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说课稿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捉迷藏》说课稿(3)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捉迷藏》说课稿(3)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1.2 捉迷藏》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课时。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和理解10以内数的减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10以内数的减法,第二部分是运用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法,对于基本的数学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减法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特别是对于退位减法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不够强,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应用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数的减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退位减法,并能够运用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捉迷藏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10以内数的减法:通过直观的图示和实物操作,引导学生理解10以内数的减法运算,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3.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巩固对10以内数的减法的理解。

4.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10以内数的减法进行计算和决策。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10以内数的减法的重要性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说课稿

2、探索新知 演示“破十法”,教师分析讲解其算理
讨论: 为什么要用10减8?
2、探索新知 演示“平十法”,教师分析讲解其算理
讨论: 为什么先减3?
2、探索新知
2、探索新知 回顾书本,再次感知三种不同算法。
破十法
平十法
加减互逆法
5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第一 条数线图,说一说13-8 是怎么减的?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第 二条数线图,说一说 13-8是怎么减的?
教法学法

你感觉自己今天表现 如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七、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捉迷藏(十几减8)
已知:
一共有13个人玩游戏,外面看见8个人。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提问:
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13 - 8 =( )
1、破十法 2、平十法 3、加减互逆法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8+( )=16
教学重难点
2、算一算。
教法学法
15 - 9 = ()() ()
先算: 再算:
16 - 9 = ()() ()
先算: 再算: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2、探索新知(寻找情景图中数学信息)
1 、出示情境图,认真观察情景图,发现数学信息。
我们一共来了13个人,外面看见8个人。
2、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十几减 9”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科书借助学生熟 悉的“捉迷藏”情景,帮助学生学习十几减8的计 算。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目 的是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学信息。 在教学时,既要提倡算法多样化,又要引导学生 在众多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学 习,乐于探索。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捉迷藏(十几减8)》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捉迷藏(十几减8)》说课稿

《捉迷藏(十几减8)》说课稿大家好!我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捉迷藏(十几减8)》的说课人。

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捉迷藏(十几减8)》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动物(一)》中的第三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减法有一定的认识。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减法运算能力。

教材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玩游戏,对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感兴趣。

在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减法运算基础。

但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引导,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故事情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引导,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以捉迷藏的故事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巩固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4. 应用: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捉迷藏》(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捉迷藏》(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捉迷藏》(1)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个知识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体验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现象,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对物体的遮挡关系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实践,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能够用语言描述和表达。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实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捉迷藏》的游戏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能看到藏起来的物体吗?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探究新知(1)教师演示:利用实物模型展示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2)学生操作:让学生自己尝试摆放实物模型,体验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3)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和表达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3.巩固练习(1)游戏环节:学生进行《捉迷藏》游戏,加深对物体遮挡关系的理解。

(2)练习题: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4.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题《捉迷藏》和物体遮挡关系的关键词。

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完成情况和游戏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 》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 》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一章第二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隐藏和寻找的过程,从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是一年级的新生,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

但是,他们对游戏有着天然的兴趣,尤其是捉迷藏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以游戏为主线,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参与捉迷藏的游戏,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学概念;游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捉迷藏游戏,让学生体验隐藏和寻找的过程,引出加减法的概念。

2.新课导入:介绍加减法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加减法的应用。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实际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提升:通过总结,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5.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实际的题目,让学生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以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加减法的概念和应用。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捉迷藏》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捉迷藏》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捉迷藏》1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十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体验物体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材以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捉迷藏”为背景,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中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物体的遮挡关系,他们可能会有直观的感受,但还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感知和体验物体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探究物体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和体验物体的遮挡关系。

2.难点:让学生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物体的遮挡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教学游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捉迷藏”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物体遮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和体验物体的遮挡关系。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物体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直观、简洁为主,突出物体的遮挡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2《捉迷藏》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2《捉迷藏》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2《捉迷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这一课时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第2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体验物体的隐藏与显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他们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学习积极性高。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逐渐发展,他们喜欢通过游戏来学习。

但同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手段维持课堂纪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体验物体的隐藏与显现,培养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游戏中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乐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体验物体的隐藏与显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隐藏与显现过程,培养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游戏道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动画故事,引入捉迷藏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隐藏与显现过程。

3.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物体的隐藏与显现原理。

4.游戏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捉迷藏游戏,实际操作体验物体的隐藏与显现。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游戏过程中的隐藏与显现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6.课后作业:学生绘制一幅关于捉迷藏游戏的画,并用文字描述其中的隐藏与显现过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简洁明了为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捉迷藏2.教学重点:感知物体隐藏与显现3.教学难点:描述物体隐藏与显现过程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说课稿设计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说课稿设计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说课稿设计如下:一、教材分析1. 内容简介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节《捉迷藏》。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捉迷藏”为背景,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情境图等多种方式呈现数学信息,旨在让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2. 教材处理(1)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教学重难点: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3)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4)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巩固训练、课堂总结。

二、学情分析1. 生活经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日常生活经验,对“捉迷藏”游戏有一定的了解。

2. 知识特征:学生已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和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3. 能力特征: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需要给予更多的时间和指导。

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2. 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五、教法学法1. 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

2. 学法: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5分钟)(1)复习8的进位加法。

(2)复习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3)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什么?2. 探究新知(15分钟)(1)展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用破十法、平十法、加减互逆法、数线图等方法计算十几减8。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4)全班交流,总结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3. 巩固训练(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和讲解。

202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202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教学课题:捉迷藏(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本节课教材借助学生熟悉的“捉迷藏”的情景,帮助学生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教材通过三个问题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退位减法。

二、说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的计算算理。

四、说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操作探究、合作交流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合作交流,学生的积极情感才能得到发展,启发式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学生课前准备:计数器、小棒20根教师准备:ppt课件,小棒。

五、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1、口答:9+6=10-3=7-2=9-5=19-10=2+9=10-9=9-1=9-9=6+7=2、开火车:1)8加几(2)8减几3)9加几6)9减几板块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请仔细看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你们喜欢捉迷藏吗?你们都是怎样玩捉迷藏的?今天我们一起去玩捉迷藏出示捉迷藏图片:引入课题:捉迷藏板块三、学习新知,自主探究1、课件出示主题图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信息?指名说一说图意:我们一共来了13人,现在只能看到8人了。

3、提出问题: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4、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2)列出算式:13-8=?(3)试一试,你会计算得数吗?13-8=55、小组内讨论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捉迷藏》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捉迷藏》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捉迷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隐藏和寻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材以游戏的形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玩游戏,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但在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捉迷藏游戏,体会隐藏和寻找的过程,提高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隐藏和寻找的过程,提高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教具、学具、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有趣的捉迷藏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捉迷藏的规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3.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游戏,体验隐藏和寻找的过程。

4.分享交流:学生汇报游戏结果,分享心得体会。

5.教学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寻找过程更加公平,引入数学知识。

6.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的重要性。

7.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捉迷藏的数学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成一张游戏场景图,图中包含隐藏和寻找的过程,以及相关的数学知识。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价其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2.学生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分享交流环节的表达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捉迷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捉迷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捉迷藏》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这一课时主要针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旨在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来理解和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知识。

本节课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和识别不同的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他们在数学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有趣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识别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让学生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识别,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空间想象力,以及将几何图形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以情境教学法为主,结合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捉迷藏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和识别游戏中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

3.巩固新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应用。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捉迷藏》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捉迷藏》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2 《捉迷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一章第二节。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隐藏和寻找的过程,从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材以游戏的形式引入,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加减法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对游戏有天然的喜爱,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一年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隐藏和寻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隐藏和寻找的过程。

2.教学难点:学生对加减法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隐藏和寻找过程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游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加减法的意义。

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捉迷藏》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教师讲解加减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隐藏和寻找的过程。

3.实际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实际体验隐藏和寻找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隐藏和寻找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5.巩固练习: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简洁明了为主,突出加减法的意义和隐藏寻找的过程。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2《捉迷藏》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2《捉迷藏》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2《捉迷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这一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一课第二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和理解图形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材以孩子们喜欢的捉迷藏游戏为背景,引入了图形的遮挡关系,使得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善于观察,喜欢动手操作,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然而,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和理解图形的遮挡关系,培养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和理解图形的遮挡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遮挡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法。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捉迷藏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法是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合作交流法是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捉迷藏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图形的遮挡关系,并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遮挡关系。

3.巩固:教师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巩固对图形遮挡关系的理解。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图形遮挡关系的重要性。

5.拓展:教师设计拓展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遮挡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宝安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捉迷藏》说课稿

宝安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捉迷藏》说课稿

宝安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捉迷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宝安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捉迷藏》是一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和理解“隐藏”和“被发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以孩子们喜爱的捉迷藏游戏为背景,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在学习本节课时,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还在培养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隐藏”和“被发现”的关系,掌握简单的隐藏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和总结隐藏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隐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有趣的捉迷藏小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动画中的隐藏规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发现和总结隐藏规律。

4.成果分享: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运用隐藏规律进行实际问题解答。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

可以设计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包括捉迷藏游戏、隐藏规律、实际应用等环节。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隐藏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捉迷藏》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捉迷藏》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捉迷藏》4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一课,主要围绕“位置”这一主题展开。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位置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位置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运用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概念描述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位置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位置概念;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捉迷藏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位置的规律。

如:通过移动物体,观察其位置的变化;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概念。

3.巩固:通过练习题和游戏,让学生运用位置概念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位置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寻找丢失的物品、描述物体的位置等。

5.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位置概念的重要性和运用。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数学说课稿《捉迷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数学说课稿《捉迷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数学说课稿《捉迷藏》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介绍了隐藏和寻找的基本概念。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隐藏和寻找的关系,掌握简单的隐藏和寻找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善于观察和发现,但对于隐藏和寻找的概念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隐藏和寻找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隐藏和寻找的概念,掌握简单的隐藏和寻找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隐藏和寻找的概念,掌握简单的隐藏和寻找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隐藏和寻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隐藏和寻找的概念。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游戏道具,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捉迷藏游戏,引出隐藏和寻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隐藏和寻找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隐藏和寻找的关系。

3.实例讲解: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隐藏和寻找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隐藏和寻找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隐藏和寻找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7.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隐藏和寻找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隐藏和寻找的概念和方法。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示或关键词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捉迷藏》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捉迷藏》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捉迷藏》2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感知和体验物体和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游戏的形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游戏有较高的兴趣。

但是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空间位置的初步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和理解物体和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参与捉迷藏游戏,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增强团队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感知和体验物体和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位置知识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捉迷藏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物体和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位置概念。

3.课堂游戏:教师学生进行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运用所学的位置知识。

4.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5.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物体和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捉迷藏(十几减8)》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捉迷藏(十几减8)》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捉迷藏(十几减8)》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十几减8)》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部分。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而本节课的内容,十几减8,是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一个特例,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前面学习的知识的巩固,也是对后面学习的知识的铺垫。

教材中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8的规律,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同时,教材还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十几减8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还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

同时,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游戏,对于有趣的活动他们会更加积极参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理解十几减8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运算。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十几减8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将采用游戏教学法和实际操作法。

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同时,我还会采用问答法和讲解法,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数学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捉迷藏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的操作,尝试计算十几减8的结果。

3.讲解:引导学生总结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讲解十几减8的计算过程。

4.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捉迷藏》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捉迷藏》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捉迷藏》2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一课,主要讲述了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通过隐藏和寻找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空间位置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这一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探究,从而达到对空间位置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位置感知能力,能够辨别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

但学生的空间位置感知能力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复杂的空间位置关系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此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位置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掌握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寻找隐藏物体的方法,提高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和探究,学生能够发现和总结空间位置的规律,培养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捉迷藏游戏,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掌握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寻找隐藏物体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和总结空间位置的规律,灵活运用规律进行寻找和隐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空间位置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探究新知
教法学法
3、巩固训练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4、课堂总结
六、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复习目的: 1、复习导入。 复习8的进位加法,十几减9的退
1、填一填。 8+( )=13
位减法,为本课学习十几减8退位减法 做好准备。
8+( )=15 8+( )=17
8+( )=12 8+( )=14
教学目标
2、探索新知 演示“破十法”,教师分析讲解其算理
讨论: 为什么要用10减8?
2、探索新知 演示“平十法”,教师分析讲解其算理
讨论: 为什么先减3?
2、探索新知
2、探索新知 回顾书本,再次感知三种不同算法。
破十法
平十法
加减互逆法
5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第一 条数线图,说一说13-8 是怎么减的?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第 二条数线图,说一说 13-8是怎么减的?
8+( )=16
教学重难点
2、算一算。
教法学法
15 - 9 = ()() ()
先算: 再算:
16 - 9 = ()() ()
先算: 再算: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2、探索新知(寻找情景图中数学信息)
1 、出示情境图,认真观察情景图,发现数学信息。
我们一共来了13个人,外面看见8个人。
2、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讲授法,谈话法 讨论法,演示法
小组合作
全班交流
六、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复习导入
复习8的进位加法,十几减9的退位减 法,为本课学习十几减8退位减法做好 准备。 学会用“破十法”“平十法”“加减互逆法” “数线图”这4种方法计算十几减8 运用不同方法计算十几减8,使学生熟 悉巩固本课知识。 明确“破十法”“平十法”“加减互逆法” “数线图”这4种计算方法的算理。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
自主探索“十几减8” 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难点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理解“十几减8”的算理
五、教法学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
学法
独立思考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从学生的 生活情境捉迷 藏出发,努力 挖掘学生身边 的学习资源。
三、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知识和技能 】:
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过程和方法】:
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 简单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巩固训练
3、巩固训练
从图中你获取了那些数学 信息? 根据信息,你能提一个数 学问题吗? 想一想:怎么列算式?
3、巩固训练
1、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 编一个数学故事吗? 2、请你根据信息提一个 数学问题。
3、想一想,怎么列算式?
六、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4、回顾总结,反思评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说课人:姚育梅
1
教材分析
2
3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4 5 6
7
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节P4、5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你感觉自己今天表现 如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七、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捉迷藏(十几减8)
已知:
一共有13个人玩游戏,外面看见8个人。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提问:
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13 - 8 =( )
1、破十法 2、平十法 3、加减互逆法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3、解决数学问题。
2、探索新知(明确情景图中数学信息)
2、探索新知
探索13-8的计算方法
13 - 8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可以用画图,计数器,用小棒摆一摆等不 同方法计算。然后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 法。 在学生汇报展示了自己的不同计算方 法后,教师重点讲解“破十法”“平十 法”“加减互逆法”“数线图法”这4种 计算方法。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能力特征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知识特征
学生已经能 熟练计算十几 减9,会用破十 法和平十法计 算退位减法。 本课继续延用 这两种方法计 算十几减8。
生活经验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年级的学生 动手能力还比 较薄弱。在用 小棒摆一摆时 需要多花时间 给孩子动手操 作,并与同桌 交流摆法。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十几减 9”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科书借助学生熟 悉的“捉迷藏”情景,帮助学生学习十几减8的计 算。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目 的是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学信息。 在教学时,既要提倡算法多样化,又要引导学生 在众多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学 习,乐于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