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及现状分析_胡雪松

合集下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志愿服务活动在高校大学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增加和扩大,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专业性在一些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由于缺乏专业化的指导和组织,很多志愿者的服务行为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导致志愿者的服务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二、解决措施1. 加强专业指导和培训针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专业性的问题,高校可以加强对志愿者的专业指导和培训,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为志愿者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专业性和水平。

2. 建立长期规划和组织针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长期性的问题,高校可以建立长期规划和组织机制,制定长期的志愿服务计划,引导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和投入。

可以通过制定长期的志愿服务计划,鼓励志愿者们形成长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3. 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针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监督和评估的问题,高校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志愿者的服务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估。

可以通过建立志愿者服务档案,定期评估志愿者的服务表现,及时纠正不当行为,提高志愿服务的品质和水平。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通过加强专业指导和培训、建立长期规划和组织、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等方式,可以提升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品质和水平,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发展和普及。

希望未来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更加成熟,发展的更好。

高校志愿者服务队服务效力的研究及提高策略

高校志愿者服务队服务效力的研究及提高策略

高校志愿者服务队服务效力的研究及提高策略一、引言高校志愿者服务队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开展各种志愿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群,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为了提高高校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效力,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不断提升高校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1.现状分析高校志愿者服务队在服务效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有的高校志愿者服务队参与度不够高,志愿者数量不足,导致服务难以覆盖更多的人群。

部分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项目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无法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

一些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专业性和持续性,影响了服务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高校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效力有待提高。

2.存在问题高校志愿者服务队服务效力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人员参与度不足、服务项目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等方面。

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效力,也影响到整个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3.原因分析导致高校志愿者服务队服务效力不高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是学生自身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服务中;二是一些学校对志愿服务的关注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三是一些志愿者服务队的管理和支持不到位,无法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对外部的需求和变化缺乏及时的反应和调整。

1.加强组织引导学校应加强对志愿者服务队的组织引导,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志愿服务的参与度。

通过校园宣传、教育讲座、文化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理念,提高志愿者服务队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2.丰富服务项目志愿者服务队应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特长,丰富服务项目,拓展服务领域。

不仅可以开展传统的社区服务、环保活动等项目,还可以积极参与公益讲座、义诊医疗、帮扶教育等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提高服务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3.提高服务质量志愿者服务队应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

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和机构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服务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困境及对策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困境及对策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困境及对策前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公益活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者工作成为了一种十分受欢迎的公益形式。

高校青年是我国志愿者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在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实践中,却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探讨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困境及对策。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现状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庞大但活跃度不高随着志愿者精神的传播和社会公益意识的不断提高,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庞大。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活跃度不高。

部分原因是因为一些青年缺少主动性和自律性,缺乏对志愿者活动的热爱和使命感。

此外,也存在着工作计划不合理、组织和管理水平不高、工作内容不吸引人等问题,进一步降低了志愿者的活跃度。

工作成果不明显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成果是很难量化的,因此志愿者很难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价值。

这会降低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和耐心。

同时,一些高校对于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支持。

缺乏经费和物资支持高校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往往需要经费和物资支持,但是这方面的资金和物资却很匮乏。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较不发达或存在经济困难的地区,资金和物资匮乏的问题更为严重。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对策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和实际意义为提升高校志愿者的活跃度,组织者应该更多地考虑志愿者的兴趣爱好以及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要让志愿者们在志愿活动中找到实际的意义,发挥他们的所长和特长,在工作的过程中保持兴奋和热情。

加强组织和管理要保持活跃的志愿者队伍,必须要加强组织和管理。

这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和引导,加强与社区联系与沟通,提高组织和管理的水平。

同时,要让志愿者们获得真正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增加资金和物资投入为改善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基本条件,应该增加资金和物资投入,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设备。

如鼓励社会各界资助、开展募捐、积极申请政府资助等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摘要】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导致志愿者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其次是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服务质量;还有就是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不能持续对社会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组织引导和管理、提升志愿者素质培训以及建立长效机制和持续服务项目等措施。

通过规范性和可持续性的措施,加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解决措施、引导、管理、素质、培训、长期性、持续性、规范性、可持续性1. 引言1.1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活动。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志愿服务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状和发展需求,增进与社会的联系与互动,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参与志愿服务还能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社会经验,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有助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有益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对大学生自身的能力提升和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加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对于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提升国家文明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问题一: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存在问题之一是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

由于志愿服务活动通常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和参与的,缺乏专业化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导致志愿者活动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

一些学生组织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缺乏有效的引导,无法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也容易导致志愿者们在活动中出现混乱和不协调的情况。

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可能存在着安全隐患。

缺乏专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志愿者们在执行任务时可能出现安全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容易出现意外事件。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十分重要且有益的社会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组织不够规范。

由于高校志愿者数量的增加和志愿服务项目的多样性,一些学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在组织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活动安排等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很规范,导致了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不够显著。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建立更加规范化的志愿服务组织。

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志愿服务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活动安排等工作。

可以借鉴成熟的社会组织管理经验,建立起专业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服务内容单一。

一些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以社区服务为主,服务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这样一来,不仅难以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也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

高校可以开展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环保服务、文化交流、老年关爱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项目。

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参与热情。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长期性。

一些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往往是一次性的短期活动,缺乏长期的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这样一来,难以形成积极的志愿服务氛围,也难以实现志愿服务的长期效果。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期性规划。

高校可以制定长期的志愿服务项目计划,从短期活动延伸到长期服务,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志愿服务体系。

可以加强对志愿者的引导和激励,鼓励他们参与更长期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持续性的志愿服务氛围。

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高校志愿服务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参与人数不足、服务项目单一、管理不规范等,迫切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通过对高校志愿服务现状的分析,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在推进高校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1. 参与人数不足当前,虽然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但是高校志愿服务的参与人数仍然不够理想。

许多学生对于志愿服务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这是一种强制性的义务性活动,缺乏自愿参与的积极性。

2. 服务项目单一大部分高校的志愿服务项目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公益形式,如支教、环保、慰问孤寡老人等,缺乏多样性和个性化,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3. 管理不规范由于高校志愿服务的参与人数较多,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有的学校缺乏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志愿服务活动往往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管理,容易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1. 学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数学生对于志愿服务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这是一种被动接受的义务性活动,缺乏真正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再加上目前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时间安排较为紧张,使得他们很难主动腾出时间参与志愿服务。

三、对策和建议1.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针对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误区,高校应该在宣传中加强引导,鼓励学生自愿参与志愿服务,并明确表示志愿服务是一种自愿性的行为,不是强制性的义务。

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让他们从内心认同和接受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2. 丰富志愿服务项目高校应该在志愿服务项目的设立上进行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规划,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设置不同方向的志愿服务项目,使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体验和体会。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生活的一部分。

高校青年学生是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培养责任感和爱心,还能够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目前高校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们需要开展服务创新,以激发高校青年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志愿服务的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一、现状分析1. 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现在的高校学生大多数更倾向于选择课余时间去打游戏、看电视、聚餐等方式来放松自己。

对于社会活动的参与热情并不高,更别说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这种现象造成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人数不足,也影响了志愿服务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2. 志愿服务项目缺乏吸引力很多高校的志愿服务项目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和吸引力,导致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兴趣不高。

一些常见的志愿服务项目如清洁卫生、义卖募捐等,已经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缺乏新意和刺激。

若想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就需要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创新和多样化。

3. 志愿服务机构管理混乱志愿服务机构在很多高校并不完善,管理混乱成了常态。

机构内部人员不足,志愿者缺乏有效指导和管理,导致志愿服务活动的推进效果不佳。

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志愿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也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现状的分析显示,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

为了改善现状,我们需开展服务创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志愿服务的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二、服务创新的内容1. 多元化志愿服务项目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项目的内容上我们可以进行多元化的创新。

可以开展科技科普、社区调研、环境保护、农村支教等项目,让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获得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丰富业余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志愿服务项目的多元化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志愿服务的实用性和社会影响力。

2. 激励措施的创新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我们可以在激励措施上进行创新。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在当前社会中,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有益社会的行为举措,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然而,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和志愿服务项目的多样化,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需要我们积极寻找解决对策。

首先,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参与热情不高。

一些大学生或许只是因为完成学校要求而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并没有深刻的认识。

这导致了志愿服务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也影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其次,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管理不规范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机制,导致志愿者在活动过程中出现行为失范、效率低下等情况。

志愿服务项目的管理缺位不仅降低了服务质量,也影响了参与者的积极性。

此外,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本身的内容不够吸引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单一的服务形式和内容可能无法满足不同志愿者的需求和兴趣,导致志愿者缺乏长期的参与动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改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

首先,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举办讲座、展览、主题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参与意愿。

其次,加强志愿服务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设立专门的志愿服务部门或者机构,明确志愿服务的指导思想和服务目标,为志愿者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志愿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

此外,鼓励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其中。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专业和爱好,设计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项目,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同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总的来说,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有益社会的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在推动志愿服务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

通过加强宣传引导、规范管理监督和开展多样化项目,可以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青年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

志愿服务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够帮助他们锻炼实践能力,增加社会经验。

当前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仍存在不少问题,包括服务内容单一、活动模式陈旧、参与度不高等。

有必要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创新的服务模式和建议,以推动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分析1. 服务内容单一目前,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服务内容大多是在社区开展义务劳动、为孤寡老人或残障儿童提供陪伴和关爱、参与环境保护等。

这些活动虽然有益于社会,但缺乏多样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导致参与度不高。

2. 活动模式陈旧目前的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模式陈旧,大多是通过学校组织的方式,缺乏创意和活力。

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性和持续性,缺乏吸引力。

3. 参与度不高由于服务内容单一、活动模式陈旧,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度并不高。

很多学生只是因为学校要求或者为了填充简历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真正的热情和动力。

二、开展服务创新的必要性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不足,有必要开展服务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志愿服务的参与度和效果。

可以尝试创新的志愿服务活动模式,例如通过志愿者俱乐部、志愿者联盟等形式组织活动,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增加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持续性。

3. 提高服务质量为了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可以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同时建立完善的志愿者管理机制,激励和奖励优秀志愿者,提高服务的效率和影响力。

三、推动服务创新的途径和建议1. 加强组织引导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强引导和组织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有吸引力的志愿服务机会,同时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加服务的创新性和活力。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教育的普及,更多的大学生开始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然而,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质量不高、服务项目单一、参与率低等。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问题一:服务质量不高服务质量不高是当前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普遍问题之一。

一些志愿者缺乏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难以胜任一些专业性、复杂性或难度较大的志愿服务项目。

一些志愿者也缺乏服务所需的耐心和细心,影响到服务质量。

解决措施:提高培训和管理水平。

为志愿者提供专业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心理辅导等全方位的培训。

同时,加强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加强对志愿者的指导和监督,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问题二:服务项目单一当前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以助学、支教、扶贫等为主,志愿服务项目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实效性。

一些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解决措施:拓展志愿服务项目。

建立广泛联系和协作的社会资源网络,开展更多种类和形式的志愿服务项目,涉及关爱老年人、儿童、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同时,根据志愿服务的实际需求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志愿者积极性和参与度。

问题三:参与率低当前大学生中很多人抱着消极的心态对待志愿服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较少。

一些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也存在招募管道窄、推广不够等问题,导致志愿者招募难度大。

解决措施:加强宣传和推广。

加强对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宣传重点放在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等方面,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同时,与社区、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保持联系,提高志愿者的招募渠道和成功率。

结语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这并不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教育、提高管理、拓展项目、加强宣传等多种方式,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校的志愿服务在大学生们中间也日益受到重视。

志愿服务不仅可以帮助社会解决一些问题,同时也能够增强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目前高校志愿服务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提出对策。

一、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1. 志愿服务项目单一目前高校志愿服务的项目单一化比较严重,大多数志愿服务都是面向特定群体或特定事件的,比如慰问孤寡老人、义务植树等。

这种单一的志愿服务项目难以满足大学生们的多样化需求,也难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2. 参与率不高尽管高校志愿服务在宣传上做得较为充分,但实际参与率却并不高。

很多大学生们对志愿服务的认识还停留在“义务”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志愿服务可以对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3. 缺乏专业性高校志愿服务的组织者通常是学生会或者社团成员,他们在志愿服务方面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导致志愿服务的专业性不足。

这也使得志愿服务项目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1. 丰富多样的项目设计高校应该在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上更加注重多样性和个性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比如可以开设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调研项目、环保项目、文化交流项目等,让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志愿服务项目。

2. 提高参与率针对参与率不高的问题,高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大学生们的参与度。

可以开展一些有趣有意义的活动来吸引他们,比如举办志愿服务技能比赛、组织志愿服务经验交流会等,让更多的学生意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3. 加强专业培训高校可以将志愿服务纳入到学生的课程中,开设相关的专业培训课程,如社会工作、公益管理等。

通过系统的培训,可以使志愿服务的组织者更加专业化,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4. 拓展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高校可以积极拓展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借助社会组织的资源和经验,共同开展志愿服务项目。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志愿服务项目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和专业性。

5. 强化激励机制高校可以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荣誉,比如发放志愿服务证书、评选最佳志愿者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与思考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与思考志愿服务是指个人在履行自己责任与义务的前提下,自愿无偿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与技能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工作贡献力量的行动。

从1993年开始,中国志愿者行动被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

大学生志愿者也逐渐成为社会志愿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前多数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青睐,对大学生志愿道路的研究以及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在事实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与对策。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首先,从组织者方面来看,一般由各高校的团委来负责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了使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更加有序的开展,高校通常会选择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总队的方式,然后通过各系院团委的帮助,在各系成立相应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分队。

从而构成一个全校性的志愿服务系统,更加有序高效的开展一系列青年志愿活动。

另外,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时间来看,各高校将志愿服务活动贯穿在大学生的一学年中,同时又有重点集中,尤其把重点放在大学生的暑假期间。

由于暑假时间较为宽裕,这便为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一)高校志愿活动组织者的问题。

一个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情况往往跟活动的组织者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中国是一个志愿服务开展相对较晚的国家。

因此,不管是在志愿服务机制方面还是在宣传效果方面与部分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势必会影响大学生对青年志愿服务的理解,产生一定的思想误区。

另外,各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一般为该校的在校大学生,而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以及经验方面的局限,往往影响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策划。

同时在校大学生易把眼光局限在校内,从而未能与社会更好的接轨。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单薄性问题。

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志愿服务内容类型的单薄,当今大学校园的志愿服务活动大部分仍然是从传统路线出发,开展一系列的传统志愿服务活动。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近年来,一些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本文将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参与度不高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志愿服务内容单一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内容上比较单一,很多活动都是以慰问孤寡老人、义务辅导等为主,缺乏特色和创新,使得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够。

3. 志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志愿者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志愿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他们的服务不够专业和有效。

4. 志愿服务缺乏长效机制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缺乏长效机制,很多活动都是偶尔性的,缺乏持续性和连续性,使得其社会影响力大打折扣。

二、解决措施1. 提高参与度学校应该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例如设置学分奖励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奖励机制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2. 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共同合作,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例如可以开展环保、健康、创业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3. 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学校应该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也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机构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保证其质量和效果。

4. 建立长效机制学校和社会组织应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建立志愿服务社团或基地,使得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持续开展,增强其社会影响力。

5. 特色化发展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地域环境,制定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如开展农村扶贫、乡村振兴等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中体验和实践。

高校青年志愿者开展活动现状及问题分析

高校青年志愿者开展活动现状及问题分析

高校青年志愿者开展活动现状及问题分析引言:目前来看,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存在较多的问题,不利于活动的持续开展。

因此,还应加强对高校青年志愿者开展活动现状及问题的分析,以便寻求有效的对策推动高校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1江苏省高校青年志愿者开展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1.1调查对象及方法为了解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开展活动的现状,江苏省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者以江苏省五所高校(南京审计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职业大学、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市职业大学)的1000名高校青年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问卷983份,其中有效问卷960份,无效问卷23份。

调查对象全部为这五所高校的在校生,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本科生910人,研究生50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分别为55%和45%。

在调查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了深度访谈和实地参与观察,并对结果进行了汇总,以确认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情况。

1.2调查结果从调查分析情况来看,江苏省高校近年来完成了较多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并完成了校外良好服务平台的创建,开展的活动包含支教助学、社会服务、助老扶困、赛事服务等多种。

而各高校普遍建立了多个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直接隶属校团委管理,已经形成了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

(1)服务内容组成从学生参与的志愿者活动来看,39%的学生表示自己参加的活动为公益爱心活动,23%的学生表示参加了大型社会活动,包含奥运会、全运会等,20%的学生表示参加了日常社会服务活动,18%的学生表示参加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志愿活动。

从总体上来看,大多数学生参加的志愿者活动为公益爱心活动。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拥有较强的社会公益心,愿意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

(2)活动参加时间从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时间角度来看,76%的志愿者表示自己参加的活动时间在1.5-3小时之间,23%的学生表示参加活动时间在3-5小时之间,其余学生表示活动时间不足1.5小时。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与思考(2)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与思考(2)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与思考(2)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与思考密相连的,所以这就要求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时代性,开展传统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结合各自专业特色来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活动。

大力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创新与拓展。

(二)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金保障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资金来源,一方面是院系团委或有关部门的拨款,另一方面是来源于社会企业的赞助。

由于资金的有限性从而制约了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

因此,应当制定一些政策来鼓励有关部门或企业对志愿活动的资金支持,例如:对于曾对志愿服务活动给予过资金等其他方面帮助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颁发一定的荣誉证明,对于企事业单位还可以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从而调动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更好的实现在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保障。

(三)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志愿者的法律保障机制。

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志愿者的安全保障与法律支持,可以通过制定并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以及志愿服务安全知识的培训,让大学生志愿者得到法律的保障。

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应当对志愿服务有跟深刻的认识与调研,从而更好的建立和完善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大学生的权益在社会、政府和学校都得到充分的.维护,让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更加持续的向前发展。

总之,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也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对大学生自身而言,起到了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作用。

另外,也对社会志愿服务事业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所以,在今后的上生活中,更需要人们正确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以及在活动中产生的问题,从而制定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更好的培养得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大学生群体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和思考2017-05-11 22:13 | #2楼一、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志愿服务的内涵与特点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不分年龄、性别、民族、宗教及政治背景,愿意贡献个人的时间与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回报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增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当前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在实践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参与度不高、组织管理不规范等方面。

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制度化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包括加强组织引导、建立奖励机制等。

探讨了实施这些对策的具体路径。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有待改善,通过本文提出的对策建议和实施路径,可以进一步提升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效率和影响力,展望未来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现状、问题、原因、对策、实施路径、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高校已成为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服务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

学校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而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高校发展的不断深化,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也在不断拓展和完善,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目前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存在一些问题,如参与率不高、活动质量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活动的发展和效果。

对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对于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

研究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这一活动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具体来说,研究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在于:帮助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志愿服务已经成为高校青年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志愿服务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前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服务项目单一、服务方式单一、参与人数不足等,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服务创新的探究。

服务项目需要多样化。

目前的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主要集中在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等方面,种类相对单一。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探索,开展更多多样化的服务项目。

可以开展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城市绿化、垃圾分类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以开展与健康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到社区体检、义诊等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服务项目,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

服务方式需要创新。

目前的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主要以集中式服务为主,即学生自愿参与到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中。

虽然这种方式能够集中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但缺乏灵活性和便利性。

我们可以借鉴互联网技术,开展分布式服务。

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自主选择参与的项目和时间,并通过网络渠道与服务对象进行联系。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同时也便于组织方进行统筹安排和资源分配。

参与人数需增加。

目前的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参与人数相对较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理解不足。

我们需要提高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和了解。

可以通过宣传校园内的优秀志愿服务案例,组织志愿服务讲座和培训,开展志愿服务体验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创新的服务方式和有效的宣传教育,能够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公益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不仅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群,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进行服务创新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分析目前,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许多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志愿者组织,并且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

这些活动涉及到教育、环保、扶贫等各个领域,对提高社会公益事业的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与此也不能忽视一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的课业压力和社团活动等其他任务,许多学生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一些学生可能缺乏对志愿服务的兴趣和认识,导致他们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一些志愿服务活动本身可能存在着不够完善的问题,比如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缺乏专业的指导等。

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着时间、兴趣和实施等多方面的挑战,这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创新。

1. 培养学生的意识和动机在高校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兴趣和认识。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志愿服务课程,或者组织一些关于公益事业的讲座和活动。

学校也可以通过宣传报道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的成功案例,来激发更多学生的志愿参与意识。

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比如给予相应的学分或者荣誉奖励。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2. 创新志愿服务形式除了传统的志愿服务活动外,还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来开展志愿服务。

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组织线上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也可以尝试组织一些新颖的志愿服务项目,比如开展公益演出、文艺表演等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还可以探索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志愿服务活动更加贴近社会实际,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优秀品质的重要途径。

目前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参与度低等。

有必要进行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以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需要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掌握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态度和需求,了解学生愿意参与的服务形式、内容和时间等。

还需了解学校对志愿服务的支持政策和资源分配情况。

通过这些了解,可以发现现有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的创新提供数据支持。

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可以开展志愿服务的创新实践。

可以引入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技术,组建虚拟志愿服务团队,利用在线平台开展线上志愿服务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还可以创新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例如开展环保、反贫困等具有社会意义的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选项。

可以与社区、企业等进行合作,开展专业性的志愿服务项目,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高校可以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宣传介绍优秀志愿者的事迹和经验分享,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可以通过组织志愿服务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志愿服务能力和专业素养。

可以设置志愿服务学分制度,将志愿服务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增强学生参与的动力和意愿。

需要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评估志愿服务的效果和问题,并及时调整创新策略。

通过定期的反馈和评估,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服务创新需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通过创新实践和宣传引导,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需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不断优化和改进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志愿者。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的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既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一种自我成长与实践的机会。

目前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开展服务创新进行探究,探讨如何推动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创新发展。

一、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现状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在我国已经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各大高校都积极开展着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

从敬老院的义工活动到社区环境整治,从支教到慰问贫困家庭,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非常丰富多样。

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既可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又可以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的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

志愿服务的范围和内容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以传统的形式为主,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部分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参与缺乏积极性,只是出于学校对学分的要求,缺乏真正的社会责任感。

一些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时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如果不加以改进和创新,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也将受到一定的局限。

为了解决目前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创新。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

1. 服务内容的创新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应该更加多样化和具有针对性。

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如环保主题、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等,让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还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服务领域,如科技支教、金融扶贫等,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传统的志愿服务形式主要以义工和社区活动为主,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志愿服务提供了更多的创新途径。

可以通过建立线上志愿服务平台,让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更便捷地找到志愿服务的机会,并进行在线培训和服务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11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 ol.32, No.11 2012年11月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November. 2012, 061~062 如何提升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及现状分析胡雪松(厦门华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内容提要]近年来,中国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服务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但仍存在许多实际问题。

如何更好地管理高校志愿者活动,同时在现有机制前提下,与各项高校工作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志愿服务的整体水平,需要不断研究。

[关键词] 志愿服务;结合;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 G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2)11-0061-02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传统美德,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有意义活动。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建立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宗旨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探索青年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思路和实施方法,认真组织大学生广泛参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以“立足校内,服务社会”为活动平台,积极开展活动,加强同学对“提高自我,回报社会”社会责任感与服务精神的培养,使广大同学在得到锻炼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校在地方的影响力。

一、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美誉度[1]1.加强队伍建设,为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奠定坚实基础1.1 扩大学生参与面,壮大志愿者队伍。

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扎实的工作态度、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专业高校志愿者活动队伍,是发展我国群众事业和青年志愿活动事业的有力保障。

因此完善其组织招募机制,让更多的有志青年参与高校志愿者活动队伍,是志愿者事业发展的基础。

学校在构建志愿服务队时,应将志愿服务队构建成由青年志愿者协会、班级团支部志愿者服务支队、党支部志愿服务队、专业志愿服务队、阳光成长计划成员志愿服务队的体系,不同结构、不同层次的志愿队伍,相互交流、补充、协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得以全面开展。

1.2 完善队伍培训体系。

首先对志愿者的服务理念进行培训,使志愿者正确认识自己角色定位、责任、义务和权力,更正确地认识所从事的志愿服务工作的意义,从而更好地传承志愿精神,增强参与志愿服务的自觉性。

其次通过理论授课、模拟实验、拓展训练等形式对青年志愿者进行理论技能培训,如专业理论培训,综合素质拓展等,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以此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和质量。

2.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基地化、品牌化建设,做好“精品志愿服务”项目2.1志愿服务的基地化建设。

为推动青年大学生志愿活动走向社会,落实到基层,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对青年志愿者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形成志愿者活动的强大合力,学校在校内外建立固定的服务基地,规范服务内容,保证服务对象,以实现青年志愿者的示范功能、辐射功能和教育功能。

同时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所在单位通过签订协议、挂牌授旗等形式与社会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在街道社区、福利院、敬老院、公交运营公司、贫困欠发达地区小学等。

2.2 打造品牌,树立精品志愿服务。

在基地化建设的同时,志愿者服务团队应倾力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品牌,因为有了品牌,青年大学生志愿活动就能更好地对外宣传,让更多人知道、认识、熟悉、理解志愿者,进一步扩大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树立大学生志愿者在社会服务中的良好形象,激励更多志愿者投身到志愿者行列中。

我院青年志愿者团队依托专业特色,建立并开展突出学院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具体如下:3.健全考评、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2]高校在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上,应坚持“六个原则:即“自愿参与原则、分工协作原则、动态调整原则、针对指导原则、持续延展原则、评价激励原则”。

为体现活动效果和价值,必须对活动进行评估与奖励,从而激发志愿者的活动热情,使志愿活动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促进高校志愿者活动事业长久的开展。

在评价激励方面,通过制定规范的量化评价标准和考评办法对志愿服务进行评价,包括服务记录、总结、服务反馈,把个人参加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纳入到对其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与评奖评优直接挂钩。

此外,学校应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比活动,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加强舆论宣传,推动志愿服务理念的传播和志愿精神的弘扬,推动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为志愿者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二、突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五个结合”,推动学生工作相关方面的协调发展当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普遍存在着短、平、快的特点,缺乏精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另外重形式,轻内容;重宣传,轻实效;重开头,轻结尾等弊端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为克服这些弊端,在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坚持推进“五个结合”,在保证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并以此推进高校各项学生工作相关方面工作的协调发展。

1.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拓展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渠道应根据学校每年社会实践立项安排,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时间上连贯起来,建立“服务学[收稿日期]2012-08-31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11期62习”专项立项,使志愿服务在内容上和活动形式上统筹起来,发挥二者综合效能的作用,不同的社会实践项目,极大的丰富了大学生服务社会去渠道,激发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热情。

同时也给大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了解社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2.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学生科创奠定基础在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活动应注重结合学院自身专业特点,充分发挥服务队伍的专业优势,加强培训环节,巩固和扩大活动服务基地,提高服务水平,凸现团队整体力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业化志愿服务。

而这些专业性强的志愿服务活动,并可作为学生参加学生科技创新的“练兵活动”之一,极大地提升了志愿者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为后期组织参加各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3.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做好后勤服务保障,提高校园文化品味青年志愿者活动应注重把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学院的第二课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志愿服务,使得学校各项课外文化活动的品味得到了升华,志愿服务与第二课堂的结合,更好的提升了活动的层次感,提高了校园文化品位。

4.与基层党团组织建设相结合,活跃学生党团组织活动,加强了党团基层组织建设在高校各学院党总支应不断推进基层党支部和班级团支部为单位的青年志愿者分队建设,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基层团干、党员能力的培养,提高基层党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此来带动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也通过志愿服务提升党组织在社会的影响力,体现党组织的先进性。

5.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加强了我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存在着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有着不少薄弱环节。

鉴于此,我院通过大力开展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进一步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使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成为加强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方面,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广大学生从中可以实现知行统一、培养健康的价值观,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进而促使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为服务社会作准备。

另一方面,我院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为我院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载体。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有利于凸显大学生道德主体地位,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健全人格,有利于大学生更多更快地了解社会、洞悉国情。

再次,学院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推进了我院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以及社会教育的作用。

当前,高校志愿者活动总体开展良好,但在一些方面还需继续努力[3]:1.需更好协调志愿者的热情与现实志愿者活动。

在所有志愿者活动中,我们立足学校,服务社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真正体现大学生知识水平的高层次志愿服务还需更多,以使志愿者的热情与现实志愿者活动达到一个平衡点。

2.活动需向更高层次提升。

很多活动仅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于社会、奉献于社会的精神需更多宣传,只有足够的宣传,才能使志愿服务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志愿服务精神、从而推动全校文明校园建设、继而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3.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

目前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还停留在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等,但可能考核体系还需再完善。

在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上面,当前主要体现在微观层次的激励,如自我价值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后期如果能设立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奖励基金,给予青年志愿者精神与物质的奖励,通过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引导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将激发当代大学生更多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热情。

4.需更好的保障青年志愿者协会日常运作资金及完善骨干培训。

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运行中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离不开学校与社会的支持。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的主要场所是校园,学校应积极为其提供场地、设备、技术,和人员上的配备,关心青年志愿者行动开展的情况,帮助大学生志愿者们出谋划策,在人员培训、项目设计与管理、资金管理与运行等各方面提供建议与物质帮助,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各种便利,为志愿者的成长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

另外,要进一步加大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社会上的资助。

总之,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一项长期的且意义深远的工作,我们必须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

在活动的方式上,要开拓创新,不断拓展活动的阵地和形式;在活动内容上,要在原有基础之上,积极开拓适合当代青年需求的内容,使志愿者活动能够出新、出彩;在活动的考核上,要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活动考核评价体系,力求使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在高校的事业改革、和谐发展、校园稳定中迸发出广泛而持久的效益。

[参考文献][1] 谢盈. 论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管理[J]. 消费导刊,2007,(12).[2] 戴卫义,闪茜菁. 论建立和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激励机制[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3] 桑运川.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党政干部论坛,2006,(3).On how to Improve College Volunteers’ Service Activities andits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HU Xue-song[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how to better manage college volunteers’ activities, and how to combine it with all sorts of college operating work in the current mechanism, so a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level of voluntary service.[Key words] volunteer service; union;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condi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