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的制度框架分析.(一)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增长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增长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
经济增长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以计划为主体、市场为辅助的经济管理体制。

这种制度下,经济增长旨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追求社会公平和全面发展。

首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通过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能够避免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私人垄断和剥削现象,保障了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这种公有制下的经济管理体制,可以更好地调动和组织社会资源,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其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注重以人为本,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有机结合。

在这种制度下,经济增长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更注重人民群众的整体福祉。

通过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经济增长更加稳健可靠。

在市场经济中,往往存在着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可以有效地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的统一,确保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增长密
不可分。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注重
人民福祉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科学理论之一,其中经济学是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基本原理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其核心理念和主要观点。

一、商品与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商品与劳动价值论。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交换所产生的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方面。

使用价值指的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交换价值则是通过商品交换时所体现的劳动价值。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中所包含的劳动量决定的,而这个劳动量指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以一定的平均熟练程度进行生产所需要的时间。

通过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揭示了商品价值的本质和产生的基本规律。

二、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另一个核心概念。

剩余价值指的是在商品价值中除去生产商品所需要的成本后,剩余下来的价值部分。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工资,还包括了雇主获得的利润部分。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机制。

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劳动者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剩余价值,实现了对劳动者的剥削。

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的剩余价值生成是不公平和不可持续的,因为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非正当地占有。

三、经济危机与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具有内在的矛盾和不稳定性,这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结果,它包括了生产过剩、资本过剩和无工可工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才能解决经济危机并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无产阶级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的对立面,拥有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经济制度的改革与经济制度的演化)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经济制度的改革与经济制度的演化)

第一章经济制度的改革与经济制度的演化1.1 复习笔记一、经济制度改革的规律1.社会基本矛盾与经济制度变革(1)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关系,规定着这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反映着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

(2)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3)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2.经济制度变革的过程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两三百万年的原始社会制度、数千年的奴隶社会制度和封建社会制度,四五百年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数十年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1)原始社会经济制度①原始公社制度原始公社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初的社会经济制度。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发展速度极为缓慢,人们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实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集体劳动。

②原始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同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状况相适应,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原始的互助合作关系,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原始公有制以及平均分配制度,构成了原始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2)奴隶社会经济制度奴隶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①在奴隶制度下,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直接占有生产者奴隶;②奴隶是在奴隶主或监工的暴力手段的强制下劳动;③奴隶生产的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3)封建社会经济制度①封建社会经济制度在封建社会里,封建主占有最大部分的土地,农民则完全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土地。

为了取得必要的生活资料,农民不得不通过向封建主缴纳地租取得土地的使用权,不得不忍受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奴役。

②封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a.封建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b.封建主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农民或农奴);c.农民不得不租种土地。

(4)资本主义经济制度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机器大工业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制度,雇佣劳动从对资本的“形式从属”转变为“实际从属”,不仅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切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马克思经济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它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进行深刻分析和批判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和社会生产力理论,这两个理论构成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根本分析。

首先,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核心之一。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建立在剥削劳动者的基础上的,剩余价值就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和他们实际获得的工资之间的差额。

资本家通过剥削劳动者获得剩余价值,从而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矛盾,也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阶级斗争的根源。

其次,社会生产力理论也是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也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基础。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资本家通过不断提高生产力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但这也导致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矛盾日益加剧,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

然而,马克思经济学原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比如在预测资本主义灭亡的时间和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无论如何,马克思经济学原理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对我们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马克思经济学原理是一部深刻的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理论体系,它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为我们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批判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与建设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与建设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与建设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经济发展与建设理论扮演着重要角色。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全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基础,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建设的路径。

以下将从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与建设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经济发展置于社会历史的长河之中,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水平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

在这一基础上,经济发展被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社会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人类社会才能逐步实现自身的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驱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矛盾则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

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只有通过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和改革,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应当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生产关系的合理化和优化。

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不断完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与建设理论,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建设的路径。

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教案1(新人教选修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教案1(新人教选修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教案1(新人教选修2)第一节:引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理解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分析社会阶级矛盾以及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作用。

本教案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背景、基本理论框架以及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背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源于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时期是资本主义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开始思考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试图找到一种解放人类的新途径。

1.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广泛存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少数人所占有,而劳动力则成为商品出售。

这种制度下,阶级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配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2. 社会主义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奠基人,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的矛盾与危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正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观察和批判的基础上。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1. 价值论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探讨了商品交换价值的形成和规律。

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解释了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即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通过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和供求关系的分析,阐述了价格形成的一般规律。

2.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本质和原因。

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规律的分析,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的矛盾和不稳定性。

3. 经济危机理论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原因、规律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马克思经济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进行深刻剖析和批判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剩余价值理论,即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之间的矛盾。

本文将从商品经济、货币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对马克思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和阐述。

首先,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对商品经济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商品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需要的物质载体,更是价值的载体。

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而这种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体现。

通过商品交换,劳动者将自己的劳动价值转化为商品的价值,而资本家则通过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实现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剥削。

其次,货币经济是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货币不仅仅是一种交换手段,更是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马克思指出,货币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必然产物,货币的存在使商品交换更加便利,也使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更加隐蔽和深入。

同时,货币的流通和储备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组织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的增值。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一种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生产关系,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利益冲突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

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导致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生产的高度集中,这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崩溃埋下了隐患。

最后,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对社会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和危机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崩溃和社会主义的兴起。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则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和束缚。

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原理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来解决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矛盾的根本途径。

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和分析方法(一)

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和分析方法(一)

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和分析方法(一)本文旨在从对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反思中,讨论一下经济学方法和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它们是:关于经济学理论范式及其比较;关于实证分析;关案例研究。

1、经济学的理论范式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

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系统阐述的。

由于范式概念是库恩整个科学哲学观的中心,他试图以此来概括和描述多个领域的现实科学,而不仅仅是对科学史和哲学感兴趣,因而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对范式概念作了多重的界定和说明。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库恩思想的这一特征,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引述库恩的某一解释来阐述自己的问题。

因而不免出现某些偏差。

英国学者玛格丽特。

玛斯特曼对库恩的范式观作了系统的考察,(1987)他从《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列举了库恩使用的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并将其概括为三种类型或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它是哲学范式或元范式;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象,它是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

虽然范式的首要含义在哲学方面,这也是库恩范式的基本部分,但是,库恩的创见和独到之处则在于范式的社会学含义和构造功能。

与一般科学哲学思维的抽象性相反,库恩特别强调科学的具体性,并把具体性看作是科学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认为,一套实际的科学习惯和科学传统对于有效的科学工作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团结一致、协同探索的纽带,而且是其进一步研究和开拓的基础;不仅能赋予任何一门新学科以自己的特色,而且决定着它的未来和发展。

这样一来,库恩也就把具体性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核心,在实际的“图象”、“模型”和“哲学”之间划了一条界限,使自己的思想与其他科学哲学区别开来。

库恩的构造范式就是这种实际的“图象”和“模型”,它不仅使常规科学解疑难的活动得以完成,从而成为开启新学科的契机和手段,而且在应用模型和形而上学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相互关系,解决了从一般哲学理论转向实际科学理论的途径问题。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3版复习笔记知识点框架汇总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3版复习笔记知识点框架汇总

导论一、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1.物质资料生产(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因为:①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获得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才能生存。

②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从事生产活动之外的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如政治、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

(2)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①人的劳动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的活动。

人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②劳动资料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劳动资料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③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它分为两类:a.未经人的加工但已纳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物;b.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物质资料,即原材料。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过程就是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

2.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系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的总和。

(1)生产关系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表现生产关系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的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四个环节时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①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②分配和交换是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③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2)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①含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上结成的生产关系的制度规定。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着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从而决定着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导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和分析社会经济运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立分析能力。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内涵(500字)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规律的理论体系,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它关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关系、财富分配和社会利益等方面的问题。

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居民消费、生产资料、商品价值、剩余价值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本质和矛盾。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800字)2.1 商品与交换价值理论马克思通过对商品本质的研究,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交换价值理论。

这一理论揭示了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中存在的剥削关系和价值规律,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视为剥削制度,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创造剩余价值,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剩余价值理论对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利润源泉和阶级矛盾具有深远启示。

2.3 循环扩大与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注循环扩大、积累不均和经济危机等问题。

通过对生产扩大规律和危机发生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不稳定性。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600字)3.1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强调对经济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进行全面、系统、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揭示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和规律。

3.2 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立场和观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采用无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关注劳动者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批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私人占有手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引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关系的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旨在揭示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运行规律和社会矛盾,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主要内容和理论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和运行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剩余价值理论、商品生产和价值形式、资本积累和剩余价值提取、阶级和剥削等。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实际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之外的部分。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但被资本家占有和支配。

剩余价值提取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这种剥削关系导致了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阶级矛盾。

商品生产和价值形式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是主要的社会生产方式,商品交换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

商品生产和价值形式的研究揭示了商品经济内在的矛盾和对立,为分析和理解社会经济运行规律提供了重要线索。

资本积累和剩余价值提取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之一。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不断积累资本和提取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

这种资本积累的过程导致了贫富分化、社会不平等和阶级矛盾的加剧。

阶级和剥削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另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发展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作为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通过剥削劳动者获得利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阶级和剥削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内在矛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

它起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它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规律,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本质、内在矛盾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学三个方面。

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它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意识形态、法律、政治等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替代是不可避免的。

它揭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内在矛盾。

其中最核心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理论,它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之间存在剥削关系。

通过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资本主义经济实现了扩大再生产的循环过程,并且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剥削程度和资本积累不断加剧,产生了各种社会矛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研究了货币、价格、市场等方面的问题。

马克思认为,货币不仅是一种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更是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的自身表现形式,货币催生了资本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循环。

价格则是商品交换的量度形式,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来调节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和分配。

三、社会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的经济规律和实践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学提出了“按劳分配”和“公有制”等原则,强调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

它探索了社会主义制度中的经济计划、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问题。

在实践中,社会主义经济学也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们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总结了一系列经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大学马政经知识点总结

大学马政经知识点总结

大学马政经知识点总结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管理稀缺资源的学科,涉及生产、分配和消费等领域。

在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经济学知识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将对经济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经济学基本概念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经济现象。

经济现象包括资源配置、生产、消费、分配等过程,通过这些过程,人们满足其需求。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稀缺性、机会成本、边际效用递减、需求、供给、市场、价格等。

1. 稀缺性稀缺性是指资源有限,而人们的需求是无限的。

由于资源有限,无法满足人们的无限需求,因此需要进行资源配置。

2.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当做出某种选择时,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选择所产生的成本。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某种经济活动会导致其他活动的放弃,这种放弃就是机会成本。

3. 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递减是指当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时,其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这意味着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多消费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越来越小。

4. 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市场中消费者希望购买的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的总和。

供给是指市场中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的总和。

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价格和市场出清的数量。

5. 市场和价格市场是指供求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价格是市场上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交换价值。

市场价格的形成是由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第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体中个体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和市场的运行规律。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结构、企业成本、边际效用、弹性、垄断、竞争、市场失灵等。

1.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存在的各种市场形式,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等。

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会有所不同。

2. 企业成本企业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企业在一定生产规模下不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减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固定资产折旧等;可变成本是企业在一定生产规模下随产品产量的增减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雇工工资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义一、引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的经济规律的学科。

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基础。

本讲义将围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展开阐述,从生产方式、剩余价值、商品交换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

二、生产方式与经济形态生产方式是指人们通过劳动活动来生产生活资料的方式。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下,生产方式会发生变化,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演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不同的生产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经济形态。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以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家为中心,通过市场商品交换实现资本的增殖。

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以全体劳动者为中心,通过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手段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剩余价值和利润剩余价值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剥削工人所得到的利润。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出来的,但工人只能获得劳动力的等价物,即工资,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剥削和不平等现象。

这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四、商品交换与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商品交换是基本的经济行为。

商品作为一种经济形式,有自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价值是指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的量度,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价值规律作为核心原理,揭示了商品交换中的潜在矛盾和深层次的利益冲突。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经济危机和不平衡现象。

五、经济危机与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周期性出现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和不断积累过程的必然结果。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才能够实现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和经济的持续稳定。

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需要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进行,满足人们多样化、立体化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企业制度与经济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企业制度与经济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企业制度与经济发展
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企业制度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经济发
展理论的演进与实践。

企业在这一理论框架下被视为生产力的基本单元,其组织形式、所有制关系和运行机制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企业制度是生产关系的产物,反映
着特定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
被私人资本家或股东所拥有和控制,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其核心目标,这导致了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挖掘等现象,从而引发了阶级矛盾和经
济危机。

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企业制度的批判性分析促使了对经济
发展的理论探索。

马克思主义者关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剥削和不平等
现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资料公有化的方案,试图通过国有
企业等形式来实现生产关系的转变,推动社会经济向共产主义方向发展。

再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强调了企业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历史作
用和发展趋势。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企业制度
也在不断演进和调整。

从私有制到公有制,再到混合所有制,企业制
度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和可能性。

综上所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企业制度与经济发展理论密切相关,不仅反映了生产关系的本质和演变规律,也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启示。

马克思经济原理

马克思经济原理

马克思经济原理
马克思经济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旨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经济规律和运行机制。

马克思经济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

首先,马克思经济原理强调资本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集中于一小部分人手中,广大劳动者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生存,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

其次,马克思经济原理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出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通过剥削无产阶级获得巨额利润,这导致社会财富的不平等分配和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第三,马克思经济原理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内在的矛盾和危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不断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导致过剩生产、经济危机和衰退等问题。

这些矛盾和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

最后,马克思经济原理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

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分析,马克思提出了通过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革命道路。

他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才能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和人类解放的目标。

综上所述,马克思经济原理是一套深刻的经济学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运行规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恩格斯为基础,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本文将概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密切相关。

19世纪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在欧洲迅速崛起,工人阶级遭受剥削和压迫,社会矛盾日益加深。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科学的态度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交换的基础是商品的价值,而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

剩余价值理论则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剥削的实质,指出资本家通过剥夺工人的剩余劳动价值而获取利润。

这两个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基石,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经济学研究。

三、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经济危机的分析是其独特的贡献之一。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内在的矛盾和不稳定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的研究,揭示了危机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规律,提出了反周期政策的重要性。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和应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危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涉及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形态,认为社会主义应该通过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来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剥削和压迫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实现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理论支持。

五、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评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对于理解和改造现实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平衡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平衡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平衡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平衡理论是核心议题之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阶级斗争为基础,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础设施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探讨经济增长与经济平衡理论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注重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矛盾的揭示,以及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矛盾导致了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是无限的,但生产关系的束缚导致了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固有矛盾,制约了经济增长的平衡发展。

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不平衡性相对应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实现经济平衡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消除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从而实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协调发展。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平衡被视为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调控,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全面平衡。

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面临着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平衡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需要不断地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平衡的理论框架,探索符合时代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平衡理论,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矛盾导致的经济增长不平衡性,又探索了实现经济平衡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继续深化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平衡理论的研究,为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经济体系做出新的贡献。

马克思经济学的制度框架分析

马克思经济学的制度框架分析

马克思经济学的制度框架分析生产关系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而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本身必然涉及在此根底上产生的各种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制度体系。

因此,可以在该种意义上将马克思经济学视为一种制度经济学。

制度框架分析〔一〕方法论马克思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

虽然人的行为具有社会性和客观性,但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具有能动性,马克思明确拒绝了个体与制度环境的决定论解释,批判那种“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他认为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制度分析的方法论是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体经济行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制度的演变,揭示了制度变迁的历史客观性与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制度理论所运用的范畴主要有: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分工、经济基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实践、劳动等。

〔二〕制度分析的切入点在马克思看来,要揭开人类社会制度演变之迷,就必须首先确立历史起点、历史前提,而这一起点或前提就是生产这一人类首要的实践活动,这是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根本条件。

……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根本领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

〞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制度分析的切入点应当是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物质生产,马克思正是在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把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揭开人类历史开展之迷的。

〔三〕制度的起源按照马克思的解释:在原始社会之初,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个人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料的能力十分低下,不得不以群体的方式生存,个体还不具备脱离群体生存的条件。

[整理]制度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与流派

[整理]制度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与流派

制度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与流派(一)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论述马克思将参与主体看作是“一定阶级关系和经济利益的物质承担者”,超出了古典经济学对于“理性人”的假设,将其看作是在一定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下的“人”。

马克思所研究的“制度”本质是经济主体参与人之间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关系以及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所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即上层建筑。

在新制度经济学时期,诺思将意识形态列入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并认为“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二)以自发秩序理论为核心的旧制度经济学凡勃伦以人的本能作为出发点,从本能-习惯-习俗-制度,认为制度是个人或群体普遍存在的思想习惯。

制度变迁的原因在于人们一些思想习惯被自然淘汰,又由于个人对环境的强制适应过程,而出现环境随社会发展和制度变化而变化。

康芒斯继承和发展了凡勃伦的制度分析。

康芒斯将经济学和社会学相结合做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他在综合了“从洛克到20世纪的经济学家的著作”之后,提出了“集体对个人交易关系的控制”是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康芒斯的研究从“稀缺性”出发,说明了稀缺性“不仅产生冲突,而且产生因为相互依存而建立秩序的集体行动”,因此制度就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

康芒斯强调法律制度对经济制度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法律保护所有权,并提出了法制优先于经济的观点。

康芒斯在我国曾被认为是代表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其代表作《制度经济学》也被认为是“为垄断资本主义辩护的错误思想”。

但是,他对稀缺性和效率的分析,已经成为了分析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之一(James,1937),甚至对于反垄断法的建立影响颇深(三)以产权和交易成本为核心的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这一术语是由williamson(1975)提出的。

新制度经济学一直致力于回答“为什么正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我们在构建经济模型的时候必须将制度视为内生变量”,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即制度对于经济运行的绩效是至关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经济学的制度框架分析.(一)
内容摘要:生产关系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而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本身必然涉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各种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制度体系。

因此,可以在该种意义上将马克思经济学视为一种制度经济学。

本文在理解马克思关于制度分析的一些具体理论命题的基础上,试图剖析马克思经济学制度分析的一般结构,从方法论、制度的起源、制度范畴的界定、制度的本质、制度结构、制度变迁机制几方面分析马克思的制度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生产力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而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本身必然涉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各种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制度体系。

因此,可以在该种意义上将马克思经济学视为一种制度经济学。

制度框架分析
(一)方法论
马克思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

虽然人的行为具有社会性和客观性,但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具有能动性,马克思明确拒绝了个体与制度环境的决定论解释,批判那种“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他认为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制度分析的方法论是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体经济行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制度的演变,揭示了制度变迁的历史客观性与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制度理论所运用的范畴主要有: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分工、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实践、劳动等。

(二)制度分析的切入点
在马克思看来,要揭开人类社会制度演变之迷,就必须首先确立历史起点、历史前提,而这一起点或前提就是生产这一人类首要的实践活动,这是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

”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制度分析的切入点应当是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物质生产,马克思正是在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把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揭开人类历史发展之迷的。

(三)制度的起源
按照马克思的解释:在原始社会之初,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个人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料的能力十分低下,不得不以群体的方式生存,个体还不具备脱离群体生存的条件。

在这种社会形态中,由于不存在经常性的超过生存需要的剩余产品,群体内部利益是一致的,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只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才有了经常性的剩余产品,逐渐具备了个体脱离群体生存的条件。

这时,产生了社会分工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群体内部利益发生分化,产生了对经济资源具有不同支配力的集团和阶级。

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的集团或阶级,为维护有利于自身的既定利益分配格局,依靠自己在资源占有上的优势,建立起了国家等强力组织和政治、法律制度,同时建立了有利于自身统治的意识形态。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解释了人类第一层制度的起源,即社会生产关系的形成(经济制度的形成);进而又从社会生产关系中导出第二层制度的起源,即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规范、意识形态等在内的上层建筑。

(四)制度范畴与制度的本质
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制度最初来自于物质生产条件,之后才上升到政治、法律层次。

因此,制度范畴在马克思经济学说中包括作为经济制度的生产关系和作为上层建筑的与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制度体系两个层面。

前者可以看作是一种仅限于经济关系领域内的狭义的制度,后者则可以被视为一种广义的制度。

完整的社会制度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相互联系的层次组成的,二者之间是决定与反作用的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由于物质生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所以对社会制度进行研究的逻辑次序应当是,首先必须分析作为整个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的生产力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然后才能对耸立在这个基础上的道德和法律等上层建筑做出解释。

在制度的两个层次或结构内部又包含了许多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如在生产关系内部存在生产、分配、交换等内容,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居于重要地位,正是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

在上层建筑内部存在着法律、国家和意识形态等。

根据马克思对制度形成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到作为全部社会制度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本质就是制度的本质,即是对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对经济资源具有不同支配权力的各种集团、阶层、阶级之间利益关系的反映。

利益关系的调整势必导致制度的变更,利益关系冲突的强度决定了制度变迁的速度。

马克思经济学的制度变迁机制分析
(一)制度变迁的历史客观性
马克思曾对历史唯物主义做过如下精彩论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这段经典表述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制度的变迁是有客观历史性的,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社会制度的变迁可以历史唯物主义地置于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框架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来分析,对此,马克思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具体原理和理论命题,它们是我们理解制度变迁历史客观性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