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
白居易《草》(又名《赋得古原草送别》)唐诗鉴赏
白居易《草》(又名《赋得古原草送别》)唐诗鉴赏《草》(又名《赋得古原草送别》)由白居易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古诗吧。
《草》(又名《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草》【注解】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唐以后成为科举试士诗的一体。
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草木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年。
枯:枯萎。
荣:茂盛。
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王孙:贵族,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萋萋:茂盛的样子。
这两句借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
《草》【韵译】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草》【评析】《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题《草》。
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这种作法起源于“应制诗”,后来广泛用于科举“试帖诗”。
此诗为作者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作,所以也加了“赋得”二字。
“又送”两句诗意,本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此诗直观是对自然演变的描写,但含意深刻,常用以比喻进步的东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传说自居易十六岁时由江南到长安(即今天的西安)考举人,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谒当时的大名士顾况。
顾看看他的姓名,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正贵,在这里居住可不太容易啊!”及至披阅白居易的诗,读到这首《古原草》,不由得赞叹道:“能做出这样的诗语,居亦易矣!”白居易从此名声大振(见张固《幽闲鼓吹》)。
唐人的咏物诗,往往仅在最后一句才能见到作者的本意。
白居易一向提倡作诗要通俗易懂,但也不反对用隐喻的办法。
《古原草》这首诗题目标有“送别”二字,很显然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篇。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原文及鉴赏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原文及鉴赏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原文及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处】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古原上的芳草,生长得茂盛,每年它都有一次枯谢,每年它都有一次繁荣。
野火能烧尽它的躯体,却烧不死它的生命,当春风吹来的时候,它就顽强地新生。
【全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解题】此诗相传为白居易十六岁时所作,并以此诗在长安谒见顾况,顾为之延誉而声名大振(见《唐摭言》卷七、《旧唐书》本传、《幽闲鼓吹》等),实不可能。
因白居易十六岁时在江南,未至长安。
赋得:赋诗得到某题目之意。
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及应制之作和诗人集会分题之诗多于题前冠以“赋得”二字。
被指定题材、主题的“试帖诗”及即景赋诗者亦往往冠“赋得”二字。
古原:古代著名的平原。
全诗用《楚辞·招隐士》意象,以比兴手法,由春草而及送别情怀。
其中颔联二句,描写春草顽强的生命力,富有哲理,历来传为名句。
【鉴赏】从诗题看,这是一首预先定下题目的诗作。
因为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按例要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但就是这样一首颇受限制的遵题之作,却成了白居易少年时代的成名作,成了名重一时并传诵千古的佳制。
限题作诗,其所写之事本不必真有。
然在诗人笔下,那一幅芳草萋萋、古原送别的情景,却表现得十分真切。
首句“离离原上草”,写眼前景,出语坦易。
其功用,却未可轻看。
它既扣紧题面“古原草”,又极简炼地交待出送别的特定环境与时序:古原之上,青草茂盛,不正是一派春天的景象么?接下去,诗人没有进一步刻画渲染古原春草,却掉转笔锋,去揭示原草的生长规律:秋枯春荣,年年踵接,岁岁循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意思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意思“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1、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2、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子3、枯:枯萎4、荣:繁荣茂盛【翻译】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
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
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
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鉴赏】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
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
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
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
“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
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
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
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
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
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
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
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
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
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c/1072htm,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及赏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及赏析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注释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
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
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
荣,茂盛。
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
远芳:草香远播。
侵,侵占,长满。
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创作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8年),作者当时只有十六岁。
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赏析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注释及译文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赋(fù)得:按照预先定下的题目写诗。
离离:繁多、茂盛的样子。
枯:草木凋谢。
荣:草木茂盛。
晴翠:这里指阳光下的绿草。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泛指远行的人。
萋萋:茂盛的样子。
【大意】
广袤的荒原上长满了茂密的野草;年年岁岁,那潇潇的春雨染绿了它们,凛冽的秋风又吹得它们满身枯黄。
燎原的野火有时将野草烧得焦枯,然而到来年春天,在和煦(xù)的春风中,青草依旧是满眼的浓绿,几乎遮没了荒原上的道路;沐浴着阳光的小草宛若绿色的地毯,一直铺向那荒废的古城边。
在这样美好的时日,却要送别朋友,怎不令我伤感? 就连那茂盛的芳草,仿佛也满含着离别的忧愁。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全诗及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全诗及赏析【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出处】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古老原野上的草繁盛茂密,一年之中,一度枯萎,又再次繁荣。
离离:野草繁盛的样子。
荣:茂盛。
【赏析】离离,新苗细软的样子。
高原上的纤纤野草,一年一度地枯萎和返青。
语出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比喻事物的生生不已。
◇张报先生,这一棵受过折磨而坚贞于祖国的野草啊! 会在那祖国奋进的大地和高岗上,永远一片青葱!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我会用此心的滴水,去学习您,去灌溉您,愿您永生! (王禹时《离离野草送张报》,《光明日报》 1996年3月6日)【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野草茂盛或枯荣交替。
[例]但那漫山遍野莹莹的野草,却使我心旷神怡,如痴如迷。
这不仅是因自小熟读过白居易的那首脍炙人口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的诗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草的奋发,有所求又无所求的精神惹得我注意上了草,爱上了草。
(陈枫《洪山草》)二、用以形容生物的兴衰循环。
[例]花开花谢,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动植物各自完成自身的生命循环圈,本无所谓忧伤,也无所谓悲哀。
(赵鑫珊《我和〈夏天最后一朵玫瑰〉》)【全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1.按科场考试规定,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
2.离离:草木繁茂。
3.芳:指青草。
4.萋萋(音qi):草盛貌。
此句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意。
王孙:贵族。
这里借指被送的友人。
【全诗赏析】白居易是位早熟的诗人,写这首诗时他才16岁。
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前冠有“赋得”二字,古代称作“赋得体”。
所谓“赋得”,是指限定某一诗题来作诗,作这种诗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朋友间欢聚或送别时,指定一个题目,人各赋诗,以发抒情怀; 一种是应考之作,是由考官指定诗题,士子按题作诗,也例在题前加“赋得”二字。
离离原草一岁一枯荣全诗的意思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赋得体的诗,即借用古人的诗句或成语作为题目来写诗。
一、这首诗的意思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天到又长得繁茂。
诗人用这样的景象来表达对离别的朋友的不舍和感慨。
二、这首诗按词语来做解析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原上:原野上。
草:指野草。
一岁:一年。
一枯荣:一次枯萎,一次茂盛。
野火:指农民烧荒的火。
烧不尽:不能烧光。
春风:春天的风。
吹又生:吹动后又长出新芽。
远芳:远处的芳香。
侵古道:侵占了古老的道路。
晴翠:晴朗的绿色。
接荒城:连着荒凉的城池。
又送王孙去:又送别贵族或达官贵人离开。
萋萋:形容青草茂盛的样子,也形容离别的悲伤情绪。
满别情:充满了离别的情感。
三、这首诗的历史背景白居易在贞元三年(787年)写作,当时他十六岁,还未中进士,正在准备科举考试。
这是一首赋得体的诗,即按照给定的题目和韵脚写的诗。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成名作之一,后来他拿着这首诗拜访了当时的名诗人顾况,得到了他的赞赏和推荐。
四、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这首诗据说白居易是在送别一位友人时写出这首诗的,他用野草的生命力来比喻友情的坚贞不渝。
这位友人可能是一位贵族或官员,因为诗中称他为“王孙”。
五、当时诗人的心情诗人的心情是悲伤和不舍的,他对友人的离别感到惋惜和惆怅,他用“萋萋”一词来形容自己的离别情感,既指青草茂盛,又指悲哀难忘。
六、诗人想表达什么他想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友情的珍惜和歌颂,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慨和敬畏。
他用野草作为比喻,既显示了自己的谦逊和平民意识,又显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气魄。
七、诗人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注释及简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词释义】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按惯例要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古原:古原野。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荣:茂盛。
远芳:草香远播。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这里指离定远游的友人。
枯:枯萎。
晴翠:阳光下翠绿的野草。
萋萋:青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古诗今译】茂盛的野草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
熊熊野火不能将它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生命。
草香无边弥漫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接远处荒城。
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游,春草茂盛好像满含深情。
【名句赏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白居易十六岁的作品,也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他历来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无所寄托的作品,在这诗中诗人将春草和送别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句紧扣题目,写出眼前景色,同时又交待出送别时的特定环境:古原上青草茂盛,正是一派春日景象。
第二句进一步写出原上野草的的生长规律,暗寓深长的感叹。
三、四两句由上句生发开来,歌颂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
野火虽烧而“不尽”,春风吹过则“又生”,野火之貌似强大,春风之温润强劲,春草之顽强坚韧,作者仅用十个字就精炼地表现了出来,从而使这两句诗成为寓意深刻、极富哲理的名句。
五、六两句进一步描写春草的勃勃生机:生机的野草的芳香播散在古老的道路上,阳光下的绿色一望无际,远远连接着荒凉的古城。
“侵”、“接”二字用得生动形象,十分精当。
最后两句补足“送别”之意,感情深沉而并不悲伤,是意味深长的绝好结尾。
甲乙判白居易原文及译文
甲乙判白居易原文及译文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古老的原野上,草木生长枯萎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野火虽然能够将草木烧尽,但春风吹来又会重新生长。
茂盛的芳草甚至侵入了古老的道路,绿色的草地也与荒废的城池相连。
诗人又一次送别王孙,心中充满了别离的情感。
以下是《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一种译文:
离离原上草,一年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满怀别离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生命的轮回和人与自然的交融之美。
白居易以简洁清新的语言,展现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自然的赞美,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及注释】1、离离:繁盛的样子。
2、原:原野。
3、荣:繁盛。
4、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
远芳:牵连一片的草。
5、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
6、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
王孙:贵族。
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
萋萋:草盛的`样子。
【赏析】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
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
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
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作者
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作者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作者是白居易。
全诗及译文如下:
《草》
诗人: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翻译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古原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昌荣。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扩展资料
全诗如下: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全诗怎么翻译
古原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昌荣。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遍地滋生。
远处的春草侵占了古道,阳光下的绿色连着荒城。
我又在这里送友人远去,萋萋芳草尽是离别之情。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全诗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被称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这首诗通过描写古原的野草,从而抒发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前四句侧重在描写野草是生命力顽强且旺盛,诗人紧扣野草斩不尽锄不绝的特点,从“野火烧不尽”的角度来表现野草极强的生命力,使得野草的`生命力得到境界的提升,“春风吹又生”即表现出野草在春天受到春风吹拂又可以生长蔓延,文字朴素但是却直击人心。
而在尾句又紧扣送别主题,诗人在萋萋芳草的场景下送别友人,更显惆怅与不舍,将离别的不舍之情都寄托在每一片草叶上,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朋友的真情。
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及原文
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及原文离离原上草是哪首诗的诗词?想学习的考生可以来看看,下面由小编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及原文”,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离离原上草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原句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写了古原上茂盛的小草,每年经历一次枯荣,写出了野草春荣秋枯、岁岁不熄的生长规律。
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的意思是:古原上茂盛的青草,一年经历一次春荣秋枯。
野火烧不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过,又是一片青青草原。
远处的野草蔓延到古老的驿道之上,草原明丽翠绿连接这荒老的古城。
再一次送别老朋友,茂盛的野草也充满依依惜别之情。
相传这首诗是白居易16岁时参加科举考试所写的一首应试诗。
这首诗通过描写古原上茂盛的野草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
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
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
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及原文
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及原文离离原上草是哪首诗的诗词?想学习的考生可以来看看,下面由小编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及原文”,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离离原上草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原句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写了古原上茂盛的小草,每年经历一次枯荣,写出了野草春荣秋枯、岁岁不熄的生长规律。
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的意思是:古原上茂盛的青草,一年经历一次春荣秋枯。
野火烧不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过,又是一片青青草原。
远处的野草蔓延到古老的驿道之上,草原明丽翠绿连接这荒老的古城。
再一次送别老朋友,茂盛的野草也充满依依惜别之情。
相传这首诗是白居易16岁时参加科举考试所写的一首应试诗。
这首诗通过描写古原上茂盛的野草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
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
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
草古诗原文
草古诗原文
诗人白居易,描写了草的生长特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下面是草古诗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赏析】
前两句:以朴实的语言,极其自然地叙述了古原草的茂密景象和它的生长规律。
“一岁一枯荣”道出草的生长规律,诗人没有写草“荣-----枯”,而是写成“枯----荣”,强调了草强大的生命力,描绘出草生生不息的景象,为下文蓄势。
后两句:从草的枯荣这一自然现象生发开来,着重写了野草生命力的顽强,成为千古绝唱。
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及原文
离离原上草是哪首诗的诗词?想学习的考生可以来看看,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及原文”,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及原文离离原上草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原句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写了古原上茂盛的小草,每年经历一次枯荣,写出了野草春荣秋枯、岁岁不熄的生长规律。
原文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的意思是:古原上茂盛的青草,一年经历一次春荣秋枯。
野火烧不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过,又是一片青青草原。
远处的野草蔓延到古老的驿道之上,草原明丽翠绿连接这荒老的古城。
再一次送别老朋友,茂盛的野草也充满依依惜别之情。
相传这首诗是白居易16岁时参加科举考试所写的一首应试诗。
这首诗通过描写古原上茂盛的野草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
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
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离离原上草
作者:厄鱼
来源:《散文诗世界》2019年第06期
鸟是一种古老的技艺,鱼是一支漂泊的竹筏,马是一双平行于地平线上的痛苦的赤足,而青草,生于春日的原上,是生长于大地的鹿骨。
冬日的雪被春风铲尽,吹来了许多,也吹去了很多。
吹醒了贪睡的鹌鹑,它在冬日的行动滴水不漏
远行的人开始失去赋予她永恒姓氏的村庄,语言与炊烟越吹越细,但失去的远远不够,而几何形状的燕子亲自献给你激情的口语,我替你去完成宽阔的睡眠。
大多数的梦是短暂的,蓝色一般的短促,来不及和熟识的事物碰壁。
就如同流水不能够爱上它吻过的石头。
天空是复制的大海,一朵接一朵的白云,是英雄的袍子。
一个人钟情于望向山丘的人,颇为辛酸。
一个终日被反复思考的果实,必将在下一个秋日熟透。
盡管,有些草失去了原野的邮箱,成了流浪的孤独,杳无音讯,但她们依然被清晨的露水和南雁所引来晚霞深爱着。
有些事物终将会成为病树。
而必定有更多的绿色去覆盖余下的灰烬。
许多时候,羊群不光只为低头吃草,而大多数仅仅只为擦试某个人脸上的失望般的血迹,当我不再叙述梯形一般的遥远,我便回到多情的春日,孤鸟与落日忙于往返。
绿草围着月亮舞蹈,富有激情的焰火。
鹧鸪合上了翅膀,没有一鸣惊人,悲伤的镜子照亮的是一双寂静的婴儿,她们在原上生活,风在冷冷地抒情,一束又一束光掘进了晶莹的煤炭,仅仅为了更茂盛。
原上也有许多张失而复得的脸,也有许多通彻的陡途,多一半的生物在繁殖。
根须用嘴辩识一粒不为人所热爱的盐,它们在为着一滩鸽子的泪水而融化,味道弥新。
木头,使一颗厌倦流水的心脏获得了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