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1

合集下载

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如下:
1.赵匡胤(宋朝第一位皇帝,宋太祖,960年-976年在位)。

2.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

3.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997年-1022年在位)。

4.赵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1022年-1063年在位)。

5.赵曙(宋朝第五位皇帝,宋英宗,1063年-1067年在位)。

6.赵顼(宋朝第六位皇帝,宋神宗,1067年-1085年在位)。

7.赵煦(宋朝第七位皇帝,宋哲宗,1085年-1100年在位)。

8.赵佶(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1100年-1125年在位)。

9.赵钦(宋朝第九位皇帝,宋钦宗,1125年-1127年在位)。

这些帝王在宋朝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赵匡胤建立了宋朝,赵光义继续巩固了这个王朝。

仁宗赵祯时期被誉为“仁宗盛世”,哲宗赵煦时期进行了著名的“元祐更化”。

徽宗赵佶以艺术才能著称,但在政治上较为软弱。

钦宗赵钦在位期间发生了“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

宋朝历代皇帝

宋朝历代皇帝

宋朝皇帝简介:一、北宋:1、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

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

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

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

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在位16年。

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2、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

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

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

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

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岁的宋太宗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3、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宋,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

历史上称澶渊之盟。

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

真宗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4、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

关于宋朝的历史小故事_历史故事

关于宋朝的历史小故事_历史故事

关于宋朝的历史小故事故事总比单纯的知识更生动更容易理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能够发挥很好的辅助作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节课堂气氛,让教学变得更加的趣味化,那么有关宋朝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宋朝的历史小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关于宋朝的历史小故事篇一:乾淳之治宋孝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宋朝相对进入到一个兴盛时期,史称“乾淳之治”。

宋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

在内政上,宋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

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呈现政治繁荣的局面。

南宋政府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

南宋王朝自建立以来,一直在金国的威胁之下,而且南宋内部问题多多,士风日下,吏治腐败。

官俸和军费占了国家大量的财政收入。

宋高宗时期政府加重税,又使农民造反。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禅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宋孝宗即位后,颇欲有番作为,改革朝政,力图恢复,他给岳飞平反,又将秦桧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全部予以昭雪。

重用主战派,锐意收复中原。

重新拜张浚为相。

并且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

总体说来,宋朝的内政形势有所改观,宋朝相对进入到一个兴盛时期。

宋孝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乾淳之治”,史称为“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宋孝宗是南宋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

关于宋朝的历史小故事篇二:咸平之治咸平之治指的是北宋宋真宗咸平(998年-1020xx年)年间出现的治世。

咸平之治是在吸取了五代更迭迅速的教训的基础上, 对新政权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不仅成功地避免了短命王朝的命运, 而且在军事、政治和经济等诸方面开创了历史新局面。

经过一系列惠民政策后,宋代经济社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首先,人口上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的是400万户,到了咸平六年(1020xx 年)是686万户,增长了46%。

宋朝时期的教育内容

宋朝时期的教育内容

宋朝时期的教育内容
宋朝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儒家学说的传播和实践上,以“孝”为核心,其他内容包括
礼乐、射御、书法和乐理等。

宋朝时期的教育重视儒家学说的传播,强调“孝”的重要性,认为孝是人们做人的最高准则,以父母的孝顺为基础,以君臣的孝顺为根基。

礼乐方面,宋朝时期的教育重视礼仪,要求人们要有礼貌,并学习礼乐知识,如古筝、琴棋、茶艺等。

射御方面,宋朝时期的教育重视射箭、骑术和枪术,以及护卫术,认为这些技能有助于增强民族的武力。

书法方面,宋朝时期的教育重视书法的练习,认为书法是一门艺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乐理方面,宋朝时期的教育重视乐理的学习,认为乐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音乐。

宋朝时期的教育内容以儒家学说为主,重视孝、礼乐、射御、书法和乐理等内容的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礼仪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宋朝最著名的20位诗人

宋朝最著名的20位诗人

宋朝最著名的20位诗人
宋朝诗人排名前十如下:
1、苏轼;
2、辛弃疾;
3、陆游;
4、柳永;
5、李清照;
6、秦观;
7、王安石;
8、晏几道;
9、黄庭坚;
10、杨万里。

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

诗人,通过诗歌创作、吟咏抒发激情,通过诗歌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诗歌传颂人间真善美。

载入文学史上的诗人,应属于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的范畴。

中国历代出现过众多的杰出诗人,如古代的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近代的徐志摩、闻一多、林徽因、戴望舒等;当代的厉声教、余光中、北岛、顾城、祁连山等。

对于诗人的分类很多,如陆游、丘逢甲等称爱国诗人,高适等则称边塞诗人,陶渊明、厉鹗、孟浩然等称田园诗人,李商隐等称无题诗人,邮如斯、袁枚、赵翼、张问陶等称性灵诗人。

另外,古今诗人的雅号还很多,如诗仙、诗圣、诗佛、诗祖等。

“诗人”一词,战国时就有了,何以为证,《楚辞·九辩》注释说:“窃慕诗人之遗风
兮,愿托志乎素餐。

”可见早期诗人重在言志。

《正字通》注释说:“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为骚人。

”这便是“诗人”一词的最早提法。

从此以后,“诗人”便成为两汉习用的名词。

辞赋兴起之后,又产生“辞人”一词。

扬雄《法言·吾子篇》说:“诗人之赋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用“则”和“淫”来划分诗人与辞人的区别,足见在汉代是把“诗人”看得很高贵,把“辞人”看得比较低贱。

宋朝历史故事

宋朝历史故事

宋朝历史故事历史故事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取材于真实发生的人物或事件,以情节的连贯曲折,语言的生动形象,为我们还原出真实的历史情景。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宋朝历史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宋朝历史故事篇一:靖康之变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再次命东、西两路军大举南下,宋兵部尚书孙傅把希望放在士兵郭京身上,郭京谎称身怀佛道二教之法术,妄以道门“六甲法”以及佛教“毗沙门天王法”破敌。

但神兵大败,金兵分四路乘机攻入城内,金军攻占了汴京。

宋钦宗遣使臣何到金营请和,宗翰、宗望二帅不允。

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

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宗与子赵桓为庶人。

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

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

据说,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

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

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

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太祖献俘。

尔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公,关押于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

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悔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如:“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公元1127年7月,宋徽宗派臣子曹勋从金偷偷逃到南宋,行前交给他一件自己穿的背心,背心上写着“你快来援救父母。

”宋徽宗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

宋徽宗哭着叮咛曹勋,切记要转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国而哀痛泪下的情景。

”岳飞在他的《满江红》中曾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金又将二帝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软禁。

宋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代皇帝列表及简介宋朝皇帝简介:一、北宋:1、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

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

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

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

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在位16年。

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2、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

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

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

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

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岁的宋太宗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3、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宋,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

历史上称澶渊之盟。

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

真宗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4、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

宋代文学简介(1)

宋代文学简介(1)

宋代文学简介宋朝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散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

宋朝的文学作品在北宋初期禀承了晚唐风格,用词浮艳,常作唱和酬答之用。

随著王禹偁关注民生,朝廷又偏重儒学,文学作家开始注重儒家说教功能,但成就不高。

直到欧阳修带起的第二次古文运动,文人才以平实的语言来创作,加上内容多反映生活时弊,雅俗共赏,文学创作进入了高峰期。

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

1简介编辑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

所谓“雅”,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中上层的文人文学,指诗、文、词;所谓“俗”,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下层的小说、戏曲。

传统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的说法,指明了各个朝代文学样式发达繁荣的侧重点。

我们应该充分评价元明清诗文词的成就,但其未能超宋越唐,则可断言。

如果说,宋代诗文词(特别是文和词)是元明清作家们不断追怀、仰慕的昨天,那么,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大发展就是宋代刚刚发展起来的白话小说和戏曲的灿烂明天了。

宋代继唐代以后出现了又一个诗歌高潮。

虽然至今还没有一部《全宋诗》,但其总量超出《全唐诗》好几倍则是无疑的。

宋代诗人大都一生勤奋写作,作品众多,如现存苏轼诗二千七百多首,杨万里四千多首,陆游近万首,远比唐代李、杜为多(李诗近千首,杜诗一千四百多首),充分说明宋诗繁荣的盛况。

2概述编辑公元九六〇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一举夺取政权,建立了北宋王朝.此后近二十年中,宋朝统治者通过军事征伐和外交活动,消除了南北的一些较大的割据势力,逐渐实现了统一,从而结束了唐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使动荡不安的社会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

赵匡胤北宋初年,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的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农民因此获得了喘息机会,广大农村从劳乏困疲中解脱出来,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稻穗登场谷满车,家家鸡犬更桑麻”的富裕景象,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和商业也呈现为与之相应的兴盛局而。

宋朝简史——精选推荐

宋朝简史——精选推荐

宋朝简史宋朝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赵匡胤的⽗亲名赵弘殷,在建⽴后唐时⽴下赫赫战功,后唐李嗣源登上帝位后,赵弘殷被封为京都骑兵指挥使,朝代更迭迅速,赵弘殷也历任各代的武职,公元927年,赵匡胤诞⽣于洛阳夹马营,据说出⽣时满室异⾹不散,取乳名为“⾹孩⼉”。

赵匡胤⽂武双全,⾃创太祖长拳,是现今中国六⼤名拳之⼀,还发明了“熟铜⼤⼩蟠龙棍”,即双节棍,且⾃幼读书,⼿不释卷。

赵匡胤21岁时,辞别⽗母,游⾏天下,23岁时,遇到了时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投到其门下,郭威建⽴后周之后,赵匡胤任禁卫军长,成为柴荣(周世宗)的属下,柴荣即位后,赵匡胤随柴荣南征北战,深得重⽤,公元959年,柴荣在收复燕云⼗六州时⾝染重病,退军不久去世,幼⼦柴宗训继位,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公元960年正⽉,赵匡胤率军出征镇、定两州之乱,兵⾄陈桥,发⽣兵变,赵匡胤取代后周建⽴宋王朝。

宋太祖赵匡胤兵不⾎刃夺取政权,为帝后⼜不轻杀⼀⾂下,⼀直为后⼈所称赞,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以武将之⾝代周⾃⽴,⾃然深知武将的能量,通过杯酒释兵权收回⼀些声望⾼⼜有重兵的将领⼿中兵权,削除了朝中的乱源。

⾃唐朝中叶以来,地⽅的藩镇势⼒过⼤,时⽽发⽣叛乱,宋朝建⽴后,赵匡胤彩⽤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的计策,从政权、财权、军队三个⽅⾯来削弱藩镇,达到强⼲弱枝的⽬的,提⾼了中央的威望,改变了五代时期的地⽅势⼒过⼤问题,削除地⽅的乱根。

此外,宋太祖还先后征服了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势⼒,基本上统⼀了中原。

赵匡胤⽇常⽣活检朴,对⾃⼰的家⼈约束甚严,但却不是⼀味吝啬,对于投降的各国国君也给予优厚的待遇,于国于民应做的开销⼗分慷慨。

公元976年,赵匡胤崩于寝宫,死因是历史上的⼀段奇案,但根据种种史料推测,是赵匡胤之弟赵光义于这个“烛影斧声”之夜诛杀其兄,谋得皇位,直到187年之后,宋⾼宗赵构才将皇位传给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昚。

赵匡胤之后,其弟赵光义继位为帝,即宋太宗。

宋朝名人一览表大全

宋朝名人一览表大全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宋朝名人:
1. 范仲淹: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2. 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坛的领袖人物。

3. 苏轼: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词赋创作风格独特。

4.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被誉为“词坛第一才女”。

5. 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

6.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词人之一。

7.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创立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哲学思想。

8. 文天祥:南宋大臣,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抗元名臣。

9. 王安石: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变法革新的一面旗帜。

10. 包拯:北宋名臣,历史上的著名清官。

11. 沈括:北宋科学家,其在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成就。

12. 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为北宋朝廷做出重要贡献。

13. 蔡襄:北宋书法家、政治家,主持修建洛阳城和惠林寺。

14. 岳飞:南宋名将,精忠报国,被后世尊为“民族英雄”。

15. 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16. 秦观:宋代著名词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

以上仅是宋朝名人的部分代表,由于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举所有宋朝名人。

此外,宋朝时期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人才和事迹,如文学、艺术、科技、政治等领域的发展和变革等。

这些人物和事迹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熟期(一)——宋

成熟期(一)——宋

艮岳造园艺术简介
(1)筑山
• 摹拟余杭的凤凰山。 • 为一个宾主分明、有远近呼 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山系 ——万岁山居于整个假山山 系的主位,其西的万松岭为 侧岭,其东南的芙蓉城则是 延绵的余脉,南面寿山居于 山系的宾位。
艮岳造园艺术简介
(2)理水
园内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系,几 乎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 形态:河、湖、沼、沜 、溪、 涧、瀑、潭等的缩影。
沧浪亭
• 沧浪亭,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 近,占地面积1.08公顷, 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 为悠久。 • 始建于北宋,为文人苏舜 钦的私人花园,称“沧浪 亭”。苏舜钦死后,此园 屡易其主,至今为江苏胜 境。
4 寺观园林
• 宋代继承唐代儒、道、释三教共尊的传统更加以发 展为儒、道、释互相融汇。 • 佛教中禅宗和净土宗成为主要的宗派。禅宗势力尤 大,是流布甚广的宗教派别,与传统儒学相结合而 产生新儒学——理学,成为思想界的主导力量。
净慈寺,因寺内钟声宏亮,
“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 景”之一。在南屏山慧日峰 下,是公元954年五代吴越国 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
灵隐寺,位于西湖西北面, 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 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 秀,以为是“仙灵所隐”, 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5 宋朝园林风格与特征
• (1)在三大园林类型中,私家的造园活动最为突出。士 流园林全面地“文人化”,文人园林大为兴盛。文人园 林的兴盛,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达到成熟境地的一个重要 标志。 • (2)皇家园林较多地受到文人园林的影响,出现了比任 何时期都更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寺观园林由世俗化而 更进一步文人化,文人园林的风格也涵盖了绝大多数寺 观园林。公共园林比之上代已更为活跃、普遍。

宋朝历代皇帝画像(宋朝国祚320年,历18帝)

宋朝历代皇帝画像(宋朝国祚320年,历18帝)

宋朝历代皇帝画像(宋朝国祚320年,历18帝)核⼼提⽰:宋朝历时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有18帝。

旧藏於南薰殿的历代帝王图像。

宋朝皇帝的谥画以红⽩配为主,没有繁杂的刺绣和图案,质朴简洁,⼲净清爽,官服也仅以颜⾊来区分官品,这与宋朝所崇尚的“俭朴为美”分不开,可以说是极简美的⿐祖了。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座南薰殿,这⾥是收藏皇帝、皇后画像的地⽅。

南薰殿曾收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皇后肖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

在这63幅画像中,⼤多数皇帝都是⼀⼈⼀幅画像,有些皇帝不⽌有⼀副画像,唐太宗有3幅,宋太祖有4幅,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就有13幅画像。

这13幅画像1幅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2幅画像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描绘伏羲、帝尧、夏禹、商汤和周武王五位圣君,宋代帝后挂轴共⼆⼗九幅,宋后挂轴⼗⼀件,宋代帝半⾝像⼀册,宋代后半⾝像⼀册,元代部份并没有挂轴,只有元代帝像⼀册,元代后像⼀册,明代帝王像挂轴有⼆⼗七轴,明代后像则只有《孝慈⾼皇半⾝像》⼀轴,另有明朝帝后像两册,帝与后同裱於⼀册。

另外还有梁武帝半⾝像轴、唐⾼祖⽴像、唐太宗⽴像两轴、唐太宗半⾝像、后唐庄宗⽴像、⾄圣先贤半⾝像,圣君贤⾂全⾝像,历代圣贤半⾝像等。

帝后图像,既是艺术图像,⼜是政治图像,不但可以从肖像画、⼈物造型的⾓度研究,⼜可以从政治史的⾓度研究。

就风格看来,宋代之前的帝后像应该是后制的,⽽宋元明三朝的肖像⼤致和其时代相符,应为原物。

这批图像,根据《国朝宫史》等书的记载,原本藏於内务府库,乾隆时将其重置於南薰殿,因此传统上通称为南薰殿图像。

南薰殿图像成⽴于乾隆时期。

乾隆⼗⼆年(1747)⼗⽉⾟巳,发现⼯部库与内务府库藏有⼀批明朝留下的历代帝后、圣贤、名⾂像挂轴与册页,下令重新装裱,于乾隆⼗四年(1749)奉藏于整修⼀新的南薰殿中。

清亡之后,1914年归古物陈列所,1927年归国⽴历史博物馆,1933年南迁,1949年⼤部分迁台湾。

初中宋代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宋代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宋代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关于宋代的历史背景宋代的历史背景主要包括五代十国和北宋、南宋两个时期。

五代十国是指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上短暂的五个朝代和十几个割据政权。

其中后周世宗赵匡胤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最后一个五代国家后晋,建立了宋朝。

北宋是指赵匡胤建立的宋朝,首都设在开封,国势强盛。

南宋是指1101年,宋景宗继位后南迁,定都临安。

二、关于北宋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北宋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律令制,设立三司和六部,考试科举选拔官员。

科举制度逐渐成熟,国家政权日益稳固。

社会上,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水利工程得到改进,商业也兴旺起来。

文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也给宋代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三、关于南宋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南宋时期政治上坚持科举取士的制度,大力发展学校,加强教育。

南宋社会经济方面,因战乱频繁,社会安定不了,北方人大批南迁,开发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文官政治势力增强。

此外,南宋时期的矿业、制瓷业和造船业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四、关于北宋和南宋的文化成就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鼎盛时期。

在科学技术方面,中国古代发明了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众多重要的发明,给世界历史进程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南宋时期,诗词、曲艺和绘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综上所述,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认真总结和归纳这些知识点,努力掌握这段历史,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国家的发展进程。

宋朝——中国历史上被误解的一个伟大朝代

宋朝——中国历史上被误解的一个伟大朝代

宋朝——中国历史上被误解的一个伟大朝代导读: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宋朝的时候中国很富裕,比世界其他地方最好水平至少富裕一倍! 而且这也是蒙古军最大规模的调兵遣将,以举国之兵进攻一国,还要通过迂回包抄(灭亡大理后形成两面夹击)、多年苦战之后才艰难取得胜利,这在蒙古征服史上是仅有的一次。

更令蒙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大汗(蒙哥)也在南宋的钓鱼城下受伤殒命,南宋成为蒙古人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积弱”之说,难以成立。

多少年来,历史书上学到的知识和公开发表的论著中所描述的宋朝是个“积贫积弱”的朝代。

在一个偶然的时间里,本人由于考试需要去查看一些历史文献时发现,宋朝,这个朝代被我们严重的误解了很多很多年。

真实的宋朝是怎么样的呢?宋朝,绝对不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而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也许有人会讲:大唐帝国才是中国国力最强盛的朝代。

唐宋两个朝代相比较一下:唐朝主要是军事、外交表面上比宋强;但就经济、生产力水平上讲宋朝比唐朝强;尤其是经济上,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富有的时代。

宋代整体上科技也比唐代强。

唐朝人口最盛时有五千多万人口(唐朝100年后才恢复并超过隋朝极盛时的水平),宋朝人口最盛时突破一亿。

即使是南宋时的人口也比盛唐多一千多万。

唐宋差距有多大?是1:2的差距。

唐朝最盛之时人口超过10万以上的城市也只有17座,而北宋末年超过10万以上的城市竟发展到52座。

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17与52的差距。

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宋史》载,“东京居民有20万户。

”按每户8人计算(前文“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一说可证,当时没有计划生育,人均寿命较高,中等户一般都有子女10人左右,大户“可达30—40人),大约有人口150万左右。

再加上数十万禁军(水浒中称“80万禁军”),几万皇亲国戚、政府官员及其家眷、佣仆,流动商贩、游民和外国侨民,东京人口应当不下200万!这一数字不但超越了唐代的长安、洛阳,即便放在今天,也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特大城市。

宋朝一级行政区划为

宋朝一级行政区划为

宋朝一级行政区划为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一级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

本文将针对宋朝的一级行政区划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宋朝初期,继承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行政制度,全国划分为十路,分别是:京畿、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淮北东路、淮北西路、东南路、西南路、边疆。

这十路是宋朝初期的一级行政区划,主要根据地理和军事需要而划分。

其中,京畿是指以东京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江南东西路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淮南东西路是指淮河以南的地区;淮北东西路是指淮河以北的地区;东南路是指福建、广东一带;西南路是指四川、云南一带;边疆则是指边境地区。

这些行政区划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便于政府管理、调集军队和征收税收。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家的发展,宋朝的一级行政区划发生了变化。

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是在北宋时期,北方的辽金战争之后,为了加强对北方边防的管理,宋神宗将北方分为九个经略安抚使。

九个经略安抚使分别是:南京路、汴京路、河东路、元昊路、云中路、真定府、鹽鐵路、益蘇路、泰和路。

这九个经略安抚使是北宋时期的重要一级行政区划,主要负责北方边防的防御和管理。

经略安抚使下辖有州县,而州下辖有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

除了九个经略安抚使之外,北宋时期还设立了一些其他的行政区划。

例如,南京路下辖有苏州府、杭州府、金陵府等;汴京路下辖有大名府、相州、洛州等。

这些行政区划的设立,既考虑地理位置和军事需要,又兼顾了经济和政治因素。

总的来说,宋朝的一级行政区划是根据地理、军事和经济等因素来划分的,其变革和调整也是与政治和军事形势的变化相适应的。

这些行政区划既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又为地方地位和发展提供了机会。

同时,这些行政区划的设立还推动了地方政权的崛起和地方文化的繁荣,对于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1. 陈国立. 宋代行政区划的演变 [J]. 湖南政法干部学院学报, 2007, 12(4): 102-105.2. 刘利红. 宋代行政区划诸题考 [J]. 历史教学, 2011, (11): 69-70.3. 吴焕先. 宋代行政区划初探 [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 (1): 61-66.。

宋朝的儒家思想与理念儒学的兴盛与影响

宋朝的儒家思想与理念儒学的兴盛与影响

宋朝的儒家思想与理念儒学的兴盛与影响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它在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宋朝时期,儒家思想和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兴盛,并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儒学在宋朝的兴盛宋朝时期,儒学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这主要得益于当时士人阶层对儒学的重视和推崇。

与前朝相比,宋朝积极推行科举制度,开启了士人参与政治的新渠道。

这导致更多的士人不仅仅是学习儒家经典来应试,而是真正对儒学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升自己的学术修养。

宋朝的文人学者,如程颢、程颐等,积极倡导“理学”思想,并以“理”作为研究的核心概念。

他们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和根源,只有通过研究和理解“理”,才能知道事物的真正含义。

这种思想使得儒学在宋朝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

二、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儒家思想强调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主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宋朝的士人们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倡导“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

他们认为“仁”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强调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做到仁者爱人、以德服人。

同时,他们追求的“义”则是指对道义和社会责任的尽职尽责。

另外,儒家思想强调“礼”的重要性。

宋朝社会形态日益复杂,礼仪制度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儒家士人们通过讲授礼仪学来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意识,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儒学对宋朝社会的影响儒学的兴盛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社会伦理和政治上。

首先,儒学的兴盛使得社会伦理观念更加趋于规范化。

儒家思想强调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价值观念,这使得社会风气更加正派,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提升。

其次,儒学的兴盛使得宋朝政治更加重视文人治国。

儒学对治理国家的思考和研究,促使政府采取了更多的文人参与政治的政策。

这也带来了社会政治的稳定和繁荣。

最后,儒学兴盛也对宋朝的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宋朝政府大力推动儒学教育,倡导“经世致用”的教育目标,使得儒学成为了当时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

宋朝一级行政区划为

宋朝一级行政区划为

宋朝一级行政区划为
摘要:
1.宋朝行政区划的概述
2.宋朝行政区划的变革
3.宋朝行政区划的具体划分
4.宋朝行政区划的影响
正文:
宋朝行政区划,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的行政区划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调整。

宋朝初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夺方镇支郡,以州县直属朝廷。

这一时期,国家的疆域区划难以顾及,因此,太宗因袭唐朝旧制,略事改革,分全国为13 道。

但是不久之后,在淳化四年(993 年),全国又合并为两京(东京、西京)10 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朝的行政区划不断发生变化。

至道三年(997 年),共分十五路,后析为十八路,又析为二十三路。

路的设立,是直辖于中央并高于府、州、军、监的一级监察区。

诸监司行使职权的地域范围称为路,也就成为州县之上的准高层政区。

在宋朝的行政区划中,除了路、州、府、军、监等,还有县级政区。

县级政区除县外还有隶于府州的军、监和寨、尉司。

宋朝时期的行政区划,实行州、县二级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继承了唐朝的羁縻制度,也可以算是一定程度上的民族自治。

总的来说,宋朝的行政区划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为地方政府的设立和职能的分配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宋朝武将管理制度

宋朝武将管理制度

宋朝武将管理制度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视军事的朝代。

在宋朝的统治下,武将管理制度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宋朝的武将管理制度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战争,同时也对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宋朝的武将管理制度是如何运作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宋朝的武将大致上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以将帅为代表的高级将领,另一类是以军官为代表的低级将领。

高级将领通常由皇帝直接任命,他们承担着领导和指挥大军的重要责任。

而低级将领则是由地方官员或者地方军事机构任命,他们负责管理一定范围内的小规模军队,同时也可以协助高级将领完成一些任务。

在宋朝,武将的选拔并不是完全依据血统或家世,而是由其个人的能力和功绩决定。

通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能力出众的人才有可能成为高级将领。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确保军队的指挥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军队的整体素质。

而在平时,宋朝也大力推崇军功爵赏的制度,优秀的武将可以得到相应的封赏,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激励将士们勇往直前,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除了选拔和激励武将,宋朝也非常重视对武将的管理。

宋朝规定了武将的服役期限和职务轮换制度,这样就可以避免将领过于恣意妄为,同时也可以保障军队的稳定。

在服役期间,武将必须遵守军纪军规,服从上级的指挥,同时也要关心士兵的生活。

而在临阵作战时,武将必须带领士兵冲锋陷阵,不畏艰险,保卫国家。

在宋朝,武将的管理还离不开对装备和战术的重视。

当时的军队通常使用弓箭、长枪、刀剑等军事武器,而且也非常注重战术的训练和实战。

有关武将还需经常参加一些的军事演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武将的实战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总的来说,宋朝的武将管理制度是一个严格而又灵活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同时,它也为大宋朝廷的统治和国家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宋朝的武将管理制度虽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宋朝时期历史论文范文

宋朝时期历史论文范文

宋朝时期历史论文范文在宋朝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

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和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宋朝时期的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在这一时期,中国实行了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升的机会变得更加公平和开放。

此外,宋朝还实行了循吏之政,提倡官员廉政,为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些政治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其次,宋朝时期的经济发展也十分突出。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宋朝时期的农业生产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大量的粮食和商产品不断地输送到了国内的各个地区,为国家的繁荣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宋朝时期的文化也是非常繁荣的。

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的作品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宋朝还兴办了很多著名的学府,为国家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总的来说,宋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为中国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宋朝时期还涌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和进步,例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这些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中,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书籍的制作和传播,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则对中国的军事、航海和探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世界地理知识的拓展和交流。

在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中,还兴起了一些新的社会风尚和文化现象,例如茶文化、宋词、宴飨文化等,这些风尚和文化现象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的文化传统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然而,宋朝时期也面临着一些内外的挑战和困难,例如金朝的入侵和西北边疆的战乱等,这些问题给中国的社会带来了诸多的不稳定和困扰,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贤之方,必先厚禄,禄厚然后可以责廉隅”, “使其衣食得足,……然后可以责其廉节,督其善 政,有不法者,可废可诛。” ——范仲淹《范文正公集· 答手诏条陈十事》 给禄之后,如再侵克受贿,“计赃 钱不满一百徒一年,每一百钱加一等;一 千流二千里,每一千加一等,罪止流三 千里。……徒罪皆配五百里外牢城,流 罪皆配千里外,满十千即受赃为首者配 沙门岛。”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4
藩镇:“肢体之患”
宋太祖:“天下自唐季以来, 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 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 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 其道何如?” 赵普:“唐季以来,战斗不 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 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 以制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 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 自安矣。” 宋太祖:“卿勿复言,吾已 喻矣!” ——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 太祖雪夜访赵普
• • • • “绿色革命”:江南水田,传统农业达于成熟 “商业革命”:面向大众的商业网络 “货币革命”: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城市革命”:封闭的里坊制--开放式街巷制形态

“科技革命”: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技术的完善与传播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 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 成了新教的工具和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 提的强大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转型之中的赵宋王朝
自然因素:天时?地利?
竺可桢
11世纪初至12世纪末 , 气候转寒,温暖期趋短。 12世纪是中国近代历史上 最寒冷的一个时期。 气候转向寒冷与干旱是 古代北方民族南下的重要原 因。
“中古时期的经济革命”——【英】伊懋可
The medieval economic revolution—--Mark Elvin
徽宗宣和六年,进士805人。
宋代殿试图 自隋至清,各代进士录取总数,以宋为最,达36131人,加上诸科 等总数达11万多人。宋代开科期间每年平均录取进士115.07人,为唐 代(26.01人)四倍以上,各科总录取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左右。
门阀观念淡化
《通志· 氏族略》第一: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 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 状,家之婚姻必由于系。……
范祖禹:“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 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 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 得专制。” ——《范太史集》卷二六《论曹诵札子》
三司:北宋前期的最高财政机构
盐铁、度支、户部司
《宋史· 职官志二》: 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 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 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
中央军制
“枢密院——三衙”体制:军事权力的分割
调 遣 权:枢密院 (文臣) 训练管理:三衙(三帅:武将): 殿前都指挥使司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地方统军体制:(马步军)都部署~都总管 出征作战:临时派任将领
李纲:“祖宗之时,枢密院掌兵籍、虎符, 三衙掌诸军,率臣兵柄,各有分守,所 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 ——《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北宋官员职衔构成示意图
本 官 正 官

北宋官员
清 要 官 职 名
撰学 士 、 待 制 、 修 ……
郎仆 射 、 尚 书 、 侍
提知 举 判 权 提 点
…… …… …… …… ……
……
差遣

2、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
第一,宋代严格了考试程式。
第二,宋代科举考试科目单 一化为进士科,提高了考 试效率。 第三,宋代扩大取士名额, 提高了登第者的待遇。
通管盐铁、度支、户部,
号曰“计省”,位亚执政, 目为“计相”。
台谏:宋代的“言路”,帝王之耳目
御史台:御史中丞、知杂侍御史
台院:侍御史
察院:监察御史 殿院:殿中侍御史 谏 院:知谏院,正言、司谏 “风闻言事”:防范壅蔽 台谏言事,许以风闻。此祖宗之法,所以防奸 雄隐伏不测之变也。
——宋· 杨万里《诚斋集· 旱暵应诏上书》
读尽文书一百担, 老来方得一青衫。
媒人却问余年纪,
四十年前三十三 。 ——韩南
3、高薪养廉政策
宋太祖:“吏员猥多,难以求 治;俸禄鲜薄,未可责廉。与其冗 员而重费,不若省官而益俸。” ——毕沅《续资治通鉴》
平均每年支出官吏俸钱约1696 万贯,金14870两,银62万两,在 整个财政支出中仅次于军费开支。 宋代文官
最后,宋代科举考试内容发 生变革。 (大经、兼经、 论、策)
宋代科举人数
据《文献通考》卷32〈宋登科记总目〉 太祖时代取士最多是开宝六年,进士11人,再试取16人,共27人,又 诸科96人。 太宗淳化三年,进士353人,诸科774人。 真宗咸平三年,进士409人,诸科1129人。 仁宗皇祐五年,进士520人,诸科522人。 神宗元丰八年,进士485人。 哲宗元符三年,进士561人。
革除弊病
防弊之政
“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
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
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 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 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守内虚外,强干弱枝
二、文治政策
1、文官治国政策(加强中央集权) 文官治国原则
中央:控御禁军兵权,二府制衡 地方:收藩镇行政、财政、军政权 稍夺其权:置文臣知州、通判;罢支郡 制其钱谷: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外一律上缴。 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布局采取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策略。
第一节 北宋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一、“陈桥兵变”与北宋建立
建隆元年(显德七年)春正月 辛丑朔,鎮、定二州言:“契丹入
黄袍加身
侵,北漢兵自土門東下,與契丹 合。”周帝命太祖領宿衞諸將禦之。 太祖自殿前都虞候再遷都点檢, 掌軍政凡六年,士卒服其恩威。數 從世宗征伐,洊立大功,人望固已 歸之。於是主少國疑,中外始有推 戴之議。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1
三、宋代的赋役制度
1、阶级结构
主户:有常产(指土地等重要生产资料及房产等 重要生活资料)的税户。
上户:一、二、三等主户(地主,富裕农民) 下户:四、五等主户(自耕农,半自耕农)
客户:“无常产而侨寓者”(无土地资产,佃 农);约占总户数35%左右。
形势户:“谓见充州县及按察官司吏人、书手、 保正、耆长之类,并品官之家,非贫户弱者。” 乡村官户、吏户、豪横之家。 坊郭户:市民、城居工商业者、包括部分城居官 僚与地主。
1、宋沿用后唐的做法专设枢密院, 分割过去由宰相掌握的军权。 2、不再设置禁军最高统帅,而是设 置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实行三司鼎立,相互牵制。三司将领 均为资历较浅的军官。 3、禁军及地方军队将领只有领兵权 而无调兵遣将的指挥大权,凡军队的 调遣和移防等事则需听命于枢密院。 4、实行“更戍法”,得军队“兵无 常帅,帅无常师”。 5、实行“点兵”制度,“收其精 兵”,各地据“兵样”将精壮骁勇的 士兵输入中央禁军。这样地方厢兵只 剩老弱。 6、令诸州课税所得“悉辇送京师”。
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 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所以 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 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 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 佚而其学不传。
武将地位的低下
彰信节度使知延州狄青为枢密副 使,御史中丞王举正言: “青出兵伍 为执政,本朝所无,恐四方轻朝廷。” ——《宋史》卷290〈狄青传〉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善骑射。 „„ 青奋行伍,十 余年而贵,是时面涅犹存。帝尝敕青傅药除字,青指其面曰: “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地,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 留以劝军中,不敢奉诏。” „„ 青在枢密四年,每出,士 卒辄指目以相矜夸。„„嘉祐中,京师大水,青避水徙家相国 寺,行止殿上,人情颇疑,乃罢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 陈州。 ——汪藻《浮溪集》卷1
高薪养廉的直接后果:庞大的财政开支
元祐三年(1088年),户部尚书韩忠彦等向哲宗奏 报:“今者文武百官、宗室之蕃,一倍皇祐,四倍景 德……而两税、征商、榷酒、山泽之利,比旧无以大 过也”,结果“大抵一岁天下所收钱谷、金银、币帛 等物,未足以支一岁之出”。
徽宗大观三年,“今官较之 元丰已多十倍,国用安得不乏!” ——御史中丞张克公抗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教学目的:了解北宋及南宋建立的背景、 特点;北宋君主专制制度和各项措施的实 施及历史影响;北宋中叶的社会危机的背 景和性质;“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宋与辽、西夏、女真的关系。 教学重点:北宋统一与加强集权;赵宋 与少数民族关系;王安石变法。
参考书目: 1.元· 脱脱:《宋史》 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 周密《武林旧事》,耐得翁《都城纪胜》,西湖老 人《西湖老人繁胜录》 今人著作: 1.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中州书画社1983 年 3.朱瑞熙,张邦炜等《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经济日 报出版社1999年版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 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 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袭 一时权宜苟且之制,为子孙不可易之 常典,岂不过哉!”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二八 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 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 至今州郡往往与通判不和。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 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 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建隆元年春正月乙巳, 大赦改元,定有天下之号
曰“宋”。
——《宋史· 太祖本纪》
979年灭
宋 统 一 形 势 图
960年建立
965年灭
963年灭 976年灭 963年灭 971年灭 978年 献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