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8、猴子种树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合集下载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猴子种树》优秀教学案例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猴子种树》优秀教学案例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猴子种树》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猴子种树》是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猴子在不同的地方种树,但由于不听劝告,没有坚持,最终一无所获的故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同时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
5.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讨论、思考、总结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学内容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使得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这些亮点体现了作为一名特级教师的实践智慧和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引导。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例如,在讲解小猴子种树失败的原因时,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认为小猴子为什么会一无所获?”每组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汇总讨论结果。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总结小猴子种树的过程和失败的原因。通过这一环节,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的实践性: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实践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反思与评价的深入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定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优点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我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这种深入的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培养了他们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猴子种果树》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猴子种果树》教案、教学设计
3.互动交流,提高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4.课后拓展,巩固知识: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编写故事、制作手抄报等,巩固所学知识。
5.评价与反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6.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如认读、组词、造句等,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生字词。
-句子、段落理解:运用问题引导、图文结合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朗读技巧:指导学生运用语气、节奏、情感等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2.对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3.分析课文句子、段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合课文内容,讲解果树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果树,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保持作业本整洁,书写规范。
2.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创新表达。
3.教师认真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改进。
-课堂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课堂互动性。
-合作探究:组织小组活动,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课文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意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猴子种树》教案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猴子种树》教案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猴子种树》教案教案一:《猴子种树》阅读理解目标:1. 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准备:1. 课文《猴子种树》的复制件。

2. 学生课本。

3. 黑板或白板。

步骤:1. 导入:教师出示课文标题《猴子种树》,让学生猜猜这个故事可能讲了什么内容。

2. 预测:教师出示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如“猴子”、“种树”、“努力”等,让学生根据关键词猜测故事的大致情节。

3. 阅读: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并带领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4. 理解:教师出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问题可以包括:a. 猴子为什么要种树?b. 猴子是如何种树的?c. 猴子种了多少棵树?d. 猴子种树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e. 猴子最后是怎样成功的?5. 讨论: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一些拓展性问题,如:a. 你有没有遇到过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b. 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吗?c. 你觉得猴子种树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6. 总结: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努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努力。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或作业。

教案二:《猴子种树》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目标:通过学习课文《猴子种树》,让学生理解努力和坚持对于克服困难以及取得成功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课文《猴子种树》的复制件。

2. 学生课本。

3. 黑板或白板。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如“种树要怎么做呢?有什么困难吗?”让学生思考后,出示课文标题《猴子种树》,让学生猜测这个故事可能是讲什么的。

2. 预读(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看课文的标题和插图,让学生预测故事的大概情节。

然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如“你猜猜猴子要种什么样的树?”引导学生思考。

3. 阅读(2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读课文,并解释生词和句型。

同时,教师可以适时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猴子种树》教案

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猴子种树》教案

THANKS
谢谢
提问导入
向学生提问有关猴子和种 树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激发求知欲。
讲授新课
阅读课文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和 语调,理解课文内容。
分析课文
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句型和语法点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语言点。
讲解课文
通过讲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 形象,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 意义。
巩固练习
填空练习
总结词:加深理解
详细描述:布置完成课后练习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收集相关资料
总结词:拓展知识
详细描述:布置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的作业,可以让学生 了解更多关于猴子的生活习性和植物生长的知识,拓展学生 的视野。
06
CHAPTER
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总结词

课堂互动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加强 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课外阅读
推荐与猴子、种树相关的儿童 读物,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野

04
CHAPTER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与猴子有关的故 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 出课文主题。
情境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猴子的图 片和森林的场景,引导学 生想象自己身处其中,感 受大自然的美妙。
提供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填写 缺少的词语或短语,巩固所学知
识。
选择题练习
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选择题, 让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加深对
课文的理解。
造句练习
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型,造出 自己的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归纳小结
总结课文
布置作业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猴子种树 苏教版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猴子种树 苏教版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猴子种树》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情节,理解猴子种树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2)教育学生勤奋努力、持之以恒的品质。

(3)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与运用。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图片或挂图。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挂图,引导学生观察猴子种树的场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种树的认知和经历。

(3)简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生字词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2)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猴子种树的过程。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课文。

5. 拓展延伸:(1)学生讨论:我们应该向猴子学习什么品质?(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历。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

(2)学生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生字词。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猴子种树 苏教版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猴子种树 苏教版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猴子种树》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猴子种树的故事情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不怕困难,敢于尝试。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 故事情节的掌握和复述。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

2. 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故事情节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的生字词。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猴子种树的故事吗?它种了哪些树?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猴子种树的过程是怎样的?它遇到了哪些困难?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猴子为什么没有成功种树?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并组词。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小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它没有成功的原因。

2. 学生谈感悟: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才能像小猴子一样勇敢尝试,不怕困难?3. 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布置作业(5分钟)1. 回家后,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2. 写一篇关于小猴子种树的小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要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不怕困难,敢于尝试。

六、课堂互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怎样做才能成功种树?2.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 全班同学一起总结种树的成功方法。

七、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树种,设计一个种树计划。

2. 学生代表分享种树计划,全班同学一起评价哪个计划最好。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猴子种树》教学设计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猴子种树》教学设计
-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如填空、造句等,巩固生字词和句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5.拓展延伸,培养创新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编新的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推荐相关寓言故事书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6.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展示,让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故事情节和道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如新学的生字词、对寓言故事的理解等。
3.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强调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重要性。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阅读相关寓言故事、写一篇关于本节课收获的日记等,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9.调查问卷:设计一份关于寓言故事的小调查,了解同学们喜欢的寓言故事类型,分析调查结果,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10.课后反思:学生写一篇关于本节课的收获与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制定目标。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家长配合监督。教师将在下节课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关注学生的作业质量,给予及时的反馈与指导。通过作业的布置,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学生在语言表达和合作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可能较为内向,不敢主动发言。教师应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领悟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8.猴子种果树(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8.猴子种果树(说课稿)

《猴子种果树》说课稿一、说教材《猴子种果树》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

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一味听别人意见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

整篇课文围绕猴子种果树展开情节,先写猴子怎样种果树,再写猴子种果树的结果,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表演,从中理解深刻的道理。

二、说目标根据大纲要求,在教学中运用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的传授点通过学习课文,开展小组讨论,使学生能通过课文中的对话,对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认识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一味听别人意见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

2.能力的培养点通过学习课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全方位的培养。

3.思维教育的渗透点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4.习惯的着眼点通过渗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互学互帮,自主学习的习惯。

5.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寓意。

三、说教法1.情境教学法:教学时,通过图画、录象、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展开想象,把图上所描绘事物同课文中的词语情景联系起来。

2.朗读体会法: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词语描绘的情景和蕴涵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语感。

3.表演体验法:在分角色的表演中,通过语气、动作的夸张,再现寓体的生动情境,展示每个学生自学自悟的结果,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四、说学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鉴于以上考虑,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1.图象激趣,学习生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猴子种树 苏教版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猴子种树 苏教版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猴子种树》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猴子种树的过程及结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环境的意识,教育学生要勤劳、有耐心。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猴子种树的过程及结果。

教学难点:1. 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挂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谈论猴子种树的场景。

2.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猴子为什么要种树?种树的过程是怎样的?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种树的过程及结果,分享学习心得。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猴子种树的过程及结果。

2. 教师重点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认读、理解。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回答相关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猴子种树的意义。

2. 学生谈收获,分享自己的感悟。

3.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预习下一课。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环境的意识。

六、课堂互动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种树小能手”游戏,学生分组进行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种树最快、最准确。

2. 学生通过游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猴子种树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猴子种树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猴子种树教学目标:1.了解猴子种树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自主撰写文章。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进行表演和艺术创作。

教学重点:1.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复述。

2.学生的自主写作。

教学准备:1.故事《猴子种树》的故事卡片或幻灯片。

2.黑板、白板和白板笔。

3.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与猴子有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入故事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关猴子的故事,猴子能种树吗?”Step 2 故事讲述(15分钟)教师给学生呈现故事卡片或幻灯片,讲述《猴子种树》的故事情节。

教师可适当使用肢体语言和声音效果,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Step 3 问题引导(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故事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并展开思考,例如:1.故事中的猴子为什么要种树?2.猴子是怎样种树的?3.故事中有哪些搞笑的地方?4.你觉得猴子种树的故事有什么寓意?Step 4 写作练习(15分钟)教师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自主撰写一篇文章,并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如引导学生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场景描写等。

Step 5 表演和艺术创作(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重现故事情景。

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手工或剪纸等,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

Step 6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猴子种树》的故事,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努力奋斗、乐于助人的寓意,鼓励学生像故事中的猴子一样勇敢去尝试新事物。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将自己的文章整理好,下节课交给老师审阅。

同时,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幅与故事内容相关的绘画作品。

以上就是一节关于《猴子种树》的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帮助。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猴子种树》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猴子种树》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猴子种树》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导案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分角色朗诵课文,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诵中认识猴子的错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理解故事中认识猴子的错误,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的,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要坚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诵,让学生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理解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的,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及果树图片、动物头饰等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爱动物吗?想不想跟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呢?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谁?2.出示猴子图片,学生和猴子打招呼。

3.出示课习题,学生齐读。

4.过渡:可是啊,猴子说想要成为它的好朋友,必须“闯五关斩六将”。

你们有没有信心?好,既然大家都有信心,那我们现在开始闯关吧!第一关:字词关出示生字宝宝,学生齐读。

第二关:初读关出示课文内容,学生齐读。

二、深入读书,研讨领会第三关:精读关(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猴子开始种的是什么树?你知道猴子是怎样照料梨树苗的吗?从这可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2.交流反应。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2—7自然段。

1.分好学习小组:第一组乌鸦组,学习第⑵3自然段;第二组麻雀组学习第⑷5自然段;第三组杜鹃组学习第⑹7自然段。

2.出示学习提纲(1)读一读: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诵小组选择学习的自然段。

(2)画一画:各组成员用“ ”分别画出乌鸦、麻雀、杜鹃所说的话。

用“﹏﹏”画出猴子是怎么想的内容。

3.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巡视。

4.各小组报告,全班交流。

(1)乌鸦组报告学习情况。

① 乌鸦组成员齐读⑵3自然段。

② 指名学生读出所画的句子。

③ 理解:“农谚”和“梨五杏四”。

二年级下册《猴子种树》优秀教案

二年级下册《猴子种树》优秀教案

二年级下册《猴子种树》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猴子种树的过程,体会猴子勤劳、聪明、乐于助人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运用讨论、分享、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表演、讲故事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怀。

(2)培养学生勤劳、聪明、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体会猴子种树的过程,感悟猴子勤劳、聪明、乐于助人的品质。

2.教学难点:(1)理解猴子种树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

(2)感悟猴子勤劳、聪明、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张猴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张图片上的动物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理解课文大意。

3.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并在小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3)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实际情景对话。

4.理解课文内容(2)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情感体验(1)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困难的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猴子种树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感悟猴子勤劳、聪明、乐于助人的品质。

6.表演与分享(1)学生分组进行课文表演,展示猴子种树的过程。

(2)学生分享自己表演的感受,以及从猴子种树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7.课堂小结(2)学生谈收获,表示要将猴子种树的品质发扬光大。

四、作业设计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绘制猴子种树的连环画,展示故事情节。

小学语文8-教案设计.猴子种树

小学语文8-教案设计.猴子种树

小学语文8-教案设计.猴子种树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理解和欣赏寓言故事《猴子种树》的寓意和抒情。

3.通过朗读、解读和讲述,增强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理解和诠释故事寓意。

通过故事情节、人物感情、语言表现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预习听课。

学生学习之前要提前阅读故事,并听读老师讲解故事的内涵。

教学步骤:Step1. 故事欣赏1. 通过朗读故事,引入本课的主题。

2. 让学生把故事在心中呈现出来,欣赏其中的感人情节,体会出猴子种树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Step2. 理解寓意并进行解释1. 讲述寓言的定义,以及猴子种树所寓意的内涵。

故事中的“猴子”代表我们每个人或某些人群体,而“树”则代表人们所做的事情或者是人们的事业。

而猴子为什么会种树,就是表达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都应该快快乐乐地去做,去尽自己的努力。

而种好树后,就是让大地上能够更加绿色、更加美丽。

2. 通过对话或画图的形式,展开思考,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学生可以讨论一下猴子为什么要种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动物来帮助猴子,以及种树的意义和作用。

Step3. 课文解读1. 首先读一下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猴子种树所蕴藏着的深意。

2. 读完整个故事后,让学生重新梳理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产生的情感以及猴子种树所代表的含义。

3. 分小组展开阅读,让学生们自己先读一遍,然后再根据故事的情节内容以及各种情感,寻找到自己的感受,并讲述出来。

Step4. 总结寓言及对寓言的思考。

1. 让学生总结故事中所蕴含的寓言,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中含义的敏感观察。

2. 引导学生能够对这个故事进行深深的思考,把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信息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去。

Step5. 作业1.练习故事背诵:让学生拓展视野,慢慢成为文学的听众和受众。

2.写故事小结:小结包括对自己的感想,还有看待这个故事的态度。

最新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8课《猴子种树》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最新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8课《猴子种树》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8 猴子种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猴、梨、谚、樱”等14个生字,会写“拔、短”等8个字。

认识“寸字旁”。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表演。

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重难点1.分角色朗读、表演。

明白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2.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契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方法:分角色朗读感悟法预习作业:朗读课文,标出段落;查生字部首和字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猴、梨、谚、樱”等14个生字,会写“拔、短”等8个字。

认识“寸字旁”。

2.分角色朗读,表演。

教学重难点;1.认识“猴、梨、谚、樱”等14个生字,会写“拔、短”等8个字。

认识“寸字旁”。

2.分角色朗读,表演。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都爱吃什么水果?师:这不,最爱吃水果的小猴子就自己动手,栽种了一棵梨树。

[小猴课件][从学生爱吃的水果导入新课,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并自然引出本课内容。

][板书课题]师:“猴”是个生字,谁能说说可以怎样记住它。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读文识字,分组学习。

1.用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组内交流识字情况,教师巡视。

(注意“拔”右边是由“友”和“`”组成;“杜、鹃、梨”是形声字。

)3.检查读音情况。

(1)抽读卡片指名,开火车认读。

(2)讨论认准这些字的方法:(3)扩充词汇,生为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4.师:现在谁能把课文读下来了?愿意读的起来。

(生接龙读课文,其他生认真听,然后师生共同评议。

)(二)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分组读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在读的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个句子比较难读,多读读。

3.读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有这个耐心吗?你能等得及吗?你不着急吗?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以上句子,体会它们的异同。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猴子种树》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猴子种树》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猴子种树》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的概述1.教材名称: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2.教材单元:第一单元《童话世界》3.课题名称:《猴子种树》教学目的:1.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和描绘形象;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故事情节;3.能够感受猴子家族的爱树心情。

教学重点:1.情节的理解;2.描绘形象的课文词汇。

教学难点:1.描述猴子家族的故事;2.表达情感。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二、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讲解,让学生明确本课的主题,并引导学生阅读本课的题目、插图、标题等。

2. 学习(20分钟)1.教师讲解故事情节;2.学生听老师讲解的故事;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并解释生字或不理解的词汇。

3. 达成(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故事和猴子家族的爱树心情;2.教师与学生一起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

4. 拓展(10分钟)1.学生跟读课文,并模仿猴子的动作表演;2.拟定类似故事的情节,通过对话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的思考,促进想象力和写作表达的能力。

5. 总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下一节的作业:整理课文,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反思和建议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喜欢故事元素的插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表演和情节拓展的环节,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的能力。

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在表述故事情节和表达情感方面有一些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多次重复并加深印象,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课文的内容。

建议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增加学生的口语表达练习,以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能力。

此外,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多接触自然,提高学生对自然的感知能力,增加培养爱树的意识。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猴子种树》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猴子种树》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猴子种树》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熟悉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并能够正确运用。

4.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2. 学会珍惜生态环境。

教学准备:1. 课文《猴子种树》的课本。

2. 生字词和重点句子的相关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与本课内容进行对比。

2. 引入新课《猴子种树》,简单介绍课文的背景和作者。

Step 2: 预习课文1. 让学生翻阅课文,看懂每个段落的大意。

2. 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自由阅读课文。

Step 3: 教学重点句子1. 与学生一起读课文,重点关注一些句子的理解和意思。

2. 分角色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解释生字词的意义和读音。

Step 4: 讲解课文内容1. 根据课文内容,简单讲解猴子种树的故事。

2. 引导学生思考猴子为什么要种树,为什么树很重要。

Step 5: 拓展活动1. 分角色复述课文的内容。

2.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什么我们应该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Step 6: 小结与反思1. 小结课文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复述和总结。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大家都像猴子一样关心环境并积极行动,会发生什么?3. 自我反思,学生回答教学目标中的问题:我是否达到了学习的目标?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分角色朗读和多次重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且能够正确运用其中的重点句子。

同时,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拓展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珍惜生态环境的习惯和意识。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猴子种树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猴子种树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猴子种树教学目标1.了解猴子种树的故事情节。

2.能正确朗读猴子种树的相关词语。

3.能理解并运用“自己种下的树,自己乘凉”这一道理。

教学重难点1.抓住故事中的重点情节。

2.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种下的树,自己乘凉”这一道理。

3.教授学生新词汇及相关知识点。

教学内容一、课前准备1.梳理故事情节,包括主要人物、地点、时间和情节的顺序。

2.准备教具:教学PPT或黑板、书籍。

3.准备课件讲解PPT,以便学生们理解课文。

二、导入新课1.学生分享自己的植树经历,引出植树话题。

2.带领学生朗读学过的植树相关知识点,如土壤、水、阳光等。

3.展示树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建立丰富的植树想象。

三、猴子种树1.读“猴子种树”这篇文章,让学生学习这个故事情节。

2.读完文章后,详细解读故事情节。

3.提问学生,是否发现了“自己种下的树,自己乘凉”这一道理。

四、讨论环节1.学生结合图示,细细品味故事里的情节。

2.班级里展示同学们植树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自己分析感受自己同年龄段学生的植树经验。

3.问学生们,如果今天想要去植树,该怎么做?五、巩固作业1.画一张关于“猴子种树”的海报,说明猴子为什么能成功种出树,并写下学习到的知识点。

2.带领学生写一篇日记,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植树经验并概括今天学习的知识。

教学策略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更容易掌握和理解故事情节。

2.探索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体验,探索知识和获得新的认知。

3.合作学习,把小组活动和班级讨论融入教学中,使学生通过与别人合作来解决问题,彼此学习。

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猴子种树故事中的情节内容和道理,掌握植树知识,并且知道植树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而且,学生们在这节课中通过不断探究问题和互相讨论,深入探讨故事情节的同事,获得了新的体验和认知。

此外,在本节课中,还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猴子种树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猴子种树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猴子种树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能够掌握课文《猴子种树》的内容并理解猴子种树的寓意;•能够正确分辨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课文中的短语和句子。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口语表达、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合理推理;•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学精神。

1.3 情感态度•正确对待实践,培养乐观进取、勇于创新的态度;•珍爱生命,懂得勤劳和实践的意义;•尊重伟大的自然,学会用心感知和认识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猴子种树》的内容和意义;•通过朗读,提升语感和语音语调等基本表达水平。

2.2 教学难点•能够悟出猴子种树的内涵;•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写下“猴子种树”这个课题;•让学生看看这个课题,并说说对这个课题的看法。

3.2 新课讲解1.教师讲述《猴子种树》的故事情节和寓意,并与学生一起探讨一下猴子种树的意义。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重点讲解生字、词和短语,并让学生自己欣赏词语的美感。

3.模仿朗读。

教师逐句朗读,并引导学生模仿。

通过模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3.3 小组讨论•让同桌在5分钟内就猴子种树的意义展开讨论。

3.4 课堂练习1.听录音,朗读课文;2.同桌对话,两人分别扮演猴子和植物,就猴子为什么要种树等问题进行角色扮演;3.班内进行集体讨论,让部分同学表述出自己学习《猴子种树》这篇课文的一些感想和收获。

四、课后作业•背诵并朗读课文《猴子种树》。

五、课堂小结•整理和巩固大家对于猴子种树原文的理解;•评价课程效果,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

以上就是本次的教学内容,欢迎学生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一起更好地来学习探讨。

《猴子种树》说课稿

《猴子种树》说课稿

《猴子种树》说课稿河南省淮滨县第一小学简超敏一、说教材《猴子种树》是语文部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8课课文,该单元主要是从不同角度反映“快乐”这一主题。

《猴子种树》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猴子对别人的话不假思索,一次次把快要成活的树拔掉,结果一无所获。

告诉人们: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坚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废。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理解文本,弄清楚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成活的原因。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同学们懂得: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主见,对自己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把事情做好,不要半途而废。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猴子是怎么种树的。

教学难点确定为:明白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来突破本文的教学重点。

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

我设计了从学生爱吃的水果导入新课,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既复习了词语,又消除了学生上课一开始的紧张感,并自然引出本课内容。

环节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设疑:猴子种了哪些树?为什么没种成呢?要求孩子带着问题边朗读边思考。

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8 猴子种树教案.doc

8 猴子种树教案.doc

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8猴子种树板块:教学设计一教案设计思路: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猴子对别人的话不加思考,一次又一次把快要成活的果树拔掉,结果什么树也没有种成的故事。

学生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学习、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者、体验者、创造者。

教学时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学服务,考虑学生的需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1.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在反复的朗读中明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 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对别人的话言听计从。

急于求成是不行的,任何事物都有自然发展规律的。

2.在讲解谚语时,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1.会认“猴、梨、施、肥、哇、谚、耐、拔、麻、雀、喳、杜、鹃、樱” 14个字。

2.会写“拔、掉、将、施、肥、桃、种、短” 8个字;学习新偏旁:将字旁、方字旁、矢字旁。

3.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结构,并复述故事。

借助文中语句,理解“耐心”的意思,并用它写一句话。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猴子为什么没有种成树,懂得对别人的意见要思考分析,做事要有主见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讲解“农谚”。

2.阅读课文的第2-7自然段,理解猴子是怎么种树的。

教学难点:明白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课前准备:1.生词卡片。

(梨树施肥麻雀农谚耐心)2.多媒体课件。

3.游戏道具。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用“小猫钓鱼”的故事导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一)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小猫钓鱼”的小故事。

入可以给学生一种潜意识的对教师讲故事。

文本理解的指引。

为研读文本(二)导入课题。

打好基础。

生动有趣的故事会小猫三心二意,结果一条鱼也没钓到,有让孩子们喜欢。

一只小猴子也和它一样,想种树,结果什么树都没种成,想知道怎么回事吗?学完课文我们就会知道原因了。

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猴子种树》,请同学们翻看课本。

(板书课题,请与生齐读)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一)生自由读文,要求画出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猴子种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猴、梨、施、肥、谚等14个生字,会写“拔、掉、施、肥、将、桃、种、短”8个字。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表演。

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明白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2.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契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方法:分角色朗读感悟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都爱吃什么水果?
师:这不,最爱吃水果的小猴子就自己动手,栽种了一棵梨树。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读文识字,分组学习。

1.用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组内交流识字情况,教师巡视。

(注意“拔”右边是由“友”和“`”组成。

)
3.检查读音情况。

X|k |B | 1 . c|O |m
(1)指名,开火车认读。

(2)讨论认准生字的方法:
(3)扩充词汇,生为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4.师:现在谁能把课文读下来了?(生接龙读课文,其他生认真听,然后师生共同评议。


(二)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分组读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在读的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个句子比较难读,多读读。

3.读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有这个耐心吗?
你能等得及吗?
你不着急吗?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以上句子,体会它们的异同。

三、巩固识字、写字。

1.整体观察字形:
2.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四、作业。

书写生字并字词;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朗读。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读生字,检验生掌握知识情况。

(二)检查朗读。

二、自主研读,理解体味。

同学们默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都有谁和小猴说话?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小猴听了,有什么表现?
个人自学,小组交流,集体学习。

1.第2、3自然段。

(1)生按思考题回答问题。

问:有不同意见吗?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其他人谈听后感受。

(4)分角色练读。

(5)指名分角色朗读。

(6)总结本段学习方法。

2.自主学习第4—7自然段。

(1)按照投影出示的自学要求学习
自学要求:
(2)默读第四——七自然段。

勾出小猴子想的话。

(3)想一想:小猴子一共改种了哪几种树?结果怎样?
(4)你从小猴子的话中明白了什么?
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师指导朗读书上相应重点句子。

3.问:最后,小猴吃到水果了吗?(生说小猴种树的结果。


4.讨论。

为什么小猴没有种成树?它应该怎么做才对?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了解学习链接有关农谚的知识。

三、角色表演,加强理解。

1.自愿结合小组,分配角色,准备表演。

注意:语言表达要到位,表情、动作要适当。

2.上台表演,同学评价。

四、放飞想象,拓展思维。

师:小猴子接受了经验教训,第二年它又开始种树。

乌鸦看见了飞过来劝它。

如果你是小猴子,会怎么说?怎么做?
五、作业。

回家给家长感情朗读或表演。

板书设计:
梨树
乌鸦一
杏树事没有耐心
猴子种树喜鹊无听信任言
桃树成
杜鹃
樱桃
教学反思:
《猴子种树》故事本身极富儿童情趣,学生乐于学习。

而且课文语言生动,通俗易懂,适合朗读和表演。

在教学中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在引导学生明理的时候,尊重学生的想法,最终认识到做事不应象猴子一样没有耐心,没有主见,急于求成,否则会一事无成。

在表演中,因为学生已经从朗读、说话练习中认识到了猴子的错误,所以,我觉得在指导表演时,可以不局限于课文的内容。

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看法加入其中,更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续编故事。

不但是对课文的道理的进一步理解,而且可以锻炼其他方面的能力,并且能很好的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切实的有对学生行为的指导意义。

而我们教学课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把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灵活应用。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
笛的呢?(展示课件第四屏)
2.思考:为什么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到一股浓浓的海水味呢?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到底
给了强强怎样的感受呢?
3.带着美好的憧憬,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次笛声。

1.过渡:好玩的小闸屋,如诗如画的大海,有趣的芦笛,这一切让强强无限向往。

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与强强一起,来到苇叶葱茏的海边,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去亲自聆听爷爷的芦笛声。

2.默读 2—6 自然段,思考:美丽的大海,清脆的笛声又给强强怎样的感受?
3.想想画面有感情朗读 2—6 小节。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习第三次笛声)过渡:慈祥的爷爷,温柔的大海,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清脆的笛声,给强强带来无比的快乐。

可这次海边之行,笛声带给强强的仅仅是快乐吗?学习课文 7 —13 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展示课件第五屏)1.默
读7—13 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
出描写大海和强强的句子。

2.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大海狂怒了?强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二)交流汇报大海狂怒的句子,体会强强的恐惧,(展示课件第六屏)指导朗读。

(三)思考:是什么将强强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净?
(四)爷爷的芦笛声想告诉强强什么?
(展示课件第七屏)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 这句话)
(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读书,通过朗读感受大海的美丽,爷爷芦笛声的美妙。

给孩子们足够的自学时间,大胆放手,鼓励他们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培养他们不动笔墨就不读书的好习惯。

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大海狂怒的图片和声音,调动学生视听功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学生入情入景地聆听着,充分感受到海水是如何的汹涌,
语文(S)教学设

教材:语文(S)四年级
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一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在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语海畅游”中的字词句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

2.“积少成多”中的内容,意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

引导学生多读多记,自己感悟。

学生如有疑问,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和讲解,丰富学生的积累。

3.根据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发展思维能力。

4.“能说会道”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表达真情实感。

锻炼学生听、说、评的能力。

5.“笔下生辉”利用例文引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词语,让学生感悟一个意思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2.小组交流,说说寒假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认真回忆事情的经过,注意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学习转述并评一评:是否讲得清楚明了,是否语句通顺。

3.指导学生阅读例文,了解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抓住重点、突出中心的写作方法。

借鉴例文的写法,以“话说寒假生活”为内容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注意写出寒假生活的情趣。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注意积累习作素材。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词语。

2.引导学生把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寒假生活表达出
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