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是学生和家长眼中的副

合集下载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认识与思考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认识与思考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认识与思考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典型功能是为了育人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

那么,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教育效果就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了。

在课程改革、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背景下,对新编品德课教材《品德与社会》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是贯彻落实课标的关键所在。

为此,笔者对该教材特做如下肤浅认识,希翼和大家共勉。

一、就教材本身所选内容、编排体系看。

这门课程本身有着较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和实践性。

说它具有综合性,是指它不同于以前的思想品德,而是整合了原教材的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内容。

例如,它既要求学生懂得爱父母、爱学校、爱学习、爱护公物、遵守规则等道理,又要求学生认识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不同特色,还要求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学校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校等基本的地理、历史知识。

说它具有思想性,是指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一门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社会知识的过程中由低到高、由浅入深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及社会生活准则的教育。

说它具有开放性,是指它的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堂,而是体现为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

课前,学生要进行调查,收集、筛选、整理信息;课中,学生要进行讨论交流, 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相应的行为方式;课后,学生要把学到的知识、信息和道理运用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

在校内,学生可向老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在校外,学生可向父母长辈请教,从书籍、互联网中了解。

这样, 使学生能从多角度获得更深刻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在现有生活范围内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

说它具有社会性,是指它以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为基点,帮助学生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的个体社会化。

说它具有实践性,是指这门学科有关知识的获取与运用均离不开社会实践。

二、就教学方式、方法看。

《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这些特性,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在“自主、合作、探究”这六个字上下功夫。

六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共五篇)

六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共五篇)

六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共五篇)第一篇:六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六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六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学生们认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副课,没必要认真学习,再说课文中的许多知识他们也不感兴趣,还不如腾出时间学语文数学呢。

听了学生们的话,我连续几天陷入沉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好的学科,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困境?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经过思考,我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陷入困境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品德与社会》学科不受重视。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多年,但在应试教育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而使它微乎其微,所谓的副科,学生认为是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

二、学生上课偷写作业。

教师们布置作业,学生不按时交会受到批评,他们课余时间写不完,只能在所谓的副科上偷着写,而比起音乐、美术、体育课来说《品德与社会》课又是他们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于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成为他们偷写语数作业的最佳选择。

三、教师的身教作用发挥不好。

教学方法较单一,对学生缺乏深入了解情况,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辅导,其生理、心理健康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

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

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下数学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下数学作业的设计

教育研究课程教育研究120 学法教法研究品社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而课堂教学是学生一天的主要活动,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健全人格,就成了品社课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是一名小学品社老师,教的是一门考查科目,也就是学生眼中的副科。

不纳入成绩的科目学生一般是不会重视的,那怎样让学生学有所获呢?于是我考虑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多元评价,实行动态管理,注重对上课过程的监管,弱化最后试卷上的结果,只要学生踏踏实实地把每一个过程做好,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这些方面:课前新闻播报,上课纪律,讲课体验,实践活动,特色作业,课后作业,带书情况,知识竞赛,期末成绩,班级服务等。

品社科目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明朝顾宪成曾经说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了培养学生对天下事的关心,我在每节课前都有一个新闻播报,每节课有两位同学为大家播报新闻,把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讲给大家听,让学生从小就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天天新闻播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树立从小就心怀天下的意识。

课堂纪律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必须有一个轻松,和谐,安静的上课环境。

我们班有将近六十个学生,应该算是大班额授课。

我主要采取上课执勤制,每节课有两位同学负责班级秩序,对于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的同学随时给予提醒,最后把他的表现纳入总成绩中。

有人说我们中国的教育扼杀孩子的天性,看人家外国的课堂,孩子们可以坐,可以卧,甚至坐在桌子上都是允许的,上课时随时可以打断老师的讲话,孩子们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我想问的是人家一个班十几个孩子这样上课可以,我们五六十个人组成的一个集体,如果也这样,你不妨想像一下,课堂将会是一种什么局面。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有我们的国情,不可能照搬人家的模式。

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之下的自由,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大家都能静下心来干好自己的事情,深度地参与到课堂之中。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分析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分析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分析一、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应该加强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为学生呈现出具体的、生活化和情境化的知识,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要注意教科书编写的儿童化。

本册教材编写追求的基本理念是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

2、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

3、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生活。

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

二、教学目标1、养成自觉讲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的态度。

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做到守法自律。

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

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了解水陆交通及航空的光辉历程,及给人们提供的方便。

3、能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探究活动。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作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

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家长、学生以及大部分教师都认为是小学科,学好学差无关紧要,因此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也不够重视,课前不预习、不收集资料;课后不复习巩固。

很多学生有偏科现象四、方法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高。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4、充实教学内容,联系丰富生活。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小学四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社会意识的重要教材之一。

它以身边事物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价值观为出发点,涉及了个人品德、家庭、社区、学校等多个层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提高自我认知和情感能力,增强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本文将对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进行全面回顾。

首先,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通过生动的故事、案例和问题提出各种道德难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识别和解决道德问题。

同时,教材还加入了一些名人名言,引导学生学习和尊重优秀的道德榜样,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互动和合作的能力。

教材中的活动和任务都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集思广益、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再次,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中的内容涉及学生身边的家庭、社区和学校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通过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提高他们的社会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材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新闻和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对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培养了他们的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材中的故事和案例都围绕着学生熟悉的情感体验展开,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情感的表达方式和控制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情感管理,增强情商。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友谊和友爱观念,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友好合作和和谐共处的能力。

总的来说,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各种道德和社会问题。

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心得体会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趋向,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的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

其根本理念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品德这门学科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更能引领学生的行为,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

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在吴儒敏老师的讲座中有一幅画面,让我感到了当今学生冷酷的心,残酷的行为及其那种独有的“良好”心理素质。

方一均在杀害老师之后的几天的表现令我们教师感到震惊,震惊之余,我们不得不思考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可持续性。

由原来的〈〈思想品德〉〉到现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现了本门学科的特性——回归生活。

生活离不开品德,品德离不开生活。

品德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最终又为生活服务。

教师要挖掘身边的资源有激情,用真情去教授〈〈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

通过教师的激情让学生动真情,从而有满腔热情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使小学生从小就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李长春同志曾指出:“对中国游客加强文明素质教育,努力改善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的文明素质有待提高,而提高中国人的文明素质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从小抓起,从提高小学生的素质做起。

通过本次培训与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小学品德学科的重要性,加深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理解。

〈〈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更重要是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因此,在小学品德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1.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1.1 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之我见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之我见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之我见、主题词:《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见解摘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面向的是少年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程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的生活空间,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空间和弹性,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开发性,处于课改大潮中的教师面对新课程,不能用老观点、老方法来进行教学,因此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教师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努力。

在现行的小学课程体系中,《品德与社会》是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出现的。

设置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教会他们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珍爱生命、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引导他们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直面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探索做人的真谛,使他们从小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的习惯。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与以往熟悉的学科课程有比较大的差异,品德与社会课程面向的是少年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程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的生活空间,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空间和弹性,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开发性,在课程实施方面具有特殊要求,处于课改大潮中的教师面对新课程,不能用老观点、老方法来进行教学,因此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教师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努力。

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我感到要上好这门课确实不容易,因为我觉得实际的教学效果与课程的设置意图存在着较大差异。

那么,怎样才能在新课标指导下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呢?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就此谈一些个人的见解:一、走出传统的《思想品德》备课误区,提高备课的质量。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备课有了新的要求,新的思维。

过去,小学思想品德是小学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但它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并非居于重要位置,教师思考最多的是如何牵着、引着学生走,如何把思想品德课中的知识点讲清楚、讲明白。

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备课和上课中几乎不予考虑,教学的全过程只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灌输式教学”占了主流,机械的练习、认字成了孩子们的“家常便饭”。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1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在爱的阳光下”第一课。

教材呈现的是儿童在父母悉心照料下成长的过程,旨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经历。

教材选择的这个话题对学生来说应该不算陌生,但也不可否认,现在的独生子女对家人的疼爱的感受能力大打折扣,多数学生习惯了家人的疼爱,觉得这是应该的,不知道珍惜和感激。

所以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并懂得关心、体谅父母长辈,尽量少让他们为自己操心,少给他们添麻烦。

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这是个充满亲情的'话题。

按照教材所呈现的思路先感受后体验,最后明理,这也是符合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的。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完成一项"护蛋“活动,至少保护鸡蛋从早到晚安全和自己回家下一课在汇报自己”护蛋“的结果和感受体验,最后总结明理。

我把本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父母长辈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于是我设计了两个活动:亲情故事——亲情再现。

我想让亲情“从生活中来”,然后“到生活中去”,力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丰富教材,也想通过学生真实的亲情故事引起心灵的碰撞,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使之成为一堂亲情涌动的思品课。

通过学习体验,活动参与,学生们都感受到了家人对自己的爱,并能用自己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效果还真的不错。

当然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也是不少的,我想这些不足将会在我下一课时中一定会引以为戒。

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熠熠生辉。

孩子们兴趣盎然……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2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品德与生活课的课堂充满笑声,活动贯穿始终。

后来发现并不是每一种课的类型都适合让学生在动态中学习,或者说教学活动的体现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全身活动起来,如果能通过某种形式在让更多人参与活动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那才是有效的教学方式。

对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几点看法

对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几点看法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近几年来,执教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在执教实践过程中,我觉得《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材的编排突出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感受。

1.研读课标、分析教材、认真备课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

《品德与社会》课更加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体现,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

仅仅按教材上的文字加上简单配图来照本宣科是很难上好一节课的。

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要有较为深广的知识面。

在备课阶段一定要研读课标、分析教材,挖掘和拓展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并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

真实的生活有利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这基本上是全体教师的共识,但往往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只是假、大、空的说教,缺乏说服力,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师却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够把行为习惯教育落在实处。

有的担心生活太大,无处着手;有的考虑学生的接触有限,难以体验;还有的顾虑生活太随意,难得控制。

但我在最近两年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基本是将部分思品课上成活动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通过观察、感受、领悟,进行价值观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3.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必须突出课程的社会性。

当今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当是开放的,《品德与社会》课更应走在开放的前列。

一定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去访问,去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展望未来的世界,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并从中认识社会,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使课堂真正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生命流程之中。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解读小学生时期是孩子们进行品德与社会学习的起点,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他们未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下面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进行解读。

一、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阶段,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这不仅包括对学生的品德规范的传授,还要重视实践教育,让学生能够将道德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实施品德教育。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选取一些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章进行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道德问题。

同时,在班级活动中,可以组织一些道德活动,如主题班会、道德讲座等,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与应用道德知识。

其次,家庭也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场所。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同时,家长可以与学校密切合作,参与学校举办的品德教育活动,共同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

二、社会学习社会学习是小学生在社会环境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走出家庭,逐渐融入社会的重要时期。

他们从社会环境中学习到各种知识和技能,并且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认知。

在小学阶段,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社会学习。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博物馆、科技馆等,引导他们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文化的丰富性。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

家庭也是促进小学生社会学习的重要力量。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文化活动等,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并且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品德与社会学习相辅相成,互为一体。

只有在正确的品德引导下,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学习;而通过社会学习,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实践和发展自己的品德。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是对孩子们进行正确引导和培养的关键阶段。

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道德教育解析

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道德教育解析

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道德教育解析小学阶段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品德与社会教育在其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特别是在五年级这个年级,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本文将对小学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育进行深入解析,旨在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进行孩子的道德培养。

一、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品德教育的基础,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首先,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做好行为榜样。

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只有家长本身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其次,教师在学校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通过激励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自觉、自律的行为规范。

二、加强对社会价值观的教育在五年级,孩子渐渐开始接触社会,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也逐渐形成。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讲故事、观看纪录片等形式,引导孩子正确理解社会价值观,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家长应该注重对孩子社会交往的引导,培养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加强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是五年级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小组活动、合作项目等形式,孩子们在五年级可以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孩子们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激发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同时,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也需要家长的配合,通过家庭活动和亲子游戏等形式,增强孩子与家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公民意识五年级孩子的责任心逐渐增强,培养他们正确的责任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可以通过家务分配、亲子阅读等方式,培养孩子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同时,教育工作者也要注重培养五年级学生的公民意识,让他们学会从小事做起,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注重道德案例教育道德案例教育是培养孩子道德意识和品德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讲解真实的道德案例,让孩子们能够深刻理解和感悟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解析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解析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解析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教育是培养孩子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关键。

本文将从品德教育和社会教育两个方面展开分析,解析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及有效方法。

一、品德教育1.1 重视道德修养在小学阶段,品德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

可以通过教育孩子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友善待人等方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1.2 培养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培养孩子们早睡早起、勤洗手、讲卫生等好习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1.3 以身作则教师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教育孩子正直、守规矩、尊敬长辈等道德价值观。

二、社会教育2.1 培养社会责任感小学阶段,孩子们需要逐渐了解社会、了解他人,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可以通过参与公益活动、讲解社会问题等方式,引导他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

2.2 学习社交技巧社交技巧在小学阶段也应得到培养。

孩子们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合作游戏等形式,锻炼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

2.3 培养团队意识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目标。

通过组织班级团队活动、进行团队合作等方式,让孩子们学会相互支持、积极配合,体验团队的力量。

三、有效的品德与社会教育方法3.1 渗透教育品德与社会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上,而是要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教师和家长应该在孩子们的各个方面发现教育机会,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2 教育游戏化小学生喜欢玩游戏,可以将品德与社会教育通过游戏化的形式来实施。

例如,设计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戏、团队竞赛等活动,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并应用道德与社会知识。

3.3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从而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向孩子们传递道德与社会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1500字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1500字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1500字品德与社会是三年级下册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

下面我将围绕品德与社会这一主题,就我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和感悟进行1500字的阐述。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从孩提时期就开始了对我们的深入思考和熏陶。

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活动,引发了我们对社会的好奇心。

通过这门课,我们了解到社会是一个复杂多样的世界,里面包含着许多不同的人物和事物。

首先,品德与社会教会我们学会与人相处。

在这个大家庭——学校,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与同学友善相处,体谅他人,帮助他人,建立互助互爱的关系。

我们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活动、班级活动,从中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懂得了容忍与尊重,也懂得了分享与包容。

这些都是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品质,它们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培养我们的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

其次,品德与社会让我们了解社会的结构和组织。

通过学习社会科学知识,我们开始了解社会组织的含义和功能。

比如,我们了解到政府的作用是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稳定;了解到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些知识让我们认识到,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组织和机构组成的,每个组织和机构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这就提醒我们,作为学生,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将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品德与社会还让我们关注社会的公共事务。

通过学习社会科学知识,我们开始了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

我们还学习到了很多为了改变现状而做出努力的人,比如环保志愿者、交警等。

这些人的努力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保护环境、爱护小动物等。

通过品德与社会,我们懂得了关心他人、关心环境的重要性,更懂得了助人为乐的喜悦。

最后,品德与社会教会了我们正确的道德观念。

通过学习各种故事和案例,我们了解到什么是对与错、善与恶。

我们学会了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等道德品质。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解读与分析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解读与分析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解读与分析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学习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通过品德与社会学习,孩子们可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本文旨在解读和分析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方法。

一、品德与社会学习的定义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是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运用与人类生活相关的道德、法律、社会规范以及各种社会经验,培养良好的品德与社会行为习惯。

这种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顺利适应社会环境,还能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的重要性1. 培养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小学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品德与社会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通过学习和模仿社会中的正面角色,孩子们可以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为将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不仅着重培养孩子们的道德观念,还注重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通过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等社会技能,孩子们可以逐渐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提升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品德与社会学习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通过学习社交技巧、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们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社会挑战,并能够合理处理人际关系。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的实施方法1.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们的榜样,引导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们的价值观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2. 创设真实的社会情境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创设真实的社会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社会,了解社会规范和社会交往方式,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团队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实际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相互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浅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感-最新文档

浅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感-最新文档

浅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感《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回归生活”必须成为改革的基本理念。

回归生活,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利用生活事件、运用生活问题等,引导他们去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下面就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实施谈谈个人的一些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学会健康、科学地生活学会生活,首先要学会健康地生活。

一日三餐,谁也离不了。

怎样才是健康的饮食,怎样才能健康地生活?孩子们熟悉又陌生的内容。

我从儿童日常生活出发,以此作为教育内容的源泉,让儿童从身边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引起思考进行讨论研究,指导孩子学会健康地而且科学地生活。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在餐桌上》教学中,课一开始,我就带领孩子到模拟的“自助餐厅”中进餐,让孩子自由挑选喜欢的食品,让孩子感受到这似乎是生活,不是在上课。

新奇、有趣,“真、善、美”自然地流淌出来。

当孩子把自己一日三餐最喜欢吃的食品挑选出来后,请孩子们按小组围坐在一起进行讨论:“每天只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是否科学呢?它能满足你长身体的需要吗?”孩子们像开圆桌会议一样像模像样地讨论起来,原来头脑中不甚了解的、模糊的营养常识和健康意识逐渐清晰明朗起来,并且得到了巩固和传播。

二、学会愉快、积极地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烦恼,如果长期处于困惑中得不到宣泄、得不到帮助,心头的疙瘩会越来越大,心理的矛盾会越来越重,严重了便会成为心理障碍,生活也会由此变得暗淡,毫无希望。

此时,常与孩子相伴的老师、家长与其心与心的沟通显得分外重要。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主题内容生活实践化分析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主题内容生活实践化分析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主题内容生活实践化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小学生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

小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情操和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主题内容进行生活实践化分析,探讨如何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品德与社会》教学主题内容概述《品德与社会》是小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环节。

该课程内容涉及小学生的品德修养、社会实践、法律常识等方面,涵盖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通常以“尊重他人”、“团结合作”、“互助友爱”等为主题进行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世界观,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生活实践化教学的必要性现实生活中,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是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的。

教育工作者们通过生活实践化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生活实践化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能力。

1. 品德教育与家庭关系品德与社会教育应当与学生的家庭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家庭中得到更多的品德修养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家庭和品德的关系展开话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对品德养成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尊重家长的意识。

2. 社会实践与社区活动在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区实践活动,如义务劳动、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实践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法律常识与法治教育通过法律常识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摘要】不论是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还是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都在于孩子们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的认识、感受和领悟。

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小学生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8-053-01一、品德和社会的含义这个部分应该分为两个部分来阐述:第一、思想品德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力求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志向。

学生应从小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它是从思想上给人一只标杆。

第二、社会实践是在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后在行动上实践和体现的。

一个小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好与坏都表现在他们为人处世,生活的点点滴滴。

它是从行动上给人一条准则。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三、引导学生从"社会"中发现自己《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让学生看到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它热情地向我们阐述了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又带来了哪些负面的影响;警醒我们,社会走向文明的同时,又向我们提出哪些新的要求;教我们怎样辨别生活中的"阳光"与"陷阱",以免我们误入歧途""这本书给我们展开了一张新奇又斑斓的生活画卷。

在这纷繁复杂又变幻莫测的社会生活中,作为祖国和时代未来的主人--小学生,将如何了解自己,定位自己?每一章节在开讲前,我都会特别腾出时间让学生自己默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于生活感知生活学会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知行合一”教学初探
上海市三新学校——姜晓燕
【摘要】:
《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课程形态。

即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想生活,在生活中想《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关系定位来架构课程内容的,因此,在教学实际中应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使“知”“行”转化的过程顺利地完成,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能力。

1
【关键词】:生活化;知行合一;初探;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

2这一课程定位告诉我们:《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基于这一思考,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运用课程理念,充分挖掘现实生活和社会真实事件的教育价值,把社会基础知识教学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儿童的情感需要和认知特点出发,使课程能够真正引发儿童兴趣并与儿童自身的生活保持紧密联系,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探究社会。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

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品德与社会》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因而,“知”与“行”成为《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中之重。

怎样使“知”与“行”环节充分发挥作用,使“知”与“行”真正统一起来,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巧用材料源于生活
《品德与社会》解决的是学生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教材中已经提供了各种生活化的素材。

老师在上课时,不仅要根据教材有侧重地进行教学,
1《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
2《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更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社会各方面和教学有关的新鲜、生动、有趣的材料,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

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的真情实感,将学生现实生活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自然而然地将“知”与“行”统一起来。

在教《与他乡手拉手》这一课时,播放汶川大地震时,军民一心抗震救灾的视频,以及我校曹老师义务献血的事,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自己在这场抗震救灾中所作的贡献,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谈到自己在这场献爱心活动中捐了多少钱,家里的爷爷奶奶也捐钱捐物,帮助灾区重建家园。

让学生们体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别人有难时,我们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在上《端午粽香》这一课时,我带上粽子到班级里,让同学们吃一吃,说一说,什们节日要吃粽子?引出端午节和屈原的关系,让学生知道,屈原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却永远地留在我们心中。

同时,引入热点问题,受到中国端午节影响,一些邻近国家结合自己民族特色,也过起了端午节,如把“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事件告知学生,引发学生思考,外国人热热闹闹过我们传统节日时,我们却倾心于一些洋节日,把民族的节日淡忘了,端午节变成了吃粽子节。

一个民族的历史再悠久,如果后人不去继承和发扬,那就会衰落。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守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首先能做的,就是过好每一个民族节日,在家人团圆、享受亲情的同时,还可以感受一下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明。

二.再现情景,感知生活
以往,学生习得品德的主要方式是听,是接受,常常一听就懂,欲做却不能,因为这道理是老师灌输的,中间缺少一个儿童自己领悟的过程。

教师要做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展现真实的生活场景,直观形象的场景容易激起小学生的兴趣,像角色的扮演,对于学生来说感觉比较真实、亲切,自然的环境往往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情境再现,使学生明白事理,“知”与“行”的转化在潜移默化中完成。

如《卫生好习惯》一课中,乱扔垃圾或口香糖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处理?1针对这样的问题,让一组学生扮演乱扔香蕉皮乱吐口香糖,另一组学生扮演踩到香蕉皮而摔跤的行人,还有一组学生扮演把香蕉皮扔入垃圾箱口香糖渣吐在纸中包好扔入垃圾箱的人。

请同学们评一评哪组同学做得好,为什么?请演摔跤的学生说说感受。

通过表演,同学们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指导身边的人去这样做。

1《品德与社会教学参考》
通过角色扮演再现情境外,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采取换位体验的方式,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感受,以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道德情感。

如:在教《主食—北“面”南“米”》这一课时,同学们知道了北方人以“面”为主食,接着我问:如果让你365天每天3顿都吃面你愿意吗?同学都说“不愿意”。

老师再说:如果你生活在山西或许你就会愿意的。

我就用PPT展示山西面食种类达1000多种,罗列出一系列的面食,同学们在惊叹面食品种之多时,老师接着再问:就这么一团面粉,能做出这么多花样,你觉得怎么样?是谁做出了这么多品种?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劳动人民。

通过这样的换位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有智慧、富有创造力;都感觉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真自豪。

这样的换位体验,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积极地作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

的确,只有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才会有最真实的体验和最深刻的感悟。

品德教育与养成必须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依据,引导学生去分享、体验、感悟,并让课堂延展开来。

三.拓展课堂,学会生活
课堂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把课堂内外的生活相结合,拓展到家庭和社会,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发现问题、验证想法,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得日后分析社会现象、做出价值判断、选择正确行为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观念,真正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为一体,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让学生立足社会、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在教《神奇的都市农业区》一课前,正值“十一”长假,我请同学们在长假期间,让父母带着去五厍农业园区去体验生活,找出都市农业的“神奇”之处以及“神奇”的原因。

长假一过,上课时,同学们个个争着当小老师,展示自己在园区内收集到的资料,有的同学向大家介绍园区分哪些区域;有的同学拿出了园区产品的照片,有各种造型可爱、外观漂亮的小南瓜,有话筒形、球形、洋梨形、长球形、皇冠形等,还有方形的西瓜等;还有的同学了解到植物是怎么样克隆的,克隆植物从瓶苗生长到花卉开花的全过程。

这一课,同学们通过学校课堂之外的拓展实践,了解了上海都市农业的神奇之处(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等)以及神奇的原因(运用了高科技)。

又如上《旧貌换新颜》一课,课前我启发学生:变化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家乡松江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自主调查三十年来松江面貌翻天覆地变化的情况,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课上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被激发起来,他们通过上网搜索、去图书馆收集资料、采访长辈等各种途径,学生的自主学习很自然地开展起来了。

在课上,有的通过新旧照片对比、有的绘制图表
说明、有的采用文字资料阐述、有的拿来家里珍藏的各类票据展示……方式各不相同,分别从衣、食、住、行,介绍松江三十年的巨变。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关注松江的又一大亮点——松江新城,由于孩子们大都居住在新城,学习兴趣进一步被激发,详尽的汇报、斑斓的图片,让孩子们仿佛回到了这个宜居的绿色城市中。

此刻,我话锋一转:想一想,家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每个人能为它做些什么?再次引发兴趣,启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从课堂到课外,从课外回到课堂,课堂中展现的又是学生身边真实的生活,学生自然有话可说,也说得自然,思考更充分,体会更深入。

《品德与社会》课程源于生活,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都是从生活中来的。

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能否转化为道德行为,回归生活的本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键。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让学生“先行而后知之”,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在实践中得到发展,使“知”“行”转化的过程顺利地完成,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以此达到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 《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
[3] 《品德与社会教学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