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与职业安全课件

合集下载

《标准预防措施》课件

《标准预防措施》课件

《标准预防措施》ppt课件汇报人:日期:•标准预防措施概述•标准预防措施的具体内容•标准预防措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目录•标准预防措施的执行与监督•标准预防措施的挑战与对策•标准预防措施的发展趋势与展望01标准预防措施概述标准预防措施是指在医疗保健及相关职业活动中,为防止病原体传播而采取的一系列基本预防控制措施。

定义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和其他人群免受病原体传播的风险,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目的定义与目的标准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医疗操作过程中的感染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保障医疗质量保护医务人员促进公共卫生通过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医务人员能够减少自身感染的风险,保障职业安全。

标准预防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控制病原体的传播,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030201预防措施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随着艾滋病等传染病的流行,美国等国家开始制定并实施标准预防措施。

初步建立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对疾病认识的深入,标准预防措施不断得到完善和更新。

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采纳和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并将其纳入国家卫生政策和法规。

国际推广标准预防措施的发展历程02标准预防措施的具体内容手卫生洗手设施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包括水池、消毒液和干燥设备。

洗手方法指导员工正确掌握六步洗手法,确保洗手时间不少于15秒。

手部消毒在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品后,及时使用手部消毒液进行消毒。

根据暴露风险选择合适的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口罩在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品时,使用一次性手套进行保护。

手套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物品时,穿好防护服,确保全身覆盖。

防护服防护用品的使用空气净化与消毒使用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消毒措施定期对物体表面、地面、空气等进行消毒,使用合适的消毒液和消毒方法。

专用容器使用专用容器对医疗废物进行存放,确保容器密闭、防渗漏。

分类收集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如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等。

运输与处置由专业机构对医疗废物进行运输和处置,确保废物得到安全处理。

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

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

防静电手套
防止手部因静电而受到损 伤。
足部保护
安全鞋
01
防止脚部受到坠落物、重物掉落等伤害。
防静电鞋
02
防止脚部因静电而受到损伤。
防水鞋
03
在潮湿环境下保护脚部不受水分和化学物质的侵害。
02
职业安全防护
机械伤害防护
识别危险源
识别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和操作过程中可 能出现的危险动作。
定期维护和检查
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的频次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安全巡查。
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01
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 的重要性
及时报告事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减 少事故损失。
02
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 的内容
包括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原因、 人员伤亡情况等,以及采取的应急救 援措施和事故处理结果等。
电击伤害应急处理
立即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工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观察呼吸和心跳情况,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报告上级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化学物品伤害应急处理
1
立即离开现场,向上风向转移,防止吸入有毒 气体。
2
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和眼睛,并拨打 120急救电话。
3
听从医生建议,可能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和检查 。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 正常运转。
使用安全装置
使用安全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机械伤害的 发生。
安全操作培训
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他们 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电击伤害防护
接地保护
确保电气设备正确接地,以防止电 击伤害。
绝缘保护
使用绝缘材料和绝缘设备,以防止 电击伤害。

职业安全与防护PPT课件

职业安全与防护PPT课件
分离输液器时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收拾手术污物锐器伤的常见原因系统连接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洗手带手套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不要直接传递锐器伤的预防1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锐器伤的预防2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应用重新盖帽装置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使用处禁止双手重新盖帽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最后一剂疫苗接种12个月后检测病毒抗体hcv如想早期诊断4周6周后检测hcvrnahcvrna专科抗病毒治疗
19
标准预防的措施
手卫生 PPE:口罩、手套、面罩、护目镜、隔离衣、
防水围裙、防水鞋、帽子等 安全注射/小心处置锐器 污染物品的及时、正确地处理
可复用物品处理:CSSD 医疗废物
环境控制
20
手卫生真的有 那么重要吗?
21
洗手
22
基本概念
手卫生(hand hygiene):
洗手: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 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42
空气隔离(1%)
目的:预防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直径小于5m 常见疾病:麻疹、SARS、水痘与肺结核等 措施:
通风的单间,尽可能使用负压,房间每小时换气至少 6次
医务人员使用专门的口罩(N95口罩)等高效型口罩 病人呆在隔离室,必须外出戴口罩 室内空气排除前,应经高效过滤处理
43
飞沫隔离(9%)
目的:预防经飞沫传播的疾病,直径多大于5m 常见疾病:流感、SARS、百日咳、猩红热等 措施:
患者入住隔离室,限制活动 同一病种可同居一室,床间距离不应少于1米 工作人员带外科口罩 房间空气不必专门处理

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PPT课件

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PPT课件
对所有被认为可能有病原微生物的患者的血液、 体液等均应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普遍性原则
应尽量减少使用锐利器械,用过的针头和注射 器应及时处理,避免再次使用
减少利器使用原则
防止循环传播原则
为有效防止病原体传播,医务人员的手和一般 用品不能用于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
液和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
措施
定期检查防护设施是否完好,及时维修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合理布局
合理布局工作环境,减少员工与有害物质的接触机会。
定期健康检查与监测
01 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 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02 监测职业暴露
通过监测职业暴露,了解暴露的来源 和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 暴露风险。
情绪影响
职业暴露可能给工作人员带来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 绪,进而影响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社会经济负 担
01
经济损失
职业暴露会导致劳动者工作效率下 降,甚至因病提前离职,给企业带 来经济损失。
02
健康负担
职业暴露会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造 成损害,增加医疗支出和降低生活 质量。
03
标准预防的原则 与措施
原则
按照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或者使 用速干手消毒剂。
在有可能产生飞沫的环境中,如病 人诊疗、护理、尸体料理等,佩戴 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患者或污 染物品后,应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实施手卫生
实施呼吸道卫生
实施接触隔离
04
标准预防在实践 中的应用
医务人员的标准预防
01
洗手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避免 交叉感染。
职业暴露与标 准预防PPT

标准预防与职业安全防护ppt

标准预防与职业安全防护ppt
对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应实行分类管理,严格控制 化学品泄漏和污染。
个人防护
操作人员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 眼镜、防护手套等,以保护身体免受化学品的伤害。
通风设施
工作场所应设置通风设施,如排风扇、空调等,以保持空气流通, 避免因化学品导致的中毒和其他健康问题。
05
防止交叉感染是指采取一系列 措施,以减少病原体在患者、 医护人员和环境中传播的风险 。这包括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使用防护用品、清洁和消毒 表面等措施。
在接触患者时,应遵循正确的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避免直 接接触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 同时,应注意使用一次性手套 、隔离衣等防护用品,并遵循 正确的使用方法。
企业社会责任
强化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开展安全培训、宣传等活 动,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氛围。
落实责任制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职业安全防护中的职责和 义务。通过落实责任制,确保每个员工都能认真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共同维护 企业的安全生产。
法规变化
更加严格的处罚制度
随着国家对职业安全防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法规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也将更加严格。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确保遵守相关法规,避免因违法行 为带来的严重后果。
更加完善的技术标准
为了提高职业安全防护的水平,相关法规将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企业需要 关注技术标准的更新,确保所采用的技术符合最新的法规要求。
特点
标准预防针对的是所有的病人,不仅仅是已知患有传染病的 病人,它强调在接触病人的任何时候都需要采取严格的防护 措施。
标准预防的重要性
1 2

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
34
常见的经血传播的疾病
目前,医院内经血传播的主要病毒 性疾病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 滋病等20多种疾病。
HBV 6-30%, HCV 3-10%, HIV 0.3%。
35
体液中的HIV
血液 18,000
精液 11,,000
唾液 1
每毫升中HIV病毒颗粒平均数
3、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 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 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 手消毒。
4
标准预防操作原则
4、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 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 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 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 ,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普通病人:标准预防 免疫力低下病人:标准预防+保护性隔离 传染病人:标准预防+传染病分级隔离 多重耐药病人:标准预防+接触传播隔离
39
职业暴露不属于职业病, 职业防护工作任重道远! THANK YOU!
40
25
空气传播隔离
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 粒—气溶胶来传播的方式。这种微粒 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并可随气 流漂浮到较远处,所以可造成多人感 染,甚至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26
空气传播隔离技术
单人房间、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 和通风设备以防止空气传播。 医务人员和进入该环境的人员应 使用呼吸道保护装置。
◆ 即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 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 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 和飞沫隔离。
3
标准预防操作原则
1、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诊断、治疗 、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不论患者是否确 诊或可疑感染传染病,都要采取标准预防 。

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ppt

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ppt

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日益增强, 全民安全素质不断提高。
政府对职业安全防护的监管力 度不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逐 渐深入。
职业安全防护领域面临不断变 化的挑战和风险,需要加强应 对和防范能力。
06
结论
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的成果总结
总结了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 的实践经验,包括实施背景、意 义和目的,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问
响应程序
对应急预案中的各种突发事件,应明确响应程序及责任人,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 迅速、有效地组织应对。
事故报告与调查
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并记录事故情况,包括事 故时间、地点、原因、影响等信息。
事故调查
对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总结教训,提出改进 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023
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 ppt
目录
• 引言 • 标准预防措施 • 职业安全防护体系 • 安全事故应对及案例分析 • 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的未来发展 • 结论
01
引言
标准预防的概念和重要性
标准预防是指针对医院内可能出现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的一 系列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防护用品的使用、环境清洁与 消毒、患者隔离等。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加强员工之间的安全意识宣传和教育。
特殊预防措施
对危险源进行排查和限制。 对接触有害因素人员进行及时治疗和健康监护。
对可能出现的职业病危害进行预测和预防。
对高温、高噪声、高振动等特殊作业环境进行检测和 控制。
预防性维护保养
定期对设备、仪器等进行检查、保养和维护。 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定期清洗和更换。
力。
加大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 动职业安全防护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改

标准预防PPT幻灯片课件

标准预防PPT幻灯片课件

05
标准预防的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影响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
提高医疗保健工作的效率,减少与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接触, 降低感染传播的风险。
远程医疗
方便患者接受治疗,减少医院和诊所的访问次数,降低交叉感染 的风险。
智能传感器和监控设备
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和环境变化,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感染传 播的可能性。
等,确保自身健康。
培训与教育
03
医护人员应当接受标准预防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防护意识
和能力。
防止医院感染的措施
手卫生
医院应当提供充足的手卫生设施,如洗手液、干 手器等,并鼓励医护人员勤洗手。
防护用品的使用
医护人员应当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 、护目镜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空气消毒
医院应当提供有效的空气消毒设施,如紫外线灯 、空气净化器等,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
标准预防ppt幻灯片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标准预防概述 • 标准预防的措施与实施 • 标准预防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 标准预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标准预防的未来发义与重要性
定义
标准预防是指将所有患者假定为潜在传染源,通过采取一系 列防护措施,防止疾病通过医患之间的传播。
详细描述
手卫生包括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医护人 员必须清洁双手,以减少细菌传播和感染的风险。手卫生设备应方便易得,并鼓 励医护人员频繁进行手卫生。
防护用品的使用
总结词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可以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感染。
详细描述
根据标准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正确佩戴手套、口罩、防护 眼镜、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 物等高风险物质时,必须使用防护用品。同时,应定期检查 防护用品是否完好,以确保其有效性。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ppt幻灯片课件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ppt幻灯片课件
如血液等溅入口腔、眼睛等粘膜:应当用生理盐水或清
水反复长时间冲洗。禁止用氯霉素等眼药水冲洗。
如发生皮肤针刺等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 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
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在冲洗伤口后,
立即用消毒液(75%酒精、0.5%碘伏、0.2%-0.5%过氧乙 酸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
整个过程中应
洗手、带手套 从容不迫 如患者抵抗或慌
将输液导管与无
张,可寻求帮助
针系统连接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 传递器械 - 不要直接传递
2
50
使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2)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尖锐物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2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 作时,应穿隔离衣
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防护服
2
37
2.空气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
患者应隔离治疗
负压病房
悬挂隔离标识
严格空气消毒
病人条件允许时,佩戴外科口罩
医务人员进入患者病房时戴帽子、N95口罩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 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
2
39
三、锐器伤的预防
➢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 由针刺伤所致,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 护士占80%
2
40
由于污染的针头或锐器伤感染性疾 病的传播几率
HBV
6.0-30.0%
HCV
0.4- 6.0%
HIV
0.25-0.4%
2
41
据估计:

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ppt课件

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ppt课件

知情同意原则
职业暴露后处理步骤

局部紧急处理

报告与记录

暴露的评估

暴露后预防用药

暴露后随访
局部紧急处理
• 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的血液;再用肥皂液
和大量流动水冲洗污染的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0.5%
碘伏消毒伤口
• 皮肤和粘膜污染时,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
伏或0.2-0.5%过氧乙
酸浸泡涂抹消毒
0.5% 碘 伏 冲 洗
或涂抹消毒
皮肤刺伤
一般性消毒
报告主管部门
• 填写针刺伤报告表
• 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暴露方式和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暴露源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
暴露类型及程度
暴露源重度:有症状,病毒载量高
暴露源不明:污染物来源不能检测
什么是职业暴露
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
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称
之谓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
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
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者危及生
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
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职业
• 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等污染
时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 5、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泄物污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
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

标准预防与职业安全

标准预防与职业安全

03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原因分析
设备故障
设备老化、维护不当或使用不规 范可能导致设备故障,进而引发
安全事故。
操作失误
员工在操作过程中违反安全规定或 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安全管理缺陷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培 训和检查不到位,可能导致安全事 故发生。
事故责任分析
个人责任
员工在操作过程中未遵守安全规 定,应承担一定的事故责任。
定期进行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管理 评审,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持续优 化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05
安全意识与培训
安全意识的培养
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活动
通过海报、宣传册、讲座等形式,向员工普及安全知识和技能,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建立安全文化
通过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使员 工自觉遵守安全规定。
企业责任
企业未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 ,安全管理不到位,应承担主要
的事故责任。
第三方责任
如供应商提供的设备或服务存在 缺陷,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事故预防措施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查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 行。
强化员工安全培训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员工遵 守安全规定。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安全涵盖了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 、劳动防护、事故应急等多个方面。
职业安全的重要性
保障劳动者权益
职业安免受职业危害和事故 伤害。
提高生产效率
良好的职业安全环境有助 于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 生产中断和员工缺勤,从 而提高生产效率。
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对 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减少社 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预防与职业安全

标准预防与职业安全
培训
医务人员应接受标准预防措施的培训,了解并掌 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监督与检查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标准预防措施执行 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改进与完善
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标准预防措 施的改进和完善,提高防护效果。
02
CATALOGUE
职业安全
职业安全的概念
01
职业安全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为 防止工伤事故、职业病和各种突 发事件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 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反馈调查
对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满意度调 查,收集意见和建议,为后续培 训改进提供参考。
持续改进
根据效果评估结果,对安全培训 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和优化,不 断完善培训体系。
05
CATALOGUE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安全政策与目标
组织结构与职责
明确组织的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为安 全管理提供指导。
建立清晰的安全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各级 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安全制度与流程
安全培训与意识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员工 的行为和操作。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 工的安全素质。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风险评估与控制
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 控制,降低安全风险。
安全检查与监测
02
职业安全涵盖了工作场所的设计 、设备的维护、危险物品的管理 、员工培训等多个方面。
职业安全的重要性
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职业安全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重要 措施,通过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工伤事 故和职业病的发生,降低员工面临的 风险。
提高生产效率
维护企业声誉

标准预防措施PPT课件

标准预防措施PPT课件
• 1、空气传播
• 是指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
• (粒径小于5um)—气溶胶来传播的方式, 这种微粒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并可 随气流漂浮到较远处,所以可造成多人感 染,甚至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因此, 病人所处的环境需要屏蔽,可使用单人房 间、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和通风设备防止 空气传播。医务人员和进入该环境的人员 应使用呼吸道保护装置。
•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用肥 皂和流水冲洗伤口,并挤出伤口的血液。
• 意外受伤后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有关部 门并填写报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 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 可疑暴露于HBV 感染的血液、体液时, 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 可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露于HCV 感染的血液、体液时,尽快 于暴露后做HCV抗体检查,有些专家建议暴露 4~6周后检测HCV的RNA 。
• 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 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 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 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之。
• 6 、环境控制:保证医院有适当的日常清洁 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 上,适当地消毒床单、设备和环境的表面 等,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
• .2 、刺伤事故的预防原则
• (1)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感染性废弃物处 理;(2)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 (3)禁止将针等锐器物徒手传递;(4) 禁止针等锐器物复帽,必须复帽应采用单 手复帽;(5)使用者必须将用后的针等锐 器物放入防水耐刺的专用利器收集盒内。
•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由于要集中统一焚烧 处理,因此没有必要在各临床科室进行毁 形或浸泡处理,因为进行这些操作将大大 增加操作者被感染的危险。针头等锐器应 放在符合要求的防水耐刺的专用利器收集 盒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
• 《医院感染监测指南》 • 《医疗机构空气消毒净化技术指南》
• 《医疗机构隔离技术指南》
• 《消毒供应室(中心)管理规范》
2019/8/11
5
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s)
• 在20世纪 90年代中期 ,美国CDC提出了“标准预防” • 它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法的许多特点进行
综合 • 是针对所有医院中接受治疗的病人而采取的预防
措施 (不必考虑其诊断 ) • 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
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 ,起到了双向 防护的作用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 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手卫生
双向防护的新的隔离预防
• 特别是在这次预防SARS的传播中发挥 了决定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正确的使用标准预防不仅保护了病人 更保护了我们医护人员自己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戴手套; 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
标准预防与职业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 第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手 卫生、诊疗环境条件、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符 合规定要求,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 【释义】本条是关于医疗机构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院感染 管理法规、技术规范和规章制度时,在手卫生、诊疗环境条 件、无菌操作技术的和职业卫生及防护等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的规定,包括对医院感染危险的因素进行控制的要求。
Maternal Mortality (%)
Maternal Mortality due to Postpartum Infection General Hospital, Vienna, Austria, 1841-1850
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 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洗手
• 控制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 但要能够经常和适时的洗手 • 什么时候洗手?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 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
Contamination of Hands and Environment
First cleaning, then disinfection (if appropriate)
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方法—

洗手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 规则,可减少医院感 染20~30%
六步洗手法
清洁的医疗护理更安全
WHO关于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 的六个指征包括:
1、接触病人前后 2、摘除手套后 3、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4、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粘膜、破损的皮肤或
者伤口敷料后 5、从病人脏的身体部位到干净的身体部位 6、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命物体(包括医疗器
械)后

无生命的环境是病原体的储存库!

漂白粉洗手消毒
Ignaz Philipp Semmelweis
(1818-65)
1847年塞米尔维斯 (Semmelweis)的研究发 现产褥热发病率高的原 因与医师手的污染有关 ,采用石炭酸洗手后, 产妇因产褥热而死亡的 病死率由22%降到3%。
Hand Hygiene: Not a New Concept
2、医务人员应掌握医院感染“标准预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并 能根据情况,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额外预防措施。 医疗机构应为医务人员提供合格和充足防护用品,以备需要时使用。
3、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应有登记、报告、追踪制度及处理流程 与措施等。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配套的技术性规范文件
• 《内窥镜消毒技术规范》 • 《口腔科器械消毒技术规范》 • 《医疗废物处置》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
交换进行
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
洗手步驟
Hand Hygiene Technique
洗手和无菌隔离技术
• 触摸、插入、更换或包扎血管内导管的前、后,均 要洗手(IA)
• 插管或更换导管的覆盖物,均要戴手套(IB) • 单纯更换敷料,不建议
使用无菌手套(III)
患者的预后与恰当的手部卫生有 12 Steps to Prevent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Hospitalized Adults Step 12: Contain your contagion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第十三条 【释义】 之 四、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
1、为了保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与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 员因职业暴露而引发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的相关法 规,制定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制度,并认真落实;定期进行培 训, 使医务人员充分掌握其相关知识与防范措施,有效预防自身感染。
Devine et al.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01;43;72-75 Lemmen et al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04; 56:191-197
Trick et al. Arch Phy Med Rehabil Vol 83, July 2002 Walther et al. Biol Review, 2004:849-8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