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影片创作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影片创作中的应用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教育的短缺,使年轻一代对本土文化和传统艺术形式感到生疏。他们可能觉得娓娓道来的历史故事,往往不如现实题材的动画影视作品在视觉和听觉方面带来的冲击力强大。本文重点探讨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影片创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动画影片应用
在人类繁衍生息过程中积累下的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实践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文化的薪火相传是人类文明稳定延续的根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就是人类文化的积累、发展和进步必备条件之一。
1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什么是传统文化?是个很难用几句话解释清楚的问题。总的来说,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
2传统文化在动画影片创作中的应用
2.1动画影片艺术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1998年美国迪士尼公司根据中国优秀传统民间故事《木兰从军》改编的动画电影大片《花木兰》,重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迪士尼的创作者精心地设计了中国韵味所散发出浓郁的东方情调和情节,把中国传统孝女故事演绎成符合现代青年情感上和心理上的镜头语言,在全球取得轰动并传遍世界。动画大片《花木兰》从编剧、人物形象设计、分镜头语言以及剧情设计,均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如图1所示。
图1 动画《花木兰》图2动画《功夫熊猫》
2008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功夫熊猫》再次风靡全球,尖端的科技和超凡的想象力把中国元素演绎得出神入化;美国动画片一公演,国内一片惊呼,使中国动画人羞愧不已者有之,愤懑不已者亦有之。有一个疑问:熊猫是中国的,功夫也是中国的,为什么我们拍不出《功夫熊猫》?如图2所示。
2.2动画艺术主题寻找中的传统文化故事
作为四大古国之一,中国拥有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以及大量的古典名著,正是这些文化沉淀为动画提供了丰富的故事题材。《白蛇传》、《山海经》这些幻想类的神话故事,成为难得的创作题材,它们自身的幻想性给日本动漫留
下了极大的创作空间,使得创作者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受到日本观众欢迎的第一部彩色动画片《白蛇传》就是改编自中国民间故事,虽然谈不上具有世界影响,可是却是日本动漫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始。在其后,日本对中国的《三国》、《水浒》、《西游记》都进行了改编创作,这些包着中国文化外壳的日本动漫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
3动画影片创作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动画片一般都是要讲一个有趣或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往往就是从文学作品中改编而来的。动画片故事内容、情节、对话和结构的安排等都往往与文学有关,当然,并不是说文学家或写文字剧本的编剧就一定是动画片的编导或原创人,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古到今,动画片的制作都与文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国外的《白雪公主》到中国的《大闹天宫》,许多著名的动画影片都是从文学名著改编而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年历久的寓言故事、成语典故和民间传说都是很好的故事源泉。
学者型艺术家也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之一的“整体和辩证的管理思维”进行研究,电影市场也需要“运筹和博弈的兵法思维”,单凭“直觉和悟性的经验思维”是不够的。但是,这一点并不能否认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团队对动画艺术高深的造诣。这只能说明,我们不能以为我们中国人就能天然地吃透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艺术层面,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向思维的统一体。
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一朵奇葩,也一直到现在都是为人们多关注的动画形式,历史上优秀的水墨动画有很多,较突出的代表是运用齐白石墨趣而制作的《小蝌蚪找妈妈》、李可染笔法的《牧笛》、《山水情》等。在这些水墨动画中,观众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的水墨动画故事情结,还能欣赏到水墨淋漓、诗意无穷、画意无穷的动画场面。重视背景对艺术形象的烘托,是水墨动画的一大特点,“留白”及对“远山”的处理、吸取传统画理中“三远法”,使背景犹如一幅会运动的中国水墨画。影片虽然只有20分钟,但格调清新洒脱,将中国诗画的意境和笔墨情趣融进了每一个画面里。影片以景抒情,情景交融,以虚带实,实中有虚,虚实相合的特点,显示出中国艺术的深厚传统。结合现代的动画手法,使中国水墨动画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融入我国传统优秀传统文化,已经不仅是我国动画工作者必须的设计思路,同时也是国外特别是美国、日本这些动画王国所考虑制作的方向。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各国动画制造商们的热衷,这其中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中国优秀文化能够给予人深刻的谨慎指引,在这和平年代,人们更热切希望有一股“和趣”、“和谐”的动画氛围,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更因为在这一时代文化融合中,人们已不再是持“文化霸权主义”态度,而是以一种“大和文化”为追求。事实证明,实现“文化霸权主义”已不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他已经游离出现代人的价值追求。世界各民族只有立足于本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勇于吸收他国的文化语言或先进的制作方式,“取长补短,优劣互补”,从而共同为营造优秀的动画电影而付出行动。
结论
2l世纪世界经济将更加趋向一体化,但文化恰恰需要民族化,需要个性化发展。如果我们把动画定为一种文化产业,从中可以开发一些有益的创作理念,把中国本土民间的文化艺术传统转化为现代动画原创的基因,以此开发市场,引导观众,就能构建传统与现代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著. 艺术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颜慧. 索亚斌著. 中国动画电影史[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