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新课改的认识和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新课改的认识和实践

——兼谈《大河文明》一课的教学

民立中学张继英

一、教学新理念

高中历史学科二期课改已进入第三个年头。课程的改革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积累和建构,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为目标,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建立起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与此相对应,必然对教师的角色定位、观念方法提出新的要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的提倡,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新课程的实施和新理念的应用,在操作层面上,为每一个老师带来极大的挑战。笔者以高中历史实验本第一学期第4课《大河文明》为例,谈谈几年课改中关于课堂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二、一个案例

《大河文明》一课共两目:“东方村社”及“中央集权”。教学过程围绕如何理解大河文明的主要特征及形成特征的原因开展。“东方村社”作为历史专业名词,较难理解,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将教材重新调整为两部分——生活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学生通过大量图片资料了解各大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及文物考古情况,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古代大河流域的居民,你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会遇到怎样的困难甚至威胁?”“应该建立怎样的国家进行管理?”由学生根据考古情况进行特征讨论。这里采用了研究学习的方式,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由学生尝试通过信息的分析与处理,交流与表达等活动来大致复原历史,从中获取知识技能,培养论从史出的科学态度。

案例片段:

师:这里我们要来探讨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古代大河流域的居民,你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请注意给出的提示:食物来源、劳动工具及方式、居住方式、人际关系、财产问题、与外界的来往等。根据刚才大家所了解的各流域的地理环境和看到的考古文物,看看同学们是否能复原古代大河流域的历史面貌。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时,由课代表当“小老师”在黑板上归纳同学们的想法)生:我们的食物来源是耕种得来的粮食。因为大河流域土地肥沃,可以靠河水进行灌溉。而且在出土文物中各地都出现了农耕的工具。

师:有没有别的想法?

生:我们会捕鱼吃,因为在河边生活。还可以进行狩猎。

师:好的,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家观察很仔细。那么是以什么为主要的谋生方式呢?

生:耕作。因为来源比较稳定,而且可以控制。我们不可能靠吃鱼来过日子啊。(笑)

师:大家是否都同意以农耕为主的观点?

生:同意。

师:好的,请课代表写上。(课代表板书:农耕)那么劳动工具和劳动方式如何?有没有分工?

生:使用金属工具。有分工,男女分工,男的干重活粗活,女的干细活轻活。

师:哦,男耕女织的和谐景象是吧?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点头,笑;课代表板书:男耕女织)

生:行业有分工,有的种地,有的织布,有的冶铁,有的做陶器等等。

师:就是说,大河流域由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划分,而且手工业也更具体化专业化,是吗?这里问一句,这种行业的细分谁怎么会出现的呢?

生:生产力的发展、工具的改进。

师:很好。再来看大河流域的居住方式是怎样的?

生:群居

师:为什么?怎样群居?是一群人生活在一个空间里吗?请大家注意我们已学过的内容,人类已进入文明社会。还有刚才大家看到的大河流域遗址情况。

生:以家庭为单位,几十户或百来户人家住在一起,这样更能抵御灾害。前面也看到过古苏美尔人的群雕像,说明出现家庭的概念。而且遗址中也是很多户人家聚居在一起。

师:很有考古学家的风范,也就是说同学们都认为大河流域的居民是以家庭的形式聚族而居在一起,形成一个个——

生:村庄。

(示意课代表板书:村落)

师:好的,那么这些村落是固定的的吗?

生:是的,人们定居,因为不能背着土地到处跑,而且有房屋建筑了,需要稳定。师:好的,大家同意这个观点吗?

生:我们认为不固定,因为早期人们不懂得养护土地,往往耕作一两年后就不能再使用了,所以会不断迁徙。

生:我们也认为不固定,因为在河流边上生活,经常会有洪水泛滥,会根据洪水泛滥的情况而迁徙。

师:大家都想得很周到,请问,会不会频繁的迁徙呢?同学们都同意大河流域以农耕为主,考虑一下农耕的特性。

生:是定居。因为农业耕作从播种到收割需要周期性的时间,不能频繁迁徙。

师:是的。但的确存在同学们说的情况。早期不懂得如何进行土地的养护,采取新石器时代保留的“刀耕火种”的农业方式,用斧砍伐地面上的草木,晒干后焚烧,经火烧后的土地变松,不翻地,利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一般中一年后易地而种。随着人们生产经验的积累,生产工具的改进,就不须如此了。洪水泛滥带来的迁徙也的确存在,如何解决,之后会专门讨论。农业耕作需要稳定,所以一般情况下采取定居的方式。(课代表板书:定居)再来看人与人的关系、财产问题如何?

生:出现不平等了,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实行私有制。

师:那么在村落中,河流、森林等是私有还是公有呢?

生:私有,归统治者

生:公有,河流怎么可能归依个人所有呢。

师:在大河流域的村落中,河流森林等师归村社成员公有,大家共同使用的。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有可以说是属于国有。中国古代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就属于统治者了。再请问这些村落与外界往来多不多呢?

生:不多,因为地理环境不方便。

师:有河流为什么不方便呢?

生:我们认为没有需要,因为可以自给自足。

生:我们认为与外界的交往会很多,因为地理环境交通便利,可以通过贸易使自己得到更多的东西。

师:很有道理,那么这种与外界的交往是否是大河流域居民必需的生活部分?刚才两种不同的意见,大家支持哪一种呢?

生:我们认为,大河流域居民不需要经常与外界交往,因为可以自给自足,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商业繁荣以后,才会想到与外界往来。

师:非常好,(课代表板书:河流、森林公有,与外界交往不多)同学们刚才完成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探究过程,通过不断的提问和思考,寻找前因后果,提取重要信息,复原历史事实。我们的课代表也非常厉害,将大家的回答归纳整理的很简练。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没有发现,所有的结论,大河流域生产生活方式的所有特征,都来自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地理环境——河流平原。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大河流域的生产生活呈现出刚才同学们所说的独有的特征。(归纳大河流域生产生活特征,进入下一个环节)

这是《大河文明》第一课时教学中的一个片断,通过创设情境,逐次引导,讨论研究得出结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通过小组的讨论,相互启发,从接受变为探究。教师在研究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把本来就应该让学生分析、总结、归纳、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来解决,使学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