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游山西村》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游山西村》教案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这文苑中的一朵奇葩。
《游山西村》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词中的一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生动的描绘了农村丰收之年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之前学习的古诗词以写景状物为主,但对于诗词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有的则体会不深,因此要把关注点回归到情感教学中,综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了解诗歌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质疑讨论点拨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南宋时期有位能人,他文武双全,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同时他又是个爱国诗人,一生写下无数忧国忧民的诗篇。
他一度得到皇帝的赏识,入朝做了大官。
但却遭到朝中投降派的百般排挤,诬陷他终日赏花吟诗,不务正业。
于是,皇帝偏听了这些污蔑之言,罢免了他的官职。
怀着满腔的愤怒,他回到老家绍兴闲居。
一天,此人前往山西村拜访友人,友人及左邻右舍都热情地接待他,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
那淳朴的民风使他十分感动,于是诗兴大发,写下诗篇《游山西村》。
诗中有这样两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至今为我们啧啧称奇。
他是谁?二、知诗人,解诗题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传世。
游山西村-教案二篇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理解诗意,品读诗句。
3.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感受诗人陆游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能自主品读诗句,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把握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语: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最美丽的语言文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天地,欣赏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读诗明义1.读诗题,找信息。
2.学生初读诗歌,正音正字,把握朗读节奏。
三、品诗悟情1.你能说说陆游游玩山西村后的心情吗?你是从哪里发现的呢?(此环节旨在考查学生对诗句的深入理解,细读字词句加深感悟。
补充中国传统佳节的古诗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教师小结:从以上研读中,我们发现,陆游游玩的快乐,来源于山水的明丽、乡民的盛情以及民风的古朴。
而这一切,归根结底源自于他对这一片土地、这土地上的人民的热爱。
2.结合理解再读诗歌。
(配乐诵读)四、知人论诗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陆游或者他的诗歌。
出示陆游的爱国诗及生平。
2.再读诗歌,思考“从今若许闲乘月”中的“闲”,是不是诗人真正想要的?3.诗人虽被罢官却志犹存,你能从诗中找出这样的信念吗?(研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你从中还读出了怎样的哲理和感悟呢?结合生活实际写写你的感悟。
五、传经诵典学生学唱古诗。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用另一种形式诵读诗歌,传唱诗歌并最终能默写诗歌。
)结束语:经典诗歌需要传唱,中华文化值得传承。
让我们把这些美好的文化传承下去,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六、作业布置1.搜索陆游不同风格的诗词,进一步了解陆游。
2.另选一首陆游诗,尝试配乐演唱。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和反复朗读了解诗意。
2、通过拓展学习有关陆游的爱国诗篇,进一步感悟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3、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感悟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悲”的含义,体会陆游希望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借陆游的《游山西村》我们深入了解这个人物的思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体验的心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歌意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陆游的《游山西村》诗文本学习,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具体内容包括:
1.诗歌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游山西村》。
2.词语解析:掌握诗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如“疑”、“尽”、“又一村”等。
3.诗句解析: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
4.诗歌主题:探讨诗人陆游如何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热爱。
5.写作技巧:学习陆游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展现诗歌的艺术魅力。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代诗歌中意象的基本概念。意象是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寄托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它是诗歌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法,能够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导学案5-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课题:《古诗两首》课型:预习•展示备课人:
班级:七()组别:组号姓名:时间:月日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2、领会古诗、词意境的基础上赏析诗句。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陶冶美的情操。
《游山西村》本诗是一首律诗,律诗通常都是8句,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清平乐村居》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
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
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做词牌。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què)。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
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
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20 游山西村 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0 《游山西村》【教学目的】1、体味诗歌的内涵。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1、导入: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
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
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
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
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2、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
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
乾道八年,入四川宜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
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关山月》《书愤》《示儿》等篇均为世所传诵。
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游山西村》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镜湖的三山乡。
“山西村”即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3、《游山西村》赏析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
浑,酒水混浊,指酒的质量不好。
古人饮米酒,需要滤去酒酿(酒糟),方为清酒。
未经过滤的则为浊酒。
豚,是小猪。
足鸡豚,意谓鸡豚足。
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之《游山西村》导学案
游山西村1.易错字鸡豚(tún)叩门(kòu)腊(là)浑(hún)2.词语释义腊酒:腊月所酿的酒。
足鸡豚:菜肴丰足。
豚,小猪,诗中指猪肉。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古风:有古人之风度也。
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
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门:敲门。
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其诗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文题解说】陆游,也就是本文的作者游山西村。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
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
这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
诗人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游山西村这是一首记游诗,记录了诗人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古诗 学案游山西村
七年级语文(下)《游山西村》学案情境导入一、导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名句,语出《游山西村》。
山西村到底是怎样一番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呢?现在我们一同走进山西村。
二、解题: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
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
这道诗作于次年春。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
学习目标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反复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3.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学法指导学习古诗词,重在读。
首先是要学会“吟读”,即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
其次是“译读”,即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
第三是“背读”,即在理解诗歌内容及层次的基础上背诵。
第四是“说读”,即扩展诗意,对诗人说话,品味鉴赏,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境。
自主学习一、解释词语:1.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2.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足:足够,丰盛。
3.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5.箫鼓:吹箫打鼓6.追随:紧跟着。
7.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8.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9.若许:如果这样。
10.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11.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12.叩(kòu)门:敲门。
二、说出诗的大意: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学设计(1)
学生姓名:教课漫笔教课漫笔学习内容:《游山西村》课型新知预展课课标要求: 1、认识诗歌波及的重要诗人及文体知识;2、朗读古代诗词,能借助说明和工具书理解诗歌粗心;3、着重累积、感悟和运用;学习目标: 1、说出诗人的有关信息。
2、能正确有节奏的朗诵诗歌并背诵。
3、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峰回路转又一村”这一句,谈谈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1、朗诵诗歌并背诵 2 、经过品尝重要词句,谈谈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莫笑 / 农家 / 腊酒/ 浑,丰年 /留客/ 足/ 鸡豚。
一、知识贮备山重 / 水复 / 疑/ 无路,柳暗 /花明/ 又/ 一村。
作家作品箫鼓 / 追随 / 春社/ 近,衣冠 /朴实/ 古风 / 存。
从今 / 若许 / 闲/ 乘月,拄杖 / 无时/ 夜/ 敲门。
2 、细读诗歌,疏导文意。
(1)解说以下词语浑:豚:春社:冠:若许:无时: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粗心。
文体知识二、自主预习1 、初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用“/ ”画出停留。
游山西村陆游教课漫笔学习过程:三、合作研究1.请归纳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谈谈幸亏什么地方?3.“山重水复疑无路,峰回路转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以为人们会在什么状况下引用它?为何?4.颔联描绘了如何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四、梳理小结《游山西村》显现了一幅和平、丰饶的乡村风俗画卷,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神往之情。
五 . 达标检测1.《游山西村》选自 ________ ,作者是 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_朝有名诗人,现存诗 _____多首。
2.《游山西村》中描绘山西村古老朴实的风气风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 《游山西村》的千古名句是“”,写乡村一片富裕情形和农民热忱好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思疑无路可走,却又不测处体现出光明远景,(或:表现感觉疑惑时,忽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
统编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之《游山西村》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之《游山西村》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理解并掌握《游山西村》的诗意,能流畅朗读并背诵诗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学习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 理解并掌握诗歌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学生对“山”和“村”的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2. 介绍作者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理解诗歌情感做铺垫。
二、初读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纠正字音和节奏。
2. 提问学生对诗歌的整体印象和初步理解。
三、细读理解1. 分析诗歌的意象,如““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描绘的农村景象。
2. 讨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其寓言性,即人生困境中的希望和转机。
3. 分析诗人的感情变化,从““疑无路”到““又一村”,体现出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诵读体验1. 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验诗人的喜乐之情。
2. 小组内互相背诵,互相评价,提高记忆和理解。
五、拓展延伸1. 比较陆游的其他田园诗,探讨其对农村生活的独特情感。
2.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在面对困难时如何保持乐观和希望。
六、课堂小结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强调理解诗歌意象和情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欣赏诗歌的美。
【作业布置】1. 背诵并默写《游山西村》。
2. 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表达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和感悟。
【板书设计】游山西村陆游——农村景象描绘——人生困境与希望——乐观人生态度。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20.4.游山西村》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20.4.游山西村》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游山西村》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山西村的情景,赞美了山村的美景和村民的淳朴风俗。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对诗歌的基本格式和表达方式有一定了解。
但对于这首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可能还不够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体会诗人的情感。
4.能够运用诗歌中的句子进行仿写。
四. 教学重难点1.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诗中有一些生僻的词语和难懂的句子,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2.景物描写的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丰富多样,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体会诗人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合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诗中景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的解释。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然后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样的风景最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诗中景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山村的美景。
同时,板书课题《游山西村》。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然后,分组讨论诗中的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互相解释,教师进行解答。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翻译诗中的词语和句子,用自己的话解释。
教师进行点评,纠正错误。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体会诗人的情感。
例如,诗中提到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诗歌背景:介绍作者陆游及其创作背景,理解《游山西村》的文学地位和时代背景。
2.诗歌朗读:学会正确朗读《游山西村》,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词语解释:学习并掌握诗中出现的生僻字词,如“岑”、“峻”、“崎岖”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游山西村》的基本背景和诗歌大意。这首诗是陆游对山水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它体现了诗人深刻的自然感悟和对简朴生活的珍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诗中的具体描写。通过分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诗句,理解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的细腻笔触和深远意境。
在实践活动方面,诗歌朗读环节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他们能够通过朗读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然而,在讨论诗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时,学生的想象力似乎受到限制。为此,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入更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将诗歌与现实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1.加强对生僻字词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程度。
二、核心素养目标
《游山西村》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识,掌握并运用诗中的生僻字词。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诗句,提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和田园理想。
5.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诗歌朗读和拓展活动,锻炼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感悟。
(五西村》的背景、诗意、重点字词和艺术特色。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游山西村 教案初中
游山西村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游山西村》。
(2)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陆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从诗歌的标题、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等方面入手,解读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3)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3. 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和鉴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陆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吗?它出自哪首诗?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感悟诗歌意境,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6. 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
(2)写一篇关于《游山西村》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各个方面去理解和鉴赏,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1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阅读21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 陆游
《游山西村》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掌握《游山西村》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学习诗歌中的多音字、形近字、通假字等语言现象。
3. 理解并能够分析诗歌中的特殊句式和优美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逐段逐句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想象意境来感悟诗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引导学生学习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和坚持精神。
二、教学重点(一)诗歌内容的理解(二)诗歌语言特点的分析(三)诗歌情感的感悟三、教学难点(一)诗歌中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二)诗歌情感的深入体会和表达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引入主题通过展示山西村的风光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诗中所描绘的乡村美景。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身处这样的环境,会有怎样的感受和想法。
2. 作者简介,背景介绍简单介绍陆游的生平,强调其作为南宋爱国诗人的身份,以及这首诗作背后的历史背景。
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为理解诗歌内容打下基础。
3. 诗歌朗读,感受韵律引导学生齐声朗读《游山西村》,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语言的韵味。
4. 诗歌内容概览概述诗歌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可以引用诗歌中的名句,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5. 互动提问,激发思考提出问题,如“这首诗歌描绘了哪些乡村生活的场景?”、“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为深入学习诗歌内容做好铺垫。
(二)新课呈现1. 诗歌朗读与韵律体验同学们,我们首先来朗读一遍《游山西村》这首诗。
请大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在朗读时,可以试着体会诗人的情感,想象自己就是那位游历山西村的诗人。
朗读结束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这首诗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它的节奏和韵律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 逐句解析与生字生词学习我们逐句来解析这首诗。
游山西村-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游山西村-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游山西村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风貌;2.能够理解并运用“亲情”这一主题进行文本分析;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热身活动: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贵州省的地理位置、植被和气候;2.分析文本中的“亲情”主题,培养学生对于主题的感知和理解能力;3.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通过作文或小组互动,让学生深入思考“亲情”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口头询问: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游山西村”位于哪个省?2.这个村庄的气候特点是什么?3.在这个村庄,能看到哪些植被?(2)查阅资料:在自习课中,请学生查找与贵州地区相关的气候、地理位置和植被的资料。
2. 文本阅读与分析(1)整体阅读:先让学生拿起课本45-49页的故事《游山西村》,通读一遍,并重点关注文本的背景、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2)第二遍阅读:再次让学生阅读文本,着重关注“亲情”主题的线索和文本的情感体验。
(3)文本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寻找文本中反映“亲情”主题的细节和描写,并整理出《游山西村》所表达的“亲情”的特点。
3. 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1)个人写作: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理解的“亲情”主题,进行一篇短文的写作训练。
(2)小组讨论:将上述短文的内容进行同组同学之间的讨论,了解不同观点和写作方式。
四、教学反思本门课程通过让学生了解贵州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风貌,并引入“亲情”这一主题,进行文本分析和阅读理解的训练,旨在扩展学生的视野和提高阅读能力。
期望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亲情”这一主题的认知和感受,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的理解。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游山西村》教案
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漫游山村心情的表述。游村的感受如何呢?山村的迷人景色、村俗的朴实淳美,这些都给诗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今后怎么样呢?诗篇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如果说孟浩然诗的最后:“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露得非常直率,那么,陆游诗的结尾用笔则比较婉转,诗人吐露的意念是,今后倘有机会乘月明之夜外出闲游的话,我拄着拐杖会随时前来敲门叙谈。这一归结,点明了游村的诗题,而“夜叩门”与首句“农家”遥相呼应,不仅画面完整,而且更耐人寻味。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10)叩(kòu)门:敲门。
5.读懂诗意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
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
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
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
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二.整体感悟:了解诗歌大意。
3.朗读诗歌
游/山西/村
21.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案)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
游山西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腊酒浑、足鸡豚、无时”等重点词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地读古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疏通文意、联想、想象等,感受村民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的真挚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并尝试加以运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国农村的美。
农村的美美在山清水秀,美在农业丰收,美在农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同学们,你们想去这些美丽的地方旅游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北宋的爱国诗人陆游去游一游山西村。
二、初读感知1解读诗题(1)齐读标题(2)理解题意①师:山西村在什么地方?生:②师: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生:③师:这个诗题中重点字是哪一个?生:过渡:像这样在诗题中有重点字的古诗还有很多,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他重点突出的就是一个“归”,杜甫的《望岳》,重点突出的是“望”,我们今天所学的《游山西村》重点强调的就是一个“游”,是谁要去山西村游玩呢?(板书:陆游)2、介绍作者(1)生说师:对于陆游有哪些了解生(预设):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2)出示资料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一生处于国家动荡、人民苦难的时期。
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他才华横溢,创作了大量作品,他自己曾说:“六十万军阀万首诗”。
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他的诗歌有的描写田园风光,清新自然;有的书写爱国之情,豪迈奔放。
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师:还有吗?看,老师这儿也有一段陆游的介绍(ppt),咱们来一起看一看过渡:我们之前所学的《示儿》是一首爱国诗,那大家觉得今天所学的《游山西村》属于哪种类型呢?今天我们所学的游山西村就是一首纪游诗。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学设计(4)
游山西村教课目的:1、掌握生字词和词语解说。
2、掌握诗歌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诵课文并背诵。
3、品尝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教课要点难点:1、理解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峰回路转又一村”中所包含的真理。
2、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爱的方式说出诗的粗心,感悟诗的意境,理解诗句的真理,并加以运用。
教具安排:黑板板书、多媒体教课教课课时:一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1、让学生回想带“山”或“水”字的四字词语。
2、引出“山重水复”和“峰回路转”,并点明其出自同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峰回路转又一村”,进而导入新课《游山西村》。
二、介绍作者陆游( 1125 年— 1210 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一世勤劳创作,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和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豪放与杜甫的沉郁凄凉,尤以饱含爱国热忱对后代影响深远。
三、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 1167)早春,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早春,因在此前踊跃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战败后,遇到朝廷中主和投诚派的排斥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
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愁闷和激怒的感情交叉在一同,但是他其实不意气消沉。
他平生不渝啊爱国情绪怀,使他在乡村生活中感觉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类感觉倾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此诗即在故土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
四、学习新课1、先有感情朗诵课文,再听录音并注意停留和节奏。
2、累积生字词足鸡豚( tún)叩(kòu)门3、掌握重难点字词解说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足:足够,丰盛。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乞求丰产。
若许:假如这样。
无时:没有必定的时间,即随时。
敲门:敲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导学案部编版)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游山西村1.反复诵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名句中蕴含的哲理。
1.了解作者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_________,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_________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
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他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_________”,亦作“_________”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2.写作背景本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镜湖的三山乡。
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相比诈伪的官场而言,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让诗人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活动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1.谈话导入2.走近作者3.写作背景◆活动二:诵读诗歌,感受诗韵1.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师播放朗读录音,明确字音和朗读节奏。
3.抽查朗读,全班齐读诗歌,感受律诗的节奏和韵律。
4.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疏通诗意。
◆活动三:赏析诗句,理解诗情1.生再次朗读诗歌,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诗人游山西村时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赏析诗句,找出你认为写得妙的地方,进行赏析。
(3)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蕴含了怎样的哲理?(4)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游山西
村》学案
【课前预习】
一、解释下列词语:
1.腊酒: 2.足鸡豚(tún):
3.山重水复: 4.柳暗花明:
5.箫鼓: 6.追随:
7.春社: 8.古风存:
9.若许: 10.闲乘月:
11.无时: 12.叩(kòu)门:
二、说出这首诗的大意°
三.朗读诗歌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游山西村》选自,作者是,字,自号,朝著名诗人,现存诗多首°
2.《游山西村》的千古名句是“”;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的句子是“”°
二、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材的所见所闻°
答:
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古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答:
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名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
答:
【课后练习】
阅读《游山西村》完成下面的练习°
1.写农家朴实好客的句子:°《桃花源记》热情好客的句子:°孟浩然《过故人庄》热情好客的句子:
°
2.不仅反映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说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性诗句:
°既写景又含议论哲理的诗句:°描绘南宋农村风俗画的句子:°
3.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
°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5.请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你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事例°答:
6.展开想象,描绘出陆游《游山西村》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山村风光°要求:①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②符合诗歌的意境°③不少于60字°
答: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历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说说现在有什么含义?
答:
8.品读诗歌,展开想象,描绘诗人初来农家时见到的情景°(不超过100字)答:
9.你是怎样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答:
【试题链接】
一、(江苏省徐州市)阅读诗歌《游山西村》按要求回答问题°
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l 分)答:
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答:
二、(江苏省连云港市)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回答问题°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
答: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三、(浙江省温州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补充点评】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之情的自然流露°
2.【完成随感】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参考答案】
【课后练习】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 C
5. 略
6. 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浅唱慢吟淙淙穿行,草木你追我赶愈渐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渐依稀难认°正在迷茫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家农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顿觉豁然开朗°
7.常喻败中获胜、绝处逢生的喜悦°
8.开放性试题,要求:写出出场的人物(诗人和村民)、景物和场面(摆的酒席)等°
9.“山重水复”写地形复杂,变化无穷,“疑”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又一村”则写出作者的欣喜之情°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试题链接】
(一)1.( l 分)“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2.( 2 分)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每问各1 分,共2分.意对即可°)二、1.(3分)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1分);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2分)°(内容阐述1分;哲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2.(2分)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1分)的喜爱(向往)(1分)之情°
三、(2分)依恋(不舍、挽留)16.(2分)示例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示例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示例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