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合集下载

第四季度不良事件总结分析报告

第四季度不良事件总结分析报告

2018年第四季度不良事件总结反馈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进一步明确以患者安全为导向,我院严格落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各科室严格监控和管理,按规定及时、主动上报,2018年度上报不良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共930例,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

一、2018年度不良事件数据汇总二、第四季度不良事件上报汇总:(一)根据上报类型汇总:图1(二)按上报科室统计:图2(三)按不良事件发生场所:图3(四)按不良事件上报时间:图4二、各类不良事件汇总分析:(一)医疗医技不良事件2018年医务科共追踪调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204例。

多为Ⅲ、Ⅵ级事件共177例,占比86.8%;27例Ⅱ级事件,占比约13.2%。

其中:医技检查事件69例,其他事件49例,医疗处置事件37例,手术相关事件22例,管路事件16例,查对事件10例,医疗设备/器材7例,公共设施事件6例,信息西宫安全事件5例,沟通事件4例,血标本采集事件4例,医嘱处理事件4例,意外事件3例,输血相关事件2例,麻醉事件1例。

(二)护理不良事件2018年各科室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208例,其中:管路滑脱39例、跌倒35例、注射/输液缺陷29例、护理处置缺陷20例、医嘱处理缺陷18例、标本采集缺陷17例、烫伤11例、服药发放缺陷10例、病情观察事件8例、意外事件5例、灭菌物品错误4例、走失4例、仪器相关事件4例、系统原因2例、未及时母乳喂养1例、皮肤过敏1例。

(三)药品不良反应我院第四季度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3例,新的一般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0例,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比例占17.42%药品种类涉及抗感染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抗肿瘤药、消化系统用药、中药注射剂等12个类别,第四季度以抗感染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居多,其中抗感染药物28例,占总例数的21.21%,主要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21例,占总例数的15.91%,主要有依达拉奉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等;心血管系统用药18例,占总例数的13.64%,主要有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等。

2018年度药学部不良事件汇总分析报告

2018年度药学部不良事件汇总分析报告

2018年药学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2018年,我科室各小组均能积极主动地记录调剂差错,包括未出门差错与出门差错,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良事件的上报。

现就我科室各组调剂内差与不良事件的记录情况分别做一汇总报告。

一、调剂内差分析报告我科室2018年上半年与下半年各组调剂内差例数的汇总表。

住院药房一住院药房二中药房门急诊药房静配中心儿童药房上半年60455312620下半年4840420238上半年54963893下半年29451873上半年11下半年000010上半年1145412693623下半年77449383111品种差错其他错误差错总数部门 例数多发或少发下表是我科室全年各组内差差错原因汇总表差错原因上半年下半年总数易混淆药品11492206调剂人员注意力不集中169135304药品未按规定摆放9716业务不熟练171027处方不规范101其他原因101从以上表格得出,我科室下半年调剂内差数量少于上半年,调剂差错的原因主要是易混淆药品、调剂人员注意力不集中。

分析下半年调剂内差减少的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1、门急诊药房从10月1日起开始使用全自动发药机发药,差错几乎为0;2、各个调剂室每月质控均涉及到调剂差错的内容,均已通过有效的整改方式来减少调剂差错。

例如对易混淆药品定期学习,通过看似、听似标签来提醒药师对易混淆药品的重视;3、个别小组将调剂差错纳入绩效考核,对差错事故适当地进行奖惩,从而激励或约束药师仔细工作,注意药品的调剂和核对工作。

二、不良事件分析报告下表是2018年药学部不良事件上报汇总表2018年我科室一共上报了12起不良事件,其中医疗不良事件10起,器械不良事件2起。

我科室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的汇总表12起不良事件均得到了较好处理,各组内部也分别开会进行讨论反省整改。

现就其中的一起不良事件作为典型案例作一详细报告。

事件经过:2018年4月2日患者王某来我院门急诊药房购药,门诊药师误将(派立明)布林佐胺发成(托百士)妥布霉素滴眼液,二者包装非常相似,一周后患者家属发现药品错误后,来门诊药房查找原因。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度分析方案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度分析方案

2018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8年05月31日发布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自1988年我国试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以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已成为发现药品安全性信息、加强药品安全监管、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控制药品风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全面反映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监管情况,提高安全用药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2018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监管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

一、2018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总体情况2018年全国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852,799份;每百万人口平均病例报告数量637份;其中新的和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145,769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17.1%,与2018年相比基本相同。

按照2018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来源统计,来自医疗机构的占83.1%,来自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占13.7%,来自个人的报告占3.2%。

医疗机构作为不良反应报告主体的格局依然不变,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报告比例较2018年略有增长,但仍显不足。

小常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总数多或新的和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比例高,是否说明药品安全性问题大?答: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是我们获得的药品临床使用安全性方面的重要数据和评价基础。

其中新的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是影响公众用药安全的两类最重要的信息,通过对此类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发现安全性信息,并通过安全性评估后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对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总数多或新的和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比例高,并不意味着药品安全性水平下降,而是意味着我们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全面,对药品的风险更了解,对药品的评价依据更充分,监管决策更准确,风险也更可控。

二、2018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1.化学药品中抗感染类仍排在首位<1)总病例报告中涉及化学药品类别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抗感染药报告数占化学药总例次数的51.2%;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用药,占8.5%;镇痛药,占7.2%;消化系统用药,占5.6%;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1 / 6占4.2%。

2018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8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3)ADR与药品种类:259例ADR报告共涉及药品品种110种,其中抗感染药物(16.99%)、中成药(13.13%)和心脑血管疾病药物(11.58%)ADR上报例数占据前三位。抗感染药物因其临床应用广泛,患者使用基数大,有着较高的ADR发生率。具体到药物品种,则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占绝大多数。原因与抗感染药物的无适应症用药以及品种选择、用法用量、用药疗程不适宜等不合理用药现象也与其高ADR发生率密切相关。
表1 ADR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统计表
年龄(岁)
一般
新的一般
严重
总计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0-6
13
6.47%
0
0.00%
2
7.14%
15
7-14
3
1.49%
0
0.00%
0
0.00%
3
15-30
23
11.44%
4
13.33%
1
3.57%
28
31-44
35
17.41%
5
16.67%
4
14.28%
表2不同给药途径的ADR发生情况统计表
给药途径
一般
新的一般
严重
总计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静脉给药
147
73.13%
Hale Waihona Puke 2686.67%22
78.57%
195
口服给药
33
16.42%
4
13.33%
2
7.14%
39

2018—2020年某院31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8—2020年某院31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8—2020年某院31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2018—2020年某院31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引言:药品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监测和分析,有助于促进药物安全使用,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本文以某医院2018年至2020年的31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为基础,对报告中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改善措施,以期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一、不良反应类型分布及其发生率根据对31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整理,得出了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

统计结果显示,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为药物过敏反应(占37%),其次是药物毒性反应(占25%),再次是药物代谢异常(占20%),其他类型的不良反应占总数的18%。

其中,药物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等过敏症状;药物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肝肾功能异常、中毒性皮疹等;药物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药代动力学参数异常等。

二、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分析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药物属性:某些药物本身具有较高的毒性,容易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另外,药物的代谢、药动学等特点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2. 用药方式:患者存在错误的用药方式或不规范用药,例如剂量错误、给药途径不当等;3. 患者因素:个体差异是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患者对同一药物的敏感度不同,也可能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之一;4. 药物相互作用:一些药物在同时应用时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5. 用药环境:手术室、病房等药物使用环境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改善措施基于以上的分析,某院制定了一系列的预防和改善措施,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1. 完善药品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对每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详细记录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事件;2. 加强药品知识培训:针对临床医生、护士和药师等医护人员,开展针对性的药品知识培训,加强他们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和了解;3. 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避免患者对某些药物过敏或敏感;4. 加强药物相互作用监测:特别是在多药联合使用时,加强对药物相互作用的监测,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5. 提高用药环境质量:在临床使用药物的环境中,加强消毒、通风等措施,提高用药环境的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2018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8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8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一、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医院各科室上报。

2.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别对5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调查,并对上述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和评价。

二、结果与分析1. 性别与年龄分布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3例(60%),女性患者2例(40%),患者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81岁,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发生ADR的年龄与性别分布(例)性别1岁以下1-9岁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 合计构成比例/%男性0 1 0 0 0 1 0 1 3 60 女性0 0 0 0 0 0 0 2 2 40 合计0 1 0 0 0 1 0 3 5构成比例/% 0 20 0 0 0 20 0 60 1002.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药物ADR发生率与给药途径密切相关,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有例4(占80%)。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见表2。

表2: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给药途径例数构成比例/%肌肉注射 1 20静脉给药 4 80口服给药0 0局部给药0 0吸入给药0 0合计 5 1003.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引发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为主。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3。

表3: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累及器官或系统例数构成比例/%主要临床表现皮肤及其附件 4 80 全身或局部皮疹、瘙痒、红肿、药疹、荨麻疹、皮炎消化系统 0 0 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肝功能异常神经系统 1 20 头痛、头晕、失眠、嗜睡、耳鸣、烦躁、肢体麻木、抖动呼吸系统 0 0 气短、咳嗽、呼吸困难全身反应 0 0 过敏样反应、寒战、发热、过敏性休克、水肿泌尿系统 0 0 血尿、排尿困难、急性肾功能衰竭、头皮发麻、其他 0 0 眼结膜出血、关节疼痛合计 5 1004.ADR报告中涉及药品种类5例患者中共涉及3种药品。

2018年我院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8年我院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临床用药论著2018年我院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季旻游,李超*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 无锡 214005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2018年药品不良反应(ADR )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上报的62份ADR 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给药方式、ADR 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新的及严重的ADR 21例;抗菌药物所致ADR 最多,为38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 最多,为54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反应最常见,共29例。

结论 医务人员应加强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监测*通讯作者:李超,无锡第五人民医院,主治医师,E -m a i l :lichao@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 ),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

ADR 的监测与上报工作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现就我院2018年的62例ADR 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的62例ADR 报告表,都是有效报告表,且都已经上报国家ADR 监测中心。

从患者年龄、ADR 类型、药品种类、给药方式、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基本资料 62例ADR 患者,男性36例,年龄范围18岁-82岁;女26例,年龄范围23岁-80岁,见表1。

表 1 62例ADR 患者的年龄分布年龄病例数(例)百分比(%)0-1011-2021-3031-4041-5051-6061-7071-80>80181********1.6112.9017.7419.3522.512.9111.291.612.2 ADR 类型 本院ADR 类型主要为一般不良反应,共41例;新的及严重的ADR 21例,上报以医生和护士为主,见表2。

2018年度某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8年度某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60中国处方药 第18卷 第8期·安全评价·of infertility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 Patient Prefer Adherence, 2012,6:407-415.[4] 谷伟军.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国内外指南解读[J]. 药品评价,2016,13(3):5-8,31.[5] Bhuvaneshwari S, Poornima R, Dr. Horne Iona Averal. Detection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nd Its Treatment with Pergularia daemia in Rat Models[J]. IOSR Journal Of Pharmacy, 2015, 5(5):42-49.[6] 黄凤,周全,毛巧玲,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研究现状[J]. 中国医师杂志,2018,20(5):793-796.;[7] KahsarMiller MD,Nixon C,Boots LR,et al. Prevalence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in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patients with PCOS[J]. Fertil Steril, 2001, 75(1):53-58.[8] Balen AH,Morley LC ,Marie M,et al. The management of anovulatory infertility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n analysis of the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WHO guidance[J]. Hum Reprod Update, 2016, 22(6):687-708.[9] 段春凤,王磊.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后促排卵效果的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6):84-85.[10]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roduction to drug utilization research [EB/OL]. [2015-13-03].[11] 陈凤英,孙碧,凌海鹰. 我院(妇产科医院)门诊用药分析[J]. 中国药房,2001,12(12):734-736.[12] Strowitzki T, Hamann A. Infertility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J]. Der Gynäkologe, 2002, 35(1):15-21.[13] Homburg R, Berkowitz D, Levy T, et al.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 associated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 Fertil Steril, 1993, 60(5):858-863.[14] Legro RS, Arslanian SA, Ehrmann DA, 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an endocrinel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3, 98(12):4565-4592.[15] 杨琳,邵军晖,丁娇. 来曲唑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106-108,111.[16] 冯美英,俞海婷,肖慧英. 二甲双胍联合地屈孕酮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 (3):228-229.[17] 孙贵君,贾丹. 我院2006-2009年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利用分析[J]. 中国药房,2010,21(47):4499.[18] 祁冰,侯丽辉,郝松莉,等. 中医药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优势及特色[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2):256-258.[19] 李莹,王宇,徐德伟. 滋肾育胎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的疗效及激素水平的影响分析[J]. 当代医学,2019,25(8):48-50.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与用药目的无关,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2018 年上半年我院 302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8 年上半年我院 302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8 年上半年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 ADR 报告表,共计 302 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种类、ADR 累及器官或 系统、给药途径和主要临床症状等信息进行分类统计。 2. 结果 2.1 科室分布 共涉及科室 12 个,以耳鼻喉科最多(107 例,35.40%),其次为消化内科 (50 例,16.60%)、药剂科(31 例,10.30%)。见表 1
6
1.99
35
11.60
6
1.99
34
11.30
1
0.33
1
0.33
11
3.64
3. 讨论
3.1 我院 ADR 监测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分析发现,我院新的及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报告比例严重不足,仅 有 11 个科室存在 ADR 监测工作,上报意识不足,部分医师对上报工作存在误 区,认为上报工作影响其用药水平。对此,我院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临床 科室对 ADR 监测的重视,进行不定期培训,提高对 ADR 与药源性疾病的甄别 能力,帮助医护人员正确认识上报工作,提升上报数量和质量;(2)采取奖励 机制,临床药师通过医院微信群发布奖励措施,以激励医护人员上报积极性; (3)定期将 ADR 上报情况反馈至医院职能部门,促进安全用药工作。 3.2 ADR 与药品种类 调研显示,抗感染药、营养支持类药、抗肿瘤药的 ADR 上报量居多,其中 抗感染药物上报比例最高,与报道一致 [1],提示上述药物是 ADR 监测的重点。 2016 年全国 ADR 报告中抗感染药上报数排名前 3 的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 类、大环内酯类 [2],我院上报信息中,排名前 3 位的抗感染药分别为头孢唑林, 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1)头孢唑林与头孢呋辛分别属于第一代、第二代头 孢,左氧氟沙星为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疗效确切,临床使用广泛,ADR 上 报率相对较高 [3];(2)ADR 多为胃肠道反应及皮肤过敏反应,易发现。无适应 症用药、疗程与给药方式不规范、遴选或联合药物不适宜等因素加剧其 ADR 的发生。提示我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强化抗菌药物知识更新与普及,加大 病历和处方点评力度,加强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的规范意识。 3.3 ADR 累及系统 根据《WHO 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对 ADR 进行分类。我院 ADR 累及系 统与 2017 年全国 ADR 监测年度报告基本相符。医护人员应加强 ADR 监护 意识与监测管理,重视 ADR 上报工作,规范用药行为,使用药物前预测患者可 能出现的 ADR,积极作好对症处理工作;临床药师应配合临床科室做好高警 示药品的使用管理培训、重点药物治疗监测,避免严重 ADR 的发生。 为减少药物 ADR 的发生,用药前应全面了解患者的基础情况、药物过敏 史等信息,适当选择药物,降低静脉给药率,发生 ADR 时,要能够及时发现,立 即处理。加强医药护工作的协调衔接,全面、及时、准确的做好 ADR 监护工作, 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2018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分析

2018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分析

92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Vol.11, No.16合理用药标准前研究合理用药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7):3307,3310.[2] 郭维冬.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1):82.[3] 谭倩.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8):110.[4] 肖会梅.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2):18161,18163.[5] 郑君.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医药前沿,2017,7(16):248-249.[6] 李静.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10):1506-1507.[7] 阮霁诗.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6):54-55.[8] 唐荣江,秦立,何秀云,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9):74-76.[9] 史丹.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1):2-3.[10] 李大告,周建岭,袁堂玉,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7,36(24):134-136.[11] 赵慧琴.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1):1502-1503.[12] 王文娟.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4):63.2018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分析何云作者单位:扬中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 扬中 212200药物主要目的在于预防、治疗,但其还存在不良反应,在患者用于预防、治疗期间,超过使用正常剂量会出现无意或不可预期的效应,《中国药典》对药品安全性与有效性,已经加强控制[1]。

我院2018年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汇总分析

我院2018年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汇总分析

LO〕 http://samr cfda gov cn/SW01/CL0778/178900 html 2017 10 23〔3〕李博 高蕊 李睿,等 药物临床试验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关联性判定方法研究探讨〔J〕 中国新药杂志,2014,23(12):1465 1469 〔4〕陈孝虹 我院2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业,2012,21(5):38〔5〕张田香,陆明莹,张彩霞,等 我院药物临床试验中严重不良事件报告233例分析〔J〕 中国药房,2016,27(23):3210 3212 〔6〕王晓敏 粟志英 胡蝶花,等 基于伦理审查的视角对临床试验中非预期严重不良事件的分析〔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7):1924 1926我院2018年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汇总分析谢丽君,黄小红 ,林小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漳州363000)摘要:目的 探讨引发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方法 对药学部收集的2018年全院上报的ADR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 1042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合格的有1009例。

其中,男586例(58 08%),女423例(41 92%);新的一般的ADR报告83例(8 23%),新的严重的ADR报告2例(0 20%),已知严重的ADR报告82例(8 13%),已知一般的ADR报告842例(83 44%);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引发ADR最多,为780例(77 30%),其次为口服给药113例(11 20%);抗感染药物所致ADR比例最高,为496例(49 16%),其次为抗肿瘤药物103例(10 21%);以消化系统损害448例(44 40%)最常见;报告人职业类型,医生上报900例(89 20%),护士上报127例(12 59%)。

结论 要注意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静脉给药患者要更加监护,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情况;报告类型;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969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3765(2020) 07 0219 02通讯作者:黄小红。

我院2018年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我院2018年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我院 2018年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8年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选择2018年我院呼吸道疾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报告52例,对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类、药品种类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主要的呼吸道疾病为肺部感染和支气管炎,占比分别为34.62%与28.85%。

使用占比最高的药品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盐酸依替米星注射液以及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所占比例分别为20.97%、11.29%与11.29%。

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34.62%)、胃肠道反应(25.00%)与心悸头晕(15.38%)。

在全部不良反应中,37例(71.16%)不良反应在药品停用后患者即好转;12例(23.08%)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好转;1例(1.92%)患者未停用药物,自行缓解;1例(1.92%)患者住院进一步治疗;1例(1.92%)患者门诊随诊观察。

结论:在呼吸道疾病治疗过程中,主要发生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胃肠道反应与心悸头晕,临床给药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呼吸道疾病;不良反应;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皮疹通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可以明确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药物的合理使用[1-3]。

因此,药品不良反应的统计工作十分必要。

本次研究笔者统计并分析了我院2018年呼吸道相关疾病治疗用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52例,为后期临床药品合理使用和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8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呼吸道相关疾病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共计52例。

在所有病例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1个月~90岁。

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疾病为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部感染等。

1.2方法分别统计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与总结。

2结果2.1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与性别情况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如表1所示。

2018年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8年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进行归纳整理遥 结果 在研究的 181 份 ADR 报告中袁男性 ADR 发生率显著低于女性袁且随着年龄的增高袁ADR
发生频次更高遥 上报例数排名前三的科室为肿瘤外科尧呼吸内科和消化内科遥 最常见的引发 ADR 的给药方式为
静脉给药袁占比全部上报 ADR 的 76.24%遥 在临床各类药品中袁抗肿瘤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导致 ADR 出现概率更
Analysis of reports 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our hospital in 2018
SUN Y 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Liaoning Health Industry Group Fuxin Mine General Hospital, Fuxin 12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frequenc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 in our hospital,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ly safe and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181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鄄 uary to December 2018 with ADR reporte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age, gender, and types of drugs in鄄 volved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Among the 181 ADR reports, the incidence of ADR in mal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femal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R was higher as age grew. The top three departments with the most report鄄 ed cases were oncology surgery, respiratory medicine, and gastroenterology. The most common channel inducing ADR was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accounting for 76.24% of all reported ADR. Among various clinical drugs, anti-tumor drugs and anti-infectious drugs caused higher probability of ADR.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ed systemic damage, digestive system and blood system damage, etc.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relevance criteria, the number of 野affir鄄 mative冶, 野very likely冶, 野possible冶, and 野to be evaluated冶 accounted for 46.96%, 38.67%, 11.61%, and 2.76%, respec鄄 tively.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report, 147 cases (81.21%), 19 cases (10.50%), and 15 cases (8.29%) were known general reactions, new adverse reactions, and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nti-tumor drugs and anti-in鄄 fective drugs have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ADR during clinical use,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鄄 ties of the drug itself. The clinical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such drug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Medical person鄄 nel should be regularly organized to conduct training concerning the dealing of ADR caused by such drugs. [Key words] Adverse reactions; Rational drug use; Tumor; Infection

我院2013~2018年521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我院2013~2018年521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ꎻ回顾性分析
服务和指导工作ꎬ定时发布需提供的药学信息ꎬ进行切实的服
中图分类号:R969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3765 (2019)  ̄
务性指导ꎬ加强 ADR 监测力度ꎬ保障公众用药安全ꎮ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
院 2013 年 6 月 ~ 2018 年 6 月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ꎬ对患者性别、
年龄、发生不良反应药品品种、不良反应累及系统或器官等信息进行
分析评价ꎮ 结果 521 例 ADR 中ꎬ 男 277 例 ( 53 17% ) ꎬ 女 244 例
(46 83% ) ꎻADR 发生年龄以中青年和儿童为主ꎻ引发 ADR 的药物共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Vol 31 No 11 2019
的几率也增加ꎬ给临床治疗带来不良后果 〔11〕 ꎮ 头孢类抗菌药
物在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不适、皮疹、瘙痒和高热
等ꎬ严重可见凝血功能障碍和休克
〔12〕

80 年代合成的 4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口服有效、
法» 〔 Z〕 2011 ̄05 ̄04
〔2〕 陈新谦ꎬ金有豫ꎬ汤光 新编药物学(17 版) 〔 M〕 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ꎬ2011:334 ̄341
〔3〕 孙建勋ꎬ周秋霞ꎬ岳淑梅 我国老年群体慢性病患病状况及药学
服务需求调查〔 J〕 中国药学杂志ꎬ2016ꎬ51(2) :155 ̄158
1 资料与方法
(8) :510 ̄512
省药品不良反应网络管理平台的 521 例 ADR 报告表ꎬ采用回
〔6〕 蹇在金 老年人用药五大原则〔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ꎬ2003ꎬ11

某三甲医院2018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某三甲医院2018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某三甲医院2018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2018年的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加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2018年1 -12月院内收集的13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30例ADR,46-60岁患者ADR发生率最高(42例,32.31%);静脉注射ADR发生率最高(81例,56.25%);抗菌药与中成药比重最大,分别占24.03%和16.23%;发生ADR涉及的系统中皮肤及附件占比最大(60例,36.59%);我院ADR中合并用药居多,新的、严重的ADR较少,医护人员上报ADR积极性不强。

结论:我院ADR同近年来我国各地ADR报告基本一致,但须加强ADR宣传工作,提高医护人员上报ADR积极性,减少合并用药,重点监测新的、严重的ADR。

标签:药品不良反应;用药分析;合理用药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

ADR是药品的固有属性,只要是药品,就有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只要使用药品,就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

本文通过对我院2018年收集的ADR進行回顾性分析,总结ADR发生的特点及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通过国家ADR监测系统,以报告表检索栏,时间类型为“国家中心接收时间”为字段,检索并导出我院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所有上报的ADR。

1.2 方法汇总所有患者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报告类型、药品通用名称、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名称等信息,并在Excel中做统计分析。

2.结果. 性别、年龄分布2.2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分布ADR主要发生于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

其中,静脉注射占56.25%;口服剂型为38.89%(详见表2)。

2018年度收集到的130例不良反应中,怀疑药品154种,发生ADR的药品种类前三名的分别是抗菌药物、中成药和化疗药(详见表2)。

2018年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2018年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2018年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2018年我院上报药品不良反应291例,其中新的不良反应6例,严重不良反应2例,一般不良反应283例。

男性119例,女性172例。

6例新的不良反应为: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南京易亨)引起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注射用鹿瓜多肽(黑龙江江世)引起的血管静脉炎,六味地黄丸(仙河)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济南利民)引起的血管静脉炎,腹痛水(山东大陆)引起的过敏性肠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宜昌三峡)引起的口苦。

严重不良反应2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山东齐都)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盐酸乙胺丁醇片(沈阳红旗)合并吡嗪酰胺片(沈阳红旗)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

1.涉及人群年龄性别分布统计数据显示,男性119例,女性172例,男女性别比1:1.45,年龄分布如图:由图可见,我院ADR的发生在0-10岁、21-40岁和61-70之间有峰值,11-20岁组相对其他年龄组少,报告总体集中在21-70岁阶段。

2.药品剂型涉及的药品剂型有粉针剂、注射液、片剂、注射剂、胶囊剂、颗粒剂、栓剂等,其中注射制剂(注射剂、粉针剂、注射液)226例,占77.66%;口服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合剂、丸剂等)48例,占16.49%;其他制剂(栓剂、药膏、滴眼液)17例,占5.84%。

3.用药途径涉及的用药途径有口服用药、静脉滴注、肌内注射、泵内注射、静脉注射等,其中静脉滴注186例,占63.92%居第一位;口服用药48例,占16.49%居第二位,其余用药途径57例,占19.59%。

4.不良反应的转归本组数据中,不良反应转归结果“痊愈”162例,占55.67%;“好转”127例,占43.64%;“不详”2例,占0.69%。

见图(药品不良反应转归情况):5.涉及主要药品涉及的药品品种95种,其中超过10例的有7个品种,超过5例的18个品种,5例以下的77个品种,只发生1例不良反应的59个品种。

6.主要不良反应表现291例不良反应中涉及的不良反应表现有:(1)恶心或伴呕吐、腹泻、腹痛、腹胀等胃肠道反应的共45例,占15.46%;(2)皮疹、斑丘疹、荨麻疹、皮下出血等皮肤反应表现64例,占21.99%;(3)白细胞减少、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悸、胸闷等心血管损害39例,占13.40%;(4)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等不良反应45例,占15.46%;(5)注射部位疼痛、发红、发痒血管刺痛等26例占8.93%;其他不良反应表现72例,占24.74%如图以上是我院2018年全年上报药品不良发应的分析报告。

2018年我院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8年我院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42期 11·论著·2018年我院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刘潇,樊新星(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摘要: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对我院2018年上报的100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类型、患者基本资料、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的种类、临床具体表现及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新的及严重不良反应42份;在100位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46人,女54人;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共77例次;感染疾病用药所致不良反应最多,共42例次;临床表现以皮肤反应最常见,共86例次;联合用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18份。

结论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应注意对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时报告不良反应。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回顾性分析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42.005本文引用格式:刘潇,樊新星. 2018年我院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2):11-12.Analysis of 100 Report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our Hospital in 2018LIU Xiao, FAN Xin-xing(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hospital and promote rational clinical use. Methods The 100 adverse drug reaction reports reported by our hospital in 2018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report type,patient basic information,drug administration route, types of drugs involved,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ombined drug use. Results 42 new and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ported. Among the 100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46 males and 54 females.The most adverse reactions induced by intravenous drip were 77 cases.The most adverse reactions to infection were 42 cases. skin reaction was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 86 cases; 18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ccurred in combination drug use. Conclusion Medical workers should strengthen rational use of drugs, reduce and avoid adverse reactions; Attention should also be paidto the observation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drug use and to report adverse reactions in time.KEY WORD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ational use; Retrospective analysis0 引言我国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2018年我院不良反应报告MicrosoftOfficeWord文档

2018年我院不良反应报告MicrosoftOfficeWord文档

2018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药品不良反应(ADR)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ADR监测是提高临床用药质量,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举措。

2018年上报106份合格不良反应报告,无严重药害事件。

为了解我院ADR发生的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本文对我院2018年上报的106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18年1-12月份,共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系统106例ADR报告,其中严重不良反应20例,占18%;新的不良反应13例,占12.4%;。

1.2 分析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导出,并结合纸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对每一例报告中患者基本情况、用药情况、累及器官和临床表现等方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性别与年龄分布105例ADR病例报告中,其中女性共62例,占59%;男性43例,占41%,男女比例为1:1.44。

年龄分布情况见图一。

图1发生ADR反应的年龄分布2.2 既往明确ADR史本季度既往有明确ADR史者9例。

2.3用药基本情况引发ADR的药品剂型主要为注射剂型90例,84.8%占,其次为口服剂型13例,占12.4%,具体情况见图二图2发生ADR反应的药品剂型分布2.4 引发ADR的药物种类及构成比106例ADR中,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有38例占32.7%,其次是中药制剂,有24例,占21.2 %表1、引发ADR的药品分类及构成比药品类别例数构成比例抗菌药物 38 32.7%中药制剂 24 21.2%心血管系统 16 14.2%神经系统 15 13.3%肠外营养药 6 5.3%内分泌系统 4 3.5%呼吸系统 4 3.5%电解质调节剂 3 2.7%造影剂 2 1.8%麻醉用药 1 0.9%疫苗 1 0.9%合计 114 100%2.5 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106例ADR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最多的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共57例,其次为消化系统、全身症状和精神及神经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医院各科室上报。

2.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别对5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调查,并对上述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和评价。

二、结果与分析
1. 性别与年龄分布
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3例(60%),女性患者2例(40%),患者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81岁,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发生ADR的年龄与性别分布(例)
性别1岁以
下1-9岁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 合

构成比例/%
男性0 1 0 0 0 1 0 1 3 60 女性0 0 0 0 0 0 0 2 2 40 合计0 1 0 0 0 1 0 3 5
构成比例/% 0 20 0 0 0 20 0 60 100
2.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药物ADR发生率与给药途径密切相关,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有例4(占80%)。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见表2。

表2: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给药途径例数构成比例/%
肌肉注射 1 20
静脉给药 4 80
口服给药0 0
局部给药0 0
吸入给药0 0
合计 5 100
3.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引发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为主。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3。

表3: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累及器官或
系统例数构成
比例/%
主要临床表现
皮肤及其附
件 4 80 全身或局部皮疹、瘙痒、红肿、药疹、荨麻疹、皮

消化系统 0 0 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肝功能异常
神经系统 1 20 头痛、头晕、失眠、嗜睡、耳鸣、烦躁、肢体麻木、抖动呼吸系统 0 0 气短、咳嗽、呼吸困难
全身反应 0 0 过敏样反应、寒战、发热、过敏性休克、水肿
泌尿系统 0 0 血尿、排尿困难、急性肾功能衰竭、头皮发麻、其他 0 0 眼结膜出血、关节疼痛
合计 5 100
4.ADR报告中涉及药品种类
5例患者中共涉及3种药品。

引起ADR药品种类、例数及构成比例见表4。

表4:ADR报告中涉及药品种类例数及构成比例
药物类别例数构成比(%)
抗菌药物 4 80
消化系统药物0 0
中药制剂0 0
呼吸系统药物0 0
抗肿瘤药物0 0
神经系统药物0 0
营养药物0 0
抗过敏药0 0
激素类药物0 0
止痛药0 0
妇科用药0 0
增强免疫类药物0 0
造影剂0 0
其他 1 20
合计 5 100
三、讨论与整改措施
2018年度ADR发生共5例,其中全部集中于2018年上半年。

2018年上半年,ADR发生率男性大于女性,男性ADR发生率为60%,这可与统计例数少有关。

60岁以上发生ADR的频率最高,为60%。

这与我中心服务人口分布及老年人的生理特性有关:随着年龄增加,脏器功能逐步衰退,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造成
药物在体内蓄积;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疾病,临床治疗中多为联合用药,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使老年人发生ADR的几率高于其他年龄段。

所以,针对这一情况的整改措施为:临床对老年人用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达最适量,以减少ADR的发生。

ADR与药品的剂型和给药途径密切相关。

静脉给药是引发ADR最多的给药方式。

在5例ADR中,静脉给药达80%,这与临床医师的用药习惯有关,特别是住院患者,主要依赖于静脉给药治疗,药物在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迅速发挥疗效的同时也增加了ADR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建议临床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合适的给药剂型,能口服的尽量避免静脉给药,效果不佳情况下再依次考虑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

对于严重感染者,应采用序贯疗法,感染控制后,应立即改为相应的药物口服治疗。

5例患者涉及到的ADR中,抗菌药物所占比例为80%,居各类药物首位,与国内同类报告一致。

这与抗菌药物广泛应用、用药时间长、无明显用药指征、与药敏试验结合用药少、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有关。

所以,建议临床医师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把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掌握抗菌药物的理化特性及药物体内代谢特点,选择合适的溶媒和配伍方法、给药频次和给药剂量、注意患者的过敏史、加强用药监护和监控,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ADR的发生可累及人体多个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的损害为主,表现为皮疹、瘙痒等皮肤损害,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容易被察觉到。

而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损害,由于很多患者的原发疾病症状与ADR症状存在着互相重叠,因而不易及时发现,致患者治疗时间延长,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引起以上ADR主要与用药剂量、皮肤敏感试验、用药前有无询问过敏史、药物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只要合理用药即可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ADR。

使用药物ADR的发生与药品的性质、患者的个体差异、临床合理用药等多种因素有关。

因此,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加强ADR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对减少ADR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药至关重要。

医务科
2018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