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访问实验
存储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1]理解计算机存储子系统的工作原理。
[2]掌握静态随机存储器RAM的工作特性和读写方法。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静态随机存储器电路,使用M6116芯片,并结合74LS245和74LS373等器件,实现对存储器的读写操作。
具体实验内容包括存储器的基本读写操作和扩展实验要求的IO内存统一和独立编址增加4K的IO地址。
三、实验原理芯片介绍:•74LS245:8位双向缓冲传输门,用于连接数据总线和存储器地址输入。
•74LS373:8位透明锁存器,用于存储地址信息。
•M6116:2K*8位静态随机存储器,具有片选、读使能和写使能等控制线。
操作原理:•写操作:通过设定地址和数据,控制M6116的写使能和数据输入,将数据写入指定存储单元。
•读操作:设置地址并启用读使能,从M6116读取存储单元的数据,并通过数据总线输出。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附数据和图表等)1. 基本实验步骤1.电路搭建:o根据图3.4搭建实验电路,连接M6116、74LS245、74LS373等器件。
o设置好数据开关(SW7-SW0)、数码管显示和总线连接。
2.预设置:o将74LS373的OE(——)置0,保证数据锁存器处于工作状态。
o设置M6116的CE(——)=0,使其处于选中状态。
o关闭74LS245(U1),确保数据总线不受影响。
3.电源开启:o打开实验电源,确保电路供电正常。
4.存储器写操作:o依次向01H、02H、03H、04H、05H存储单元写入数据。
o以01H为例:▪设置SW7~SW0为00000001,打开74LS245(U1),将地址送入总线。
▪将74LS373的LE置1,将地址存入AR,并观察地址数码管。
▪将LE置0,锁存地址到M6116的地址输入端。
▪设置数据开关为要写入的数据,打开74LS245(U4),将数据送入总线。
▪将M6116的WE(——)由1转为0,完成数据写入操作。
▪关闭74LS245(U4)。
微机原理存储器读写实验
微机原理存储器读写实验微机原理是指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运行原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存储程序、数据和中间结果。
本实验主要介绍存储器的读写操作。
实验目的:1.了解存储器的读写原理;2.掌握存储器读写指令的编写和执行;3.理解存储器的地址映射方式。
实验原理:计算机存储器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每个字节包含8个二进制位。
存储器可以根据访问速度和成本的不同分为不同级别,包括缓存、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
存储器可以按照地址访问模式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可读可写;ROM用于存储固定程序和只读数据,只能读取不能修改。
存储器的读写操作是通过存储器控制器和CPU之间的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交互来实现的。
存储器读操作包括将地址传给存储器控制器、存储器控制器将地址进行解码,找到存储单元并将数据读出。
存储器写操作类似,也需要将地址传给存储器控制器、进行解码定位目标存储单元,并将数据写入存储器。
此外,在写操作中还可能需要一些控制信号,如读/写选择信号、写使能信号等。
实验步骤:1.将计算机主机开机,启动操作系统;2.打开计算机的命令行终端,进入存储器读写实验目录;3.编写C语言程序,实现存储器的读写操作;4.将程序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5.运行程序,观察存储器读写操作的结果;6.分析程序的运行结果,验证存储器读写操作的正确性;7.对比不同存储器读写操作的速度和性能。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需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注意用电安全;2.在进行存储器读写操作时,注意操作的顺序和正确性,防止对存储器数据的意外修改;3.在编写程序过程中要注意代码的规范性和可读性,以便于后续的维护和改进;4.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计算机主机,保护好存储器的安全。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加深对存储器读写原理的理解,了解存储器的读写操作需要地址、数据和控制信号的配合,才能完成对存储器单元的操作。
存储器管理实验实验报告
存储器管理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存储器管理是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理解存储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存储器分配与回收的算法,以及页面置换算法的实现和性能评估。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编程语言为 C++,开发工具为 Visual Studio 2019。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存储器分配与回收算法实现1、首次适应算法(1)原理:从空闲分区链的首地址开始查找,找到第一个满足需求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2)实现步骤:建立空闲分区链表,每个节点包含分区的起始地址、大小和状态(已分配或空闲)。
当有分配请求时,从链表头部开始遍历,找到第一个大小满足需求的空闲分区。
将该分区进行分割,一部分分配给请求,剩余部分仍作为空闲分区留在链表中。
若找不到满足需求的空闲分区,则返回分配失败。
2、最佳适应算法(1)原理:从空闲分区链中选择与需求大小最接近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2)实现步骤:建立空闲分区链表,每个节点包含分区的起始地址、大小和状态。
当有分配请求时,遍历整个链表,计算每个空闲分区与需求大小的差值。
选择差值最小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若有多个差值相同且最小的分区,选择其中起始地址最小的分区。
对选中的分区进行分割和处理,与首次适应算法类似。
3、最坏适应算法(1)原理:选择空闲分区链中最大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2)实现步骤:建立空闲分区链表,每个节点包含分区的起始地址、大小和状态。
当有分配请求时,遍历链表,找到最大的空闲分区。
对该分区进行分配和处理。
(二)页面置换算法实现1、先进先出(FIFO)页面置换算法(1)原理:选择在内存中驻留时间最久的页面进行置换。
(2)实现步骤:建立页面访问序列。
为每个页面设置一个进入内存的时间戳。
当发生缺页中断时,选择时间戳最早的页面进行置换。
2、最近最久未使用(LRU)页面置换算法(1)原理:选择最近一段时间内最长时间未被访问的页面进行置换。
存储器实验总结
存储器实验总结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实际操控和操作存储器,加深了对存储器工作原理的理解,并学会了如何正确地使用存储器。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验的总结。
首先,在实验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选择适当的存储器型号和容量。
不同的计算机系统有不同的存储器需求,因此选择合适的存储器十分重要。
在实验中,我们分析了不同型号和容量的存储器的优缺点,并选择了最适合我们的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
这一过程让我深入了解了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其次,在实验中,我们了解了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以不同的速度和容量来组织存储器,以满足不同的存储需求。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层次的存储器的性能指标,如访问时间和存储容量,进一步理解了存储器层次结构的作用和优势。
这对于我们合理地设计和配置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十分重要。
第三,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存储器的读写操作。
存储器的读写操作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基本操作之一,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读写操作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存储器,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读取和写入存储器中的数据。
我们了解到存储器的读写速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器。
第四,在实验中,我们学会了存储器的容错措施。
存储器的容错措施是保证数据安全和可靠性的关键。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常见的存储器容错技术,如奇偶校验和纠错码等,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技术。
这对于我们保护存储器中的数据安全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的计算机系统。
最后,在实验中,我们还学习了存储器的性能优化。
存储器的性能优化是提高计算机系统整体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存储器的性能瓶颈以及解决方法,如减少访问时间、提高带宽等。
这对于我们设计和配置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十分重要。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学会了如何选择适当的存储器型号和容量,掌握了正确的存储器读写操作方法,学会了存储器的容错技术和性能优化方法。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姓名:***班级:物联网**学号:实验一存储器的访问与实现一、实验目的1、理解计算机主存储器的分类及作用;2、掌握ROM、RAM的读写方法。
二、实验原理存储器按存取方式分,可分为随机存储器和顺序存储器。
如果存储器中的任何存储单元的内容都可随机存取,称为随机存储器,计算机中的主存储器都是随机存储器。
如果存储器只能按某种顺序存取,则称为顺序存储器,磁带是顺序存储器,磁盘是半顺序存储器,它们的特点是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慢,一般作为外部存储器使用。
如果按存储器的读写功能分,有些存储器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即只能读出不能写入,这种存储器称为只读存储器(ROM);既能读出又能写入的存储器,称为随机读写存储器(RAM)。
实际上真正的ROM基本上不用了,用的是光可擦除可编程的ROM(EPROM)和电可擦除可编程的ROM(EEPROM)。
EEPROM用的越来越多,有取代EPROM之势,比如容量很大的闪存(FLASH)现在用的就很广泛,常说的U盘就是用FLASH做的。
按信息的可保存性分,存储器可分为非永久性记忆存储器和永久性记忆存储器。
ROM、EPROM、EEPROM都是永久记忆存储器,它们断电后存储内容可保存。
RAM则是非永久性记忆存储器,断电后存储器中存储的内容丢失。
随机读写存储器类型随机存储器按其元件的类型来分,有双极存储器和MOS存储器两类。
在存取速度和价格两方面,双极存储器比MOS存储器高,故双极存储器主要用于高速的小容量存储体系。
在MOS存储器中,根据存储信息机构的原理不同,又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静态随机存储器采用双稳态触发器来保存信息,只要不断电,信息就不会丢失;动态随机存储器利用记忆电容来保存信息,使用时只有不断地给电容充电才能使信息保持。
静态随机存储器的集成度较低,功耗也较大;动态随机存储器的集成度较高,功耗低。
现在计算机中,内存容量较大,常由动态随机存储器构成。
8237可编程DMA控制器实验 访问存储器
实验十八8237可编程DMA控制器实验(一)访问存储器一、实验目的⑴掌握8237可编程DMA控制器和微机的接口方法;⑵学习使用8237可编程控制器,实现数据直接快速传送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⑴本实验学习使用8237A可编程DMA控制器实现RAM到RAM的数据高速传送。
⑵实验要求将RAM61C256中地址为8000~83FFh的1KB数据传送到地址为9000~93FFh的区域中去。
三、实验电路四、实验步骤1、实验连线⑴DMA单元的IOW、IOR分别与系统单元的IOW、IOR相连,IOCS与总线单元上方的GS相连。
⑵DMA单元的MWR、MRD分别与系统单元的MEW、MER相连,MACS与02门电路的①脚相连,02门电路的②脚、③脚分别接A15、GND。
⑶DMA单元的PCLK接微机单元控制信号PCLK。
⑷用三根8芯扁平电缆将DMA单元的数据总线D0~D7、地址总线A0~A7、地址总线A8~A15与系统的数据总线、地址总线相连。
2、LED环境⑴在“P.”状态下按“0→EV/UN”,装载实验所需的代码程序。
⑵在“P.”状态下键入3900,按“EXEC”执行,显示器将显示“8237-1 good”,表示传送完毕。
⑶在“P.”状态下键入8000,按“EXEC”执行,显示器将循环显示“DMA 8237-1 good”,运行源程序区程序。
⑷在“P.”状态下键入9000,按“EXEC”执行,显示器亦将循环显示“DMA 8237-1 good”,验证目标程序区程序。
3、PC环境在与PC联机状态下,编译、连接、下载PH88\he18.asm,用连续方式运行程序。
4、观察运行结果显示器应循环显示“DAM 8237-1 good”,若显示正确,即说明DMA传送的结果正确。
本实验完毕。
5、终止运行按“暂停图标”或实验箱上的“暂停按钮”,使系统无条件退出该程序的运行返回监控状态。
;使用8237可编程DMA控制器实验;程序功能:将8000H开始的程序移动到9000H存储器单元;连续运行:当显示"8237 good"表示8237正常结束;程序验证:按实验系统RESET复位键,输入9000,按EXEC键; 若LED能循环显示 "DMA","8237-1","good"; 则表明DMA传送正确,本实验结束。
实验三 存储器实验
30分
报告质量
填写内容完整、体现设计过程和结果;实验总结能体现问题和收获;认真地完成实验思考题
70分
说明:
评阅教师:陈艳
日期:年月日
实验内容
思考题
1.本次实验中用到了哪些寄存器,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程序计数器需要自动完成“+1”功能,在实验系统中,是如何实现的?
3.锁存器和三态门在输入/输出数据时有何不同?
武汉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实验时间
2017年月日
学号姓名
(组指导教师
陈艳
实验项目
实验三存储器实验
实验类别
验证性
实验学时
2
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目的:
熟悉CMX08+系统中存储器、寄存器、I/O、总线组成的数据通路;
掌握存储器读写操作流程;
2)数据DbusS7-S0=**
3)数据RAMMWR=0 MOCK脉冲关闭MWR(=1)
4)重复1-3
2.存储器读(数据段)
1)要访问的数据地址DBusARAddBusS7-S0=** x2x1x0xp=1000LDAR=0单拍E/M=0关闭LDAR(=1)
2)M[AR]Dbusx2x1x0=011
理解CMX08+系统中数据段、代码段的设计思路。
实验内容和要求:
1.分别在“手动搭接”和“手动在线”模式下完成“存储器读写实验”,体会取指令、读写操作数时微命令和微操作过程。
2.将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和结果写入报告,下次实验前交
3.完成实验思考题
成绩评定表
类别
评分标准
分值
存储器实验总结
存储器实验总结
在存储器实验中,我学习了计算机中存储器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包括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的地址和数据线等。
通过实践,我也了解了存储器的读写操作,掌握了存储器芯片的接口布线和使用方法。
在实验中,我还学习了使用keil软件编写程序,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存储器读写操作。
此外,我也了解到存储器的使用场景,如在C语言中使用指针访问存储器。
在实验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连接不正确导致读写失败和程序编写错误等。
通过查找资料和请教老师同学,我及时解决了这些问题。
通过实验,我不仅学习到了存储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验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存储器实验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我将继续努力掌握存储器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存储器实验报告总结
存储器实验报告总结存储器实验报告一、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框图文字说明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框图如图实验原理图所示,原理框图中的地址计数器PC可以接收数据开关产生数据,该数据作为地址信息发送到总线;也可以自动加1计数(用于连续读/写操作)产生地址信息。
地址寄存器AR,存放即将访问的存储单元的地址。
两组发光二极管显示灯中一组显示存储单元地址;另一组显示写入存储单元的数据或从存储单元读出的数据。
写入存储器的数据是由二进制开关设置并发送到总线上的。
存储器芯片中有片选信号menmenab,其值为1时则RAM被选中,可以对其进行读/写操作,反之则RAM未被选中,不能对其进行读写操作。
存储器芯片还有两个读/写控制端(RD、WE);片选信号有效(menmenab=1)以及时钟信号到达的情况下,WE=1,RD=0,则存储器进行写操作;反之,WE=0,RD=1,则存储器进行读操作。
一、功能验证1:a)实验仿真波形图:b)参数设置End Time: 2usGrid Time: 40nsc)初始数值设置sw_bus:1Pc_bus:1menmenab:1we: 0rd:0Ldar:0Pcclr:1Pcld|pcen:00input[7..0]:00Arout[7..0]:00d)信号功能描述及属性sw_bus:作为使能端控制数据的输入。
Pc_bus:控制地址数据输出到总线和地址寄存器。
menmenab:存储芯片的片选信号。
we: 写操作控制信号。
rd:读操作控制信号。
Ldar:控制地址寄存器中的数据传入RAM的控制信号。
Pcclr:地址数据的清零信号,当其值为0时地址清零。
Pcld|pcen:01时,将总线上的数据传入PC,11时,pc=pc+1;地址计数自动加1。
input[7..0]:地址数据输入端。
Arout[7..0]:寄存器输入RAM的地址数据。
e)波形说明和操作步骤1)0-80ns:进行初始化Sw|pc_bus:11:数据输入到总线的开关关闭,进入地址寄存器的控制开关关闭。
实验二存储器实验
实验二 存储器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会存储器的读写方法,了解控制信号的作用。
二、实验电路〈见附录 5 〉三、实验原理存储器实验电路由RAM(6116),AR(74LS273 )等组成。
SW7~SW0为逻辑开关量,以产生地址和数据 : 寄存器 AR 输出 A7~AO 提供存储器地址,通过显示灯可以显示地址。
D7~D0 为总线 , 通过显示灯可以显示数据。
当LDAR 为高电平、BUSSW→为低电平 ,T3 信号上升沿到来时, 开关 SW7~SW0 产生的地址信号送入地址寄存器 AR。
当 CE 为低电平、 WE 为高电平、BUSSW→为低电平,T3 上升沿到来时,开关SW7~SW0 产生的数据写入存储器由A7-A0确定的存储单元内。
当CE为低电平、WE为低电平、BUSSW→为高电平,T3上升沿到来时,存储器为读出数据 ,D7~D0显示由A7-A0所确定的地址中的数据。
实验中,除T3信号外,CE、WE、LDAR、BUSSW→为电位控制信号,因此通过对应逻辑开关来模拟控制信号的电平,而LDAR、WE控制信号受时序信号T3定时。
四、实验步骤实验前预置下列逻辑电平状态 :BUSALU→=1、 /PC→SW→=1、BUSBUS=1,BUS0=1、Rl→BUS=1,R2→BUS=1使总线处在空闲状态, TJ、DP对应R→的逻辑开关置成11状态(高电平输出),时序发生器处于单拍输出状态,实验是在单步状态下进行的, 以便能清楚地看见每一步的运算过程。
将时钟脉冲f0-f3任选一个为“1”,其他三个均为“0”。
实验步骤按表2进行。
实验对表中的开关进行置1或置0,即对有关控制信号置l或置0。
表3中只列出了存储器实验步骤中的一部分,即对几个存储器单元进行了读写,对其它存储单元的操作与之相类似。
表中带↑的地方表示按一次单次脉冲P0。
注意:表中列出的总线显示 D7~DO及地址显示A7~A0,显示情况是:在写入RAM地址时,由 SW7~SW0开关量地址送至 D7~D0,总线显示SW7~SW0开关量,而A7~A0则显示上一个地址,在按P0后,地址才进入AR锁存器, 即在单次脉冲(T3)作用后, A7~A0 同D7~D0才显示一样。
存储器实验实验报告
存储器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STEP开关了解地址寄存器(AR)中地址的读入了解STOP和STEP开关的状态设置了解向存储器RAM中存入数据的方法了解从存储器RAM中读出数据的二、实验设备1、TDN-CM+组成原理实验仪一台2、导线若干3、静态存储器:一片6116(2K*8)芯片地址锁存器(74LS273)地址灯AD0-AD7三态门(74LS245)三、实验原理实验所用的半导体静态存储器电路原理如图所示,实验中的静态存储器由一片6116(2K*8)芯片构成,其数据线接至数据总线,地址线由地址锁存器(74LS273)给出。
地址灯AD0-AD7与地址线相连,显示地址线状况。
数据开关经一个三态门(74LS245)连至数据总线,分时给出地址和数据。
实验时将T3脉冲接至实验板上时序电路模块的TS3相应插孔中,在时序电路模块中有两个二进制开关“STOP”和“STEP”,将“STOP”开关置为“RUN”状态、“STEP”开关置为“EXEC”状态时,按动微动开关START,则TS3端输出连续的方波信号当“STOP”开关置为RUN状态,“STEP”开关置为“STEP”状态时,每按动一次微动开关“start”,则TS3输出一个单脉冲,脉冲宽度与连续方式相同。
四、实验内容如下图存储器实验接线图(一)练习使用STEP开关往地址寄存器(AR)中存入地址设置STOP和STEP开关的状态:从数据开关送地址给总线:SW-B=___打开AR,关闭存储器:LDAR=___、CE=___按下Start产生T3脉冲关闭AR,关闭数据开关:LDAR=__、SW-B=__(二)往存储器RAM中存入数据1.设定好要访问的存储器单元地址2.从数据开关送数给总线:SW-B=___3.选择存储器片选信号:CE=___4.选择读或写:WE=____5.按下Start产生T3脉冲6.关闭存储器片选信号:CE=___7.关闭数据开关:SW-B=___(三)从存储器RAM中读出数据1.设定好要访问的存储器单元地址2.选择存储器片选信号:CE=___3.选择读或写:WE=____4.按下Start产生T3脉冲5.关闭存储器片选信号:CE=___五、实验结果总结六、思考题在进行存储器操作(写/读)是不是必须先往地址寄存器(AR)存入所访问的存储器单元地址?T3在本实验中起了哪些作用,如何区分它们?在进行存储器读写操作时,CE和WE信号有没有先后顺序?为什么?。
计算机组成原理存储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存储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了解存储器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掌握存储器的读写操作。
二、实验原理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其按照不同的存取方式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其中RAM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其存储的数据会随着电源关闭而丢失;而ROM则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其存储的数据在电源关闭后仍能保持不变。
本实验使用的是一个8位RAM,其具有256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8位数据。
RAM可以进行读写操作,读操作是将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读取到CPU中,写操作是将CPU中的数据写入到存储单元中。
存储单元的地址是由地址线来控制的,本实验中使用的是8位地址线,因此可以寻址256个存储单元。
三、实验仪器本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有:存储器板、八位开关、八位数码管、八位LED灯、地址选择开关和地址计数器等。
四、实验过程1. 准备工作:将存储器板与开发板进行连接,并将八位开关、八位数码管、八位LED灯、地址选择开关和地址计数器等连接到存储器板上。
2. 设置地址:使用地址选择开关来设置需要读写的存储单元的地址。
3. 写操作:将需要存储的数据通过八位开关输入到CPU中,然后将CPU中的数据通过写信号写入到存储单元中。
4. 读操作:将需要读取的存储单元的地址通过地址选择开关设置好,然后通过读信号将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读取到CPU中。
5. 显示操作:使用八位数码管或八位LED灯来显示读取到的数据或写入的数据。
6. 重复上述操作,进行多次读写操作,观察存储器的读写效果和数据变化情况。
五、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进行了存储器的读写操作,并观察到了存储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储器的读写速度非常快,可以满足计算机的高速运算需求。
同时,存储器的容量也非常大,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为计算机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实践掌握了存储器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了解了存储器的读写操作。
实验二双端口存储器原理实验
实验二双端口存储器原理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双端口存储器的工作原理;2.了解双端口存储器的读写时序;3.掌握双端口存储器的控制方式。
实验器材:1.双端口RAM芯片;2.数字逻辑实验箱;3.示波器。
实验原理:双端口存储器是一种具有两个访问端口的存储器,其中一个端口用于读数据,另一个端口用于写数据。
两个端口可以同时进行读写操作,且可以独立操作,互不干扰。
双端口存储器广泛应用于多核处理器、高速路由器、交换机等领域,其性能优越,能提供更高的并行处理能力。
双端口存储器的读写时序如下:1.读操作时序:1)使能端CE1置低,选中读数据的端口;2)地址信号输入地址端口AD1;3)等待一段时间,取数据端口的读数据。
2.写操作时序:1)使能端CE2置低,选中写数据的端口;2)地址信号输入地址端口AD2;3)数据输入数据端口D;4)等待一段时间,完成写操作。
实验步骤:1.连接双端口RAM芯片到数字逻辑实验箱上,确保电路连接正确;2.连接示波器到仪表箱,用于监测信号波形;3.按照双端口存储器的读写时序,设置实验箱上的信号发生器;4.编写控制代码,控制实验箱上的信号发生器模拟读写操作;5.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验证读写操作的正确性;6.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双端口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实验箱时要小心谨慎,防止损坏实验箱和芯片;2.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确保信号发生器的设置正确;3.根据实验目的和步骤设定实验结果的收集和分析方式;4.实验后及时关闭实验箱和示波器,保持实验室整洁。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设置好实验箱上的信号发生器,并编写相应的控制代码后,进行实验。
通过示波器监测到的信号波形可以验证读写操作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的收集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读操作时序的验证:通过示波器观察到CE1端信号在读操作开始时置低,地址信号AD1输入正确,数据端口读数据正确。
2.写操作时序的验证:通过示波器观察到CE2端信号在写操作开始时置低,地址信号AD2输入正确,数据端口D输入正确。
存储器实验实验总结
存储器实验实验总结
以下是存储器实验的实验总结: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理解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学习如何通过操作存储器实现数据的读写。
实验原理: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可以存储数据,包括程序和数据。
存储器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类型。
RAM存储器可以读写,ROM存储器只读不写。
存储器根据存储单元长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字节存储器、字存储器和块存储器。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设备:单片机、存储芯片、PC机等。
2. 将存储芯片插入到单片机的适配器中,连接到PC机上。
3. 打开单片机的开关,启动PC机。
4. 在PC机上打开编写好的程序,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
5. 通过单片机的读写指令,将数据写入存储芯片中。
6. 通过单片机的读指令,从存储芯片中读取指定数据。
7. 程序执行完毕后,可以通过单片机的清零指令清空存储器中的数
据。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存储器的读写速度非常快,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
同时,在读写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地址和格式,否则数据可能会被误读或写入错误的地址。
实验结论: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存储器的读写原理对于实现计算机的高效运行非常重要。
在进行存储器实验时需要注意数据的格式和地址,避免数据的错误操作。
实验3 存储器 实验报告
实验3 存储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RAM、ROM存储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点;3、锻炼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实验器材:1、实验箱一台2、万用表一只3、示波器一台4、电源一台5、电缆若干。
三、实验步骤:1、RAM存储器的读写实验(1) 在实验箱面板上取下RAM存储器的锁孔垫片。
(2) 把读输出线、写输出线、地址线和读写控制信号线依次通过实验箱面板相应的接口引出。
(3) 接通电源,调整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的电位为0。
(4) 将读写控制信号线设置为0,地址信号线设置为读取需要存储的地址,读输出线高电平表示RAM存储器中对应地址的数据。
(3) 输入ROM存储器的地址信号线。
(5) 将读输出线接入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记录读取数据的值。
四、实验原理在RAM存储器中,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独立的地址(A)和数据(D)输入输出端,以及读/写控制端(R/W)。
地址(A)对应每个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是用来选中存储单元的。
地址线上的二进制状态就表示选中哪个存储单元。
数据线输入/输出的数据信号(D)就是存储在RAM单元中的数据。
读/写控制信号(R/W)控制读/写操作进行的时刻。
当R/W为高(写状态)时,数据D将被装入被选择的RAM单元;当R/W为低(读状态)时,被选RAM单元中的数据将被送到数据输出线上。
RAM存储器仅有一组共用地址线和数据线,但相邻地址所在RAM单元不仅具有物理上的相邻,相邻单元的地址与其中一个单元的地址只有最后一位不同,故相邻单元的装入和取出数据时间相等。
ROM存储器是一种只读存储器。
在ROM芯片中,存储的数据是在生产过程中被制成常数并固定在芯片中的。
一般情况下,ROM内单元的存储内容不能被修改。
ROM存储器主要的工作就是读取存储在ROM内的信息内容。
ROM存储器的读取输入信息只有地址信号,它的电信号SON每个ROM单元接受地址信号时(即选中时),ROM单元需要将存储在其中的信息送到ROM芯片上的输出线上。
内存储器部件实验报告 -回复
内存储器部件实验报告-回复实验报告:内存储器部件(Memory Storage Components)引言:内存储器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存储和获取数据。
在这个实验报告中,我们将深入研究内存储器的不同部件,例如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我们将解释它们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这些理论。
第一部分: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 RAM的定义和工作原理随机访问存储器(RAM)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其中数据可以随机读取和写入。
它由一组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独立的地址。
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容的充电和放电。
通过控制电流,可以将数据存储在电容器中。
2. RAM的特点和应用- 特点:RAM存储器的数据传输速度非常快,存取时间短暂,可以读写数据。
然而,它是易失性存储器,当电源关闭时,数据会丢失。
- 应用:RAM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中,用于临时存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它还用于缓存和高速缓存等应用中。
3. RAM的实验验证(实验过程和结果)第二部分:只读存储器(ROM)1. ROM的定义和工作原理只读存储器(RO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的数据在制造过程中被烧录,一旦存储,就不能被更改。
ROM包含了计算机启动所需的指令、固件程序和其他固定的数据。
ROM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固定的电路和存储器位置来读取数据,并且不需要额外的电源。
2. ROM的特点和应用- 特点:RO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它可以长期保存数据,即使在断电的情况下。
它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应用:ROM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启动代码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
它还用于嵌入式系统和存储器芯片中。
3. ROM的实验验证(实验过程和结果)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随机访问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我们从实验中发现,RAM和ROM在计算机系统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存储器读写实验报告
存储器读写实验报告以下是一篇存储器读写实验报告的范文,供参考:一、实验目标本实验旨在探究存储器的读写原理,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存储器的读写过程,并理解存储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二、实验原理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存储程序和数据。
根据存取速度、容量和价格等因素,计算机系统中通常包含多种类型的存储器,如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等。
本实验主要涉及主存储器的读写原理。
主存储器通常由多个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一个字节或一个字的数据。
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通过地址码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存储单元。
在读写存储器时,需要提供相应的地址码以确定要访问的存储单元。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环境:准备一台计算机、一个存储器模块、一根数据线和一根地址线。
2.连接存储器模块:将数据线连接到计算机的数据总线上,将地址线连接到计算机的地址总线上。
3.编写程序:使用汇编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用于向存储器中写入数据并从存储器中读取数据。
4.运行程序:将程序加载到计算机中并运行,观察存储器模块的读写过程。
5.记录实验结果:记录下每次读写操作的结果,以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理解存储器的读写原理,总结实验经验。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地向存储器中写入了数据,并从存储器中读取了数据。
每次读写操作都成功完成了预期的任务。
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提供正确的地址码,我们可以准确地访问存储器中的任意一个存储单元,并进行读写操作。
在读写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时序要求,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此外,我们还发现,存储器的读写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数据总线宽度、存储单元大小、存取周期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器类型和规格,以满足系统性能和成本的要求。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存储器的读写原理,掌握了存储器的读写过程。
存储器访问实验
实现存储器串操作访问
二.理论分析或算法分析
串操作指令
针对数据块或字符串的操作;可实现存储器到存储器的数据传送;待操作 的数据串称为源串,目标地址称为目标串。源串一般存放在数据段
串操作指令分类
rrep对且后续捲令重境扭行ex決1
s1 db 10 dup('') s2 db 10 dup('') s3 db 10 dup('') s4 db 10 dup('') code ends end st
三.实现方法(含实现思路、程序流程图、实验电路图和源程序列表等)
代码
code segme nt
st: mov ax, cs mov ds, ax mov cx, 20
;
mov di, offset si call strset
;s1 20字节复制到s2 mov si, offset s1 mov di, offset s2 call strmove
repe对其后掰詮重复执行至zft或cx2kepnzrepne对其后续扌詮重豆执行至zf血或cxwcxipsw4图313安全的串拷贝当源串和目的串有重叠的情况时要考虑源串和目的串的位置关系不同的位置关系考虑使用不同的拷贝方向从头到尾或从尾到头以确保数据在拷贝过程中不丢失
计算机原理实验室实验报告
课
程:
;
mov di, offset s1 call strset
;s2 20字节复制到s1 mov si, offset s2 mov di, offset s1 call strmove jmp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计算机原理实验室实验报告
课程: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
姓名:
专业:网络工程
学号:
日期:2016年12月6日
太原工业学院
计算机工程系
实验一:存储器访问实验
实验环境PC机+Win 2007+emu8086+proteus仿真器实验日期2016.12.6 一.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设计性实验
实验目的:
1.实现存储器串操作访问
2.编程实现安全的串拷贝功能
实验要求:
定义字符串,使源串和目的串有重叠的情况,充分考虑源串和目的串的位置关系,编程实现安全的串拷贝。
实现存储器串操作访问
二.理论分析或算法分析
串操作指令
针对数据块或字符串的操作;可实现存储器到存储器的数据传送;待操作的数据串称为源串,目标地址称为目标串。
源串一般存放在数据段DS ,偏移地址由SI指定,允许段重设;目标串必须在附加段ES ,偏移地址由DI指定;指令自动修改地址指针,修改方向由DF决定;串指针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数据块长度值由CX指定;重复前缀指令可自动修改CX内容。
串操作指令分类
安全的串拷贝
当源串和目的串有重叠的情况时,要考虑源串和目的串的位置关系,不同的位置关系考虑使用不同的拷贝方向(从头到尾或从尾到头),以确保数据在拷贝过程中不丢失。
三.实现方法(含实现思路、程序流程图、实验电路图和源程序列表等)代码
code segment
st:
mov ax, cs
mov ds, ax
mov cx, 20
;初始化字符串
mov di, offset s1
call strset
;s1 20字节复制到s2
mov si, offset s1
mov di, offset s2
call strmove
;初始化字符串
mov di, offset s1
call strset
;s2 20字节复制到s1
mov si, offset s2
mov di, offset s1
call strmove
jmp $
;串移动;入口参数DS:SI 源DS:DI 目的CX 长度strmove proc
std
cmp SI, DI
jz f_end
jb f_j1
sub si, cx
sub di, cx
inc si
inc di
cld
f_j1:
add si, cx
add di, cx
dec si
dec di
push cx
push si
push di
push es
push ds
pop es
rep movsb
pop es
pop di
pop si
pop cx
f_end:
ret
strmove endp
;串初始化;入口参数DS:DI 目的CX 字长度strset proc
push ax
push cx
push di
mov ax, 3031H
f_lp1:
mov [di], ax
add di, 2
add ax, 0202H
loop f_lp1
pop di
pop cx
pop ax
ret
strset endp
s1 db 10 dup(' ')
s2 db 10 dup(' ')
s3 db 10 dup(' ')
s4 db 10 dup(' ')
code ends
end st
四.实验结果分析(含执行结果验证、输出显示信息、图形、调试过程中所遇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等)结果
五.结论..
本次实验是进行串操作,通过本次实验,是我对串分类,串拷贝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对目的地址,偏移地址在内存里的分配有了直观的理解,虽然实验的过程有些挫折,但还是其乐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