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不是你攻击过去和责怪父母的工具

合集下载

沟通心理学慕课习题及答案

沟通心理学慕课习题及答案

绪论平时也希望大家在运用沟通心理学理论,不要变成一个()。

正确答案: 野蛮分析家因为有很多人都能做(),只不过他做了其他方面的工作。

正确答案: 心理医生第一章其实很多时候,你和别人发生冲突目的是为了()。

正确答案: 接近他因为你付出了,因为做家务的这种先天条件,你反倒反而可能激发男人的()正确答案: 内疚情结钻山洞,在黑乎乎的草丛里爬来爬去,他们形成了一种我们在心理学上讲的()。

正确答案: 空间知觉这种欲望是( )在下面。

正确答案: 暗流汹涌运动口腔缓解压力的这样一种方式其实还是比较()的。

正确答案: 实用的、简单的、科学的第二章我们真的想能够洞察对方内心的话,首先你必须能够真正接纳对方内心很()。

正确答案: 攻击性、破坏性客体往往它其实更是一种()的东西。

正确答案: 体验当孩子想形成这样一种()的时候,他(她)就需要这样一个安全的空间。

正确答案: 自我隐私感这个拖沓是什么呢?首先是我们自己在和他们保持一种()。

正确答案: 隔离当你出现这样一种()的时候,你的那种胜利和成功就会瞬间化为乌有。

正确答案: 归因错误第三章有善心,还要()。

正确答案: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一个诞生生命过程来说,()。

正确答案: 雌雄是同体的母爱()。

正确答案: 无原则当他心中有(),不想再向前走,但是又有点难以自控的时候,有些比较理性的,或相对比较理性的男士,开始主动地()。

正确答案: 内疚感、示弱什么叫独立?有()充分利用,没有()再靠自己。

正确答案: 资源、资源第四章陌生人进入陌生世界,因为专业已经成为一种()。

正确答案: 隔离当流言这样一种信息如果与()结合的时候,就容易形成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在社会心理学里经常讲,叫做()。

正确答案: 群体无意识、集群的冲动事实上()的出现是为了缓解()所造成的生命代价。

正确答案: 语言、肢体冲突你真不不想失去一个朋友的最好方式是什么呢?你记住(),忘记()。

正确答案: 他对你的好、你对他的好有时似乎()和()是一回事。

辩论赛——棍棒底下出孝子(精华版)

辩论赛——棍棒底下出孝子(精华版)

辩论赛——棍棒底下出孝子(精华版)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心理学家指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滥用体罚会给孩子造成诸多心理问题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需要:首先就是父母的爱护和关怀,而不是父母的责怪和打骂;第二点,被他人接受,被他人尊重;第三点,得到别人的赞赏;第四点,在家里有地位,而滥用体罚会破坏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亲经常打女儿,会造成女儿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现早恋,还会使女儿数学成绩差;父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或者退缩、幼稚,缺少男子气;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等。

也就是说,打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新的心理问题。

滥用体罚会丧失惩戒效果“滥用体罚会破坏父母和孩子的亲密感情。

”专家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一种尊重平等和谐支持的关系。

一旦滥用体罚,既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

”专家特别指出,体罚不但使孩子不再愿意与父母亲近,而且打多了,只会使父母子女之间在感情上产生隔阂,严重的甚至会对抗、对骂、对打。

专家认为,滥用体罚会丧失惩戒的效果。

体罚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如果滥用,父母动辄就是几板子或几巴掌。

打孩子打惯了,习以为常了,孩子对打也就没有了惧怕。

孩子一旦对打失去了惧怕。

“打”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也就丧失了它的威慑力。

滥用体罚不能真正让孩子明辨是非国外有专家分析了自1938年以来体罚孩子的众多后果,跟踪分析了打屁股对孩子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她认为:通过打孩子屁股,你可以让孩子暂时听话,但问题是,孩子心里并不特别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你应该让孩子从内心里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如果我怎么怎么了,妈妈就会打屁股”,否则,一旦家长不在身边,不存在打屁股的威胁了,孩子们就不会有分辨是非的主动性了。

滥用体罚还会使孩子学习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咒骂、嘲讽、指责、歇斯底里:充满恨意的母亲,一生都是灾难

咒骂、嘲讽、指责、歇斯底里:充满恨意的母亲,一生都是灾难

餐桌上,⼤家谈论起郭建波的⼯作状况。

作为记者的她刚报道了⼀件性侵事件,其余家⼈都觉得她勇敢、伟⼤、值得敬佩。

某天深夜,郭建波躺在床上看书。

纪明岚醉酒回家,半夜闹得家⾥不得安宁。

她⾛出房门拿了瓶⽔,路过⼜被看见。

纪明岚追进来骂她:“我从来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呐!”充满恨意的母亲,⼀⽣都是灾难咒骂、嘲讽、指责、歇斯底⾥,评论⾥都不理解,为什么这个母亲,活的这么让⼈恐惧?表⾯上张⽛舞⽖、⽆所畏惧的纪明岚,⾄死都不曾开⼼。

⼀次,纪明岚和⼈谈起过往,对于母亲,她印象最深⼀件事,是被嫌弃。

家家户户都很拮据的那段⽇⼦。

她⾃⼰经常被饿到晕过去,却还是省下了⾃⼰的⼝粮,给母亲拿了回去。

收了⼝粮的母亲,不仅丝毫不曾考虑她的处境,还说:“你⼲嘛不寄钱回来啊?”她⼼⼼念念想着的母亲,从未施舍过她丝毫爱意如果说苦难的原⽣家庭只是纪明岚的开始,那折磨了她数⼗年的前夫,才是⼀切的源头。

前夫是城⾥来的男⼈,被苦难的⽇⼦折磨久了,纪明岚以为跟着他⾛,就能过上幸福的⽇⼦。

从原本的家庭中从未获取过温暖,她把希望放在了他的⾝上。

于是,义⽆反顾地跟着他私了奔。

却没想到,满⼼欢喜嫁的男⼈,好⾊成性。

他在菜市场摸⼈屁股、在剧场裸露⾝体、在家嫖妓。

甚⾄,还因为没有付够嫖资,被妓⼥告了强奸。

公安找到家⾥的那⼀刻,纪明岚的⼀切美梦,都破碎了。

她上他单位举报、四处跟⼈诉说这个男⼈的禽兽⾏径,想尽办法脱离这个让她⽆地⾃容的男⼈。

可是,从婚姻的苦海中挣扎出来的纪明岚,却遭遇了更艰难的困境。

她被⼥⼉郭建波恨上了。

她⼝中禽兽不如的男⼈,在⼥⼉的⼼⾥,是仁慈⼜善良的⽗亲。

她拖着⼥⼉奋不顾⾝逃出的“地狱”,是⼥⼉⼼底最有温度的家。

灾难般的婚姻结束,纪明岚和⼥⼉郭建波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

看见纪明岚⼀次⼜⼀次地在外⼈⾯前咒骂⽗亲以后,⾯对纪明岚时,⼥⼉郭建波多数时间都沉默且⾯⽆表情。

除⾮有外⼈在场,否则,她就像⼀个只会眨眼、⾏⾛的雕塑,鲜少展露情绪。

她终⽣渴求的疼爱与滋养,从未在最亲近的⼈⾝上得到满⾜。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8篇)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8篇)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8篇)《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篇1写此篇文章的时候正播新闻:一恶父亲怒甩孩子,致头着地,颅脑损伤,孩子危在旦夕。

起因是妻子和婆婆为谁带孩子争吵7天,丈夫找不到妻子,一时生气,拿孩子出气。

再了解丈夫找不到妻子子是由于夫妻冲突,男子用刀割伤妻子腹部,妻子住院,丈夫心生生气。

家本来是避风港,为何会变成血淋淋的战场?为何家会伤人?!心理学书籍《为何家会伤人》诠释了许多心理真相。

一个人的人格6岁前就形成,不是棍棒教育训出来的,也不是通过讲道理教育出来的,只形成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模式。

孩子6岁前的主要抚养者形象会被孩子内化为“内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会内化为“内在的小孩”。

所谓人格即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一个人和外界相处的任何关系都是我们内在关系的投射。

即我们原生家庭中我们和抚养父母关系传递到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模式上,比方和配偶,孩子的新家关系模式中。

家既是爱的最主要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传递者。

家庭暴力的因子从小种下,新闻大事报道中形容损害孩子的父亲为恶父,从心理学角度是说有心理疾病的,暴力偏执。

夫妻冲突,吵架用刀割伤妻子腹部。

孩子问题引发冲突,甩死孩子。

只是孩子的问题么?没了孩子家庭就相安无事了?答案明显是否认的。

猜测该男子小时父母和他的关系,父母对他也是棍棒教育,或者威逼打骂来表达父母的不满心情。

受伤的孩子因畏惧而妥协,即使外表没有抵抗,也会心生恨意,由于这是强迫加给我的,给我带来苦痛,不是我自主选择。

孩子从切身经受学会和其他人沟通的手段--用武力吵架表达自己的心情,让你听我的。

孩子成为父母意志的简洁复制,长大后会把吵架武力打骂的沟通模式用到婚姻、家庭工作上。

发生冲突,对待妻子、孩子、单位同事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粗暴。

就像故事中的男子,损害了妻子和孩子,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我们已经知道棍棒教育的坏处,很多年轻夫妻不会体罚孩子。

可如今我们身边还是能看到这样的例子。

比方孩子不听话,抚养者会威逼说:“你再不听话,我就要打你了。

一个幸福的家庭从好好说话开始

一个幸福的家庭从好好说话开始

一个幸福的家庭,从好好说话开始!我们常说:说话是门艺术,话要好好说。

但家庭往往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地方:越陌生,越礼貌客气;越亲密,越无所顾忌。

因为知道对方永远不会怪我们,我们反而将言语的刀子冲向家人。

家庭并不是无坚不摧的,幸福的家庭需要经营,一个家庭的幸福从好好说话开始。

01夫妻间相处:尊重比责怪重要。

懂得好好说话的家庭,往往幸福感更强。

婚姻中的两个人相伴多年以后,总会认为无需顾忌与对方说话的语气和态度。

原本的关心,到了嘴边就变成了埋怨与指责。

在一起时间久了,耐心被消磨,即使是出于好意,但说话时也没有考虑对方的感受,只是一味的抱怨责怪,久而久之的恶性循环,家庭生活便会出现危机和裂缝。

夫妻之间的任何小问题都可能会变成影响家庭幸福的大麻烦,即使是婚姻里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独立的两个的个体,也会有各自的感受,再亲密的人也会被言语刺得不舒服。

向亲人发脾气,是最愚蠢和懦弱的行为。

很多时候,换一种说话方式,两个人的心情会截然不同。

好好说话,多表达担心,少一些指责。

不要轻易动气,遇到矛盾不要相互叫嚷争吵,心平气和就事论事,多为对方考虑,不要因为是最亲密的人,就说话不注意分寸,甜言蜜语对夫妻很重要。

夫妻间好好说话,生活也会越过越美满。

在一个家庭里,好好说话受益的不仅夫妻双方,还有孩子。

潜移默化,以身作则,父母的说话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02与孩子相处:夸奖比打击重要。

语言是带情绪的,能给人以温暖,也能给人带来伤害。

言语上的伤害比外在伤害严重,外在伤痕是看得见的,言语上的伤害却是无形的。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曾在书中说“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有不少父母“擅长”打击教育,但这种打击教育并不能起到“为了孩子好”的目的,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

经常被打击的孩子,往往十分自卑,常常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的情绪中去。

来自父母的打击,所造成的伤害不仅体现在当下,它更像一根针,透过绵长的岁月之中,时时刺在子女的心头。

心理学的奥秘为什么我们会对批评和指责敏感

心理学的奥秘为什么我们会对批评和指责敏感

心理学的奥秘为什么我们会对批评和指责敏感心理学的奥秘:为什么我们会对批评和指责敏感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情感和行为常常受到他人的影响。

而对于批评和指责,我们往往比其他积极的反馈更加敏感。

这引发了人们对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对批评和指责如此敏感?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这个现象,并探讨其奥秘所在。

一、自尊心的关键角色自尊心是指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主观评价。

它是构建个体身份认同的基石,也是保护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当我们接受到批评和指责时,往往会触动自尊心,产生自我评价的动摇。

这是因为批评和指责意味着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不佳,暗示着我们的自我认同受到了挑战。

二、社会比较和群体认同的影响人们往往倾向于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评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水平。

当我们接受到负面评价时,特别是从我们重视的人或群体中获得的指责,我们可能感到自己处于下风,无法满足社会期望。

这种比较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群体认同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我们对批评和指责的敏感。

三、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心理防御机制是人类自动激活的心理反应,帮助我们应对威胁和压力。

当我们面对批评和指责时,我们往往会启用防御机制来减轻负面情绪和保护自尊心。

例如,我们可能会使用否认、回避、逃避或投射等方式来抵御外界的否定。

然而,这些防御机制的使用也限制了我们对批评的客观接受和成长。

四、先天和后天因素的交织我们对批评和指责的敏感性既受到先天基因的影响,也受到后天环境的塑造。

研究表明,一些人的基因会使他们对批评更为敏感,而且在儿童时期受到较多的负面评价也会增加他们对批评的敏感。

这种早期经历可能导致他们形成对自身价值的怀疑,并对批评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五、自我认知的影响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和理解的过程。

当我们接受到批评和指责时,我们可能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能力,并对自己产生怀疑。

这种自我反思可能触发我们对自我价值和自尊心的负面评价,从而加剧对批评的敏感。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上周,在孩子班主任的推荐下,一口气啃完了《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

作者武志红,作为知名心理学家和咨询师,用丰富的个案材料和专业的心理学原理,剖析阐释了很多家庭问题,例如婆媳问题,母子情结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等等,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原生家庭对下一代的诸多影响,同时作者提出了可以缓解问题的一些观点,例如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婆媳关系不只是婆媳关系而是三角关系等等。

这本书引用的心理学专业理论较多,作为业外人士,有些地方看得迷迷糊糊,如坠云里雾里,但也有很多地方看得真真切切,如同亲身经历。

这本书,对恋爱择偶、家庭建设、子女教育等方面,有很多指导意义。

让曾经自诩“一切为了孩子“的我们这些家长,不得不自叹惭愧,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观念和教育理念。

书中提到,“我们一生中会与许许多多的人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但恋爱是我们生命中能自主建立的最亲密的关系。

“只论亲密度,亲子关系一点不比恋爱关系逊色,但是亲子关系是天赐的,而恋爱关系却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正是因为可以选择,我们自己的人生才有了意义。

”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

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

”,当然,恋爱不是对亲子关系的简单复制。

实际上,我们不会按照现实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而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

理想父母都有一个特点:能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

恋爱的蜜月期,恋人会扮演彼此的理想父母,因为我们潜意识中会知道对方需要什么。

但是,等蜜月期过后,两个人的距离到不能再近时,我们就会将恋人当作现实父母,以前对现实父母的那些不满,现在会转嫁到恋人的头上,而且,在转嫁时,我们就是一个蛮不讲理的孩子,恋人越爱我们,我们越不讲道理,这个时候到了考验一场恋爱的关键时期,要想超越这个时期,最好的情形是,一方面,我们明白自己的很多不良情绪不是因为现在的恋人产生的,而是过去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我们的恋人继续扮演着理想父母。

读懂婴幼儿心理学

读懂婴幼儿心理学

读懂婴幼儿心理学,不要随便责怪孩子一、不知道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当成不乖的行为斥责孩子,违背了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隐患。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

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等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肤触摸的敏感期、执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等等。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

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

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

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

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

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

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

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

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

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

非暴力沟通(完整版)

非暴力沟通(完整版)

非暴力沟通(完整版)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称NVC)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伯格(Marshall B. Rosenberg)在 1960年提出的一种沟通模式,以防止或减少冲突、建立人际关系与解决问题。

其目的在于让人们彼此理解,建立联系,消解敌意,避免暴力。

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是情感表达和接纳。

防止争吵的最好办法是坦诚地表达你的感受,不加评判而是客观地描述事情、放下自己的防卫姿态以便听到别人的需要,以此为依据作出决定。

这种方式可以清晰地传达大家的真实需求,而不是把需求埋藏内心,引发矛盾和冲突。

在非暴力沟通中,有四个要素,它们分别是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

1、观察:通过客观事实描述观察的结果,而非评判、推测、解释和谴责。

否:你老是不尊重我,每次都迟到。

是:我注意到你迟到了十分钟。

2、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要把情感和行为混淆,自己的情感需要自己来承担。

否:你让我感到不爽。

是:当你迟到,我感到很失望。

3、需求:表明自己的需求,不具体讲自己想要什么又说明最终目标,与请求区别不大。

否:你得按时来。

是:我想要准时约定,这样我可以合理规划我的时间。

4、请求:表达自己的请求,请求而非命令,最好用行动语义来表明方案。

否:你得听我说!是:你能听我说一下吗?因为我觉得这样会有更好的交流。

非暴力沟通非常重视主动倾听和倾听技能。

在与他人沟通时,我们必须先尝试理解对方的处境、情感和需求,通过主动倾听不仅可以减少矛盾甚至化解矛盾。

非暴力沟通的认为:无论对方沟通的方式如何,我们都应该以显然的方式作出回应。

主动接纳和理解对方的想法,减少冲突的情况发生,作者夺红旗时邀请防守方:有机誓不推开,自然回来而整理行列,时间与位置与实际紧密相关.主动倾听的技巧包括:1、专注:保持专注,全神贯注于对方的话语,把握对方的情感、语气和语境。

2、肯定:肯定对方所说的内容,表达出对方说话的意义,承认其感受。

【巧妙运用心理学效应,轻轻松松教育好孩子【五篇】】 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

【巧妙运用心理学效应,轻轻松松教育好孩子【五篇】】 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

【巧妙运用心理学效应,轻轻松松教育好孩子【五篇】】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亲子教育网权威发布巧妙运用心理学效应,轻轻松松教育好孩子【五篇】,更多巧妙运用心理学效应,轻轻松松教育好孩子【五篇】相关信息请访问亲子教育网。

导语: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

有时一言不和,双方就陷入对峙甚至持久战之中,从此不能好好地玩耍。

这时,如果父母学习一些心理学规律,可以更有效,更和谐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心理学规律一:登门槛效应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有个饥寒交迫的穷人,来到一富人家门口,对看门的仆人说:“您只要让我进去,在您的火炉旁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以为这不算什么,也耗费不了什么东西,就让他进来了。

这个可怜的人进了房门,烤一会火,又请求借他一个锅,以便让他煮点石头汤喝。

“石头汤?”仆人很惊讶,“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去做石头汤?”仆人借给了他一个锅。

这时可怜的人又说道:“既然煮汤就给我一点水吧!”仆人认为一点水不算什么,便给了他水。

穷人又到外面拾了一块石头,洗干净放入锅里煮。

“可是你怎么也得放点盐吧。

”仆人边说边送些盐给他。

穷人看到锅台旁的碎菜叶说:“这些对你们来说也没什么用,送给我吧!”仆人答应了,又把能够拾到的碎肉都放到锅里。

最后,穷人捞出石头,美美地喝了一锅菜肉汤。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是不是有些像中国一句俗话“蹬鼻子上脸”哈。

但是那穷人如果直接要一锅菜肉汤喝,也许就喝不到。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

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

在孩子完成要求后获得的成就感中,再提出较高的要求,这时孩子可能更乐意接受。

一个大的目标,分成几个小的目标,分阶段一步一步达成,同时还收获了愉快的亲子关系。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1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受益。

书中反复说到优越感和渴望被关注,这个是问题的根源,作为父母和教育者,应该懂得儿童一些坏行为的根源在哪里。

我常常在想,以前的人生活条件很差,都不用懂得一些育人方法,却可以培着那么多优秀的人来,而今生活条件好了,反而出了很多教育上的问题。

然而问题就是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就缺乏了苦难教育和挫折教育,所以不懂得珍惜和感恩。

所以现在的父母和教育者,一定要懂得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教育孩子。

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父母的问题。

请不要去责怪孩子。

教育孩子一定要早和未雨绸缪。

千万不要被一二年级时好成绩所蒙蔽,那个时候,基本所有的孩子成绩都是好的,多关注一下孩子的行为习惯,还有心理活动。

最后愿每一对父母和每一位教育者都多学习一下儿童心理,以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2教育是要讲科学、讲方法的`,一味的简单、粗放、随意的教法,结果只能是心智不全,给个体、家庭、社会带来不可估量后果。

父母和老师或多或少地学点心理学,对教育子女和学生,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及时发现因教育不当而引起的心理问题,从而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既挽救受教育的个体,又挽救个体的家庭,又避免了有可能祸害社会的源头。

我们这一代,因父母、老师、朋友因经济条件和社会的原因缺乏这一类的知识,给无数个生命个体心理上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究其原因是:社会、家庭、个体对教育心理学认识不够,一味追求孔孟之道和封建糟粕的三纲五常,酿成了一代人辈剧。

希望社会、教师、家长重视教育心理学,科学施教,使每一位受教育的个体心理健康、学业优秀、有担当有责任。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3這是一本很棒的書!一個孩子從生下來到長大獨立,甚至於成家立業,教育子女,都會面臨很多的變化。

非常重要的就是人際關係的建立。

一個人的成長,都不是孤立的。

首先是跟家長的關係。

當然在這個階段父母的態度,方法對孩子的未來至關重要。

是否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由此開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6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6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6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很快速的读了一遍,对于这种心理学入门书籍也看了几个版本,都是对话形式,从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物一步步从发现自我到解放自我的过程。

这本书的一些观念同样蛮令人印象深刻的。

1、人生的三个心理状态,儿童阶段,父母阶段,成人阶段。

只有处于成人阶段才能实现心理成长。

反观自己,其实在一天中都时刻处于不停地切换状态中。

我工作上是偏理智的成人阶段,不会感情用事,实事求是,以一种共赢的目标对密切联系,并能促其帮助的工作伙伴。

但处于竞争状态的同事,自己却没法抱着大度的心态去面对。

所以每当有私心,过后都会自责和反省,但始终避免不了产生竞争的心理。

生活上,就更容易恢复本性,要嘛像爱挑剔的父母一样,跟朋友聊天中侃侃而谈,丝毫没感受到自己在语气上是凌驾于人的,最终免不了会产生分歧。

虽然过后自己也会反省,但当时自己就会以这样一种管教的状态,自以为自己才是真理。

回想起自己跟亲密的人相处,发现自己是最容易变身为儿童型心态的,依赖,喜欢撒娇,用一种怄气,或者胡闹的处理方式去处理自己不喜欢的事。

但说自己不喜欢什么,反倒是为了表现这个情绪,而不是具体因为什么。

就跟小孩子总会撒泼打滚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一样,女生也时不时会作一下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却不曾想这样的行为还确实蛮儿童的,幼稚又不讲道理。

心理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探究本心,你了解你自己吗,如何摆脱外力做自己。

我是个自省的人,也能理解他人。

但还是很难一天都维持成人状态,做个情绪稳定,理智的人。

虽然一直认为当下的选择最重要,但也不禁在想,是什么导致自己会在面对不同的人和事上,显现不一样的面貌。

我相信千人千面,为了适应社会一个人也有不同的面貌,但问题行为却往往发生在自己最在意,也是心理最轻松的状态中。

对外人可以和颜悦色,对亲密的人却抱有挑剔的眼光和对你的无条件纵容。

双标的人是因为夹杂着情感成分,还是潜意识就有这样的观念。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像蛤蟆先生一样,回忆起自己的小时候。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1一个淡定友爱的母亲和一个热情开朗的父亲,会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氛围。

(题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写的一部心理案例的合辑,看过这本书,就会明白,在人生长河里没有谁是你的摆渡人,除了你自己!该书主要讲述了蛤蟆先生曾经一向爱笑爱闹,后来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

它一个人躲在屋子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

动物朋友们非常担心它,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

通过十次心理咨询,蛤蟆先生在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文中有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人生的坐标有四个象限,分别是“我好,你也好”;“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也不好”。

蛤蟆先生在咨询之初,处于“我不好,你好”的状态,对自己十分不自信。

如果发生了问题,都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认为自己十分差劲,认为别人都比自己好。

后来,蛤蟆先生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了自己,开始慢慢变得自信、友善,终于来到了“你好,我也好”的坐标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记得我曾经也有过蛤蟆先生这样的感受,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总会认为是由自己引起的`,然后就陷入无尽的自责中而郁郁寡欢。

罗伯特戴博德曾将人生比作一条河流,看似静静流淌,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危机重重。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汹涌的暗流,如何才可以跨过人生的暗流,成功通向彼岸?正如苍鹭说的;心理咨询必须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双方都必须处于自愿,为咨询负责的只可以是自己,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人。

人生苦乐无常,我们总会受伤,也总会有许多迷茫。

请不要灰心,更不要沮丧。

只要能沉得住气,扛得住难,你自己就是那股最强大的力量。

当你在自我治愈的路上,主动迈出第一步时,新世界的大门,已随之为你悄然打开。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2这本书和我有缘。

当天的早上,由于自己看通知把10点集合看成9点,我也不知道当时脑子在哪里了。

家长给高中老师的一封信(13篇)

家长给高中老师的一封信(13篇)

家长给高中老师的一封信家长给高中老师的一封信(13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书信吧,书信是人们用于表情达意的一种交际工具。

那么你知道一封好的书信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长给高中老师的一封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长给高中老师的一封信1尊敬的赵老师:您好!我是张梦的妈妈,我这次写信的目的,是要感谢您,感谢您一直这么照顾我家孩子,不仅在学习上给了很大的帮助,而且在人格方面也做了很多贡献,我在这里由衷的说一声:“谢谢您!”以前我女儿的成绩只是中等,而且对于一些事情看的太偏激,经过您这一段时间的引导,如今它对任何事情保持了一个良好、乐观的态度。

这也是我希望能得到的。

我和同龄人在一起议论各自的孩子时候,他们总是或多或少的对自己子女学校不满,而我很庆幸,我的女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她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和家长没有给她太多是压力,她个性发挥空间很大,她能够有时间有精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而且现在她愿意和我讲心里话,只要遇到什么事情后,她第一个告诉的就是我,这也是您告诉我的要和孩子做朋友。

谢谢您,赵老师,真的很感谢您,谢谢您帮助我家孩子,让她现在获得了一个良好的性格,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衷心的祝福您家庭和睦、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桃李满天下。

此致敬礼!xxx20xx年xx月xx日家长给高中老师的一封信2亲爱的家长:您好!终于等到您,希望您和我们一样开心并感到幸运!从今天起,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江西师大附中!我们期待把这份幸运和缘分谱写成一生的幸福,您和您的孩子准备好了吗?附中今年62岁,岁月留下了痕迹,也沉淀了品质。

六十多年来,附中人既与时俱进,也保留着自我独立的品格,我们用自强不息的行动实践着“做有责任的中国人”这一校训。

附中老师以“奉献、开明、求是”为育人风范,追求“科学、灵动、高效”的教学特色,我们重视学习,更重视在做人、学习及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以及性格的塑造。

2023年《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8篇)

2023年《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8篇)

2023年《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8篇)《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最近,读完《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内心颇有感触。

凡事都不会一蹴而就,总是要通过长期的积累,以达到足以爆发能量的那一刻。

人生经历的积累,决定了我们在“当下”能做的事,而我们当下所做的积极的事,无一不是在为未来获得想要的幸福打基础。

不被那些痛苦的记忆束缚,但也绝无可能跳开所有经历,单凭想入非非就能无往不利。

否定人生经历对个人“当下”的影响,等于否定自己人生经历的真实存在,就是把自己架空在“幡然醒悟”的这个时间点,像是自己主动在向阿尔兹海默症靠拢一样,迫不及待地要把人生最珍贵的东西删除。

因果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并形成贯穿时间的链条。

我们需要正视在链条当下的环节中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所处的环境,在限定的选项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这是人生中最困难的一件事,但可以确定的是,把心灵和意志的力量作为主要参考是很荒唐的,客观世界从来都不会为此做出妥协。

过去是珍贵的记忆,未来是热切的期盼,此时此刻却是转瞬即逝的,让你来不及思考。

前一秒的思考影响着你的当下,当下的思考影响着你的下一个此时此刻。

思考与行为,互为因果。

三思而后行,成熟理智的行为大体上是滞后于思考的。

直到当你暂停脚步反省自己时,或许才会发现蕴含在之前的“此时此刻”中的得失。

这就是古人“吾日三省吾身”的意义。

不论怎样的哲学,都无法斩断这样因果的链条,就像无法斩断时间一样。

过去是经验,未来是引导,所以鼓吹“活在当下”的所谓“哲学家”们是不负责任的。

那种生活态度,是不敢承担完整人生的怯懦表现,是对真实生活消极的逃避,实际是以“简单的人生”为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悔恨和苦痛,让自己陷入无根据的癫狂的热情中。

我觉得真实而勇敢的人生,应该是认识过死亡的真相后,仍然热情积极地面对生活。

不害怕回顾无法挽回的过去,坦然地接受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一切都会迎来终结,以最大的责任心对待发生在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件事。

至于人生的意义,相信每个人的看法会不尽相同。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比发射火箭还复杂的事儿是什么?很多有孩子的父母会不会有点预感,没错,就是“养孩子”。

这不是夸张,这是《清单革命》一书的作者阿图·葛文德说的:养孩子是个极端复杂问题,是比把火箭送上天还复杂。

虽然这里没有一份“清单”可以一劳永逸,但是,对于极端复杂问题,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不能仅靠一个人努力,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今天的“巨人”让我们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说他的著作《儿童教育心理学》。

对这本书来说,最关键的关键词就是“整体人格”。

阿德勒所侧重的并不是行为本身,而是行为背后的整体人格。

在他看来,与其分析一片树叶的颜色纹理,不如了解整个树木。

也就是我们说的,一叶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

由此,书中通过分析包括口吃、说谎、打架、孤僻、懒惰、尿床、暴躁等行为,发现行为背后的根源,解读孩子的人格特征。

书中举例,“孩子上学忘记带书本,是因为他知道他忘记了什么,他的母亲都会为他操心。

这可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这个孩子总体人格系统的一部分。

”对于懒惰,他说:“懒惰是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的一道屏障,也成了阻碍他们面对困难逃避困难的借口。

”阿德勒探索的是一条从观察行为到认识孩子的整体人格,进而改善优化,培养孩子自信、独立、勇敢、坚韧、合作的完整人格,从而让行为问题迎刃而解的有效路径。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阿德勒所有理论的重要前提是,阿德勒相信“与生俱来的能力并不能决定一切”,“孩子的智力水平并不是天生的、一成不变的”。

正如人本主义所坚信的那样:人是可以自我成长和发现,也就是可以自我实现的。

在此基础上,阿德勒认为,父母和老师是儿童优化性格、自我实现的推手。

他说“如果我们能以温柔、关心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令我们意想不到的能力与才智。

”他指出“那些相信孩子的性格特征是与生俱来的人,就不应该从事教育孩子的工作”,而且“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能有半点的灰心丧气。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心得推荐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心得推荐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心得推荐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心得范文推举5篇书里的蛤蟆先生在外界看来是一个令人艳羡的胜利人士,家世显赫,生活富有。

以前的他是大家眼中的快乐果,但现在的蛤蟆先生却神色黯淡,变了一副模样。

我在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心得范文,盼望对大家能有所关心。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心得范文推举【篇1】上回询问后蛤蟆发觉童年回忆的某些部分让他特别苦痛,第四次来询问的蛤蟆感觉自己很哀痛,好像又抑郁了,还嚎啕大哭起来。

询问师告知蛤蟆,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心情做联结,并理解这些心情,假如否认它们,不论是无视还是压抑,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犹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

这一回蛤蟆跟询问师共享了他与父母童年相处的详细经受,比如严峻正直爱训斥和责怪的蛤蟆父亲曾经当着好几位高校同学的面来指责他,而母亲也曾当着大家面问他有没有穿洁净内衣,让他觉得尴尬。

这次面谈依据蛤蟆童年的经受,他们进一步总结出了蛤蟆的适应性儿童服从行为。

该行为可能导致他学会把依靠当成生活方式,这样的人可能永久都没有真正长大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心得范文推举【篇2】这本书也许用一两天就能读完,我觉得挺好看的。

在蛤蟆先生的10次心理询问中,我们被科普了一些心理学基本常识。

蛤蟆先生与心理医生的初次见面让我们了解到,心理询问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询问师和来访者双方都要自愿。

这意味着患者要为自己而非取悦伴侣等其他缘由想询问并且情愿与询问师合作心理询问才能够连续进行下去。

患者是主动的参加者,需要为自己的询问担起责任来,而非抱着坐等受教的态度面对询问师。

在初次见面时患者与询问师还确定了面谈时间、频率以及费用等。

值得一提的是当蛤蟆问道询问师自己是否会好起来时,询问师回答说:“假如我不信任每个人都有力量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我无法保证事情肯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盼望你对询问是全心投入的。

10种每个人都有的心理防御机制

10种每个人都有的心理防御机制

10种每个人都有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我们与自己或他人相处产生问题的根源。

在它的驱动之下,我们会错误的指责他人,将合理的批评视为粗暴的攻击,将他人真诚的话语曲解为挖苦讽刺的内涵。

最出色的心理防御机制研究者是精神分析学家安娜·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女儿(老弗洛伊德最早提出心理防御机制,他的女儿安娜继承并发展,为心理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1895年安娜出生在维也纳,她是家里六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在19世纪即将结束时,她父亲正因其关于性欲与心理关系的激进理论在欧洲大陆声名远播。

安娜起初被视为“平凡”的孩子,她在学校的生活十分的艰难,同学们给她起了个不吉利的绰号“黑色恶魔”。

成年后,她成为了一名学校的教师,而后又成为一名精神分析学家——而且是儿童治疗领域的先驱者。

在1934年,她出版了《自我与心理防御机制》一书,其中首次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我们会本能的通过一系列防御性行为来保护自我(我们对自身所期望的样子)。

对这些试图分担我们痛苦的行为实行分析的理论,就是防御机制理论。

问题在于,在短期视角上我们对自己的防御行为,往往在长期看来是有害于我们自身的。

从长期考虑来看,它会有害于我们在处理现实方面的实践机会,而这种实践才能带来我们身心的最终成熟。

安娜·弗洛伊德提出了十种关键的防御机制。

1. 否认否认(Denial)是最常见的防御机制,它是指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作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我们拒绝承认当下存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更愿意这样想:“我非常喜欢喝酒,有时的确会喝到宿醉,但我一般不会喝多!”;“我花了很多钱,但也没比其他人多花多少啦,在消费方面,我不认为我是一个不理性的人。

”如果有其他人(亲属,朋友,家人)试图让我们承认自己的问题,我们往往过激的回应他们。

这种下意识的防御行为,短期内使我们感觉一切都好。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教育策略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教育策略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教育策略发布时间:2022-12-02T19:09:21.068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1月4期作者:王俊俊[导读]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社会现象。

是家长、教师以及同伴不认可的一种常见的不良行为。

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很多。

本文通过文献法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有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和社会中大众传媒以及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等因素。

针对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应当如何采取正确的教育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王俊俊摘要】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社会现象。

是家长、教师以及同伴不认可的一种常见的不良行为。

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很多。

本文通过文献法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有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和社会中大众传媒以及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等因素。

针对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应当如何采取正确的教育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教育策略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11-043-01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概述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社会现象。

家长、教师及同伴不认可的一种常见的不良行为。

以伤害意图、伤害行动和社会评价是攻击性行为概念的三要素。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

行为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或物品。

幼儿更多依靠身体的攻击,而不是语言的攻击。

2.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比女孩更多地怂恿和更多地卷入攻击性事件。

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在受到攻击以后发动报复行为,碰到对方是男性比对方是女性时更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

二、如何判断幼儿攻击性行为如果因幼儿过失不小心造成对其他幼儿的伤害,其行为不属于攻击性行为。

判断攻击性行为,即动机是否以伤害他人为目的,考虑攻击性行为发生的背景和环境。

如果是因为自保而被他人进行伤害也不属于攻击性行为。

学会遗忘作文

学会遗忘作文

学会遗忘作文学会遗忘作文(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学会遗忘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会遗忘作文1记忆与遗忘是一对冤家,人类是在不断地协调这对冤家的过程中成长的,记忆是我们的必需品,它使我们知识丰富,阅历深厚,但遗忘也是我们所必需的,但那要是有意识的选择性的遗忘,自己的心情愿的遗忘,学会遗忘,忘却生活中的忧伤愁苦,学会遗忘,忘却那些让自己不想记忆的所有。

人的一生中,有春风得意时也有心灰意冷时,生活舒心使我们洋洋得意不能自己,生活困苦则会让我们满腹愁绪无法自拔。

然而,当一个人走到尽头再回望来时路时,所有的悲欢与免得都如过眼云烟飘然远去,曾经为之痛苦的事情根本不算得什么,曾经为之骄傲的成就也不过平平淡淡而已,留在脑海中的,唯有不懈奋斗孜孜求学的过程,唯有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人们需要记忆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如何才能学到更好的知识,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才,处理好记忆与遗忘这对冤家的关系至亲重要,学会记忆的同时也要学会遗忘,这样才能使我们事半功倍,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殿堂。

那些有着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们,他们能摒除一切杂念而忘我的工作。

著名科学家牛顿做实验时会不记得自己是否吃饭,爱因斯坦走路思考问题竟忘记了自己家的住址。

正是因为他们将繁琐杂事都置之身外,忘却自我,他们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学会遗忘,忘记曾经施恩于人,便不会再去斤斤计较。

学会遗忘,宽恕他人的诸多不是,便不会再去耿耿于怀,忘记你曾获得的成就,那些只代表过去,新的一天是新的开始,原地不动只会让自己更加落后,忘记你曾有过的失败,那些同样也只是你的过去,现在的你要发奋图强,创造自己的新天地。

学会遗忘,清除头脑中所有不好的记忆,让那些美好的记忆永存于脑海,让欢乐愉悦的心情陪伴你,那时你会发现,你是一个全新的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不是你攻击过去和责怪父母的工具
昨天查看9070回复57
匿名用户大酋长
出处心理时间
有很多人学了心理学,不但没有变得更幸福,反而更痛苦了(尤其让周围的人)。

他们要么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生活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都是父母的错,都是悲惨的童年造成的,要么觉得自己比别人懂得更多,到处去挑别人的毛病。

事情的原因都不是单一的
的确很多心理学流派认为,早年经历塑造一个人日后的性格和发展。

因为我们小时候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一切都依赖于父母,如果父母经常以某种方式对待我们,我们便会形成一些条件反射,并无意识地把这些行为和思考模式带到我们成年生活当中。

然而不要忘记,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实验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而人们对心理咨询的关注始于二战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的盛行。

也就是说,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和了解人的内心,也不过短短一百余年。

用这么有限的知识就做出“孩子的问题都是源于童年和父母”的结论是否不够全面呢?
并且,所有事情的原因都不是单一的。

举个例子:你早晨开车去上班,并且平安抵达办公室,你能说仅仅是因为你谨慎驾驶吗?想一想,为了你能够安全到达,过程中有多少人要牵涉其中?有多少司机需要同时遵守交通规则?马路是多少人铺设的?汽车是多少人分成多少步骤建造的?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任何一个人没有尽责完成他的任务,我们都不可能平安,而这些与你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人,绝大多数竟是陌生人。

就连这么一件小事,我们都无法简单归因,所以怎么能说,我们今天成为这个样子,就是因为父母没有给我们幸福快乐的童年呢?
在我看来,那种“如果父母当初没有这样对我,我现在早就怎么怎么样了”的说法是讲不通的。

如果你的父母当初不做那些事情或者不说那些话,你怎么知道你今天就会更幸福呢?
身为人,我们只不过是海洋中的一朵浪花,我们与整个大海都是互相联结的。

抱怨或者接纳、改变,这是你的选择
经常有人愤愤不平地问:“我怎么这么惨?为什么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我身上?!”
很多情况下人们问“为什么”,都是为了推卸责任,为了找一个人或者找一件事情去责怪,这样自己就舒服些了。

可是你生命中的事情,它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为什么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经发生了(只有你问“为什么”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某个人、为了更慈悲,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它才是有用的)。

如果你不喜欢现状,那就想办法去改变。

话说回来,如果它没发生,你怎么知道自己不喜欢呢?我们都是从我们的体验和经历中得知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的。

当我们了解了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就可以做出选择去改变我们的生活了。

心理学不应该是一个我们用来责怪过去和父母的工具,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可能性,去探索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因此做出选择:此刻,我还好吗?我喜欢现在的体验吗?如果喜欢,那就全然去享受。

如果不喜欢,那么怎样能够感觉更好?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我可以怎样改进?
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所以当然会痛苦过,也会质疑命运:为什么这些事情全都发生在我的身上?生活就不能对我多一点慈悲心吗?但是当经历了这些,有一天回首往事,突然发现我是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活下来的,便会开始感激命运。

如果我没有死,那就说明发生的一切都是我可以承受的,既然可以承受,有什么好抱怨的呢?生命那么短,我体验了不一样的人生,这难道不是一种幸运吗?
同样,生命那么短,我为什么要活在过去的痛苦中呢?过去的伤痛当下并没有在发生,那为什么不好好享受当下呢?
你环顾一下四周,你曾经经历的创伤正发生在此刻吗?那些家暴、性侵、忽视、抛弃、争吵……都已经过去了。

即使它们此刻正在发生,你也不必和小时候做同样的选择了。

小的时候你的力量很小,能做的事情有限,但现在你是有足够的选择和力量的,你任何时候都可以保护自己,都可以爱自己。

用心理学推卸责任是无济于事的
有一些人学了心理学之后觉得自己懂得比别人多,怎么看都觉得别人有问题,于是用心理学去指责别人(尤其是家人),认为别人应该改变。

这其实也是一种用心理学推卸自身责任的方式。

心理学不应当成为一种对人的要求,心理学是一门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学科。

也就是说如果你通过学习,发现自己对人对事都多了一份理解和慈悲,那才说明你“上道儿了”,否则你并没有在用心理学助人助己。

是的,我们的家人并不是完美的,但是他们是尽力的——谁不希望拥有幸福快乐的家庭呢?身为人,我们就是有局限的,我们的知识有限、能力有限、精力有限。

如果你非要用“童年决定论”,那这个时候它派上用场了——你
的父母也有童年,你父母的父母也有童年,你的配偶一样有童年,这样讲,每个人都一样,没有任何人应当被责怪和要求。

请时刻记得你学习心理学的初衷和发心是什么。

如果你现在得到的结果和反馈与你的发心背道而驰,那也许我们就要改变思路和方法了。

我们有一百个理由责怪他人,每个“他人”也都有一百个理由责怪其他的“他人”,这样下去是没有止境的。

不如我们一起在今天,看看就现在,我能做些什么让我的生活更美好?就现在,我能做些什么让我身边的人更幸福?
幸福不是一种命运或技巧,幸福是一种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