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潮阳区教师上岗考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全)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全梳理
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全梳理1.在我国,【最早提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词。
【最早解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P1)2.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最根本的属性是它的社会性。
(P2)3. 首先,教育内容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
其次,最佳的教育内容是目的性与对象性的统一。
(P3)4.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构成了教育中三对最基本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
其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教育中最基本、决定性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P3)5.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P4)6.生活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最早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由神学转向科学解释。
(P4)7.劳动起源说是前苏联教育家最早提出,代表人物是米丁斯基、凯洛夫。
观点: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
(P4)8. 中国封建社会最显著的教育特征是等级性。
(P5)9. 夏朝:序(设在王都,最初教射场所,后来成为奴隶主一切公共活动的场所;对奴隶主贵族进行教育)、校(地方乡学,原为养马地方,后来演变为军事训练和习武的场所;对平民进行教育),两者为学校的雏形。
一般认为,夏朝最早有学校的设置。
(P6)10. 鸿都门学打破了儒家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促进学校多样化。
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P7)11. 国子监是我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P8)12. 文士学校,这是古埃及开设最多的学校,主要培养文士,能写善书,通常设有书写、计算和有关法律的知识。
教师招聘常考知识点
教师招聘常考知识点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 教育学原理: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目的、教育功能、教育原则等。
2. 教育心理学: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习心理、教育评价等。
3. 教育法律法规:熟悉《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4. 教育政策与改革:了解当前的教育政策动向和教育改革趋势。
二、教学法与教学技能1. 教学方法:掌握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2. 教学设计: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3. 教学媒体运用: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4. 课堂管理:具备有效的课堂管理和学生行为管理能力。
三、学科知识与教学1. 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本学科知识基础,能够准确传授学科概念和原理。
2. 教学内容更新:关注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3. 学科教学法:了解并运用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
4. 跨学科教学:能够进行跨学科整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学生评价与辅导1. 学生评价:掌握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方法。
2. 辅导策略:能够根据学生差异进行个性化辅导。
3. 学生心理辅导: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
4. 学生激励:运用有效手段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育科研与专业发展1. 教育科研能力:具备基本的教育科研知识和研究方法。
2. 教学反思:能够进行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
3. 专业发展:注重个人专业成长,参与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
4. 教育创新:积极参与教育创新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六、沟通与合作1. 家校沟通: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促进学生发展。
2. 同事合作: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3. 社区协作:能够与社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丰富教学内容。
4. 国际视野:了解国际教育理念,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七、职业道德与素养1. 职业道德: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潮阳潮南上岗考教育学复习资料
韩师版教育学笔记第一章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锻炼人的身体的一切社会活动。
对象多层次,形式多样化。
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发展其智力和体力,培养其思想品德的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教育起源与劳动,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三、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教育的基本素质:学习者、教育者、教育影响。
五、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生物起源说”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但是两种学说无论是哪一种都忽略了教育的社会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六、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七、教育学的发展经历: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学记》、《演说术原理》(昆体良)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大教学论》(垮美纽斯)、《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3.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教育学》(凯洛夫)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布鲁姆)、《教育过程》(布鲁纳)《教学与发展》(赞科夫)、《教学过程最优化》(巴班斯基)八、教育学的意义(价值):1.启发教师的教育自觉,使其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真谛。
2.获得大量的理论知识,扩大教育工作者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良好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师自我反省和自我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教师奠定坚定的基础。
第二章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或者说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能动作用:(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社会舆论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不能决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4)教育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教育学知识点1. 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训、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们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得总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基本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1902年"壬寅学制"第一个近代学制;1904年 "癸卯学制"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 "壬戌学制提出"六三三"学制4.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5.为什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汇总1.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目的、原理、方法和组织管理等问题的学科。
2.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影响和引导学生的发展过程,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3. 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
4. 教育的特点:教育是社会的需要,是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有意识地进行的培养过程。
5. 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方法、讨论方法、实验方法、模拟方法等。
6. 教育的原理:教育的原理包括因材施教原理、循序渐进原理、教与学的一致性原理等。
7. 教育的规律:教育的规律包括个别差异规律、质的飞跃规律、发展与调适规律等。
8. 教育的模式:教育的模式包括授业教育模式、育人教育模式、家庭教育模式等。
9. 教育的评价:教育的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注重结果。
10. 教育的管理:教育的管理包括教育机构管理、课程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方面。
11. 教育的观念:教育观念包括德育第一、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等。
12. 教育的伦理:教育的伦理要求教育者要有责任心、师德高尚、对学生负责等。
13. 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育、现代教育、中国教育和国际教育等。
14. 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等。
15. 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包括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多元评价等。
16. 教育的政策:教育的政策包括普及教育、素质教育、教育公平等。
17. 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包括留学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等。
18. 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改革与创新包括课程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
19. 教育的压力与矛盾:教育的压力与矛盾包括学业压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20. 教育的未来发展:教育的未来发展包括信息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等。
最新最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必背考点速记
最新最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必背考点速记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必背考点速记,希望能够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考点速记:1. 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问题的科学。
- 教育学的分类:社会教育学、心理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
- 教育学的特点:科学性、实践性、规律性等。
2. 儿童心理学基础知识:-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渐进性、差异性、整体性等。
- 儿童心理发展常见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爱因斯坦智力发展理论等。
- 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等。
3. 教育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权利与义务等。
- 国家义务教育法:确立了国家义务教育的法律地位和保障义务教育的内容。
- 师德师风建设规定:明确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
4. 课程与教学理论:- 课程的概念:是指根据一定的学科目标和教育任务,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通过教学活动实施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过程。
- 教学设计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情感价值导向等。
5. 教学评价与测量:- 教学评价的类型:形成性评价、总评价、自评等。
- 教学评价的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 教学测量的方法:标准化测验、非标准化测验、观察法等。
以上仅为一些重要的考点速记,希望对考生备考教师招聘考试的教育基础知识有所帮助。
请考生结合相关教材深入学习,全面掌握考点内容。
祝您考试顺利!。
潮阳潮南上岗考教育学复习资料
韩师版教育学笔记第一章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锻炼人的身体的一切社会活动。
对象多层次,形式多样化。
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发展其智力和体力,培养其思想品德的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教育起源与劳动,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三、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教育的基本素质:学习者、教育者、教育影响。
五、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生物起源说”提岀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但是两种学说无论是哪一种都忽略了教育的社会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六、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七、教育学的发展经历:1.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学记》、《演说术原理》(昆体良)2.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大教学论》(垮美纽斯)、《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3. 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教育学》(凯洛夫)4.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布鲁姆)、《教育过程》(布鲁纳) 《教学与发展》(赞科夫)、《教学过程最优化》(巴班斯基)八、教育学的意义(价值):1. 启发教师的教育自觉,使其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真谛。
2. 获得大量的理论知识,扩大教育工作者的理论视野。
3. 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良好的教育信念。
4. 提高教师自我反省和自我发展能力。
5. 为成为研究型教师奠定坚定的基础。
第二章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或者说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教师证考试专业知识点总结
教师证考试专业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1. 教育学的概念和范畴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的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劳动性质、教育的发展规律等内容。
2. 教育的目标、对象和方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对象是学习者,包括幼儿、学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教学、训练、启迪等。
3. 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形式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社会学理论、教育史论等。
4. 教育的管理与监督教育的管理与监督主要包括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内容。
5. 教育的伦理道德教育的伦理道德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操守、学生的行为规范、学校的规章制度等。
二、心理学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结构、心理发展、心理调控等内容。
2.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生理、认知、情感、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习过程、教学方法、学习动机、教学评价等内容,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4. 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的心理特征、个性差异、行为特征、心理活动规律等内容。
5.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1.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探究法等。
2. 教学理论教学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情感主义教学理论等。
3.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选择等。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诊断性评价、综合性评价、质量分析、评价改革等。
四、课程与教学1. 课程理论课程理论主要包括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基本特征、课程的结构、课程的目标等。
(全)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全梳理
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全梳理1.在我国,【最早提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词。
【最早解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P1)2.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最根本的属性是它的社会性。
(P2)3. 首先,教育内容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
其次,最佳的教育内容是目的性与对象性的统一。
(P3)4.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构成了教育中三对最基本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
其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教育中最基本、决定性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P3)5.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P4)6.生活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最早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由神学转向科学解释。
(P4)7.劳动起源说是前苏联教育家最早提出,代表人物是米丁斯基、凯洛夫。
观点: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
(P4)8. 中国封建社会最显著的教育特征是等级性。
(P5)9. 夏朝:序(设在王都,最初教射场所,后来成为奴隶主一切公共活动的场所;对奴隶主贵族进行教育)、校(地方乡学,原为养马地方,后来演变为军事训练和习武的场所;对平民进行教育),两者为学校的雏形。
一般认为,夏朝最早有学校的设置。
(P6)10. 鸿都门学打破了儒家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促进学校多样化。
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P7)11. 国子监是我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P8)12. 文士学校,这是古埃及开设最多的学校,主要培养文士,能写善书,通常设有书写、计算和有关法律的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广义的定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更狭义的定义:是指德育。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2、教育的功能(1社会发展功能。
(2功能。
(3隐性功能。
3、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朱熹。
(2)斐西.能。
(3)(4)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4、现代教育的特点(1(3)多因素共同作用论。
9、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0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②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11、教育万能论的代表:洛克、康德、12、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要求①顺序性不陵节而施,遵循量力性原则②阶段性不一刀切,一锅煮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④互补性长善救失⑤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代(代表人物:荀子、赫尔巴特,涂(3(41957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教育方针。
17、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教育旨在提高国民素质。
素质教育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
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面提高。
得到充分发挥。
18、什么是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全面发展教育素质和社会任务。
19、素质教育的意义任务、要求、⑤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⑥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⑦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23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①学会共同生活②学会认知③学会做事④学会生存。
24、教师的作用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
起着关键性作用。
25、教师的职业角色①传道者角色②授业、解惑者角色③示范者角色⑤家长代理人、父母、朋友角色(核心)②组织管理能力③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④较高的教育机智(4)职业心理健康①高尚的师德②愉悦的情感③良好的人际关系④健康的人格28、教师威信分类: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29、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①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②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④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⑤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30、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①师范教育33、师生关系的内容②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34、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①专制型②放任型③民主型师生关系的作用:35、怎样建立新型师生关系(1)教师方面: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④热爱和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⑤发扬教育民主⑥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潮阳教师上岗考复习资料.doc
四、简答题。
生:蚯蚓弟弟会爬,会爬、会走的动物都叫动物。
1、什么是教学方法?常有的教学方法有哪些?(指向鱼、鸟)漂亮的鱼妹妹可不会爬,也不会走, 只会在水里游;鸟姐姐也不会师:答: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有教学原爬,却会在天上飞,树上跳,它们是动物吗?你们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一下。
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老师关掉电脑,学生们都讨论,争得面红耳赤)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生: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就叫动物。
参观法。
(微笑)对了,能活动的叫动物。
可以看出你们何等聪明。
你们再想想,飞机会飞师:2、简述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
会活动,那它是不是动物呢?答:知识素养:(1)通晓所教学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广泛的基础的文化知识;3)生:飞机自己不会飞,使人开动的,它没有生命,是人造的,它不是动物,动物要有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生命。
能力素养:(1)教育预见能力;(2)教育传导能力;(3)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才叫动物。
3、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哪些?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呢?请说出它们的名字。
答:心理健康的标准:(1)认知活动正常,乐于工作和学习;(2)情绪稳定、乐观,答:该教师运用了这些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系原则、因材施教反应适度;(3)意志坚强, 行为协调;(4)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交往。
原则。
4、简述记忆品质。
该教师运用了这些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观察法。
答:记忆的品质:(1)记忆的敏捷性;((2)记忆的持久性;(4)老师利用电脑屏幕上的动物,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动物的各种特征,使学生对动(3)记忆的精确性;记忆的准备性物有了直观的认知,又采用了谈话法来启发学生对动物各个概念的深入理解,针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通过给学生演示各种动物的特征,让学生仔细观察,给学生讨论的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空间,最后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探讨下总结出了动物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调动了学生一、填空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达到了教学目的。
(完整版)教师招考教育学知识点大全(超详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1)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一词最早提出的是孟子的《孟子·尽心上》,许慎的《说文解字》最早对“教育”作出解释。
3.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4.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属性(11)1.本质属性——育人,即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2.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时代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三、教育的基本要素(12)教育者——教师的主体受教育者——学习者,具有主观能动性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材料、教科书、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四、教育的起源(12)五、教育的发展历程(13)(一)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1)非独立性,与社会社会、劳动相连接(2)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阶级性、平等性(3)原始性(内容简单、方法单一)(二)古代(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1.奴隶社会、出现教师,产生学校教育特征:(1)阶级性(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3)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4)学校教育制度不健全2.封建社会(与生产劳动脱离)—-等级性、专制性、保守性3.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其他国家古代印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僧侣祭祀、刹帝利、吠舍种姓、普陀罗种姓。
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
2020年汕头市潮阳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20年汕头市潮阳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1、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A、延展B、必要补充C、深化D、变革【答案】B【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补充。
故选B。
2、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一般先达到()。
A、符号学习水平B、感知学习水平C、表象学习水平D、概念学习水平【答案】A【解析】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中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其学习往往是分步的,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至概念学习水平。
故选A。
3、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做出不同的反应,这种学习是()。
A、连锁学习B、辨别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学习【答案】B【解析】辨别学习即区别两个或两个以上刺激异同的学习。
故选B。
4、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社会制约性B、永恒性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D、相对独立性【答案】C【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根本特征,也被称为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有目的是目的性的反映,培养人是将人从生物人培养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是社会性的体现。
因此选择C。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以及相对独立性。
故选C。
5、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A、精神功能B、意识功能C、理性功能D、文化功能【答案】D【解析】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故选D。
6、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
A、在全国范围适用B、只在本地区适用C、只在本校适用D、在外国也适用【答案】A【解析】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教师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教师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故选A。
7、“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句话反映人需要具有()A、自然性B、层次性C、选择性D、动力性【答案】B【解析】题干意思为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
潮阳区教师上岗考必需资料《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一、有关常识: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3、柯尔柏格在人的社会性发展中,提出道德发展理论。
他提出每个人的道德都是随年龄、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这种发展遵循三水平六阶段的普遍性顺序原则。
意义在于发现了人类道德发展的两大规律:由他律到自律和循序渐进,并且提出道德教育必须配合儿童心理的发展。
理论不足之处在于强调的是道德认知,而不是道德行为,因而不能作为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根据。
4、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继而将其中的认知学习分为六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其中,每一类学习都建立在前一类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之上。
5、一般认为动作技能包含三种成分:动作或动作组;体能(主要有耐力、力量、韧性、敏捷性);认知能力(如视觉、痛觉、触觉、动觉等多种知觉能力)。
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定位阶段、自动化阶段。
6、教学设计包含内容: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形式;教学环境的设置。
7、课堂评定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态度、学业成就以及行为品德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判断和决策,并且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的过程。
课堂评定为教学提供大量的信息,它的功能主要有:它是有效教学的依据;它是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依据;它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方式;它是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它是教育评价的依据。
课堂评定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传统评定模式、动态评定模式和课程本位评定模式。
课堂评定的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测验的评定模式、非测验的评定模式。
二、名词解释:1、发展危机:艾里克森在人的社会性发展理论中提出发展危机的概念。
教师上岗考试知识点总结
教师上岗考试知识点总结一、教育理论基础教育理论基础是教师上岗考试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涉及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的目的、价值、原理和方法的学科,需要掌握一些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种教育思想家的代表作品和思想观点。
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需要了解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以及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心理辅导技巧。
教育法规方面的内容主要涉及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需要掌握这些法规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上岗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涉及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原理、教学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标准是教育部门颁布的针对各个年级和学科的教学大纲,需要了解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教学设计原理是指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手段的设计等。
教学设计方法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的方法,需要了解几种常用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技巧,如项目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上岗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需要了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原则和要点。
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法等,需要了解这些教学方法的特点和运用条件,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巧妙运用这些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技巧包括提问技巧、讲解技巧、辅导技巧、引导技巧等,需要了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巧妙运用这些技巧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师上岗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和评价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招聘《教育学》高频知识点汇总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是必考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新课程改革、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等内容。
其中教育学一般是占有较高的分数,一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都有涉及到。
教育与教育学【章节重点】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定义广义:指增进人们的知训、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广义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们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学校教育: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包括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得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二、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概念、构成要素含义: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构成要素:教育现象:是对教育活动的基本概括,是各种各样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
教育问题:是具有矛盾与冲突的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教育的基本规律【内容概要】【重点梳理】一、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学校文化含义: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教师招聘常考的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常考的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规律和教育问题的学科,它是教育科学的基础学科,是研究和探讨教育规律及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活动,包括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问题。
2.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指的是教育学中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如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
3. 教育学的方法论教育学的方法论指的是研究教育活动的一般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4.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是指教育学自诞生至今的发展过程和主要阶段。
5. 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例如行为主义、构建主义、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二、心理学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包括感知、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研究。
2. 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感知与认知的基本规律、性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等。
4.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人物。
5.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例如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心理发展理论、认知理论等。
三、教学理论与方法1. 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贴近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综合性等原则。
2.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3. 教学设计与评价教学设计与评价包括教学设计的要点和教学评价的方法。
4. 教学演示教学演示是教师招聘考试的重要环节,要求考生展示一节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教学设计和评价等方面。
四、教学管理1. 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包括班级纪律、班级文化、班级氛围、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方法等。
2. 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包括学生的学习管理、生活管理、成长管理等。
3.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
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汇总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其中《教育学》作为考试科目之一,是考生们需要重点备考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汇总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 教育学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既要追求理论的科学性,又要有实践的指导性,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教育学的目标:教育学的目标是研究和探讨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方法,培养合格的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以教育实践为基础,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4.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的方法与手段、教育的实践等。
5.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社会利用各种手段与方法,对人的身心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培养和教育活动。
6. 教育的内涵:教育的内涵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化、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等。
7. 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等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8. 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积极人生态度。
9. 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包括人文教育、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等各个方面。
10. 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诊断法等。
11. 教育的手段:教育的手段包括教材、教具、教学媒体等。
12. 教育的形式:教育的形式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等。
13. 教育的环境:教育的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
14. 教育的因素:教育的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
15. 教育的计划与评价:教育计划的制定和教育评价的实施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
16. 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17. 教育学派和教育学说:教育学派和教育学说是教育学研究中的重要思想和观点。
18. 教育目标的分类:教育目标可分为个别目标、社会目标、生产目标等。
最新教师上岗教育学重点归纳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1.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教育的三大区别;2.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1.教育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在对象、目的、方式三个方面的特殊性表现;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1、学校教育:由专门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的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
(四)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1、终身教育的提出;2、“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方式上、教育性质上。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教育形态的分类(一)按教育的正规化程度: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二)按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1.家庭教育的特点:具有启蒙性、具有随机性和经验性、具有个别性。
2社会教育的特点:①社会教育具有对象的全民性。
②社会教育具有地点的广泛性。
③社会教育具有内容的实用性。
④社会教育具有时间的终身性。
⑤社会教育具有形式的开放性。
(三)按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等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二)古代社会教育1、学校产生的三个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
2、古代学校教育的六个特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阶级性、保守性、个别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开始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萌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育学考试大纲纲要整理版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P1)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1) 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以礼、乐为中心(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 (3)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孔子(公元前551——479)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主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学不躐等” 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 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 该方法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助产作用。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 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2、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大教学论》的出版(1632年),《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康德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
卢梭 代表作《爱弥尔》。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创始人:德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代表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年)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贡献: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
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传统教育学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及著作P18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年——1952年)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 杜威作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儿童中心主义);认为教学是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索经验的过程。
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第一人是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凯洛夫的《教育学》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以及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社会(包括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文化背景、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 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体现在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科学技术发展功能和文化功能)。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
”近年又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1、政治经济制度如何制约教育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2)教育是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2.人力资本理论 (1)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2)创建时间:1960年 (3)核心概念:人力资本 (4)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3%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1、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改变受教育者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功能、具有科学技术研究功能.2、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信息技术改变人们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3、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1)传统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登记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2)传统学校教育由他人掌握的“筛选制度”评定优劣,网络教育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评定;(3)传统学校教育是“年龄段教育”,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无年龄段教育”;(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2、学校文化的特性:(1)是一种组织文化 (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3、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的构成:(1)学校物质文化 (2)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3)学校精神文化 (4)学校各种亚文化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 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4、影响学生文化形成的因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5、学生文化的特征: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及它给我们的启示:(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认识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性,可以使我们重视学校教育中促进人的社会化这一重要任务,重视学校教育的社会意义,重视学校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能否较好发挥是决定人的发展能否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能动性的清醒认识,是学校教育个体发展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认识前提,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3、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1)内发论代表人物 : 中国的孟子; 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外铄论代表人物: 中国的荀子;美国的华生;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环境决定论)(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育的启示 :(1) 顺序性 → 循序渐进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阶段性 →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3)不平衡性 → 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少年期和青春期为高速发展期)(4)互补性 → 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5)个别差异性 → 因材施教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3)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4)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5)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节、第四节知识点1、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