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四探究物质变化第二单元化学变化的条件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含解析湘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含解析新版沪教版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 1.为了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科学家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 CO2 和 H2 在 一定条件下合成一种化工原料, 其化学方程式为 2CO2+6H2 则 R 的化学式( ) R+4H2O,
)
A.H2 B.H2O C.H2O2 D.HCl 16.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鱼池增氧剂,它能与水反应.则过氧化钙与水反应 后的生成物可能是( A.CaO 和 O2 )
B.Ca(OH)2 和 O2 C.CaCl2 和 O2 D.CaCO3 和 H2 )
17.某反应:2X+O2→2SO3,X 的化学式为( A.S B.SO3 C.H2SO4 D.SO2
第 1页(共 25页)
液蒸发结晶,得到无水硫酸盐,其质量为(
)
A.226.4 克 B.222.8 克 C.172.8 克 D.无法计算 8.有表面部分氧化的镁条 6.4 克,现将其放到适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 蒸发溶液得固体 24 克,则原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多少( A.20% B.25% C.30% D.40% 9.3g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8.8g 二氧化碳和 5.4g 水,下列关于这种物 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 )
第 3页(共 25页)
D.反应中 Y、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22:9 19.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 下列各种药品组合中,他们应选用( )
A.氧化钠固体和稀硫酸 C.稀盐酸和银粉
B.稀硫酸和镁粉
D.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钠粉末
20.通常情况下,铜不和稀硫酸反应。但是把一小块铜片放入适量稀硫酸中,同 时加入 x 再加热,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Cu+2H2SO4(稀)+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CuSO4+2H2O,
尖子生整理的初中化学上册笔记!特别全!(复习必看)
尖子生整理的初中化学上册笔记!特别全!(复习必看)一、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①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②测容器:量筒(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③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
④加热器皿:酒精灯。
⑤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6.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二、空气1.组成:N2:78%、O2: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它气体与杂质 0.03%。
2. 空气中氧气的测定(原理:压强差)(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红磷。
(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操作要求: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3)现象: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打开弹簧夹后,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4)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镁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镁会与N2、CO2反应。
③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氧气的性质和制备(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铁在氧气中燃烧烧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吸收SO2,防止其污染空气。
(2)氧气的制备:①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②实验室制氧气原理:a.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
b.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查—装—定—点—收—离—熄。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探索水世界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含解析新版鲁教版062741
2017-2018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二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有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应取试管容积的B.用100mL量筒量取2mL水C.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D.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将实验使用后余下的药品放回原瓶B.进行过滤时,将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侧C.将加热后的试管放在桌面上自然冷却D.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称量氯化钠固体C.过滤D.倾倒液体4.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的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5.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蒸馏时烧瓶中要放入几粒沸石,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B.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和烧瓶的侧管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C.冷水要从冷凝管的a口进入,b口流出D.蒸馏能够降低水的硬度6.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C.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D.河水经沉淀、过滤处理后得到纯水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过滤是净化水的一种方法C.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是纯净物D.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硬水和软水8.“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质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气压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液体.下面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混合物B.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C.它的化学性质与水不同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9.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B.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C.净化后的水若为硬水,可加肥皂水使之成为软水D.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摆放的顺序不要颠倒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硬水易生水垢,常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B.利用活性炭来净化水的过程属化学变化C.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D.净化水的方法有多种,如沉淀、吸附、过滤和蒸馏11.由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新视野号”飞船在2015年7月14日抵达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并在该处发现冥王星的北极存在极冠,其主要成分是氮冰和甲烷冰.已知氮气在﹣218.9℃时凝结成氮冰,甲烷在﹣183℃时凝结成甲烷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氮冰和甲烷冰都是混合物B.氮冰和甲烷冰都是不同于氮气和甲烷的新物质C.氮冰和甲烷冰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氮冰和甲烷冰的分子间不存在间隔12.下列有关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雪花融化成水时分子获得能量,水结冰时分子失去能量B.水蒸气和水中的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而冰中的水分子是不动的C.此变化是物理变化D.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能量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自来水是纯水,不含任何杂质B.水在自然界中循环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严格地说,河水、井水、海水都是含有某些可溶物的混合物D.用滤纸过滤不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分1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水银、汽油B.不锈钢、汽水C.空气、盐酸D.食盐水、液氨1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井水B.二氧化碳C.新鲜空气D.过氧化氢溶液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铝做炊具的材料B.工业上用焦炭冶铁原料C.稀有气体作为霓虹灯的填充气D.用活性炭做防毒面具的吸附剂1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18.常温下,下列物质呈气态的是()A.酒精B.纯碱C.氨D.硫酸19.下列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2H2+O22H2O B.2HgO2Hg+O2↑C.CuO+CO Cu+CO2D.Mg+2HCl=MgCl2+H2↑20.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B.过氧化氢制氧气C.铁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燃烧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李四同学在进行粗盐提纯过滤操作时发现自己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调整后重新过滤,又发现过滤速度太慢.请你帮助他分析一下这两方面的原因: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答两点)①;②过滤速度慢的原因(答一个).22.除去废水中的废弃塑料、碎茶叶常用.23.如图是与水有关的3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烧瓶里的水只发生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B中试管1内气体的化学式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直饮水”的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直饮水,其中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从原理上说,此流程中超滤膜的作用与实验C中的等材料是相同的.24.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物质的转化难题梳理
物质的转化专题一、物质间的转化规律一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钡)可以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但对应的碱不能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
难溶性碱(如氢氧化铜)可以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但对应的金属氧化物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两种情况不能混淆。
铁单质与溶液反应只能生成正二价铁离子(浅绿色),氧化铁与酸反应后的产物中铁元素显正三价(黄色)。
1、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甲+乙丙+丁(1)若甲、丙为化合物,乙、丁为单质,则上述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写出一个符合该反应类型的方程式:。
(2)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甲溶液呈蓝色,乙为烧碱,则乙的化学式为,反应发生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丙为水,丁为盐,则该反应(“一定”或“不一定”)是中和反应,理由是。
(4)若甲、乙、丙为化合物,丁为单质,且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该反应在工业上的用途是。
3、下列物质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气体D是一种剧毒性气体,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省略).请回答:(1)物质D的化学式为;(2)溶液H中的溶质属于(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专题二、C、H2、CO还原金属氧化物在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中,通入的气体(如H2、CO等)要“早出晚归”,这是为了防止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
酒精灯(或酒精喷灯)要“迟到早退”,这是为了防止反应得到的灼热的金属(如Cu、Fe等)被空气中的氧气重新氧化。
物质制备时要注意一是选择的反应发生的速率要适中,二是反应物是否常见易得,三是生成物易分离。
工业上还应考虑成本。
1、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氢气逸出B. 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 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以防止发生爆炸D. 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2、用以下装置进行H2、C、CO还原CuO的实验并检验产物。
2017_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含解析)北京课改版
2017-2018学年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二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有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会使用到的是()A B C DA.A B.B C.C D.D2.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法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蔗糖和食盐C.铁粉和铜粉D.矿泉水和泥沙3.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用过滤法方法分离的是()①蔗糖和食盐②水和蔗糖③水和汽油④水和氧化铜.A.①④B.②③C.②④D.只有④4.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会使用到的是()A.B.C.D.5.“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为清理河道,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A.过滤B.蒸馏C.结晶D.沉淀6.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蒸馏时烧瓶中要放入几粒沸石,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B.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和烧瓶的侧管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C.冷水要从冷凝管的a口进入,b口流出D.蒸馏能够降低水的硬度7.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B.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C.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内D.蒸馏操作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温度计等8.下列操作能将食盐水转化为纯净水的是()A.过滤B.沉淀C.蒸馏D.吸附9.有关蒸发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热到水分蒸干后即停止加热B.取下的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C.加热时用玻璃棒搅拌,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D.加热后的蒸发皿不能直接用手拿,应用坩埚钳夹取10.下列有关蒸发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蒸发可以在烧杯中进行B.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C.结束实验后用手拿开蒸发皿D.等蒸发皿中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11.空气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B.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等C.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氧元素组成D.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12.下列有关净化天然水的实验方案中,不正确的是()A.向天然水中加入明矾,可加速悬浮杂质的沉降B.加入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除去天然水中的泥沙,可采用蒸发结晶法D.除去可溶性杂质得到纯净水,可采用蒸馏法13.在学习了“水的净化”这一节的知识后,晓聪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下列是简易净水器中的物质,其中,主要是利用其吸附性来吸附水中的杂质的是()A.纱布B.蓬松棉C.活性炭D.小卵石14.2016年10月17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发生6.3级地震.当地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饮用水的污染和短缺.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15.净化水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⑤活性炭吸附.要将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⑤④③D.②①⑤④16.在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将自来水净化为直饮水.在上述工艺净化水的方法中,没有涉及的是()A.沉淀B.过滤C.吸附D.紫外线消毒17.下列净水方法种,没有用于自来水生产过程的是()A.吸附B.沉降C.蒸馏D.过滤18.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絮凝剂反应沉淀、③活性炭吸附、④投药消毒.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A.③②①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19.下列净水操作可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蒸馏B.吸附C.过滤D.沉淀20.下列关于硬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硬水含不溶性的钙、镁矿物质,软水含可溶性钙、镁矿物质B.用漂白粉【次氯酸钙与氯化钙的混合物】对自来水消毒不会增加水的硬度C.生活中煮沸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还有杀菌的作用D.向硬水中加入明矾,可以软化硬水二.解答题(共10小题)21.纯水是无色、无味、清澈透明的.而自然界中的水,由于含有许多不溶性杂质,常呈浑浊.丙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22.如图是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新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难度偏大尖子生题(word版有答案)
上海新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难度偏大尖子生题(word版有答案)2019-2019 学年上海新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难度偏大尖子生题一.选择题(共20 小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淡蓝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热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具有可燃性 B.通常状况下,不易溶于水 C.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D.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4.康康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
吸氧可以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氧气可以燃烧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D.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5.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淡蓝色火焰产生,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熔化物生成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铁8.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9.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氧气可以燃烧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11.已知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很容易生成固体氧化铜.常温下,将100mL 的空气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常温,余下气体体积约为()A.80mL B.60mL C.40mL D.20mL12.下列是空气中含有的气体,其中能供给给呼吸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1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B.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 D.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14.自然界中存在氧、碳等元素的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动植物的呼吸C.微生物分解作用D.煤等燃料的燃烧15.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物质是()A.氮气B.明矾C.干冰D.氧气,分别制16.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四探究物质变化第一单元奇妙的化学变化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含解析湘教版
2017-2018学年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四第一单元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有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有关利用海水的利用中: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全部是B.只有②C.只有②④D.①②③2.下列生活中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汽油挥发C.牛奶变馊D.钢铁生锈3.山西“汾酒”酿造工艺精湛,饮后回味悠长.下列酿造过程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粉碎拌料B.温水浸润C.蒸煮发酵D.蒸馏冷却4.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花香四溢C.投鞭断流D.钻木取火5.下列成语描绘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积沙成塔B.水乳交融C.量体裁衣D.炉火纯青6.下列叙述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冰融化成水B.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C.CO2变成干冰D.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7.绿茶是安徽的特产,种类很多,绿茶制作过程如下,其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采摘嫩叶B.炒熟氧化C.揉捻成型D.干燥装袋8.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刻舟求剑C.百炼成钢D.海市蜃楼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碘的升华B.粮食酿酒C.氧气液化D.积雪融化1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白磷燃烧B.盐酸挥发C.蜡烛熔化D.湿衣晾干11.春节即将来临,下列生活中的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鞭炮爆炸B.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C.布艺加工成新衣服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菜12.如图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成酒B.铁矿石冶炼成钢铁C.海水晒盐D.石油制成橡胶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B.医疗上液氮冷冻进行麻醉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14.下列关于物质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醋酸使得石蕊溶液变红色属于物理性质C.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净水属于化学性质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反应15.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性B.熔点C.颜色D.硬度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氢做燃料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用铜丝做导线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17.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D.挥发性、稳定性18.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用途,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生石灰作干燥剂B.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C.用汽油溶解油污D.用盐酸除铁锈1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红磷燃烧用作烟雾弹B.氮气用作粮食瓜果填充气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D.镁粉用作烟花照明弹20.下列关于化学发展的看法错误的是()A.导致生态环境恶化B.提升人类健康水平C.有助于人类开发新能源D.帮助人类研制新材料二.解答题(共10小题)21.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22.点燃一支蜡烛,观察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哪些现象说明发生了物理变化?哪些现象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23.爆炸是一种常见现象,有的属于物理变化,有的属于化学变化.请各举1个不同变化类型爆炸的例子;、.24.有六种描述,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①酒精挥发②汽油易燃烧③铁生锈④铜能导电⑤氨气有刺激性气味⑥水受热变成水蒸汽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的是,物理性质的是,化学性质的.25.为什么蜡烛燃烧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26.在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的序号: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⑤物质的用途(1)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2)取些许胆矾固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3)向(2)内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4)另取少许胆矾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试管口有水珠,这说明胆矾受热易分解;(5)在农业上,胆矾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27.近期,社会热传“毒跑道”事件,据分析,原材料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并不会毒害人体,但施工人员为降低成本和便于施工,违规在施工中加入一些稀释剂,会使塑胶跑道出现含铅量高,还散发出刺鼻异味的苯等,存在有毒的可能性.已知苯是一种①无色液体;②密度比水小;③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④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⑤苯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⑥有毒性,长期接触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症.请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苯的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下同)(2)描述苯的化学性质的是;(3)描述苯的用途的是.28.高铁酸钾(K2FeO4)是有紫色光泽的微细洁净粉末,氧化性很强,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金属氧化物和氧气.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1)写出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各写一条即可).(2)保存高铁酸钾的注意事项是.29.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露,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g•L﹣1,比空气密度略小.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有还原性,所以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碳元素还原出来,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①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用文中语句回答)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用文中语句回答)(2)由于氢气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通常用氢气充气球,氦气比氢气稍重,但性质稳定,不容易燃烧.1999年深圳某商场开业庆典,该店外挂满氢气球,店的周围站满了入店的人.在拥挤中有氢气球被挤爆,遇到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导致约20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灼伤.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①以上事实说明了氢气的化学性质是.②从安全角度出发你认为可用代替氢气填充气球,理由是.30.2010年2月,某化工厂一液氯罐发生泄漏,造成多人中毒.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剧毒,能溶于水,且能与水、碱等物质反应.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液氯泄漏时,下列防御自救措施合理的是(填序号)A.立即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B.逃生时应往高处逆风跑C.逃生时应往低处顺风跑(2)液氯泄漏后,消防队员可向空气中喷洒以减少空气中氯气的含量;(3)液氯泄漏事件得到妥善处理后,有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安全大检查.请你结合具体的化学实验,说出避免实验事故应注意的一个问题.2017-2018学年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四第一单元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有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有关利用海水的利用中: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全部是B.只有②C.只有②④D.①②③【解答】解:②海水“制碱”;④从海水中提取镁等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
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将学习到物质的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常见物质的分类及其性质等重要知识点。
二、知识点详细内容1.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随能量变化。
-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2.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 化学反应的条件和符号表示。
3.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分。
-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及其关系。
- 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
4. 常见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 物质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 常见物质的化学反应实例。
5. 酸碱与盐- 酸和碱的定义及其性质。
-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 常见酸碱反应及中和反应。
- 盐的定义、性质及常见盐的举例。
6.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识别。
-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7. 实验操作- 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 实验室安全规则。
- 典型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部分1. 物质的鉴定- 利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物质鉴定的方法。
- 实验操作示例:金属的鉴定、酸碱的鉴定等。
2. 化学反应的观察- 观察和记录化学反应的过程。
- 实验操作示例:中和反应的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观察等。
3. 实验室制备- 制备简单化合物的实验方法。
- 实验操作示例:制备氧气、氢气等。
四、习题与应用1. 习题- 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设计题等。
- 习题解答与分析。
2. 应用- 将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案例分析:食品中的酸碱性、家庭清洁剂的选择等。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分类,以及熟练进行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
初三化学九年级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讲解与基础练习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梳理与基础练习梳理一、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1.实验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①水的沸腾液态的水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玻璃片又凝结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无②大理石的研碎块状的大理石块状固体被粉碎成粉末状粉末状的大理石无③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出现蓝色沉淀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有(氢氧化铜沉淀等)④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块状石灰石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溶解;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等有(二氧化碳气体等)【结论】:实验①、②都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新物质生成;实验③、④都是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比较: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特征变化中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如发光、发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变化中是物质的外观、状态等发生了改变联系一定伴随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发生化学变化实例实验③和④、燃烧、腐烂、发酵、金属生锈、火药爆炸等实验①和②、凝固、挥发、升华等本质区别(判断依据)变化时是否有其他(新)物质生成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但一定要注意现象只是帮助判断,而不是根本依据。
如电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但无新物质生成,所以不是化学变化。
3.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胎爆炸为物理变化,而炸药爆炸为化学变化。
【典型例题】类型一、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2016•长春中考)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木条燃烧D.水结成冰【思路点拨】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答案】C【解析】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习题
2-1空气思维导图重点知识点细讲1、拉瓦锡的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2Hg+O22HgO和2HgO2Hg+O2↑。
2、红磷燃烧的实验:点燃①实验原理: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P+5O22P2O5)②实验装置:如右图③实验步骤:(1)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做好标记。
(2)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迅速伸入到集气瓶中,观察燃烧的现象。
(3)待红磷熄灭,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④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顺着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的1/5。
⑤实验结果: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注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不同,现象描述的是我们五官感受到的,如看、听、闻、触、尝,而实验结果则是最后得出的结论。
特别注意一下,描写红磷燃烧的现象,可以说生成白色固体,但不能说生成五氧化二磷。
五氧化二磷就是实验结果。
】⑥注意事项:(1)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
(2)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
(3)导管中要注满水。
否则当红磷燃烧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试管中,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4)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5)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量结果会偏大。
(6)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7)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气体,但是产生了新的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水面不会有变化。
(8)如果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9)不要用镁代替红磷!原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
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4单元2 化学变化的条件》课件湘教版
1、石棉网一端放2勺KClO3,另一端放入2/3 勺MnO2
2、用带火星的香棒分别接触KClO3、MnO2, 观察现象
3、将KClO3与MnO2混合均匀,用带火星的香 棒接触混合物,观察现象
完成报告
KClO3 MnO2 KClO3和MnO2
现象
结论
火星闪烁不复 燃
KClO3 受热能分 解出O2
Fe2O3 Al2O3 CuO MgO
开始反应 470 515 305
490
剧烈反应
490 540 350
实验室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54,如5
果不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最好
选用( ) A Fe2O3 B Al2O3
C CuO
DMgO
[课后思考]
请调查、走访、查阅资料,我们生 活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催化剂?
中 水 是( )C
A、反应物 C、催化剂
B、氧化剂 D、生成物
[能力检测]
2、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 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慢甚 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下列措施中,能加快其
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C
A、铁门表面喷漆 B、冰箱保存食物
C、扇子扇煤炉火 D、木头电线杆稍稍烤焦埋入土中
[能力检测]
3、木炭放在空气中不反应,是因为缺 少____条件;在通风不畅的地方容易产 生会使人中毒的 _ ,在通风良好的地 方就产生 ,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 中燃烧更剧烈的原因是_____。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能力提高:研究表明许多金 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 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 属氧化物做催化剂,氯酸钾 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 剧烈时温度如下表所示.
外因是化学变化的条件,内 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 而起作用。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物理变化。
-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 常见现象: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改变。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灯泡发光等。
- 化学变化。
-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 常见现象: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
例如,铁生锈(铁变成铁锈,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蜡烛燃烧(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
- 两者的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理性质。
-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颜色、状态),酒精易挥发(挥发性)。
- 化学性质。
- 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腐蚀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蜡烛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质软,有轻微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 蜡烛燃烧时:-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 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 熄灭蜡烛时:有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 实验操作:- 收集两瓶空气(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和两瓶呼出的气体(排水法收集)。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四第二单元难度偏大尖子生题(word有答案)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四第二单元难度偏大尖子生题(word有答案)一.选择题〔共20 小题〕1.最能说明红磷在空气中熄灭是化学变化的实质现象是〔〕A.收回白光B.发生白烟C.放出热量D.生成白色固体2.以下状况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的是:①形状和颜色的变化;②发光发热;③生成新物质;④气体的放出;⑤能量的变化.A.①③B.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④3.能说明纸张熄灭是化学变化的是〔〕A.发光B.放热C.生成二氧化碳D.纸张的面积变小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形状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5.以下能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熄灭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雪白色铁丝变红B.放出少量的热C.生成黑色固体D.火星四射6.有关物质变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不需求加热发作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需求加热发作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变化时有变色现象就可以判别是化学变化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7.以下对化学变化的实质特征看法正确的选项是〔〕A.有能质变化B.有新物质生成C.物质的颜色和形状发作改动D.有气体或沉淀发生8.在化学课堂上,同窗们停止了蜡烛熄灭的实验,并仔细地做了观察与记载,课后同窗们一同展开讨论,大家对〝蜡烛熄灭属于化学变化〞这一结论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依据,其中你以为合理的是〔〕A.熄灭时发光B.熄灭时发热C.熄灭时白瓷板上有黑色物质D.熄灭时有蜡液流淌9.物质发作化学反响的实质特征是〔〕A.有新物质生成B.放热和发光C.有气体放出D.形状和颜色发作变化10.以下实验现象的描画,能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熄灭是化学变化的是〔〕A.收回白光B.放出热量C.比在空气中熄灭更旺D.生成一种能使廓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11.以下粒子在化学反响中一定改动的是〔〕A.原子核B.质子C.原子D.分子12.水电解的进程可用以下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13.水电解的进程可用以下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①②④③D.④①③②14.发作化学变化的实质是〔〕A.分子重新组合B.分子间距离发作了改动C.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D.物质的形状发作了改动15.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作改动的是〔〕A.分子的个数B.分子的大小C.分子的种类D.分子间的距离16.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作化学变化的实质是〔〕A.分子距离发作变化B.物质形状发作改动C.分子自身发作变化D.物质颜色发作变化17.在化学变化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原子既不能被发明也不能被消灭B.原子可以被发明,但不能被消灭C.原子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发明D.原子总是不时地被发明和被消灭18.在化学反响中,一定发作变化的是〔〕A.分子的数目B.原子的种类C.物质的种类D.元素的种类19.〝可燃冰〞是海底蕴藏的资源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以下是甲烷在空气中煅烧的微观进程模拟图,契合该反响微观进程先后顺序的选项是〔〕A.②③①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①③20.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动的是〔〕A.物质种类B.元素种类C.原子种类D.分子个数二.解答题〔共10 小题〕21.小明从旧木板上拔下一根锈铁钉,探求铁生锈是化学变化,请帮他填写以下探求报告表.〔查阅资料:铁可以被磁铁吸引,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铁变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铁生锈是化学变化22.判别〝石蜡在空气中熄灭〞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判别〝镁条在空气中熄灭〞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判别〝加热碳酸氢铵〞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23.物质发作化学变化时,会随同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或出现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协助我们判别有没有发作化学变化,如表有五位同窗的错误观现象可以协助我们来判别食物曾经蜕变了?请举例说明〔答出一条即可〕2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判别物质能否发作化学变化?26.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常表现为、、等.27.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在化学反响中,发作改动的粒子是,没有改动的粒子是.28.2021 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讨所证明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外表分解氨〔NH3〕的反响进程,取妥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N2 和H2 分解氨的反应进程可用如图表示〔用区分表示N2、H2、N H3、在催化剂外表〕图中表示的分解氨反响进程的顺序为:E→→→→C〔在括号中填写其它三张图示的字母〕.29.我们知道氧化汞受热可以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依据氧化汞分子反响的微观过程,请你说出分子、原子以及化学反响的实质之间的关系.30.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区别从微观上看是你能从微粒的观念剖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吗?以水的沸滕和水的电解为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 小题〕1.最能说明红磷在空气中熄灭是化学变化的实质现象是〔〕A.收回白光B.发生白烟C.放出热量D.生成白色固体【解答】解:判别红磷在空气中熄灭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实质特征发生新物质,只要生成白色物质说明变化后发生了新物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4-6节知识点+练习(难度中等偏上)含答案
2.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九上第二章4-6节知识点+练习一、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只由组成的物质。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的化合物。
注: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氧气和臭氧)有机化合物: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盐::二、物质的转化S+ O2=点燃=SO2(刺激性,有毒,污染空气)SO2+ H2O=H2SO3 SO3+ H2O=H2SO4C+O2=点燃=CO2(氧气充足)2C+ O2=点燃=2CO (氧气不充足)CO2+H2O=H2CO3 (CO2通入紫色石蕊实验变红色,加热又变紫色)①.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金属氧化物。
如:②.某些金属氧化物+H2O——可溶性碱(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钡、氧化钙)CaO+ H2O=Ca(OH)2K2O+ H2O=2KOHCuO、Fe2O3不能,因为对应的碱不溶(故生成的碱可溶对应的氧化物能和水反应)③.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任何酸和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任何碳酸盐和酸都能反应生成CO2↑任何铵盐和碱都能反应生成氨气*盐+盐、盐+碱的反应中,反应物必须可溶,且要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种有气体,水或沉淀)*盐+金属的反应中,反应的盐必须是可溶的。
因此一些非常活泼能够跟水发生发应的金属(K、Ca、Na等)不符合要求3.C+2CuO=加热=2Cu+CO2↑H2+CuO=加热=Cu+H2O 3CO+Fe2O3=高温=2Fe+3CO21)C: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H2: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出现水珠步骤: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段时间后再加热(防止);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直到试管冷却为止(防止)提示: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防止。
导管贴试管上壁伸入试管底部3)CO: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实验时应该先通一会,以排除试管中的空气,防止多余的CO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应对着火焰烧掉(实验装置末端设置点燃的酒精灯燃烧尾气)1.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三、物质的推断:沉淀:蓝色沉淀Cu(O H)2;红褐色沉淀Fe(OH)3;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AgCl、BaSO4溶液颜色:Cu2+溶液为蓝色,CuSO4溶液、CuCl2溶液、Cu(NO3)2溶液Fe3+溶液为黄色,FeCl3溶液、Fe2(SO4)3溶液、Fe(NO3)3溶液Fe2+溶液为浅绿色:FeCl2溶液,FeSO4溶液、黑色固体:CuO、C、Fe3O4红色固体:Cu Fe2O3四、物质的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消石灰):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练习一、选择题1.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 水银、冰水混合物、生铁B. 液氧、氯化镁、粗盐C. 水、小苏打、海水D. 钢、氧化铜、碘酒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3.有硝酸铜、氯化钠、石灰水、盐酸、碳酸钾五种溶液,从中取若干种进行混合,若使混合时既无气体也无沉淀生成得到澄清溶液,最多能取溶液()A.5种 B.4种 C.3种 D.2种4.如图中的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种物质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A、B、C、D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乙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是一种蓝色溶液,B为硫酸盐,C为单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丙与丁反应有蓝色沉淀产生B.丙一定是硫酸铜C.甲和乙反应得到黄色溶液D.乙和丙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5.铜屑表面呈绿色,欲利用其制取胆矾,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制取流程,有关该流程说法正确的是()A.操作①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B.铜屑表面呈绿色的物质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 3C.由固体B制取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方法1更符合绿色化学要求D.操作②的步骤为将硫酸铜溶液加热蒸干6.科学家发现由C60制取的化合物M有抑制艾滋病毒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某化学家制得了C 50,它与C 60混合后属于混合物B .由C 60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化合物C .由C 60制取化合物M 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D .C 60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7.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初三化学上第二单元探究练习(单元专题复习).doc
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究性练习1.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的灵魂”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因索”的探究实验•下表是该化学兴趣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用20mL H2O2溶液制取150mL氧气所需的时间(秒)反应条件\浓度30% H2O215% H2O210% H2O25% H2O2无催化剂、不加热儿乎不反应儿乎不反应儿乎不反应儿乎不反应无催化剂、加热360480540720MnO?催化剂、加热102560120请你分析冋答:①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②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2. 学习了MnO?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 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猜想】I、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II、CuO参与反应产生O R反应前后质量好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III、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fi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1)填写下表:步骤③现彖步骤⑥结果步骤⑦现彖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溶液中有气泡放出,猜想I、II不成立;猜想III成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0?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要探究步骤⑤做过催化剂的CuO其它化学性质,还应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种).3.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索的和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C;“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猛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屮未填完的空格;(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曲上述实验述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屮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第二方面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许多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请分析卜-列实验或事实,分别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示例: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答: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1)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2)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若加入少量Mn®时分解加速.(3)在和同质量的锌粉和锌粒中分别加入足S10%的稀盐酸,前者先反应完.6. 为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现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①利用加热高镒酸钾制氧气;②电解水得到氯气和氧气;③在常温F,利用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的原理制氧气.在上述方法中,你认为最合适在潜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哪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方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其优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在研究“带火星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的课题屮,采取了以下实验步骤:①取5只250mL集气瓶,向5只集气瓶中分别装入25mL.50mL.75mL JOOmL. 125mL的水,并用毛玻璃片盖住,依次编号为1、2、3、4、5.②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用制取的氧气通过排水法将上述1・5号瓶屮的水排去.③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1・5号瓶中,把观察到的现象和计算数据,填入下表.试回答卜•列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观察到的现象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小休积分数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号瓶至__________________ 号瓶之间。
九年级科学探索物质的变化2(PPT)2-2
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制备: CaO+H2O=Ca(OH)2 Na2CO3+Ca(OH)2=2NaOH+CaCO3 氯化钠 食盐(使蛋白质凝固,杀菌) 碳酸钠 纯碱 、苏打(溶液显碱性)风化 硫酸铜 (无水白色、有水蓝色)加热易分解
与鸡蛋清反应 碳酸钙 (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汉白玉、白色固体、建筑材料、水泥
盐酸 无色 液体 刺激性 易挥发(硝酸) 浓硫酸 无色 液体 吸水性 、腐蚀性、脱水 性 作气体干燥剂 浓硫酸的稀释: (放热)1.必须将浓硫酸加入水 中2.必须沿容器内壁慢慢加入 3.要不断搅拌 氢氧化钠 俗名:苛性钠 火碱 烧碱
白色固体 易溶于水 溶解放热 易潮解 (吸水)作气体干燥剂 氢氧化钙 俗名 :熟石灰 消石灰 白色固体度为79℃,最高为7℃,最低为零下7℃,因此水星上看来不可
能存在水;但99年科学家在水星的北极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亮点,造成这个亮点特殊,在它的北极,太阳始终只在地平线上徘徊。在一些陨石坑内部,可能由于永远见不到阳光而使温度降至零下℃以下。这样低的温度就有可能凝固从行星内部释放出来的气体,或积存从太空
又大的铁镍内核直径超过水星直径的/,有整个月球那么大。水星磁场强度只有地球的%,磁力线的分布图形简直就是地球磁场按比例的缩影。大气层水星上有极稀薄的大气,大气压小于×百帕大气中含有氦、氢、氧、碳、氩、氖、氙等元素。由于大气非常稀 薄,水星的表面白天和夜晚的温度相差很大,实际上水星大气中的气体分子与水星表面相撞的频密程度比它们之间互相相撞要高。出于这些原因,水星应被视为是没有大气的。水星的大气非常少,主要成份为氦(%)、钠(气体)(%)和氧(%),而且在白天
的尘埃颗粒。散失的大气不断地被一些机制所替换,如被行星引力场俘获的火山蒸汽以及两极的冰冠的除气作用。[]水星之铁水星所含有的铁的百分率超过任何其他已知的星系行星。这里有数个的理论被提出来说明水星的高金属性。一个理论说本来水星有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四第二单元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有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最能说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现象是()A.发出白光B.产生白烟C.放出热量D.生成白色固体2.下列情况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的是:①状态和颜色的变化;②发光发热;③生成新物质;④气体的放出;⑤能量的变化.A.①③B.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④3.能说明纸张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A.发光B.放热C.生成二氧化碳D.纸张的面积变小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5.下列能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银白色铁丝变红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黑色固体D.火星四射6.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变化时有变色现象就可以判断是化学变化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7.下列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认识正确的是()A.有能量变化B.有新物质生成C.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发生改变D.有气体或沉淀产生8.在化学课堂上,同学们进行了蜡烛燃烧的实验,并认真地做了观察与记录,课后同学们一起展开讨论,大家对“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这一结论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依据,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燃烧时发光B.燃烧时发热C.燃烧时白瓷板上有黑色物质D.燃烧时有蜡液流淌9.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A.有新物质生成B.放热和发光C.有气体放出D.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能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A.发出白光B.放出热量C.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D.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1.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改变的是()A.原子核B.质子C.原子D.分子12.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13.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①②④③D.④①③②14.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A.分子重新组合B.分子间间隔发生了改变C.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D.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15.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的个数B.分子的大小C.分子的种类D.分子间的间隔16.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A.分子间隔发生变化B.物质状态发生改变C.分子本身发生变化D.物质颜色发生变化17.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原子可以被创造,但不能被消灭C.原子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创造D.原子总是不断地被创造和被消灭18.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的数目B.原子的种类C.物质的种类D.元素的种类19.“可燃冰”是海底蕴藏的资源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以下是甲烷在空气中煅烧的微观过程模拟图,符合该反应微观过程先后顺序的选项是()A.②③①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①③20.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变的是()A.物质种类B.元素种类C.原子种类D.分子个数二.解答题(共10小题)21.小明从旧木板上拔下一根锈铁钉,探究铁生锈是化学变化,请帮他填写下列探究报告表.(查阅资料:铁可以被磁铁吸引,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铁变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铁生锈是化学变化22.判断“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判断“加热碳酸氢铵”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2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或出现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如表有五位同学的错误观点,请你用熟悉的日常事例来否定其错误观点.同学错误观点否定例证甲有发光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乙有放热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丙有颜色改变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丁有气体放出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戊有沉淀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24.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食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决不能食用变质的食物.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食物已经变质了?请举例说明(答出一条即可)2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26.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常表现为、、等.27.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没有改变的粒子是.28.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NH3)的反应过程,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N2和H2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可用如图表示(用分别表示N2、H2、NH3、在催化剂表面)图中表示的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为:E→→→→C(在括号中填写其它三张图示的字母).29.我们知道氧化汞受热可以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根据氧化汞分子反应的微观过程,请你说出分子、原子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之间的关系.30.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宏观上看是你能从微粒的观点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吗?以水的沸滕和水的电解为例.2017-2018学年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四第二单元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有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最能说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现象是()A.发出白光B.产生白烟C.放出热量D.生成白色固体【解答】解:判断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只有生成白色物质说明变化后产生了新物质。
故选:D。
2.下列情况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的是:①状态和颜色的变化;②发光发热;③生成新物质;④气体的放出;⑤能量的变化.A.①③B.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④【解答】解: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颜色改变,发光、放热,有沉淀生成,有气体放出等现象,但是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反之不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3.能说明纸张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A.发光B.放热C.生成二氧化碳D.纸张的面积变小【解答】解:判断纸张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
发光、放热、纸张的面积变小,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二氧化碳,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故选:C。
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解答】解:A、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说,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A 不正确;B、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B 不正确;C、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故正确;D、元素相同也可能是新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故不正确;故选:C。
5.下列能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银白色铁丝变红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黑色固体D.火星四射【解答】解:判断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黑色固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说明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
故选:C。
6.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变化时有变色现象就可以判断是化学变化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解答】解:A、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如钢铁生锈、食物腐烂、人的呼吸等均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变化,均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加热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变化时有变色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氧气变为液氧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D、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故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下列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认识正确的是()A.有能量变化B.有新物质生成C.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发生改变D.有气体或沉淀产生【解答】解:此题可用排除法解,根据化学变化的概念着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其他物质生成,故答案C是正确的,而A、C、D都是化学变化经常伴随的现象,并不是化学变化必须具备的条件,因此A、C、D错误。
故选:B。
8.在化学课堂上,同学们进行了蜡烛燃烧的实验,并认真地做了观察与记录,课后同学们一起展开讨论,大家对“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这一结论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依据,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燃烧时发光B.燃烧时发热C.燃烧时白瓷板上有黑色物质D.燃烧时有蜡液流淌【解答】解: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有蜡液流淌都是伴随的现象,判断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燃烧时白瓷板上有黑色物质。
故选:C。
9.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A.有新物质生成B.放热和发光C.有气体放出D.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解答】解:化学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放光发热、颜色、气体的生成,但是这些现象能够说明变化的发生,但是却无法说明该反应的本质,即到底属于哪一类的变化,而新物质的生成,证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而非物理变化。
故选:A。
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能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A.发出白光B.放出热量C.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D.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解答】解:判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
故选:D。
11.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改变的是()A.原子核B.质子C.原子D.分子【解答】解: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原子核也不能分,故A不正确;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中包含质子和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