管对称放置在离心机 内,禁止未配平就放入离心机和非对称放置离心管。 2、试管中有红细胞和测试溶液时,不应强力摇晃,以免造 成人为的红细胞破裂。 3、目测法判断标准:快速溶血:+++;慢速溶血:++ 或+;不溶血:-。
红细胞置于等渗溶液中,溶质分子进入细胞,使细胞内渗透活性分子 的浓度改变,继而导致水的摄入,使细胞膨胀,细胞膜破裂,发生溶 血。 不同溶质分子进入细胞膜的速度不同,发生溶血所需的时间也不同。
红细胞的溶血时间与溶质分子的极性、分子大小有关;同时细胞膜对 进入细胞分子的选择性也对溶血现象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物学实验报告[5]注意:这⼀步,动作要⾮常迅速,否则鸡⾎会凝固。
或者先把抗凝剂加⼊到烧杯中,再加⼊新鲜的鸡⾎,边加边震荡即可。
[6]为什么新鲜的鸡⾎会凝固?[7]为什么这⼀步要使⽤0.17 M 的 NaCl 溶液?实验六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的了解细胞膜[1]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细胞的速度[2]⼆、实验原理1、在等渗溶液中,细胞对各种溶质的透过性不同。
有的溶质可以进⼊,有的溶质不能渗⼊。
2、渗⼊的溶质能提⾼细胞的渗透压,促进⽔分⼦进⼊细胞,引起溶⾎现象[3]。
3、不同的溶质渗⼊到细胞内的速度不同,因此溶⾎时间也不同。
三、实验材料新鲜⾎液(鸡⾎、猪⾎、⽜⾎等)四、实验器材试管(1.5 cm X 18 cm )、试管架、10 ml 移液管、1 ml 移液管、200 ml 烧杯(2个)、250ml 容量瓶、移液枪、胶头滴管、菜⼑、吸球、电⼦天平、显微镜、盖玻⽚、载玻⽚、秒表五、实验药品及试剂 0.17 M NaCl 、 0.17 M NH 4Cl 、 0.17 M NH 4Ac 、 0.17 M NaNO 3、 0.12 M Na 2SO 4、 0.12 M 草酸铵、 0.32 M 葡萄糖、 0.32 M ⽢油、 0.32 M ⼄醇、 0.32 M 丙酮、肝素抗凝剂[4]六、实验步骤 1、制备⾎液稀释液(1)抗凝剂的制备:⾸先称取1克肝素钠粉末,然后加⼊0.17 MNaCl 溶液 10 ml (1∶10的⽐例),混合均匀,制成肝素抗凝剂。
(2)⾎液稀释液的制备:取新鲜⾎液,按⽐例(肝素抗凝剂:⾎液=1∶10)混合均匀,配制成经肝素抗凝的⾎液[5] [6]。
(3)按⽐例(经肝素抗凝的⾎液∶0. 17 M NaCl 溶液=1∶10)混合均匀,形成⼀种不透明的红⾊液体[7]。
2、低渗溶液(空⽩对照)的观察取试管⼀只,加⼊10 ml 蒸馏⽔,然后再加⼊1 ml 稀释的⾎液。
注意观察溶液颜⾊的变化。
实验一细胞凝集反应 和细胞膜的渗透性解析
mol/L葡萄糖、.0.32 mol/L甘油、.0.32 mol/L乙醇、00.32 mol/L丙酮
• 低渗液 :0.032 mol/L葡萄糖 0.017 mol/L 氯化钠
四、实验步骤
• (一) 细胞凝集反应
• 1. 2%鸡血红细胞悬液制备
• 新鲜鸡血加抗凝剂,生理盐水洗5次,每次 2000r/min,离心5min,按红细胞压积用生理盐水 配成2%鸡血红细胞悬液。(为什么) • 2. 土豆凝集素制备 • 土豆2克,加10ml PBS,浸泡2h。
二、实验的原理
• 1. 细胞凝集反应
• 细胞膜表面的有分支状糖外被,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 长和分化、免疫反应、肿瘤的发生等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支 状糖分子有关。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含糖并能与糖分 子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 作用。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 接,在细胞表面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 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实验一 细胞凝集反应
和细胞膜的渗透性
【课前预习】
• 1.土豆凝集素的本质及其使红细胞凝集的 原理? • 2.在等渗溶液中细胞一定能维持正常形态 吗? • 3.预测红细胞在各种溶液中的溶血速度?
一、实验目的
• 1 了解细胞膜的表面结构; • 2了解细胞糖被的特点和功能,了解植物凝 集素的作用 • 3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 的速度
• 【实验报告】 • 1.简图表示凝集素使血细胞凝集原理 • 2.怎样根据细胞膜渗透性实验结果分析确 定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物质进入细胞的 快慢有什么规律?
未溶血
溶血
【实验结果】
• 1.土豆凝集素能使鸡红细胞凝集,PBS对 照液中红细胞分散均匀
细胞膜的渗透性
【实验用品】
一、仪器用具
普通显微镜,离心机,秒表,电子天平,冰箱,玻璃仪器 干燥器,超声波清洗机,刻度离心管,试管,试管架,移 液管,烧杯,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擦镜纸, 洗瓶,烧杯,容量瓶,细口瓶,广口瓶。
二、材料
小鼠。
三、试剂
0.005 mol/L氯化钠,0.065 mol/L氯化钠,0.15mol/L氯化 钠,3.0mol/L氯化钠,0.8mol/L甲醇,0.8mol/L乙醇, 0.8mol/L乙二醇,0.8mol/L丙二醇,0.8mol/L丙三醇,氯 仿,2%Triton X-100,肝素。
【方法与步骤】
一、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盐溶液中的变化
1.小鼠用手术器械去除眼球采血(加肝素抗凝),取1mL血 液用0.15mol/L氯化钠5mL洗涤3次,每次洗后2 500r/min 离心5min,最后配成50%红细胞悬液。
2.取试管1支,加入3mL蒸馏水,然后加入红细胞悬液2滴, 注意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溶液由不透明的红色变为澄清, 红细胞发生破裂,造成所有红细胞溶血,使光线容易通过。 显微镜下观察溶血前后红细胞的形态。
实验八 细胞膜的渗透性
【实验目的】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实验原理】
当红细胞置于高渗溶液中时,水的摄入使红细胞膨胀到一 定程度时,细胞膜破裂,血红素溢出即红细 胞发生溶血。
当红细胞置于不同等渗溶液中时,由于对各种溶质的通透 性不同,因此有的溶质分子可透入,有的溶质分子则不能透入, 能透入的溶质分子的速度也不同。当溶质分子进入红细胞使细 胞内溶质浓度增加时,导致水的摄入。红细胞膨胀到一定程度 时,细胞膜破裂,红细胞发生溶血。由于溶质透入速度不同, 溶血时 L) 摩尔质量 (g / mol )
细胞实验教案1.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案实验一细胞核与线粒体的分级分离一、实验目的了解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的原理,以及练习使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哺乳动物的细胞核与线粒体。
二、实验原理细胞内不同结构的比重和大小都不相同,在同一离心场内的沉降速度也不相同,根据这一原理,常用不同转速的离心法,将细胞内各种组分分级分离出来。
分离细胞器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组织制成匀浆,在均匀的悬浮介质中用差速离心法进行分离,其过程包括组织细胞匀浆、分级分离和分析三步,这种方法已成为研究亚细胞成分的化学组成、理化特性及其功能的主要手段。
匀浆(Homogenization)低温条件下,将组织放在匀浆器中,加入等渗匀浆介质(即0.25mol/L蔗糖一0.003mol/L氯化钙)进行破碎细胞使之成为各种细胞器及其包含物的匀浆。
分级分离(Fractionation)由低速到高速离心逐渐沉降。
先用低速使较大的颗粒沉淀,再用较高的转速,将浮在上清液中的颗粒沉淀下来,从而使各种细胞结构,如细胞核、线粒体等得以分离。
由于样品中各种大小和密度不同的颗粒在离心开始时均匀分布在整个离心管中,所以每级离心得到的第一次沈淀必然不是纯的最重的颗粒,须经反复悬浮和离心加以纯化。
分析分级分离得到的组分,可用细胞化学和生化方法进行形态和功能鉴定。
三、细胞核的分离提取(一)操作步骤1.用颈椎脱位的方法处死小白鼠后,迅速剖开腹部取出肝脏,剪成小块(去除结缔组织)尽快置于盛有0.9%NaCl的烧杯中,反复洗涤,尽量除去血污,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液体。
2.将湿重约1g的肝组织放在小平皿中,用量筒量取8ml预冷的0.25mol/L蔗糖一0.003mol/L氯化钙溶液,先加少量该溶液于平皿中,尽量剪碎肝组织后,再全部加入。
3.剪碎的肝组织倒入匀浆管中,使匀浆器下端浸入盛有冰块的器皿中,左手持之,右手将匀浆捣杆垂直插入管中,上下转动研磨3~5次,用3层纱布过滤匀浆液于离心管中,然后制备一张涂片①,做好标记,自然干燥。
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膜对物质通透性的一般规律。
2、了解溶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
3、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性屏障。
它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进行物质进出细胞。
各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
水是生物界最普遍的溶剂,通透性高(肾小管、肠上皮、植物根细胞更高)水快速穿膜之谜:水孔蛋白水分子可以由渗透压低的一侧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渗透。
将红细胞放在低渗盐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到细胞内,可使细胞胀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将红细胞放在某些等渗盐溶液中,由于红细胞膜对各种溶质的通透性不同,膜两侧的渗透压平衡会发生改变,也会发生溶血现象。
因此,发生溶血现象所需时间长短可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
本实验选用红细胞作为细胞膜通透性的实验材料,将其放入不同的介质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变化。
溶血(Hemolysis)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
可由多种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
在体外,如低渗溶液、机械性强力振荡、突然低温冷冻(-20℃~—25℃)或突然化冻、过酸或过碱,以及酒精、乙醚、皂碱、胆碱盐等均可引起溶血。
哺乳动物血浆的等渗溶液为0.9%NaCl 溶液,红细胞在低于0.45%NaCl 溶液中,因水渗入,红细胞膨胀而破裂,血红蛋白逸出。
在体内,溶血可为溶血性细菌或某些蛇毒侵入、抗原-抗体反应(如输入配血不合的血液)、各种机械性损伤、红细胞内在(膜、酶)缺陷、某些药物等引起。
溶血性细菌,如某些溶血性链球菌和产气荚膜杆菌可导致败血症。
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和某些溶血性蛇毒含卵磷脂酶,使血浆或红细胞的卵磷脂转变为溶血卵磷脂,使红细胞膜分解。
物质穿膜运动符合物理化学规律:物质扩散速率除依赖于浓度梯度的大小外,还同物质的油水分配系数和分子大小有关。
红细胞渗透性试验和血浆的缓冲性质试验
实验2 红细胞渗透性试验和血浆的缓冲性质试验一、红细胞渗透性试验【目的】通过红细胞渗透性实验,观察红细胞在不同渗透压的盐水中发生的变化,进而了解细胞外渗透压的相对恒定对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与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原理】生理状态下,哺乳动物红细胞的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约相当于0.9%NaCl溶液的渗透压,因此,将红细胞悬浮于等渗的NaCl溶液中,其形态与体积可保持不变。
若将红细胞悬浮于低渗的NaCl溶液中,则水分过多进入红细胞,使之膨胀甚至破裂,血红蛋白释出,程之为红细胞溶血。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即红细胞具有不同的脆性,故临床上用不同浓度的NaCl 溶液来测定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对低渗NaCl溶液抵抗力小,表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大;对低渗NaCl溶液抵抗力大,表示红细胞的渗透性小。
开始出现溶血时的NaCl溶液浓度,为红细胞的最小渗透抵抗力。
正常人红细胞的最小渗透抵抗力为0.42%~0.46%NaCl溶液,最大渗透抵抗力为0.32%~0.34%NaCl溶液。
刚成熟的红细胞渗透脆性小,而衰老的红细胞渗透脆性较大,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细胞渗透性增加。
生理学上将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的溶液,成为等张溶液。
等张溶液一定是等渗溶液,但等渗溶液不一定是等张溶液。
【器材与药品】试管架、小试管、2ml注射器、滴管、棉签、1000U/ml肝素、1%NaCl溶液、蒸馏水、碘酒、75%乙醇、人或兔血等。
【步骤】1、制备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取试管12支,做好编号,依次排列在试管架上,按表3-7-1配备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
2、人或兔血的制备(1)先在试管内加入0.2ml1000U/ml肝素(抗凝剂),取人(或兔)血6,加入盛有抗凝剂的试管里,混匀备用。
(2)取人血的方法:先用碘酒、75%乙醇消毒皮肤后,再用灭菌干燥的注射器从肘正中静脉取血6ml。
表3-7-1 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制备(3)取兔血的方法:①心脏采血:将兔仰卧固定,剪去左侧相当于心脏部位的皮毛,用碘酒和75%乙醇消毒皮肤,选择心脏跳动明显处作穿刺。
试验十细胞融合及血红细胞渗透性的观察
具有融合的频率高,具有对细胞无毒害作用、操作简
便、作用机制明确、可重复性好等优点,但难以控制一
对细胞的融合。
电融合仪
聚乙二醇法的原理
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PEG) :化学结 构HO(CH2CH2O)nH ,无色无臭粘稠液体至蜡状 固体,溶于水、乙醇和许多其它有机溶剂,具有良 好的水溶性,无毒、无刺激性。
细胞融合(cell fusion)又称细胞杂交(cell hybridization),是指在自然条件或利用人工(生 物的、物理的、化学的)方法,使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细胞融合成一个具有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现象。此 杂交细胞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增殖旺盛。
细胞融合术是细胞遗传学、细胞免疫学、病毒学、 肿瘤学等研究的一重要手段,也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细胞株的重要技术。
• 同一个体(基因型相同)的亲本细胞
同核体
• 不同个体(基因型不同)的亲本细胞
异核体
细胞融合的意义
我们知道,无论是远缘杂交还是利用多倍体技术都 要先实现有性杂交,而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间杂交往往 表现为杂交不亲和或不能受精或是胚胎早期败育。 克服远缘杂交中的不亲和障碍; 优良性状改良; 组合起各种植物的优良遗传性状,从而培育出理想的新 品种。 进行体细胞融合就可以避开生殖细胞的受精过程。在亲 缘关系更远的物种间实现建基因转移,创造出自然界没 有的新物种。
五、实验内容及方法
1. 用注射器取2 mL Alsever液,再从翼下静脉取鸭血2 mL,注入 管内,再加6 mL Alsever液,混匀后置4℃冰箱中备用。
2. 实验时取“步骤1”液1 mL于离心管中,加入4 mL 0.85%的NaCl 液,混匀平衡后,以1200 rpm/min离心5分钟。
红细胞渗透性实验
细胞膜的渗透性高熹1120152430(李安一)(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16121501班)摘要: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可以选择性地让某些物质进出细胞,但是各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
由于细胞膜对于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使得不同溶质渗入细胞的速度相差很大,甚至有些不能渗入细胞中。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了解分子量、脂溶性大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液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观察红细胞的溶血现象;建立等渗概念并理解溶血原理。
实验以人和鸡的红细胞为材料,用自然渗透的方法进行实验,通过测量红细胞的溶血时间来估计细胞膜对各种物质通透性的大小,得出了各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一般性规律。
关键词:红细胞;细胞膜;渗透性;实验1 引言新近国内外有关红细胞膜的表面超精细结构的研究包括了红细胞膜流动性、膜载体与膜离子信道等各方面,涉及到信息和分子识别传导的有关问题。
可见对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细胞膜渗透性试验是细胞生物学实验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助于我们本科生对有关于细胞膜功能的理解,在对于各物质进出细胞的一般规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细胞膜本质的认识,同时在其中提高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等渗溶液中,红细胞保持正常大小和双凹圆碟形;在渗透压递减的一系列溶液中,由于水分子的摄入超过水分子的流出,导致红细胞逐渐胀大,当体积增加30%时成为球形;体积增加到45%--60%则细胞膜损伤而发生溶血,此时血红蛋白逸出细胞外。
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在试管中细胞形态的絮状物消失,溶液由细胞存在的悬浊液变为非细胞结构的澄清液。
这一现象是判别细胞是否溶血的一个现象证据。
将红细胞放入各种等渗溶液中,由于红细胞对于各种溶质的通透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渗入,有的不可以渗入,渗入的溶质能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后促使水分进入细胞,从而引起溶血;由于溶质进入速度互不相同,因此溶血时间也不相同。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细胞渗透性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鸡血红细胞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姜政2012/9/18实验目的: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与不同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观察鸡血红细胞发生溶血时的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胞悬液通透性变化,理解溶血现象的机制和动态过程。
实验原理: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生物膜,胞外分子可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通常,水分子,气体分子如C02、O2,脂溶性分子如甘油、维生素,有机小分子如乙醇、尿素等均通过自由扩散以渗透的方式进入细胞。
细胞最主要的单糖营养物质——葡萄糖以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在体外适宜浓度的盐溶液中,红细胞可保持等渗状态而维持正常形态,但当体外溶液中盐浓度过低时,细胞内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外渗透压,水分子将大量渗透进入红细胞,最终导致红细胞胀破,血红蛋白泄露,形成血红蛋白溶液,即发生溶血。
在溶血过程中破裂的红细胞并不会完全失去正常红细胞的形态,有研究表明低渗导致的血红蛋白泄露是由红细胞表面形成的孔道造成的。
此外,常造成溶血的因素还有速冻、机械力、生物或化学毒素等,某些等渗溶液由于细胞膜对不同种溶质通透性不同也可能发生溶血。
一般把低渗溶液中发生溶血后,红细胞破裂留下的细胞结构被称为血影。
Stomatocytes Discocyte Echinocytes图1. 口形红细胞,盘状红细胞和棘状红细胞之间的平衡(引自W.H. Reinhart等,1986)。
扫描电镜图从左到右依次为0.002Mm、0.1mM、0.5mM氯丙嗪处理的口形红细胞,正常盘状红细胞,7.5mM、30mM和120mM水杨酸钠处理的棘状红细胞。
在左数第二幅电镜图中可以看到膨胀红细胞表面的孔洞。
不同分子渗透进入细胞的能力与分子的性质有关,按照相似相容原理,脂溶性分子易于穿过细胞膜,同时,小分子和非电性分子易于穿膜。
因此,不同物质由于分子本身差异,渗透进入红细胞的原理不同,速度不同,导致溶血的时间也不同,因而可以用溶血时间作为衡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个指标。
实验十 细胞电融合方法
实验十细胞电融合方法实验目的动物的游离细胞以及植物或微生物去壁后的原生质体,在电刺激下可进行细胞融合,且融合率高、无毒性、操作简便及融合后的细胞继续培养成活率高等特点,是细胞工程手段的又一进展。
本实验使学生在了解电融合原理的基础上,学会掌握各种细胞悬液的制备及电融合过程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将制备的游离细胞或原生质体,置于电融合室中,在高频交流电场的作用下,细胞被极化,成为偶极子,造成细胞之间相互连接,如果施加的高频交流电压(即正弦波的P-P 值)过高或作用时间过长,则细胞连接成串珠状,应适当控制以上条件,尽量使两细胞处于点接触状态;然后施加方波脉冲予以刺激,由于电脉冲的瞬间作用,可击破两细胞接触点部位的质膜,此时质膜的脂类分子发生重组,同时由于细胞表面的张力作用,使两细胞融合逐步完成。
实验用品一、仪器及器材JCF-1型细胞电融合仪、细胞融合池、普通离心机、倒置显微镜(或研究用显微镜)、刻度离心管、不锈钢网(200目)、镊子、解剖刀、解剖剪、注射器、毛细吸管、小烧杯(10ml)、滴瓶、培养皿、毛笔等。
二、药品甘露醇、蔗糖、氯化钠、纤维素酶(Onozura R-10)、离析酶(Macerozyme R-10)蜗牛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产)、CaCl2·2H2O、MES(2-N吗啉已烷磺酸)、葡聚糖硫酸钾等。
三、材料植物材料:甜菜、烟草或菠菜等。
动物材料:鸡或人等的红细胞、白细胞、骨髓瘤或腹水瘤等各种瘤细胞。
实验方法如果只观察细胞的融合过程和掌握电融合方法,本实验所有步骤均可在有菌条件下操作。
一、植物原生质体的制备1. 取幼嫩的叶片或充分展开的子叶,先用水洗净并吸去表面的水份,再置入小烧杯中将叶片剪成碎块。
2. 将碎块放入1.5%纤维素酶、0.3%离析酶、0.5%蜗牛酶、0.6 mol/L甘露醇、5 mmol/L CaCl2·2H2O、MES 3 mmol/L、葡聚糖硫酸钾0.3%,Ph5.6的酶液中,置于25℃暗处游离5h (或15℃过夜),游离时间结束时,可镜检原生质体分离情况,如果大多数原生质体还未从组织中释放出来,需增加在酶液中的游离时间。
实验三:细胞融合与培养细胞的形态观察和计数
实验步骤
9.取融合后的细胞悬液和对照细胞悬液各滴3 张片,制成涂片,迅速干燥,将细胞涂片置于甲醇 中固定10min,取出后晾干,Giemsa染液进行染 色,水洗、干燥,待镜检。
10.也可将融合后的细胞悬液和对照细胞悬液分 别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 直接观察。
实验报告
1.先观察对照组,从形态上识别2种亲本细胞并 观察其中有无融合细胞;再观察实验组,找出融 合后的多核细胞,双核细胞,并区分同种融合与 异种融合细胞。
2.画出观察到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典型的各类 细胞形态。
3.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或不足。
(二)培养细胞的观察与计数
实验目的
1.学会实验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 2.学会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 3.熟悉培养细胞生长状态的判定标准。
实验原理
体外培养生长良好的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观察 到细胞透明度大,折光性强,轮廓不清。相差 显微镜观察时可见细胞部分细微结构。若细胞 生长状态不良,可见细胞轮廓增强,细胞折光 性变弱,细胞胞质中出现空泡、脂滴和其他颗 粒状物质,细胞之间空隙增大,细胞形态不规 则,甚至失去原有细胞的特点,产生圆缩脱落, 有时细胞表面及周围出现丝絮状物。
实验步骤
1.取清洁计数板和专用盖玻片,用丝绸布轻轻拭干. 2.取细胞悬液0.3mL,加入0.9mL结晶紫(或台盼至)染液,
混匀后滴半滴于血球计数板内,以充满不外溢为宜。也 可直接将细胞悬液在一侧滴加到盖玻片中,不要溢出, 也不要过少或出现气泡. 3.在显微镜下用10×物镜观察计数四角大分格中的细胞 数。代入下式得出细胞密度。 细胞数/ml=(4大格细胞数之和/4)×104×稀释倍数
实验步骤
(一)细胞融合
1.在鸡翼下取新鲜静脉血,以0。85%生理盐水 1500r/min、5min,离心洗涤2次,用Hank,s液调节鸡红 细胞浓度为107个/mL,取5mL备用。
细胞融合实验
动物细胞融合**班姓名:*** 实验时间:2013.09.16 同组者:***一、实验目的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2、学习化学融合和电融合的基本操作过程3、观察动物细胞融和过程中细胞的行为和变化二、实验原理细胞融合是指在自发或诱导的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为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
融合得到的细胞可以是同核体(成活率高),也可以是异核体(成活率低)。
融合方法有以下几种:1、病毒诱导融合(1958)原理:改变细胞膜的结构。
2、化学诱导融合(1975)以聚乙二醇(PEG)为例。
原理:结构相对稳定;相似相溶,亲脂剂扰乱破坏酯双分子层的分子结构;与氢键结合导致细胞脱水。
分子量越大,融合率越高,PEG分子量一般400~6000,科研中多使用800~1000,本实验使用4000。
PEG浓度一般40%~60%。
作用时间1~5min。
控制PH值8.0~8.2。
温度38~40℃。
3、电激诱导融合(1978)原理:电诱导是先使细胞在电场中极化为偶极子(细胞通常带负电),沿电场线排布成串,再利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破细胞膜由于张力作用,两细胞融合。
优点:易控制;高效;无毒。
二、细胞融合的应用1、动物细胞融合:杂合抗生素生产;动物疾病防治;生产单克隆抗体(骨髓瘤与淋巴细胞杂交瘤,发现致病细胞,制作靶向药物,作为免疫试剂);改良创造新菌种;基因定位和绘制人类基因图谱(杂种细胞中某一染色体或其片段的存在与否细胞的某一性状表达与否相联系,从而可以实现把基因定位于某一染色体或某一区段上);生产树突状细胞抗肿瘤疫苗;用于动物育种;用于细胞疗法(将患者的任何体细胞与去核卵细胞融合,融合子进行有丝分裂形成囊胚,囊胚的内细胞团是多能干细胞,对多能干细胞进行诱导使其定向分化可形成所需的组织和器官用于器官移植,不仅解决了器官和组织来源问题,并且也避免了宿主对外来物的免疫排斥。
)2、植物细胞融合:植物病害防治;新品种开发。
三、实验用品1、材料鸡血红细胞2、试剂50%PEG、Hank’s溶液(pH7.4)、Alsever’s细胞保存液(氯化钠、柠檬酸钠、葡萄糖,抗凝血)、0.6mol/L 甘露醇溶液、0.85%氯化钠溶液3、器材倒置显微镜、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电融合仪、血细胞计数器、量筒、注射器、烧杯、载玻片、盖玻片、200μL及1mL微量移液器、枪头、离心管、废液缸等。
实验02 细胞膜的通透性观察
实验二细胞膜的通透性观察一、实验目的1. 了解溶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种物质进入细胞膜的速度;2. 了解并掌握细胞渗透实验的原理;3. 熟悉其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将红细胞分别与各种等渗溶液混合,由于红细胞膜对不同溶质的通透性不同,使得不同溶质透入细胞的速度相差甚大,有些溶质甚至不能透入细胞。
当溶质分子进入红细胞后使其分子浓度增加,即引起胞内渗透压升高,水分子则从渗透压低的胞外侧向渗透压高的胞内侧透入,使细胞膨胀,当膨胀达到一定程度时,红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逸出,发生细胞溶血现象。
此时,光线较易通过溶液,原来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突然变成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
由于不同溶质进入细胞的速度不同,故它们诱过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时间也不相同,因此,可通过测量溶血时间来估计细胞膜对各种物质通透性的大小。
三、实验用品1.试剂:1) 0.9%生理盐水;2) 2种低渗溶液:0.017mol/L 氯化钠和0.032mol/L 葡萄糖;10 种等渗溶液:0.17mol/L 氯化钠、0.32mol/L 葡萄糖、0.17mol/L 氯化铵、0.17mol/L 醋酸铵、0.17mol/L 硝酸钠、0.12mol/L 草酸铵、0.12mol/L 硫酸钠、0.32mol/L 甘油、0.32mol/L 乙醇、0.32mol/L 丙酮。
2.材料: 鸡血3.仪器设备:50ml 烧杯、10ml 移液管、小试管、橡皮吸耳球、试管架等。
四、方法与步骤1.鸡红细胞悬液的制备:取50ml 小烧杯一只,加1 份鸡血和10 份0.17mol/L 氯化钠溶液,形成一种不透明的红色液体,此即稀释鸡血;2.溶血现象的观察:取试管1支,加入10ml 蒸馏水,再加入1ml 制备好的鸡红细胞悬液,注意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由不透明的红色悬液变成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红细胞发生破裂,造成100%红细胞溶血,使光线比较容易透过溶液);3.红细胞的渗透性取试管一支,加入0.17mol/L 氯化钠溶液10ml,再加入1ml 制备好的鸡红细胞悬液,轻轻摇动,混匀后静置于温室中,观察试管中发生溶血的时间及其变化。
分光光度法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
生理学实验设计————分光光度法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分光光度法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膜,有人称为鬼影(ghost),是一种由磷脂、非酰化的胆固醇和糖蛋白等组成膜脂质和主体、膜蛋白质(转运蛋白和表面抗原)与周围膜蛋白质(膜骨架中的收缩蛋白和肌动蛋白以及膜骨架依靠的锚蛋白)所组成。
这些成分要保证红细胞在120天寿命内50,000次通过“急流旋涡”仍能生存;要控制Na+和K+在细胞内的浓度,任何导致K+漏出增高超过Na+的漏入,均会导致细胞内单价阳离子和水分的丢失。
这些生理功能的完善与否,可用简单且明白的膜渗透脆性试验来了解。
传统的测定方法采用目测观察其溶血情况,观察需要静置几个小时且过程中不能晃动。
此法仅能观察到溶血的大致情况,不能量化红细胞破裂的程度。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精确测定红细胞在低渗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血情况,本实验操作简单、准确可靠、时间短,能消除常规目测观察的主观误差。
【实验原理】正常红细胞悬浮于等渗的血浆中,若置于高渗溶液内,则红细胞会因失水而皱缩;反之,置于低渗溶液内,则水进入红细胞,使红细胞膨胀。
如环境渗透压继续下降,红细胞会因继续膨胀而破裂,释放血红蛋白,称之为溶血。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有一定的抵抗力,这一特征称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实验目的】1、理解细胞外渗透压对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的重要性。
2、掌握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实验原理。
3、采用分光光度法精确测定红细胞在低渗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血情况。
【实验材料】1、仪器与试剂LDZ4-0.8离心机、722S可见分光光度计、维生素C注射液0.5g/ml、桔梗煎剂0.16g/ml、20%氨基甲酸乙酯、肝素(1000U、ml)。
2、动物家兔,体重(2.5±0.5)kg,雌雄兼用。
【实验操作】1、不同浓度低渗氯化钠溶液的配置取口径相同、清洁干净的小试管做好编号,制成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每管总量为2.5ml,第14管为蒸馏水。
具体见表一。
Tab 1 Preparatio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ypotonic NaCl solution试管编号1%氯化钠(ml)蒸馏水(ml)氯化钠浓度(%)1 1.7 0.8 0.682 1.6 0.9 0.643 1.5 1.0 0.604 1.4 1.1 0.565 1.3 1.2 0.526 1.2 1.3 0.487 1.1 1.4 0.448 1.0 1.5 0.409 0.9 1.6 0.3610 0.8 1.7 0.3211 0.7 1.8 0.2812 0.6 1.9 0.2413 2.25 0.25 0.9014 0 2.5 02、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取14管加入0.1毫升血液,轻轻颠倒混匀5分钟,3000r/min 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至比色皿中,以13管为空白对照,在722S 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扫描,测得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35nm。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姓名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一、实验目的1. 了解溶血现象及细胞通透性的一般规律;2. 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对物质的通透具有选择性,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子会大量渗到细胞内,使细胞胀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发生溶血。
将红细胞放入含有不同溶质的溶液中,由于细胞膜对各种溶质的透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渗入,有的则不能,渗入的溶质能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所以促使水分进入细胞。
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hemolysis )。
随着水分不断进入,红细胞最终破裂并引起溶血。
因而发生溶血现象所需的时间长短可以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
因此,本实验选用红细胞作为细胞膜透性的实验材料,将其放人不同的介质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变化。
三、实验用品1.实验材料鸡血(事先取好,加入Alsever液,混匀后制悬液,4℃保存);2.实验试剂0.85%的氯化钠溶液(等渗溶液);0.0085%的氯化钠溶液(低渗溶液)0.8mol/L的甲醇、0.8mol/L的丙三醇、6%的葡萄糖溶液、2%的Triton X-100溶液(高渗溶液);3.实验器材试管(此处用的是刻度离心管)六支、离心机、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四、实验步骤1.取血吸取预先处理好的鸡血溶液6mL,加入4mL的等渗0.85%的氯化钠溶液,混匀后放入离心机,1200rpm离心5min;姓名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2.制细胞悬液用滴管吸取上清液,加入与沉淀量相等的等渗NaCl溶液,混匀制成悬液。
(如果沉淀量少于1.2ml,则补充鸡血)3.溶血现象观察在离心管之中分别加入0.85%的氯化钠溶液、0.0085%的氯化钠溶液、0.8mol/L的甲醇、0.8mol/L的丙三醇、6%的葡萄糖溶液、2%的Triton X-100溶液3mL,滴入两滴细胞悬液,立即混匀并计时,溶血现象发生后,记录溶血时间,并制片观察溶血情况:0.0085%的氯化钠溶液、0.8mol/L的甲醇、2%的Triton X-100溶液(高渗溶液)反应非常迅速,因此需立即观察;0.8mol/L的丙三醇、6%的葡萄糖溶液反应程度不剧烈,所以,每间隔10分钟观察记录溶血情况,观察1h。
细胞生物学 细胞融合实验
细胞融合因素的探讨——时间对细胞融合的影响〔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融合的原理2、掌握PEG介导细胞融合过程的操作3、通过实验,探讨影响细胞融合的因素(温度,时间,细胞密度,酸碱度,PEG浓度)〔实验原理〕1、聚乙二醇(PEG)分子能使细胞凝集,改变各类细胞的膜结构,使两细胞接触点处的细胞膜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由于两细胞间接口处双分子层质膜的相互亲和以及彼此的表面张力作用,使细胞发生融合。
2、显微镜直接计数是通过测定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内微生物细胞的数量来进行快速计数。
应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算血细胞的数量,方法是先测定若干个方格中的血细胞数量,再换算成每mL(或每g样品)中血细胞的数量。
(1)25×16型计数板:设五个中方格中的血细胞总数为A,血细胞稀释度为B,则计数室的血细胞总数为(A/5)×25×B.因为1mL=1000mm3,计数室容积为0.1 mm3,故:血细胞浓度=(A/5)×25×10×1000×B=50000A×B(个/mL)(2)16×25型计数板:设四个中方格中的血细胞总数为A′,则:血细胞浓度=(A′/5)×25×10×1000×B=50000 A′×B(个/mL)〔试剂材料〕1、仪器:显微镜、水浴锅2、试剂(1)0.85%生理盐水(2)GKN液NaCl 8g, KCl 0.4g, Na2HPO4.2H2O 1.77g, NaH2PO4. H2O 0.69g, 葡萄糖2g,酚红0.01g,溶于1000ml重蒸水中。
(3)50%PEG液临用前配制,10g PEG4000,在沸水浴中加热,冷却至50℃时加入预热至50℃的10ml GKN 液,混匀,37℃备用。
3、材料:红细胞悬液(鸡血)〔内容方法〕1、抗凝的血,加入4倍体积的0.85%生理盐水,为血细胞储备液,4℃冰箱可保存一周2、血储备液1ml,加入4ml生理盐水,混匀后1200r/min离心5min,去上清,再加入生理盐水同样条件下离心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了解细胞融合的原理、意义; 了解细胞融合的方式;
初步掌握聚乙二醇法诱导细胞融合的实验方法。
二、细胞融合基本原理
在诱导物(如仙台病毒,聚乙二醇)作用下,细胞发生 凝集,随后在质膜接触处发生质膜成份的一系列变化,主 要是某些化学键的断裂与重排,最后打通两质膜,形成双 核或多核细胞(此时称同核体或异核体)。
具有融合的频率高,具有对细胞无毒害作用、操作简 便、作用机制明确、可重复性好等优点,但难以控制一
对细胞的融合。
电融合仪
聚乙二醇法的原理
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PEG) :化学结 构HO(CH2CH2O)nH ,无色无臭粘稠液体至蜡状 固体,溶于水、乙醇和许多其它有机溶剂,具有良 好的水溶性,无毒、无刺激性。
五、实验内容及方法
1. 用注射器取2 mL Alsever液,再从翼下静脉取鸭血2 mL,注入 管内,再加6 mL Alsever液,混匀后置4℃冰箱中备用。 2. 实验时取“步骤1”液1 mL于离心管中,加入4 mL 0.85%的NaCl 液,混匀平衡后,以1200 rpm/min离心5分钟。 3. 弃上清液。再重复“步骤2”两次,最后一次离心10分钟。 4. 在沉降血球中加入1 mL GKN液,混匀使之成为细胞悬液。 5. 用40 µ m滤膜过滤细胞悬液。 6. 取0.1 mL“5”液于1.5 mL离心管中,用于对照;剩余“5”液于 另一1.5 mL离心管中,加入6-8滴(约0.5 mL)50%的PEG液, 迅速混匀,常温下2-3 min滴片镜检。
六、结果观察与分析
在高倍镜下可以看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鸭血细胞膜 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融合细胞。要注意辨别融合细胞 与重叠的鸭血细胞。
优点:融合率较高,对各种动物细胞都适宜,且仙台病毒 能在鸡胚中大量繁殖,容易培养。
缺点:病毒不稳定,在保存过程中融合活性会降低,并且 制备过程比较烦琐。此外,病毒引进细胞后,可能会对细 胞的生命活动产生干扰。
方式二:化学诱导融合
很多化学试剂能够诱导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PEG)、 二甲亚砜、甘油、山梨醇等。
这类物质导致细胞膜脂分子排列的改变,在去除作用因 素之后,质膜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在恢复过程中由于 接口处双分子层质膜的相互亲合和表面张力,使相接触 的细胞发生融合。
优缺点:使用起来很方便,诱导细胞融合的频率比较 高,但是它有一定毒性,对有些细胞(如卵细胞)不 适用。
方式三:电融合
20世纪80年代建立起来的电融合技术,是将两种细胞 的混合液置于低压交流电场中,细胞极化成偶极子,排 列成串珠状,然后施加瞬间强脉冲,使质膜发生可逆性 电击穿,从而导致融合。
实验十 细胞融合与血红细胞渗透性的观察
实验1: 细胞融合实验及观察
实验2: 红细胞膜渗透性观察
实验1 细胞融合操作与观察
细胞融合(cell fusion)又称细胞杂交(cell hybridization),是指在自然条件或利用人工(生 物的、物理的、化学的)方法,使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细胞融合成一个具有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现象。此 杂交细胞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增殖旺盛。 细胞融合术是细胞遗传学、细胞免疫学、病毒学、 肿瘤学等研究的一重要手段,也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细胞株的重要技术。
四、实验用品
1. 器具:
显微镜、离心机、离心管、细滴管、载片、盖片
2. 试剂:
Alsever液:葡萄糖2.05 g,柠檬酸钠0.8 g,NaCl 0.42 g,加 重蒸水至100 mL。 GKN 液:NaCl 8 g,KCl 0.4 g,Na2HPO4.2H2O 1.77 g, NaH2PO4.2H2O 0.69 g,葡萄糖2 g,酚红0.01 g,溶于1 L重 蒸水中。 0.85% NaCl液 50%聚乙二醇(PEG):称取一定量的PEG(MW=4000)放入刻 度试管,在酒精灯火或沸水中加热溶化。待冷至50℃时, 加入等体积并预热至50℃的GKN液混匀。
• 融合时间 • pH值
一般以稍碱性为宜(7.4-8.0)。
兼顾融合率、PEG毒性和黏度,通常选用相对分子质 量1000-4000,浓度在30%-50%的PEG。
三、细胞融合的应用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构建新菌株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和培养技术培育新植物(薯
番茄/番茄薯) 动物细胞融合用于研究核质关系、绘制染色体 基因图谱、制备单克隆抗体、研分子能改变各类细胞的膜结构,使两细 胞接触点处质膜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由于 两细胞接口处双分子层质膜的相互亲合以及彼此的 表面张力作用,使细胞发生融合。
优点:成本低、异核率高、不受物种限制。
影响融合率的因素
• 分子量
分子量大,促融合能力越高;
• 浓度
浓度越低,越易操作,毒性越低; 30 s-120 s;
• 同一个体(基因型相同)的亲本细胞
同核体
• 不同个体(基因型不同)的亲本细胞
异核体
细胞融合的意义
我们知道,无论是远缘杂交还是利用多倍体技术都 要先实现有性杂交,而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间杂交往往 表现为杂交不亲和或不能受精或是胚胎早期败育。
克服远缘杂交中的不亲和障碍; 优良性状改良; 组合起各种植物的优良遗传性状,从而培育出理想的新 品种。 进行体细胞融合就可以避开生殖细胞的受精过程。在亲 缘关系更远的物种间实现建基因转移,创造出自然界没 有的新物种。
实例
马铃薯和番茄通过细胞融合得到了至今有性杂交未能获 得的属间杂种薯番茄和番茄薯; 白菜和甘蓝通过细胞融合得到白菜—甘蓝。
白 菜 甘 蓝
白菜-甘蓝
细胞融合方式
自发产生 人工诱导产生 • 生物法:灭活的病毒 • 化学法:聚乙二醇(PEG) • 物理法: 电融合
方式一:病毒诱导融合
很多种类的病毒能介导细胞融合,如仙台病毒、新城鸡瘟 病毒、疱疹病毒、牛痘病毒等,其中仙台病毒最常用。这 类病毒的被膜中有融合蛋白,可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融合, 也可介导细胞与细胞融合。用作融合剂的病毒必须事先用 紫外线或β-丙内酯灭活,使病毒的感染活性丧失而保留病 毒的融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