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思维思维》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如何思维》读书笔记及摘要
第一章什么是思维
一这一名词的几种含义
思维的四种含义:一最不严谨的思维就是我们头脑有过的任何想法。二广义的思维仅限于并非直接感受的并非见到嗅到的听到的或者接触到的事物。三种定义认为思维指的是立足于某种根据的信念,或者是被信以为真的知识。然而未曾想过信念是否正确就接受,这样的思维是不自觉的。第四种定义,形成个信念,应该经过认真的思维,有意识地思考这一信念的性质,条件,和意义。
对任何一个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均以积极地执着的和用心的态度考虑它所依据的根据是否成立,若能成立,在考虑它所导致的进一步的结论,这就构成了思考。
二、思维的中心因素
想到一件事物预示或者显示出另一个事物,从而考虑一件事物能在多大程度上被视为另一个事物的信念的根据,这一功能就是动脑筋思索或思考的中心功能。
本书所谈的思维,是一种思维活动,即由观察到事物推断出别的事物,将前者作为后者的信念的依据或基础。
三、思考过程中的要素
一种困惑、犹豫、怀疑的状态二是一番思索或考察,要查明进一步的事实,介意证实或否定所想到的信念。举例解释。
问题决定思维的目的,目的控制着思维的过程。
四、总结
思维起源于某种疑惑或怀疑。困难提出以后,接下来便要提出某种暗示,经过考虑对问题作出某种解释,寻找解决方法。
阅读时间:50分钟左右
第二章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一、思维的价值
1、思维是避免单纯冲动或者单纯惯动的唯一方法。
2、思维使人有系统预见的可能人们可以通过思维想出和安排出
各种人为的标志,来提醒大家预见到各种后果,以及获取或避免这种后果的方法。
3、思维还会给自然地事物赋予不同的价值不同于不思惟的人的
感受。
二、需要引导以实现价值
思想也会走偏,需要锻炼,约翰·洛克的阐述:思维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和训练思维的必要性。
三、需要经常加以调节的倾向
正确的思维在生活中和社会中是有益处的,但是人的认识仍有能走偏。只有系统区分自己进行观察的条件和严格调节自己进行联想的习惯才能掌握自己信念的对错。
培根指出的让人得出错误信念的四个原因。1部族2市场3巢穴4剧院。也就是人的错误想法、交往、特性、某一时期的时
尚习俗。
洛克的三种信念错误的典型形式。1不爱动脑筋学别人2以爱好代替理智3思路不开阔,见识不广想的不周全。
洛克的另一种表述形式。1 信条的作用2思想闭塞3利我4权威两人说明错误思维的根源在于个人性格倾向,还有社会原因。
四、通过调节是推理成为证明
思维的实际就是推理,即从一事物推想到另一事物的概念或信念。调节好联想功能的条件调节好对联想到的事物赋予信任的条件在这两方面的控制下完成的推理就会形成证明。
教育有责任培养熟练思维能力
问题:P23 (1)调节好完成联想功能的条件(2)调节好对联想到的事物赋予信任的条件。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怎么调节?阅读时间:一个多小时
第三章思维训练中的自然资源
有自然资源才能接受训练。强调学习者必须主动
一、好奇心
好奇心是一切科学之母,是我们获得推理之用的原始材料的唯一可靠保证。
好奇心的三个水平:身体,社会,智力
反思我们的教学,我们是否真正关注过学生的好奇心,是
否经常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学生接纳自己预定的知识,是否在重复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二联想
联想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1 联想的快慢教师不能因为一个孩子学校功课反映慢就断定他笨。2联想的范围有宽有窄,但是这一差别与反映快慢没有联系。最佳的思维习惯是联想既不要太少也不要太多,应该保持平衡。3深度这一方面是最不受后天教育影响的,外界影响最难以改变,变好变坏都很难。
三条理性:它的本质
思维应该连续而有序,在青少年的正确思维习惯训练中要考虑到他们和成人的区别
问题:如何在实际操作?
阅读时间:一个半小时
第四章学校状况与思维训练
一导言:方法与环境
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意识需要研究各个人的特点和习惯;二是需要研究各个人的特点和习惯性自我表达能力变好或变坏的条件。
学校环境的影响分三类:接触的人的态度习惯、学校所授科目、教育的目的和理想。
二旁人习惯的影响
教师的影响
儿童经验是教学的起点和中心。反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杜威说,由教师中心改为儿童中心,“这是一场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转到和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三学业性质的影响
问题:我们“到底是为掌握信息而掌握信息,还是将掌握信息视为思维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P43)”,反思我们的教学在做什么?怎么做?是应试还是思维训练?矛盾吗?能有机统一吗?
四现实目标和理想的影响
阅读时间:45分钟左右
第五章智力训练的手段和目的
一引言:逻辑的意义
逻辑三重意义
教学课程上所说的逻辑是指思维训练所要最后达到的目标而不是出发点
四、纪律与自由
纪律的深层含义:思维习惯;外在的行动模式
思维所需要的障碍
阅读时间:50分钟
第十二章活动和思维训练
一、活动的早期阶段
以儿童为例说明活动和思维训练的关系。你可以观察一下孩子,在他们咿呀学语时,是你教的,但后来你会发现他能说句子,那不是你教的。
二、游戏,工作及类似的活动形式
游戏工作不一定对立。有用的工作并不一定必须劳动
三、创造性作业
问题:P139“小学的课业因负担过重而普遍受到非议。”以前国外教育也向中国似的也需要“减负”?
阅读时间:一个多小时
第十三章语言和思维工具
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杜威在论述中明确指出了学校实际工作中,妨碍语言的连贯性因而极有害地干扰系统思考的几种情况。也是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问题。
首先,教师有垄断连贯叙述的习惯。如果把教师们一天说话的时间统计起来,同学生们说话的时间加以对比,那么许多老师会感到震惊。学生们的谈话也常常限于简短的词语或单一的不连贯的句子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