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量如何估算
制冷量 公式
制冷量公式
(实用版)
目录
1.制冷量的定义和重要性
2.制冷量的计算公式
3.制冷量的应用实例
正文
制冷量是指空调、制冷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环境中移除的热量,是衡量制冷设备制冷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选购空调或者制冷设备时,消费者需要了解制冷量的概念,以便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为:
制冷量(单位:瓦特)= 制冷系数×制冷面积×温差
其中,制冷系数是制冷设备的性能参数,制冷面积是指需要制冷的空间面积,温差是指室内外温度差。
举个例子,假设某空调设备的制冷系数为 3000W/(平方米·摄氏度),制冷面积为 20 平方米,室内外温差为 5 摄氏度,则该空调的制冷量为:制冷量 = 3000W/(平方米·摄氏度)× 20 平方米× 5 摄氏度 = 30000 瓦特
这意味着该空调在单位时间内可以移除 30000 瓦特的热量,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制冷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以满足制冷需求。
同时,对于制冷设备厂商而言,提高制冷量是提高设备性能和竞争力的关键。
总之,制冷量是衡量制冷设备制冷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计算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出设备的制冷量。
第1页共1页。
空调制冷量的估算_生活中的热学
空调制冷量的估算
空调匹数,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因不同的品牌其具体的系统及电控设计差异,其输出的制冷量不同故其制冷量以输出功率计算。
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力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应力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x1.5x1.162=3486(w),以此类推,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2200w一2600w都可称为1匹,4500(w)- 5100(w)可称为2匹,3200w一3600w可称为1.5匹。
制冷量确定后,即可根据目己家庭之实际情况估算制冷量,选择合适的空调机。
家用电器要消耗制冷量的较大部分,电视、电灯、冰箱等每w (瓦)功率要消耗制冷量1(w),门窗的方向也要消耗一定的制冷量,东面窗150w/m2,西面窗280/m2,南面窗180w/m2,北面窗100w/m2,如是楼顶及西晒可考虑适当增加制冷量。
在选择空调时,请您根据以上介绍,估算一下自己的制冷量大小,从而选到满意的空调机。
空调冷量、通风风量如何估算?一文详解!
空调冷量、通风风量如何估算?一文详解!空调冷量、通风风量如何估算?一文详解!空调制冷量的估算一、常用算法在空调制冷量的匹数(PH)计算是以大卡或瓦(W)来计算的,一般来说1PH=2000大卡,以国际单位来计算要乘于1.16。
所以1PH=2324W。
日常生活中以2500W为标准1PH来计算。
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注:1、上述指标为总建筑面积的冷负荷指标:建筑面积的总建筑面积小于5000平米时,取上限;大于10000平米,取下限值。
2、按上述指标确定的冷负荷,即是制冷机的容量,不必再加系数。
3、由于地区差异较大,上述指标以北京地区为准。
南方地区可按上限采取。
二、变容量算法主要为别墅、大型房间或办公用,可按:普通环境:一立方米所需制冷量:50W,恶劣环境:一立方米所需制冷量:70W估算方法1:暖通水泵的选择:通常选用比转数ns在130~150的离心式潜水泵,水泵的流量应为冷水机组额定流量的1.1~1.2倍(单台取1.1,两台并联取1.2。
按估算可大致取每100米管长的沿程损失为5mH2O,水泵扬程(mH2O):Hmax=△P1+△P2+0.05L(1+K)△P1为冷水机组蒸发器的水压降。
△P2为该环中并联的占空调末端装置的水压损失最大的一台的水压降。
L为该最不利环路的管长K为最不利环路中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总和与直管总长的比值,当最不利环路较长时K值取0.2~0.3,最不利环路较短时K值取0.4~0.6估算方法2:这里所谈的是闭式空调冷水系统的阻力组成,因为这种系统是最常用的系统。
1.冷水机组阻力:由机组制造厂提供,一般为60~100kPa。
2.管路阻力:包括磨擦阻力、局部阻力,其中单位长度的磨擦阻力即比摩阻取决于技术经济比较。
若取值大则管径小,初投资省,但水泵运行能耗大;若取值小则反之。
目前设计中冷水管路的比摩组宜控制在150~200Pa/m范围内,管径较大时,取值可小些。
3.空调未端装置阻力:末端装置的类型有风机盘管机组,组合式空调器等。
制冷量公式范文
制冷量公式范文制冷量(Cooling Capacity)是指空调或制冷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从空间中移除的热量。
制冷量的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和设备类型而有所不同,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冷量公式。
1.空气调节制冷量公式:空气调节制冷量公式适用于中央空调系统或分体空调系统,计算的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从室内空间中移除的热量量。
制冷量=空气质量流量×空气焓差其中,空气质量流量是空气调节系统的风量,单位为 kg/s;空气焓差是指室内空气在进入室内和离开室内时的热量差,单位为J/kg。
2.冷却水制冷量公式:冷却水制冷量公式适用于冷却水机组或水冷却设备,计算的是通过水介质移除室内热量的能力。
制冷量=水流量×水焓差×系数其中,水流量是冷却水的流速,单位为m^3/s;水焓差是冷却水在进入室内和离开室内时的焓值差,单位为 J/kg;系数是流体往复作用系数,用于考虑冷却水流动的实际情况。
3.溴化锂吸收式制冷量公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量公式适用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计算的是制冷机组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
制冷量=溴化锂溶液质量流量×溶液焓差其中,溴化锂溶液质量流量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中溴化锂溶液的质量流量,单位为 kg/s;溶液焓差是溴化锂在吸收和解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差,单位为 J/kg。
4.蒸发器制冷量公式:蒸发器制冷量公式适用于蒸发器的制冷设备,计算的是通过蒸发过程移除热量的能力。
制冷量=每单位质量蒸发所需热量×蒸发速率其中,每单位质量蒸发所需热量是蒸发器中工质从液相转变为气相所需的热量,单位为 J/kg;蒸发速率是蒸发器中工质转变为气相的速率,单位为 kg/s。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制冷量公式,其中每个公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前提条件。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设备和参数,选择正确的公式计算制冷量是非常重要的。
把握制冷量的计算方法,有助于提高空调和制冷设备的效率,并为相应的工程或装置提供合适的制冷解决方案。
如何精密计算空调制冷量
如何精密计算空调制冷量精密空调的负荷一般要依据工艺房间的实际余热余温以及状态的变化进行精准计算,但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计算,下面介绍两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Qt=Q1+Q2Qt总制冷量(kw)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X0.8)Q2环境热负荷(=0.18KW/m²X机房面积)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Qt=SxpQt总制冷量(kw)S机房面积(m²)P冷量估算指标精密空调场所冷负荷估算指标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m²)金融机房(500600W/m²)数据中心(600800W/m²)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掌控中心、培训中心(350450W/m²)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²)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²)Ups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m²)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育室、干净室、试验室(200250W/m²)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m²)UPS机房空调选项计算11.BTU/小时=KCal×3.9612.KCal=KVA×86013.BUT/小时=KVA(UPS容量)×860×3.96×(1UPS效率)=KVA(UPS容量)×3400(1UPS效率)例:10KVAUPS一台整机效率85%其散热量计算如下:10KVA×3400×(10.85)=5100BTU/小时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IDC机房空调选项计算公式Q=W×0.8×(0.70.95)+{(80200)×S}/1000.Q为制冷量,单位KW;W为设备功耗,单位KW;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0.8为功率因数;0.70.95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0.7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²。
空调制冷量与面积计算
空调制冷量与面积计算简介空调制冷量与面积的计算是在选购或设计空调系统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确计算空调制冷量与面积的关系,可以确保系统能够提供适宜的室内温度和舒适的空气质量。
本文将介绍空调制冷量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其重要性。
一、空调制冷量的定义空调制冷量是指空调系统能够提供的冷却效果,通常用英国热量单位(BTU)或国际单位制的瓦特(W)来表示。
制冷量的大小取决于室内需要被冷却的热量大小,而热量的大小则与室内面积和其他因素相关。
二、空调制冷量的计算方法1. 传统计算方法传统计算方法是根据室内面积来确定空调制冷量的大小。
一般规定每平方英尺(或平方米)需要多少BTU(或W)的制冷量。
常用的规定如下:- 住宅区:每平方英尺需要20-30 BTU(或70-100 W)- 商业区:每平方英尺需要30-40 BTU(或100-130 W)- 工业区:每平方英尺需要40 BTU(或130 W)以上例如,如果一个住宅房间的面积为200平方英尺,根据传统计算方法,该房间的空调制冷量应在4000-6000 BTU之间(或1400-2000 W)。
2. 现代计算方法现代计算方法则更为精确,不仅考虑面积,还考虑诸如室内高度、墙壁材料、窗户数量和朝向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对室内热量生成和散失产生影响,从而对空调制冷量的计算造成影响。
现代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使用计算软件或进行能量平衡来确定空调制冷量的大小。
能量平衡是指用于冷却室内空气的能量与从室内散失的热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该方法会考虑到诸如室内家具和设备的热量产生、采光和通风系统的效率等因素。
三、空调制冷量与面积的关系空调制冷量与面积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但并非完全线性。
一般来说,面积越大,所需的制冷量也越大。
但是其他因素也会对这种关系产生影响。
1. 室内高度室内高度的增加会增加空气体积,从而需要更多的制冷量来冷却室内空气。
因此,在计算空调制冷量时,室内高度也需要考虑在内。
2. 墙壁材料墙壁材料对室内的散热和保温效果有直接影响。
空调制冷量计算公式
空调制冷量计算公式空调的制冷量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室内外温度差、房间面积、房间高度、室内外热负荷等。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空调制冷量计算公式。
室内外温差法是用于计算空调制冷量的一种常见方法。
该方法基于室内外温度差和房间面积来计算制冷量。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Q=Q0×S×ΔT其中,Q是空调的制冷量(单位是千瓦/小时),Q0为每平方米房间面积所需的制冷量(单位是千瓦/小时/平方米),S为房间面积(单位是平方米),ΔT为室内外温度差(单位是摄氏度)。
为了更精确地计算空调制冷量,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设置不同的Q0值。
一般来说,Q0的取值范围在100-200W/m²之间。
在确定Q0的值之后,就可以根据实际的房间面积和室内外温度差来计算制冷量了。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房间的面积是20平方米,室内温度为25摄氏度,室外温度为35摄氏度。
Q0的值为120W/㎡。
首先计算室内外温度差:ΔT=室外温度-室内温度=35-25=10摄氏度然后将房间面积和温差代入计算公式:所以,这个房间所需要的制冷量为24千瓦。
如果你选择能够提供超过或接近这个制冷量的空调,那么房间的温度可以保持在一个舒适的水平。
除了公式计算外,还应考虑到其他因素,如房间的朝向、日照、隔热材料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空调的制冷效果有所影响。
因此,公式计算只是一个初步的参考,实际情况还需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判断。
总结起来,空调制冷量的计算公式是Q=Q0×S×ΔT,其中Q是空调的制冷量,Q0为每平方米房间面积所需的制冷量,S为房间面积,ΔT为室内外温度差。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一个初步的制冷量,但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判断。
如何计算空调制冷量
如何计算空调制冷量空调制冷量是指空调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环境中吸收的热量。
它通常用于衡量空调设备的制冷效果以及其适用范围。
计算空调制冷量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室内外温差、室内空气湿度、房间面积、热容量等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空调制冷量的方法。
1.单位面积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房间的面积来计算空调制冷量。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需要的制冷量在100-150W之间。
所以,可以通过房间面积乘以制冷量系数来计算空调的制冷量。
例如,房间面积为20平方米,制冷系数为120W/m²,那么该空调的制冷量为2400W(2.4kW)。
2.温差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室内外温差来计算空调的制冷量。
一般来说,每摄氏度的温差需要0.1-0.15kW(100-150W)的制冷量。
所以,可以通过室内外温差乘以制冷量系数来计算空调的制冷量。
例如,室内温度为26℃,室外温度为36℃,温差为10℃,制冷系数为0.12kW/℃,那么该空调的制冷量为1.2kW。
3.热负荷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房间的热负荷来计算空调的制冷量。
热负荷是指房间在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热量。
一般来说,热负荷可以通过房间面积、墙体材料、窗户数量、阳光直射等因素来计算。
而每平方米的热负荷通常在100-150W之间。
所以,可以通过热负荷乘以房间面积来计算空调的制冷量。
例如,房间面积为30平方米,热负荷系数为120W/m²,那么该空调的制冷量为3600W(3.6kW)。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方法只是一种近似的计算,实际的计算结果可能会受到建筑结构、朝向、隔热材料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在实际选择空调设备时,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及个人的舒适需求和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空调制冷量。
此外,在计算空调制冷量时,还需要留意一些小技巧。
例如,如果房间有特殊用途,如厨房、浴室等,可以适当增加空调的制冷量;如果房间有阳光直射或者高热负荷的区域,可以选择增加制冷量更高的空调设备等等。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制冷量(Refrigeration Capacity)是指制冷系统能够从被处理的物质中移除的热量的量度。
在制冷领域,制冷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制冷系统的性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1.热量传递计算方法:热传导:通过测量材料的热导率、厚度和温度差来计算热量的传导。
公式为Q=k*A*(T2-T1)/d,其中Q是热量传导(W),k是材料的热导率(W/m·K),A是传热面积(m²),T2和T1分别是材料的两个表面的温度(K),d是材料的厚度(m)。
对流传热:通过测量流体的流速、温度差和传热系数来计算热量的对流传递。
公式为Q=h*A*(T2-T1),其中Q是热量传递(W),h是传热系数(W/m²·K),A是传热面积(m²),T2和T1分别是流体的两个表面的温度(K)。
辐射传热:通过测量辐射源的表面温度、表面积和辐射系数来计算热量的辐射传递。
公式为Q=ε*σ*A*(T2^4-T1^4),其中Q是热量传递(W),ε是表面的辐射系数(无单位),σ是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5.67*10^-8W/m²·K^4),A是表面积(m²),T2和T1分别是辐射源和环境的温度(K)。
2.潜热计算方法:制冷量的计算还需要考虑潜热(Latent Heat)的影响,即物质的相变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在蒸发器(Evaporator)中,液体变为气体时需要吸收热量,在冷凝器(Condenser)中,气体变为液体时需要释放热量。
常见的潜热计算方法如下:凝结潜热:通过测量物质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来计算潜热。
公式为Q = mc *(h2 - h1),其中Q是潜热(W),mc是物质的质量(kg),h2和h1分别是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时的比焓(J/kg)。
蒸发潜热:通过测量物质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来计算潜热。
公式为Q = ml * (h2 - h1),其中Q是潜热(W),ml是物质的质量(kg),h2和h1分别是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时的比焓(J/kg)。
制冷量和制冷功率计算公式
制冷量和制冷功率计算公式以制冷量和制冷功率计算公式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制冷是在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过程,用于降低物体或空间的温度。
制冷量和制冷功率是评估制冷效果的重要指标。
下面将介绍制冷量和制冷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制冷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从物体或空间中移除的热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传热量的能力来表示。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制冷量 = 传热量 / 时间其中,传热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传热方式从物体或空间中移除的热量。
常见的传热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热量的计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公式。
二、制冷功率的计算公式制冷功率是指制冷设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制冷工作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来表示。
制冷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制冷功率 = 制冷量 / 耗能其中,耗能是指单位时间内制冷设备消耗的能量。
制冷设备通常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件来完成制冷工作,这些组件的能耗需要考虑在内。
三、制冷量和制冷功率的应用制冷量和制冷功率的计算公式在制冷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计算制冷量和制冷功率,可以评估制冷设备的性能并进行优化。
在家用空调中,制冷量和制冷功率的计算可以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空调型号。
一般来说,房间的制冷量需要根据房间的面积、采光情况、人员数量和电器设备等因素进行估算。
根据估算的制冷量,用户可以选择合适的空调功率,以达到舒适的室内温度。
在工业制冷领域,制冷量和制冷功率的计算有助于优化制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通过合理计算制冷量,可以确定制冷系统所需的制冷剂种类和循环方式,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能耗。
需要注意的是,制冷量和制冷功率的计算公式只是一种理论模型,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制冷设备的效率、环境温度和湿度、制冷剂的性质等都会对制冷量和制冷功率产生影响。
制冷量和制冷功率是制冷领域中重要的计算指标,通过计算可以评估和优化制冷设备的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并进行合理的估算和调整,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制冷需求。
空调机组制冷量计算公式
空调机组制冷量计算公式空调机组制冷量计算是在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制冷量的正确计算可以确保空调系统运行的高效、稳定和节能。
空调机组的制冷量计算公式是一个简单而实用的工具,通过该公式可以快速准确地算出空调机组的制冷量。
根据空调系统的实际需求和工作条件,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的公式来计算。
制冷量 = 空气密度× 空气体积流量× 空气温度差× 空气比热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空气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的质量,常用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
它与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力等因素有关。
空气体积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空气体积。
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小时。
空气温度差是指空气进出机组的温度差值,单位是摄氏度。
它反映了空调机组的制冷效果。
空气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空气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常用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
在实际的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这些参数的数值。
例如,空气密度可以通过大气压力和温度来计算,空气体积流量可以根据机组的设计参数来确定,空气温度差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差来估计,而空气比热容则可以通过空气的物理性质得到。
根据上述公式和参数数值,我们可以轻松计算出空调机组的制冷量。
这个结果对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机组的适用范围、选配合适的设备和优化系统性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空调机组的制冷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我们在计算制冷量时要考虑到实际运行环境的影响,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
总之,空调机组制冷量计算公式是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估计机组的制冷能力。
通过合理地计算制冷量,我们可以在设计和运行中节省能源、提高效率,从而实现对空调系统的优化和控制。
空调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空调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空调的制冷量是指空调能够从室内空气中排出的热量的数量,一般以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功率来表示,单位为BTU/h(英国热量单位/小时)或者W(瓦特)。
1.经验法:
经验法是根据经验公式,根据室内室外温度和面积来简单计算空调制冷量。
例如,对于常见的家庭空调,一种经验公式如下:
制冷量(W)=室外温度(℃)×单位面积(平方米)×120
2.简化法:
简化法是根据房间的面积、材料和其他特点来估计空调制冷量。
例如,对于一个正常居住的卧室,可以按照每平方米需0.1-0.12W的制冷量进行计算。
因此,对于一个15平方米的卧室,空调制冷量大约为1500-1800W(或者5100-6100BTU/h)。
3.传热法:
传热法是根据房间的体积、墙壁、窗户、天花板和地板等传热特性来计算空调制冷量。
这种方法需要测量房间的尺寸,并考虑墙壁、窗户等材料的传热系数。
计算公式为:
制冷量(W)=体积(立方米)×温度差(℃)×35
4.热力学法:
热力学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计算方法,通过考虑房间的热负荷来计算
空调制冷量。
它需要考虑房间的外部温度、内部热负荷、人员数量、电器
设备的功率等多个因素。
这种方法较为复杂,需要有专业的热力学知识和计算工具来进行计算。
空调冷量计算公式
空调冷量计算公式以空调冷量计算公式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空调的冷量计算方法及其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空调冷量?空调冷量是指空调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抽走的热量,也可以理解为空调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的能力。
冷量的计算对于选择适合的空调设备以及合理使用空调具有重要意义。
二、空调冷量的计算公式空调冷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冷量(W)= 室内空气的质量(kg)× 室内空气的比热容(J/kg℃)× 室内空气的温度变化(℃)三、室内空气的质量室内空气的质量是指在空调制冷过程中参与热量交换的空气质量。
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室内空间的体积进行近似估算。
假设室内空间的体积为V(m³),则室内空气的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室内空气的质量(kg)= 室内空气的体积(m³)× 空气的密度(kg/m³)四、室内空气的比热容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单位温度变化下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对于空气来说,其比热容是一个常数,约为1005 J/kg℃。
五、室内空气的温度变化室内空气的温度变化是指空调工作过程中室内空气的温度变化值。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室内温度计来测量室内空气的温度,并与空调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温度变化值。
六、空调冷量计算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空调冷量的计算方法,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
假设室内空间的体积为50m³,室内空气的密度为1.2kg/m³,室内空气的温度由30℃降低到25℃。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依次计算:室内空气的质量= 50m³ × 1.2kg/m³ = 60kg冷量= 60kg × 1005J/kg℃ × (30℃ - 25℃) = 301,500J = 301.5kJ七、冷量计算的注意事项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对冷量的影响。
例如,室内空间的绝热性能、室内物体的热容量、室外环境的温度等因素都会对冷量产生影响。
空调制冷量计算方式
空调制冷量计算方式
1、根据面积估算冷量法支队机房面积为220㎡,按照每平方米制冷量320W(常规算法,服务器设备较集中密度很大时考虑增大)计算,合计需要冷量为220*320=70400W。
2、根据设备用电量计算冷量法交警支队机房:
约220㎡计划服务器机柜数量10个,其他网络类型机柜15个按实际热负荷计算服务器单柜功率:25A *220V =5、5kVA发热量:5、5 * 0、7(功率因数)
=3、85KW网络机柜单柜功率:10*220V=2、2KVA发热量:2、2 *0、7(功率因数)
=1、54KW服务器机柜发热量:3、85 *10 *80%(发热系数)
=
30、8KW网络机柜发热量:1、54 *15 *80%(发热系数)
=
18、48KW环境热量:100w / m2单位面积热量:220m2 *100 =22kW总冷负荷:
30、8KW +
18、48kW +22kW =
71、28kW
3、以上两种算法得出结论基本一致,所以机房所需要的冷量总和应该大于70KW。
机房内原先具备4台冷量为7KW的并联机
组,合计28KW,这样就需要提供不少于70-28=42KW冷量的空调设备,考虑一定的冗余建议选用空调的冷量应该在45KW以上。
制冷量计算公式详解
制冷量计算公式详解制冷量是指一定时间内从物体中抽取的热量,通常用于衡量冷藏设备或空调设备的制冷效果。
制冷量的计算是制冷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设备的性能以及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其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详细解释。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通常可以表示为:Q = m c ΔT。
其中,Q表示制冷量,单位为焦耳(J)或千焦(KJ);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J/kg·°C);ΔT表示物体的温度变化,单位为摄氏度(°C)。
接下来我们将对上述公式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详细解释。
首先是物体的质量(m)。
物体的质量是指物体所包含的物质的总量,通常用千克(kg)作为单位。
在制冷工程中,我们需要知道被制冷物体的质量,以便计算出从中抽取的热量。
其次是物体的比热容(c)。
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通常用焦耳/千克·摄氏度(J/kg·°C)作为单位。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不同的,比如水的比热容是4.18 J/g·°C,而铁的比热容是0.45 J/g·°C。
在制冷工程中,我们需要知道被制冷物体的比热容,以便计算出从中抽取的热量。
最后是物体的温度变化(ΔT)。
温度变化是指物体的温度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量,通常用摄氏度(°C)作为单位。
在制冷工程中,我们需要知道被制冷物体的温度变化,以便计算出从中抽取的热量。
通过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被制冷物体中抽取的热量。
比如,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0kg,比热容为2 J/g·°C,温度变化为5°C,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制冷量为:Q = 10 2 5 = 100 J。
这意味着在这个物体中抽取了100焦耳的热量,这就是制冷量的计算过程。
空调制冷量估算方法
机房空调计算
机房空调系统
机房空调系统的冷负荷主要是服务器等电子信息设备的散热。
电子信息设备发热量大(耗电量的97%都转化为热量),热密度高,因此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空调设计主要考虑夏季冷负荷。
机房空调系统夏季冷负荷应包括:机房内设备的散热、建筑围护结构得热、通过外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人体散热、照明装置散热、新风负荷、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
负荷计算法:
a. 外部设备发热量计算Q=860N¢(Kcal/h)式中,N:用电量(KW);¢:同时使用系数(0.2~0.5);860:功的热当量,即lkW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所产生的热量。
b. 主机发热量计算Q=860P×h1×h2×h3式中,P:总功率(KW);h1:同时使用系数;h2:利用系数;
h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机房内各种设备的总功率,应以机房内设备的最大功耗为准,但这些功耗并未全部转换成热量,因此,必须用以上三种系数来修正,这些系数又与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功能、用途、工作状态及所用电子元件有关。
总系数一般取0.6~0.8之间为好。
估算法:
精密空调,空调制冷量是根据机房冷负荷来确定的。
其空调制冷量计算如下:采用“功率及面积法”计算机房冷负荷。
Qt=Q1+Q2 其中:Qt 总制冷量(KW);Q1 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0.8)Q2 环境冷负荷(=0.12~0.18kW/m2 ×机房面积);
面积估算法:
选择400大卡/平方米,换算公式1KW=860大卡
100*400/860=46.5KW
就是说最基本需要50KW的空调以上均为理论;。
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含工程计算
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含工程计算制冷空调的常用计算公式主要涉及到制冷量、功率、效率和制冷剂质量等方面。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1.制冷量(Q)的计算公式:- Q = mcΔT其中,Q为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或千焦耳(kJ);mc为冷媒的质量流率,单位为千克/小时(kg/h)或千克/秒(kg/s);ΔT为冷却水或空气的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或开尔文(K)。
2.制冷功率(P)的计算公式:-P=Q/COP其中,P为制冷功率,单位为千瓦(kW);COP为制冷机组的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3.COP的计算公式:-COP=Q/P其中,COP为制冷机组的性能系数,是制冷量与制冷功率的比值,没有单位。
4. 空调制冷负荷(Sensiable Cooling Load)的计算公式:-S=Q+Qh其中,S为制冷负荷,单位为千瓦(kW);Q为传感负荷,即空气的感热负荷,单位为千瓦(kW);Qh为湿感负荷,即水的蒸发负荷,单位为千瓦(kW)。
5. 空调制冷负荷(Total Cooling Load)的计算公式:-L=S+Qv+Qr+Qs其中,L为总制冷负荷,单位为千瓦(kW);S为制冷负荷,即空气的感热及湿感负荷,单位为千瓦(kW);Qv为风量负荷,即由于风流传热而产生的负荷,单位为千瓦(kW);Qr为散热负荷,即由于系统设备的散热而产生的负荷,单位为千瓦(kW);Qs为太阳负荷,即由于太阳辐射和传导产生的负荷,单位为千瓦(kW)。
6.制冷剂质量(M)的计算公式:-M=ρv*V*3600其中,M为制冷剂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ρv为制冷剂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3);V为制冷剂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3600为单位转换系数,将小时转换为秒。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制冷空调计算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调整因素和特殊情况,如环境温度、湿度、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等。
房间制冷需求计算公式
房间制冷需求计算公式在夏季高温天气中,房间的制冷需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如何合理地计算房间的制冷需求,选择合适的空调容量,是每个家庭和办公室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房间制冷需求的计算公式,并探讨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空调容量。
房间制冷需求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简单的估算:Q = (V ×ΔT ×ρ× c) / 3600。
其中,Q为房间的制冷需求(单位为千焦耳/小时),V为房间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ΔT为房间的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ρ为空气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c为空气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3600为换算单位。
首先,我们需要测量房间的体积。
通常情况下,房间的长、宽、高可以直接相乘得到房间的体积。
例如,一个房间的长为5米,宽为4米,高为3米,那么房间的体积为5 × 4 × 3 = 60立方米。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房间的温度差。
温度差是指房间内外的温度差异,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来确定。
假设室外温度为35摄氏度,室内温度为25摄氏度,那么温度差ΔT为35 25 = 10摄氏度。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空气的密度ρ和比热容c。
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约为1.2千克/立方米,比热容约为1.005焦耳/千克·摄氏度。
将以上数值代入公式中,我们可以计算出房间的制冷需求。
以上述例子为例,房间的制冷需求为:Q = (60 × 10 × 1.2 × 1.005) / 3600 ≈ 0.2千焦耳/小时。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得出该房间的制冷需求约为0.2千焦耳/小时。
这个数值可以帮助我们初步估算出所需的空调容量。
根据国家标准,空调的制冷量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
我们可以将千焦耳转换为千瓦,1千焦耳约等于0.000278千瓦。
因此,该房间的制冷需求约为0.2 ×0.000278 ≈ 0.000056kW。
空调冷量计算方法
空调冷量计算与配置方法
、计算方法
二、冷负荷指标
精密空调场所的冷负荷估算指标
厂电信交换机房、移动基站(300 W/昭左右)
屮数抓屮心(800-1500 W/皿左右)
尸计算机房、控制屮心、培训中心(300 W/皿左右)
厂电子产晶及仪表弔间、精密加工午间(300 W/试左右)尸标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 W/時左右)
k UPS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卩/血咗右)
尸I欠院和检测室、牛.化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 W/時左右)•仓储室(博物馆、图卩馆、档案管*烟草、食品)(200 W/诫左右〉
三、冷量换算
空调冷量单位及换算关系
千瓦万大卡/小时冷吨蒲式尔
kw万Kcal/h RT Kbtu/h
10.0860,2843413
11.61 3.3
3.51703112
注:匹(HP)也经常表示制冷量。
表示制冷最时1HP- - - 2. 5KW 表示功率时1HP=0. 735KW
1HP空调表示压缩机输入功率为735叽可输出冷量大约2500W
四、基本送风方式
心三种送凤方式〔帕帽I:送凤%道上送风、地板卜-送凤) ” J观帽上送风:适合单机送就距离V15柴的中小型机房” 凤道上送凤;适合空调冀枣较高、送风距离较远MU:条件
采用凤帽送凤的大屮迢机矗
” 地扳F送风:适介地板净空筒度>300mnn的机尿
适合单机送恠¥li离V20米的机房
・机方热■■密度大T'500W/m2H'J-优先选用地板卜送凤f L
/ 冲瞽"11—i—T
i厂
曲地昭I. >
41V T
[| 」
1 U,廿* E 节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制冷量如何估算
空调的问题
23 代表小1匹,制冷面积10-14平米
26 代表正1匹,制冷面积14-18平米
32 代表小1.5匹,制冷面积18-22平米
35 代表正1.5匹,制冷面积22-25平米
0.8P,1700-2100W
1P,2200-2600W,适用面积12-15平方米
1.25P,2600-3000W
1.5P,3000-3800W,适用面积18平方米左右
2P,4000-5500W,适用面积28平方米左右
每平方米所需的空调功率(制冷量)一般估算在150W
150W制冷=1平方米一匹的制冷约15平方米这就是基本的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按每平米140W(制冷量)计算,例20平米,即20*140=2800W,考虑到房间密封保温问题,不要选得正好合适的,要选有余地。
家用的空调制冷量与房间面积、密封情况、人员多少、阳光照射程度等因素直接相关。
购买空调前最好根据房间面积大小、空气流通情况,合理地选择适合的机型及功率。
其实按照匹的概念容易产生混淆,最好还是采用国标的功率单位:瓦(W)
房间的冷量需求计算方法和数据:
一、常用算法
在空调制冷量的匹数(PH)计算是以大卡或瓦(W)来计算的,一般来说1PH= 2000大卡,以国际单位来计算要乘于1.16。
所以1PH=2324W。
日常生活中以2500W为标准1PH来计算。
空调制冷量与房间面积对应表
场所空调冷负荷W/m2
普通客房客厅小办公室一般办公室理发厅图书馆、博物
馆
115--145 145--175 145 175 220--185 145--18 5
服装店百货商店银行营业厅会议室、餐厅电影院(每
人)
160--205 175--340 160--200 340—450 300
空调冷负荷估算表
空调制冷量W
1250--1870 2000--3500 4800--6500 7200 8300 9300
居住室面积M2 4--10 15--25 30--45 40--55 60--70 65--85
计算机房面积M2 4--10 15--20 30--40 30--45 40--50 50--60
旅馆客房面积M2 4--10 25--30 30--40 30--45 45--50 50--65
餐厅面积M2 10--15 20--25 25--30 30—35 35--40
商场面积M2 20--25 25--30 30--40 40--45 45--5 0
办公室面积M2 15--20 30--40 35—45 45--50 50--6 0
说明:根据房间面积和形式查表即可求出空调负荷,如房间面积为20平方普通居室每平方所需要的制冷量为115W--145W,现取130W,则130×20=2600W,空调的制冷量就可以在2500W--2800W之间取。
家庭中选用空调时一般可按175W平方以下来估算,同时要考虑您所居住房间的朝向、窗门的大小、夏季阳光的照射量和当地的温湿度高低在相应的基础上略加大或减少。
二、变容量算法
主要为别墅、大型房间或办公用,可按:
普通环境:一立方米所需制冷量:50W,
恶劣环境:一立方米所需制冷量:7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