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渤海本同一家

合集下载

建立金代的女真族和建立清朝的满族之间有什么关系?

建立金代的女真族和建立清朝的满族之间有什么关系?

建立金代的女真族和建立清朝的满族之间有什么关系?谢谢邀请,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梳理一下金朝的女真族是些什么人。

按史书上的记载,辽金时期的女真人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熟女真。

契丹建国后,灭掉了渤海国,将治下的女真人分成两大类型,社会发展程度较高,从事定居和农耕生活的那部分女真人(称为熟女真)编入户籍,并把他们从今长春、吉林一带迁徙到以辽阳为中心的渤海故地。

这部分女真人因迁居和编入户籍,由辽朝直接统治,包括“合苏馆女真”等部。

熟女真被辽朝支解和迁离女真聚居地,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失去了“女真”的特性和认同了,金朝建立后,金朝的女真人是如何看待熟女真的呢?《金史》里有一段金太祖阿骨打发布的诏令:收国二年(1116年)正月诏曰:自破辽兵以来,四方来降者众,直加抚恤。

自今契丹、奚、汉、渤海、系辽籍女真、室韦、达卢古、兀惹、铁骊诸部官民,已降,或为官军所俘获逃遁而还者,勿以为罪,其酋长自官之。

可见,金朝初年,上层统治集团并不把那些早已被编入辽朝户籍的“女真人”视为“同族”,而是把他们和契丹、奚、汉、室韦诸族并列。

二是生女真。

生女真指的是原本生活在第二松花江以东广大地区的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的、过着游牧生活的女真人,辽国征服这部分女真人后,没有把他们纳入直接的管理之下,不编入户籍,而是让他们“自推雄豪酋长,小者千户,大者数千户”,处于一种分散的部族自治状态。

他们是女真人的“主体”,“地方千余里,户口十余万”,内部部落众多,金国的建立主要依靠的是整合了这部分女真人的力量。

三是东女真。

这部分女真人聚居于长白山地区,其内部组成复杂,主要是不同时期从各地迁来的女真部族融合而成的,他们主要是渤海国、辽国兴起过程中,逃亡到长白山地区的,包括“长白山女真”以及“女真完颜部”等。

这部分女真人较有政治、军事斗争的经验,金朝皇族完颜氏后来迁徙到生女真聚居地,最后取得领导地位。

理清了金代女真人的情况,接下来再说一说金代的女真人后来到那里去呢?金国建立后,为了改善女真人的生活环境(阿保机曾说女真旧部所居之地多瘠卤,不宜居)和加强对新征服地区的统治,大量女真人外迁,首先是迁到原辽国的核心,聚居于内蒙古的东北地区,到灭亡北宋后,大量女真人又进一步迁入中原地区,比如1133年“悉起女真土人散居汉地”,“令下之日,比屋连村,屯结而起”。

女真三部名词解释

女真三部名词解释

女真三部名词解释一、女真族女真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

他们主要居住在今天的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

女真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女真族最早出现在《史记》等中国古代文献中,被认为是东夷的一支。

他们在公元4世纪时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部族,并建立了初步的政治组织。

在唐朝时期,女真族开始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部族,他们参与了多次对外战争,并与汉族、契丹族等其他民族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交往。

到了10世纪初,女真族开始崛起,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女真国。

在此后的几百年里,女真族逐渐壮大,并不断扩张领土。

他们的领土范围曾经涵盖今天的中国东北、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地。

女真族的社会结构以部落为基础,每个部落由几个家族组成。

女真族的经济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他们擅长驯养马匹,并且以狩猎为生。

女真族还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

二、女真国女真国是中国古代女真族建立的一个王朝,其历史始于10世纪初,终于12世纪初。

女真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权,对中国和周边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女真国的建立者是阿保机,他是女真族的首领,通过一系列的征战和联盟,成功地统一了女真部落,建立了一个初步的政治组织。

阿保机被封为女真国王,并且将自己的后代定为继承人。

女真国在历史上经历了几任国王的统治。

后来的女真国王——耶律阿保机,被认为是女真国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在位期间,女真国的实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领土范围不断扩张,对周边地区施加了重要的影响。

女真国的政治制度以君主制为基础,国王拥有绝对的权力,而世袭制度确保了王位的传承。

女真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也受到了部族制度的影响。

女真国的经济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女真族人民擅长种植水稻和小麦,他们还有独特的养马和狩猎技术。

女真国也与其他民族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女真三部女真三部是指女真族在历史上分裂形成的三个主要部派,分别是:东部女真、西部女真和中部女真。

唐代渤海国姓氏研究

唐代渤海国姓氏研究

唐代渤海国姓氏研究王成国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1摘要唐代渤海国姓氏除王族大氏而外还有高、张、杨、窦、乌、李等右姓以及几与汉族姓氏相通的所谓庶姓。

从渤海民族姓氏构成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渤海是一个多元性民族渤海姓氏是渤海接受中原文化渤海民俗文化汉化后在姓氏文化上的反映。

渤海姓氏文化同中原一样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

渤海灭亡后其民族原有文化特征已经显现不出来了完全被中原文化所同化。

关键词渤海姓氏文化中图分类号K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541200504-0096-05收稿日期2005-03-14①《契丹国志》卷26《渤海国》载:“渤海国……其王旧以大为姓右姓曰高、张、杨、窦、乌、李不过数种部曲、奴婢无姓者皆从其主。

”《松漠纪闻》记载相同。

②《旧唐书??渤海》卷199下记载:“渤海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

”《新唐书??渤海传》卷219载:“渤海本粟末附高丽者姓大氏。

”《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三》载:“渤海……至中宗时置忽汗州以祚荣为都督封渤海郡王其后世遂号渤海。

其贵族姓大氏。

”关于渤海国的姓氏相关史料记载甚为简略仅见于《旧唐书》和《新唐书》记有王室为大氏又《契丹国志》及《松漠纪闻》记有渤海右大姓为高、张、杨、窦、乌、李等①。

至于其姓氏来源亦没有确切记述惟前辈学者金毓黻先生在其所著《渤海国志长编》、《族俗考》一卷中对渤海国的姓氏缘起和姓氏类别进行了考据和研究并罗列出与渤海有关的姓氏名称。

是对唐代渤海国姓氏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笔者试图以此为基础对渤海国姓氏的相关问题做些粗线条的勾勒以求教于诸家。

一、关于渤海王族的姓氏渤海王族为大氏这在《旧唐书??渤海传》和《新唐书??渤海传》中都有明确记载②。

至于渤海王族因何以大为氏笔者早在1983年发表的《渤海王族大氏考》一文中已经进行了考述。

但时隔二十余年随着对相关史料的进一步发掘和深层次的理解笔得认为渤海王室取大为氏应该有更深远的文化背景做铺垫。

女真族的起源

女真族的起源

女真族的起源位于黑龙江镜泊湖畔的莺歌岭遗址是新石器时期古人类生活的一处遗址,东北的古老民族选择了这片土地繁衍生息。

东北最主要的民族女真族就起源于这里。

1、女真族起源女真族别称朱里真、女贞、女直,是满族人的祖先。

源自3000多年前周朝时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

基本形成民族形态是在唐朝。

“女真”一词也最早见于唐初。

926年,辽天显元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消灭渤海诸部,部分女真人随渤海人南迁至辽东半岛,编入辽籍,称为“熟女真”,留居故地的女真人,因未入辽籍,被称为“生女真”。

女真族的始祖函普,有兄长阿古迪和弟弟保活里。

在唐朝贞观年间,因氏族离散,函普从高丽旧居出走。

他的哥哥信佛,留在了高丽,只有弟弟保活里随他出来。

走到完颜部时,正巧碰上人们互争财物,械斗不已,函普出面调停,平息了事态。

作为酬谢,完颜部送给了他一头青牛。

为了在这里站稳脚跟,他又用这头青牛作为聘礼,和完颜部的一个老妇人的女儿结了婚,婚后生了二男一女,他和他的子女们顺理成章的成了完颜部的人。

完颜部居住在鸭绿江上游及图们江流域,女真族的各部落中,以完颜部最为强大。

2、大金国建立辽天庆三年(1113年),函普之孙完颜阿骨打起兵,领导当时东北的汉族、渤海族、契丹族、室韦族、铁骊族、兀惹族人民共同抗击辽国。

他还和北宋达成协议,南北夹攻辽军,协助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

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并驱逐契丹的统治,建立金朝。

国号“大金”。

女真族之所以也叫女直,是因为当时的女真族在契丹人奴役下,契丹的辽兴宗名谓耶律宗真,为了避辽主之讳,女真被改成了“女直”。

完颜阿骨打灭亡辽国后,恢复了女真旧称。

3、灭亡辽国和北宋从1114年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到1127年汴梁城被攻破,短短13年,完颜阿骨打不仅打败了辽国,同时将北宋灭亡,著名的“靖康之耻”就是金灭北宋时的著名历史事件,使得大宋政权偏居南方。

女真族历史简介:雄踞东北3000年,曾经两次入主中原

女真族历史简介:雄踞东北3000年,曾经两次入主中原

女真族历史简介:雄踞东北3000年,曾经两次入主中原女真族,是中国五大民族之一,在建国之前统称为“满洲”,之后被细分为了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锡伯族等。

女真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多个政权,两次入主中原,对中国版图的奠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不过大多数对女真族的历史还不太清楚,本文就简单梳理一下源流。

一,肃慎和扶余:女真族的两大族源女真族主要生活在中国东北的黑龙江流域,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名称。

《金史》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

靺鞨本号勿吉。

勿吉古肃慎地也。

”女真一词来源于宋朝,“本名朱里真,番语。

讹为女真”。

可见女真、靺鞨、勿吉、肃慎都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称呼。

1635年,皇太极规定所有的女真族全部改为满洲,这就是满族名称的来源。

女真族的族源至少有两个支系,一个是肃慎系,一个是扶余系。

先来说肃慎。

肃慎是一支古老的民族,生活在松花江、黑龙江一带,先秦时期称之为“海外肃慎”。

在先秦时期,人们将肃慎来朝视为王朝盛名远播的典范,如周武王时期,肃慎曾经“进贡”了楛矢、石砮,于是《左传》上说:“肃慎、燕、毫,吾北土也”。

可见当时的中原人认为肃慎也是属于天下的一部分。

两汉、魏晋时期,肃慎也一直和中原保持朝贡贸易,肃慎主要出产楛矢、石砮、弓甲、貂皮之属,从中可见其民族擅长于射箭。

两汉到三国时期,又将肃慎称之为挹娄,《三国志·挹娄传》记载:“挹娄……青石为镞,古之肃慎氏之国也”。

南北朝时期称之为勿吉,《魏书·勿吉传》记载“勿吉国,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

从史料来看,肃慎到勿吉都是生活在森林之中的渔猎民族,但是也有少量的农耕。

扶余,最开始和肃慎是并列的,生活在肃慎南部。

扶余人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比较多,因而社会比肃慎先进,很早就出现了农耕。

在西汉时期,扶余就建立了国家,强盛一时。

在两汉之交扶余人朱蒙又建立了高句丽国,此后不断强盛,不仅完全取代了扶余王朝,还占据了“汉四郡”。

浅析金世宗时期的辽阳渤海贵族

浅析金世宗时期的辽阳渤海贵族

浅析金世宗时期的辽阳渤海贵族作者:仉惟嘉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2期摘要:金王朝是一个以女真族为主建立起来的多民族组成的联合政权,辽阳渤海贵族在金朝前期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是由其自身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和社会历史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是在金世宗时期,这种状况发生了转变,辽阳渤海贵族的势力达到顶峰,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

出现这种局面,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辽阳渤海贵族;金世宗;转折时期中图分类号:K24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2-0201-02金王朝是一个以女真族为主建立起来的多民族组成的联合政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渤海人是这个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一支,进入统治阶层的渤海人的势力更是不容忽视的,他们在推动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都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在金代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这是由其自身的政治才干、军事才能和社会历史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是,渤海人在金王朝所处的社会政治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金代前期基本上是处于上升的趋势,至世宗完颜雍执政初期达到了顶峰,而在世宗执政的后期渤海人势力则逐渐呈现衰落的趋势。

可以说,世宗在位期间是渤海人在金代社会政治地位的转折时期。

本文将就这一时期参与到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的辽阳渤海贵族代表人物和代表事件进行简要分析。

渤海人在金朝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高,但是他们汉化较深,文化水平较高,能够适应中原地区高度发展的封建化经济,且与女真人同源于靺鞨,渤海出自粟末靺鞨,女真出自黑水靺鞨,两族“本同一家”[1],金朝统治者十分看重他们之间的这种同源关系,所以女真统治者非常宠信渤海人,渤海人也一心依靠女真统治者。

由于历史原因,金朝的东京辽阳府地区,自辽王朝建立初期,就聚居了众多的渤海人,并且形成了这一地区的势家望族集团力量,经过辽、金两代二百多年的发展,备受朝廷的关注,上层代表人物曾多次出任两王朝的高官或权臣,因此,他们无论是家世、权势或者财力在当地都是显赫的,逐渐形成了大氏、高氏、张氏、李氏辽东渤海四大望族。

满族概况——精选推荐

满族概况——精选推荐

满族概况满族满族(满⽂:拉丁转写:Manju),原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等,是中国的⼀个少数民族。

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肃、⼭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州、银川等⼤、中城市。

形成⼤分散之中有⼩聚居的特点。

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治县,还有若⼲个满族乡。

2000年统计的满族⼈⼝数为1,068万。

基本信息中⽂名称满洲族外⽂名称Manju简称满洲亦称为满民、满⼈⽬录1 基本介绍2 详细介绍3 发展历史4 渤海郡国5 辽⾦时期6 明清时期7 ⼈⼝概述8 历史分布9 语⾔⽂字10 民族介绍11 满族⽂化展开1 基本介绍2 详细介绍3 发展历史4 渤海郡国5 辽⾦时期6 明清时期7 ⼈⼝概述8 历史分布9 语⾔⽂字10 民族介绍10.1 服饰10.2 男⼦旗装10.3 ⼥⼦旗装10.4 发饰10.5 旗头10.6 马蹄底鞋10.7 服装特点10.8 传统节⽇11 满族⽂化11.1 《满⽂⽼档》11.2 《⼋旗通志》11.3 《御制五体清⽂鉴》11.4 《尼⼭萨满》11.5 剪纸11.6 满族补绣1 基本介绍满族,全称满洲族,⾟亥⾰命后被称为满⼈、满族,是中国的⼀个少数民族。

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肃、⼭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州、银川等⼤、中城市。

2 详细介绍满族(满⽂:拉丁转写:Manju),全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旗⼈等,满族旧称⼥真,后改名满洲族。

⽬前满族⼈⼝超过⼀千万(据2000年统计满族⼈⼝为1,068万),满族主要分布在辽宁(5,385,287⼈),河北省(2,118,711⼈),其他分布在吉林、⿊龙江、内蒙古、新疆、⼭东等省区及北京、天津、福州、成都、西安、⼴州、乌鲁⽊齐等⼤、中城市400余万。

形成⼤分散之中有⼩聚居的特点。

女真族

女真族

清朝时期
主词条:清朝、满族
顺治元年(1644年),吴三桂与李自成的农民军激战于山海关。吴三桂以“材帛”、“割地”为条件向后金 求援,多尔衮率满洲清军入关参战,并正式迁都北京,征服全国,开始了清王朝近三百年的统治。
康熙元年(1662年),世祖福临崩。圣祖玄烨继位,开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史称“康乾盛世”。 在维护祖国统一,抗击外国侵略方面,清朝前期的功绩不可否定。从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以前,通过平定“三藩” 与准噶尔部贵族分裂集团,以及统一台湾等国内战争,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特别是通过历次制止外国侵略的自卫 战争,巩固了中国的边疆;又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其中包括中经雍正一朝 对西南各省进行的大规模“改土归流”和乾隆一朝设制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确定了对全国各地区由中央直接派 员进行管辖而又适合各地特点的地方行政制度。因而,在鸦片战争以前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不仅有明确的疆域 范围,而且有完整的稳定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巩固和确立中国统一和领土主权,起了关键的作用。这是中国各民 族共同树立的伟大历史功绩,同时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处于组织和统帅的历史地位,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献。
从出土的历史文物上看,网坠是肃慎人捕鱼生活的用具,石镞是肃慎人出行狩猎的工具,小陶猪是肃慎人驯 养家畜的佐证,鹿角锄是肃慎人原始农业发端的标志。说明,肃慎人当年是以渔猎为主正逐步向原始农业和畜牧 业过渡的特定的历史时期。
汉四郡地区在明朝中叶之前有大量粟末靺鞨及其同族人女真分布。传说女真族的始祖完颜函普,粟末靺鞨族 人,有兄阿古迪、弟保活里。
生女真分为几十个部落,其中完颜部较大。完颜函普时女真已进入父权制的氏族社会末期,11世纪初,完颜 绥可时又迁居到海古水,社会发生了显著的变革,开始冶铁、耕垦树艺、修筑房屋、造舟,定居在按出虎水(今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之侧。 其子石鲁作酋长后征服了附近部落,成立了部落联盟。石鲁之子完颜乌 古乃又合并了许多部落。女真庞大的军事部落联盟就形成于完颜乌古乃时期,但是联盟内部不是团结和十分巩固 的。此后主要是围绕联盟首长和国相而发生斗争。

【名人故事】完颜阿骨打简介

【名人故事】完颜阿骨打简介

【名人故事】完颜阿骨打简介完颜阿骨打个人资料中文名:完颜阿骨打别名:完颜?谥号:武元皇帝庙号:太祖性别:男民族:女真族国籍:金国所处时代:金朝开国时期出生地:虎水(黑龙江哈尔滨东南阿什河)出生时间:公元068年8月日逝世时间:公元23年9月9日职业:皇帝、政治家、军事家成就:统一了女真各部,创女真文字;建立金国,灭亡辽国陵墓:和陵,后改名睿陵完颜阿骨打简介完颜阿骨打(公元068年8月日?23年9月9日),汉名?,女真族,是完颜劾里钵和拿懒氏之子,金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金朝灭亡辽朝、统一北方具有奠基意义。

天庆四年(4年),起兵反抗辽朝,收国元年(5年)正月,建国号“金”,年号“收国”,建都会宁府。

同年十二月,加号大圣皇帝,次年改年号为天辅。

在位期间,把猛安谋克制度改为军事行政组织,天辅三年(9年),颁行女真文字。

天辅七年(23年)八月,领兵返回上京,行经部堵泺西行宫,病死于途中。

九月,葬于上京宫城西南。

谥武元皇帝,庙号太祖。

完颜阿骨打生平简介完颜阿骨打,女真完颜部人,后改汉名?,完颜氏,金朝的建立者,史称金太祖,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完颜阿骨打开始活动在历史舞台上,正是女真族由氏族制向奴隶制急剧转变的时期,也是统一的女真族形成的时期。

女真人完颜部自始祖函普以来,历代祖先世为首领。

世纪初,昭祖石鲁时,完颜部已形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并逐渐联合周围女真诸部组成部落联盟。

阿骨打的祖父景祖乌古?任联盟长时,接受辽朝加给的“节度使”称号。

阿骨打之父劾里钵、叔父颇剌淑及盈歌继任联盟长后,东征西讨,女真部落联盟日渐巩固和强大。

阿骨打是劾里钵的次子。

史称他从小就力气惊人,“甫成童,即善射”。

辽使曾见他张弓射群鸟,连三发皆中,惊称为“奇男子”。

既长,状貌雄伟,沉毅寡言笑,而有大志。

23岁初随父出征,围攻窝谋罕城(今吉林敦化额穆镇东南),他身披短甲,免胄,马不挂甲,在阵前行围号令诸军,初露锋芒。

颇剌淑任联盟长时,纥石烈部麻产据直屋铠水,招纳亡命,拒不听命。

女真族——精选推荐

女真族——精选推荐

女真族百科名片女真(又名女贞和女直),亦作女真族。

中国古代生活于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公元6至7世纪称“黑水靺鞨”,公元9世纪起始更名女真。

直至17世纪初建州女真满洲部逐渐强大,其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至其子皇太极时期已基本统一女真各部,遂颁布谕旨改女真族号为满洲,女真一词就此停止使用,后来满洲人又融纳了蒙古、汉、朝鲜等民族,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满族。

目录编辑本段编辑本段辽时期宋元时代,女真族形成和崛起,改变了广大东北地区女真族的历史,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

宋朝人说女真族“本名朱里真,番语讹为女真”。

可见,朱里真是汉名。

为避辽兴宗耶律真的讳,改称女真,也写作女质。

女真族一名,最早出现在7世纪。

《金史》是这样记述女真族的起源的:女真族的始祖完颜函普,粟末靺鞨族人,有兄阿古迪弟保活里。

在唐朝贞观年间,因粟末靺鞨氏族离散,年逾 60的函普,从高丽旧居(实为刚刚为王氏高丽征服的新罗旧地)出走。

他的哥哥信佛,留在了高丽,只有保活里随他出来。

走到完颜部时,正巧碰上人们互争财物,械斗不已,函普出面调停,平息了事态。

作为酬谢,完颜部送给了他一头青牛。

为了在这里站稳脚跟,他又用这头青牛作为聘礼,和完颜部的一个60岁老妇人的女儿结了婚,婚后生了二男一女,他和他的子女们理所当然地就成了完颜部人。

完颜部居住在鸭绿江上游及图们江流域,女真族是由这一带的朱里真人组成的,与采集珍珠的居民有关。

完颜一词,是从汉语“蜿蜒”音转的女真语。

依傍绥滨蜿蜒河而居的黑水靺鞨一支,如星散一般分布各地以后,就以蜿蜒河之名来作为姓氏。

“蜿蜒”、“完颜”乃是同音异写。

所以,完颜部作为黑水靺鞨一支,是从蜿蜒河畔辗转游徙,迁移至阿什河之滨的。

天长日久,女真语“完颜”演变为汉语的“王”。

完颜氏,是女真族中的王族。

女真族从长白山移居黑龙江中游,而完颜部就定居在完达山。

完达山,相传是完颜部人女真王到过的地方,主峰在黑龙江中游北岸的俄国境内。

在辽代,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有七十二部落”,地方数千里,人口超过10万户,散居山谷之间。

女真民族-古老民族的发家史

女真民族-古老民族的发家史

女真民族-古老民族的发家史女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生活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主要以渔猎为生。

先秦时期的肃慎当是女真远祖,到隋唐时,称女真为靺鞨(mòhé),五代时期才称为女真。

辽代时,大致以今天的松花江为界,把江南的女真族称为熟女真,江北的称生女真,都臣服于契丹。

辽末,生女真的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利用“鹰路之战”统一了江北的其他三个女真部落,再南下攻灭辽宋,开始了女真族的第二次崛起。

女真族的第一次崛起,是唐朝的粟末靺鞨部首领大祚荣,在武周圣历元年,也就是698年建立了靺鞨国,自号震国王。

到713年,唐玄宗册封他为渤海郡王,授予忽汗州都督之职。

从此,渤海成为了唐朝版图内的一个自治州。

唐代宗宝应元年,也就是762年,诏令以渤海为国,以忽汗城,即今黑龙江牡丹江市宁安的渤海镇为国都。

926年,契丹的辽太祖阿保机灭亡渤海国,结束了女真族228年的区域统治。

辽国兴盛了219年后,又被女真族建立的大金国灭亡,报了两百年多前的一箭之仇。

这一次女真族的兴起,对中原汉民族建立的大宋政权冲击极大。

他们灭辽后,接着攻陷北宋的国都汴梁,即今天的开封市,入城抢掠金银财宝,还掳走徽宗和钦宗两个父子皇帝,给大宋留下奇耻大辱。

南宋建立后,高宗重用武将保家卫国。

后面,凯叔会讲到岳飞、韩世忠抗金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历史。

金国与岳飞作战的金兀术(wùzhú),名叫完颜宗弼,是女真族的民族英雄。

在他的主持下,1141年与南宋签定了第二次《绍兴和议》,以淮水为界,金国完全占领了中国的北方。

到了海陵王完颜亮时期的1153年,金还把国都从哈尔滨的阿城迁到现在的北京,当时称“中都”。

北京作为国都的历史,就是从1153年开始的。

辽金城垣博物馆,它就是在金代的水关遗址上建造的。

因为金中都城,是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分别向东、西、南各扩展了三里而建成的,而且发现的水关,就坐落在金代修建的南墙之下。

金国经过大定年的繁荣稳定后,又逐步走向衰败。

金代渤海世家及其与金朝皇族的联姻

金代渤海世家及其与金朝皇族的联姻
DOI : 1 0 . 1 3 3 6 8 / j . c n k i . mu r e . 2 0 1 6 . 0 4 . 0 1 3

之久 。张浩家族本姓高 ,自称为高旬丽东 明王之后。曾祖张霸 ,曾仕辽为金吾卫上
将军 ,更姓为张 氏,其祖父张祁、父张行 愿也都是辽朝的官吏。 天辅( 1 l 1 7 一l l 2 3 ) 年间,金攻 占辽东 ,张浩投奔金国,本人

得到了太祖阿骨打的赏识 ,以其为 “ 承应 御前文 字 ” ,办理文字事 务 。“ 天会八 年
真贵族的同时 ,海陵王大批任用汉人 、契 丹人和渤海人 。受这样的政治环境影响 , 渤海出身的张浩受到海陵王的重用 。海陵 王召张浩为户部尚书,拜参知政事 ,除刑部郎中, 次年 , 进太 子左谕德兼礼部郎中。后擢刑部侍郎 、太 子詹事、太子少师兼御史 中丞 、中都路都
博物馆研究 2 0 1 6 年第 4 期( 总第 1 3 6 期)
・ 历史研 究・
金代渤海 世家及其 与金朝 皇族 的联姻
孙炜冉

摘 要 :金代历史上有几个非常显赫 的渤海世族,或 多人身居朝廷要职 ,或为 金皇室外戚,或为历史文化名人 ,代表世 族便有大D 家族 、张浩家族 、李石 家族 、 王庭筠家族以及几位 高氏家族等 。这些渤 海世族 皆为辽初迁徙至 东京道地 区的渤海 贵族和右姓移民的后裔, 在辽末投 附于金 , 为金朝 国家和制度 的建立完善贡献卓著 , 所以没有被 迁往 中原地 区。这些世族基本
终也同化于北方汉人之列。
1 . 张浩家族 张浩 ( 1 1 0 2 -1 1 6 3 ) , 字浩然 , 辽阳渤
海人 , 金代名臣, 历仕太祖 、 太宗、 熙宗 、 海陵王 、世宗五朝 ,官至尚书令 ,尤其是 在海陵王和世宗朝时 ,担任 宰相达十余年

女真渤海本同一家

女真渤海本同一家

女真渤海本同一家女真渤海本同一家阿骨打建国时最重要的军师杨朴,就是汉化的渤海人。

女真金国登用被辽国俘虏的原渤海贵族,地位在契丹人和汉人之上。

《金史》中姓“大”这个渤海国国姓的人有不少:海陵王完颜亮的母亲姓“大”、大怀贞和大兴国。

这都是被拉到中原的原渤海贵族(即靺鞨),后又并入女真金国的直接证据。

渤海族在金代的民族关系中享有特殊的政治社会地位,根据宋人所总结的金代民族等级的状况,渤海仅次于金朝的统治民族女真族,其地位优于其他各个被统治民族。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渤海与女真族源相同,他们都同为靺鞨人的后裔,渤海源于粟末靺鞨,女真出自黑水靺鞨。

金朝统治者对两族间的这种同源关系非常看重,视为怀柔渤海人的一个天然机缘。

完颜阿骨打起兵之初就宣称“女直、渤海本同一家”,以此号召渤海人加入女真的反辽同盟。

渤海在辽朝深受民族歧视,始终处于被压迫的地位,这也是他们与女真人易于投合的一个原因,所以女真建国后,渤海人便纷纷前来归附。

宋人对渤海在金朝所得到的优遇是这样解释的:“契丹时不用渤海,渤海故此深恨契丹,女真兵兴,渤海先降,所以女真多用渤海为要职。

”为了巩固女真-渤海政治联盟,金建国之初,就有计划地选取辽阳渤海望族女子作为宗室诸王的侧室,《金史》卷《后妃传下》云:“天辅间,选东京士族女子有姿德者赴上京。

与女真皇室联姻的主要是辽阳大氏、李氏、张氏三支渤海右姓,从太祖至世宗朝,他们与宗室累世通婚,以致在金朝的九位皇帝中有三位都是由渤海人所生,这就是海陵王、金世宗、卫绍王。

渤海世家与女真皇室的政治联姻密切了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使渤海人在金代所享有的优越地位得以长期保持。

但金朝对渤海的政策在各个不同时期也有所变化。

金代前期,渤海人尚未能够进入统治集团的上层,在政治上影响不大。

海陵、世宗两朝是渤海人的鼎盛时期,大、张浩在海陵朝都官至宰相,其中张浩从贞元三年至正隆六年独任首相七年,为金代所仅见~而世宗朝共四位尚书令,其中有两位都是渤海人。

后渤海国时代的渤海人,后来过得怎么样了?

后渤海国时代的渤海人,后来过得怎么样了?

后渤海国时代的渤海人,后来过得怎么样了?渤海国被契丹灭亡后,其遗民仍以一个族体的形式生活着。

渤海国(698~926)由于长时间被异族(契丹和女真)所统治,渤海遗民的风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与他族习俗杂揉共存的特征,汉化趋势尤其明显。

到了金朝后期,渤海人以基本上趋于汉化,等到了金末元初,本族习俗已消失殆尽。

渤海人的衣冠之礼辽与金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多民族政权,不同民族混居杂处,但又相对集中,共同生活在幅员辽阔的土地上。

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与风俗习惯互为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民族的文化内涵都悄然发生着变化。

渤海国壁画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衣冠之制亦分两种:“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

这里的“国服”即契丹本族服饰,按照此项规定,凡任北面官者,无论哪一民族都必须穿“国服”,反之亦然。

因此,在辽朝出任官吏的渤海人,既有穿契丹朝服的,也有穿汉官朝服者的。

国服以窄袍、碟蹼带、靴为主要特征,装饰少而简,与契丹人日常服饰差别不大,活动方便,适于鞍马生活。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日台乡宝山村辽墓壁画汉服以纱袍、裙儒、蔽膝、鞋袜为主要特征,佩饰多而繁,注重仪表威严高贵,适于宫廷生活。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实际上,渤海国人早在唐朝时期就已有汉化的趋势。

穿着汉族服饰的现象,在渤海国时期贞孝公主墓葬的壁画中就有反映。

贞孝公主墓壁画人像到了金末元初,渤海人几乎完全以汉人的习俗取代本族习俗。

当然,在辽朝时期,爱穿契丹服饰的渤海人也不少。

“渤海首领大舍利高模翰兵,步骑万余人,并凳发左枉,窃为契丹之饰”。

显然,这是一支“契丹化”的渤海人军队。

有趣的是,在当时的北方地区,“服饰胡化”成为了各族人民的“新时尚”,甚至直接影响到地处南方的宋朝。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诏,“京城内近日有衣装杂以外裔形制之人,以戴毡笠子,着战袍,系番束带之类”,“宜严行禁止”。

到了金朝时期,政府颁行髡发易服令,强迫各族人民采用女真族的发式与服饰。

试论明朝对女真的招抚 寻找建州女真的故乡

试论明朝对女真的招抚 寻找建州女真的故乡

试论明朝对女真的招抚寻找建州女真的故乡百年来,史家都说最后一个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是东北的满族人。

其实此说法不正确。

一则,直到辛亥革命后,中国才有了与汉、蒙、藏、回族并称的满民族,此前谓之满人或满洲人。

二则,推翻明王朝建立清王朝的,应是满洲人和蒙古人、汉人等多民族共同的行动,以满洲人为主体。

三则,满洲人是古代东北女真人的共同体,是清王朝第二个皇帝皇太极为女真人共同体定的族称。

其主体部分是建州部,即建州女真。

15世纪中晚期,努尔哈赤率领建州女真六部(史称五部,少说了努尔哈赤的本部宁古塔部),开始了统一东北的战争。

其子孙后来统一全国、建立清王朝,建州女真依然是主力和领导核心。

可见,建州女真在推翻明王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是起了重大作用的。

然而,自清以来,对建州女真的源起就有不同的说法,纷争历百年,因各说均有片面性而无结论,遂成历史悬案。

说到建州女真的源起,自然首先要搞清楚东北古代的建州是从何而来的及它的确切位置。

由于古代的东北女真人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建州这一历史地名变迁的复杂性更需认真探讨。

率宾府与建州黑龙江省东部的牡丹江市所辖东宁县城东八里的大城子村,是这一带比较大的村庄。

它坐落在绥芬河(由南北两支流汇合而成)中游右岸台地。

村外至今仍有古代土城城墙遗址。

东北两面城墙已没有多少,西段与南段仍保存良好,高约2米。

它是什么时代的遗址?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上说它是渤海国中晚期城址,即渤海国率宾府,领建州、华州、益州三州。

渤海国建于698年,亡于926年,中晚期应在9世纪末到10世纪初。

可见此古城址距今至少也有1100年之久。

它同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同样是牡丹江——黑龙江地区辉煌的古代文明之见证。

但碑文所记有两处值得商榷。

一是说大城子遗址是渤海国率宾府,这是不对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明清两代史料与当代各种权威性典籍著述,如《辞海》《渤海国志长编》《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等,明明白白地写道:率宾府,渤海国置,治所在华州,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并注明双城子。

辽史中民族关系的历史

辽史中民族关系的历史

辽史中民族关系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辽朝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权,其民族关系呈现出复杂而多样的特点。

辽朝的疆域辽阔,涵盖了众多不同的民族,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与冲突构成了辽史中引人注目的篇章。

辽朝的主体民族是契丹族。

契丹族原本是游牧民族,凭借着勇敢和智慧,逐渐崛起并建立了强大的政权。

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周边的其他民族展开了广泛的接触和互动。

与汉族的关系是辽朝民族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辽朝领土的扩张,许多汉族地区被纳入其统治范围。

辽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处理与汉族的关系。

一方面,他们积极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例如采用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等官僚体制,并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这使得汉族的知识分子有机会在辽朝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促进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另一方面,辽朝也注重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在服饰、语言等方面保留了契丹族的传统。

在经济方面,汉族的农耕技术和商业经验对辽朝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辽朝鼓励汉族农民开垦荒地,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同时,汉族商人在辽朝的商业活动中也十分活跃,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

与渤海族的关系也值得关注。

渤海国被辽朝灭亡后,一部分渤海人融入了辽朝社会。

辽朝对渤海族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政策,允许他们保留一定的自治权,并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传统。

渤海族的手工业和文化艺术为辽朝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元素。

辽朝与女真族之间的关系则较为复杂。

早期,女真族在一定程度上臣属于辽朝,但随着女真族的逐渐强大,双方的矛盾日益加剧。

女真族对辽朝的压迫和剥削感到不满,最终发动了起义,建立了金朝,并推翻了辽朝的统治。

在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辽朝的文化也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

契丹族的文字、音乐、舞蹈等与汉族、渤海族等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例如,辽朝的文学作品中既有契丹族的豪放风格,也吸收了汉族诗词的婉约之美。

在宗教方面,辽朝兼容并蓄,佛教、道教等宗教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渤海高巨丽族属

渤海高巨丽族属

座落在距镜泊湖不足20公里的宁安市渤海镇。

它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献记载,渤海国是盛唐之时以靺鞨族为主建立的封建地方政权。

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300余年前,史书上誉称"海东盛国"。

公元713年,唐玄宗册封其首领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称号,从此专称"渤海",与唐朝为臣属关系。

公元755年,渤海国迁至渤海镇,建成首府"上京龙泉府",至公元926年为契丹族所灭,传国15世,历时229年。

渤海国所辖疆域西起扶余、农安、开源、铁岭一带,北至黑龙江、松花江下游,南至新罗(今朝鲜),东至日本海。

共设5京,15府,62州。

契丹灭渤海改建为东丹。

为镇压渤海人民的反抗,使其忘却故土,契丹曾把龙泉府及寺庙等古都著名建筑付之一炬。

故国遗址可见城址、上京龙泉府遗址、故井址、禁苑址、街坛址、寺庙址、古墓、古桥址和兴隆寺。

主要遗物有石灯幢、大石佛、舍利函、大石龟、文字瓦等。

渤海国历史简介公元713年,唐玄宗遣使崔讠斤册封这块黑土上的震国王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忽汗州都督、渤海郡王,更震国名为渤海。

到公元737年渤海王大钦茂即位,渤海国已经是一个仿效盛唐,建立了三省、六部、十二司、七寺、一局等中央机构及散官勋爵制度的“海东盛国”。

755年,渤海王大钦茂将王都从显德府迁到位于张广才岭与老爷岭相间的东京城盆地上京龙泉府时,其疆域已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两岸、鞑靼海峡沿岸及库页岛,东至日本海岸,西到吉林与内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南至朝鲜咸兴附近,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强国。

据史料记载,渤海国共传王位十五世,享国228年。

曾五次迁都,而上京龙泉府为都时间最长,达160余年。

都城基本仿照唐都长安城模式营建,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为长安城的五分之一,是盛唐时代亚洲最大的都市之一。

公元926年2月23日夜,契丹人耶律阿保机率领铁骑兵分两路,翻越长白山,经过六天六夜的急驰到达上京城。

[知识]女真渤海本同一家

[知识]女真渤海本同一家

女真渤海本同一家阿骨打建国时最重要的军师杨朴,就是汉化的渤海人。

女真金国登用被辽国俘虏的原渤海贵族,地位在契丹人和汉人之上。

《金史》中姓“大”这个渤海国国姓的人有不少:海陵王完颜亮的母亲姓“大”、大怀贞和大兴国。

这都是被拉到中原的原渤海贵族(即白山靺鞨),后又并入女真金国的直接证据渤海族在金代的民族关系中享有特殊的政治社会地位,根据宋人所总结的金代民族等级的状况,渤海仅次于金朝的统治民族女真族,其地位优于其他各个被统治民族。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渤海与女真族源相同,他们都同为靺鞨人的后裔,渤海源于粟末靺鞨,女真出自黑水靺鞨。

金朝统治者对两族间的这种同源关系非常看重,视为怀柔渤海人的一个天然机缘。

完颜阿骨打起兵之初就宣称“女直、渤海本同一家”,以此号召渤海人加入女真的反辽同盟。

渤海在辽朝深受民族歧视,始终处于被压迫的地位,这也是他们与女真人易于投合的一个原因,所以女真建国后,渤海人便纷纷前来归附。

宋人对渤海在金朝所得到的优遇是这样解释的:“契丹时不用渤海,渤海故此深恨契丹,女真兵兴,渤海先降,所以女真多用渤海为要职。

”为了巩固女真-渤海政治联盟,金建国之初,就有计划地选取辽阳渤海望族女子作为宗室诸王的侧室,《金史》卷《后妃传下》云:“天辅间,选东京士族女子有姿德者赴上京。

与女真皇室联姻的主要是辽阳大氏、李氏、张氏三支渤海右姓,从太祖至世宗朝,他们与宗室累世通婚,以致在金朝的九位皇帝中有三位都是由渤海人所生,这就是海陵王、金世宗、卫绍王。

渤海世家与女真皇室的政治联姻密切了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使渤海人在金代所享有的优越地位得以长期保持。

但金朝对渤海的政策在各个不同时期也有所变化。

金代前期,渤海人尚未能够进入统治集团的上层,在政治上影响不大。

海陵、世宗两朝是渤海人的鼎盛时期,大、张浩在海陵朝都官至宰相,其中张浩从贞元三年至正隆六年独任首相七年,为金代所仅见~而世宗朝共四位尚书令,其中有两位都是渤海人。

辽代渤海世家大族考述

辽代渤海世家大族考述

辽代渤海世家大族考述
辽代渤海世家大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区,自古以来一直是辽朝的主要支柱。

渤海世家大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的渤海大族是以西周的高祖大夫萧何为首的一支族群。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渤海大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大族,并在辽朝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辽朝时期,渤海大族的主要成员有萧何、萧纲、萧衍、萧规等,他们都担任过重要的官职,在辽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萧何是辽朝的首任大臣,他曾经担任过多项重要官职,并且在政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辽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萧纲也是辽朝的重要官员,他曾任辽朝的太守,并且担任过多项重要职务,在治理辽朝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萧衍曾任辽朝的太师,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辽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萧规也是辽朝的重要官员,他曾任辽朝的太子,并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辽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辽代渤海世家大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族,他们在辽朝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辽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渤海国—搜狗百科

渤海国—搜狗百科

渤海国—搜狗百科渤海族归属渤海是中国东北古老的民族之一,很早就活动于中国东北地区。

渤海民族属于中国东北古老的民族肃慎族系中的靺鞨族,建国后又融入了相当比例的汉人、高句丽人等,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渤海族。

渤海民族政权建立后,就与唐王朝保持着册封与朝贡的藩属关系。

是唐王朝属下的地方民族政权。

其根据是:开国伊始渤海就接受唐王朝的册封,承认是唐王朝属下的地方民族政权。

唐中宗即位,遣侍御使张行岌招慰之,大祚荣遣子入侍。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派遣使臣崔忻册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

唐朝承认渤海政权并与其建立了藩属关系。

崔忻回程路经旅顺黄金山时,在山麓凿井两口,并刻石提名:“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

开元二年五月十七日。

”此石刻是唐朝册封大祚荣,渤海民族政权隶属唐王朝管辖的实物见证。

渤海立国229年,传15代王,每代王都主动派使臣去中原王朝朝贡,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

渤海的中央、地方的政治制度完全仿照唐朝制度,始终与唐王朝保持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接受册封,就是表示渤海承认其臣属于唐王朝,是唐王朝属下的臣子。

中原王朝派节度使行使管辖权《旧唐书·地理志》:“平卢节度使,镇抚室韦,统平卢、卢龙二军”。

渤海政权派遣质子入朝宿卫据《册府元龟》卷974记载,开元六年(718),靺鞨渤海郡王大祚荣遣其男述艺来朝,唐朝授怀化行左卫大将军、员外郎、置留宿卫。

渤海各代王子、王弟都先后前来唐朝,入朝宿卫。

以恪尽臣子对皇上的忠心。

渤海政权遣使向唐朝献贡渤海每年向唐王朝朝贡,唐王朝让户部掌管靺鞨之贡献。

《大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郎中、员外郎,掌领天下州县户口之事,远夷则控契丹、奚、靺鞨、室韦之贡焉”。

开元七年(719年)八月,“大拂涅靺鞨遣使献鲸鲵鱼睛、貂鼠皮、白兔、猫皮。

”此后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向唐朝贡。

以尽藩属之责。

进献的方物有鹰、马、海豹皮、乾文鱼、玛瑙杯、昆布、人参、朝霞绸、鱼牙绸、牛黄、金银、金银佛像、白附子、虎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巩固女真-渤海政治联盟,金建国之初,就有计划地选取辽阳渤海望族女子作为宗室诸王的侧室,《金史》卷《后妃传下》云:“天辅间,选东京士族女子有姿德者赴上京。与女真皇室联姻的主要是辽阳大氏、李氏、张氏三支渤海右姓,从太祖至世宗朝,他们与宗室累世通婚,以致在金朝的九位皇帝中有三位都是由渤海人所生,这就是海陵王、金世宗、卫绍王。渤海世家与女真皇室的政治联姻密切了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使渤海人在金代所享有的优越地位得以长期保持。但金朝对渤海的政策在各个不同时期也有所变化。金代前期,渤海人尚未能够进入统治集团的上层,在政治上影响不大。海陵、世宗两朝是渤海人的鼎盛时期,大 、张浩在海陵朝都官至宰相,其中张浩从贞元三年至正隆六年独任首相七年,为金代所仅见~而世宗朝共四位尚书令,其中有两位都是渤海人。大定后期,渤海人集团卷入了皇室内部的继承权之争,结果陷于失败,章宗即位后,遂一反海陵、世宗重用渤海人的政策,逐步清除宗室内的渤海人势力,从而致使渤海世家与女真皇室间长期形成的联姻关系陷于破裂。金朝后期,渤海人在政治上遭到女真统治者的排斥,其政治影响已经十分有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渤海上层人物与女真统治集团的矛盾并未使这两个民族交恶,金朝治下的渤海人始终是驯服的,从来没有任何反抗行为,因此其民族地位也就相对比较稳定。
阿骨打建国时最重要的军师杨朴,就是汉化的渤海人。女真金国登用被辽国俘虏的原渤海贵族,地位在契丹人和汉人之上。《金史》中姓“大”这个渤海国国姓的人有不少:海陵王完颜亮的母亲姓“大”、大怀贞和大兴国。这都是被拉到中原的原渤海贵族(即白山靺鞨),后又并入பைடு நூலகம்真金国的直接证据
渤海族在金代的民族关系中享有特殊的政治社会地位,根据宋人所总结的金代民族等级的状况,渤海仅次于金朝的统治民族女真族,其地位优于其他各个被统治民族。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渤海与女真族源相同,他们都同为靺鞨人的后裔,渤海源于粟末靺鞨,女真出自黑水靺鞨。金朝统治者对两族间的这种同源关系非常看重,视为怀柔渤海人的一个天然机缘。完颜阿骨打起兵之初就宣称“女直、渤海本同一家”,以此号召渤海人加入女真的反辽同盟。渤海在辽朝深受民族歧视,始终处于被压迫的地位,这也是他们与女真人易于投合的一个原因,所以女真建国后,渤海人便纷纷前来归附。宋人对渤海在金朝所得到的优遇是这样解释的:“契丹时不用渤海,渤海故此深恨契丹,女真兵兴,渤海先降,所以女真多用渤海为要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