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教案 Word版含答案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四章 第4节 万有引力与航天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第4节万有引力与航天1.(2018·河北张家口期末)第谷、开普勒等人对行星运动的研究漫长而曲折,牛顿在他们的研究根底上,得出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D )A.开普勒通过研究、观测和记录发现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B.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并不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C.库仑利用实验较为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D.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解析:开普勒发现行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选项A错误;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任何可看成质点的两物体之间,选项B错误;卡文迪许测量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选项C错误;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认为太阳吸引行星,同样行星也吸引太阳,选项D正确.2.(2018·江苏卷,1)我国高分系列卫星的高分辨对地观察能力不断提高.今年5月9日发射的“高分五号〞轨道高度约为705 km,之前已运行的“高分四号〞轨道高度约为36 000 km,它们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与“高分四号〞相比,如下物理量中“高分五号〞较小的是( A ) A.周期 B.角速度C.线速度D.向心加速度解析:“高分五号〞的运动半径小于“高分四号〞的运动半径,即r五<r四,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mr=mrω2=m=ma,如此T=∝,T五<T四,选项A正确;ω=∝,ω五>ω四,选项B错误;v=∝,v五>v四,选项C错误;a=∝,a五>a四,选项D错误.3.(2019·江苏扬州测试)(多项选择)2017年9月25日后,微信启动页面采用“风云四号〞卫星成像图.“风云四号〞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如此其在圆轨道上运行时( CD )A.可定位在赤道上空任意高度B.线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C.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等D.向心加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解析: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且高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第一宇宙速度为人造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气象卫星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B错误;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所以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故C正确;同步卫星与月球都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ma可得a=,所以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故D正确.4.(2019·陕西西安模拟)一些星球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收缩,假设该星球的直径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假设收缩时质量不变,如此与收缩前相比( D )A.同一物体在星球外表受到的重力增大到原来的4倍B.同一物体在星球外表受到的重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C.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D.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解析:当直径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时,半径也同样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重力加速度g=增大到原来的16倍,第一宇宙速度v=增大到原来的2倍.5.(2019·重庆巴蜀中学月考)“嫦娥五号〞卫星预计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这次任务的完成将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顺利收官.引力常量为G,关于“嫦娥五号〞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B )A.“嫦娥五号〞的发射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发射速度B.假设“嫦娥五号〞在月球外表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如此可求出月球的密度C.“嫦娥五号〞的发射速度必须大于11.2 km/sD.“嫦娥五号〞在月球外表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7.9 km/s解析:“嫦娥五号〞的运行轨道高度大于同步卫星的运行轨道高度,故“嫦娥五号〞的发射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发射速度,故A错误;由G=m()2r和M=πR3ρ可得ρ=()3,当在月球外表时,r=R,只需知道周期T,就可以求出月球的密度,故B正确;“嫦娥五号〞的发射速度小于11.2 km/s,故C错误;“嫦娥五号〞在月球外表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g和R均比地球的要小,故v<7.9 km/s,故D错误.6.(2019·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第一次联考)地球和火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公转轨道近似为圆),如果把行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与其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扫过的面积速率,如此地球和火星绕太阳公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速率之比是( B )A. B.C. D.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k,天体公转的角速度ω=,一定时间内扫过的面积S==,所以扫过的面积速率之比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面积比,代入角速度可得面积速率之比为.7.(2019·江苏连云港模拟)对于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来说,它们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会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化而变化,某同学根据的不同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与周期T关系作出如下列图图像,如此可求得地球质量为(引力常量为G)( A )A. B.C. D.解析:由=m r可得=,结合图线可得,=,故M=.8.(2019·河北石家庄质检)(多项选择)如下列图为某飞船从轨道Ⅰ经两次变轨绕火星飞行的轨迹图,其中轨道Ⅱ为圆轨道,轨道Ⅲ为椭圆轨道,三个轨道相切于P点,P,Q两点分别是椭圆轨道Ⅲ的远火星点和近火星点,S是轨道Ⅱ上的点,P,Q,S三点与火星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且PQ=2QS,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C )A.飞船在P点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需要减速B.飞船在轨道Ⅱ上由P点运动到S点的时间是飞船在轨道Ⅲ上由P点运动到Q点的时间的1.5倍C.飞船在轨道Ⅱ上S点与在轨道Ⅲ上P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飞船在轨道Ⅱ上S点的速度大小小于在轨道Ⅲ上P点的速度大小解析:飞船在P点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需要做减速运动,选项A正确;因为PQ=2QS,所以飞船在轨道Ⅱ上运行的轨道半径R2==1.5QS,飞船在轨道Ⅲ上运动轨迹的半长轴R3==QS,由开普勒第三定律=k知,==1.84,选项B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知G=ma,解得a=,由于飞船在轨道Ⅱ上S点与在轨道Ⅲ上P点到火星中心的距离相等,故飞船在两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选项C正确;飞船在轨道Ⅱ上S点的速度大小等于在轨道Ⅱ上P点的速度大小,飞船在P点由轨道Ⅱ进入轨道Ⅲ需要减速运动,故飞船在轨道Ⅱ上S点的速度大小大于在轨道Ⅲ上P点的速度大小,选项D错误.9.(2019·安徽合肥测试)宇航员在月球外表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铁球由距月球外表高h处静止释放,经时间t落在月球外表.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求:(1)月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g.(2)月球的质量M.(3)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v.解析:(1)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知h=gt2解得月球外表重力加速度g=.(2)在月球外表,万有引力近似与重力相等G=mg得月球的质量M=(3)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解得v=.答案:(1)(2)(3)10.(2018·山东泰安一模)由中国科学家设计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采用三颗全同的卫星(SC1,SC2,SC3)构成一个边长约为地球半径27倍的等边三角形,阵列如下列图.地球恰好处于三角形中心,卫星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圆轨道上运行,对一个周期仅有 5.4分钟的超紧凑双白星(RXJ0806.3+1527)产生的引力波进展探测.假设贴近地球外表的卫星运行速率为v0,如此三颗全同卫星的运行速率最接近( B )v0000解析:由几何关系可知,等边三角形的几何中心到各顶点的距离等于边长的,所以卫星的轨道半径r与地球半径R的关系为r=27×R=9R;根据v=可得=≈0.25,如此v同=0.25v0,故B正确.11.(2019·吉林第二次调研)(多项选择)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夹角为90°的人造地球卫星被称为极地轨道卫星,它运行时能到达南、北极地区的上空,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展观测和应用的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等都采用这种轨道.如下列图,假设某颗极地轨道卫星从北纬45°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首次运行到南纬45°的正上方用时45分钟,如此( AB )A.该卫星的运行速度大小一定小于7.9 km/sB.该卫星的轨道半径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1∶4C.该卫星的加速度大小与同步卫星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D.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小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解析:由题意可知,卫星的周期 T=×45 min=180 min=3 h;由于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的半径,如此卫星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即卫星的线速度大小小于7.9 km/s,选项A正确;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2r,解得r=,该卫星的轨道半径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选项B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a,解得a=,该卫星的加速度大小与同步卫星的加速度大小之比==2=,选项C错误;由于不知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质量关系,故无法比拟其机械能大小,选项D错误.12.(2019·河北邯郸质检)2017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FAST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两颗太空脉冲星,其中一颗的自转周期为T(实际测量为1.83 s,距离地球1.6万光年).假设该星球恰好能维持自转不瓦解,令该星球的密度ρ与自转周期T的相关量为q星,同时假设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地球的密度ρ0与自转周期T0的相关量为q 地,如此( A )A.q地=q星B.q地=q星C.q地=q星D.q地=7q星解析:星球恰好能维持自转不瓦解,对该星球赤道外表的物体m有=m R,密度ρ=,可得q星==,同理对地球同步卫星有=m0··7R0,ρ0=,可得q地==,所以q地=q星.13.(2019·某某南宁二中月考)石墨烯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材料,其超高强度与超强导电、导热等非凡的物理性质有望使21世纪的世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科学家们设想,用石墨烯制作超级缆绳,搭建“太空电梯〞,通过地球同步轨道站向地面垂下一条缆绳至赤道基站,电梯仓沿着这条缆绳运行,实现外太空和地球之间便捷的物资交换.地球的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外表重力加速度为g,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B )A.“太空电梯〞上各点的角速度不一样B.乘“太空电梯〞匀速上升时乘客对电梯仓内地板的压力逐渐减小C.当电梯仓停在距地面高度为处时,仓内质量为m的乘客对电梯仓内地板的压力为零D.“太空电梯〞的长度L=解析:“太空电梯〞上各点在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等,故角速度一样,A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有G-F N=mω2r,随着r的增大,F N逐渐减小,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正确.当电梯仓停在距地面高度为处时,有G-F N=G-F N=mω2(+R),F N一定不等于零,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C错误.“太空电梯〞的长度为同步卫星到地面的距离,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 r,由r=R+L,GM=gR2(黄金代换),得L=-R,D错误.14.(2018·湖南衡阳一模)(多项选择)据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于智利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如下列图,假设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的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星体的外表物质,导致质量发生转移,在演变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双星平均密度可视为一样.如此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 BC )A.它们间万有引力大小保持不变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变C.体积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轨迹的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大D.体积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轨迹的半径变小,线速度变大解析:设体积较小的星体质量为m1,轨道半径为r1,体积较大的星体质量为m2,轨道半径为r2,双星间的距离为L,转移的质量为Δm.如此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G,根据数学知识得知,随着Δm的增大,F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对m1星体有G=(m1+Δm)ω2r1,对m2星体有G=(m2-Δm)ω2r2,得ω=,总质量m1+m2不变,两者距离L不变,如此角速度ω不变,故B正确.ω2r2=,由于ω,L,m1均不变,当Δm增大时,如此r2增大,即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又由v=ωr2可知线速度v也增大,故C正确,D错误.15.(多项选择)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星冲日;5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天王星冲日.地球与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如此如下判断正确的答案是( BD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轨道半径1.0 1.5 5.2 9.5 19 30(AU)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B.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C.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解析:金星运动轨道半径小于地球运动轨道半径,运行周期小于地球,因此可能发生凌日现象而不会发生冲日现象,选项A错误;地球周期T地=1年,如此ω地=,同理得T木=年,如此ω木=,木星于2014年1月6日冲日,如此(ω地-ω木)·t=2π,解得t=年≈1年,明确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现象,B选项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天王星周期年,远大于地球周期,说明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间隔近似一年,同理土星周期为年,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故C错误;周期越长,相邻两次冲日间隔越接近一年,D项正确.。
高中物理4.4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教案)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掌握估测天体质量和密度需要的物理量。
难点:天体运动模型的建立。
一、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根本思路〔1〕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222224Tr m r m r v m ma r Mm G n πω====。
〔2〕在中心天体外表或附近运动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2R MmG =mg 〔g 表示天体外表的重力加速度〕。
二、天体质量的估算1. 在星球外表利用重力加速度进行估测对于没有卫星的天体〔或虽有卫星,但不知道有关卫星运动的参量〕,可忽略天体自转的影响,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的关系来计算天体的质量。
G gR M RMm G mg 22=⇒=R ——为天体的半径 g ——天体外表的重力加速度【核心归纳】求地球质量需要知道地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半径。
2. 利用绕中心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天体的参数进行估算原理:对于有卫星的天体,可以认为卫星绕天体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天体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1〕假设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卫星运动的周期为T ,据牛顿第二定律2224=M G m r r Tπ卫中卫m 2324GT r M π=中〔2〕假设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为r ,卫星运动的线速度为v ,据牛顿第二定律rv m m M G22r卫卫中=Grv M 2=中〔3〕假设卫星运动的线速度v 和运行周期T ,则据牛顿第二定律G T v M π23=中r v m m M G 22r卫卫中=v Tm m M Gπ2r 2卫卫中= 说明:〔1〕明确被估测的天体为中心天体;〔2〕需要知道的物理量均为描述卫星的物理量〔v 、r 、T 或ω〕中的任意两个。
三、天体密度的估算1. 在星球外表利用重力加速度进行估测R G g R M RMm G mg πρπρ433432===可得:和需要知道星球半径及星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
高考物理复习四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万有引力与航天学案
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考试标准]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说明行星的运动 a 1.不要求掌握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认识的细节.2.不要求用开普勒三个定律求解实际问题.3.不要求掌握太阳与行星间引力表达式的推导方法.4.不要求计算空心球体与质点间的万有引力.5.不要求分析重力随纬度变化的原因.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a万有引力定律 c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c宇宙航行 c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a一、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3.开普勒第三定律(又叫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自测1关于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都是匀速圆周运动B.所有行星以相同的速率绕太阳做椭圆运动C.对于每一个行星在近日点时的速率均大于它在远日点的速率D.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二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同答案 C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故A 错误;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越大,则运动的速率越小,故B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在近日点时的速率均大于它在远日点的速率,故C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故D错误.二、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 2.表达式:F =G m 1m 2r2.3.适用条件: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只适用于计算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4.引力常量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称装置测得的,G =6.67×10-11N·m 2/kg 2.自测2 关于万有引力公式F =Gm 1m 2r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公式只适用于星球之间的引力计算,不适用于质量较小的物体 B .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0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 .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D .公式中引力常量G 的值是牛顿规定的 答案 C解析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适用于任何两个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计算,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0时,物体不能视为质点,万有引力公式不再适用,A 、B 均错误;万有引力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C 正确;引力常量G 的值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出的,D 错误. 三、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1.预言未知星体 2.计算天体质量 四、宇宙航行1.第一宇宙速度是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为7.9 km/s ,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最大的环绕速度,也是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是指将卫星发射出去,挣脱地球的束缚所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其大小为11.2 km/s. 3.第三宇宙速度是指使发射出去的卫星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外所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其大小为16.7 km/s.自测3 我国将在2020年前后完成约1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该卫星发射速度v 大小的范围是( ) A .v <7.9 km/sB .7.9 km/s <v <11.2 km/sC .11.2 km/s <v <16.7 km/sD .v >16.7 km/s 答案 B命题点一 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1)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 G Mm r 2=ma n =m v 2r =mω2r =m 4π2r T2.(2)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运动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G MmR 2=mg(g 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由于G Mm R 2=mg ,故天体质量M =gR 2G ,天体的平均密度ρ=M V =M 43πR 3=3g 4πGR.(2)利用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轨道半径r.①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 Mm r 2=m 4π2T 2r ,得出中心天体质量M =4π2r3GT 2;②若已知天体半径R ,则天体的平均密度 ρ=M V =M 43πR 3=3πr3GT 2R3.例1 如图1所示是美国的“卡西尼”号探测器经过长达7年的“艰苦”旅行,进入绕土星飞行的轨道.若“卡西尼”号探测器在半径为R 的土星上空离土星表面高h 的圆形轨道上绕土星飞行,环绕n 周飞行时间为t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关于土星质量M 和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图1 A .M =4π2R +h 3Gt 2,ρ=3πR +h 3Gt 2R 3B .M =4π2R +h 2Gt 2,ρ=3πR +h 2Gt 2R3C .M =4π2t 2R +h 3Gn 2,ρ=3πt 2R +h 3Gn 2R 3D .M =4π2n2R +h 3Gt2,ρ=3πn 2R +h 3Gt 2R3答案 D解析 设“卡西尼”号的质量为m ,“卡西尼”号围绕土星的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GMmR +h2=m(R +h)⎝ ⎛⎭⎪⎫2πT 2,其中T =t n ,解得M =4π2n 2R +h3Gt 2.又土星体积V =43πR 3,所以ρ=M V =3πn 2R +h 3Gt 2R3.故D 正确.变式1 (2020·绍兴一中高一期末)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观测记录的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 .伽利略指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 .牛顿测出了引力常量G 的数值D .海王星是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在“笔尖”上发现的行星 答案 D解析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A 错误;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错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 ,C 错误.变式2 (2020·温州市高一期末)质量均为1×105kg 的两物体(都可看成质点)相距1 m 时,已知引力常量G =6.67×10-11N·m 2/kg 2,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最接近于( )A .一个大人的重力B .一个鸡蛋的重力C .一个大西瓜的重力D .一头牛的重力答案 B变式3 (2020·绍兴市一中高一期末)某个行星,其半径是地球半径的2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25倍,则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 A .6倍 B .4倍 C.254倍 D .12倍 答案 C解析 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物体在地球表面运动时,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则有G Mm R 2=mg 地,解得g 地=GM R 2,同理g 行=GM 行R 2行,则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g 行g 地=G·25M2R 2GM R2=254,故A 、B 、D 错误,C 正确.变式4 通过观测冥王星的卫星,可以推算出冥王星的质量.假设卫星绕冥王星做匀速圆周运动,除了引力常量外,至少还需要两个物理量才能计算出冥王星的质量.这两个物理量可以是( ) A .卫星的速度和质量 B .卫星的质量和轨道半径 C .卫星的质量和角速度 D .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 答案 D解析 根据线速度和角速度可以求出半径r =v ω,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 r 2=m v2r,整理可以得到M=v 2r G =v 3Gω,故选项A 、B 、C 错误;若知道卫星的周期和半径,则GMm r 2=m ⎝ ⎛⎭⎪⎫2πT 2r ,整理得到M =4π2r 3GT 2,故选项D 正确.变式5 (2020·浙江11月选考·7)如图2所示是小明同学画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的示意图,则卫星( )图2A .在a 轨道运行的周期为24 hB .在b 轨道运行的速度始终不变C .在c 轨道运行的速度大小始终不变D .在c 轨道运行时受到的地球引力大小是变化的 答案 D解析 同步卫星必须在赤道正上空36 000 km 处,所以a 轨道不可能是同步轨道,选项A 错误;b 轨道上的卫星的速度方向不断变化,所以速度不断变化,选项B 错误;地球在c 轨道的其中一个焦点上,因此在近地点时卫星速度要快,远地点速度要慢,选项C 错误;在c 轨道上,卫星离地球的距离不断变化,所以根据F =GMmr2可以看出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小不断变化,D 正确. 变式6 有一星球的密度跟地球密度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忽略其自转影响)( ) A.14 B .4倍 C .16倍 D .64倍答案 D解析 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GMR 2,又知ρ=M V =3M4πR3,所以M =9g 316π2ρ2G 3,故M 星M 地=(g 星g 地)3=64. 命题点二 宇宙航行和卫星问题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方法一:由G Mm R 2=m v 21R得v 1=GM R=7.9×103m/s. 方法二:由mg =m v 21R得v 1=gR =7.9×103m/s.2.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3.a 、v 、ω、T 均与卫星的质量无关,只由轨道半径和中心天体质量共同决定,故对同一中心天体来说,卫星所有参量的比较,最终归结到轨道半径的比较.r 越大,a 、v 、ω越小,T 越大. 4.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卫星运动的技巧 (1)一个模型天体(包括卫星)的运动可简化为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模型.(2)两组公式G Mm r 2=m v 2r =mω2r =m 4π2T 2r =ma mg =GMmR2(g 为天体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例2 (2020·浙江4月选考·11)如图3所示,设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金星自身的半径是火星的n 倍,质量为火星的k 倍.不考虑行星自转的影响,则( )图3A .金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火星的kn 倍B .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火星的kn倍 C .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加速度比火星小 D .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火星大 答案 B解析 根据g =GM R 2可知g 金g 火=kn2,选项A 错误;根据v =GM R 可知,v 金v 火=k n ,选项B 正确;根据a =GM 太阳r2可知,距离太阳越远,加速度越小,由T =4π2r3GM 太阳可知,距离太阳越远,周期越大,由题图可知r 金<r 火,所以选项C 、D 均错误.变式7 (2020·浙江4月学考·11)2020年12月,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进入高为5.0×102km 的预定轨道.“悟空”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R =6.4×103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悟空”卫星的线速度比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小 B .“悟空”卫星的角速度比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小 C .“悟空”卫星的运行周期比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小 D .“悟空”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 答案 C解析 地球同步卫星距地心的距离大于“悟空”卫星距地心的距离,由G Mm r 2=mv2r可得,v =GMr,由此可知,“悟空”卫星的线速度大,所以A 错误;由G Mm r 2=mω2r 可知,“悟空”卫星的角速度大,即周期小,由G Mmr2=ma n 可知,“悟空”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因此C 正确,B 、D 错误.变式8 (2020·浙江10月学考·7)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A 、B 、C ,某时刻恰好在同一过地心的直线上,如图4所示,当卫星B 经过一个周期时( )图4A .A 超前于B ,C 落后于B B .A 超前于B ,C 超前于B C .A 、C 都落后于BD .各卫星角速度相等,因而三颗卫星仍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 A解析 由G Mm r 2=mr 4π2T2可得T =2πr3GM,故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当B 经过一个周期时,A 已经完成了一个多周期,而C 还没有完成一个周期,所以选项A 正确,B 、C 、D 错误.变式9 (2020·嘉兴市高一期末)2020年12月28日11时23分,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颗被命名为“八一·少年行”的小卫星计划在轨运行时间不少于180天,入轨后可执行对地拍摄、无线电通讯、对地传输文件以及快速离轨试验等任务.若因实验需要,将卫星由距地面高280 km 的圆轨道Ⅰ调整进入距地面高330 km 的圆轨道Ⅱ,则此小卫星( ) A .在轨道Ⅰ上运行的速度可能大于7.9 km/s B .在轨道Ⅱ上比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小 C .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比同步卫星的周期小 D .在轨道Ⅱ上比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 答案 C变式10 天文学家近期在银河系发现一颗全新的星球——“超级地球”.它的半径是地球的2.3倍,而质量却是地球的17倍,科学家们认为这颗星球可能是由岩石组成.它的发现将有助于探索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这颗“超级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 A .3 km/s B .15 km/s C .21 km/s D .28 km/s 答案 C解析 在地球上,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G MmR 2=m v 2R可得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GMR=7.9 km/s. 据此关系知,“超级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GM′R′=G·17M2.3R≈2.72×7.9 km/s≈21.5 km/s ,故C 正确,A 、B 、D 错误.拓展点 地球同步卫星 同步卫星的六个“一定”例3 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 B .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C .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D .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答案 D解析 由G Mm r 2=m v 2r 得r =GMv 2,可知轨道半径与卫星质量无关,A 错误;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必须与赤道平面重合,即在赤道上空运行,不能在北京上空运行,B 错误;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在最低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而同步卫星在高轨道上运行,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 错误;所谓“同步”就是卫星保持与赤道上某一点相对静止,所以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D 正确.1.(2020·温州市高一期末)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引力常量的测定,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牛顿测定的 B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 C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卡文迪许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牛顿测定的 D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 答案 B2.地球对月球具有强大的万有引力,却不靠在一起,其原因是( )A .不仅地球对月球有万有引力,而且月球对地球也有万有引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了B .不仅地球对月球有万有引力,而且太阳系里其它星球对月球也有万有引力,这些力的合力等于零C .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还不算大D .万有引力不断改变月球的运动方向,使得月球绕地球运行 答案 D解析 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和月球对地球的万有引力是相互作用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能平衡,故A 错误;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不等于零,故B 错误;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恰好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不断改变月球的运动方向,使得月球绕地球运行,故C 错误,D 正确.3.某个行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3,质量也是地球的13,则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 ) A .3 B .9 C.13 D.19答案 A解析 由G Mm R 2=mg ,可知g 行g 地=M 行M 地·R 2地R 2行=3.故A 正确.4.(2020·金华十校模拟)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质量为m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r 约为地球半径R 的60倍)、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 A.Gmr2 B.GM R2 C.4π2T 2rD.16g 答案 C5.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 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A.mv 2GN B.mv 4GN C.Nv 2Gm D.Nv 4Gm 答案 B解析 设卫星的质量为m′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m ′R 2=m′v2R① m′v2R=m′g② 由m 的重力为N 得N =mg③由③得g =N m ,代入②得:R =mv2N代入①得M =mv4GN,故A 、C 、D 错误,B 项正确.6.据报道,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a 倍,质量是地球的b 倍.已知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T ,引力常量为G.则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A.3πGT 2 B.π3T 2 C.3πb aGT 2 D.3πa bGT2 答案 C解析 万有引力提供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G M 地m R 2=m 4π2R T 2,且ρ地=3M 地4πR 3,由以上两式得ρ地=3πGT 2.而ρ星ρ地=M 星V 地V 星M 地=b a ,因而ρ星=3πbaGT2.故C 正确.7.(2020·浙江10月学考·12)如图1所示,“天宫二号”在距离地面393 km 的近地圆轨道运行.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 =6.67×10-11N·m 2/kg 2,地球质量M =6.0×1024 kg ,地球半径R =6.4×103km.由以上数据可估算( )图1A .“天宫二号”的质量B .“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C .“天宫二号”受到的向心力D .地球对“天宫二号”的引力 答案 B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M r 2=m v2r 知“天宫二号”的质量m 会在等式两边消去,所以无法求出“天宫二号”的质量,选项A 错误;v =GMr,式中G 、M 、r 的大小已知(其中r =R +h),所以可估算“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v ,选项B 正确;“天宫二号”受到的向心力、引力都因为不知道“天宫二号”的质量而无法估算,选项C 、D 错误.8.(2020·绍兴第一中学期末)太阳系中有两颗行星,它们绕太阳运转周期之比为8∶1,则两行星的公转速度之比为( )A .2∶1 B.4∶1 C.1∶2 D.1∶4 答案 C解析 根据G Mm r 2=m 4π2T2r ,得T =4π2r3GM, 因为周期之比为8∶1,则轨道半径之比为4∶1, 根据G Mm r 2=m v2r得v =GMr, 则公转速度之比为1∶2,C 正确,A 、B 、D 错误.9.(2020·金华十校模拟)2020年8月以来,我国先后发射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天宫二号”、“风云四号A”、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等卫星或航天器,如图2所示,其中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运行在距地面500千米的极地轨道,“天宫二号”运行在距地面393千米的轨道,“风云四号A”是中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运行在距地面700千米的极地轨道上,这些卫星或航天器对我国与国际的科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关于这些卫星或航天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轨道在赤道上空B .“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最小C .“风云四号A”的运行轨道距地面的高度最大D .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运行周期为24小时答案 C解析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运行在距地面500千米的极地轨道,不会在赤道上空,故A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G Mm r 2=m v 2r ,解得v =GM r,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根据题意可知,“风云四号A”的轨道半径最大,则其速度最小,距地面的高度最大,故B 错误,C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mr 2=m 4π2r T 2,解得T =2πr 3GM,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 h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而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则周期小于24 h ,故D 错误.10.(2020·嵊州市高级中学期末)据报道,我国的一颗数据中继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上.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行速度大于7.9 km/sB .由于太空垃圾对卫星运动的影响,会使卫星的运行轨道变低,且线速度变大C .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 .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小答案 B解析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m r 2=mv 2r ,v =GM r,即线速度v 随轨道半径r 的增大而减小,v =7.9 km/s 为第一宇宙速度,即围绕地球表面运行的速度;因同步卫星轨道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很多,因此其线速度应小于7.9 km/s ,故A 错误;太空垃圾对卫星运动的影响使卫星运行轨道半径变小,由v =GM r 知线速度变大,B 正确;同步卫星与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具有共同的角速度,由公式a 向=rω2,可得r 大的加速度大,因轨道半径不同,故其向心加速度不相等,故C 错误;因同步卫星周期T 同=24小时,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 月≈27天,即T 同<T 月,由公式ω=2πT,得ω同>ω月,故D 错误. 11.若取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 km/s ,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6倍,半径是地球的1.5倍,则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A .16 km/sB .32 km/sC .4 km/sD .2 km/s答案 A解析 由GMm R 2=mv 2R,得v =GM R =8 km/s ,所以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G×6M 1.5R=16 km/s ,A 项正确.12.如图3所示,a 是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 是探测卫星,c 是地球同步卫星,它们在同一平面内沿不同的轨道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均沿逆时针方向绕行.若某一时刻,它们正好运行到同一条直线上.则再经过6小时,下列图中关于a 、b 和c 三者位置的图示可能正确的是( )图3答案 D解析 由G Mm r 2=m 4π2T2r ,知T c >T b ,而a 、c 周期相同,可知D 正确. 13.(2020·绍兴市选考模拟)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首发星,被誉为中国版海事卫星的天通一号01星,在2020年8月6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进入距离地球约三万六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这标志着我国迈入卫星移动通信的“手机时代”.根据这一信息以及必要的常识,尚不能确定该卫星的( )A .质量B .轨道半径C .运行速率D .运行周期答案 A14.(2020·浙江“七彩阳光”联考)如图4所示,新华社甘肃酒泉2020年9月14日报导(记者李国利)“天宫二号”将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高度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表示,“这与未来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基本相同”.由此消息对比“神舟十一号”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认识,正确的是( )图4A.“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中宇航员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周期为24小时C.“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D.“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中天平可以正常使用答案 C解析“神舟十一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仍然受到万有引力,只是万有引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A错误;“神舟十一号”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则由T=4π2r3 GM可知,“神舟十一号”的运行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即小于24小时,故B错误,C正确;“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中天平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能正常使用,故D错误.15.(2020·杭州市高三上期末)如图5所示,2020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一个组合体,假设组合体在距离地面393千米高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随后进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两人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工作、生活了30天,期间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和科普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5A.对接后,组合体会被地球吸引到更低的轨道上运行B.组合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小于7.9 km/sC.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航天员可以借助重锤和羽毛演示轻、重物体落得一样快的实验D.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工作的30天里共经历了30次日出答案 B16.(2020·“七彩阳光”联考)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想,把物体从高山上水平抛出,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远.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如图6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6A.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至少要达到7.9 km/hB.卫星距地面越高,绕地球运动的速度越大C.第一宇宙速度就是最小的发射速度D.所有人造地球卫星都做匀速圆周运动答案 C解析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至少要达到7.9 km/s;卫星距地面越高,绕地球运动的速度越小;人造地球卫星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也可以绕地球做椭圆运动;第一宇宙速度就是最小的发射速度,只有C正确.17. (2020·丽水、衢州、湖州9月联考)如图7所示,环绕太阳运转的小行星“吴健雄星”的半径为16 km,密度与地球接近.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 400 km,第一宇宙速度约为8 km/s,表面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7A.地球的公转速度小于“吴健雄星”的公转速度B.地球的公转角速度小于“吴健雄星”的公转角速度C.“吴健雄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0.025 m/s2D.“吴健雄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4 m/s答案 C。
高中物理第四章《第四节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课件
8
2.星体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 (1)设在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 g(不考虑地球自转),由 mg=GmRM2 ,得 g=GRM2 . (2)设在地球上空距离地心 r=R+h 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g′,由 mg′=(RG+Mhm)2,得 g′=
GM (R+h)2 所以gg′=(R+R2h)2.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金、a 地、a 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 v 金、v 地、v 已 火.
知它们的轨道半径 R 金<R 地<R 火,由此可以判定
()
A.a 金>a 地>a 火
B.a 火>a 地>a 金
C.v 地>v 火>v 金
D.v 火>v 地>v 金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A.5×109 kg/m3
B.5×1012 kg/m3
C.5×1015 kg/m3
D.5×1018 kg/m3
解析:选 C.毫秒脉冲星稳定自转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其表面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
据 GMRm2 =m4πT22R,M=ρ·43πR3,得 ρ=G3Tπ2,代入数据解得 ρ≈5×1015 kg/m3,C 正确.
地球引力,能够描述 F 随 h 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上一页返回Fra bibliotek航下一页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12
[解析]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随着 h 的增大,探测器所受的地球引力逐渐减小但并不是均匀减小的,故能够描述 F 随 h 变化 关系的图象是 D. [答案] D
Mm G R2
高考物理高考专题复习学案《万有引力与航天》(精品整理含答案)
高考物理高考专题复习学案《万有引力与航天》考题一 天体质量(密度)的估算求解中心天体质量、密度的方法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求解 由于G Mm R 2=mg ,故天体质量M =gR 2G . 2.利用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求解(1)已知卫星的轨道半径r 和该轨道上的重力加速度g ,根据GMm r 2=mg ,得M =gr 2G ; (2)已知卫星线速度v 和轨道半径r ,根据GMm r 2=m v 2r 得M =r v 2G ; (3)已知卫星运转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由GMm r 2=m 4π2T 2r 得M =4π2r 3GT 2; (4)已知卫星线速度v 和运转周期T ,根据GMm r 2=m v 2πT 和r =v T 2π得M =v 3T 2πG . 3.天体密度的估算一般在质量估算的基础上,利用M =ρ·43πR 3进行.例1 宇宙中有两颗相距无限远的恒星S 1、S 2,半径均为R 0.图分别是两颗恒星周围行星的公转周期T 2与半径r 3的图象,则( )A.恒星S 1的质量大于恒星S 2的质量B.恒星S 1的密度小于恒星S 2的密度C.恒星S 1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恒星S 2的第一宇宙速度D.距两恒星表面高度相同的行星,S 1的行星向心加速度较大解析 两颗恒星周围的行星绕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r 2=m 4π2T 2r ,变形得T 2r 3=4π2GM .故图象的斜率越大,质量越小.故恒星S 1的质量小于恒星S 2的质量.故A 错.因为两颗恒星的半径相等,所以体积相等,故恒星S 1的密度小于恒星S 2的密度,故B 对.由G MmR 2=m v 2R 变形后得第一宇宙速度v =GM R ,即质量越大,第一宇宙速度越大.故恒星S 1的第一宇宙速度小于恒星S 2的第一宇宙速度,故C 错.行星向心加速度a =GMr 2,行星距两恒星表面高度相同,故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故D 错. 答案 B 训练1.地质勘探发现某地区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怀疑地下有空腔区域.进一步探测发现在地面P 点的正下方有一球形空腔区域储藏有天然气,如图所示.假设该地区岩石均匀分布且密度为ρ,天然气的密度远小于ρ,可忽略不计.如果没有该空腔,地球表面正常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由于空腔的存在,现测得P 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kg (k <1).已知引力常量为G ,球形空腔的球心深度为d ,则此球形空腔的体积是( )A.kgd GρB.kgdGρ C.(1-k )gd Gρ D.(1-k )gd 2Gρ答案 D解析 如果将近地表的球形空腔填满密度为ρ的岩石,则该地区重力加速度便回到正常值,因此,如果将空腔填满,地面质量为m 的物体重力为mg ,没有填满时是kmg ,故空腔填满后引起的引力为(1-k )mg ;由万有引力定律,有:(1-k )mg =G ρVmd 2,解得:V =(1-k )gd 2Gρ,D 对.2.某行星外围有一圈厚度为d 的发光带(发光的物质),简化为如图甲所示模型,R 为该行星除发光带以外的半径.现不知发光带是该行星的组成部分还是环绕该行星的卫星群,某科学家做了精确地观测,发现发光带绕行星中心的运行速度与到行星中心的距离r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所标量为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光带是该行星的组成部分B.该行星的质量M =v 20RGC.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v 20R D.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ρ=3v 20R 4πG (R +d )3答案 BC解析 若发光带是该行星的组成部分,则其角速度与行星自转角速度相同,应有v =ωr ,v 与r 应成正比,与图不符,因此该发光带不是该行星的组成部分,故A 错误,发光带是环绕该行星的卫星群,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 Mm r 2=m v 2r 得该行星的质量为:M =v 2r G ;由题图知,r =R 时,v =v 0,则有:M =v 20RG .故B 正确.当r =R 时有mg =m v 20R ,得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v 20R ,故C 正确.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ρ=M43πR 3=3v 204πGR 2,故D 错误,故选B 、C.3.“嫦娥二号”绕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嫦娥二号”新开辟了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即直接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再进入距月面约h =1×105 m 的圆形工作轨道,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设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3g 月4πGRB.“嫦娥二号”在工作轨道上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2πR G 月C.“嫦娥二号”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g 月(R +h )D.“嫦娥二号”在工作轨道上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R R +h )2g 月答案 AD解析 在月球表面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由G mM R 2=mg 月可得月球质量M =g 月R 2G ,据密度公式可得月球密度ρ=MV =g 月R 2G 43πR 3=3g 月4πGR ,故A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 G Mm (R +h )2=m (R +h )4π2T 2, 可得周期T =4π2(R +h )3GM =4π2(R +h )3g 月R 2,故B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 G mM(R +h )2=m v 2R +h可得“嫦娥二号”绕行速度v =GMR +h= g 月R 2R +h,故C 错误;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 G mM (R +h )2=ma , 可得“嫦娥二号”在工作轨道上的向心加速度 a =GM (R +h )2=(R R +h)2g 月,故D 正确. 考题二 人造卫星问题解答卫星问题的三个关键点1.根据G Mm r 2=F 向=m v 2r =mrω2=mr 4π2T 2=ma ,推导、记忆v =GMr 、ω= GMr 3、T =4π2r 3GM 、a =GMr 2等公式.2.理解掌握第一宇宙速度的意义、求法及数值、单位.3.灵活应用同步卫星的特点,注意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物体的运动规律的区别与联系.例2 如图4所示,两质量相等的卫星A 、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R 、T 、E k 、S 分别表示卫星的轨道半径、周期、动能、与地心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有( )图4A.T A >T BB.E k A >E k BC.S A =S BD.R 3A T 2A =R 3BT 2B解析 由GMm R 2=m v 2R =m 4π2T 2R 和E k =12m v 2 可得T =2π R 3GM ,E k =GMm 2R , 因R A >R B ,则T A >T B ,E k A <E k B ,A 对,B 错; 由开普勒定律可知,C 错,D 对. 答案 AD 训练4.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 B解析 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开普勒天体运动三定律,找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而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5.水星或金星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凌日”.已知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天,若将水星、金星和地球的公转轨道视为同一平面内的圆轨道,理论计算得到水星相邻两次凌日的时间间隔为116天,金星相邻两次凌日的时间间隔为584天,则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地球的公转周期大约是水星的2倍 B.地球的公转周期大约是金星的1.6倍 C.金星的轨道半径大约是水星的3倍D.实际上水星、金星和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存在一定的夹角,所以水星或金星相邻两次凌日的实际时间间隔均大于题干所给数据 答案 BD解析 水星相邻两次凌日的时间间隔为t =116天, 设水星的周期为T 1,则有:2πT 1t -2πT 2t =2π, 代入数据解得T 1≈88天,可知地球公转周期大约是水星的4倍,故A 错误; 金星相邻两次凌日的时间间隔为584天,设金星的周期为T 3, 则有:2πT 3t -2πT 2t =2π,代入数据解得T 3≈225天,可知地球的公转周期大约是金星的1.6倍,故B 正确; 根据G Mm r 2=mr (2πT )2, 得r =3GMT 24π2,因为水星的公转周期大约是金星的0.4倍,则水星的轨道半径大约是金星的0.5倍,故C 错误;由所给资料,若运行轨道平面不存在夹角,那么行星凌日间隔时间会与理论时间一致,而实际与理论不同,故运行轨道平面必然存在夹角,故D 正确.考题三双星与多星问题1.双星问题的模型构建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双星问题,双星的角速度(周期)以及向心力大小相等,基本方程式为G M1M2L2=M1r1ω2=M2r2ω2,式中L表示双星间的距离,r1,r2分别表示两颗星的轨道半径,L=r1+r2.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双星问题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1)双星绕它们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两星轨道半径之和与两星距离相等;(2)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必相等,因此周期也必然相等;(3)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双星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提供,大小相等;(4)列式时须注意,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中的r表示双星间的距离,而不是轨道半径(双星系统中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一般不同).抓住以上四个“相等”,即向心力、角速度、周期相等,轨道半径之和与两星距离相等,即可顺利求解此类问题.例3(12分)天体A和B组成双星系统,围绕两球心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均为T.天体A、B的半径之比为2∶1,两天体球心之间的距离为R,且R远大于两天体的半径.忽略天体的自转,天体A、B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4∶1,引力常量为G,求A天体的质量.[思维规范流程]每式各2分.训练6.美国在2016年2月11日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双星轨道参数的变化来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证实了GW150914是一个36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和一个29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合并事件.假设这两个黑洞绕它们连线上的某点做圆周运动,且这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若该黑洞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各自质量不变且不受其他星系的影响,则关于这两个黑洞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个黑洞运行的线速度大小始终相等B.这两个黑洞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始终相等C.36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轨道半径比29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轨道半径大D.随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这两个黑洞运行的周期也在减小答案 D解析这两个黑洞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根据v=ωr可知,由于不知道两个黑洞的转动半径关系,所以线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根据a=ω2r可知,由于不知道两个黑洞的转动半径关系,所以向心加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两个黑洞都是做圆周运动,则Gm1m2r2=m1ω2r1=m2ω2r2,可以得到半径与质量成反比关系,质量大的半径小,故选项C错误;根据G m1m2r2=m14π2r1T2可得,m2=4π2r2GT2r1,根据Gm1m2r2=m24π2r2T2可得,m1=4π2r2T2r2,所以m1+m2=4π2r2GT2(r1+r2)=4π2r3GT2,当m1+m2不变时,r减小,则T减小,即双星系统运行周期会随间距减小而减小,故D正确.7.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叫做三星系统.有这样一种简单的三星系统:质量刚好都相同的三个星体a、b、c在三者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 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周期的圆周运动,若三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三角形的边长为a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aB.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均为2πaa3GmC.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均为3Gm aD.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均为3Gma 2 答案 B解析 由几何关系知,它们的轨道半径为r =a 232=33a ,故A 错误;根据合力提供向心力有:2·Gm 2a 2cos 30˚=ma ′=m v 2r =mr 4π2T 2,得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2πaa3Gm ,线速度为:v =Gm a ,向心加速度为:a ′=3Gm a 2,故B 正确,C 、D 错误.考前针对训练1.有研究表明,目前月球远离地球的速度是每年3.82±0.07 cm.则10亿年后月球与现在相比( )A.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变小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变大C.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变小D.地月之间的引力势能变小 答案 C解析 对月球进行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GMm r 2=m (2πT )2r ,则:T =4π2r 3GM ,由于半径变大,故周期变大,故选项A 错误.根据GMmr 2=ma ,则:a=GMr2,由于半径变大,故加速度变小,故选项B错误;根据GMmr2=mv2r,则v=GMr,由于半径变大,故线速度变小,故选项C正确;由于月球远离地球,万有引力做负功,故引力势能变大,故选项D错误.2.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航班MH370失联,MH370失联后多个国家积极投入搜救行动,在搜救过程中卫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和美国的GPS导航系统均参与搜救工作,北斗导航系统包含5颗地球同步卫星,而GPS导航系统由运行周期为12小时的圆轨道卫星群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时,发射速度只要大于7.9 km/s就可以B.北斗同步卫星的线速度与GPS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为312C.北斗同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GPS卫星的机械能D.卫星向地面上同一物体拍照时,GPS卫星的拍摄视角小于北斗同步卫星的拍摄视角答案 B解析发射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发射速度要求是不相同的,故A错;北斗同步卫星的周期是24 h,GPS导航系统卫星的周期为12小时,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半径比为34,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v=GMr,得线速度之比为312,B对;不知道北斗同步卫星和GPS卫星的质量,无法比较机械能,C错;GPS卫星半径小于北斗同步卫星运动半径,得GPS卫星的拍摄视角大于北斗同步卫星的拍摄视角,D错.3.(多选)我国志愿者王跃曾与俄罗斯志愿者一起进行“火星500”的模拟实验活动.假设王跃登陆火星后,测得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9.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地球的半径为R,王跃在地球表面能竖直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为h,忽略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的密度为2g3πGRB.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相等C.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4g 9D.王跃在火星表面能竖直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为9h 4答案 ACD4.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 ,远地点高度约为2 060 km ;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 786 km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 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 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 3,则a 1、a 2、a 3的大小关系为( )A.a 2>a 1>a 3B.a 3>a 2>a 1C.a 3>a 1>a 2D.a 1>a 2>a 3答案 D解析 由于东方红二号卫星是同步卫星,则其角速度和赤道上的物体角速度相等,根据a =ω2r ,r 2>r 3,则a 2>a 3;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G Mm r 2=ma ,由题目中数据可以得出,r 1<r 2,则a 2<a 1;综合以上分析有,a 1>a 2>a 3,选项D 正确.5.如图1所示,我国即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之后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假设“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图1A.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B.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接C.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D.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答案 C解析 若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所需向心力变大,则飞船将脱离原轨道而进入更高的轨道,不能实现对接,选项A 错误;若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所需向心力变小,则空间实验室将脱离原轨道而进入更低的轨道,不能实现对接,选项B 错误;要想实现对接,可使飞船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然后飞船将进入较高的空间实验室轨道,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后,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选项C 正确;若飞船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则飞船将进入更低的轨道,不能实现对接,选项D 错误.6.(多选)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 0,有一颗与同步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的低轨道卫星,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行,其运行半径为同步轨道半径的四分之一,该卫星两次在同一城市的正上方出现的时间间隔可能是( )A.T 04B.3T 04C.3T 07D.T 07答案 CD解析 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卫星的质量为m ,运动周期为T ,因为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有:GMm r 2=4π2mr T 2,解得:T =2π r 3GM . 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为T 0.已知该人造卫星的运行半径为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四分之一,所以该人造卫星与同步卫星的周期之比是:T T 0= r 3(4r )3=18,解得T =18T 0.设卫星至少每隔t 时间才在同一地点的正上方出现一次,根据圆周运动角速度与所转过的圆心角的关系θ=ωt 得:2πT t =2n π+2πT 0t ,解得t =nT 07,当n =1时t =T 07,n =3时t =3T 07,故A 、B 错误,C 、D 正确.7.据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2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已在轨工作1 630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完成与三艘神舟飞船交会对接和各项试验任务后,由于超期服役两年半时间,其功能已于近日失效,正式终止了数据服务.根据预测,“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将在今后数月内逐步降低,并最终进入大气层烧毁.若“天宫一号”服役期间的轨道可视为圆且距地面h (h ≈343 km),运行周期为T ,地球的半径为R ,下列关于“天宫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天宫一号”的轨道距地面很近,其线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B.女航天员王亚平曾在“天宫一号”中漂浮着进行太空授课,那时她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C.“天宫一号”进入外层稀薄大气一小段时间内,克服气体阻力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量D.由题中信息可知地球的质量为4π2R 3GT 2答案 C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G Mm r 2=m v 2r ,解得:v = GMr ,由于“天宫一号”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半径,则其线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故A 错误;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地球对她的万有引力提供她随“天宫一号”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是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故B 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引力与空气阻力对“天宫一号”做的总功应为正值,而引力做的功等于引力势能的减少,即“天宫一号”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变化,故C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G Mm (R +h )2=m 4π2(R +h )T 2, 解得:M =4π2(R +h )3GT 2,故D 错误.8.宇宙间是否存在暗物质是物理学之谜,对该问题的研究可能带来一场物理学的革命.为了探测暗物质,我国在2015年12月17日成功发射了一颗被命名为“悟空”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已知“悟空”在低于同步卫星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 (t 小于其运动周期),运动的弧长为L ,与地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θ(弧度),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悟空”的质量为L 3Gθt 2B.“悟空”的环绕周期为2πt θC.“悟空”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悟空”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答案 B解析 “悟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只能求出地球质量,不能求出“悟空”的质量,故A 错误;“悟空”经过时间t (t 小于“悟空”的周期),它运动的弧长为L ,它与地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θ(弧度),则“悟空”的角速度为:ω=θt ,周期T =2πω=2πt θ,故B 正确;“悟空”在低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m r 2=m v 2r ,得v =GMr ,可知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速率越小,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故“悟空”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C 错误;由GMm r 2=ma 得:加速度a =G M r 2,则知“悟空”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故D 错误.9.一半径为R 、密度均匀的自行旋转的行星,其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极地处重力加速度的n 倍(n <1).求该行星的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答案 ( 311-n-1)R 解析 设行星的质量为M ,自转的角速度为ω,其极地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对质量为m 1的物体位于极地和赤道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G Mm 1R 2=m 1g G Mm 1R 2-nm 1g =m 1Rω2设同步卫星的质量为m 2,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G Mm 2(R +h )2=m 2(R +h )ω2整理得h=( 311-n-1)R.10.假设某天你在一个半径为R的星球上,手拿一只小球从离星球表面高h处无初速度释放,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地.若忽略星球的自转影响,不计一切阻力,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1)该星球的质量M;(2)在该星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v.答案(1)2hR2Gt2(2)2hRt解析(1)根据h=12gt2可知g=2ht2由GMmR2=mg可得M=2hR2 Gt2(2)根据GMmR2=mg=mv2R可得v=2hR t.。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精品教案(全章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精品教案(全章整理)行星运动的规律是由德国天文学家___发现的,他在对天文观测数据的分析中,总结出了三条行星运动定律。
1、椭圆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而不是在圆心上,这个定律的发现,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个重大突破。
2、面积速度定律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的运动速度是不均匀的,但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这个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速度和轨道的形状之间的关系,是对行星运动规律的一种深刻认识。
3、调和定律___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就是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行星到太阳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这个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规律中,周期和轨道大小之间的关系,是对宇宙运动规律的一次重大发现。
三、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
从古至今,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经历了地心说、___说、调和说等不同阶段,这些学说的提出和推翻,推动了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进程。
四、研究本节的意义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研究。
通过本节的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奥秘,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
1.剔除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
2.改写每段话,使其更加通顺、简洁。
___对___长期天文观察的结果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与思考。
他最初想用___的太阳系模型来解释火星的运行轨道,但与___的观测结果有8分的误差。
因此,他摒弃了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观点,从实际观测结果中寻找原则,并建立了开普勒定律,对行星的运动作出了更科学、更精确的描述,回答了“天体怎样运动?”的问题。
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迹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物理文档: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Word版含答案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一、明晰一个网络,破解天体运动问题二、“一种模型、两条思路、三个物体、四个关系”1.一种模型:无论自然天体(如地球、月亮)还是人造天体(如宇宙飞船、人造卫星)都可以看作质点,围绕中心天体(视为静止)做匀速圆周运动.2.两条思路:(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mr 2=ma 向. (2)天体对其表面的物体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GMmR 2=mg ,公式gR 2=GM 应用广泛,被称为“黄金代换”.3.三个物体:求解卫星运行问题时,一定要认清三个物体(赤道上的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的特点.4.四个关系:“四个关系”是指人造卫星的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GMmr2=⎩⎪⎨⎪⎧ma →a =GM r 2 →a∝1r2m v 2r →v =GM r →v ∝1r mω2r →ω=GM r3→ω∝1r 3m 4π2T 2r →T =4π2r 3GM→T ∝r 3高频考点1 开普勒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1-1.(多选) (2017·全国卷Ⅱ)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 、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 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 经M 、Q 到N 的运动过程中( )A .从P 到M 所用的时间等于T 0/4B .从Q 到N 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 .从P 到Q 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 .从M 到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解析:本题考查天体的运行规律.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从P →Q 速度逐渐减小,故从P 到M 所用时间小于T 0/4.选项A 错误,C 正确;从Q 到N 阶段,只受太阳的引力,故机械能守恒,选项B 错误;从M 到N 阶段经过Q 点时速度最小,故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选项D 正确.答案:CD1-2.(2017·湖北省重点中学高三测试)如图所示,由中山大学发起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于2015年启动,拟采用三颗全同的卫星(SC1、SC2、SC3)构成一个边长约为地球半径27倍的等边三角形阵列,地球恰好处于三角形中心,卫星将在以地球为中心、高度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运行,对一个周期仅有5.4分钟的超紧凑双白矮星系统RXJ0806.3+1527产生的引力波进行探测.若地球近地卫星的运行周期为T 0,则三颗全同卫星的运行周期最接近( )A .40T 0B .50T 0C .60T 0D .70T 0解析:由几何知识可知,每颗卫星的运转半径为:r =12×27R sin 60°=93R ,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可知:R 3T 20=r 3T2,则T =r 3R 3T 0=61.5T 0,故选C . 答案:C1-3.(2017·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月考)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士评出的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13年1月19日揭晓,“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和“蛟龙”号下潜突破7 000米分别排在第一、第二.若地球半径为R ,把地球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蛟龙”下潜深度为d ,天宫一号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 ,“蛟龙”号所在处与“天官一号”所在处的加速度之比为( )A .R -d R +hB .(R -d )2(R +h )2C .(R -d )(R +h )R 2D .(R -d )(R +h )2R 3解析:令地球的密度为ρ,则在地球表面,重力和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有:g =GMR 2,由于地球的质量为:M =ρ43πR 3,所以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可写成:g =GM R 2=Gρ43πR 3R 2=43πGρR .根据题意有,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故在深度为d 的地球内部,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即为半径等于(R -d )的球体在其表面产生的万有引力,故重力加速度g ′=43πGρ(R -d ).所以有g ′g =R -d R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 (R +h )2=ma ,“天宫一号”的加速度a =GM (R +h )2,所以a g =R 2(R +h )2,所以g ′a =(R -d )(R +h )2R 3,故D 正确,ABC 错误.答案:D1-4.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地球的密度为( )A .3π(g 0-g )GT 2g 0B .3πg 0GT 2(g 0-g )C .3πGT2D .3πg 0GT 2g解析:物体在地球的两极时,mg 0=GMm R 2,物体在赤道上时,mg +m (2πT )2R =G MmR2,以上两式联立解得地球的密度ρ=3πg 0GT 2(g 0-g ).故选项B 正确,选项A 、C 、D 错误.答案:B高频考点2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由于G Mm R 2=mg ,故天体质量M =gR 2G ,天体密度ρ=M V =M 43πR 3=3g4πGR.2.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1)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 Mm r 2=m 4π2T 2r ,得出中心天体质量M =4π2r 3GT 2;(2)若已知天体半径R ,则天体的平均密度ρ=M V =M 43πR 3=3πr 3GT 2R 3;(3)若天体的卫星在天体表面附近环绕天体运动,可认为其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则天体密度ρ=3πGT 2.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T ,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2-1.(2017·北京卷)利用引力常量G 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 .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B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C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D .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解析:根据G MmR 2=mg 可知,已知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根据G Mm R 2=m v 2R 及v =2πR T 可知,已知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根据G Mm r 2=m 4π2T 2r 可知,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已知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只能求出太阳的质量,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答案:D2-2. (2017·保定市期末调研)两颗互不影响的行星P 1、P 2,各有一颗近地卫星S 1、S 2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纵轴表示行星周围空间某位置的引力加速度a ,横轴表示某位置到行星中心距离r 平方的倒数,a - 1r 2关系如图所示,卫星S 1、S 2的引力加速度大小均为a 0.则()A .S 1的质量比S 2的大B .P 1的质量比P 2的大C .P 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 2的小D .P 1的平均密度比P 2的大解析: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故有GMm r 2=ma ,解得a =GM 1r2,故图象的斜率k =GM ,因为G 是恒量,M 表示行星的质量,所以斜率越大,行星的质量越大,故P 1的质量比P 2的大,由于计算过程中,卫星的质量可以约去,所以无法判断卫星质量关系,A 错误,B 正确;因为两个卫星是近地卫星,所以其运行轨道半径可认为等于行星半径,根据第一宇宙速度公式v =gR 可得v =a 0R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两者加速度都为a 0时,P 2半径要比P 1小,故P 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 2的大,C 错误;星球的密度ρ=M V =M 43πR 3=a 0R 2G 43πR 3=3a 04πGR,故星球的半径越大,密度越小,所以P 1的平均密度比P 2的小,D 错误.答案:B2-3.(多选)(2017·湖南省师大附中等四校联考)某行星外围有一圈厚度为d 的发光带(发光的物质),简化为如图甲所示模型,R 为该行星除发光带以外的半径.现不知发光带是该行星的组成部分还是环绕该行星的卫星群,某科学家做了精确的观测,发现发光带绕行星中心的运行速度v 与到行星中心的距离r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所标为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光带是该行星的组成部分B .该行星的质量M =v 20RGC .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v 20RD .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ρ=3v 20R4πG (R +d )3解析:若发光带是该行星的组成部分,则其角速度与行星自转角速度相同,应有v =ωr ,v 与r 应成正比,与图象不符,因此发光带不是该行星的组成部分,故A 错误;设发光带是环绕该行星的卫星群,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 Mmr 2=m v 2r ,得该行星的质量为:M =v 2r G ;由图乙知,r =R 时,v =v 0,则有:M =v 20R G ,故B 正确;当r =R 时有mg =m v 20R,得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v 20R ,故C 正确;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ρ=M 43πR 3=3v 204πGR 2,故D错误.答案:BC高频考点3 人造卫星的运行参量分析3-1.(2017·莆田市质检)卫星A 和B 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角速度之比ωA ∶ωB=1∶8,则两颗卫星的( )A .轨道半径之比r A ∶rB =64∶1 B .轨道半径之比r A ∶r B =1∶4C .运行速度之比v A ∶v B =1∶ 2D .运行速度之比v A ∶v B =1∶2 解析:根据公式GMm r2=mω2r 可得ω= GM r 3,故轨道半径之比为 r A r B =41,A 、B 错误;根据公式G Mmr 2=m v 2r可得v =GMr ,故可得v A v B =12,C 错误,D 正确. 答案:D3-2.(2017·泰安一模)据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新的系外类地行星,名为“HD85512b”,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6倍,半径约是地球的1.6倍,它环绕一颗名叫“HD85512”的恒星运转,运行一周只需54天.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A .恒星HD85512的质量比太阳大B .行星HD85512b 自转的周期小于24 hC .行星HD85512b 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7.9 km/sD .行星HD85512b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于9.8 m/s 2解析:设地球的质量为m 0,半径为r 0,该类地行星的质量则为1.6m 0,半径为3.6r 0,该类地行星绕HD85512恒星运转,由万有引力定律G Mm r 2=m 4π2T 2r 可知,在地球和该类地行星公转半径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无法比较恒星HD85512与太阳的质量大小,A 错误;由于题目条件是类地行星的公转周期,所以无法判断其自转周期,B 错误;由万有引力定律G m 0mr 2=m v 20r 0,可得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0=Gm 0r 0≈7.9 km/s ,同理可得类地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 1=G ·3.6m 01.6r 0=32Gm 0r 0=32v 0=11.85 km/s ,所以C 正确;由G m 0mr 20=mg 得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G m 0r 20,同理可得类地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G 3.6m 0(1.6r 0)2=96.4 g ,所以D 错误.答案:C3-3.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 ,远地点高度约为2 060 km ;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 786 km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 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 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 3,则a 1、a 2、a 3的大小关系为( )A .a 2>a 1>a 3B .a 3>a 2>a 1C .a 3>a 1>a 2D .a 1>a 2>a 3解析:卫星围绕地球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于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时有G Mm 1(R +h 1)2=m 1a 1,即a 1=GM (R +h 1)2,对于东方红二号,有G Mm 2(R +h 2)2=m 2a 2,即a 2=GM (R +h 2)2,由于h 2>h 1,故a 1>a 2,东方红二号卫星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由于东方红二号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赤道上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根据a =ω2r ,故a 2>a 3,所以a 1>a 2>a 3,选项D 正确,选项A 、B 、C 错误.答案:D3-4. (多选)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卫星A 、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R 、T 、E k 、S 分别表示卫星的轨道半径、周期、动能、与地心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有( )A .T A >TB B .E k A >E k BC .S A =S BD .R 3A T 2A =R 3B T 2B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R 3A T 2A =R 3BT 2B,又R A >R B ,所以T A >T B ,选项A 、D 正确;由G MmR 2=m v 2R 得,v = GM R ,所以v A <v B ,则E k A <E k B ,选项B 错误;由G Mm R 2=mR 4π2T2得,T =2πR 3GM ,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S =1T πR 2=GMR2,可知S A >S B ,选项C 错误.答案:AD用好二级结论,速解运行参量比较问题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基本关系式为:G Mm r 2=ma =m v 2r =mrω2=mr 4π2T 2.二级结论有:(1)向心加速度a ∝1r 2,r 越大,a 越小;(2)线速度v ∝ 1r,r 越大,v 越小; (3)角速度ω∝1r3,r 越大,ω越小;(4)周期T ∝r 3,r 越大,T 越大. 高频考点4 卫星的变轨问题分析4-1.(2017·全国卷Ⅲ)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A .周期变大B .速率变大C .动能变大D .向心加速度变大解析: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的轨道半径与组合体运行的轨道半径相同.由运动周期T =2πr 3GM,可知周期不变,A 项错误.由速率v = GMr,可知速率不变,B 项错误.因为(m 1+m 2)>m 1,质量增大,故动能增大,C 项正确.向心加速度a =v 2r不变,D 项错误.答案:C4-2.(2017·江西省九校高三联考)我国的“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发射升空,入轨两天后,与“天宫二号”进行对接,假定对接前,“天宫二号”在图所示的轨道3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神舟十一号”在图中轨道1上的P 点瞬间改变其速度大小,使其运行的轨道变为椭圆轨道2,并在椭圆轨道2与轨道3的切点与“天宫二号”进行对接,图中P 、Q 、K 三点位于同一直线上,则( )A .“神舟十一号”在P 点轨道1的加速度大于轨道2的加速度B .如果“天宫二号”位于K 点时“神舟十一号”在P 点处变速,则两者第一次到达Q 点即可对接C .“神舟十一号”沿椭圆轨道2从P 点飞向Q 点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增大D .为了使对接时两者的速度相同,“神舟十一号”到达Q 点时应稍微加速解析:根据a =GMr 2可知,“神舟十一号”在P 点轨道1的加速度等于轨道2的加速度,选项A 错误;由图示可知,在轨道3上运行时的周期大于在轨道2上运行时的周期,如果“天宫二号”位于K 点时“神舟十一号”在P 点处变速,“神舟十一号”要比“天宫二号”早到达Q 点,则两者第一次到达Q 点时不能对接,故B 错误;“神舟十一号”沿椭圆轨道2从P 点飞向Q 点过程中只有万有引力做功,其机械能守恒,故C 错误;为了使对接时两者的速度相同,“神舟十一号”到达Q 点时应稍微加速,使两者速度相等,然后实现对接.故D 正确.答案:D4-3.假设在赤道平面内有一颗侦察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某一时刻恰好处在另一颗同步卫星的正下方,已知侦察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同步卫星的四分之一,则有( )A .同步卫星和侦察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为2∶1B .同步卫星和侦察卫星的角速度之比为8∶1C .再经过127 h 两颗卫星距离最远D .再经过67h 两颗卫星距离最远解析:两颗卫星都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GMm R 2=m v 2R =mR 4π2T 2=mRω2,可得线速度v =GMR,所以同步卫星和侦察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为1∶2,选项A 错误;角速度ω= GMR 3,同步卫星和侦察卫星的角速度之比为1∶8,选项B 错误;周期T =4π2R 3GM,可得侦察卫星的周期为3 h .若再经过时间t 两颗卫星距离最远,则有t ⎝⎛⎭⎫2πT 2-2πT 1=(2n +1)π(n =0,1,2,3,…),即t ⎝⎛⎭⎫13-124= 2n +12(n =0,1,2,3,…),可得时间t = 127(2n +1) h(n =0,1,2,3,…),选项C 正确,D 错误.答案:C从引力和向心力的关系分析变轨问题卫星在发射或运行过程中有时要经过多次变轨,过程简图如下. 较低圆轨道近地点向后喷气向前喷气椭圆轨道远地点向后喷气向前喷气较高圆轨道当卫星以某一速度v 沿圆轨道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 2=m v 2r .如果卫星突然加速(通过发动机瞬间喷气实现,喷气时间不计),则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GMmr 2<m v ′2r ,卫星将做离心运动,变轨到更高的轨道.反之,当卫星突然减速时,卫星所需向心力减小,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卫星变轨到较低的轨道.高频考点5 双星、多星模型模型一 双星系统之“二人转”模型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星体组成,由于彼此的万有引力作用而绕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简称“二人转”模型).双星系统中两星体绕同一个圆心做圆周运动,周期、角速度相等;向心力由彼此的万有引力提供,大小相等.模型二 三星系统之“二绕一”和“三角形”模型三星系统由三颗相距较近的星体组成,其运动模型有两种:一种是三颗星体在一条直线上,两颗星体围绕中间的星体做圆周运动;另一种是三颗星体组成一个三角形,三星体以等边三角形的几何中心为圆心做匀速转动(简称“三角形”模型).最常见的“三角形”模型中,三星结构稳定,角速度相同,半径相同,任一颗星的向心力均由另两颗星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另外,也有三星不在同一个圆周上运动的“三星”系统.模型三 四星系统之“三绕一”和“正方形”模型四星系统由四颗相距较近的星体组成,与三星系统类似,通常有两种运动模式:一种是三颗星体相对稳定地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环绕另一颗位于中心的星体做圆周运动(简称“三绕一”模型);另一种是四颗星体相对稳定地分布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围绕正方形的中心做圆周运动(简称“正方形”模型).5-1.(多选)(2016·三门峡市陕州中学专训)某国际研究小组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双星系统中质量较小的星体能“吸食”质量较大的星体的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根据大爆炸宇宙学可知,双星间的距离在缓慢增大,假设星体的轨道近似为圆,则在该过程中( )A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减小B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增大C .质量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减小D .质量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解析:设质量较小的星体质量为m 1,轨道半径为r 1,质量较大的星体质量为m 2,轨道半径为r 2.双星间的距离为L .转移的质量为Δm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m 1:G (m 1+Δm )(m 2-Δm )L 2=(m 1+Δm )ω2r 1 ① 对m 2:G (m 1+Δm )(m 2-Δm )L 2=(m 2-Δm )ω2r 2 ② 由①②得:ω=G (m 1+m 2)L 3,总质量m 1+m 2不变,两者距离L 增大,则角速度ω变小.故A 正确、B 错误.由②式可得r 2=G (m 1+Δm )ω2L 2,把ω的值代入得: r 2=G (m 1+Δm )G (m 1+m 2)L 3L 2=m 1+Δm m 1+m 2L , 因为L 增大,故r 2增大,即质量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故C 错误、D 正确.答案:AD5-2.(多选)宇宙中有这样一种三星系统,系统由两个质量为m 的小星体和一个质量为M 的大星体组成,两个小星体围绕大星体在同一圆形轨道上运行,轨道半径为r .关于该三星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大星体提供两小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B .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大星体应在小星体轨道中心,两小星体在大星体相对的两侧C .小星体运行的周期为T =4πr 32G (4M +m )D .大星体运行的周期为T =4πr 32G (4M +m )解析:该三星系统应该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两小星体在大星体相对的两侧,只有这样才能使某一小星体受到大星体和另一小星体的引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G Mm r 2+Gm 2(2r )2=mr ⎝⎛⎭⎫2πT 2,解得小星体运行的周期T =4πr 32G (4M +m ) . 答案:BC5-3.(多选)宇宙中存在一些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设四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半径均为R ,四颗星稳定分布在边长为L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其中L 远大于R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忽略星体自转效应,关于四星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颗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均为L 2B .四颗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均为Gm L (2+24) C .四颗星圆周运动的周期均为2π2L 3(4+2)Gm D .四颗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为G m R2 解析:四颗星均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均为r =22L .取任一顶点上的星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相邻的两个星体与对角线上的星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为F 合=2G m 2L 2+G m 2(2L )2. 由F 合=F 向=m v 2r =m 4π2T2r ,可解得v = Gm L (1+24), T =2π2L 3(4+2)Gm, 故A 、B 项错误,C 项正确.对于星体表面质量为m 0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则有m 0g =G mm 0R 2,故g =G m R2,D 项正确. 答案:CD。
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试题: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强化训练)含答案
专题强化训练(四) 万有引力与航天一、选择题(1~7为单选题,8~16为多选题)1.(2017·吉林省普通高中高三调研)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1,地球的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向心加速度为a 2.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地球半径为R ,地球赤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质量M =gr 2GB .地球质量M =a 1r 2GC .a 1、a 2、g 的关系是g >a 2>a 1D .加速度之比a 1a 2=r 2R2解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对地球的同步卫星:G Mmr 2=ma 2,解得地球的质量M =a 2r 2G,故A 、B 错误.地球赤道上的物体和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相等,根据a =ω2r 知,a 1<a 2;对于地球近地卫星有,G Mm R 2=mg ,得g =G M R 2,对于地球同步卫星,G Mmr 2=ma 2,即a 2=G Mr 2,a 2<g ,综合得a 1<a 2<g ,故C 正确;根据a =ω2r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a 1=ω2R ,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 2=ω2r ,故a 1a 2=Rr,故D 错误.答案:C2.(2017·济宁市高三模拟)假设地球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处的大小为g 0、在赤道处的大小为g ,地球半径为R ,则地球自转的周期T 为( )A .2πRg 0+g B .2πR g 0-g C .2πg 0+gRD .2πg 0-gR解析:在两极处物体不随地球自转,所以G MmR 2=mg 0;在赤道处物体随地球自转,可得G Mm R 2=mg +m 4π2T2R ,联立解得T =2πRg 0-g,所以B 正确;A 、C 、D 错误. 答案:B3.(2017·枣庄市高三模拟)2016年12月17日是我国发射“悟空”探测卫星二周年纪念日,一年来的观测使人类对暗物质的研究又进了一步.宇宙空间中两颗质量相等的星球绕其连线中心转动时,理论计算的周期与实际观测周期不符,且T 理论T 观测=k (k >1);因此,科学家认为,在两星球之间存在暗物质.假设以两星球球心连线为直径的球体空间中均匀分布着暗物质,两星球的质量均为m ;那么,暗物质质量为( )A .k 2-14mB .k 2-28mC .(k 2-1)mD .(2k 2-1)m解析:设两星球间距为L ,则根据万有引力定律:Gm 2L 2=m 4π2T 2理·L2;若有暗物质,因均匀分布,故可认为集中在两星连线中点,根据万有引力定律:Gm 2L 2+GMm ⎝⎛⎭⎫L 22=m 4π2T 2观·L2;其中T 理论T 观测=k ,联立解得:M =k 2-14m ,故选A .答案:A4.(2017·乐山市高三调研)有a 、b 、c 、d 四颗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 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行,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则有( )A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 .在相同时间内b 转过的弧长最短C .在4 h 内c 转过的圆心角是π/3D .d 的运动周期一定是30 h解析: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则知a 与c 的角速度相同,由a =w 2·r 可知,c 的向心加速度比a 的大.根据G Mm r 2=ma 可得:a =G M r 2,可知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c 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高于b 卫星的轨道半径,则c 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b 的向心加速度,而b 的向心加速度约为g ,故知a 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g ,故A 错误;由G Mmr 2=m v 2r,解得:v =Gmr,卫星的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所以b 的线速度最大,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故B 错误;c 是地球同步卫星,周期是24 h ,则c 在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π3,故C 正确;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 2=k 可知,卫星的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所以d 的运动周期大于c 的周期24 h ,但不一定是30 h ,故D 错误.答案:C5. (2017·黄冈市高三质量检测)卫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轨道调整.如图所示,某次发射任务中先将卫星送至近地轨道,然后再控制卫星进入椭圆轨道.图中O 点为地心,A 点是近地轨道和椭圆轨道的交点,远地点B 离地面高度为6R (R 为地球半径).设卫星在近地轨道运动的周期为T ,下列对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 .控制卫星从图中低轨道进入椭圆轨道需要使卫星减速B .卫星通过A 点时的速度是通过B 点时速度的6倍C .卫星通过A 点时的加速度是通过B 点时加速度的6倍D .卫星从A 点经4T 的时间刚好能到达B 点解析:控制卫星从图中低轨道进入椭圆轨道需要使卫星加速,选项A 错误;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得:v A ·R =v B ·(6R +R ),则卫星通过A 点时的速度是通过B 点时速度的7倍,选项B 错误;根据a =GM r 2,则a A a B =r 2Br 2A =(7R )2R2=49,则卫星通过A 点时的加速度是通过B 点时加速度的49倍,选项C 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2=⎝ ⎛⎭⎪⎫2R +6R 23T ′2,解得T ′=8T ,则卫星从A 点经4T 的时间刚好能到达B 点,选项D 正确;故选D .答案:D6.(2017·日照市高三模拟)2016年11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天链一号04星.天链一号04星是我国发射的第4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与天链一号02星、03星实现组网运行,为我国神舟飞船、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提供数据中继与测控服务.如图,1是天宫二号绕地球稳定运行的轨道,2是天链一号绕地球稳定运行的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链一号04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是11.2 km/sB .天链一号04星的运行速度小于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C .为了便于测控,天链一号04星相对于地面静止于北京飞控中心的正上方D .由于技术进步,天链一号04星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天链一号02星的运行速度 解析:由于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飞船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最大速度,同时又是最小的发射速度,可知飞船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飞船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11.2 km/s 时,就脱离地球束缚.所以飞船的发射速度要小于第二宇宙速度,同时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故A 错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m r 2=m v 2r可得v =GMr,可知轨道半径比较大的天链一号04星的运行速度小于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故B 正确;天链一号04星位于赤道正上方,不可能位于北京飞控中心的正上方,故C 错误;根据题意,天链一号04星与天链一号02星都是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轨道半径相同,所以天链一号04星与天链一号02星具有相同的速度,故D 错误.答案:B7.(2017·湖北省高三联合)“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玉兔号”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G 1,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为G 2;地球与月球均视为球体,其半径分别为R 1、R 2;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1gG 2B .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G 2R 22G 1R 21C .月球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G 1R 1G 2R 2D .“嫦娥三号”环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πG 1R 2G 2g解析:“玉兔号”的质量为m =G 1g ,所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G 2m =gG 2G 1,所以A 错误;根据黄金公式GM =gR 2,可得M 地M 月=g g ′R 21R 22=G 1R 21G 2R 22,所以B 错误;第一宇宙速度v =gR ,所以月球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v 2v 1=G 2G 1R 2R 1,所以C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G Mm r 2=m 4π2T 2r ,“嫦娥三号”环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轨道半径等于月球半径R 2,代入可求周期T =2πG 1R 2G 2g,所以D 正确. 答案:D8.(2017·江苏卷)“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前,“天舟一号”在距地面约380 km 的圆轨道上飞行,则其( )A .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B .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 .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D .向心加速度小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解析: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人造卫星的运行规律.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周期等物理量与地球同步卫星一致,故“天舟一号”可与地球同步卫星比较.由于“天舟一号”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所以,角速度是“天舟一号”大,周期是同步卫星大,选项A 错,C 对;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故“天舟一号”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B 对;对“天舟一号”有G M 地m(R 地+h )2=ma 向,所以a 向=G M 地(R 地+h )2,而地面重力加速度g =G M 地R 2地,故a 向<g ,D 选项正确.答案:BCD9.(2017·邵阳市高三联考)2017年1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若该卫星在发射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则在该卫星发射升空远离地球的过程中,其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F 及重力势能E p 的变化情况分别为( )A .F 变大B .F 变小C .E p 变大D .E p 变小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公式F =G Mmr 2,远离地球过程中,与地球间的距离在增大,故F减小,上升过程中需要克服引力做功,故重力势能增大,故B 、C 正确.答案:BC10.(2017·苏锡常镇四市调研)2016年8月欧洲南方天文台宣布:在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周围发现了一颗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并将其命名为“比邻星b ”,这是一颗可能孕育生命的系外行星.据相关资料表明:“比邻星b ”的质量约为地球的1.3倍,直径约为地球的2.2倍,绕“比邻星”公转周期约为11.2天,与“比邻星”的距离约为日地距离的5%,若不考虑星球的自转效应,则( )A .“比邻星”的质量大于太阳质量B .“比邻星”的质量小于太阳质量C .“比邻星b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D .“比邻星b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解析:根据G Mm r 2=m 4π2T 2r 可得:M =4π2r 3GT 2,则M 比M 太=r 3比T 2比∶r 3地T 2地=(5100)3×(36511.2)2≈0.133,故“比邻星”的质量小于太阳质量,选项A 错误,B 正确;根据g =GmR 2,则g 比g 地=m 比R 2地m 地R 2比=1.3×(12.2)2≈0.27,即“比邻星b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选项C 错误,D 正确. 答案:BD11.(2017·株洲市高三质检)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已知“神舟十一号”“天宫二号”对接后,组合体在时间t 内沿圆周轨道绕地球转过的角度为θ,组合体轨道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不考虑地球自转.则( )A .可求出地球的质量B .可求出地球的平均密度C .可求出组合体的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D .可求出组合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解析:根据题意可得组合体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为ω=θt ,根据公式G Mmr 2=mω2r 可得M =ω2r 3G ,A 正确;忽略地球自转,在地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 MmR 2=mg ,即可求得地球半径,根据ρ=M 43πR 3可求得地球密度,B 正确;根据v =ωr 可得组合体的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C 正确;由于不知道组合体质量,所以无法求解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D 错误.答案:ABC12.(2017·山西省高三测试)2016年12月28日中午,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颗被命名为“八一·少年行”的小卫星计划在轨运行时间将不少于180天.卫星长约12厘米,宽约11厘米,高约27厘米,入轨后可执行对地拍摄、无线电通讯、对地传输文件以及快速离轨试验等任务.假设根据实验需要将卫星由距地面高280 km 的圆轨道Ⅰ调整进入距地面高330 km 的圆轨道Ⅱ,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Ⅰ上运行的速度小于7.9 km/sB .为实现这种变轨,卫星需要向前喷气,减小其速度即可C .卫星在轨道Ⅱ上比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周期小D .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卫星在轨道Ⅱ上比在轨道Ⅰ上动能小,引力势能大 解析:根据v =GMr知轨道半径越大,运行的线速度越小,选项A 正确.卫星由低轨道变为高轨道需要向后喷气加速,从而使万有引力小于向心力而做离心运动,选项B 错误.由a =GMr2,T =4π2r 3GM知轨道Ⅱ的半径大,加速度小,周期大,选项C 错误.轨道Ⅱ的线速度小,而高度高,故动能小时引力势能大,选项D 正确.答案:AD13.(2017·泰安市高三质检)我国计划在2017年发射“嫦娥四号”,它是嫦娥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更深层次、更加全面的科学探测月球地貌、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档案资料.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嫦娥四号离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 ,绕月周期为T .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 )A .“嫦娥四号”绕月运行的速度 r 2g RB .“嫦娥四号”绕月运行的速度为 R 2g rC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3πGT 2D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3πr 3GT 2R3解析:月球表面任意一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G MmR 2=mg ,则有GM =R 2 g ,“嫦娥四号”绕月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r 2=m v 2r,解得:v =GMr,联立解得v =gR 2r,故A 错误,B 正确;“嫦娥四号”绕月运行时,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 r 2=m 4π2T2r ,解得:M=4π2r3GT2,月球的平均密度为:ρ=MV=4π2r3GT24π3R3=3πr3GT2R3,故C错误,D正确.答案:BD14.(2017·湖北省八校高三联考)1772年,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在论文《三体问题》指出:两个质量相差悬殊的天体(如太阳和地球)所在同一平面上有5个特殊点,如图中的L1、L2、L3、L4、L5所示,人们称为拉格朗日点.若飞行器位于这些点上,会在太阳与地球共同引力作用下,可以几乎不消耗燃料而保持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若发射一颗卫星定位于拉格朗日L2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卫星绕太阳运动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等B.该卫星在L2点处于平衡状态C.该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D.该卫星在L2处所受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比在L1处大解析:该卫星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该卫星绕太阳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相等,但与地球自转周期没有关系,故A错误;该卫星所受的合力为地球和太阳对它引力的合力,这两个引力方向相同,合力不为零,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错误;由于该卫星与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同,该卫星的轨道半径大,根据公式a=4π2T2r分析可知,该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故C正确;因为这些点上的周期相同,根据a=4π2T2r可得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大,所以根据F=ma可得半径越大受到的合力越大,故D正确.答案:CD15.(2017·肇庆市高三模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0年9月29日宣布,天文学家发现一颗迄今为止与地球最类似的太阳系外的行星,如图所示,这颗行星距离地球约20亿光年(189.21万亿公里),公转周期约为37年,这颗名叫Gliese581g的行星位于天枰座星群,它的半径大约是地球的2倍,重力加速度与地球相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飞船在Gliese581g 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小于7.9 km/sB .该行星的平均密度约是地球平均密度的1/2C .该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2倍D .在地球上发射航天器到达该星球,航天器的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解析:由于物体在星球表面上飞行的速度为v =gr ,由于7.9 km/s 是地球表面的物体运行的速度,故行星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v 行v 地=gr 行gr 地=2,故飞船在Gliese581g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为2×7.9 km/s ,它大于7.9 km/s ,故选项A 错误;由于物体在星球上受到万有引力,则mg =GMm r 2,则星球的质量M =gr 2G ,星球的密度ρ=M V =gr 2G ÷4πr 33=3g4πGr ,可见,星球的密度与其半径成反比,由于行星的半径与地球的半径之比为2∶1,故它们的密度之比为1∶2,选项B 正确;根据星球的质量M =gr 2G ,故星球的质量与其半径的平方成正比,故该行星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4∶1,选项C 错误;由于该行星是在太阳系之外的,故需要飞出太阳系,所以航天器的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第三宇宙速度,选项D 正确.答案:BD16.(2017·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期末)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在两极为g 0,在赤道为g ,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则( )A .地球的半径R =(g 0-g )T 24π2B .地球的半径R =g 0T 24π2C .假如地球自转周期T 增大,那么两极处重力加速度g 0值不变D .假如地球自转周期T 增大,那么赤道处重力加速度g 值减小 解析:地球两极:mg 0=GMmR 2① 在地球赤道上:GMm R 2-mg =m 4π2T2R②联立①②得:R =(g 0-g )T 24π2,故A 正确,B 错误;由②式知,假如地球自转周期T 增大,赤道处重力加速度g值增大,故D错误;由①式知,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自转周期无关,故C正确.答案:AC。
2018年高三物理总复习顶层设计文档:第四章 曲线运动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梳|理微知识❶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a 3T2=k 。
微知识❷ 万有引力定律 1.公式:F =Gm 1m 2r2,其中G =6.67×10-11 N·m 2/kg 2,叫引力常量。
2.公式适用条件:此公式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也适用,其中r 为球心到质点间的距离。
微知识❸ 卫星运行规律和宇宙速度 1.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1)轨道平面一定: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重合。
(2)周期一定: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T =24 h =86 400 s 。
(3)角速度一定: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4)高度一定:据G Mm r 2=m 4π2T 2r 得r =3GMT 24π2=4.24×104km ,卫星离地面高度h =r -R ≈5.6R (为恒量)。
(5)速率一定:运动速度v =2πr /T =3.07 km/s(为恒量)。
(6)绕行方向一定: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
2.极地卫星和近地卫星(1)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
(2)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的轨道半径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其运行线速度约为7.9 km/s 。
(3)两种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
3.三种宇宙速度比较1.经典时空观(1)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不随速度的改变而改变的。
(2)在经典力学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相同的。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1力与运动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1力与运动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高考统计·定方向] (教师授课资源)考点考向五年考情汇总1.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考向1.万有引力定律及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应用2019·全国卷Ⅱ T142018·全国卷Ⅲ T152017·全国卷Ⅱ T192016·全国卷Ⅲ T14考向2.天体质量(密度)的估算2018·全国卷Ⅱ T162.天体运行规律考向1.天体运行参数2019·全国卷Ⅲ T152018·全国卷Ⅰ T202017·全国卷Ⅲ T14考向2.地球上的物体和地球卫星2016·全国卷Ⅰ T17考向3.卫星的变轨与对接问题2015·全国卷 T21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5年5考)❶近几年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命题点集中在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及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
对开普勒第一定律和开普勒第二定律的命题常以定性分析或物理学史的形式。
❷预计2020年命题仍会保持以上特点。
1.(2018·全国卷Ⅲ·T15)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
P与Q的周期之比约为( )A.2∶1 B.4∶1 C.8∶1 D.16∶1C[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r3T2=k,故T PT Q=⎝⎛⎭⎪⎫R PR Q3=⎝⎛⎭⎪⎫1643=81,C正确。
] 2.(2019·全国卷Ⅱ·T14)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随h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D [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探测器受到的万有引力F =GMm R +h2,其中R 为地球半径。
2018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4 万有引力与航天
专题4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选考考点分布]考点一 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2017·北京卷】利用引力常量G 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A .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C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D .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答案】D【解析】在地球表面附近,在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有2GMm mg R =,可得2gR M G=,A 能求出地球质量。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卫星、月球、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22GMm mv R R =,2πvT R =,解得32πv TM G=;由222π()GMm m r r T =月月月,解得2324πr M GT =月;由222π()GM M M r r T =日日日日,会消去两边的M ;故BC 能求出地球质量,D 不能求出。
【考点定位】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名师点睛】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求天体质量时,只能求“中心天体”的质量,无法求“环绕天体”的质量。
2.【2017·新课标Ⅲ卷】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
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 A .周期变大 B .速率变大 C .动能变大 D .向心加速度变大 【答案】C【考点定位】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动能【名师点睛】万有引力与航天试题,涉及的公式和物理量非常多,理解万有引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适当选用公式22222π()GMm mvm r m r mar T rω====,是解题的关键。
要知道周期、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只与轨道半径有关,但动能还与卫星的质量有关。
3.【2017·江苏卷】“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前,“天舟一号”在距离地面约380 km的圆轨道上飞行,则其()(A)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B)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D)向心加速度小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答案】BCD【考点定位】天体运动【名师点睛】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考查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与地球自转角速度、周期的比较,要借助同步卫星,天舟一号与同步卫星有相同的规律,而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4.【2017·新课标Ⅱ卷】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 、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0T 。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精品教案(全章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精品教案(整理)第一节行星的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澄清对天体运动裨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教学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宇宙中有无数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天体,由这些天体组成的神秘的宇宙始终是人们渴望了解的领域,人们认识天体运动围绕“天体怎样运动?”和“天体为什么这样运动?”两个基本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研究,提出了很多观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应了解这些观点,知道行星如何运动。
(二)新课教学一、行星运动的两种学说1、地心说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和托勒玫。
他们从人们的日常经验(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提出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所有行星围绕地球作圆周运动。
地心说比较符合当时人们的经验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成为神学的信条,被人们信奉了一千多年,但它所描述的天体运动,不仅复杂而且以此为依据所得的历法与实际差异很大。
2、日心说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他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对日心说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和数学论证。
认为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动。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高频考点 题组冲关 真题试做 达标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大二轮复习 物理
2.若卫星做椭圆运动: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分析求解.可根 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分析卫星的速率变化规律,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分析 计算卫星的周期.
3.注意事项:注意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物体的区别与联系,注 意黄金代换公式 GM=gR2 的灵活应用.
1463
高频考点 题组冲关 真题试做 达标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大二轮复习 物理
[典例导航] 据悉,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于 2020 年在海南文昌发
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火星探测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这是 探月工程之后我国深空探测又一重大科技工程.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 径的12,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9,自转周期也基本相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 度是 g,在忽略自转影响的条件下,下述分析正确的是( )
GM gR(2 黄金代换公式)
高频考点 题组冲关 真题试做 达标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大二轮复习 物理
A.神舟十一号应在比天宫二号半径更小的轨道上加速后逐渐靠近,
两者速度接近时才能实现对接
低-高
B.对接成功后,欲使天宫二号恢复到原轨运行,至少还需两次点
火加速
低-高
C.组合体在对接轨道上绕地运行的 周期为πθt
A.“淮安号”恩来星的运行速度小于 7.9 km/s B.“淮安号”恩来星的运行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 C.经估算,“淮安号”恩来星的运行周期约为 1.6 h D.经估算,“淮安号”恩来星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的三分之二
高频考点 题组冲关 真题试做 达标演练 限时规范训练
大二轮复习 物理
化而有所不同.宇航员在某行星的北极处从高 h 处自由释放一重物,测
【2019最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推荐word版 (1页)
【2019最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推荐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
高三二轮复习正当时,根据自我总结和学生反馈,将二轮复习主讲内容(方法和易错或常考知识)共11讲进行罗列优化,以备后用。
一、两条主线及延伸
1、天空:;同一中心天体半径小转得快;
2、地表:
方法:不同中心天体列相同表达式进行比较;
3、双星或多星体系:万有引力合力提供向心力;
万有引力距离与圆周运动半径一定不相同。
二、卫星发射与变轨
1、发射:
(1)v1=7.9km/s,最小发射到第一宇宙速度贴近地表飞行且最快;
(2)7.9km/s 11.2km/s,椭圆轨道;
2、瞬间变轨:加速离心,减速向心;
a由决定;
T由r决定。
3、同步卫星:相对地表静止,赤道平面上,h一定。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整合突破专题4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
专题四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结构互联]——————[核心要点回扣] ——————1.一个模型:天体运动可简化为天体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2.两种思路(1)天体附近:G Mm R2=mg .(2)环绕卫星:G Mm r 2=m v 2r =mr ω2=mr ⎝ ⎛⎭⎪⎫2πT 2.3.两类卫星(1)近地卫星:G Mm R 2=mg =m v 2R.(2)同步卫星:G Mm R +h2=m (R +h )(2πT)2(其中T =24 h).4.三个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7.9_km/s. (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_km/s. (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_km/s.考点1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对应学生用书第19页)■品真题·感悟高考……………………………………………………………· [考题统计] 五年2考: 2016年Ⅰ卷T 17 2014年Ⅱ卷T 18 [考情分析]1.本考点高考命题角度为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万有引力与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2.常涉及天体质量或密度的估算及黄金代换的应用. 3.对公式F =Gm 1m 2r ,应用时应明确“r ”的意义是距离;m 1和m 2间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4.天体密度估算时,易混淆天体半径和轨道半径.1.(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2016·Ⅰ卷T 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信.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 A .1 h B .4 h C .8 hD .16 h[题眼点拨] ①“地球同步卫星”说明其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②“地球自转周期变小”说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变小;③“地球自转周期最小值”说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最小.【解析】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同步卫星有:GMm r 2=mr 4π2T 2,整理得GM =4π2r 3T2 当r =6.6R 地时,T =24 h若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轨道半径最小为2R 地 三颗同步卫星A 、B 、C 如图所示分布则有4π2R 地3T 2=4π2R 地3T ′2解得T ′≈T6=4 h ,选项B 正确.【答案】 B2.(天体质量与密度的估算)(2014·Ⅱ卷T 1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地球的密度为( ) A.3πGT2·g 0-gg 0B.3πGT2·g 0g 0-gC.3πGT2 D.3πGT2·g 0g【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解题.物体在地球的两极时,mg 0=G Mm R2,物体在赤道上时,mg +m ⎝⎛⎭⎪⎫2πT 2R =G Mm R 2,以上两式联立解得地球的密度ρ=3πg 0GT 2g 0-g .故选项B 正确,选项A 、C 、D 错误. 【答案】 B在第2题中,若地球自转角速度逐渐增大,当角速度增大到某一值ω0时,赤道上的某质量为m ′的物体刚好要脱离地面.则地球的质量是( )A.g 40G ω30 B.g 30G ω40C.g 20G ω20D.g 0G ω20B [设地球质量为M ,地球两极有:GMmR 2=mg 0 在赤道对质量为m ′的物体刚要脱离时有:GMm ′R2=m ′ω20·R 解得:M =g 30G ω40.]■熟技巧·类题通法…………………………………………………………………·天体质量(密度)的估算方法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由于G Mm R 2=mg ,故天体质量M =gR 2G ,天体密度ρ=M V =M 43πR3=3g 4πGR.2.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1)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 Mm r 2=m 4π2T 2r ,得出中心天体质量M =4π2r3GT 2;(2)若已知天体半径R ,则天体的平均密度ρ=M V =M 43πR3=3πr3GT 2R 3;(3)若天体的卫星在天体表面附近环绕天体运动,可认为其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则天体密度ρ=3πGT 2.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T ,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对考向·高效速练…………………………………………………………………..· 考向1 万有引力与重力1.(多选)[2017·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卷Ⅰ)]在地球表面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时间t 后回到出发点.假如宇航员登上某个与地球差不多大小的行星表面,仍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时间4t 后回到出发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个行星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1∶2B .这个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1∶2C .这个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之比为1∶4D .这个行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之比为1∶2BC [行星表面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g 行g 地=2v 04t 2v 0t=14,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M 行M 地=g 行R 2G g 地R 2G =14,故A 错误;这个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v 行v 地=g 行R g 地R =12,故B 正确;这个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之比为ρ行ρ地=M 行V M 地V=14,故C 正确;无法求出这个行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之比,故D 错误.]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2∶7.已知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7倍,地球的半径为R .由此可知,该行星的半径约为( )A.12R B.72R C .2RD.72R C [在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经历的时间之比即为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所以t 1t 2=27.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 1和g 2,因此g 1g 2=2ht 212h t 2=t 22t 21=74.设行星和地球的质量分别为7M 和M ,行星的半径为r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7Mmr2=mg 1① G MmR2=mg 2 ②①/②得r =2R因此A 、B 、D 错,C 对.] 考向2 天体质量(密度)的估算2.(2017·北京高考)利用引力常量G 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 .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B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C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D .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D [A 能:根据G MmR2=mg 可知,已知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B 能:根据G Mm R 2=mv 2R 及v =2πRT可知,已知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C 能:根据G Mm r 2=m 4π2T2r 可知,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D 不能:已知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只能求出太阳的质量,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多选)(2017·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卷Ⅲ))2017年3月16日消息,高景一号卫星发回清晰影像图,可区分单个树冠.天文爱好者观测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发现该卫星每经过时间t 通过的弧长为l ,该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θ弧度,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 )A .高景一号卫星的质量为t 2G θl 2B .高景一号卫星角速度为θtC .高景一号卫星线速度大小为2πl tD. 地球的质量为l 3G θt 2BD [高景一号卫星的质量不可求,选项A 错误;由题意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ω=θt ,选项B 正确;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 =lt,选项C错误;由v =ωr 得r =l θ,该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G Mmr2=m ω2r ,解得地球的质量M =l 3G θt 2,选项D 正确.]考点2 天体的运行与发射 (对应学生用书第20页)■品真题·感悟高考……………………………………………………………· [考题统计] 五年8考:2017年Ⅱ卷T 19、Ⅲ卷T 14 2016年Ⅲ卷T 14 2015年Ⅰ卷T 21,Ⅱ卷T 16 2014年Ⅰ卷T 19 2013年Ⅰ卷T 20,Ⅱ卷T 20 [考情分析]1.高考的命题角度为人造卫星的运行参数,卫星的变轨及变轨前后的速度、能量变化. 2.对卫星或天体沿椭圆轨道运行的问题常涉及开普勒第三定律的考查.3.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掌握卫星的运动模型,离心(向心)运动的原因及万有引力做功的特点. 4.对公式v =GMr不理解,易误认为阻力做功速度减小半径增大. 5.分析线速度(v )、角速度(ω)、周期(T )与半径R 的关系时,要正确利用控制变量法. 3.(天体运行参数比较)(2017·Ⅲ卷T 14)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 A .周期变大 B .速率变大 C .动能变大D .向心加速度变大C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运行,根据G Mm r 2=ma =mv 2r =mr 4π2T2可知,组合体运行的向心加速度、速率、周期不变,质量变大,则动能变大,选项C 正确.]4.(行星运行与能量变化)(多选)(2017·Ⅱ卷T 19)如图41所示,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 、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 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 经M 、Q 到N 的运动过程中( )图41A .从P 到M 所用的时间等于T 04B .从Q 到N 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 .从P 到Q 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 .从M 到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题眼点拨] ①“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说明海王星运行速率是改变的,运行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②“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说明P 点速率最大,Q 点速率最小;③“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说明海王星机械能守恒.CD [A 错: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相等时间内,太阳与海王星连线扫过的面积都相等.B 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从Q 到N 阶段,机械能守恒.C 对:从P 到Q 阶段,万有引力做负功,动能减小,速率逐渐变小.D 对:从M 到N 阶段,万有引力与速度的夹角先是钝角后是锐角,即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5.(卫星运行与变轨)(多选)(2013·Ⅰ卷T 20)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 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 .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 .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D .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C [本题虽为天体运动问题,但题中特别指出存在稀薄大气,所以应从变轨角度入手.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为发射速度,天体运动的速度为环绕速度,均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A 错误;天体运动过程中由于大气阻力,速度减小,导致需要的向心力F n =mv 2r减小,做向心运动,向心运动过程中,轨道高度降低,且万有引力做正功,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选项B 、C 正确;航天员在太空中受地球引力,地球引力全部提供航天员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选项D 错误.]在第5题中,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前的轨道如图42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42A .在远地点P 处,“神舟九号”的加速度与“天宫一号”的加速度相等B .根据题中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C .根据题中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对“天宫一号”的引力大小D .要实现“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在远地点P 处对接,“神舟九号”需在靠近P 处点火减速A [在远地点P 处,由GMm r 2=ma 知a =GM r 2,故两者加速度相等,A 正确;由“天宫一号”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GMm r 2=m 4π2T2r ,因“天宫一号”的周期、轨道半径及引力常量未知,不能计算出地球的质量,B 错误;由于“天宫一号”质量未知,故不能算出万有引力,C 错误;“神舟九号”在椭圆轨道上运动,P 为其远地点,若在P 点前减速,则沿向上的速度分量减少,则“神舟九号”将不能到达P 点,D 错误.](多选)(2015·Ⅰ卷T 21)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 m 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kg ,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 m/s 2.则此探测器( )A .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 m/sB .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NC .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 .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题眼点拨] ①“月球表面”说明万有引力等于重力;②“悬停”说明平衡状态,受万有引力之外的力.BD [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则g 月g 地=GM 月R 2月GM 地R 2地=M 月M 地·R 2地R 2月=181×3.72,解得g 月≈1.7m/s 2.由v 2=2g 月h ,得着陆前的速度为v =2g 月h =2×1.7×4 m/s≈3.7 m/s,选项A 错误.悬停时受到的反冲力F =mg 月≈2×103N ,选项B 正确.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过程中,除重力做功外,还有其他外力做功,故机械能不守恒,选项C 错误.设探测器在近月圆轨道上和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线速度分别为v 1、v 2,则v 1v 2=GM 月R 月GM 地R 地=M 月M 地·R 地R 月= 3.781<1,故v 1<v 2,选项D 正确.] ■释疑难·类题通法…………………………………………………………………· 1.人造卫星运动规律分析“1、2、3”2.卫星的两类变轨问题(1)制动变轨:卫星的速率变小时,使得万有引力大于所需向心力,即F 引>mv 2r,卫星做向心运动,轨道半径将变小.因此,要使卫星的轨道半径减小,需开动反冲发动机使卫星做减速运动.(2)加速变轨:卫星的速率增大时,使得万有引力小于所需向心力,即F 引<mv 2r,卫星做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将变大.因此,要使卫星的轨道半径变大,需开动反冲发动机使卫星做加速运动. 3.分析卫星变轨应注意的3个问题(1)卫星变轨时半径的变化,根据万有引力和所需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判断;稳定的新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变化由v =GMr判断. (2)卫星在不同轨道上运行时机械能不同,轨道半径越大,机械能越大.(3)卫星经过不同轨道相交的同一点时加速度相等,外轨道的速度大于内轨道的速度. ■对考向·高效速练…………………………………………………………………..· 考向1 天体的运行参数比较3.(多选)(2017·江苏高考)“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前,“天舟一号”在距地面约380 km 的圆轨道上飞行,则其( ) A .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 B .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 .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D .向心加速度小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BCD [由GMm R +h2=m (R +h )4π2T2知,周期T 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为R +h3T 2=k (恒量),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但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天舟一号”的轨道半径,则“天舟一号”的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也就小于地球的自转周期,故C 正确;由ω=2πT知,“天舟一号”的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A 错误;由GMm R +h2=mv 2R +h知,线速度v =GMR +h ,而第一宇宙速度v ′=GM R,则v <v ′,B 正确;设“天舟一号”的向心加速度为a ,则ma =GMm R +h2,而mg =GMmR 2,可知a <g ,D 正确.]1.(2017·揭阳市揭东一中检测)如图所示,人造卫星M 、N 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 、N 连线与M 、O 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θ,则M 、N 的运动周期之比等于( )A .sin 3θ B.1sin 3θC.sin 3θD.1sin 3θD [设M 、N 的轨道半径分别R M 、R N .据题意,卫星M 、N 连线与M 、O 连线间的夹角最大时,MN 连线与卫星N 的运行轨道应相切,如图:根据几何关系有R N =R M sin θ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 3M R N =T 2MT N联立解得T M T N =1sin 3θ故选D.]2.(多选)(2017·常州一模)己知地球和火星的半径分别为r 1、r 2,绕太阳公转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半径分别为r 1′、r 2′,公转线速度分别为v 1′、v 2′,地球和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 1、g 2,平均密度分别为ρ1、ρ2.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为v 1,飞船贴近火星表面环绕线速度为v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 ′1v ′2=r ′2r ′1B.v 1v 2=r 2r 1C .ρ1r 21v 22=ρ2r 22v 21 D .g 1r 21=g 2r 22AC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m r ′2=m v 2r ′,得v =GMr ′,r ′是行星公转半径,地球和火星的公转半径之比为r 1′∶r 2′,所以公转线速度之比v ′1v ′2=r ′2r ′1,故A 正确;与行星公转相似,对于卫星,线速度表达式也为v =GMr,由于不知道地球和火星的质量之比,所以无法求出v 1v 2,故B 错误.卫星贴近表面运行时,有G Mm r2=m v 2r ,得:M =rv 2G ,行星的密度为:ρ=M 43πr3=3v 24πGr (其中r 为星球半径),故ρr 2v =34πG为定值,故ρ1r 21v 22=ρ2r 22v 21,故C 正确.在行星表面,由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G Mm r 2=mg ,r 是行星的半径,得:g =GMr2,则有GM =gr 2,由于地球与火星的质量不等,则g 1r 21≠g 2r 22,故D 错误.] 考向2 赤道物体与地球卫星的比较4.(2017·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 ,远地点高度约为2 060 km ;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 786 km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 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 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 3,则a 1、a 2、a 3的大小关系为( )图43A .a 2>a 1>a 3B .a 3>a 2>a 1C .a 3>a 1>a 2D .a 1>a 2>a 3D [卫星围绕地球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于“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时有GMm 1R +h 12=m 1a 1,即a 1=GMR +h 12,对于“东方红二号”,有G Mm 2R +h 22=m 2a 2,即a 2=GM R +h 22,由于h 2>h 1,故a 1>a 2,“东方红二号”卫星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由于“东方红二号”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赤道上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根据a =ω2r ,故a 2>a 3,所以a 1>a 2>a 3,选项D 正确,选项A 、B 、C 错误.] 考向3 卫星变轨问题5.(多选)(2017·遵义市高三期中)“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在科技人员精准控制下,“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经过多次变轨,于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环接触,在按程序顺利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对接成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处于同一个轨道高度时,“神舟十一号”加速就能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B .“神舟十一号”应从低轨道上加速,才能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C .“神舟十一号”经多次变轨,从低轨道到高轨道过程中机械能不变D .“天宫二号”运行较长时间后,由于受稀薄大气阻力的作用,轨道高度会降低 BD [当“神舟十一号”从低轨道加速时,“神舟十一号”由于速度增大,故将向高轨道运动,所以“神舟十一号”为了追上“天宫二号”,只能从低轨道上加速,故A 错误,B 正确;“神舟十一号”经多次变轨,从低轨道到高轨道过程中机械能增大,故C 错误;由于阻力作用,飞船的速度将减小,所以有G Mm r 2>m v 2r,飞船将做近心运动,即轨道高度将要降低,故D 正确.](2016·湖南十校共同体三联)如图所示是某卫星绕地飞行的三条轨道,其中轨道1是近地圆形轨道,轨道2和3是变轨后的椭圆轨道,它们相切于A 点.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时经过A 点的速率为v ,加速度大小为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 点时的速率大于vB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aC .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3上运行的周期D .卫星在轨道2上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3上具有的机械能A [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A 点时,只有速度增大,才能由轨道1变轨到轨道2,故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 点时的速率大于v ,选项A 正确;在同一点,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故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 点时的加速度仍等于a ,选项B 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对于同一中心天体,有a 3T2=k ,可知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的周期小于在轨道3上运行的周期,选项C 错误;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经过A 点时,只有速度增大,才能由轨道2变轨到轨道3,故卫星在轨道3上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2上具有的机械能,选项D 错误.]热点模型解读| 人造卫星运行轨道模型(对应学生用书第22页)其轨道半径为月球半径的3倍,某时刻,航天站使登月器减速分离,登月器沿如图44所示的椭圆轨道登月,在月球表面逗留一段时间完成科考工作后,经快速启动仍沿原椭圆轨道返回,当第一次回到分离点时恰与航天站对接,登月器快速启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整个过程中航天站保持原轨道绕月运行.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半径为R ,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登月器可以在月球上停留的最短时间约为( )图44A .10π5Rg -6π3RgB .6π3Rg -4π2RgC .10π5Rg-2πR gD .6π3Rg-2πR g[解题指导] 本题中登月器沿椭圆轨道到达月球后又返回航天站的过程属于卫星变轨模型,航天器运行一周时登月器恰好返回,对应登月器在月球上停留时间最短. B [设登月器和航天站在半径为3R 的轨道上运行时的周期为T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G Mm r 2=m 4π2rT2,其中r =3R ,解得:T =6π3R3GM,在月球表面的物体所受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G MmR2=mg ,解得:GM =gR 2,所以T =6π3Rg,设登月器在小椭圆轨道运动的周期是T 1,航天站在大圆轨道运行的周期是T 2. 对登月器和航天站依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分别有:T 2R3=T 21R3=T 22R3,解得T 1=4π2Rg,为使登月器仍沿原椭圆轨道回到分离点与航天站实现对接,登月器可以在月球表面逗留的时间t 应满足:t =nT 2-T 1(其中,n =1、2、3、…),由以上可得:t =6πn3Rg -4π2Rg(其中,n =1、2、3…),当n =1时,登月器可以在月球上停留的时间最短,即6π3Rg -4π2Rg,故选B.][拓展应用] (2017·鹰潭市一模)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1点40分成功发射.量子卫星成功运行后,我国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假设量子卫星轨道在赤道平面,如图45所示.已知量子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m 倍,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 倍,图中P 点是地球赤道上一点,由此可知( )图45A .同步卫星与量子卫星的运行周期之比为n 3mB .同步卫星与P 点的速度之比为1nC .量子卫星与同步卫星的速度之比为n mD .量子卫星与P 点的速度之比为n 3mD [根据G Mm r 2=m 4π2T2r ,得T =4π2r3GM ,由题意知r 量=mR ,r 同=nR ,所以T 同T 量=r 3同r 3量=nR3mR3=n 3m 3,故A 错误;P 为地球赤道上一点,P 点角速度等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根据v =ωr ,所以有v 同v P =r 同r P =nR R =n 1,故B 错误;根据G Mm r 2=m v 2r,得v =GM r ,所以v 量v 同=r 同r 量=nR mR =n m ,故C 错误;综合B 、C ,有v 同=nv P ,v 量nv P=n m,得v 量v P=n 3m,故D 正确.]。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学案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真题再现考情分析(多项选择)(2021·高考全国卷 Ⅰ )2021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 s 时,它们相距约400 km ,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做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A.质量之积 B .质量之和 C.速率之和 D .各自的自转角速度解析:选BC.由题意可知,合并前两中子星绕连线上某点每秒转动12圈,那么两中子星的周期相等,且均为T =112 s ,两中子星的角速度均为ω=2πT,两中子星构成了双星模型,假设两中子星的质量分别为m 1,m 2,轨道半径分别为r 1、r 2,速率分别为v 1、v 2,那么有:G m 1m 2L2=m 1ω2r 1、Gm 1m 2L 2=m 2ω2r 2,又r 1+r 2=L =400 km ,解得m 1+m 2=ω2L 3G,A 错误,B 正确;又由v 1=ωr 1、v 2=ωr 2,那么v 1+v 2=ω(r 1+r 2)=ωL ,C 正确;由题中的条件不能求解两中子星自转的角速度,D 错误[命题点分析] 天体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 [思路方法] 由双星运动规律可得其周期、角速度相等、向心力相等的条件,再根据题意知其频率的情况下可求解结果(2021·高考全国卷 Ⅱ )2021年2月,我国500 m 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 =5.19 ms ,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万有引力常量为×10-11N ·m 2/kg 2.以周期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109kg/m 3×1012kg/m3×1015kg/m 3×1018kg/m 3解析:选C.毫秒脉冲星稳定自转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其外表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G Mm R 2=m 4π2R T 2,M =ρ·43πR 3,得ρ=3πGT 2,代入数据解得ρ≈5×1015kg/m 3,C 正确.[命题点分析] 天体密度的计算 [思路方法]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和密度公式可联立求解 (2021·高考全国卷 Ⅲ )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方案〞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 ,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 的轨道[命题点分析] 行星运动中的开普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P 与Q 的周期之比约为( ) ∶∶∶∶1解析:选 C.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r 3T 2=k ,故T PT Q=⎝ ⎛⎭⎪⎫R P R Q 3=⎝ ⎛⎭⎪⎫1643=81,C 正确.勒定律 [思路方法]由题意知卫星P 与Q的轨道半径,再根据开普勒定律求解问题命题规律研究及预测天体运动规律及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考察方向很广泛,从天体质量或密度的计算、行星运动规律的分析,到同步卫星、双星、宇宙速度的求解、变轨问题等均在考察范围之内.在2021年的高考备考中要注重复习解决天体运动的两条思路、开普勒定律等核心知识点,并关注一些天体学中的前沿知识点,像2021年涉及的引力波就属于这类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及天体质量和密度的求解[高分快攻]自力更生法:利用天体外表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由G Mm R 2=mg 得天体质量M =gR 2G .天体密度:ρ=M V =M 43πR 3=3g 4πGR.借助外援法: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和周期T .(1)由G Mm r 2=m 4π2r T 2得天体的质量为M =4π2r3GT 2.(2)假设天体的半径R ,那么天体的密度ρ=M V =M 43πR3=3πr 3GT 2R 3.(3)假设卫星绕天体外表运行时,可认为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那么天体密度ρ=3πGT2,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外表运行的周期T ,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多项选择)“嫦娥五号〞于2021年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完成探月工程的重大跨越——带回月球样品.假设“嫦娥五号〞在“落月〞前,以速度v 沿月球外表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不计周围其他天体的影响,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月球的半径为vTπB .月球的平均密度约为3πGT2C .月球的质量约为v 3T2πGD .月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约为2πvT[解析] 由T =2πR v 可得月球的半径约为R =vT 2π,选项A 错误;由GMm R 2=m ⎝ ⎛⎭⎪⎫2πT 2R 可得月球的质量M =v 3T 2πG ,选项C 正确;由M =43πR 3ρ得月球的平均密度约为ρ=3πGT2,选项B 正确;由GMm R 2=mg 得g =2πvT,选项D 错误. [答案] BC[突破训练] (多项选择)(2021·大连模拟)宇航员抵达一半径为R 的星球后,做了如下的实验:取一根细绳穿过光滑的细直管,细绳的一端拴一质量为m 的砝码,另一端连接在一固定的拉力传感器上,手捏细直管抡动砝码,使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假设该星球外表没有空气,不计阻力,停顿抡动细直管,砝码可继续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如下图,此时拉力传感器显示砝码运动到最低点与最高点两位置时读数差的绝对值为ΔF .万有引力常量为G ,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和测量结果,可知( ) A .该星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为ΔF 2mB .该星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为ΔF6mC .该星球的质量为ΔFR26GmD .该星球的质量为ΔFR23Gm解析:选BC.设砝码在最高点的速率为v 1,受到的弹力为F 1,在最低点的速率为v 2,受到的弹力为F 2,那么有F 1+mg =m v 21R ,F 2-mg =m v 22R砝码由最高点到最低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 ·2R +12mv 21=12mv 22拉力传感器读数差为ΔF =F 2-F 1=6mg故星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为g =ΔF6m ,A 错误,B 正确;在星球外表附近有:G Mm R 2=mg ,那么M =ΔFR 26Gm,故C 正确,D 错误. 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高分快攻]在讨论有关卫星的运动规律时,关键要明确向心力、轨道半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向心加速度,彼此影响、互相联系,只要其中一个量确定了,其他的量也就不变了;只要一个量发生了变化,其他的量也随之变化.不管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计算,必须抓住卫星运动的特点.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G Mm r 2=m v 2r =mω2r =m 4π2T2r =ma 求出相应物理量的表达式即可讨论或求解,需要注意的是a 、v 、ω、T 均与卫星质量无关. 两种卫星的特点 (1)近地卫星①轨道半径=地球半径. ②卫星所受万有引力=mg . ③卫星向心加速度=g . (2)同步卫星①同步卫星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②所有同步卫星都在赤道上空一样的高度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方案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中地球轨道卫星和静止轨道卫星都绕地球球心做圆周运动,中地球轨道卫星离地面高度较低,那么中地球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相比,做圆周运动的( )A .向心加速度大B .周期大C .线速度小D .角速度小[解析] 由于中地球轨道卫星离地面高度较低,轨道半径较小,那么中地球轨道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选项A 正确;由 G Mm r 2= mr ⎝ ⎛⎭⎪⎫2πT 2,解得T = 2πr 3GM,可知中地球轨道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小,选项B 错误;由 G Mm r 2= m v 2r,解得 v =GMr, 可知中地球轨道卫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选项C 错误;由G Mmr2= mrω2,解得 ω=GM r 3,可知中地球轨道卫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选项 D 错误. [答案] A[题组突破]角度1 卫星轨道上物理参量的比拟1.(2021·高考四川卷)国务院批复,自2021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 ,远地点高度约为2 060 km ;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 786 km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 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 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 3,那么a 1、a 2、a 3的大小关系为( )A .a 2>a 1>a 3B .a 3>a 2>a 1C .a 3>a 1>a 2D .a 1>a 2>a 3解析:选D.固定在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周期与同步卫星运行的周期相等,同步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大,由a =r ⎝ ⎛⎭⎪⎫2πT 2可知,同步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即a 2>a 3,B 、C 项错误;由于东方红二号与东方红一号在各自轨道上运行时受到万有引力,因此有G Mm r2=ma ,即a =G Mr 2,由于东方红二号的轨道半径比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时距地高度大,因此有a 1>a 2,A 项错误,D 项正确.角度2 三种宇宙速度及其应用2.(多项选择)在星球外表发射探测器,当发射速度为v 时,探测器可绕星球外表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发射速度到达2v 时,可摆脱星球引力束缚脱离该星球.地球、火星两星球的质量比约为10∶1,半径比约为 2∶1,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探测器的质量越大,脱离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 B .探测器在地球外表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外表的大 C .探测器分别脱离两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相等 D .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势能逐渐增大解析:选BD.探测器在星球外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G Mm R 2=m v 2R,得v =GMR,那么摆脱星球引力时的发射速度2v =2GMR,与探测器的质量无关,选项A 错误;设火星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那么地球的质量为10M ,半径为2R ,地球对探测器的引力F 1=G 10Mm 〔2R 〕2=5GMm2R 2,比火星对探测器的引力F 2=G MmR 2大,选项B 正确;探测器脱离地球时的发射速度v 1= 2G ·10M2R= 10GMR ,脱离火星时的发射速度v 2=2GMR,v 2<v 1,选项C 错误;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克制引力做功,势能逐渐增大,选项D 正确. 角度3 同步卫星的特点3.“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中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成.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中轨道卫星都在圆轨道上运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约为中轨道卫星的2倍B .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2倍C .静止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17D .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17解析:选 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 r 2=mr 4π2T2, 解得卫星周期公式 T =2πr 3GM ,,,所以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约为中轨道卫星的2倍,故 A 正确;由 G Mm r 2= m v 2r 可得 v =GMr,所以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小小于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小,故B 错误;由G Mmr2=mrω2可得ω=GM r 3,由此可知,,故C 错误;由G Mm r 2=ma 得a =GM r 2,,故D 错误. 命题角度解决方法 易错辨析天体运行参量分析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解 分清做哪种圆周运动来确定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来计算还是做为整体来计算宇宙速度的计算由万有引力定律结合“黄金代换〞联立求解一定是针对圆周运动而言同步卫星的特点 从周期入手分析其他运动参量掌握几个定量关系的数值卫星变轨与对接问题[高分快攻]人造卫星变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分析比拟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要经过屡次变轨,过程简图如下图.变轨原理:卫星绕中心天体稳定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G Mm r 2=m v 2r .当由于某种原因卫星速度v 突然增大时,有G Mm r 2<m v 2r ,卫星将偏离圆轨道做离心运动;当v 突然减小时,有G Mm r 2>m v 2r,卫星将做向心运动.变轨的两种情况较低圆轨道近地点向后喷气近地点向前喷气椭圆轨道远地点向后喷气远地点向前喷气较高圆轨道各物理量的比拟①两个不同轨道的“切点〞处线速度v 不相等.图中v Ⅲ>v ⅡB ,v ⅡA >v Ⅰ.②同一个椭圆轨道上近地点和远地点线速度v 大小不相等.从远地点到近地点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图中v ⅡA >v ⅡB ,E k ⅡA >E k ⅡB ,E p ⅡA <E p ⅡB.③两个不同圆轨道上线速度v 大小不相等.轨道半径越大,v 越小,图中v Ⅰ>v Ⅲ.④不同轨道上运行周期T 不相等.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r 3T2=k ,内侧轨道的运行周期小于外侧轨道的运行周期.图中T Ⅰ<T Ⅱ<T Ⅲ.K⑤卫星在不同轨道上的机械能E 不相等,“高轨高能,低轨低能〞.卫星变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图中E Ⅰ<E Ⅱ<E Ⅲ.⑥在分析卫星运行的加速度时,只要卫星与中心天体的距离不变,其加速度大小(由万有引力提供)就一定与轨道形状无关,图中a Ⅲ=a ⅡB ,a ⅡA =a Ⅰ.(多项选择)在发射一颗质量为m 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其发射到贴近地球外表的圆轨道Ⅰ上(离地面高度忽略不计),再通过一椭圆轨道Ⅱ变轨后到达距地面高为h 的预定圆轨道Ⅲ上.卫星在圆形轨道Ⅰ上运行的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卫星在变轨过程中质量不变,那么( )A .卫星在轨道Ⅲ上运行的加速度大小为⎝ ⎛⎭⎪⎫h R +h 2g B .卫星在轨道Ⅲ上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gR 2R +hC .卫星在轨道Ⅲ上运行时经过P 点的速率大于在轨道Ⅱ上运行时经过P 点的速率D .卫星在轨道Ⅲ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动能大于在轨道Ⅰ上的动能[解析] 设地球质量为M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在轨道Ⅰ上有G Mm R2=mg ,在轨道Ⅲ上有GMm〔R +h 〕2=ma ,所以a =⎝ ⎛⎭⎪⎫R R +h 2g ,A 错误;又因a =v 2R +h ,所以v =gR 2R +h,B 正确;卫星由轨道Ⅱ变轨到轨道Ⅲ需要加速做离心运动,所以卫星在轨道Ⅲ上运行时经过P 点的速率大于在轨道Ⅱ上运行时经过P 点的速率,C 正确;尽管卫星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Ⅲ要在P 、Q 点各加速一次,但在圆形轨道上稳定运行时的速度v =GMr,由动能表达式知卫星在轨道Ⅲ上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的动能,D 错误. [答案] BC[突破训练] (多项选择)(2021·高考全国卷Ⅱ)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 、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 0.假设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海王星在从P 经M 、Q 到N 的运动过程中( ) A .从P 到M 所用的时间等于T 04B .从Q 到N 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 .从P 到Q 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 .从M 到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解析:选CD.在海王星从P 到Q 的运动过程中,引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速度越来越小,C 项正确;海王星从P 到M 的时间小于从M 到Q 的时间,因此从P 到M 的时间小于T 04,A 项错误;由于海王星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太阳引力作用,引力做功不改变海王星的机械能,即从Q 到N 的运动过程中海王星的机械能守恒,B 项错误;从M 到Q 的运动过程中引力与速度的夹角大于90°,因此引力做负功,从Q 到N 的过程中,引力与速度的夹角小于90°,因此引力做正功,即海王星从M 到N 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 项正确.双星与多星问题宇宙双星模型(1)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Gm 1m 2L 2=m 1ω21r 1,Gm 1m 2L2=m 2ω22r 2. (2)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一样,即 T 1 = T 2, ω1=ω2. (3)两颗星的运行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 1+r 2=L . (4)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r 1、r 2 与星体质量成反比,即m 1m 2=r 2r 1. (5)双星的运动周期 T =2πL 3G 〔m 1+m 2〕.(6)双星的总质量公式 m 1+m 2=4π2L3T 2G. [高分快攻]宇宙三星模型(1)如图1所示,三颗质量相等的行星,一颗行星位于中心位置不动, 另外两颗行星围绕它做圆周运动.这三颗行星始终位于同一直线上,中心行星受力平衡,运转的行星由其余两颗行星的引力提供向心力:Gm 2r 2+Gm 2〔2r 〕2= ma向.两行星运行的方向一样,周期、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相等.(2)如图2所示,三颗质量相等的行星位于一正三角形的顶点处,都绕三角形的中心做圆周运动.每颗行星运行所需向心力都由其余两颗行星对其万有引力的合力来提供,即Gm 2L2×2×cos 30°=ma 向,其中L = 2r cos 30°. 三颗行星运行的方向一样,周期、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相等.①记忆口诀:N 星系统周期同,受力源自其他星;几何关系找半径,第二定律列方程. ②思维导图(2021·山东青岛模拟)2021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的发现将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新视角,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在如下图的双星系统中,A 、B 两个恒星靠着相互之间的引力正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恒星A 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29倍,恒星B 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36倍,两星之间的距离L =2×105m ,太阳质量M =2×1030kg ,引力常量G =6.67×10-11N ·m 2/kg 2,π2,该引力波的频率与两星做圆周运动的频率具有一样的数量级,那么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估算该引力波频率的数量级是( )A .102Hz B .104Hz C .106HzD .108Hz[解析] A 、B 的周期一样,角速度相等,靠相互之间的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 A M B L 2=M A r A 4π2T 2①G M A M B L 2=M B r B 4π2T2② 有M A r A =M B r B ,r A +r B =L 解得r A =M BM A +M BL =3665L .由①得T =4π2L 3×3665GM B那么f =1T=GM B4π2L 3×3665=错误!Hz ≈×102Hz. [答案] A[突破训练] 地球和月球可以看做一个双星系统,设质量分别为M 、m ,它们绕两球球心连线上的某一点O 转动,据科学家研究发现,亿万年来地球把局部自转能量通过地月相互作用而转移给了月球,使地月之间的距离变大了,月球绕O 点转动的机械能增加了,由此可以判断( )A .月球绕O 点转动的角速度减小B .月球绕O 点转动的角速度增大C .地球球心到O 点的距离减小D .月球绕O 点转动的动能增加解析:选A.月球的机械能增加了,因为能量大了,速度大了,万有引力缺乏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做离心运动,最后到了半径更大的圆上做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 r 2=m v 2r =mω2r =m 4π2T2r ,知轨道半径变大,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周期变大,角速度变小,应选项A 正确., (建议用时: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21·高考北京卷)假设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 ) A .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B .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2C .自由落体在月球外表的加速度约为地球外表的16D .苹果在月球外表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外表的160解析:选B.假设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那么应满足G Mm r2=ma ,即加速度a 与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由题中数据知,选项B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为了测量某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宇航员记录了登陆舱在该行星外表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登陆舱在行星外表着陆后,用弹簧测力计称量一个质量为m 的砝码,读数为F .引力常量为G .那么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 .该行量的质量为F 3T 416π4Gm3B .该行星的半径为4π2FT2mC .该行星的密度为3πGT2D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FT2πm解析:选B.据F =mg 0=m 4π2T 2R ,得R =FT 24π2m ,B 错误;由G Mm R 2=m 4π2T 2R ,得M =4π2R3GT 2,又R=FT 24π2m ,那么M =F 3T 416π4Gm 3,A 正确;密度ρ=M V =3πGT 2,C 正确;第一宇宙速度v =g 0R =FT2πm,D 正确.3.理论上已经证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现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体,O 为球心,以O 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 ,如下图.在x 轴上各位置的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那么以下图中能描述g 随x 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选项是( )解析:选A.令地球的密度为ρ,那么在地球外表,重力和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有:g=GM R 2,由于地球的质量为M =43πR 3·ρ,所以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可写成:g =4πGR ρ3.根据题意有,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在距离地球球心为r 处,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即为半径等于r 的球体在其外表产生的万有引力,g ′=4πG ρ3r ,当r <R 时,g与r 成正比,当r >R 后,g 与r 平方成反比,应选A.4.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 〞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 peg b 〞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120.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A.110 B .1 C .5 D .10解析:选B.行星绕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 Mm r 2=m 4π2T 2r ,那么M 1M 2=⎝ ⎛⎭⎪⎫r 1r 23·⎝ ⎛⎭⎪⎫T 2T 12=⎝ ⎛⎭⎪⎫1203×⎝ ⎛⎭⎪⎫36542≈1,选项B 正确.5.(2021·高考全国卷Ⅲ)2021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 A .周期变大 B .速率变大 C .动能变大D .向心加速度变大解析:选C.组合体比天宫二号质量大,轨道半径R 不变,根据GMm R 2=m v 2R,可得v =GMR,可知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速率不变,B 项错误;又T =2πRv,那么周期T 不变,A 项错误;质量变大、速率不变,动能变大,C 项正确;向心加速度a =GMR2,不变,D 项错误.6.(2021·怀化二模)使物体脱离星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星球运行,从星球外表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 2与第一宇宙速度v 1的关系是v 2=2v 1.某星球的半径为地球半径R 的4倍,质量为地球质量M 的2倍,地球外表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那么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A .12gR B.12gR C.gRD .18gR 解析:选C.设在地球外表飞行的卫星质量为m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M R 2=mv 2R ,又由G MmR2=mg ,解得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1= GMR=gR ;设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1,根据题意,有v ′1v 1=2MM×R 4R =12;由题意知第二宇宙速度v 2=2v 1,联立得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v ′2=gR ,故A 、B 、D 错误,C 正确.7.2021年12月2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这是我国首颗、全球第三颗专门用于“看〞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卫星.在发射卫星时,首先将该卫星发射到低空轨道1,待测试正常后通过点火加速使其进入高空轨道2,卫星在上述两轨道运行时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卫星的质量不变,在两轨道上稳定运行时的动能之比为E k1∶E k2a 1、a 2表示,角速度分别用ω1、ω2 表示,周期分别用 T 1、T 2 表示,轨道半径分别用 r 1、r 2表示.那么以下关系式正确的选项是( ) A .a 1∶a 2=4∶1 B .ω1∶ω2=2∶1 C .T 1∶T 2=1∶8D .r 1∶r 2=1∶2解析:选C.根据 E k = 12mv 2得 v =2E km,所以卫星变轨前、后的速度的比值为 v 1v 2=2.根据 G Mm r 2= m v 2r ,得卫星变轨前、后的轨道半径的比值为r 1r 2= v 22v 21 = 14,D 错误;根据G Mm r 2=ma ,得卫星变轨前、后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a 1a 2=r 22r 21 = 16, A 错误;根据 G Mm r 2=mω2r ,得卫星变轨前、后的角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ω1ω2=r 32r 31=8,B 错误;根据T =2πω,得卫星变轨前、后的周期的比值为T 1T 2=ω2ω1=18,C 正确.8.(2021·高考全国卷Ⅰ)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假设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那么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 A .1 h B .4 h C .8 h D .16 h解析:选B.设地球半径为R ,画出仅用三颗地球同步卫星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时同步卫星的最小轨道半径示意图,如下图.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同步卫星的最小轨道半径r =2R .设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为T ,那么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R 〕3〔2R 〕3=〔24 h 〕2T 2,解得T ≈4 h ,选项B 正确.年12月11日,新一代静止轨道定量遥感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假设该卫星绕地飞行的三条轨道如下图,其中轨道1是近地圆形轨道,轨道2和3是变轨后的椭圆轨道,它们相切于 A点.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时经过 A 点的速率为 v ,加速度大小为a .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假设卫星的质量不变)( )A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 点时的速率大于vB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aC .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3上运行的周期D .卫星在轨道2上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3上具有的机械能解析:选A.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 A 点时,只有速度增大,才能由轨道1变轨到轨道2,故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 A 点时的速率大于 v ,选项 A 正确;在同一点,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故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 A 点时的加速度仍等于a ,选项 B 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的周期小于在轨道3上运行的周期,选项 C 错误;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经过 A 点时,只有速度增大,才能由轨道2变轨到轨道3,故卫星在轨道3上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2上具有的机械能,选项 D 错误.10.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叫做三星系统.有这样一种简单的三星系统,质量刚好都一样的三个星体甲、乙、丙在三者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 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一样周期的圆周运动.假设三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三角形的边长为a ,万有引力常量为G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均为a B .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均为2πa a3GmC .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均为3GmaD .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均为3Gma2解析:选B.质量相等的三星系统的位置关系构成一等边三角形,其中心O 即为它们的共同圆心,由几何关系可知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33a ,应选项A 错误;每个星体受到的另外两星体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其大小F =3·Gm 2a 2,那么3Gm 2a 2=m 4π2T2r ,得T =2πaa 3Gm ,应选项B 正确;由线速度v =2πrT得v =Gm a ,应选项C 错误;向心加速度a =F m =3Gma2,应选项D 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11.(2021·高考天津卷)2021年2月2日,我国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通过观测可以得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并地球的半径和地球外表处的重力加速度.假设将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卫星的( ) A .密度 B .向心力的大小 C .离地高度 D .线速度的大小解析:选CD.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那么有G Mm 〔R +h 〕2=m (2πT)2(R +h ),无法计算得到卫星的质量,更无法确定其密度。
近年高考物理第4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二)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9高考物理第4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二)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物理第4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二)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物理第4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二)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万有引力与航天(二)李仕才班别 姓名 学号一、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卫星的运行规律,并能解决相应问题。
2。
理解航天器的变轨过程,能够处理变轨问题. 3.掌握双星或多星模型,强化建模意识. 二、知识梳理考点一 卫星的运行规律1.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及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2。
极地卫星和近地卫星(1)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2)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的轨道半径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其运行线速度约为 km/s.(3)两种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 .22223222=()4π 1 () v m v v r m r Mm G r R h r m r T Tr T ma a a r GMmmg GM R ωωω⎧⎧⎫=→=→∝⎪⎪⎪⎪⎪⎪⎪⎪⎪→=→∝⎪⎪⎪⎪⎪⎪=+⎨⎬⎪⎪⎪⎨→=→∝⎪⎪⎪⎪⎪⎪⎪⎪→=→∝⎪⎪⎪⎩⎭⎪⎪=→=⎪⎪⎩地地规律越高越慢近地时3。
同步卫星的六个“一定”【典例1】 (多选)如图所示,A 表示地球同步卫星,B 为运行轨道比A 低的一颗卫星,C 为地球赤道上某一高山山顶上的一个物体,两颗卫星及物体C 的质量都相同,关于它们的线速度、角速度、运行周期和所受到的万有引力的比较,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四章 第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Word版含答案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板块一 主干梳理·夯实基础【知识点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Ⅰ 1、定律内容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扫过相等的面积、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a 3T2=k 、2、使用条件:适用于宇宙中一切环绕相同中心天体的运动,也适用于以行星为中心的卫星、 【知识点2】 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Ⅱ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2、公式:F =G m 1m 2r 2,其中G 为万有引力常量,G =6、67×10-11 N·m 2/kg 2,其值由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公式中的r 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3、使用条件:适用于两个质点或均匀球体;r 为两质点或均匀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知识点3】 环绕速度 Ⅱ1、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其数值为7、9 km/s 、2、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具有的速度、3、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4、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方法、 (1)由G MmR 2=m v 2R ,解得:v =GMR; (2)由mg =m v 2R解得:v =gR 、【知识点4】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Ⅰ 1、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其数值为11、2 km/s 、 2、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其数值为16、7 km/s 、 【知识点5】 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Ⅰ 1、经典时空观(1)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运动速度改变;(2)在经典力学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相同的、2、相对论时空观(1)在狭义相对论中,物体的质量随物体的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用公式表示为m =m 01-v 2c2;(2)在狭义相对论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不同的、板块二 考点细研·悟法培优考点1 开普勒第三定律 [深化理解]1、微元法解读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在近日点、远日点时速度方向与连线垂直,若行星在近日点、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分别为a 、b ,取足够短的时间Δt ,则行星在Δt 时间内可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由S a =S b 知12v a ·Δt ·a =12v b ·Δt ·b ,可得v a =v b b a 、行星到太阳的距离越大,行星的速率越小,反之越大、2、开普勒第三定律虽然是对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总结,但实践表明该定律也适用于其他天体的运动,如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卫星(或人造卫星)绕行星的运动、3、天体虽做椭圆运动,但它们的轨道十分接近圆、为简化运算,一般把天体的运动当成匀速圆周运动来研究,椭圆的半长轴即为圆的半径、则天体的运动遵从牛顿运动定律及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如v =ωr ,F =ma =m v 2r =mrω2等、例1 如图所示,某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远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a ,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b ,过远日点时行星的速率为v a ,则过近日点时的速率为( )A 、v b =ba v aB 、v b =a b v aC 、v b =abv aD 、v b =b a v a提示: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尝试解答 选C 、若行星从轨道的A 点经足够短的时间t 运动到A ′点,则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可看作扇形,其面积S A =a ·v a t 2;若行星从轨道的B 点也经时间t 运动到B ′点,则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S B =b ·v b t 2;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得a ·v a t 2=b ·v b t 2,即v b =ab v a ,C 正确、 总结升华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行星在近日点线速度最大,越靠近近日点线速度越大,线速度大小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成反比、[跟踪训练] 木星的公转周期约为12年,若把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作为1天文单位,则木星到太阳的距离约为( ) A 、2天文单位 B 、4天文单位 C 、5、2天文单位 D 、12天文单位答案 C解析 木星、地球都环绕太阳按椭圆轨道运动,近似计算时可当成圆轨道处理,因此它们到太阳的距离可当成是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r 3木T 2木=r 3地T 2地得r木=3T 2木T 2地·r 地≈5、2天文单位、 考点2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 [拓展延伸]1、自力更生法: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 (1)由G Mm R 2=mg 得天体质量M =gR 2G 、(2)天体密度ρ=M V =M 43πR 3=3g4πGR、2、借助外援法:测出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和周期T 、 (1)由G Mm r 2=m 4π2r T 2得天体的质量M =4π2r 3GT 2、(2)若已知天体的半径R ,则天体的密度 ρ=M V =M 43πR 3=3πr 3GT 2R 3、(3)若卫星绕天体表面运行时,可认为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则天体密度ρ=3πGT 2,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T ,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例2 [2017·邢台市四模]为研究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需要知道太阳的质量,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质量为m ,太阳与地球中心间距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 、则太阳的质量为( ) A 、4π2r 3T 2R 2gB 、T 2R 2g 4π2mr 3C 、4π2mgr 2r 3T2D 、4π2mr 3T 2R 2g(1)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T 和太阳与地球中心间距r ,能求太阳质量吗?提示:能、利用GMm r 2=m 4π2T2r 、(2)太阳质量的四个选项中没有引力常量G ,可以考虑用哪一信息替代? 提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GmR 2、尝试解答 选D 、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 r 2=m 4π2T 2r ,所以M =4π2r 3GT 2,地球表面物体m 0的重力来源于万有引力,有Gmm 0R 2=m 0g ,所以G =gR 2m ,把G 代入M =4π2r 3GT 2,得M =4π2r 3gR 2m T 2=4π2r 3mgR 2T 2,D 正确、总结升华估算天体质量和密度时应注意的问题(1)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估算天体质量时,估算的只是中心天体的质量,并非环绕天体的质量、(2)区别天体半径R 和卫星轨道半径r ,只有在天体表面附近的卫星才有r ≈R ;计算天体密度时,V =43πR 3中的R 只能是中心天体的半径、[递进题组]1、若已知月球绕地球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并且已知月球的轨道半径为r ,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是G ,由此可以知道( ) A 、月球的质量m =π2r 3GT 2B 、地球的质量M =4π2r 3GT 2C 、月球的平均密度ρ=3πGT 2D 、地球的平均密度ρ′=3πGT 2答案 B解析 对月球有GMm r 2=m ·4π2T 2r ,可得地球质量M =4π2r 3GT 2,月球质量无法求出,其密度也无法计算,故B 正确,A 、C 错误;因不知道地球自身半径,故无法计算密度,故D 错误、 2、[2017·唐山一模]美国航天局与欧洲航天局合作,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已经成功登录火星、荷兰企业家巴斯兰斯多普发起的“火星一号”计划打算将总共24人送上火星,创建一块长期殖民地、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 ,那么在下列给出的各种情景中,能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出火星密度的是( )A 、在火星表面使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测出落下的高度H 和时间tB 、火星探测器贴近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出运行周期TC 、火星探测器在高空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出距火星表面的高度H 和运行周期TD 、观察火星绕太阳的匀速圆周运动,测出火星的直径D 和运行周期T 答案 B解析 由GMm R 2=mg ,ρ=M 43πR 3得:ρ=3g 4πGR ,由H =12gt 2 得出g ,却不知火星半径,A 错误、由GMm r 2=m 4π2T 2r ,ρ=M 43πR 3得:ρ=3πr 3GT 2R 3、当r =R 时ρ=3πGT2,B 正确,不知火星半径,C 错误、D 选项中心天体是太阳,据给出的数据无法计算火星质量,也就不能计算火星密度,故D 错误、考点3 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 [深化理解]1、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1)一种模型:无论自然天体(如地球、月亮)还是人造天体(如宇宙飞船、人造卫星)都可以看作质点,围绕中心天体(视为静止)做匀速圆周运动、 (2)两条思路①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 Mmr2=ma 、②天体对其表面的物体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GMm R2=mg 或gR 2=GM (R 、g 分别是天体的半径、表面重力加速度),公式gR 2=GM 应用广泛,被称为“黄金代换”、 (3)地球卫星的运行参数(将卫星轨道视为圆)2、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1)轨道平面一定: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重合、(2)周期一定: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T =24 h =86400 s 、 (3)角速度一定: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4)高度一定:据G Mm r 2=m 4π2T 2r 得r = 3GMT 24π2=4、23×104km ,卫星离地面高度h =r -R ≈6R (为恒量)、(5)绕行方向一定: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 3、极地卫星和近地卫星(1)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 (2)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的轨道半径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其运行线速度约为7、9 km/s 、 (3)两种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例3 [2017·广东深圳一模]人造卫星a 的圆形轨道离地面高度为h ,地球同步卫星b 离地面高度为H ,h <H ,两卫星共面且运行方向相同、某时刻卫星a 恰好出现在赤道上某建筑物c 的正上方,设地球赤道半径为R ,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 、a 、b 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R +hR +HB 、a 、c 角速度之比为R 3(R +h )3C 、b 、c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R +HR D 、a 下一次通过c 正上方所需时间等于t =2π(R +h )3gR 2(1)怎样比较人造卫星a 和同步卫星b 的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提示: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r 2=m v 2r =mω2r =ma 、(2)什么时候人造卫星a 会再次通过c 的正上方?提示:人造卫星转过的角度与c 物体随地球自转转过的角度之差等于2π时,a 会再次通过c 的上方,即ωa t -ωc t =2π、 尝试解答 选C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建筑物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卫星转过的角度与建筑物转过的角度之差等于2π时,卫星再次出现在建筑物上空、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线速度为v ,则G Mmr2=m v 2r ,所以v =GMr ,可知a 、b 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R +H R +h ,故A 错误;设卫星的角速度为ω,G Mmr 2=mω2r ,得ω=GMr 3,所以有ωaωb= ⎝ ⎛⎭⎪⎫R +H R +h 3,又由于卫星b 的角速度与物体c 的角速度相同,所以ωa ωc =⎝ ⎛⎭⎪⎫R +H R +h 3,故B 错误;根据a =ω2r 可得a b a c =R +H R ,故C 正确;设经过时间t 卫星a 再次通过建筑物c 上方,有(ωa -ωc )t =2π,得t =2πωa -ωc=2πGM(R +h )3-GM (R +H )3=2πgR2(R +h )3-gR 2(R +H )3,故D 错误、 总结升华人造卫星问题的解题技巧(1)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加速度的不同表述形式、 G Mm r2=ma n =m v 2r =mω2r =m ⎝⎛⎭⎫2πT 2r =m (2πf )2r 、 (2)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表面运行的最大速度,轨道半径r 近似等于地球半径 v =GMR =7、9 km/s万有引力近似等于卫星的重力,即 mg =m v 2R,v =Rg =7、9 km/s(3)同步卫星:抓住①具有特定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②具有特定的位置高度和轨道半径、③运行轨道平面必须处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只能静止在赤道上方特定的点上、 比较卫星与地球有关的物理量时可以通过比较卫星与同步卫星的参量来确定、如例题中C 选项求卫星a 与地面建筑物c 的角速度的比值、[跟踪训练] [2017·湖北七市一模]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玉兔号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G 1,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为G 2;地球与月球均视为球体,其半径分别为R 1、R 2;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G 1G 2B 、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G 2R 22G 1R 21C 、月球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G 1R 1G 2R 2D 、嫦娥三号环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π G 1R 2G 2g答案 D解析 玉兔号的质量为m =G 1g ,所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G 2m =gG 2G 1,A 错误;根据黄金代换公式GM =gR 2,可得M 地M 月=gR 21g ′R 22=G 1R 21G 2R 22,B 错误;第一宇宙速度 v =gR ,所以在月球上与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v 21=G 2R 2G 1R 1,C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 r 2=m 4π2T 2r ,嫦娥三号环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轨道半径等于月球半径R 2,代入得T =2πG 1R 2G 2g,D 正确、 考点4 航天器的变轨问题 [拓展延伸]1、卫星变轨原理当卫星开启、关闭发动机或受空气阻力作用时,万有引力不再等于向心力,卫星将做变轨运行:(1)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增加时,G Mm r 2<m v2r ,即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大,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v =GMr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小、(2)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减小时,G Mm r 2>m v2r ,即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卫星将做近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小,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v = GMr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大、 卫星的发射和回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2、卫星变轨时一些物理量的定性分析如图所示:(1)速度:设卫星在圆轨道Ⅰ、Ⅲ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v 1、v 4,在轨道Ⅱ上过P 、Q 点时的速率分别为v 2、v 3,在P 点加速,则v 2>v 1;在Q 点加速,则v 4>v 3、又因v 1>v 4,故有v2>v1>v4>v3、(2)加速度:因为在P点不论从轨道Ⅰ还是轨道Ⅱ上经过,P点到地心的距离都相同,卫星的加速度都相同,设为a P、同理,在Q点加速度也相同,设为a Q、又因Q点到地心的距离大于P点到地心的距离,所以a Q<a P、(3)周期:设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T3,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半长轴)、r3,由r3T2=k可知T1<T2<T3、例4(多选)如下图是“嫦娥三号”飞行轨道示意图、假设“嫦娥三号”运行经过P点第一次通过近月制动使“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再次经过P 点时第二次通过近月制动使“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近地点为Q、高度为15 km,远地点为P、高度为100 km的椭圆轨道Ⅱ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时速度大小可能变化B、“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C、“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D、“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速率可能小于经过P点时的速率(1)如何比较圆轨道的周期和椭圆轨道的周期?提示: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比较半径与半长轴、(2)如何比较椭圆轨道不同地点的加速度?提示:只需看距地心的距离,a=GM r2、尝试解答选BC、“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 km的圆轨道上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选项A错误;由于圆轨道的轨道半径大于椭圆轨道半长轴,根据开普勒定律,“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选项B正确;由于在Q点“嫦娥三号”离月球近,所受万有引力大,所以“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选项C正确;“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上由远月点P向近月点Q运动时,万有引力做正功,速率增大,所以“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速率,选项D错误、总结升华航天器变轨问题的三点注意事项(1)航天器变轨时半径的变化,根据万有引力和所需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判断;稳定在新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变化由v=GMr判断、两个不同轨道的“切点”处线速度不相等,同一椭圆上近地点的线速度大于远地点的线速度、如例题中的D选项、(2)航天器在不同轨道上运行时机械能不同,轨道半径越大,机械能越大、从远地点到近地点,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动能E k增大,引力势能减小、(3)两个不同轨道的“切点”处加速度a相同、[跟踪训练][2017·四川宜宾一诊]按照我国整个月球探测活动的计划,在第一步“绕月”工程圆满完成各项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后,第二步是“落月”工程、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A 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月球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v=g0R 2B、飞船在A点处点火变轨时,动能增大C、飞船从A到B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大D、飞船在轨道Ⅲ绕月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T=π R g0答案 A解析飞船在轨道Ⅰ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3R)2=mv2R+3R,得v=GM4R,又因为mg0=GMmR2,得GM=g0R2;联立得v=g0R2,故A正确、飞船在A点点火变轨到较低轨道,应向前喷气,喷气过程速度变小,动能变小,故B错误、在Ⅱ轨道上从A到B运行的过程中只有万有引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C错误、飞船在Ⅲ轨道上运行时GMm R2=m 4π2T 2R ,得T =4π2R 3GM,把GM =g 0R 2代入,得T =2πRg 0,故D 错误、1、模型构建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且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做角速度、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的恒星称为双星、 2、模型条件(1)两颗星彼此相距较近、(2)两颗星靠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 (3)两颗星绕同一圆心做圆周运动、 3、模型特点(1)“向心力等大反向”——两颗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 (2)“周期、角速度相同”——两颗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角速度相等、 (3)三个反比关系:m 1r 1=m 2r 2;m 1v 1=m 2v 2;m 1a 1=m 2a 2推导:根据两球的向心力大小相等可得,m 1ω2r 1=m 2ω2r 2,即m 1r 1=m 2r 2;等式m 1r 1=m 2r 2两边同乘以角速度ω,得m 1r 1ω=m 2r 2ω,即m 1v 1=m 2v 2;由m 1ω2r 1=m 2ω2r 2直接可得,m 1a 1=m 2a 2、(4)巧妙求质量和:Gm 1m 2L 2=m 1ω2r 1① Gm 1m 2L2=m 2ω2r 2② 由①+②得:G (m 1+m 2)L 2=ω2L ∴m 1+m 2=ω2L 3G[2013·山东高考]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 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 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 A 、 n 3k 2T B 、 n 3k T C 、n 2k TD 、n k T[答案] B[解析] 如图所示,设两恒星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轨道半径分别为r 1和r 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M 1M 2r 2=M 1⎝⎛⎭⎫2πT 2r 1,GM 1M 2r 2=M 2⎝⎛⎭⎫2πT 2r 2,解得G (M 1+M 2)r3=⎝⎛⎭⎫2πT 2①,当两星的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 倍,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 倍时,有Gk (M 1+M 2)(nr )3=⎝⎛⎭⎫2πT ′2②,联立①②两式可得T ′=n 3k T ,故B 项正确、名师点睛解答双星问题应注意“两等”“两不等”(1)“两等”①它们的角速度相等、②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它们受到的向心力大小总是相等的、 (2)“两不等”①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是它们连线上的一点,所以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双星间的距离是不相等的,它们的轨道半径之和才等于它们间的距离、 ②由m 1ω2r 1=m 2ω2r 2知由于m 1与m 2一般不相等,故r 1与r 2一般也不相等、(多选)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多数恒星都是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A 、B 绕其连线上的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AO >OB ,则( )A 、星球A 的质量一定大于B 的质量 B 、星球A 的线速度一定大于B 的线速度C 、双星间距离一定,双星的质量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D 、双星的质量一定,双星之间的距离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 答案 BD解析 设双星质量分别为m A 、m B ,轨道半径为R A 、R B 两者间距为L ,周期为T ,角速度为ω,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Gm A m B L 2=m A ω2R A ①,Gm A m BL2=m B ω2R B ②,R A +R B =L ③,由①②式可得m A m B =R BR A,而AO >OB ,故m A <m B ,A 错误、v A =ωR A ,v B =ωR B ,R A >R B ,2π则v A>v B,B正确、联立①②③得G(m A+m B)=ω2L3,又因为T=ω,可知D正确,C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考什么1.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及应用;2.天体质量与密度的估算;3.双星问题,航天器变轨问题等。
怎么考1.联系当今科技,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2.万有引力定律与曲线运动、功能关系等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难度中等。
怎么办1.强化圆周运动知识与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综合问题的训练;2.运用两个模型、两条思路是解决天体运动与航天问题的基础。
对应学生用书P022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1.两条基本思路(1)天体附近:GMmR2=mg。
(2)环绕卫星G Mm r 2=⎩⎪⎪⎨⎪⎪⎧m v 2r →v =GM r →v ∝1rmω2r →ω=GMr 3→ω∝1r 3m 4π2T 2r →T =4π2r3GM →T ∝r 3ma →a =GM r 2→a ∝1r2当r =R 地时⎩⎪⎨⎪⎧v =7.9 km/s 为第一宇宙速度ω为最大环绕角速度T 为最小周期a 为最大加速度g表(3)近地卫星①轨道越高运行速度越小; ②双星运动角速度相等;③月球绕地球转动周期约为27.3天; ④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1天)。
2.第一宇宙速度v 1=7.9 km/s 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最大运行速度。
只有以第一宇宙速度发射的人造卫星绕地球表面运行时,运行速度才与发射速度相等,而对于在离地较高的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其运行速度与地面发射速度并不相等。
卫星变轨问题(1)当F 供=F 需=m v 2r 时,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2)当F 供>F 需时,卫星做近心运动。
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减小时,所需向心力m v 2r 减小,即万有引力大于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因此卫星将做向心运动,同样会脱离原来的圆轨道,到中心天体的距离变小,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减少,进入新轨道运行时,由v = GMr 知运行速度将增大,但引力势能、机械能均减少。
(3)当F 供<F 需时,卫星做离心运动。
当v 增大时,所需向心力m v 2r 增大,即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到中心体的距离增大,克服引力做功,引力势能增加。
卫星一旦进入新的轨道运行,由v =GMr 知其运行速度要减小,但引力势能、机械能均增加。
对应学生用书P0231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一般涉及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等多种表达形式的组合应用。
答案 B解析 行星绕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G Mmr 2=mr (2πT )2,得M =4π2r 3GT 2,则该中心恒星的质量与太阳的质量之比M M 日=r 3r 3日·T 2日T2=(120)3×365242=1.04,B 项正确。
拓展提升估算中心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两条思路(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天体半径估算由G Mm R 2=mg 得M =gR 2G ,再由ρ=MV ,V =43πR 3得ρ=3g 4G πR 。
(2)由G Mm r 2=m v 2r =m 4π2T 2r 得M =r v 2G =4π2r 3GT 2,再结合ρ=M V ,V=43πR 3得ρ=3v 2r 4G πR 3=3πr 3GT 2R 3――→天体表面ρ=3πGT2。
类题演练1.[2015·洛阳二模]如图所示,“嫦娥三号”的环月轨道可近似看成是圆轨道,观察“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上的运动,发现每经过时间t 通过的弧长为l ,该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θ弧度。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月球的质量是()A.l 2Gθ3t B.θ3Gl 2t C.l 3Gθt 2 D.t 2Gθl 3答案 C解析 嫦娥三号的线速度v =l t ,角速度ω=θt ,则嫦娥三号的轨道半径r =v ω=l θ。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mr 2=m v 2r ,得M =v 2r G =l 2t 2lθG =l 3Gt 2θ,故C 选项正确。
2.[2015·唐山一模]美国航天局与欧洲航天局合作,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已经成功登录火星。
荷兰企业家巴斯兰斯多普发起的“火星一号”计划打算将总共24人送上火星,创建一块长期殖民地。
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 ,那么在下列给出的各种情景中,能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出火星密度的是( )A .在火星表面使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测出落下的高度H 和时间tB .火星探测器贴近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出运行周期TC .火星探测器在高空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出距火星表面的高度H 和运行周期TD .观察火星绕太阳的匀速圆周运动,测出火星的直径D 和运行周期T答案 B解析 由GMm R 2=mg ,ρ=M43πR 3得:ρ=3g 4πGR。
A 选项只能由H=12gt 2得g ,却不知火星半径,故A 选项错误。
由GMmr 2=m 4π2T 2r ,ρ=M43πR 3得:ρ=3πr 3GT 2R 3。
当r =R 时ρ=3πGT 2,故B 选项正确,C 选项缺火星半径,故不能求出火星密度,C 错。
D 选项中心天体是太阳,火星质量算不出来,故错误。
2 人造卫星问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涉及人造卫星或太阳的行星在不同轨道上的a 、v 、T 、ω的大小比较。
答案 AC解析 题图中两条曲线的左端点对应的横坐标相同,表明两颗行星的半径相同,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 Mm r 2=ma ,a =GM r 2,由题图可知,P 1的质量大,因此P 1的平均密度大,A 项正确;第一宇宙速度v =GMR ,因此质量大的行星第一宇宙速度大,B 项错误;由a =GM r 2可知,s 1的向心加速度大,C 项正确;由G Mmr 2=mr (2πT )2得T =2πr 3GM ,因此同一高度处,质量大的行星的卫星公转周期小,D 项错误。
两颗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哪个大?提示 由GMm R 2=mg 得g =GMR 2知g 1>g 2。
拓展提升解答卫星问题的三个关键点(1)根据GMmr 2=F 向推导、记忆v =GMr 、ω=GMr 3、T =4π2r 3GM 、a =GMr 2等公式,能区分星体半径与天体运行半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轨道半径与距天体表面高度。
(2)理解掌握第一宇宙速度的意义,求法及数值单位。
(3)灵活应用同步卫星的特点,注意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物体的区别与联系。
类题演练3.[2015·河南质监]如图所示,某极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已知该卫星从北纬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60°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1 h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1∶4B .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1∶2C .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7.9 km/sD .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 答案 A解析 卫星转动了120°的圆心角,即转动了三分之一周期,用时1 h ,因此卫星的周期为 3 h 。
由GMmr 2=m 4π2T 2r 可得T ∝r 3,极地卫星周期3 h ,同步卫星周期24 h ,可得极地卫星与同步卫星的半径之比为1∶4,A 正确。
由GMm r 2=m v2r 可得v ∝1r故速度之比为2∶1,B错误。
第一宇宙速度v =7.9 km/s 是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是最大运行速度,故C 错误。
卫星的质量未知,机械能无法比较,D 错误。
4.[2015·邯郸质量检测](多选)有a 、b 、c 、d 四颗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 是近地轨道卫星,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 )A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 .在相同时间内b 转过的弧长最长C .c 在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π3D .d 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 h 答案 BC解析 a 为赤道上的物体,满足万有引力等于重力与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的和,即GMmR 2=mg +ma ,所以a ≠g ,故A 选项错误。
b 、c 、d 三颗卫星线速度v b >v c >v d ,周期T b <T c <T d ,所以B 选项正确。
T c =24 h ,则T d >24 h ,故D 选项错误。
c 卫星在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θ=ωt =2πT t =π3,故C 选项正确。
3 航天器的变轨问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运动和受力的关系及功能关系的应用等。
答案 ACD解析 发射近地卫星的最小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故发射月球卫星的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A 项正确;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 2=k 可知,圆轨道对应半径大于椭圆轨道半长轴a ,故探测器在两轨道上周期一定不相等,B 项错;“嫦娥三号”在圆轨道上运动时,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若使其进入椭圆轨道做近心运动,则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即“嫦娥三号”变轨时需减速才能进入椭圆轨道,C 项正确;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h =12g 月t 2,在月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G M 月m R 2=mg 月,又M 月=ρV =ρ43πR 3,解以上三式得月球的平均密度为ρ=3h2πGRt 2,D 项正确。
探测器在近月圆轨道上的速度v 1和在椭圆轨道B 点的速度v 2的大小关系?提示 在B 点虚拟一圆轨道,设环绕速度为v 3,由变轨知:v 2>v 3,又由于v1<v3,所以v2>v1。
拓展提升求航天器的变轨问题的五点注意(1)卫星的a、v、ω、T是相互联系的,其中一个量发生变化,其他各量也随之发生变化。
(2)a、v、ω、T均与卫星的质量无关,只由轨道半径r和中心天体质量共同决定。
(3)卫星变轨时半径的变化,根据万有引力和所需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判断;稳定在新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变化由v=GMr判断。
(4)航天器在不同轨道上运行时机械能不同,轨道半径越大,机械能越大。
(5)航天器经过不同轨道相交的同一点时加速度相等,外轨道的速度大于内轨道的速度。
类题演练5.[2015·潍坊质检](多选)2013年12月2日,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飞行轨道如图所示。
“嫦娥三号”经过地月转移轨道在P点调整后进入环月圆轨道,再调整后进入环月椭圆轨道,最后由近月点Q 沿抛物线下降,于2013年12月14日在月球虹湾成功软着陆。
在实施软着陆过程中,“嫦娥三号”离月球表面4 m高时最后一次悬停,确认着陆点。
已知“嫦娥三号”总质量为M在最后一次悬停时,反推力发动机对其提供的反推力为F,引力常量为G,月球半径为R,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月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