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诗13(出关.象征)

合集下载

天下第一关的诗句

天下第一关的诗句

关于天下第一关的诗句
天下第一关即山海关,山海关古称榆关、渝关、临渝关、临闾关,关于山海关的诗句如下:
1、《出榆关》宋代:刘著
原文:
羽檄中原满,萍流四海间。

少时过桂岭,壮岁出榆关。

译文:军事文书传到中原,在天下间处世圆滑。

少年时过桂岭,壮年时出榆关。

2、《风流子·出关见桃花》清代:张惠言
原文: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

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

译文:海风吹着我的痩骨,我衣裳单薄,有些寒冷。

四月初,我离开京都,到了山海关。

望见到处都是关塞的墙垣,飞沙北走;山势向渤海延伸,层峦向东方展开。

3、《塞上曲四首送元美 其一》明代:李攀龙
原文: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关大海流。

马上白云随汉使,不知何处不堪愁。

译文:秋天的燕山晚上寒冷寂静,向北返回榆关看大海。

马上的白云随这汉使到来,不知何处不堪愁。

4、《宿山海关》明代:释函可
原文:
重关犹未度,破衲早生寒。

大海依然险,危峦空自攒。

译文:又来到了山海关,破旧的衣服抵不住寒冷。

大海依然凶险,山峰依然高耸。

5、《出榆关》明代:戚继光
原文:
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

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

译文:我们的先锋部队都是大将军,列阵要杀尽敌人。

晚上出到山海关外,早上看到沙漠的天空。

出关徐兰诗歌鉴赏

出关徐兰诗歌鉴赏

出关徐兰诗歌鉴赏《出关》徐兰诗歌原文如下:《出关》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鉴赏:这首诗题目所说的“关”即山海关,故第一句开头先描述其“凭山俯海”的地理位置,以见天然形势的险要。

因为它是通往东北的要隘,向属兵家扼守战伐的目标,如唐人沈佺期《独不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高适《燕歌行》:“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等早已言及,是以接着又揭明其历史背景:“古边州”。

这样的时空并举,便勾画出一个具体、完整的感知性印象。

而第二句城楼高耸、时隐时现于翻卷旌旗间的客观景物描写,自然就饱含着战事紧张、戒备森严的现实内涵了。

其实,一个“戍”字,已轻轻透出全部消息。

于是,后两句承此而下,转向征人出关情景感受的叙写刻画。

“马后桃花马前雪”,也就是王之涣《凉州词》“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思。

它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地域气候的巨大差异:关内桃花绚艳,已是春华织锦,生机流溢,马头趋向的关外仍然冰雪封冻,一片荒寂。

而且,它更蕴纳了社会生活和人们心态变化非常悬殊的内容:关内有家园亲友,象征着人生的温暖柔情,觉得踏实稳定;而出关后却是前程渺茫,不知底止,以至滋生出强烈的失落感。

所以,俯仰虑念之下,“争得不回头”!怎能不执着顾望、留连难舍呢。

“争”,怎。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云:“自来谓宋人用怎字,唐人只用争字”,并举白居易《燕子楼》:“见说绿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杜牧《边上闻笳》:“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等诗为例。

总之,这结尾的两句,通过自然风物与征人举动,体达出异常丰厚深沉的现实人生内容,言简意广,余味曲包,教人联想无穷,无怪乎沈德潜称赏说:“眼前语便是奇绝语,几于万口流传,此唐人边塞诗未曾写到者。

”。

出关诗歌鉴赏

出关诗歌鉴赏

出关诗歌鉴赏篇一:徐兰《出关》高考诗歌精读徐兰《出关》赏析古诗鉴赏01111330出关①清˙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i),旌旗。

赏析: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

徐兰为清宗室安郡王幕僚期间,于康熙三十五年清帝统兵征噶尔丹时,随安郡王出塞,由居庸关至归化城。

此诗即是随军出塞时作。

诗中描写了出关所见景色,抒写了出征土卒怀土恋乡的感情。

前两句,有版本“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其中的“此”字原缺,此据诗意补出。

前两句写“出居庸关”之前士卒的心理。

“封侯”,从字面说,是指当上大官;就其实质而言,则是指驰骋疆场,功业有成。

前两句意思是说,将军将在边地的战斗中建立功勋,这对于士卒说来,自然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意味着士卒也将有立功的机会,因而急于奔赴边地,而无意于逗留不前。

后两句,则是写临出居庸关时的情况和心情。

“出”字原缺,此据喀《清诗别裁》补出。

“马后桃花”,意谓关内正当春天,温暖美好;“马前雪”,是说关外犹是冬日,严寒可怖。

因而,无心在征途上逗留的士卒,在临出关的刹那,却不禁犹豫了起来,不自觉地回过头来再看一眼关内的景色。

此诗对土卒内心世界的开掘是相当深入的,诗中不作静态的描绘,而是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从环境的变化相应写到士卒心态的改变:当立功边塞的机会在前方等待时,士卒一往无前,充满豪情;而当即将出关、远离故土时,又难免生出柔情,回头顾盼。

诗中的主人公,既不是甘心老死于槽枥之下的驽骀之辈,也不是只会行军打仗而缺乏真情实感的战争工具。

豪情与柔情、为国捐躯与怀土恋乡,两种对立的感情,在人物身上得到了相当和谐的统一。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四两句。

尤其是第三句,将“马前”、“马后”写成两个不同的世界,更是石破天惊的奇思妙笔。

在具体写法上,这一句也很有特色:“马后桃花”与“马前雪”,是对比;以马概人,则又有所省略。

沈德潜称赞此诗说:“眼前语便是奇绝语,几于万口流传。

《出关》阅读练习及答案

《出关》阅读练习及答案

《出关》阅读练习及答案
《出关》阅读练习及答案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
此诗是诗人随安郡王出塞前往归化城,出居庸关时所作。

旆(pèi),旗帜边缘的饰条,也泛指旌旗。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所。

争,通“怎”。

(1)有人将第二句中的`“翻”改为“拂”,这一改动极不成功,为什么?(3分)
(2)沈德潜于《清诗别裁》中评价此诗末两句时说:“眼前语便是奇绝语,几于万口流传,此唐人边塞诗未曾写到者。

”末两句好在哪里?(4分)
12、(1)“翻”,指翻卷,极言边塞风猛,环境恶劣,为下面因留恋而“回头”(蕴含思乡之情)作铺垫(2分);而“拂”反映出风小,缺乏以表现边塞环境恶劣(1分)。

(2)①运用比照手法,将关内四处桃花的美景与塞外大雪茫茫的荒凉景象比照,突出塞外环境恶劣(荒凉),为抒发怀土思乡之情作铺垫;(或: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联想中关内四处桃花的虚景与眼前塞外大雪茫茫的荒凉实景结合起来,表现塞外环境恶劣(荒凉),为抒发怀土思乡之情作铺垫)2分②抓住细节,以“回头”这一细节,表达了征人强烈的怀土思乡之情。

2分。

有关老子出关的诗

有关老子出关的诗

有关老子出关的诗
摘要:
1.老子简介
2.老子出关的历史背景
3.有关老子出关的诗及其解读
4.老子思想的影响及传承
正文: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号太虚真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立者。

他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据传他曾任东周守藏室之史,后因战乱辞官,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从此不知所踪。

函谷关,位于今天的河南省灵宝市,是古代关中的门户,因其地貌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老子出关,不仅是他个人命运的转折点,也是道家学派发展的重要契机。

有关老子出关的诗句,最著名的一句当属:“紫气东来三万里,函谷关前朝圣去。

”这句诗出自明朝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它描绘了老子骑青牛出关的壮丽景象,展示了道家文化的神秘魅力。

此外,古代文人墨客在描绘老子出关时,还常常以“青牛”、“函谷”等元素入诗。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此诗以青牛、白发等形象,展现了老子出关后的超然物外之境。

老子出关后,不知所踪,但他的思想却传承千年。

他的《道德经》五千
言,阐述了道家的哲学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特别是“道法自然”的观念,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为历代治国者所推崇。

老子出关的故事,成为道家文化的象征,启示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而这种文化精神,正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学习和传承的。

总之,老子出关的故事及其相关诗篇,不仅记录了古代智者的人生抉择,更承载了道家文化的精髓。

杜牧出关诗意

杜牧出关诗意

杜牧出关诗意杜牧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被誉为“出关诗意”,这些诗作以描绘旅行归来的景物、感慨人生离别之情和回想过往为主题,追求的是内心的寄托和境地的自由。

以下是对杜牧“出关诗意”的一些思考。

杜牧曾经两次出使新疆,在此之后,他创作了一系列以旅行回归为主题的诗歌作品。

这些作品以它们流畅的语言、深刻的思考和富有诗意的描写而被人们称为“出关诗意”。

作者在他的诗中常常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情感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例如,在《秋夕》这首诗中,他写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通过描写秋夕的夜晚,他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之情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描绘了一番凄美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

而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中,他将自己的心情与秋夜的景色相连。

他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通过描写夜晚的秋凉和夜空中的牵牛织女星,他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思乡之情。

这种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的手法,使他的诗歌富有深度,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杜牧的“出关诗意”中还常常体现了他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感慨。

例如,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中,他写到:“青灯古道伴回眸,知音少伴独照秋。

”通过对曾经的友谊和境遇的回忆,他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往事的感慨。

这种将过去的经历和感慨融合到诗中的手法,使他的诗作充满了情感的厚重和人生的思考。

杜牧的“出关诗意”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情感,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他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才华写下了一系列诗歌作品,它们既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又表达了人们对生活、时光和人生的思考。

正是这种富有诗意和深度的表达方式,使得杜牧成为了唐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位文学家。

总而言之,杜牧的“出关诗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将自然与人生相结合,追求境地的自由和内心的寄托。

他的诗作俨然一幅幅诗意盎然的画卷,让人领略到了唐代文学的魅力和杜牧的独特才华。

出关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

出关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

出关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出关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出关原文翻译及赏析1述怀 / 出关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翻译如今是一个群豪并起争夺天下的时代,男儿当弃文从武成就一番事业。

我曾经向李密献计但不被他采纳,但我心中的壮志并没因此丧失。

我拿着自己的计谋献给天子,领命纵马西出潼关。

终军当年请缨缚南越王,我乘车东去招降李密旧部和各路豪强。

盘旋在崎岖的山路间,放眼望去山下的平原时隐时现。

山林间寒鸟悲鸣,深山中不时传来猿啼。

远望去一片荒凉,不知前途几何,凶吉难卜。

在这样的环境中怎么会不担心个人的人身安全,但一想到唐王以国士之礼相待,不敢不尽心以报其知遇之恩。

季布、侯嬴都是千金一诺的人物。

人活在世上意气当先,又何必在意那些功名利禄。

注释述怀:陈述自己的怀抱、志向。

中原:原指黄河南北一带,这里代指中国。

逐鹿:比喻争夺政权。

事戎轩:即从军,戎轩指兵车;亦以借指军队、军事。

纵横计:进献谋取天下的谋略。

不就:不被采纳。

慷慨志:奋发有为的雄心壮志。

杖:拿。

策:谋略。

谒:面见。

关:潼关。

凭轼:乘车。

轼: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

下:是敌人降服。

东藩:东边的属国。

郁纡:山路盘曲迂回,崎岖难行。

陟:登。

岫:山。

出没:时隐时现。

古木:老树。

千里目:荒凉冷落,令人凄伤的景象。

九逝魂:旅途遥远而艰险。

九:表示多次。

惮:畏惧、害怕。

怀:感。

国士:一国之中的杰出人才。

恩:待遇。

季布:楚汉时人,以重然诺而著名当世,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诺:答应,诺言。

侯嬴:年老时始为大梁监门小吏。

信陵君慕名往访,亲自执辔御车,迎为上客。

魏王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中途停兵不进。

侯嬴献计窃得兵符,夺权代将,救赵却秦。

感:念。

杜牧《出关》

杜牧《出关》

杜牧《出关》杜牧《出关》杜牧的《出关》虽不是名篇,但也是值得品味的。

随小编来看一下吧。

出关作者:唐·杜牧朝缨初解佐江濆,麋鹿心知自有群。

汉囿猎稀慵献赋,楚山耕早任移文。

卧归渔浦月连海,行望凤城花隔云。

关吏不须迎马笑,去时无意学终军。

【注释】①此诗见许浑自书乌丝栏诗真迹,当为许浑作。

诗大中三年作。

②缨:系冠带。

解缨:谓辞官。

江濆:江边。

佐江濆:指为润州(今江苏镇江)司马。

许浑《乌丝栏诗自序》:“大中三年,守监察御史,抱病不任朝谒,坚乞东归。

”又其《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诗自注:“某自监察御史谢病归家,蒙除润州司马。

”濆,许浑诗作“滨”。

③糜鹿:兽名,俗称四不象。

此用以自比,谓己如糜鹿志在长林丰草。

④汉囿:汉代的囿苑。

汉成帝大夸胡人以多禽兽,射猎于长杨,扬雄献《长杨赋》以讽。

见《汉书·扬雄传》。

⑤凤城:指长安。

⑥终军:西汉济南人,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

步入关,关吏予军繻,作为出关乘传之信物,军弃繻而去,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后军为谒者,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

”事见《汉书》本传。

拓展阅读:杜牧评价杜牧看到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政治上想有一番作为。

他读书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

善于论兵,作《愿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又注《孙子》。

任地方官时也给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的某些作品表现了一定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文宗太和元年朝廷派兵镇压沧州抗命的藩镇,他写了《感怀诗》,慨叹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急征厚敛造成的民生憔悴,很想为国家作一点事。

《郡斋独酌》一诗更直接表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

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攘。

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又如《河湟》一诗: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魏征《出关》

魏征《出关》

为⼤家收集整理了《魏征《出关》》供⼤家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中原初逐⿅,投笔事戎轩。

纵然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岫,出没望平原。

古⽊鸣寒鸟,空⼭啼夜猿。

既伤千⾥⽬,还惊九折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恩。

季布⽆⼆诺,侯嬴重⼀⾔。

⼈⽣感意⽓,功名谁复论!
【作者】:
魏征,(580-642),字⽞成。

李世民称帝,擢为谏议⼤夫,后任宰相。

有善谏之名。

魏徵,字⽞成,少孤,落魄有⼤志,初爲太⼦洗⾺。

太宗即位,拜諫議⼤夫、祕書監,尋晉檢校侍中,封鄭國公,以疾辭職,拜特進,仍知⾨下省事。

徵性諒直,知無不⾔,太宗或引⾄臥內,訪天下事,嘗以古名⾂稱之。

校輯祕省羣書,及撰⿑、梁、陳、周、隋諸史,序論多出其⼿,卒諡⽂貞。

集⼆⼗卷,今編詩⼀卷。

【注释】:
“投笔”,⽤东汉班超故事。

“请缨”,西汉武帝时,终军奉命出使南越,⾃请赐长缨缚南越王来归。

“凭轼”句,⽤楚汉时郦其⾷故事。

郦其⾷为刘邦游说楚王,楚以七⼗⼆城降汉。

【赏析】:
此为魏征出潼关,按抚华⼭以东地区所作.全诗义⽓⾼昂,全⽆宫体诗的脂粉⽓.。

出关的诗词

出关的诗词

出关的诗词出关逢北雁,度岭逐南鹏。

--出自:司空曙《送翰林张学士岭南勒圣碑》命驾相思不为名,春风归骑出关程。

--出自:权德舆《送正字十九兄归江东醉后绝句》出关秋树直,对阙远山明。

--出自:钱起《送蒋尚书居守东都》结得随缘伴,蝉鸣方出关。

--出自:姚合《送敬法师归福州》云旂临塞色,龙笛出关声。

--出自:钱起《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塞沙茫茫出关道,骆驼夜吼黄云老。

--出自:陈孚《居庸叠翠》勘破赵州行脚案,展开老子出关图。

--出自:李刘《庆尚书八十》万里杨柳色,出关随故人。

--出自:方干《送卢评事东归(一作戴叔伦诗,题云送友人东归)》)吟看秋草出关去,逢见故人随计来。

--出自:郑谷《送进士吴延保及第后南游》出关见青草,春色正东来。

--出自:岑参《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种药畏春过,出关愁路赊。

--出自:岑参《送陈子归陆浑别业》辞阙天威和雨露,出关春色避风霜。

--出自:杨巨源《送裴中丞出使》唯馀马上曲,犹作出关声。

--出自:王褒《明君词》晚云随客散,寒树出关疏。

--出自:钱起《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往岁孟秋月,我行东出关。

--出自:吕本中《寄江端太子之晁冲之叔用》留连出关骑,斟酌临岐酒。

--出自:权德舆《送韦十二丈赴襄城令三韵(柳字)》铁牛惊陕右,流马出关东。

--出自:晁补之《蒲津系桥次李棻韵》还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

--出自:贺铸《石州慢·薄雨收寒》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

--出自:张华《游侠篇》献赋论兵命未通,却乘羸马出关东。

--出自:李涉《送魏简能东游二首》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出自:魏徵《述怀/ 出关》岂意白头趋幕日,乃逢紫气出关年。

--出自:刘克庄《曾景建自临川送予至丰城示诗为别次韵一首》晚酌临水清,晨装出关路。

--出自:权德舆《九华观宴饯崔十七叔判官赴义武幕兼呈书记萧校书》乐府只传横吹好,琵琶写出关山道。

--出自:顾况《刘禅奴弹琵琶歌(感相国韩公梦)》出关心纵野,避世事终希--出自:李频《送许寿下第归东山》华省人閒去领麾,出关风景正相宜。

出关的诗句

出关的诗句

《有趣的出关诗》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出关的诗句。

你们知道吗,古人出关的时候,会写下一些很有意思的诗。

比如说“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这句诗说呀,马后面是桃花盛开的春天,马前面却是白茫茫的雪,要出关的人怎么能不回头看一看呢。

就好像这个人心里很舍不得离开,还想着家乡的美景。

还有“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翻飞见戍楼”,诗人看到山和海,还有飘扬的旗子和守卫的城楼。

小朋友们,是不是能想象出那个画面呀?
《出关诗真奇妙》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说出关的诗。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里有羌笛的声音,好像在抱怨杨柳不绿,春风都吹不到玉门关呢。

感觉出关的地方有点荒凉,但是又有一种特别的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想到了秦朝和汉朝时候的关,那些出去打仗的人很久都没回来。

让人觉得有点伤心,又有点敬佩那些勇敢的人。

小朋友们,这些诗是不是很有感觉呀?
《说说出关的诗句》
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

“出关去,往辽东,诏徙十万填新丰”,这句诗说好多人被命令出关去辽东,是不是场面很大呀。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诗人看到关塞高得只有鸟能飞过,自己就像在江湖里的一个渔翁。

有一种孤单又自由的感觉。

小朋友们,出关的诗句是不是很有趣呀?。

出关

出关

出关①清˙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i),旌旗。

赏析: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

徐兰为清宗室安郡王(疑即玛尔浑)幕僚期间,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帝统兵征噶尔丹时,随安郡王出塞,由居庸关至归化城。

此诗即是随军出塞时作。

诗中描写了出关所见景色,抒写了出征土卒怀土恋乡的感情。

前两句,有版本“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其中的“此”字原缺,此据诗意补出。

前两句写“出居庸关”之前士卒的心理。

“封侯”,从字面说,是指当上大官;就其实质而言,则是指驰骋疆场,功业有成。

前两句意思是说,将军将在边地的战斗中建立功勋,这对于士卒说来,自然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意味着士卒也将有立功的机会,因而急于奔赴边地,而无意于逗留不前。

后两句,则是写临出居庸关时的情况和心情。

“出”字原缺,此据喀《清诗别裁》补出。

“马后桃花”,意谓关内正当春天,温暖美好;“马前雪”,是说关外犹是冬日,严寒可怖。

因而,无心在征途上逗留的士卒,在临出关的刹那,却不禁犹豫了起来,不自觉地回过头来再看一眼关内的景色。

此诗对土卒内心世界的开掘是相当深入的,诗中不作静态的描绘,而是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从环境的变化相应写到士卒心态的改变:当立功边塞的机会在前方等待时,士卒一往无前,充满豪情;而当即将出关、远离故土时,又难免生出柔情,回头顾盼。

诗中的主人公,既不是甘心老死于槽枥之下的驽骀之辈,也不是只会行军打仗而缺乏真情实感的战争工具。

豪情与柔情、为国捐躯与怀土恋乡,两种对立的感情,在人物身上得到了相当和谐的统一。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四两句。

尤其是第三句,将“马前”、“马后”写成两个不同的世界,更是石破天惊的奇思妙笔。

在具体写法上,这一句也很有特色:“马后桃花”与“马前雪”,是对比;以马概人,则又有所省略。

沈德潜称赞此诗说:“眼前语便是奇绝语,几于万口流传。

此唐人边塞诗未曾到者。

带出关两个字的古诗

带出关两个字的古诗

带出关两个字的古诗1.出关弃孺子,南征笑狂生。

——元·杨维桢《览古四十二首其十三》2.出关自荷箧,入秦扣谁扉。

——释行肇《送从律师西游》3.出关拜汉月,照妾心苦悲。

——林景清《蔡琰归汉图》4.出关谁与语,念子百忧集。

——北宋·王安石《得曾子固书因寄》5.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

——唐·王昌龄《过华阴》6.出关逢将校,下岭拥戈矛。

——唐·司空曙《送王使君赴太原拜节度副使》7.去国有华发,出关无送车。

——刘克庄《老子出关图》8.出关心纵野,避世事终稀。

——唐·李频《送许寿下第归东山》9.出关深汉垒,带月破蕃营。

——唐·法振《河源破贼后赠袁将军》10.万里杨柳色,出关随故人。

——唐·方干《送卢评事东归》11.出关逢汉壁,登陇望胡天。

——唐·高适《独孤判官部送兵》12.出关春草长,过汴夏云生。

——唐·姚合《送家兄赴任昭义》13.适越虽有以,出关终耿然。

——唐·高适《秦中送李九赴越》14.出关称使者,蹈雪度梅花。

——杨万里《送傅安道郎中将漕七闽二首》15.出关少亲友,赖汝常相随。

——唐·岑参《虢州送郑兴宗弟归扶风别庐》16.出关寒色尽,云梦草生新。

——唐·马戴《送韩校书江西从事》17.出关逢北雁,度岭逐南鹏。

——唐·司空曙《送翰林张学士岭南勒圣碑》18.出关岁方晏,乘障日多虞。

——唐·陈子昂《答韩使同在边》19.同行五六口,出关已登陟。

——张舜民《度秦岭》20.出关尘渐远,过郢兴弥清。

——唐·钱起《送郭秀才制举下第南游》21.出关策匹马,逆旅闻秋蝉。

——唐·岑参《送颜少府投郑陈州》22.出关逢落叶,傍水见寒花。

——唐·李嘉祐《司勋王郎中宅送韦九郎中往濠州》23.种药畏春过,出关愁路赊。

——唐·岑参《送陈子归陆浑别业》24.出关见青草,春色正东来。

古诗出关·凭山俯海古边州翻译赏析

古诗出关·凭山俯海古边州翻译赏析

古诗出关·凭山俯海古边州翻译赏析《出关·凭山俯海古边州》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徐兰。

其全文如下: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释】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翻译】古老的边地州城背山面海,旌旗在戍防城楼上随风翻卷。

座骑后的土地正是桃花盛开的春天,座骑前的关外却依然飘飞着雪花、寒威肆虐,出关的将士又怎能不回头留念呢。

【鉴赏】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

徐兰为清宗室安郡王(疑即玛尔浑)幕僚期间,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帝统兵征噶尔丹时,随安郡王出塞,由居庸关至归化城。

此诗即是随军出塞时作。

诗中描写了出关所见景色,抒写了出征土卒怀土恋乡的感情。

前两句,有版本“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其中的“此”字原缺,此据诗意补出。

前两句写“出居庸关”之前士卒的心理。

“封侯”,从字面说,是指当上大官;就其实质而言,则是指驰骋疆场,功业有成。

前两句意思是说,将军将在边地的战斗中建立功勋,这对于士卒说来,自然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意味着士卒也将有立功的机会,因而急于奔赴边地,而无意于逗留不前。

后两句,则是写临出居庸关时的情况和心情。

“出”字原缺,此据喀《清诗别裁》补出。

“马后桃花”,意谓关内正当春天,温暖美好;“马前雪”,是说关外犹是冬日,严寒可怖。

因而,无心在征途上逗留的士卒,在临出关的刹那,却不禁犹豫了起来,不自觉地回过头来再看一眼关内的景色。

此诗对土卒内心世界的开掘是相当深入的,诗中不作静态的描绘,而是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从环境的变化相应写到士卒心态的改变:当立功边塞的机会在前方等待时,士卒一往无前,充满豪情;而当即将出关、远离故土时,又难免生出柔情,回头顾盼。

诗中的主人公,既不是甘心老oRg死于槽枥之下的驽骀之辈,也不是只会行军打仗而缺乏真情实感的战争工具。

豪情与柔情、为国捐躯与怀土恋乡,两种对立的感情,在人物身上得到了相当和谐的统一。

出关 翻译 赏析

出关 翻译 赏析

出关①吴兆骞边楼回首削嶙峋,筚篥②喧喧驿骑尘。

敢望余生还故国,独怜多难累衰亲。

云阴不散黄龙③雪,柳色初开紫塞④春。

姜女石⑤前频驻马,傍关犹是汉家人。

【注】①诗人流放宁古塔县途经山海关时所作,②筚篥(bìlì):军中乐器。

③黄龙:边塞名,借指宁古塔。

④紫塞:此指山海关。

⑤姜女石:清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出关数里有姜女祠,祠前土丘为姜女坟,望夫石在其侧。

”译:在边楼上回首眺望,只见山海关崇山峻岭陡峭嶙峋,军中筚篥喧闹,塞外驿马奔驰,飞尘四起。

此生哪还敢奢望能回到故乡,只是因为我连累了父母双亲。

黄龙边塞上阴云不散,白雪一片,山海关却是柳叶繁茂春意盎然。

在姜女祠的望夫石前频频驻马徘徊,只有“傍关”的百姓是“汉家人”。

赏析:“山海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作者行至此处“边楼回首”,首联中的“边楼”“嶙峋”“筚篥”写出了山海关崇山峻岭,有戍边的将士把守的情况,表现出对放土的眷恋。

第二句写出了边塞军乐喧闹,驿马奔驰,“筚篥”、“喧喧”两个叠词写除了军中军乐喧闹,这是以声衬静的手法。

“驿骑尘”是写塞外驿马奔驰,飞尘四起,凸显关外悲凉冷落的景象。

“敢望余生还故国”,意思是不敢奢望能回到故乡。

“独怜多难累衰亲”可知作者因对连累双亲而自责,抒发了不忍离开故土,挂念衰亲的情感。

“云阴不散黄龙雪,柳色初开紫塞春”二句写出了边塞独特的景色。

虚写边塞云色浓黑,白雪覆盖的阴寒,实写山海关柳叶繁茂的春意,将边塞云色浓黑,白雪覆盖的阴寒与山海关柳叶繁茂的春意对比,突出了边塞的苦寒,表达了诗人流放边塞的苦闷之情。

尾句“姜女石前频驻马,傍关犹是汉家人”用典,据注释中说“出关数里有姜女祠,祠前土丘为姜女坟,望夫石在其侧。

” 通过写只有“傍关”的百姓是“汉家人”,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留恋之情和因发配边塞而产生的孤独、失落之感。

综上,本诗的最后两联运用对比、虚实、用典等艺术手法达到了抒发情感的效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山海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作者行至此处回望,表现出对故土的眷恋。

江湖 出关 诗句

江湖 出关 诗句

江湖出关诗句
1、《出关后寄贾岛》——唐代·周贺
故国知何处,西风已度关。

归人值落叶,远路入寒山。

多难喜相识,久贫宁自闲。

唯将往来信,遥慰别离颜。

2、《出关投孙侍御》——唐代·杜荀鹤
东归还著旧麻衣,争免花前有泪垂。

每岁春光九十日,
一生年少几多时。

青云寸禄心耕早,明月仙枝分种迟。

不为感恩酬未得,五湖闲作钓鱼师。

3、《风流子·出关见桃花》——清代·张惠言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

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

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

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

东风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

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阑。

念玉容寂寞,更无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

4.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

昔年曾是江南客,
此日初为关外心。

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

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

《出关》诗词鉴赏

《出关》诗词鉴赏

《《出关》诗词鉴赏.doc》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99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qun469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杜牧出关诗意

杜牧出关诗意

杜牧出关诗意
【原创版】
目录
1.杜牧的背景和出关诗意的概述
2.杜牧的文学成就
3.出关诗意的艺术特点
4.杜牧出关诗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正文
杜牧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邃的意境而被广泛传颂。

出关诗意是杜牧的一首代表作,它描绘了作者离开故乡,远赴边疆的壮志豪情。

在这首诗中,杜牧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杜牧是唐代诗歌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诗歌作品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杜牧的诗歌风格独特,他善于运用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歌作品既有豪放磅礴的气势,又有婉约柔美的风情。

出关诗意就是杜牧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

出关诗意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首诗的意境深邃,作者通过描绘边疆的景象,展现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其次,这首诗的诗句优美,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设问等,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最后,这首诗的情感真挚,作者通过表达自己对故乡的依恋和对边疆的豪情,展现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

杜牧出关诗意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牧独特的文学风格,而且传达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

它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同时,出关诗意也反映了唐代边塞诗的主题和风格,对于研究唐代边塞诗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之,杜牧的出关诗意是一首具有深远历史地位和影响力的诗歌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周一诗第13首出关
(清)徐兰
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鉴赏】此诗即是随军出塞时作。

诗中描写了出关所见景色,抒写了出征土卒怀土恋乡的感情。

前两句写“出居庸关”之前士卒的心理。

“封侯”,从字面说,是指当上大官;就其实质而言,则是指驰骋疆场,功业有成。

前两句意思是说,将军将在边地的战斗中建立功勋,这对于士卒说来,自然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意味着士卒也将有立功的机会,因而急于奔赴边地,而无意于逗留不前。

后两句,则是写临出居庸关时的情况和心情。

“马后桃花”,意谓关内正当春天,温暖美好;“马前雪”,是说关外犹是冬日,严寒可怖。

因而,无心在征途上逗留的士卒,在临出关的刹那,却不禁犹豫了起来,不自觉地回过头来再看一眼关内的景色。

豪情与柔情、为国捐躯与怀土恋乡,两种对立的感情,在人物身上得到了相当和谐的统一。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四两句。

尤其是第三句,将“马前”、“马后”写成两个不同的世界,更是石破天惊的奇思妙笔。

在具体写法上,这一句也很有特色:“马后桃花”与“马前雪”,是对比,同时具有象征意义;以马概人,则又有所省略。

归根结底是由于诗人有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故能子唐人边塞诗之外开拓出新的境界。

【知识点】古诗词中的象征意象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

11、梅花高洁品格。

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12、松柏“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13、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14、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15、蟋蟀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

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

16、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7、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8、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19、明月、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1、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22、鸿雁《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23、神器指帝位、政权。

24、月老称煤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25、陶朱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

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26、祝融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27、秋水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春山,指眉。

28、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

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