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一年级科学下册2.6给动物分类教案教科版

合集下载

2021-2022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给动物分类》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给动物分类》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给动物分类》教案一. 教材分析《给动物分类》是2021-2022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动物的特征,学会对动物进行分类。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动物的分类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一些动物,但对动物的分类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帮助他们建立动物分类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可以分为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了解动物的特征,学会对动物进行分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特征,学会对动物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掌握动物分类的方法,能正确对动物进行分类。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建立动物分类的概念。

2.观察法:教师学生观察动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类。

2.准备分类卡片,上有各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动手进行分类。

3.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动物的特征和分类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特征。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只猫和一只狗,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PPT或黑板,展示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了解动物可以分为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如鸟类、哺乳动物等。

2.6《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

2.6《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给动物分类”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动物分类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比较和总结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够识别和区分常见的动物特征。
2.学会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3.能够独立完成动物分类的任务。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并发现动物之间的差异。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能够识别和总结不同动物的特征,如哺乳动物的四肢、鸟类的羽毛、爬行动物的鳞片等,形成对动物特征的整体认识。
2.学生能够学会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如按照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标准进行分类。
8.学生能够通过拓展学习,拓宽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9.学生能够通过课后作业,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分类能力。
10.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反馈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①动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动物分类的定义:根据动物的特征,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类别。
-动物分类的方法:按照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标准进行分类。
2.常见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单元复习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单元复习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单元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给动物分类》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学会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教材通过图片、实物和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使学生能够掌握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特征。

但是他们对于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同时,学生对于动物的兴趣较高,通过有趣的活动,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使学生能够掌握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学会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2.难点:让学生掌握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征,进行实践活动,并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掌握动物分类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实物和模型。

2.准备分类卡片和分类框。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让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特征,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动物卡片和分类框。

让学生根据动物的特征,将卡片放入相应的分类框中。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选取几组学生进行展示,并对他们的描述进行评价。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对其他动物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分类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6 给动物分类-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6 给动物分类-教科版

课题《给动物分类》教学理念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科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将科学本质、科学方法等学习内容镶嵌在儿童喜闻乐见的科学主题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增强课程的意义性和趣味性。

如何创设贴近生活实际,增加儿童的社会生活体验,又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的科学探究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这是本课一直在突破的关键。

教材分析《给动物分类》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单元第6课,是“生命科学世界”领域的内容之一。

在一二年级动物内容的学习目标是: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动物》单元中前五课中认识了常见的动物和观察了蜗牛和鱼等常见动物的特征,本课是指向让孩子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主要是通过在对动物的分类活动中观察对比动物的共同特征。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有三部分:1.聚焦:给动物进行分类。

2.探索: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给动物分类,加深对动物特征的了解。

3.研讨:学生交流对动物分类不同的方法。

学情分析【科学知识水平】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了很多有关动物的动画片,知道各种各样的动物,能够说出动物的一些特征,并且在前面5课的学习中比较深入地观察了蜗牛和金鱼,对于如何描述动物有一定的经验。

【科学探究水平】动物卡片软磁贴记录单【设计意图:动物卡片的背面的磁贴可以吸在A4软磁贴上,方便孩子们分类的时候摆一摆,记录单的设计根据情境中被烧毁的动物分类图册的样式设计,有利于孩子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情境中。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聚焦课题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一去儿童动物园看一看,好吗?1.播放动物视频播放天鹅、鹿、长颈鹿、猎豹、乌龟、狮子、老虎……动物合集视频。

2.问题情境有一天,儿童动物园突然着火了,不过幸好动物们都很安全,可以是里面的管理室被烧了,小猴子管理非常苦恼,因为管理室的动物分类图册也被烧毁了,你能帮帮他吗?①【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动物分类图册吗?②【出示】烧毁的动物分类图册的一页,上面有“分类标准”和一张老虎的照片小猴子说这就是动物分类图册里面的一页,印象中被烧毁的动物动物还有蚂蚁、金鱼、狗,把这些动物中有相同特点的动物放在一起就是动物分类,你能试着分一分吗?引入课题:给动物分类③【分类】学生分类引导1:分在一起的动物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引导2: 动物分好了就图册就完整了吗?(学生指出被分类标准被烧毁了,需要补充)【设计意图:创设了儿童动物园的情境,激发低段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帮助小猴子解决问题孩子们有了充足的学习动机。

教科版《2.6给动物分类》说课稿、教案与教学设计

教科版《2.6给动物分类》说课稿、教案与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课将尝试引导学生对前5课认识和研究的动物进行分类练习。

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认识和观察、研究了一定数量的动物后,对动物进行分类,既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动物的特征,加深对分类对象特征的认识。

按照鸟类、昆虫、鱼类等标准分类是3〜4年级的学习目标,因此这节课的分类练习不是动物形态学上的分类,而是以前5课学习和认识的动物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练习活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辨别和归类能力。

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前面对动物形态观察时的发现,同时也是对动物特征的再一次观察、认识和提升。

本课“单元总结”部分,需要学生回忆动植物的共同特点,初步感知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教材提供了10种动物的图片,为体现动物的多样性,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的图片。

【学情分析】学习本单元前的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无提示的情况下,依据生存环境、食性、外部特征等对动物进行分类,但在昆虫、软体动物等生物学分类发展上,缺乏认知支撑。

因此教师要清楚,教材并不是要求学生以动物分类学为标准,学习和开展分类活动的。

学生要给动物分类,必须建立在了解分类对象特征的基础上。

通过前5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基本特征,并能通过观察、比较,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本课分类教学再次让学生运用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并以此确定标准,进行分类活动。

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动物具有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研究动物的热情。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还没有书写动物名字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编序号的方法来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的目标1.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动物,动物具有多样性。

2.动物之间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知道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教案一. 教材分析《给动物分类》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动物的外部特征和内部构造,学会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小动物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动物充满好奇。

但学生在分类方面可能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知和体验分类的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外部特征和内部构造,学会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分类的过程,培养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外部特征和内部构造。

2.难点:学生学会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观察和描述动物。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和视频。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观察结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外部特征。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的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段关于动物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每组选择一种动物,用笔记本记录下动物的外部特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互相交流。

提问:“你们是如何给动物分类的?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动物可以进行分类?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单元复习同步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单元复习同步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单元复习同步教案一. 教材分析《给动物分类》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分类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以及它们的特点,进而能够对动物进行分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比较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特征,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动物分类,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分类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对动物进行正确的分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分类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特殊的动物分类,如鸟类、爬行类等,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思考,掌握动物的分类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各种动物的图片和分类方法。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特征和分类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动物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可以怎样将它们进行分类?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PPT中的动物图片,让学生说出每种动物的特点,如:是鸟类还是哺乳动物,是爬行类还是两栖类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这些动物进行分类。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动物图片,让学生小组内进行动物分类。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确定分类方法,然后向全班汇报。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种特殊的动物,让学生进行分类。

如:鸟类中的企鹅和鸵鸟,爬行类中的蛇和龟等。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这些特殊动物的分类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我们今天学的这些动物分类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其他的分类方法,如:按照动物的生活环境进行分类,或者按照动物的食性进行分类等。

教科版一下科学《给动物分类》教案

教科版一下科学《给动物分类》教案

教科版一下科学《给动物分类》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用的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教材,主题为《给动物分类》。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对动物进行分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征,从而学会分类。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动物世界充满兴趣。

但在科学探究方面,他们可能还缺乏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知道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学会对动物进行分类。

2.难点: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动物进行合理分类。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动物分类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分类。

2.准备分类卡片,上面印有各种动物的图片和名称。

3.准备记录表格,用于学生记录分类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多样性。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动物可以怎么分类吗?”让学生思考动物分类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动物的特征。

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如: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对动物进行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2-6《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2-6《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6.给动物分类【教材简析】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与前面5课形成一个完整的动物单元的内容体系,特别是与第1课构成前后相互呼应的关系。

教材第1课通过说说、画画动物的特点,暴露学生对动物共同特点的前概念。

这一课学生将再次回顾生活中熟悉的动物,根据动物的特点进行分类,了解分类的方法,初步认识“分类”在研究动物活动中的重要性。

当然,分类不是最终的目的,学生进行多种方法的分类,实际上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多角度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最后“单元总结”部分,需要学生回忆植物的共同特点,然后结合对动物“生命体特征”的认识,初步感知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科学观察、描述、记录动物的过程,他们对部分动物个体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已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头脑中的动物形象已不能仅仅局限于纯经验层面上的个体认知,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来对动物的认识进行综合梳理。

“分类”方法的使用使学生能够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去识别了解更多的动物,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没有书写动物名字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编序号的方法来学习分类。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学生初步体会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动物具有多样性。

2.学生知道动物之间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科学探究1.学生能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进行学习。

2.学生通过分类活动,不断完善自己对动物的原有认识。

◆科学态度学生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学生从动物种类繁多的认识中意识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确定动物分类的标准,能根据自定的标准准确地给动物分类。

难点:学生能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教师:1套教科书中10种动物的彩色卡片、课件。

学生:两位学生1套教科书中10种动物的彩色卡片,学生活动手册。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给动物分类》|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给动物分类》|教科版
-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掌握按体型、生活环境、食性等分类方法,如将动物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爱自然。
2.教学难点
(1)动物分类的依据及具体分类方法;
(2)对不同类群动物特征的深入理解;
(3)在实践操作中,正确运用分类方法对动物进行分类。
然而,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同学对某些特殊动物分类的依据理解不够透彻,例如蝙蝠为何属于哺乳动物。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这些难点进行更详细的解释和举例。
实践活动环节,同学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他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展示出了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分类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错误。为此,我在引导讨论时,更加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给动物分类》|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给动物分类》|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本章节内容主要基于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第三节“有趣的动物分类”。具体内容包括:
1.引导学生了解动物分类的基本概念;
2.介绍常见的动物分类方法,如按体型、生活环境、食性等进行分类;
3.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认识不同类群动物的特征;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动物分类的知识。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我发现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动物非常感兴趣,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理论介绍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同学对动物分类的基本概念掌握得不够牢固,因此在讲解过程中,我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案例分析环节,同学们通过具体的例子,对分类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6.给动物分类》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6.给动物分类》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6.给动物分类》教案一. 教材分析《6.给动物分类》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学会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使学生掌握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动物充满好奇,乐于探究。

但学生在分类方面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征,培养学生分类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知道可以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动物分类的方法,学会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征,培养学生分类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实例教学法:教师通过展示生动的动物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分类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和实物,如: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等。

2.准备分类卡片,上面写有各种动物的名称。

3.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特征,激发学生对动物分类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动物分类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征,如:形态、习性、生活环境等。

然后,教师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根据特征进行分类。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讨论,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

巩固(5分钟)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类训练,让学生独立完成动物分类的任务。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教案(2)一. 教材分析《给动物分类》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分类方法和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动物的分类知识,提高对动物的认知能力。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具有浓厚的兴趣,生活中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动物。

但是,他们对动物的分类知识了解不多,分类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分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分类方法和特点,能够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提高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动物的分类方法,能够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动物特点的能力,以及分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观察比较法:培养学生观察动物特点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动物之间的异同。

3.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动物分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动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特点。

教师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给动物分类。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动物之间的异同,帮助他们理解分类的依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动物图片,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教案2一. 教材分析《给动物分类》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学会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动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喜欢观察动物,对动物感兴趣。

但是,他们对动物的分类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学会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动物的分类方法,学会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2.难点:让学生能够独立地对动物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动物的特征,发现分类的依据。

2.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对动物进行分类,巩固分类方法。

3.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类。

2.准备分类卡片,上面写有各种动物的名称,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3.准备PPT,用于展示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都属于哪个分类吗?”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动物的特征,如:哺乳动物有毛发、体温恒定等;鸟类有羽毛、体温恒定等;爬行动物有鳞片、体温不恒定等。

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特征,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套分类卡片。

让学生根据PPT上呈现的特征,对卡片上的动物进行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他们对动物进行分类的过程。

让其他学生观察他们的分类方法,并给予评价。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6给动物分类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6给动物分类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因此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显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事实上《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差不多一致。

【教材简析】分类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差不多方法之一,从一年级开始训练分类对学生把握事物的特点具有积极意义。

本课借助动物的多样性,训练学生的分类能力,让学生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

按照鸟类、昆虫、鱼类等标准分类是小学中段的教学目标,因此本课的分类练习不是动物形状学上的分类,而是往常5课学习和认识的动物为题材,依据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的分类练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辨别和归类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2.6《给动物分类》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2.6《给动物分类》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2.6《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课题给动物分类单元 2 学科科学年级 1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体会动物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动物。

科学探究1、能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

2、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科学态度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2、认识到分类能更好地认识事物重点体会动物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动物。

难点能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活动动物王国要开运动大会。

国王邀请所有的动物参加。

比赛项目有:游泳比赛、飞行比赛、奔跑比赛……各比赛项目谁能参加,谁不能参加,你知道吗?填报运动员参赛表。

2、小结其实,刚才的活动就是给动物进行分类。

分类是一种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

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

为了便于研究,有的科学家一生都在对动物进行分类研究。

交流并填表在无形中知道分类概念,由浅入深,了解分类的意义讲授新课一、给动物分类你还记得这些动物吗?它们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征?这些动物该怎样分类?【方法指导】第一步:给下面的动物卡片编号。

第二步:自己确定一份分类标准,给动物分类。

第三步:与同学交流分类的方法和结果。

二、研讨1、我们有哪些给动物分类的方法?【提示】水中的和陆地上的会飞的和不会飞的有羽毛的和没有羽毛的交流回答给动物分类讨论交流掌握分类方法,正确地给动物分类。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6给动物分类 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6给动物分类 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6给动物分类教科版【教材简析】分类是人类看法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从一年级末尾训练分类对先生掌握事物的特征具有积极意义。

本课借助植物的多样性,训练先生的分类才干,让先生尝试对植物停止分类。

依照鸟类、昆虫、鱼类等规范分类是小学中段的教学目的,所以本课的分类练习不是植物形状学上的分类,而是以前5课学习和看法的植物为题材,依据自己的分类规范,停止的分类练习,重点在于培育先生的比拟、区分和归类才干。

教科书第40页〝聚焦〞局部首先对植物的多样性停止了描画。

植物的种类这么多,如何更方便地学习呢?教科书通知先生〝为了便于研讨,迷信家对植物停止了分类〞。

迷信家对植物的分类大多是植物形状学的分类,但这句话所要传达给先生的重点是,分类是一种看法事物的方法,因此这节课我们也来分类,用分类的方法进一步观察植物。

本课〝探求〞局部的主要义务是给植物分类,其实就是先生用植物停止分类练习。

在分类的进程中,先生需求运用之前观察植物形状时的发现,如有足、有壳、生活在水里等,同时也需求对植物形状停止再一次观察并剖析。

就像记载的目的是促进先生更好地观察一样,分类也有促进先生进一步观察、比拟的作用。

教科书分三步指点先生给植物分类:1.给下面的植物卡片编号。

植物不像植物,它会运动,所以这里的植物以卡片的方式给先生。

教科书出示了狗、蝴蝶、鸡、蛞蝓、蚂蚁、金鱼、蜗牛、老虎、喜鹊和蛤等。

这些植物都是前面几课出现过的,先生对它们比拟熟习。

思索到植物较多,教科书指点先生给植物卡片编号,这样一年级先生记载起来就方便多了。

每个小组的植物要一样,并且编号也一样,便于交流和讨论。

2.自己确定一种分类规范,给植物分类。

这里的分类规范只需是合理的都应给予一定,如依据是不是生活在水里,分红生活在水里的和生活在陆地上的两类;依据有没有脚,分红有脚的和没脚的两类;依据有没有毛,分红有毛的和没毛的两类;依据是不是会飞,分红会飞的和不会飞的两类;依据有没有壳,分红有壳的和没壳的两类等等。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6给动物分类 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6给动物分类 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教学目的】迷信知识的目的1.了解大自然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植物,植物具有多样性。

2.知道植物之间有相反点和不同点,可以依据一定的规范停止分类。

3.知道依照不同的规范,可以失掉不同的分类结果。

迷信探求目的1.体会植物的异同,能依据一定的规范给植物分类。

2.能与同窗讨论并构成多种分类规范。

3.经过火类活动,不时完善自己对植物的看法,感受植物的多样性。

迷信态度目的1.情愿倾听并分享他人的分类规范和结果。

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念。

迷信技术、社会与环境目的1.看法到植物具有自身共同的特征,体会植物的多样性。

2.感受植物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植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教学重难点】重点:比拟一些植物异同,确定一个分类规范,把植物分红两类。

难点:按各种不同的规范给植物分类,感受植物的多样性。

【教学预备】先生:每个小组1套10种植物的黑色卡片、一块KT板、一支记号笔。

每个先生一个植物头套。

教员:课件等。

【教学进程】课前游戏:猜谜语〔猜出某种植物称号并模拟〕。

一、聚焦新课植物王国要举行一场狂欢节,狮子大王想请小冤家们一同做管理员,你们情愿吗?要求:只要遵守规那么、仔细倾听、积极思索的小冤家才可以当管理员。

你们能做到吗?〔植物狂欢节的卡通场景〕二、给植物分类1.回忆分类三只植物进入游戏区。

师:狂欢节马上就要末尾了,曾经有3只植物到了,他们要去玩游戏,有飞行游戏和跑步游戏,你觉得它们应该去哪一个游戏区?〔1〕给蝴蝶、狗和麻雀按游戏区分类〔飞行游戏和跑步游戏〕。

〔2〕引出:分类和规范〔会不会飞〕。

2.确立规范六只植物进入扮演区。

〔1〕服装扮演前支付鞋子,一切植物都要穿鞋子吗?为什么它不用穿鞋子?给蝴蝶、狗、麻雀、金鱼、蚯蚓和老虎依照〔有没有脚〕停止分类。

〔小组协作〕〔2〕把六只植物分红了两个区域去扮演:金鱼一类,蝴蝶、狗、麻雀、蚯蚓、老虎一类。

先生猜想,分类的规范是什么?〔会不会游泳、生活的中央不同〕〔3〕应用56教室软件停止汇报交流,小结:刚才我们定了哪几个规范给植物停止分类?〔会不会飞、有没有脚、生活的中央不同〕3.自定规范十只植物进入交友区。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教学课件
A.鸡 B.麻雀 C.蚯蚓 D.蛇
3.下列( B )不是鱼类。
A.鲫鱼B.甲鱼C.鲤鱼 D.鲨鱼
4.下面的动物中不同类的是( C )。
A.
B.
C.
5.下面的动物中不同类的是( B )。
A.
B.
C.
D. D.
练一练
二、判断题
1.动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 )
2.导盲犬可以帮助盲人安全的走路、乘车和传递物品。( √ )
3.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生长。( √
)
4.蜣螂以粪便为食,它是大自然的“清洁工”。( √ )
5.蚊子在大自然中一点用处也没有,我们应该把蚊子全部消灭。( ×
)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动物》
gěi dòng wù fēn lèi
6.给动物分类
2023春新版
分类
给图形分类
猜一猜
zhè shì shén me dòng wù
这是什么动物?猜一猜来自jīn yú金鱼
猜一猜
zhè shì shén me dòng wù
这是什么动物?
猜一猜
lǎo hǔ
老虎
1.我的分类标准是:
rì qī
日期:

wǒ de lìng yí gè fēn lèi biāo zhǔn shì
2.我的另一个分类标准是:

分类
shuí shì fēn lèi xiǎo néng shǒu
谁是分类小能手?
shuō yi shuō fēn lèi de fāng fǎ
1.说一说:分类的方法。
gào sù dà jiā
fēn lèi de jiē guǒ
2.告诉大家:分类的结果。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6《给动物分类》教案(2)一. 教材分析《给动物分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基本分类方法,通过观察和比较,学会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对动物感兴趣,乐于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

但他们在分类方面的经验可能有限,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顾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分类方法,知道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动物的基本分类方法,知道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动物的特点,从而进行正确的分类。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特点。

2.观察比较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分类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和实物,如鱼、鸟、昆虫、贝壳等。

2.准备分类卡片,上面写有各种动物的名称。

3.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动物可以怎么分类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动物的特点。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分类卡片,让学生将卡片上的动物按照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进行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给动物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动物,动物具有多样性。

2.动物之间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知道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一定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

在分类过程中,体会动物的异同,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2.能与同学讨论并形成多种分类标准。

3.通过分类活动,不断完善自己对动物的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并分享他人的分类依据和结果。

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分类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动物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确定动物分类的标准,把动物分成两类。

教学难点: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具准备:
为学生准备:每组1套教科书中10种动物的彩色卡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1套教科书中10种动物的彩色大卡片、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
一、聚焦新课
1.课件出示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提问:你认识这些动物吗?学生说出动物的名
字。

2.教师小结: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

为了便于研究,科学家对动物进
行了分类。

(板书:给动物分类)
二、给动物分类
(一)给动物卡片编号
1.依次出示动物卡片,提问:这些动物你认识吗?请学生说说动物的名字,并简
要说说该动物有什么特点。

2.给这些动物卡片编号。

教师:为了便于分类和交流,我们统一给动物卡片编上号。

教师示范:在狗卡片上标上①号,蝴蝶卡片上标上②号,鸡卡片上标上③号,蛞蝓
卡片上标上④号,蚂蚁卡片上标上⑤号,金鱼卡片上标上⑥号,蜗牛卡片上标上⑦号,
老虎卡片上标上⑧号,喜鹊卡片上标上⑨号,蛤卡片上标上⑩号
(投影展示在屏幕上)
3.给学生分发卡片,学生参照屏幕统一给动物编号。

(二)给动物分类
1.分类活动。

教师提问:你能给这些动物分类吗?怎么进行分类呢?
引导学生做出如下回答:想要给动物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并且每次分类只
有一个标准。

教师举例:有的动物有脚,有的动物没有脚,因此,我能确定一个分类标准:有没
有脚。

将有脚的狗、蝴蝶、鸡、蛞蝓、蚂蚁、蜗牛、老虎、喜鹊、蛤归为一类(边说边
将这些动物卡片摆放到一起),将没有脚的金鱼归为另一类(将金鱼卡片放到另一边)。

(教师适当解释:蛞蝓和蜗牛的“腹足”是脚,蛤的“斧足”也是脚。


2.活动手册填写指导。

将我们的分类方法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为了方便记录,我们用编号来代替动物名称。

我的分类标准是:有没有脚。

3.小组进行动物分类活动。

先商定分类标准,再进行分类。

分好后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然后思考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鼓励小组内记录两种或多种分类方法。

三、交流研讨
1.投影下展示汇报。

先说一说你的分类标准,然后告诉大家你的分类结果。

同一分类标准的同学表达意见及建议,教师适当修正补充,并将学生的汇报结果填写在班级记录单上。

2.小结。

教师将学生的分类方法汇总到黑板上,小结:“我们有哪些分类的方法?”
3.讨论。

每种分类的结果一样吗?从多种分类标准中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四、归纳整理
1.学生回忆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会长大、会繁殖后代、需要吃食物、需要空气、需要水……
2.哪些特点植物也有?归纳动植物的共同特点。

3.小结: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板书设计:
6.给动物分类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3 页共3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