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道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城市慢行系统设计说明

城市慢行系统设计说明

海淀区2018年温泉地区慢行系统完善工程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为了创造“新北京交通体系”,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给市民出行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打造北京新形象,北京海融达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慢行地区慢行系统完善工程进行施工图设计。

地理位置示意图海淀区温泉地区慢行系统完善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西起西六环,东至温泉地区界,南起海淀区界,北至温北路。

本次设计所包含道路为温北路、双坡路、显龙山路(杨家庄路)、御风路、叠风路、簸箕水路、白家疃西路、白家疃路和白家疃东路,共计9条道路,全长约9.37km。

具体项目情况表序号道路名称起点终点长度道路等级1 温北路温泉路黑龙潭路3800m 主干路2 双坡路温泉路温北路650m 次干路3 显龙山路(杨家庄路)双坡路叠风路15号院东侧1600m 支路4 御风路双坡路白家疃西路530m 支路5 叠风路白家疃西路白家疃东路720m 支路6 簸箕水路温泉路御风路210m 支路7 白家疃西路温泉路显龙山路430m 支路8 白家疃路温泉路温北路750m 支路9 白家疃东路温泉路杨家庄路680m 支路二、设计依据及相关规范(1) 设计依据1、北京市交管局设施处《2018年海淀大修及慢行道路交通组织变化审查会议纪要》;2、海淀交通支队《2018年道路大修慢行系统建设会议纪要》;3、北京市海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海淀区2018年温泉地区慢行系统完善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京海淀发改(审)【2018】112号。

(2)相关规范1、现况1:2000地形图;2、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改善技术指南(2016.05);3、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J12549-2014);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6、北京城区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导则;7、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8、《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9、《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DB 11/T 493.1-2007);(DB 11/T 493.2-2007)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11、现行其它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等。

自行车道设计说明

自行车道设计说明

自行车道设计说明
自行车道宽2.0m+盲道0.5m+人行道2.5m,自行车道设在人行道内侧。

(3)、人行道设计标准:宽度不小于2.5m,设置盲道和无障碍通道,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2001)。

(4)、路灯设计标准:按照《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CJJ45-2006)进行设计,路灯间距不大于30m。

(5)、交通标志和标线设计标准: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的规定。

3、工程进度安排
(1)、前期工作:2019年1月-2019年3月,包括方案设计、前期调研等工作。

(2)、施工准备:2019年3月-2019年4月,包括施工图设计、材料采购等工作。

(3)、主体施工:2019年4月-2019年12月,包括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铺设、路灯的安装等工作。

(4)、竣工验收:2020年1月-2020年2月,包括工程竣工验收和交通运行试验等工作。

4、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工程总投资为XXX万元,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投资。

其中政府投资XXX万元,社会资本投资XXX万元。

工程建设后将提高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为市民提供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完整word版)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完整word版)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9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1 总则 02 术语 (1)3 绿道功能与组成 (2)3。

1 绿道功能 (2)3。

2 绿道组成 (2)4 绿道分级与分类 (4)4。

1 绿道分级 (4)4.2 绿道分类 (4)5 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 (5)5.1 规划设计原则 (5)5.2 规划设计成果 (6)6绿道选线 (9)6。

1 基本要求 (9)6.2 分类选线 (10)7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12)7.1 绿道游径系统 (12)7。

2 绿道绿化 (15)7。

3 绿道设施 (16)附录1:引用标准及说明 (22)附录2:绿道分类设计指引 (23)1 总则1。

0。

1 为指导各地绿道规划设计,保障绿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绿道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本导则.1.0.2 本导则适用于指导全国各地绿道的规划设计。

各地应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城乡、绿色低碳”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深化细化,保障切实可行。

1.0。

3绿道的规划设计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语2。

0.1 绿道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 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自行车专用道设计说明

自行车专用道设计说明

自行车专用道设计说明介绍该文档旨在提供自行车专用道设计的说明。

自行车专用道是一种为骑自行车的人提供安全、便捷和舒适的通行空间的交通基础设施。

该设计说明将涵盖自行车专用道的规划、布局、标识和安全要求等关键方面。

规划自行车专用道的规划应考虑以下因素:- 通行需求:考虑到使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人口增长,自行车专用道的规划应根据地区的出行需求确定通行能力。

- 连通性:自行车专用道应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如公交车站、地铁站等,以提供多式联运便利。

- 地区特点:考虑地形、道路宽度、交通流量等地区特点,使自行车专用道适应当地条件。

布局自行车专用道的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分隔物:自行车专用道应与机动车行道建立良好的分隔,以确保自行车行驶的安全性。

- 宽度:自行车专用道的宽度应足够容纳自行车行驶,考虑到不同速度和超车需求,建议宽度不少于2米。

- 减速区:在需要减速的区域,如十字路口或人行横道附近,自行车专用道应设置减速带,以提醒骑车人减速慢行。

标识自行车专用道的标识应明确骑车人的行进方向和注意事项:- 方向指示:在自行车专用道的入口和分叉处,应设置标示指示骑行方向。

- 交叉口标识:在自行车专用道接近交叉口的地方,应设置标识提醒骑车人减速,并与机动车行驶方向交叉时注意安全。

安全要求为确保自行车专用道的安全性,以下要求应予以考虑:- 照明:自行车专用道应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条件下提供适当的照明。

- 可见性:自行车专用道的布局应避免盲点和遮挡物,确保骑车人能够看到周围环境。

- 防滑处理:在可能出现滑倒的地方,如下雨天或秋季落叶较多的地区,自行车专用道应进行防滑处理。

以上是关于自行车专用道设计的说明。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和要求,我们可以创建出更安全、方便和舒适的自行车交通网络,促进骑自行车的可持续出行。

概念自行车设计说明

概念自行车设计说明

产品语义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未来代步工具设计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指导教师:***班级: 12020241 学号: **********姓名:***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四日概述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

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英文bicycle。

其中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

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

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

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

1866年清朝派出了第一个出洋考察团,其中19岁少年张德彝在游记里使用到“自行车”一词,于是自行车一词首次出现,并被一直沿用至今。

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环保以及交通的问题,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自行车是一种较普遍的运动、健身、休闲和娱乐性产品。

每年全世界自行车需求量巨大,日本CYCLEPRESS的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自行车需求规模保持在1.06亿台的水平,自行车年交易额约为50亿美元。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它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

清朝康熙年间,黄履庄潜心研制了自行车。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

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

”由此可见,他制造的自行车,前后各有一个轮子,骑车人手摇轴旁曲拐,车就能前进,这是史料最早记载的自行车。

自行车专用道设计说明

自行车专用道设计说明

自行车专用道设计说明设计说明:自行车专用道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出行方式的需求不断增加。

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健康、便捷的交通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

因此,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

二、设计目标1.提供安全骑行环境:自行车专用道应确保骑行者的安全,通过相应的设施和标志,保障骑行者的通行权益。

2.保证骑行舒适:自行车专用道应平坦、宽敞,路面应保持良好的状态,避免出现坑洼、杂草等影响骑行的因素。

3.便利出行:自行车专用道应覆盖城市的主要街道和目的地,在城市规划中与其他交通方式相衔接,提供方便的出行条件。

4.促进绿色出行: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将有助于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减少排放和交通拥堵问题,促进绿色出行。

三、自行车专用道的基本设计要素1.路线选择:自行车专用道的路线应尽可能贯穿城市的主要街道和目的地,考虑到骑行者的骑行方向和通勤需求。

同时,路线应避开高速公路、环形交叉口等不适合骑行的区域。

2.道路宽度:自行车专用道的宽度应根据骑行者的通行需求确定,一般应在2-3米之间。

对于较为繁忙的区域,宽度可以适当扩大以提高通行能力。

3.路面材料:自行车专用道的路面应选择具有良好抗滑、抗冻性能的材料,以确保骑行者的安全。

常见的路面材料有沥青、柏油和混凝土等。

4.路面状况:为了保证骑行的舒适性,自行车专用道的路面应保持平整、无凹坑、无杂草等。

定期对路面进行养护和维修,确保路面的良好状况。

5.路面标识:为了提高骑行者的安全性,自行车专用道应设置标志牌、标线等路面标识。

例如,箭头指示骑行方向,行驶道路的规则等,提醒骑行者注意交通安全。

6.设施设置:在自行车专用道沿线应设置停车位、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服务点等便民设施,提高骑行者的便利性。

同时,应设置灯光、摄像头等安全设施,确保骑行者的安全。

7.路口设计:路口是自行车专用道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专用道的过街通道、信号灯等设施,确保骑行者的安全通行。

工程情况说明范文

工程情况说明范文

工程情况说明范文一、工程背景该工程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交通便利的需求,提高市区交通流动性而进行的一项城市交通改造工程。

工程总投资约为10亿元,涉及到道路拓宽、立交桥建设等内容。

二、工程目标该工程的目标是改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状况,提高交通流动性和效率;同时提高市民的出行便利度,缩短通勤时间,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此外,该工程还旨在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商业和旅游资源。

三、工程范围该工程的范围包括城市主要干道的道路拓宽,新增立交桥、红绿灯系统改造及优化等。

具体工程范围包括A路、B路、C路和D路的道路拓宽、E路到F路之间的新建立交桥等。

四、工期与进度根据计划,该工程预计耗时2年完成,工程已于去年年初开工。

目前,工程已经完成了道路拓宽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地质勘探、土地征收等。

工程进展顺利,目前正处于道路拓宽和立交桥建设的阶段。

五、工程设计与施工该工程的设计采用了现代化的道路设计标准,以适应未来城市交通的需求。

在道路拓宽方面,按照现行道路规划标准,将原有的4车道改造成6车道,同时新增和改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在立交桥建设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桥梁技术,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六、施工团队与质量控制该工程由一家有丰富经验的建筑施工公司承建,施工团队由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施工队伍组成。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施工方采取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从材料采购到现场施工,所有环节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并由专业的质检人员进行抽查和全过程监控。

七、环境保护与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安全问题。

在道路拓宽的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封闭隔离的方式,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同时,施工方还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设备,减少对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在施工现场,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操作,保证施工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

八、社会影响与效益该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提高交通效率和流动性;同时,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缩短通勤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公园交通组织设计说明

公园交通组织设计说明

公园交通组织设计说明
公园交通组织设计是为了保障公园内交通的安全和流畅,提供方便的出行方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公园交通组织设计的一般说明:
车辆通行道路规划:公园内应规划合理的车辆通行道路,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以便车辆能够顺畅进出公园。

车辆通行道路应考虑到交通流量和车速,并设置合适的标线和标志,以确保交通安全。

步行和自行车道规划:公园内应规划足够的步行和自行车道,以方便游客步行和骑行。

步行和自行车道应与车辆通行道路分隔开,并设有合适的标识和指示牌,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公共交通设施规划:公园附近应设立公共交通站点,方便游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达公园。

公共交通设施的位置应考虑到游客的方便性和交通流量,同时提供便捷的接驳服务。

停车场规划:公园内应规划足够数量的停车场,以满足来访游客的停车需求。

停车场的位置应方便游客进出公园,并设有合适的标识和指示牌,引导游客停放车辆。

交通引导和管理:公园内应设置合适的交通引导标识和指示牌,指导游客正确行驶和停放车辆。

同时,公园应设立交通管理人员或系统,对交通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交通秩序和安全。

环境保护措施:在设计公园交通组织时,应考虑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例如,可以设置绿化带和缓冲区域,减少车辆和人流对植被的破坏。

需要根据具体的公园规模、游客数量和地理条件等因素进行交通组织设计,确保交通的安全和便利。

同时,还应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进行合作,制定合理的交通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自行车道设计说明

自行车道设计说明

总说明一、工程概况xx市城区道路慢行系统河滨东路至练屋路段工程项目是xx市宜居城市建设项目二期工程的一部分,也是xx市进一步改善城区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工程之一,更是xx市创建健康宜居城市的重要环节之一。

慢行交通系统即指城区的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

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以打造宜居城市为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努力构建一个心情愉悦、步移景异、适时休息、方便快捷、安全无忧的城市慢行与休闲空间。

xx市中心城区面积较小,南北向仅4.8KM左右,东西向约6.2KM,是自行车出行最适宜的长度。

随着城市的不断壮大以及交通车辆的不断增多,xx 市原有停车场太少,市区机动车停车越来越困难,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停车屡见不鲜,自行车交通及人行交通的不安全因素增加,在现今xx市区交通车辆不断增加的形势下,自行车交通所具有的经济性、准时性、多功能性、无污染等特点明显地凸显出来。

其次,慢行交通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休闲、娱乐系统,具有安全、便捷、舒适的特点。

本次慢行系统规划设计主要接续南山公园慢行系统工程进行城区自行车道及人行道的改造建设,为广大市民开辟出一条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慢行通道。

二、技术标准1、设计采用标准及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3)、《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JTJ 004-89);(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7)、《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9)、《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

2、设计采用技术标准(1)、自行车道设计速度:15km/h。

城市慢行系统设计说明

城市慢行系统设计说明

海淀区2018年温泉地区慢行系统完善工程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为了创造“新北京交通体系”,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给市民出行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打造北京新形象,北京海融达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慢行地区慢行系统完善工程进行施工图设计。

地理位置示意图海淀区温泉地区慢行系统完善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西起西六环,东至温泉地区界,南起海淀区界,北至温北路。

本次设计所包含道路为温北路、双坡路、显龙山路(杨家庄路)、御风路、叠风路、簸箕水路、白家疃西路、白家疃路和白家疃东路,共计9条道路,全长约9.37km。

具体项目情况表序号道路名称起点终点长度道路等级1 温北路温泉路黑龙潭路3800m 主干路2 双坡路温泉路温北路650m 次干路3 显龙山路(杨家庄路)双坡路叠风路15号院东侧1600m 支路4 御风路双坡路白家疃西路530m 支路5 叠风路白家疃西路白家疃东路720m 支路6 簸箕水路温泉路御风路210m 支路7 白家疃西路温泉路显龙山路430m 支路8 白家疃路温泉路温北路750m 支路9 白家疃东路温泉路杨家庄路680m 支路二、设计依据及相关规范(1) 设计依据1、北京市交管局设施处《2018年海淀大修及慢行道路交通组织变化审查会议纪要》;2、海淀交通支队《2018年道路大修慢行系统建设会议纪要》;3、北京市海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海淀区2018年温泉地区慢行系统完善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京海淀发改(审)【2018】112号。

(2)相关规范1、现况1:2000地形图;2、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改善技术指南(2016.05);3、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J12549-2014);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6、北京城区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导则;7、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8、《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9、《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DB 11/T 493.1-2007);(DB 11/T 493.2-2007)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11、现行其它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等。

自行车螺旋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自行车螺旋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自行车螺旋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自行车螺旋原理是指在自行车运动中,骑行者通过螺旋动作来推动自行车前进的原理。

这一原理基于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通常情况下,骑行者通过踏板向下踏力,推动自行车链条转动。

而链条传递力量后将其传递给后轮,从而推动自行车前进。

然而,单纯的向下踏力并不能直接使自行车前进,而是通过螺旋动作将垂直向下的力转化为向前推动的力。

自行车螺旋原理的核心是骑行者将腿部力量转化为螺旋动作,并将这种动作与踏板的运动同步。

通过向下踏力推动踏板,骑行者在同一时间向后方施加力量,形成一个螺旋运动的力量矢量。

这种螺旋运动使得自行车向前推进,并且通过合理控制螺旋力量的大小和方向,骑行者可以自由调整自行车的速度和方向。

自行车螺旋原理在骑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提高骑行效率,减少骑行者的体力消耗,还可以使骑行者更好地应对各种路况和环境变化。

同时,掌握自行车螺旋原理也能够让骑行者更加熟练地掌握自行车的操作技巧,提高骑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了解自行车螺旋原理对于骑行爱好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深入了解这一原理,骑行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自行车的运动规律,提高自己的骑行技术水平。

此外,同时也为相关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基础,推动了自行车行业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自行车螺旋原理的定义、基本概念以及其在实际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对该原理的全面理解,我们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到自行车运动的本质,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和阅读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展开讨论自行车螺旋原理。

引言部分包括了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自行车螺旋原理的背景和基本概念,为读者打下基础。

接下来,在文章结构部分,我们会详细说明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

校园设计说明

校园设计说明

校园设计说明一、背景介绍校园设计是为了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美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校园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建造布局、景观设计、交通规划等。

二、建造布局1. 教学楼:教学楼是校园的核心,应该合理布局,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日常活动。

建议在校园中央设置主教学楼,周围分布各个学科的教学楼,便于学生的跨学科学习。

2. 宿舍楼:宿舍楼应该位于校园的肃静区域,远离教学楼和娱乐区,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歇息环境。

宿舍楼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隐私和安全需求,每一个宿舍应配备基本的设施和家具。

3. 图书馆: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应该位于校园的中心位置,方便学生的使用。

图书馆的设计要考虑到光线、空气流通等因素,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4. 实验室:实验室是科学实验和创新研究的场所,应该设置在校园的安全区域,远离教学楼和宿舍楼。

实验室的设计要满足实验设备和材料的存放和使用需求,确保安全和便利。

三、景观设计1. 绿化植被:校园应该有丰富的绿化植被,包括草坪、花坛、树木等。

绿化植被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提供学生休闲和运动的场所。

2. 停车场:校园应该设置合理的停车场,方便学生、教职员工和访客停放车辆。

停车场的设计要考虑到车辆的流量和安全需求,设置合适的车位和通行道。

3. 休闲区:校园应该设置休闲区,提供学生歇息和娱乐的场所。

休闲区可以包括露天坐位、篮球场、乒乓球台等设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4. 水景设计:校园可以设置人工湖、喷泉等水景,增加校园的美观度和活力。

水景设计要考虑到水质的处理和维护,确保水体的清洁和安全。

四、交通规划1. 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校园应该设置便捷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出行。

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设计要考虑到通行的安全和流畅,尽量减少与车辆通行的交叉点。

2. 公交站点:校园附近应该设置公交站点,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出行。

公交站点的位置应该考虑到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出行需求,尽量减少步行距离。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CJJ193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CJJ193

3 路肩宽度应满足设置护栏、地上杆柱、交通标志基础的要求。
4 路肩可采用土质或简易铺装。
5.3.9 非机动车与行人共板的道路横断面形式可用于行人和非机动车较少、道路红线受限的路段,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宜采用分隔措施。
1 一条非机动车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5.3.2的规定。
2 非机动车道数宜根据自行车设计交通量与每条自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确定,车道数单向不宜小于2条。
3 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为非机动车道宽度及两侧各0.25m路缘带宽度之和。
4 非机动车专用道路,单向车道宽不宜小于3.5m,双向车道宽不宜小于4.5m。沿道路两侧设置的单向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宜小于2.5m。
3 设施带宽度应满足设置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信号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的要求。设施带内各种设施应综合布置,可与绿化带结合,但不应相互干扰。
5.3.4 分车带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分车带按其在横断面中的不同位置与功能,可分为中间分车带(简称中间带)及两侧分车带(简称两侧带);分车带应由分隔带及两侧路缘带组成(图5.3.4)。
5.3 横断面组成宽度
5.3.1 机动车道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条机动车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5.3.1的规定。
2 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为机动车道宽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之和。
3 单幅路及三幅路采用中间分隔物或交通标线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还应包括分隔物或交通标线的宽度。
4 快速公交专用道、常规公交专用道的单车道宽度均不应小于3.50m。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交港湾式停靠站可分为直接式和分离式两种。直接式公交停靠站的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00m;分离式公交停靠站的车道总宽度应包括路缘带宽度,不应小于3.50m。

步行道设计说明

步行道设计说明
7)地震基本烈度采用及大型工程构造物区域地震基本烈度鉴定情况
8)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2008年修改版),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克,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秒,从《地震动峰值加述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查得沿线地震烈度小于Ⅵ度,属于基本稳定型和稳定型,参照交通部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公路工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D的有关规定,可以不作抗震设计。
根据施工图文件,本项目主要工程见表:
主要工程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路基挖方
M3
630
2
路基填方(建议全用河卵石和河砂)
M3
22
全填砂石
3
面层:彩色透水砖
M2
1759.8
厚6cm
面基层:级配渣石
M21759.8厚10源自m4涵洞个
8
5


1
6
栈道
m
375
三、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
2)
设计路线沿线地形为重丘地形,地形高低差异较大,位于云贵高原低山侵蚀地貌.海拔高程在750.00-789.100米之间,相对高差39.10米.主要的山峰,河流受构造及岩性控制较明显,其走向与构造方向一致,测区为岩溶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及堆积地貌等多种低山地貌类型。
1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2行业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技术规范jtgd5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3地方标准及其它规定文件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规程dbj083994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执行情况

城市自行车交通工程技术规范

城市自行车交通工程技术规范

城市自行车交通工程技术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城市自行车交通工程的技术规范,以确保城市自行车交通的安全和便利。

城市自行车交通的发展是促进可持续交通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2. 设计要求2.1 自行车道宽度自行车道的宽度应根据使用量和道路容量合理确定。

一般而言,自行车道的最小宽度为1.5米,若条件允许,可适当增加宽度。

2.2 自行车道标线自行车道应进行标线,标线应清晰可见,符合交通规范要求。

标线形式可以是实线或虚线,以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注意自行车交通。

2.3 自行车停放点城市自行车交通需提供合适的自行车停放点,以便骑车人安全停放自行车。

停放点应均匀分布,方便使用,并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3. 施工要求3.1 自行车道铺设自行车道的铺设应使用耐久、防滑的材料,以确保骑车人的安全。

铺设过程中应注意施工质量和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对其他交通的影响。

3.2 自行车停放点建设自行车停放点的建设应符合规范要求,包括停车位的尺寸、标识等。

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地基稳固性和施工质量。

4. 维护管理4.1 自行车道维护自行车道的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清洁、标线修复等。

维护周期和方式需根据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确定。

4.2 自行车停放点管理自行车停放点的管理应及时处理停放不规范、损坏等问题,保障骑车人的便利和安全。

5. 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应对城市自行车交通工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规范的执行和维护。

6. 结束语本文档为城市自行车交通工程技术规范,旨在为城市自行车交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同时,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积极遵守规范要求,共同推动城市自行车交通的健康发展。

步行道设计说明word版本

步行道设计说明word版本

第一篇步行道总说明书第一篇总说明书(施工中注意局部说明优先)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一)任务依据1、有关各种规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和意见。

2、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参照公路工程、市政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参照。

主要参照:1、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2、行业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技术规范》(JTGD 5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地方标准及其它规定文件《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规程》(DBJ08-39-94)(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执行情况。

湄潭县桃花江步行道工程项目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对路线、路基、路面、桥涵、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地质等规范中涉的内容均参照执行,以确保设计质量,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工程是以人徒步行走锻炼,休闲为主要用途的道路,在紧急状况下要能用作抢险救灾用人员通行。

(三)测设经过我单位于2015年7月17日根据工可资料确定的路线走向,组织路线、桥涵、地质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实地踏勘,于2015年7月17日至2015年7月31日进行外业勘察及内业资料整理,接受并通过单位组织的中间检查及外业验收。

二、现有道路及设计情况1、道路等级:非机动车道2、道路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5年3、计算行走速度: 5km/h4、荷载等级:道路路面设计荷载:行人、栈道按5KN每平方米起点位于湄潭县黄家坝镇邓家寨桥处,起点坐标为X=3070892.9180,Y=442881.3472,该处设计标高按控规标高H=755.200;终点坐标为X=3071788.9902,Y=443249.6505,该处设计标高按控规标高H=759.270。

摩托车专用道设计说明

摩托车专用道设计说明

摩托车专用道设计说明
设计目的
本文档旨在为摩托车专用道的设计提供指导,以确保该道路的安全和流畅通行。

设计要求
1. 宽度:摩托车专用道的宽度应不少于
2.5m,以避免摩托车之间的碰撞和混乱。

2. 信号灯:应设置与汽车信号灯时间错开的专用信号灯,以避免与其他车辆混淆。

3. 硬质路面:摩托车专用道应为硬质路面,以确保路面平整,并减少因摩托车驾驶而造成的路面磨损。

4. 灰区划分:摩托车专用道应与行人道和自行车道有清晰的边界划分,避免歧义和混淆。

5. 有效标识:应设置清晰明确的标识,使骑行者和行人能够清晰地区分道路区域。

设计注意事项
1. 坡度:应尽量保证摩托车专用道的坡度平缓,避免陡峭和颠簸对摩托车及驾驶人员的影响。

2. 行道树:应尽量避免在摩托车专用道设置行道树,避免白天路面阴影和晚上灯光影响。

3. 道路卫生:应保持摩托车专用道的清洁,避免交通事故和污染。

4. 减速带:应设置在摩托车专用道的路口和人行横道等易发生危险的区域,以便于摩托车减速慢行。

本文档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应在设计、建设和使用摩托车专用道时得到重视。

自行车坡道设计

自行车坡道设计

自行车坡道设计相关规范1、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a)300辆以上的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库,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出入口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b)应设置推行斜坡,斜坡宽度不应小于0.30m,坡度不宜大于1:5,坡长不宜超过6m;当坡长超过6m时,应设休息平台。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

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

建筑。

景观》:供自行车推行使用的坡道,宜辅以供人行走的踏步。

供人行走的踏步数应不超过18级,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8m,踏步段的宽度单向不宜小于0.5m,双向不宜小于1.00m;供自行车推行坡道宽度由设计确定,坡度不宜超过1:4,坡道宽度不宜小于0.4m(推一辆自行车的宽度)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条文说明:6.7.10:楼梯踏步高宽比是根据楼梯坡度要求和不同类型人体自然跨步(步距)要求确定的,符合安全和方便舒适的要求。

坡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对仅供少数人使用服务楼梯则放宽要求,但不宜超过45°。

步距是按2r+g:水平跨步距离公式,式中r为踏步高度,g为踏步宽度,成人和儿童、男性和女性、青壮年和老年人均有所不同,一般在560~630mm范围内,少年儿童在560mm左右,成人平均在600mm左右。

据此推断:当自行车推行坡道为1:4时,人行踏步宽400、高100则100X2+400=600,当自行车推行坡道为1:5时,人行踏步宽450、高90则90X2+450=630,人行踏步宽400、高80则80X2+400=56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2009条文说明:4.1.4 人防工程内的自行车库属于戊类物品库,摩托车库属于丁类物品库。

规划设计说明

规划设计说明

规划设计说明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规划设计的要求和步骤,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最终实施。

本规划设计说明适合于某个虚构项目,以下将详细介绍项目的背景、目标、范围、方法和时间安排等内容。

二、背景该项目是一个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旨在提供一个多功能的开放空间,满足市民休闲娱乐、健身运动和社交交流的需求。

该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占地面积约10公顷,周边有住宅区、商业中心和学校等配套设施。

三、目标本规划设计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现代化、绿色环保、人性化的城市公园,以提供高品质的休闲娱乐空间,促进市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交互动。

具体目标包括:1. 设计合理的场地布局,包括道路、步行道、绿地、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等功能区域的规划。

2. 提供丰富多样的景观,包括花坛、草坪、湖泊、喷泉等,增加公园的美观性和吸引力。

3. 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节能环保的建造材料和设施,并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4. 提供便利的设施和服务,如公共厕所、歇息区、咖啡馆、自行车停车场等,以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

四、范围本规划设计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范围:该公园占地面积约10公顷,位于城市中心的一块空地上。

2. 功能范围:公园将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绿地、儿童游乐区、健身区、歇息区、咖啡馆等功能区域。

3. 设施范围:公园将提供公共厕所、自行车停车场、垃圾回收站等基础设施,并考虑设置太阳能充电站等可再生能源设施。

4. 美化范围:公园将通过植树造林、种植花草、建设湖泊和喷泉等方式,增加景观的美观性和吸引力。

五、方法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和范围,本规划设计将采用以下方法:1. 调研分析:通过调研市民需求、现有公园的情况和相关规划政策等,分析公园的功能和布局需求。

2. 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设计公园的场地布局、景观要素和设施设置等方案,并进行多次修改和优化。

3. 技术支持:与相关专业人员合作,包括景观设计师、建造师、环境工程师等,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xx市城区道路慢行系统河滨东路至练屋路段工程项目是xx市宜居城市建设项目二期工程的一部分,也是xx市进一步改善城区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工程之一,更是xx市创建健康宜居城市的重要环节之一。

慢行交通系统即指城区的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

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以打造宜居城市为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努力构建一个心情愉悦、步移景异、适时休息、方便快捷、安全无忧的城市慢行与休闲空间。

xx市中心城区面积较小,南北向仅4.8KM左右,东西向约6.2KM,是自行车出行最适宜的长度。

随着城市的不断壮大以及交通车辆的不断增多,xx市原有停车场太少,市区机动车停车越来越困难,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停车屡见不鲜,自行车交通及人行交通的不安全因素增加,在现今xx市区交通车辆不断增加的形势下,自行车交通所具有的经济性、准时性、多功能性、无污染等特点明显地凸显出来。

其次,慢行交通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休闲、娱乐系统,具有安全、便捷、舒适的特点。

本次慢行系统规划设计主要接续南山公园慢行系统工程进行城区自行车道及人行道的改造建设,为广大市民开辟出一条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慢行通道。

二、技术标准
1、设计采用标准及规范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3)、《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JTJ 004-89);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
(7)、《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9)、《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

2、设计采用技术标准
(1)、自行车道设计速度:15km/h。

(2)、自行车道横断面:
①、丰收桥段桥宽为4.7m,横断面布置为:自行车道宽2.4m+导流标线2×0.15m+人行道2×1.0m。

自行车道设在桥中位置,而两侧为人行道。

②、河滨东路原人行道段宽为6~8.9m,横断面布置为:分隔带1m+自行车道宽2.5m+盲道0.5m+人行道2~4.9m。

③、河滨东路至气象局路口段现道路宽度为4.5~5.0m,横断面布置为:自行车道宽3.0m+导流标线2×0.15m+人行道2×0.75m~2×1.0m。

自行车道设在道路中央位置,而两侧为人行道。

本路段交通为混合交通。

④、气象局路口至兴云东路段现道路宽度为10m,横断面布置为:自行车道宽3.0m+导流标线2×0.15m+人行道2×3.35m。

自行车道设在道路中央位置,而两侧为人行道。

本路段交通为混合交通。

三、项目设计起讫点及全长
本设计路段起于丰收桥桥头处(K0+000),仅接河南东路自行道,经丰收桥、河滨东路、气象局路口等,终于兴云东路非机动车道处
(K0+729.16),全长729.16m。

四、总体设计
1、设计原则
本路段主要是利用现有丰收桥、河滨东路右侧人行道及练屋处道路进行改造建设,开辟出一条自行车道供自行车行驶,自行车道与人行道间采用划线分隔。

自行车道平、纵面基本按照原有道路进行设计,仅对局部原道路凹凸不平地段作适当调顺处理,提高自行车行驶舒适度。

2、路面结构形式
(1)、丰收桥及横跨河滨东路段在原桥面或旧砼路面上直接喷涂材料红色沥青磨耗层。

(2)、河滨东路原人行道段
自行车道路面结构为:2cm厚红色AC-13沥青混凝土上面层+4cm厚黑色AC-20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洒布沥青黏层+10cm厚C15素混凝土基层。

人行道结构为:6cm厚红色透水环保砖+2cm厚水泥砂浆打底+8cm 厚C15素混凝土基层。

(3)、河滨东路至气象局路口段
自行车道路面结构为:2cm厚红色AC-13沥青混凝土上面层+4cm厚AC-20黑色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沥青黏层+15cm厚C15素混凝土基层+15cm厚碎石底基层。

人行道路面结构为:2cm厚黑色AC-13沥青混凝土上面层+4cm厚黑色AC-20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沥青黏层+15cm厚C15素混凝土基层+15cm厚碎石底基层。

(4)、气象局路口至兴云东路段在原旧砼路面上直接喷涂材料红色沥青磨耗层。

3、其他
(1)、自行车道与人行道、自行车道与分隔带及自行车道与机动车行道间采用划白色导流标线分隔。

(2)、在自行车道上喷涂白色自行车标志,本路段标志喷涂位置为距本路段起终点5米处及中间处,全路段共喷涂标志3个。

(3)、自行车道与其他主要道路交叉口处,在主要道路设置闪光警告信号灯及自行车道警示标志牌。

本设计在河滨东路处设一套喷涂白色自行车标志。

在道路起终点及与河滨东路交处设自行车道警示标志牌,共设四套。

(4)、河滨东路至气象局路口段由于受建筑物、建筑用地及山体制约,本设计在道路两而侧砌筑砂砖路肩矮墙,以确保不占用建筑用地建筑用地及开挖山体。

⑸、在砂砖路肩矮墙内侧砌筑花岗岩路缘石,路缘石顶面与路面持平。

五、采用材料及要求
1、自行车道
自行车道喷涂材料采用红色沥青磨耗层,其为新一代的多种树脂共聚物路面材料。

底基层采用碎石材料;基层采用C15素混凝土。

自行车道路面上面层采用红(黑)色AC-13沥青混凝土(细粒式),下面层黑色AC-20沥青混凝土(中粒式)。

2、人行道
基层采用C15素混凝土;人行道砖采用24cm×11.5cm×6cm红色透水环保砖,铺砌缝宽为8mm;打底采用1:3水泥砂浆;采用1:2水泥砂
浆勾缝。

3、标志牌
标志板采用2024,T4型铝合金板制做,标志立柱采用钢管立柱。

5、标线
标线涂料采用国产热熔型标线漆。

6、砂砖路肩矮墙
砂砖路肩矮墙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砂砖,抹面及勾缝采用M7.5水泥砂浆。

六、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1、自行车道平、纵面基本按照原有道路进行设计,仅对局部原道路凹凸不平地段作适当调顺处理。

2、路灯、路面灯、信号灯及地下管线等设施的设计安装由专业的设计安装部门设计安装。

3、在旧砂土路面改造地段,需将旧路整平压实,其压实度要求应不小于94%。

4、在旧人行道上改造地段,在凿除旧人行道结构层后,需整平压实,其压实度要求应不小于94%。

5、在桥面或旧混凝土路面上喷涂红色沥青磨耗层前,必须清扫桥面或旧混凝土路面,并用水冲洗干净,等桥面或旧混凝土路面风干后再喷涂红色沥青磨耗层。

6、施工过程中遇到电力电信设施时应与相关单位联系处理。

7、闪光警告信号灯、自行车道警示标志牌及白色自行车标志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的调整。

七、其他
1、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程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