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现状及不良反应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现状及不良反应盐酸纳洛酮(naloxonehydrochloride,NX),化学结构与吗啡极为相似,能与阿片受体产生特异性结合,其亲和力大于吗啡和脑啡肽,是阿片受体的纯拮抗剂,并且无激动活性,在体内吸收迅速,易通过血脑屏障,能阻止并取代吗啡样物质与受体结合,解除中枢抑制作用。
近10多年来,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特别对于阿片类药物、镇静催眠类药物、酒精、一氧化碳中毒,以及复合麻醉催醒、新生儿窒息、脑卒中、感染性休克等急危重症的急救效果显著。
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展,由于应用广泛,在临床使用中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1 NX的临床应用1.1 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我国卫生部1994年批准了NX作为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用药。
NX是β-EP拮抗剂,可防止和逆转酒精中毒引起的中枢抑制,起到催醒作用。
蔡长泉[1]用大剂量NX肌肉注射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58例,与一般治疗比较,能明显缩短中毒后清醒时间和正确回答问题时间,在催醒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效果满意。
1.2 治疗阿片类药物中毒:NX对哌替啶、吗啡、海洛因等引起的呼吸抑制有特异拮抗作用,且起效快、疗效好。
罗安忠等[2]报道静脉注射NX治疗海洛因中毒导致的呼吸衰竭45例,取得显著的效果。
宋国营[3]对10篇文献共497例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病例应用NX治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497例中抢救成功495例,成功率99.6%。
在495例抢救成功者中,首剂NX注射后意识恢复及自主呼吸恢复者132例,重复用药1次后恢复意识及正常自主呼吸者44例。
故认为NX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急性海洛因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取得极其满意的疗效。
1.3 治疗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人体在安眠药中毒时,伴有β-EP和脑啡肽的大量释放,致使患者迅速出现嗜睡、昏迷、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进而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而NX是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专一性拮抗剂,可有效阻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增高所致的昏迷、呼吸及循环衰竭,用药后可迅速解除呼吸抑制,促进苏醒、血压回升,使患者迅速脱离危险。
纳络酮治疗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浆IL-6和CRP变化的临床对照研究
纳络酮治疗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浆IL-6和CRP变化的临床对照研究【摘要】目的分析纳络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纳络酮在新生儿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相关机制。
方法选择44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纳络酮治疗组和丹参治疗组。
纳络酮治疗组:予纳络酮0.2 mg加10%葡萄糖40 ml 4 h滴完,1次/d,连续4 d。
丹参治疗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4 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30 ml静脉滴注。
1次/d,连续4 d。
各组与治疗前后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测定上述因子,比较它们的差异。
结果纳络酮治疗组4 d后,患儿NBNA评分明显改善,血浆IL-6和CRP 比丹参治疗组明显降低。
结论纳络酮治疗HIE与其抗炎症反应有关。
【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儿科常见疾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随着对HIE机制研究的深入,疾病早期过程的炎症反应是HIE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1]。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典型的急性期蛋白,CRP的合成与致炎症性细胞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2],其水平升高是炎症反应的一个重要生化指标,它与HIE发生发展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
IL-6是一种具有广泛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笔者测定纳络酮治疗44例中重度HIE患儿血IL-6和CRP含量并对其临床价值加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选择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44例中重度HIE 患儿,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均符合1996年杭州会议修订的标准[3]。
将患儿随机分为纳络酮治疗组和丹参治疗组,纳络酮治疗组23例,男15例,女8例;丹参治疗组21例,男12例,女9例。
两组的窒息程度、出生体质量、胎龄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且母亲分娩过程中无特殊用药史。
盐酸纳洛酮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TNF-α与CRP水平的影响
·药物与临床·2012年12月第50卷第36期中国现代医生CHINA MODERN DOCTOR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1],表现为大脑组织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软化、脑膜充血和水肿,最终引起严重脑缺血缺氧,使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产生神经精神症状和相关体征,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
目前,病毒性脑炎临床上尚无特异的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
盐酸纳洛酮为纯粹的阿片受体拮抗药,近期有文献认为[3],采用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中笔者评价了盐酸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并观察了其对患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 (TNF-α)与C 反应蛋白(CRP )水平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4],并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所有病例年龄≤14。
排除标准: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肿瘤,具有纳洛酮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发病至住院时间>3d ,近期内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严重危证的患者。
1.2临床资料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70例(男39例/女31例),年龄3~12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7.9±1.4)岁,其中<3岁2例(5.71%),3~7岁10例(28.57%),7~14岁23例(65.71%)。
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8.2±1.6)岁,其中<3岁1例(2.86%),3~7岁11例(31.43%),7~14岁23例(65.71%)。
两组病毒性脑炎患儿性别比、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两组均按常规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包括抗病毒、输液、对症支持治疗,并根据病情变化情况分别使用脱水剂、激素、抗生素、止惊治疗。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纳洛酮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
纳洛酮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双重作用,既能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又能增强肿瘤细胞 的凋亡。
VS
详细描述
纳洛酮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同 时还能增强肿瘤细胞的凋亡。研究表明, 纳洛酮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 通路、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途径实 现抗肿瘤作用。此外,纳洛酮还可以增强 化疗药物的疗效,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 用。
纳洛酮的研究进展与未来 展望
纳洛酮目前的研究状况
01
纳洛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 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逆转阿 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 和昏迷。
02
近年来,纳洛酮在药理学作用 和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 展。
03
研究表明,纳洛酮具有抗抑郁 、抗焦虑、抗癫痫等作用,还 可用于治疗酒精依赖、急性胰 腺炎等疾病。
在逆转阿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昏 迷时,纳洛酮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心律
失常等不良反应。
此外,纳洛酮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与其他药 物相互作用的风险,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
互作用问题。
纳洛酮作为一种药物,同样存在一定的副作 用和潜在风险。
长期使用纳洛酮可能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和戒 断症状,需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时间。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纳洛酮在神经保护和抗衰老方面的应用
总结词
纳洛酮具有神经保护和抗衰老作用,能够保护神经系统免受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详细描述
纳洛酮能够抑制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保护神经元免受氧化应激损伤,同时还能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 凋亡等细胞毒性作用。研究表明,纳洛酮在神经保护和抗衰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治疗阿尔茨 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泻心汤对急性阑尾炎患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泻心汤对急性阑尾炎患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摘要】急性阑尾炎是常见急腹症,炎症导致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药泻心汤对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泻心汤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抑制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释放,具有抗炎症作用。
进一步研究表明,泻心汤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本研究为泻心汤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深入研究泻心汤的机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泻心汤、治疗潜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对泻心汤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还不太清楚,尤其是其对炎症指标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泻心汤对急性阑尾炎患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介质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泻心汤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潜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泻心汤对炎症指标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有望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探讨泻心汤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对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以进一步揭示其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中的潜在作用机制。
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泻心汤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更多的希望。
本研究也将为中医药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丰富和完善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范畴,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为患者的健康服务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泻心汤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泻心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据说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的功效。
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泻心汤对急性阑尾炎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C反应蛋白是一种在炎症或组织损伤时产生的蛋白质,其含量的升高可以反映炎症的严重程度。
纳洛酮在危重病中的应用
纳洛酮在危重病中的应用在各种危重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内源性损伤因子有重要作用,其中包括一些受体与相应的递质如内源性阿片肽、乙配胆碱、单胺类及兴奋性氨基酸等,特别是内源性阿片肽的病量生理变化导致脑血流及组织代谢障碍或直接杀伤神经细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阿片受体及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近期研究结果表明,卢页脑损伤、脑血管意外、昏迷、高热、休克、急性药物、酒精中毒等应激状态下,内源性阿片肽主要是B-内啡肽释放增加,参与了各种应激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能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因此对上述应激性疾病有治疗效果。
1 危重病与β—内啡肽内源性阿片肽主要是β—内啡肽(β—EP),多分布于下丘脑、垂体、大脑皮层、脑干、肠肌及脑脊液,血液中β—EP主要由垂体释放,它在镇痛、内分泌活动、神经精神及呼吸循环系统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许多危重病在应激状态下β—EP大量释放,导致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意识抑制、意识昏迷、偏瘫,提示β—EP参与了危重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任成山、江基尧[1、2]对外伤、急性出血、感染中毒引起的重症休克,应用纳洛酮治疗后,呼吸好转、血压升高、血气改善、意识逐渐清醒,与此同时检测血浆β—EP,正常人为536.55±281.45ngL。
重症患者为2010.3±1 090 ng/L,纳洛酮静注1小时β-EP下降为630.14±328.87ng/L,接近正常入水平。
鱼桂芳[3]用纳洛酮4.00mg静注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中基本治愈8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达如90%,血浆B—EP由治疗前的94±84ug/L下降为24±18ng/LP<0.01)。
其中2例重型昏迷患者给纳洛酮后48小时意识清醒,肢体功能恢复。
丹参组的有效率低于纳洛酮组。
作者认为纳洛酮通过抑制β—EP的释放,能增加脑缺血区血流量,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调节前列线素和血栓素平衡,改善微循环,减轻灌注后脑损伤和脑水肿。
纳洛酮药理的不良反应
纳洛酮药理的不良反应纳洛酮是一种比较著名的药物,有多少人了解纳洛酮的不良反应。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纳洛酮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纳洛酮的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出现口干、恶心呕吐、厌食、困倦或烦躁不安、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大多数可不用处理而自行恢复。
但有报道,个别患者可诱发心律失常、肺水肿、甚至心肌梗死。
纳洛酮的禁忌症(1)高血压及心功能不良患者慎用。
(2)用药注意:①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和病情,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给药速度。
②密切观察病人的体征变化,如呼吸、血压、心率,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③阿片类及其他麻醉性镇痛药成瘾者,注射本品时,会立即出现戒断症状,故要注意掌握剂量。
纳洛酮的注意事项1.对类阿片药物有躯体依赖性者或已经接受大剂量类阿片药物者必须慎用,因可激发急性戒断综合征。
2.也可能对依赖类阿片的母亲生下的新生婴儿激发戒断综合征。
3.心脏病患者或正在接受具有心脏毒性药物的患者应慎用纳洛酮。
4.有时类阿片药物的作用持续时间会超过纳洛酮的作用持续时间,在给药后应注意观察,是否还应补充纳洛酮的剂量。
5.必须严格掌握儿童用量。
纳洛酮的药物相互作用1.纳洛酮可拮抗类阿片药物(包括喷他佐辛)的作用。
2.解除类阿片药物术后的呼吸抑制作用。
3.利用纳洛酮与多种可成瘾药物的相互作用,对成瘾者进行鉴别诊断,如系成瘾者,使用纳洛酮后即会出现戒断症状。
纳洛酮的药理学纳洛酮结构类似吗啡,为一特异性类阿片拮抗剂。
纳洛酮是一种有效的类阿片拮抗剂,通过竞争阿片受体(依次为μ,κ,δ)而起作用;同时伴有激动作用,即激动-拮抗的结合作用。
能解除类阿片药物过量中毒和术后持续的呼吸抑制,还可对吸毒者进行鉴别诊断。
纳洛酮的药代动力学纳洛酮口服后虽可被吸收,但由于广泛的首过代谢,其所发挥的作用仅及静脉注射给药的1/100。
静脉注射纳洛酮后2min即可显效,维持作用很短(30~60min)。
皮下、肌内注射、舌下或气管内给药,比静脉注射起效稍迟。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关键词】纳洛酮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肌肉注射或静滴小剂量纳洛酮能迅速翻转吗啡作用,静滴1~3分钟就能消除呼吸抑制,能明显纠正中枢性呼吸衰竭,促进清醒,其见效快,但维持时间短。
由于纳洛酮是吗啡样物质的特异拮抗剂,内源性吗啡样物质有3组:β-内啡肽类、脑啡肽类及强啡类,存在于脑组织、垂体及下丘脑中。
它们在调节感知与运动、睡眠与觉醒、心血管功能与呼吸活动等方面均起着神经递质和调质作用。
吗啡样物质与体内吗啡受体结合。
吗啡受体不仅存在于中枢神经内,也存在于心、肺、肾、小肠等器官内,故可产生广泛的生理、病理效应。
纳洛酮与吗啡受体的亲和力比吗啡或β-内啡肽大,能竞争阻止并取代吗啡样物质的作用,实现其疗效。
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因此纳洛酮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抢救休克,各类中毒,心脑血管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
本药有治疗方法简便、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
本文将纳洛酮在临床的应用进展情况概述如下:1 用于治疗各种中毒1.1 镇静催眠药中毒由安定、氯丙嗪、鲁米那等非阿片类镇静催眠药所致中毒,尤其昏迷时,肌体处于应激状态,脑内β-内啡肽(β-EP)释放增加,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除先进行洗胃外,静注纳洛酮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阻断内啡肽的抑制作用,解除中毒患者呼吸循环抑制和昏迷状态,使中毒者呼吸频率增加,通气量增加,血压升高及心率增快,防止休克血肿发生。
有报道纳洛酮用0.4~2.4mg/次可缩短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催眠时间[1-2]。
1.2 乙醇中毒急性乙醇中毒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促使内源性阿片肽(OLS)释放,同时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与多巴胺缩合成OLS,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脑内阿片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严重中毒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
纳洛酮是吗啡受体异性拮抗剂,有强有力的催醒和解除乙醇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使中毒患者呼吸频率增加,通气量增加,血压升高及心率增快至正常。
纳洛酮+沙丁胺醇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IL-6、TNF-α、IL-8的影响
纳洛酮+沙丁胺醇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IL-6、TNF-α、IL-8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阻塞性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运用纳洛酮联合沙丁胺醇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IL-6、TNF-α、IL-8等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7月~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1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将常规治疗加用沙丁胺醇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IL-8等炎性因子的影响并比较CRP与CK-MB的变化。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呼吸力学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IL-8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 与CK-MB水平差异显著,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力学指标差异显著,两组治疗前后治疗后观察组PP、PIP、Pm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差异显著,且治疗后观察组FEV1%、VC、MVV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较于常规治疗,纳洛酮联合沙丁胺醇治疗能显著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以及提高肺功能,降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减轻COPD炎症反应关键词:纳洛酮;沙丁胺醇;慢阻肺;呼吸衰竭Effects of Naloxone + Salbutamol on IL-6, TNF-α and IL-8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Associationwith Respiratory Failure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clinical effects of naloxone combined with salbutamol 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n association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effects on inflammatory factors such as IL-6, TNF-α and IL-8. Method: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PD in association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since July 2014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s object of the study and were provided with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case data. 50 cases of patients provid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salbutamol were set as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other 50 cases who were provided with naloxone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what for control group were set as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examined for effects onserum IL-6, TNF-α, IL-8 and other inflammatory fac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were compared for variation of CRP and CK-MB.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for improvement of related pulmonary mechanics and lung function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IL-6, TNF-α and IL-8 levels between patients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thos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hav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difference in CRP and CK-MB levels between patients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distinct, and after treatment, thos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ith difference hav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ulmonary mechanic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P, PIP and Pm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hav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ung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FEV1%, VC and MVV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distinc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hav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naloxone combined with salbutamo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lung function for patients with COPD in association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reduce related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COPD inflammatory reaction.Key words:Naloxone, Naloxon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spiratory failure 随着COPD病情的逐渐发展,后期极易诱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患者肺功能骤减,呼吸困难,死亡率与致残率增加。
纳洛酮在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的疗效与副作用的观察
纳洛酮在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的疗效与副作用的观察颅脑肿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其中手术切除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对于肿瘤的切除程度和手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影响。
但由于颅脑肿瘤部位的特殊性,手术切除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因此需要一些辅助治疗手段来减少手术风险和提高治疗效果。
纳洛酮是一种特殊的麻醉药物,其通过竞争性地结合麻醉药物受体而使麻醉药物失去作用,从而起到拮抗麻醉作用的效果。
近年来,纳洛酮也逐渐应用于颅脑肿瘤手术中,其主要作用是减轻手术后的疼痛和恢复期的镇痛等方面。
本文旨在通过对纳洛酮在颅脑肿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进行观察,探讨其疗效和副作用,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一、纳洛酮的疗效1. 减轻手术后疼痛颅脑肿瘤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常常需要切除的部位较大,手术时间也较长。
在手术中,患者需要接受全身麻醉和头皮麻醉等多种麻醉方式,因此手术后疼痛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并发症。
而纳洛酮能够拮抗麻醉药物的作用,减轻手术后的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手术舒适度和恢复速度。
2. 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纳洛酮能够拮抗麻醉药物的作用,同时也不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因此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研究表明,在手术中加入纳洛酮可以加速患者的醒来时间,缩短呼吸机时间,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和提高恢复速度。
二、纳洛酮的副作用1. 呼吸抑制纳洛酮虽然可以拮抗麻醉药物的作用,但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呼吸抑制作用。
因此,在使用纳洛酮时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以避免呼吸抑制引起的意外。
2. 过敏反应纳洛酮虽然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安全的,但仍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使用纳洛酮时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
3. 其他副作用除了上述两种副作用外,纳洛酮还可能引起呕吐、头晕、失眠等一些不适反应。
因此,在使用纳洛酮时需要谨慎使用,同时要注意监测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不适反应。
综上所述,纳洛酮在颅脑肿瘤显微手术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较小的副作用,但其使用仍需谨慎。
纳洛酮对急性CO中毒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含量的影响
纳洛酮对急性CO中毒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含量的影响李自力;康学文;郭豫学;王世文;牛天平【期刊名称】《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年(卷),期】2007(002)012【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变化及纳洛酮的干预作用,进一步加深对ACOP病理机制及纳洛酮治疗机制的认识.方法将ACOP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纳洛酮干预组,干预组中毒后开始每6 h给予纳洛酮(2 mg/Kg)腹腔注射治疗,测定中毒即刻、12 h、24 h、36 h血清中TNF-α及IL-8的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IL-8水平升高并维持较高水平,纳洛酮干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急性CO中毒可出现血清TNF-α、IL-8水平升高,纳洛酮可能抑制TNF-α、IL-8的产生,减轻其介导的炎性反应损伤.【总页数】3页(P718-719,722)【作者】李自力;康学文;郭豫学;王世文;牛天平【作者单位】甘肃省急救中心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兰州,730030;甘肃省急救中心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兰州,730030;甘肃省急救中心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兰州,730030;甘肃省急救中心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兰州,730030;甘肃省急救中心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兰州,7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续命汤对局灶性脑缺血中风大鼠血清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影响[J], 周天梅;佟丽妍;张卫华2.汉、维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a含量测定 [J], 蒋建华;普雄明;魏新刚3.桑叶黄酮和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C 反应蛋白含量及肾功能的影响 [J], 黄立佳;杜月光;孙梽均;周宏明;吕勃;沈晨璐;鲍徐敏4.纳洛酮对油酸型ARDS大鼠血清中心房钠尿肽、B型脑钠肽及肺组织Na+-K+-ATP酶含量的影响研究 [J], 崔青松;金明根;黄莉花5.支原体肺炎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J], 胡海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刘闯;黄明生;章崇杰;张平;赵宗蓉;李智明;胡青;唐世炎【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年(卷),期】1999(25)4【摘要】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
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8例未给予任何治疗药物且停用阿片类药物48~72小时、18例脱毒33~58天、15例脱毒117~120天的海洛因依赖者的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同时对稽延性戒断症状或急性戒断症状进行评定。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的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随着脱毒时间的延长逐步向正常恢复。
结论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可考虑作为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机体恢复的指标。
【总页数】2页(P212-213)【关键词】海洛因依赖;戒断症状;肿瘤坏死因子;IL-6【作者】刘闯;黄明生;章崇杰;张平;赵宗蓉;李智明;胡青;唐世炎【作者单位】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研究室;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研究室;重庆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重庆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5.5【相关文献】1.海洛因依赖都脱毒后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变化 [J], 刘闯;黄明生2.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J], 王松;朱明;马秀敏3.多塞平对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期及脱毒后的抑郁焦虑及心理渴求的影响 [J], 李清红;乔石;赵晓红;李飞4.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J], 郭文滔;黄满丽;许毅;胡健波5.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的变化——附54例观察分析 [J], 黄莉;吴乐平;杨正安;何国庆;王湘黔;夏曙华;王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早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纳洛酮对重症肺炎患儿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早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纳洛酮对重症肺炎患儿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孙鹏【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1(14)14【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纳洛酮对重症肺炎患儿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沈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使用纳洛酮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
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7 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4.00%(χ^(2)=4.336,P=0.037);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口唇青紫消失时间、呼吸急促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心动过速消失时间、肝脏增大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 <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00%,低于对照组的32.00%(χ^(2)=4.574,P=0.032)。
结论早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纳洛酮可有效缓解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111-113)【作者】孙鹏【作者单位】沈阳市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相关文献】1.小剂量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2.小剂量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3.小剂量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对重症肺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4.多巴酚丁胺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肺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5.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治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洛酮在急诊内科的应用进展崔思1梁岑1曾令蓉2
纳洛酮在急诊内科的应用进展崔思1 梁岑1 曾令蓉2发布时间:2023-07-07T01:43:52.33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8期作者:崔思1 梁岑1 曾令蓉2[导读] 纳洛酮是一种可用于多种急症治疗的药物,能发挥阿片受体拮抗的效果,近年用于急诊内科急救的效果显著,比如对昏迷、一氧化碳中毒等急症的抢救作用显著。
药理研究显示该药对内源性阿片肽受体均有拮抗作用,抑制上述受体引起的应激性病理生理变化,药效发挥快,本文对纳洛酮在急诊内科的应用进展作综述。
1三亚康复疗养中心疗养科室 5720002三亚康复疗养中心质量管理科 572000摘要:纳洛酮是一种可用于多种急症治疗的药物,能发挥阿片受体拮抗的效果,近年用于急诊内科急救的效果显著,比如对昏迷、一氧化碳中毒等急症的抢救作用显著。
药理研究显示该药对内源性阿片肽受体均有拮抗作用,抑制上述受体引起的应激性病理生理变化,药效发挥快,本文对纳洛酮在急诊内科的应用进展作综述。
关键词:急诊内科;纳洛酮;应用进展纳洛酮属于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主要是人工合成的药物,对机体的阿片受体有拮抗作用,用药后与上述受体能形成非特异性竞争效果,脂溶性高,有透过血脑屏障的特点,可快速纠正患者的昏迷或者呼吸抑制的情况,对急诊内科多种疾病患者疗效显著。
1 昏迷急诊内科常见昏迷的患者,如果患者较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则患者的大脑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缺氧,引起局部脑组织神经损伤,有较高的病死率,未能得到及时治疗的患者,发生病死或者致残的风险大。
纳洛酮有神经组织抑制改善效果,通过阿片受体拮抗,对大脑缺氧起到纠正效果,能促昏迷患者尽快恢复意识,缩短患者昏迷至清醒的时间,对患者病情预后改善有积极作用。
张瑞华等研究显示1.5-2.0mg 大剂量纳洛酮使用效果显著,可使药效在短时间充分发挥,加快患者意识恢复,尽量减轻缺氧造成的中枢神经损伤,对血气水平纠正效果显著[1]。
药理研究显示纳洛酮大剂量使用的抗炎作用显著,对机体的白细胞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抑制效果明显,可抑制脑干花生四烯酸代谢,对腺嘌呤核苷三磷酸酶的活性有降低作用,能更好的改善脑部血供血氧,氧自由基清除效果显著,有脑组织保护的作用。
吗啡、纳洛酮对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后的星形胶质细胞释放氨基酸的影响
吗啡、纳洛酮对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后的星形胶质细胞释放氨基酸的影响项冬梅;谢晓澜;项红兵【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07(028)005【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离体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后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的变化以及吗啡、纳洛酮干预后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待细胞进入融合状态后随机分为8组:组1(不加任何药物);组2(10μg/L TNF-α);组3(10μg/L TNF-α+0.5μmol/L 吗啡);组4(10μg/LTNF-α+1.0 μmol/L 吗啡);组5(10μg/L TNF-α+2.0 μmol/L 吗啡);组6(10μg/L TNF-α+0.5μmol/L 纳洛酮);组7(10μg/L TNF-α+1.0μmol/L 纳洛酮);组8(10μg/L TNF-α+2.0μmol/L 纳洛酮).各组用新鲜Neurobasal/B27无血清培养液培养细胞,在相应组中加入上述终浓度的TNF-α、吗啡和纳洛酮,继续孵育30 min.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各组上清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结果组2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组1,其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组3、组4和组5中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均低于组2,并且随着吗啡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组3与组2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4与组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5与组2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组6和组7内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均低于组2,其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组8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组2,其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TNF-α可明显促进脊髓星形胶质细胞释放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吗啡、纳洛酮能减少TNF-α刺激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释放谷氨酸、天冬氨酸.【总页数】3页(P692-694)【作者】项冬梅;谢晓澜;项红兵【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麻醉科,广州,510120;广东省中医院麻醉科,广州,510120;广东省中医院麻醉科,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丙泊酚对脊髓星形胶质细胞释放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 [J], 孙怡;田玉科;王鹏;项红兵2.吗啡急性处理对脂多糖刺激后离体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J], 项红兵;田玉科;孙怡3.高频电刺激吗啡精神依赖大鼠伏隔核后相关脑区细胞外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变化[J], 胡文瀚;张颖;孟凡刚;张斌;张凯;张建国4.丙泊酚对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释放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 [J], 孙怡;赵国栋;田玉科5.丁丙诺啡及其加纳洛酮对吗啡依赖大鼠的行为和中枢阿片肽、单胺释放的影响[J], 何鸣;杨德森;程介士;陈向一;郝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酸纳洛酮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TNF-α与CRP水平的影响
盐酸纳洛酮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TNF-α与CRP水平的影响任静怡;李鹏【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年(卷),期】2012(050)036【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TNF-α与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对照组不加用盐酸纳洛酮.观察组加用盐酸纳洛酮.观察并比较两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及两组患者脑脊液IL-6、TNF-α与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能明显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IL-6、TNF-α与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可靠,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IL-6、TNF-α与CRP水平.【总页数】2页(P56-57)【作者】任静怡;李鹏【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浙江湖州313000;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浙江湖州3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1【相关文献】1.高压氧配合常规综合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及对脑脊液IL-6和TNF-α与CRP水平的影响 [J], 杨理明;林义雯;黄远桃;彭敏源;张洁;刘娟;彭琴玲;陈枚2.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IL-6和TNF-α水平测定及诊断价值 [J], 刘奇峰3.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TNF-α和CGRP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J], 李静;李占魁;黄绍平4.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NF-α、IL-4、IL-6、hs-CRP水平的影响 [J], 丁之雪5.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IL-6、TNF-α和CRP水平的影响 [J], 周雯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洛酮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Bcl-2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纳洛酮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Bcl-2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汤晓琴;赵建洪;张正义;张煦;宋少莉【期刊名称】《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年(卷),期】2005(017)007【摘要】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纳洛酮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产物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纳洛酮干预组(缺血前10 min及再灌注2 h后腹腔注射纳洛酮0.517 mg/kg)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动物采用戊巴比妥钠(4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开胸,打开心包,穿线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再恢复灌注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蛋白表达;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无Bcl-2蛋白表达,TNF-α含量为(0.39±0.06)μg/L;单纯缺血-再灌注组Bcl-2蛋白表达及TNF-α含量均增加.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纳洛酮干预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 + vs. +);TNF-α含量明显降低[(0.55±0.12)μg/L比(0.86±0.11)μg/L,P<0.01).结论纳洛酮预处理可抑制TNF-α的产生,并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保护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总页数】3页(P430-432)【作者】汤晓琴;赵建洪;张正义;张煦;宋少莉【作者单位】730000,甘肃,兰州医学院;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730000,甘肃,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相关文献】1.心脑通络液对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Caspase-3和Bcl-2表达的影响 [J], 崔健昆;葛湘怡;黄吉峰;李书霖;李延;刘慧;蒋晓野;曹家铭;于国强2.丙泊酚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J], 张彦清;刘保江;田首元3.瓜蒌薤白半夏汤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影响[J], 晋红宾;段雪涛;张炳填;李鑫辉;易亚乔4.芹菜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 [J], 史婷婷;白建平;梁月琴;张慧芝;于肯明;李超鹏5.氯氨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Fas蛋白、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J], 吴婧;吴焱森;赵长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络酮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IL-6含量及预后的影响
纳络酮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IL-6含量及预后的影响薛胜祥;贡平【期刊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09(14)5【摘要】目的研究纳络酮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按患者入院序号将68例sTBI患者平均分为纳络酮治疗组与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纳络酮治疗前、后不同时段脑脊液中IL-6含量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GCS、颅内压(ICP)及预后进行比较观察。
结果sTBI患者早期脑脊液中IL-6含量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相比,纳络酮治疗后1d,治疗组病人ICP值与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3d后IL-6含量达到最低水平,直到治疗后21d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在纳络酮治疗后3d和7d患者意识障碍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
伤后6个月治疗组恢复较好者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sTBI患者急性期脑脊液中IL-6含量增高,纳络酮可以降低ICP和抑制IL-6超表达,改善sTBI患者的临床预后。
【总页数】3页(P281-283)【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重型颅脑损伤;纳络酮;预后【作者】薛胜祥;贡平【作者单位】商洛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5;R969.4【相关文献】1.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孙志香;黄志雄2.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亮氨酸脑啡肽含量及纳络酮的影响 [J], 关雪莲;和梅;王明礼3.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强啡肽A1-13含量及纳络酮的影响 [J], 关雪莲;和梅;王明礼;刘永刚;王复新4.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阿片肽含量及纳络酮的影响 [J], 关雪莲;和梅;刘永刚;侯丽淳;王复新;王明礼5.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J], 朱海;龙平;赖日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洛酮的作用与用途纳洛酮脑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
纳洛酮的作用与用途|纳洛酮脑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健康网讯:宋扬沈洪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0853纳洛酮是通过受体非特异的竞争性拮抗剂,对所有内源性阿片肽受体均有拮抗作用。
其为高脂溶性,能通过血-脑屏障。
自1981年Baskin等报道纳洛酮能有效逆转卒中病人的神经损害后,有关阿片受体拮抗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1]。
在严重应激状态下,机体释放大量内源性阿片肽能引起脑灌注压下降、脑组织缺血缺氧及呼吸抑制及意识障碍加重等。
实验结果证实,纳洛酮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并可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现将纳洛酮对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纳洛酮的神经保护机制1.1 逆转脑外伤后脑组织内钙离子及兴奋性氨基酸的升高细胞内外钙离子平衡紊乱是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一观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细胞内钙([Ca2+]i)升高既是脑损伤的后果,同时又是进一步脑损伤的始动因子,甚至有人称[Ca2+]i升高为“细胞死亡的最终共同途径”。
脑缺血发生后由于三磷酸腺苷ATP生成不足和生物膜去极化,导致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与此同时兴奋性氨基酸(EAA)也在细胞外大量堆积,激活其在细胞膜上的受体,使受体门控钙通道也开放,这两个途径造成细胞外钙离子内流;由于生物膜的受损,线粒体、内质网膜等细胞内钙池释放钙离子也增加,即细胞内钙释放也增加。
而此时钙泵由于ATP缺乏不能正常的将细胞内多余的钙离子泵出,细胞内钙池也不能重新储存钙离子,即生理状态下细胞对钙离子的调控机制在此时失去作用,最终造成[Ca2+]i升高这一结局,又被称为“细胞内钙超载”[2]。
有研究结果表明,一氧化氮(NO)的合成以及EAA的神经毒性作用也与[Ca2+]i升高有密切关系。
脑外伤后,由于血-脑屏障破坏,神经细胞及血浆中的兴奋性氨基酸进入神经细胞间隙,导致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闸门钙通道开启,大量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最终致细胞破坏[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fa m a o y r s on e sndr m e n lm t r ep s y o
XI Hu -l n ,YU E a i g a Xi — a a f.
( e at n fE rec,S ain Hopt ,D n u n Ct,Gun dn ,5 3 8 ,C ia D pr meto megn y ht sil og g a i a a y a go g 2 9 0 hn )
Ab tatObet e T td h f cso aoo et eu it lu i一 ( 一 )a d tm rncoi fc sr c jc v o su ytee et fn xn osrm ne e kn 6I 6 n u o ers a。 i l r L s trd fNF d fss m cif m tr ep ne sn rmeSR ) o— r — 1o yt i n a maoy rsos y do (I .Meh d h r w r 6 esso I S w o e l S t o sT ee ee 8 ae fSR h w r ad m ydv e noruiet aig gopgo p A 2 e e)w o w r gvn f i xa s n orcig eer o l ii d it ot r t ru ( u ,4 a s h ee ie ud ep ni ,cr t n d n e n r s l o e n
we e d tee d n mial t EL S r ee td y a c l wih y I A a p o e b fr d atr rame t p ra h eo e a fe te t n .Re u t n s ls Amo g 6 c s s 2 e o 。 n 8 ae ,8 rc v
维普资讯
《 南 医学 ) 0 7年第 l 海 20 8卷第 7期
文 章编号: 0-65( 0) — 0—0 1 3 3 2 7o 05 3 0 00 7
论
著
纳洛酮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血清白介素一 6和肿瘤坏死因子一【 0的影响
谢 华 良 , 夏发 余
The i fu n e f n l x n o e u nt r e i -6 a d um o c o i a t r a o y t mi n l e c o a o o e t s r m i e l u  ̄ n t r ne r ss f c - f s s e c o
a d n ooe t aig gop (ru ,4 ae)w o w r d e i aoo e h eeso L 6 a dTN — n a xn et ru gop B 4 e s h ee ad d wt n xn.T elvl fI 一 F一 6和肿瘤坏死因子一 d水平 的影 响。 方法 随机将 8 6例 SR I S分为两组 , A组 4 2例 , 在治疗原发疾病的 同时
予 以 扩 容 、 正 水 电 解 质 酸 碱 平衡 紊 乱 、 感 染 以及 重 要 脏 器 功 能 支 持 等 治 疗 ; 纠 抗 B组 4 4例 , A组 治 疗 基 础 上 加 在 用 纳洛酮 : 以 4 另 O例 结 节 性 甲状 腺 肿 为 对 照 组 ( C组 ) 采 用 E IA 方 法 测 定 3组 患 者 血 清 T - 和 I- , LS NF I X L 6浓 度。结果 8 6例 SR I S中 8 2例 (53 ) 愈 , 组 和 B组 的死 亡 率 ( / 2 71 s 4 ,.%) 在 差 异 ( < .5 。 9. 治 % A 3 4 ,.%vl 4 2 f 7 存 P 00 )
SR 的 进 展 和 预 后 。 洛 酮 早期 使 用 可 降 低 I _ I S 纳 I 6和 T F d的 水 平 进 而 缓 解 SR 。 , N— I S
关键词
全 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白介 素 一 肿 瘤 坏 死 因 子 —c阿 片 肽 受 体 拈 抗 剂 6: o;
中 图分 类 号 : 9 9 文献 标 识码 : R6 A
治 疗 前 A 组 和 B组 的 I 一 L 6和 T — 浓 度 无 明 显 差 异 ,但 均 高 于 C组 ( < .5 ; NF I x P 00 )A组 治 疗 后 1 h 2 h以及 4 h 2 、4 8 的 I一 L 6和 T — 浓 度 无 明显 下 降 ( > .5 ,但 治 疗后 7 h浓 度 下 降具 有 统 计 学 差 异 ( < . ) NF I x P 00 ) 2 P 00 。B组 I - 5 L 6和 T F d进 行 性 下 降 ( < .5 , 疗 后 B组 各 时 间 点 的 I一 N — P O0 )治 L 6和 T F d浓 度 低 于 A组 ( < .5 。B组 血 清 I - N— P 00 ) L 6和 T F d 同 步进 行 性 下 降 , 下 降 与 纳 洛 酮 早 期 干 预 呈 正 相 关 (= .4 。 结 论 N — 其 p 07 ) I一 L 6和 T F d可 用 于 动 态 判 断 N —
ditr a c o wae — lcrlt a d cd—b e aa c 。a t-ifc o a d u p r v te t n o i og su b n e f tr ee t ye n a i o s a b n e ni ne t n n s p ot e rame t f vt l i i l a ra n
( 东省 东莞 市 沙田 医院 急诊 科 , 东 东莞 5 3 8 ) 广 广 2 9 0
摘 要 目的 观 察 纳 洛 酮 对 全 身 炎 症 反 应 综 合 征 (yt c i a Sse n f mmaoy rso s y do ,I S 血 清 白 mi l tr epn esn rmeS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