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金代女真人服饰的变化素材
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的整合性发展
中图 分 类 号 : S 4 .9 T 10 9
I e r t d d v l p e to c e a i n l y S co h ng c lu e nt g a e e e o m n fNu h n n to a i l t i u t r t
面 分 析 金 代 女 真 族 服 饰 文 化 的 融 合 表 现 , 理 归 纳 了 4种 民族 间服 饰 文 化 交 流 的互 动 形 式 : 场 互 市 贸 易 、 贡 与 梳 榷 朝 回赐 、 迁 与 内 聚 、 争 与 抢 掠 占有 。从 横 向研 究 金代 女 真 族服 饰文 化 的 整合 性 发 展 , 为 金 代 女 真 族 服 饰 文 化 整 外 战 认 合 性 发 展 具 有 不 平衡 性 、 跃 性 、 进 性 和强 势性 等特 性 , 现 阶 段 研 究 少 数 民 族 服 饰 文 化 发 展 历 史 有 一 定 意 义 。 跳 渐 对 关键词 金 代 女 真 族 ; 饰 文 化 ;融合 ; 动 形 式 ;整合 性 发 展 服 互
Wa n p u d r I on s u t a t e ne rtd e eo me t f Nu h n cohig u t r h s u h r a d ln e . t p it o t h t h itg ae d v lp n o c e S lt n c lu e a s c
t e it rcin f coh n ut r itro h ne a t s o lti g c l e n ec mmu in b t e fu o s f n t n c su r ic se o u no ewe n o r fr o ai a o t me a e d s u s d: m ol ta s cin o a h oh rSmak t ,p e e tn rb t n ii ga f i eu ,mo i ga y t te lc r n a to n e c t e r es r sn i gt ue a d gvn t n r tr i n vn wa ooh rpa e,
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的传承性发展
GU n e Yu fn,YANG h xu,ZENG i Su i Hu
( ltig ad Txi co l atr io ig U ie i Cohn n eteS ho ,E senLa nn nvrt l sy,Da d n n o g,Lann 1 8 0 io ig 10 3,C ia) hn
acs r s xaa df m Q i rv f i D ns i hs o ote o gD ns t h a e cesi cvt o i n Sgaeo J y at wt t e fSuhr Sn yat a t s oe e e r K g n y h o n y e m
金 代 女 真 族 服饰 文化 的传 承 性 发 展
顾韵 芬 , 书岫 , 慧 杨 曾
( 东 学 院 服 装 纺织 学 院 , 宁 丹 东 180 ) 辽 辽 10 3
摘
要
针 对 我 国 自古 以来 各 少 数 民族 共 同体 历 史 相 沿 , 居 相染 形 稳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1 期 1
纺 织 学 报
J u l fT xi s a c o ma e te Ree r h o l
Vo . No. 1 1 28 1 NO V. 2o o7
20 0 7年 l 月 】
文 章 编 号 :2 39 2 (0 7) 1O 1 —5 0 5 —7 1 2 0 1- 190
原创多图!金朝女真贵族服饰复原作品多图拍摄
原创多图!金朝女真贵族服饰复原作品多图拍摄今年夏季本人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后发表名为《金代女真族服装与清代满洲族服装的传承关系》的文章很多朋友都看过了。
现在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与实践,终于在十月中旬,复原的金代贵族袍服实物制作成功!在看图之前先进行一下简单的回顾:在金代,大家普遍印象中的左衽交领衣只是作为内衣来穿,而外衣是起源于与先祖肃慎同时期的东胡,后来随着东胡的分支鲜卑的崛起而逐渐流行于中原,并伴随着鲜卑后裔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建立的唐王朝而作为正式官服兴盛起来的圆领袍!而此时与唐王朝关系密切的女真祖先开创“海东盛国”的靺鞨人自然受其影响。
这个在渤海国贞孝公主墓葬的壁画中就有体现。
后来建立辽朝的契丹人更不例外。
在继承唐代圆领袍的基本样式之后根据实用需要进行了一些改变,又影响了后来的女真族。
金齐国王墓出土织金棉袍实物;圆领、紧衣窄袖,其左右肩袖、袍襕处均有织金元代注明画家赵孟頫(字子昂)绘画作品《狩猎图》,虽然是元代时期的画作,但画中的人物形象与《金史·舆服志下篇》中对贵族常服的描述基本一致,并且与同时期元代绘画作品中的蒙古贵族形象有很大区别。
可以对比下幅同时期著名画家刘贯道的绘画作品《元世祖出猎图》从两幅作品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不仅在袍服上,金代的圆领(盘领)与元代蒙古贵族统一的右衽交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人物所戴帽饰也完全不同。
再看上幅南宋时期著名“谍报画家”陈居中作品《苏李别意图》(局部)中与下午元代赵孟頫作品《狩猎图》(局部)中相似的人物角色及形象。
综上所述足以确定赵孟頫的《狩猎图》所描绘的为金代女真贵族形象!复原作品实物出来了!金墓出土皂罗巾及玉纳言皂罗巾及耳后纳言复原,由于缺少更详细的资料,形制和系法可能不太标准。
南宋著名“谍画家”陈居中作品《文姬归汉图》(局部)中的金朝女真人形象,后面两个长飘带可以搭在胸前。
不同于前代圆领袍的是,金代女真袍服的下摆左右两侧是没有前后开襟的。
南宋陈居中绘《文姬归汉图》(局部)可以将袍子下摆处左右两侧大面积掩襟收起来便于活动和骑行乌皮靴/六合靴(也算继承唐朝)可能很多人看着感觉不对,因为我这件袍服是右衽,别着急,再往下看···在从南宋陈居中的上幅作品《羌胡春猎图》(局部)中可以明显看出前方猎手所穿袍服为右衽,袍襟从领侧开襟延伸至腋下,同时所戴笠帽线条柔和,更有别于元代瓦楞帽,并与清代人物形象更加贴近。
中国各朝女子服饰
中国各朝女子服饰中国各朝女子服饰古之韵先秦时期由于纺织技术改进的关系,使得战国以后的服装,由上衣下裳的形式,演变为连身的长衣(深衣),这种衣着在秦代非常的普遍,它的样式通常是把左边的衣襟加长,向右绕到背後,再绕回前面来,腰间以带子系住,并且往往用相间的颜色缝制,增加装饰和美感的效果。
魏晋时期裙长至足,腰系长带。
从服式来说,受胡服的影响比较大,衣袍外为左襟,并且上短下长是其特点。
“下衣”是指裤服到胸,裙长戋地,贵族女子的裙长要戋地五尺。
一般庶民或奴婢等女子,上穿开领大袖衫,衣长仅覆腰,下着长裙。
南北朝时期北朝时女子流行穿裲档,并常与裤合穿,整个形制与男子一致。
这一时期女子的服饰还有如下穿法:对衿,衿的下角相互交叉,成小的燕尾状。
从整体看此时妇女的服饰已开始趋向华丽、潇洒、飘逸的形式。
这一点可以从杂裙垂髾服明显地看出。
此衣虽宽大,但束高腰,这样在视觉上就延长了下身,给人一种修长和轻盈感,巧用了肥大与瘦长的对比关系,同时裙的下摆形成的曲线十分优美挺拔,再加上飘带的使用和高髻发式,形成了统一、完美和整体感很强的装束,使着装者显得十分端庄、华贵。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
特别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后,就是唐代盛行的缠枝图案。
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
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隋代女服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
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妇女的裙字有不少名目,在中上层妇女中,曾流行百鸟毛裙,由于这种裙子都用禽鸟羽毛制成,使大批珍禽瑞鸟遭受损害,后被朝廷下令禁止。
惊艳的中国古代美女服饰变迁
惊艳的中国古代美女服饰变迁文玩 | 字画 | 品鉴 | 茶道秦代统一中国后,虽有“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记载,至于这一历史时代的衣着,除了秦尚黑,囚徒衣赭,此外,我们却近于极端无知。
直到近年,才仅从始皇陵前发现几件大型妇女坐俑,得知衣袖紧小,梳银锭式后垂发髻,和辉县出土战国小铜人实相近,与楚帛画妇女发髻亦相差不多。
最重要的发现,是衣着多绕襟盘旋而下。
反映于铜器平面图像上,虽不甚具体,反映于木陶彩俑、铜玉人形等立体材料上,则十分明确。
腰带边沿彩织装饰物,花纹精致处,多超过我们想象。
由比较得知,这种制度,一直相沿到汉代,且具全国性。
证明《方言》说的“绕衿谓之帬”的正确含义。
历来从文字学角度出发,对于“衿”字解释为“衣领”固不确,即解释为“衣襟”,若不从图像上明白当时衣襟制度,亦始终难得其解。
因为这种衣服,原来从大襟至胁间即向后旋绕而下。
其中一式至背后即直下,另一式则仍回绕向前,和古称“衣作绣,锦为缘”有密切联系。
到马王堆西汉初期古墓大量实物和彩绘木俑出土,才深一层明白如此使用材料,实用价值比艺术效果占更重要意义。
从大量图像比较,又才明白这种衣着剪裁方式,实由战国到两汉,结束于晋代。
《东宫旧事》和墓葬中殉葬木简牍,都提到“单裙”、“复裙”。
提到衣衫时,且常有某某衣及某某结缨字样。
结缨即系衣时代替纽扣的带子,分段固定于襟下的。
(衣裙分别存在,虽在近年北京琉璃河出一西汉雕玉舞女上,即反映分明,但直到东汉末三国时期才流行。
图像则从《女史箴》临镜化妆部分进一步得到证实)。
秦代出土人形,主要为战车和骑士,数量达八千余人。
人物面目既高度写实,衣甲器物亦一切如真。
唯战士头髻处理烦琐到无从设想。
当时如何加工,又如何能持久保持原有状态?髻偏于一侧,有无等级区别,是一个无从索解的问题,实有待更新的发现。
两汉时间长,变化大,而史部书又特列舆服部门,冠绶二物且和官爵等第密切相关,记载十分详尽。
但试和大量石刻彩绘校核,都不易符合。
亮点迭出——金元服饰
亮点迭出——⾦元服饰⾦国的服制不仅继承了辽国和本国的传统,同时还采⽤了汉族服饰形制,但相对⽽⾔较为朴素⾃然。
元代的统治范围和统治时间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来说较⼴、较长,所以在服装纹样、配饰风格⽅⾯等内容就丰富得多。
传统和⾃然造就的⾦朝服饰⾦代服装纹样保留⾃⼰民族特⾊的较多。
虽然⾦朝的仪仗服饰,从纹样题材到区别官阶⾼低的⽅法,都与唐宋类似,但是最有特⾊的绣有鹘捕鹅、杂以花卉的春⽔之服,以熊⿅林为题材的⼭之服,却是⼥真族⽣活习延续下来的。
且⾦朝的仪仗服饰纹样多孔雀、对凤、鹤、对鹅、双⿅牡丹、莲荷、刍相花等为主题官位的⾼低通过⼤⼩不的宝仙花来区别,这也是颇⼥真特⾊的。
⾦⼈上⾝是圆领的窄袖左衽长袍,腰束⾰带,下⾝是裤⼦和长统⽪靴,头戴⽪帽或包裹罗⼱。
因为⾦⼈久居北⽅,天⽓寒冷,所以服装多采⽤⽑⽪制作。
有钱的⽤貂⿏⽪、青⿏⽪、狐狸⽪、貉⼦⽪、⽺羔⽪等,没钱的就⽤獐⽪、⿅⽪、麋⽪、狗⽪、猫⽪等。
随着与中原的交往,⼥真⼈也发现了绢、帛、织锦等丝织品的好处,就开始穿着⽤丝绸、纱罗、织锦和⽩细布等⾼级布料做成的服装。
不过能穿得起这种布料的都是些富贵之⼈,穷⼈只能穿些粗布⾐裳。
圆领窄袖袍⾦代男⼦的常服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头上裹皂罗⼱,⾝上穿盘领⾐服,腰⾥系吐骼带,脚上穿着乌⽪靴。
⾦朝还有他们的拳头产品,就是⾦朝的精品鞋⼦——罗地绣花鞋。
这种绣花鞋鞋⾯上下分别⽤驼⾊罗和绿⾊罗,绣的是草纹,鞋头尖尖的,上翘。
鞋底是⿇底的,⽐较厚,鞋底还有⽶⾊的暗花绫,⼯艺精良的程度⾮同⼀般。
罗地绣花鞋·⾦和前朝妇⼥相⽐,⼥真妇⼥的服装就太过简单了,颜⾊也多采⽤⿊、紫、绀等深重的颜⾊。
⾦朝妇⼥⼀般都穿⼀种长衫,交领、窄袖、左衽,⾐裾前⽚与地齐,后⽚则⽐前⽚长出⼀尺多,拖在地上。
这款长衫在⾦朝被称为团衫。
⾦朝妇⼥常穿的裙⼦是有六个褶裥的普通裙⼦。
但⼥裙也有特殊款式的,有⼀款曳地长裙就很像欧洲宫廷流⾏过的带有裙撑的裙⼦。
制作这种裙⼦时,先⽤布帛裹上细铁丝做成裙圈,衬在裙内,然后再在外⾯罩上⼀条单裙。
金代女真族民族服饰文化和发展探究
4 8・
文化 ・ 文 化 产 业 论 坛
金代女真族 民族服饰文化和 尔滨市文物 管理站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1 ) 摘 要: 服饰是人类特有 的劳动成果 , 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 , 又具精神 文明的含 意。金 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 国家政权 , 统治 东北 和 中原 1 2 0年 , 对 中华民族的历史做 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女真族一般 穿窄袖 圆领 齐膝外衣 , 足 下着长统靴 , 宜于马上作战射猎; 妇女 穿窄 袖 交领袍衫 , 长齐足背 , 都是左衽 , 正与汉人相反 , 所 习惯 穿用的钓墩传到 内地 曾广为流行 。本 文就 对金代女 真族 的民族服 饰进 行 了着重 研 究, 从 而让我们领略金代服 饰文化 的 内涵和精髓。 关键词 : 金代 ; 女真; 文 化 人类社会经蒙昧 、 野蛮到文明时代 , 缓缓地行进 了几 十万年 。 几 2 . 2金代女真服饰的重要特 征。 乎是从 服饰起源 的那天起 , 人们就 已将其生活习俗 、 审美 情趣 、 色彩 金代贵族服饰金 代服饰略有讲究 , 男子 的常服 , 通常 由四个部 爱好 , 以及种种文化心态 、 宗教观念 , 都积淀 于服饰 之 中, 构筑成 了 分组成 , 即头裹皂罗 巾、 身穿盘领衣 、 腰 系吐骼带 、 脚着乌皮鞋 。 他们 服饰文化精神文 明内涵 。 同样 , 服饰也是物资文化 的重要载体 , 也是 的形制( 包括样式 、 色彩 、 纹样 ) , 都有一些特点 。金代服饰有一重要 精神文化 的表征 , 能折 射一个民族 的社会 、 经济和文化 的发展轨迹 特征 , 是多用环境色 , 即穿着与周 围环境相同颜色的服装 。 这与女真 和兴衰 。真民族建立 的政权 , 其服饰反 映了在与汉 民族进 行长期文 族 的生活习惯有关 , 因女真族属于游牧 民族 , 以狩 猎为生 , 服装颜 色 化交流 中, 各 自发 扬 民族 传统 的发 展 轨 迹 。 与环境接近 , 可以起 到保护 的作用 , 冬 天多喜 用 白色 , 春天则在 上衣 1 金代 女 真 族 民族 服 饰 文化 丰 富 了 中华 文 化 的 宝 库 上锈 以“ 鹘捕鹅” “ 杂 花卉 ” 及熊鹿 山林 “ 等动物纹样 , 同样有麻痹 ; 猎 1 . 1女真人的服饰受汉族影响很 深。 物、 保护 自己的作用 。 金代服制 中, 常服特征为 ” 左衽 、 窄袖 、 盘领 , 其 金代是 由我 国北方游牧 民族女真人建立起来 的政权 , 其利用武 长中骨 干 , 以便骑射。其胸臆肩或饰 以金绣 “ ; “ 常服 , 谓今 之公服也” 。 力征服 了辽宋二朝 , 从而使女真族落后 的服饰文化与先进 的汉族服 此袍服造型 为左 衽 、 窄袖 、 盘领 , 也符合 服制中规定 的常服 特征 , 这 饰 文化有 了相互接触和适 应 ,使女 真族 服饰 文化 发生 了质 的飞跃 。 也是典型的北方 民族服饰特点 , 便 于骑射 。 而且在女真族与 中原汉族杂居共处 中 , 形成 的了具有鲜 明区域性和 2 . 3金代女真服饰文化具有汉化特性 。 稳定传 承性 的民族服饰文化。金代 是由女真族建 立起 来的政权 , 女 金原为女真族 , 曾附属辽二百余年。金代服饰大体保持女真族 真族生活在北方 , 气候寒冷 , 其服饰 以皮衣 、 棉 衣为主 , 很 少有机会 形制 , 法定服饰承辽代样式。宋和地区 , 可在考虑任何宋 系统 , 金代 展露 内衣 , 因此金人并不重视 内衣 , 金代的内衣也不丰富 , 大致 上男 服饰具有女真 、 契丹 、 汉族 三合一 的综合特征 。事 实上 , 随着金 国的 子有亵衣 , 女子有佰腹。佰腹是一块 幅巾 , 通常横置于腹 ; 在这 块幅 汉化 , 女 真人逐渐直接干脆穿戴起了汉 服。 金 国大定二十七年( 1 1 8 7 巾上 , 缀有布带 , 以便 系扎 ; 妇女使用佰腹 , 不仅为 了遮羞 , 而且 兼有 年 ) 十二月 , 朝廷颁布如下禁令 : “ 禁女直人不 得改称汉 姓 、 学南人衣 束腹功能 。 金代 的佰腹具备了现代束身 内衣的特点。由于受汉族的 装 , 犯者抵 罪。” 并且 规定了严格 的处罚措 施 , 《 金史 》 卷 四三《 舆 服 影 响, 明显也是交领衣服《 三朝北盟汇编 ・ 女 真传 》 说女真服饰“ 衣短 志》 ( 下) 云: “ 初, 女直人不得改 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 , 违者 杖八 十 , 而左衽 ” 。宋人 的《 虏廷事实》 中说女真 : “ 自古 以来披发左衽 ” 。 编为永制 。 ” 这大概就是大定二 十七年 的禁令 内容。 章宗时也多次颁 1 . 2女真人服饰文化是多种文化的结合 。 布过类 似的禁令。金国泰和七年( 1 2 0 7 年) 九月 , “ 敕女直人不得 改 金代女 真族人受到 中原先进 的精 神文 明和 物质文 明的强 烈冲 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 。由这些政府禁令可 见: 女真人却纷纷改着 中 击, 迅速完成 了从原始 氏族部落社会 , 到奴隶社会 , 进而 向封建社会 国 人 的 服饰 , 并且 屡禁 而不 止 。 的转变 。 他们善于 向中原先进 民族学 习, 继承优秀 的文化传统 , 积极 3 结 论 进行各方面改革 , 加强 民族之 间的交 流融合 , 掌握先进 的手工业技 在金代服制 中 , 女真人借鉴 了中原汉文化元 素 , 将其融人 女真 术, 制定和完善国家的法律和制度 , 很快进入 先进 的农业 经济 , 劳动 族传统款式之中。女真人 民族服饰文化具有 自身 的民族风格 , 也是 生产力迅速提高 , 社会经济 飞速发展 , 与周 边其他 民族 的关系进一 他们智慧的结晶。 不难看 出, 女真人面对先进的汉文化 , 不仅 只是吸 步融洽 , 商业贸易呈现繁荣景象 。 女真人的族 源异 常复杂 , 它开始被 取其 中的优秀元 素 、 将其引入 到服制 当中 , 更重要 的是 , 他们没有抛 称呼为 “ 女真 ” 时只是一 个庞杂 的 民族集 合体 的概称 , 类似 于突厥 弃 本 民族 的 固有 习俗 , 因 为 正是 这些 传 统 形成 了 这 种 “ 汉化 ” 是 一 种 系, 分支众多 。 其生存方式类似西方的斯拉夫民族 , 都是发源于森林 主 动 的学 习 , 而非被动的接受。 的民族 , 虽然包含有游牧 的部落 , 但整体上并不完全以游牧 为主。 每 参 考 文 献 个少数民族 服饰文化 的发展并不是原地踏步式的复制 , 而是在一定 [ 1 】 张 志春 . 中 国服 饰 文化 『 M] . 北京 : 中 国 纺 织 出版 社 , 2 0 1 1 : 1 0 9 . 的历史发展时期 内不断发展壮大 自身的 同时 , 将更适合 自己民族特 [ 2 】 赵评春 , 迟本 毅. 金代服 饰——金 齐国王基 出土服饰 研 究[ MI . 北 色、 自然生 态 、 生产方式 、 经济模式 和意识 形态 的优 秀成 分传承下 京 : 文 物 出版 社 , 2 0 0 4 : 4 9 . 来, 不断地创造 、 完善和发展与其相适应 的服饰文化 。 [ 3 】 宋德金 , 史金 波. 中国风俗 通史: 辽金 西夏卷『 M1 . 上海 : 上海文 艺 出
辽金元服饰 金代女真族服装特点
辽金元服饰金代女真族服装特点>女真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一直到隋唐时期,还过着以渔猎为主的氏族部落生活,古称“靺鞨”。
公元10世纪时,女真族在辽的统治之下。
1115年,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在按出虎水附近的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建立起奴隶制政权,国号为“金”,后来逐渐摆脱随水草迁徙的穴居野外生活,发展生产力,练兵牧马,终于在1125年将辽天祚帝俘获,彻底推翻辽的统治。
即年冬日,金太宗吴乞买(即完颜晟)派兵南下,直捣宋朝,要挟黄金、白银、牛马、绸缎数千百万,并索割太原、中山、河间等镇。
面对腐朽的宋王朝,金兵认为有机可乘,不过半年又渡过黄河,包围北宋首都汴京,掳走皇帝、后妃、百工,抢劫珍宝古器。
与南宋对峙数年之后,被蒙古军所灭。
金俗尚白,认为白色洁净,同时也与地处冰雪寒天与衣皮而皮筒里儿多为白色有关。
富者多服貂皮和青鼠、狐、羔皮,贫者服牛、马、獐、犬、麇等毛皮。
夏天则以伫丝、锦罗为衫裳。
男子辫发垂肩,女子辫发盘髻,也有髡发,但式样与辽相异。
耳垂金银珠玉为饰。
女子着团衫、直领、左衽,下穿黑色或紫色裙,裙上绣金枝花纹。
亦着背子(习称绰子),与汉族式样稍有区别,多为对襟彩领,前齐拂地,百花绣金、银线或红线。
《续资治通鉴》载:“乾道间金主谓宰臣曰,‘今之燕饮,音乐皆习汉风,盖以备礼也,非朕心所好’。
”由此看来,民族错居之间,时而互受影响,乃使习俗杂糅,是为大势所趋,不是一两个人可以随意扭转的。
金人尚火葬,故而遗留的实物不多,从金人《文姬归汉图》中所绘服饰分析,当是按当时习尚所绘成,带有鲜明的作画者所经历的时代特色。
首戴貂帽,耳戴环,耳旁各垂一长辫,上身着半袖,内着直领,足登高筒靴,颈围云肩,当与金服接近,可供参考。
1988年,黑龙江省阿城市巨源乡城子村金齐国王墓出土出了数十件男女丝织品服饰,做工考究,显示出浓厚的北方民族特色,是金朝女真族的服饰精品。
其中一双罗地绣花鞋,长23厘米,鞋面上下分别用驼色罗和绿色罗,绣串枝萱草纹,鞋头略尖,上翘。
北方地区出土的金代服饰研究
北方地区出土的金代服饰研究作者:刘少辉来源:《工业设计》2014年第07期摘要:金代服饰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吸收了大量中原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之后,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状态、生活风貌和地域特色的物质载体。
由于其长期生活在苦寒的北方地区,加上女真族是渔猎之族,其服饰文化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以金代女真族服饰彰显北方土地文化,以金代女真族的精神面貌和艺术精髓,探索女真族服饰图案的独特魅力,作为中国风设计元素,融入当代服饰设计中。
关键词:东北地区;金代;女真;服饰金代女真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环境原因造就其生活习性和其他民族有相同也有不同,受辽和汉人的影响,服饰艺术是多元化的。
服饰本身就是反映经济与社会实践,它的形式、设计图案及风格更能诠释女真族人的热情和民俗特色,能看到女真族人对生活及未来美好的寄往,是情感思维的诠释,是对艺术审美的追求。
通过研究金代女真族服饰的发展和演变及研究服饰的发展和演变,从服饰的色彩、形式、设计、构成等元素,探究金代服饰独特的设计思维语言,可为当代设计所应用。
一、金代服饰文化的形成经历了肃慎、挹娄时期,勿吉、靺鞨时期,辽的建立时对女真族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金代的服饰也受辽的影响非常大。
女真族人在服饰的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中吸收了辽代以及汉族服饰的特点,有了自己的服饰体系。
纵观中国服饰文化在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这段时间,又一次出现了胡汉合流。
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族服饰与内涵丰富的汉族文化在不断地碰撞、摩擦中,经历了先排斥,后融合的过程,并在融合中得到发展,形成了一些全新的服饰文化元素。
(一)政治迁移吸收不同地域文化形成的影响首先,大规模的移民,增进了女真人与其他民族的交流。
在对辽与北宋作战期间,女真统治者曾将部分汉人迁往金朝内地,占领中原地区以后,女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曾将大批“猛安谋克户”迁入汉地。
更有学者认为从金初至海陵王迁都燕京,前后移居中原的女真人数逾百万。
史上最全古代女子服饰的演变过程,你最喜欢哪个朝代的服饰?
史上最全古代女子服饰的演变过程,你最喜欢哪个朝代的服饰?2018-01-24 11:26·诗词世界中国古代服装犹如一幅长卷,在数千年的长河中徐徐展开,呈现出繁复万千的美态。
各个民族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直到发展到近现代,都以其各自鲜明的特色为世界所瞩目。
春秋战国——深衣袍服春秋战国之交,“百家争鸣”的社会环境对服饰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时出现了一种上衣下裳相连的服装——深衣。
《礼记·深衣》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
”在春秋一直到汉代,曲裾深衣,直裾深衣是深衣的主要款式。
深衣承接上衣下裳,是一种根据礼制而制定的衣服,所以一直以来都深受士大夫阶层的喜爱。
圆袖方领,以示规矩,意为行事要合乎准则;垂直背线以示做人要正直;水平的下摆线以示处要公平。
汉服——褒衣广袖汉服自古礼服褒衣博带、常服短衣宽袖。
当西方人用胸甲和裙撑束缚女性身体发展时,宽大的汉服已经实现了放任身体随意舒展的特性。
汉服的袖子又称“袂”,其造型在整个世界民族服装史中都是比较独特的。
袖子,都是圆袂,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
袖宽且长是汉服中礼服袖型的一个显著特点,汉服的礼服一般是宽袖,显示出雍容大度、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风采。
汉服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
衽,本义衣襟。
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左衽。
这就是“交领右衽”传统,也和中国历来的“以右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
汉服的领型最典型的是“交领右衽”,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侧的衣襟压住右侧的衣襟,在外观上表现为“y”字形,形成整体服装向右倾斜的效果。
南北朝——华袿飞髾魏晋时期衣冠一秉东汉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敝屣旁边加以垂饰飘带。
服装看起来一场飘逸,这便是彼时辞赋中的“华袿飞髾”。
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发展探析
妇女则是开始了布裙的着装.并且利用了资源的稀有以及 珍贵度,开始了贵贱之分,贵族穿高档 的 细 布 以 及 鱼 皮,贫 民 穿粗制的猪皮或粗布.至此,这个时期 的 皮 革 技 术 和 纺 织 工 艺已经提高很多了.
(三 )辽 代 女 真 人 时 期 这个时期是服饰文化崛起时期. 服 饰 色 彩 上,女 真 人 喜 欢白色的衣服,主要 有 着 崇 尚 白 色 的 信 仰,也 是 生 活 环 境 形 成的喜爱白色,在冰 雪 中 狩 猎 至 此 对 于 白 色 尤 为 钟 爱;服 饰 样式上,男子因为要 外 出 狩 猎 着 短 衫 和 短 襟 袍 为 主,妇 女 着 大袄子与汉道服相 似,下 穿 锦 裙 多 褶 内 衬,而 劳 作 的 妇 女 是 短 式 窄 袖 的 袄 衫 ,便 于 劳 作 . 如 下 图 :
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发展探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璐莹
摘 要:金朝可以与南宋比肩为鼎力的朝代,其是由 古 代 北 方 少 数 民 族———女 真 族 建 立 的,这 个 朝 代 有 着 一 百 二 十 载 的 历 史,曾洗礼并统治了中原和东北,是一个不能“遗忘”的重 要 朝 代. 从 一 个 落 后 的 氏 族 部 落 联 盟 环 境 过 渡 到 奴 隶 社 会,进 而 跨 越 入封建社会,逐渐强壮团结的民族丰富并且延展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做出了卓越 且 值 得 铭 记 的 贡 献. 本 文 从 金 代 女 真 族 服 饰 文 化 为 切 入 点 ,探 讨 其 时 代 的 环 境 以 及 服 饰 文 化 的 嬗 变 .
(一 )政 治 的 演 变 成 果 政权上从一个落后的少数民族成为 一 代 统 治 者,洗 礼 并 统治中原,社 会 制 度 上 从 落 后 的 氏 族 部 落 到 最 后 封 建 的 历 程,实行民族融合巩 固 地 位 且 稳 定 发 展,制 定 各 种 服 饰 文 化 政 策 ,不 断 侵 略 南 宋 满 足 需 求 . (二 )经 济 以 及 社 会 生 产 的 变 化 为了达到政权的统一以及百姓的信 任,积 极 接 受 辽 宋 的 产业以及政策,促 进 双 方 不 断 地 发 展. 加 强 商 贸 交 流,丰 富 物 资 环 境,提 高 生 产 以 及 工 艺 技 能,进 而 也 促 进 了 服 饰 的 发展. (三 )汉 服 饰 文 化 意 识 的 变 化 可以说少数民族在中原的占领中,都 是 在 不 断 汲 取 社 会 环境中的变化进而统一且进步的,少数民 族 想 要 真 正 统 一 去 巩固政治地位,兴 许 涵 化 并 不 是 一 个 坏 的 决 策. 事 实 证 明, 女真对服饰社会作 用 的 了 解 建 立 相 关 制 度,随 之 生 活、社 会 地 位 以 及 角 色 的 改 变 ,最 终 服 饰 文 化 得 到 最 正 向 的 发 展 . 二 、金 代 女 真 族 服 饰 文 化 发 展 历 程 与 特 征 (一 )肃 慎 — 挹 娄 期 服饰文化为“尺 布 ”,这 个 阶 段 与 中 原 的 来 往 缺 乏,社 会 现象类似于原始 社 会. 当 然,服 饰 文 化 也 是 不 存 在 的,那 个 时候的人们还不知需要穿衣防御寒 冷. 冬 天,采 取 的 方 式 就 是在身上抹上一层厚厚的猪油;夏天,则 是 坦 露 身 体,仅 仅 用 粗布或者猪皮等“尺 布 ”遮 遮 下 体. 这 种 服 饰 款 式 是 用 野 生 的植物茎皮混同猪毛、纺轮线制作而成,然 后 编 制 而 成 的“粗 布”,从服饰文化上我们不难发现,当时 的 社 会 已 经 有 了 初 步 的分工了,男子与妇女从事不同的工 种,男 子 负 责 户 外 狩 猎, 女子负责内部持家. (二 )勿 吉 — 靺 鞨 期 服 饰 文 化 为 布 裙,这 个 阶 段 社 会 生 产 力 在 不 断 地 提 高, 从之前的编制“尺 布 ”到 后 来 的 手 工 业 得 到 发 展. 因 为 较 为 先进的粟末鞋蝎人 建 立 了 渤 海 国,进 而 其 铁 器 陆 续 传 入,社 会物资品种也随之 丰 富 了 起 来,对 于 之 间 的 肃 慎、挹 娄 期 有 了很大的发展,服饰 上 面 不 仅 仅 有 了 季 节 的 区 别,男 女 也 有 不同,更加突出的是 面 料 上 面 也 有 了 选 择,反 映 出 了 受 自 然 环境和生产方式、收 获 产 品 的 影 响. 男 子 外 出 打 猎 穿 皮 裘,
金代女真族女性服饰对汉族女性服饰的影响
金代女真族女性服饰对汉族女性服饰的影响作者:杜雪谢静来源:《设计》2018年第19期摘要:金代是女真建立的政权,统治疆域内民族成分复杂,除了统治民族女真族之外,还有渤海、奚族、契丹族、汉族等民族。
其中人口众多的当属汉族,随着战争的扩大与民族之间的交融,汉族对女真族的敌对情绪逐渐减少,而女真服饰文化对汉族服饰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史记资料的梳理,结合考古壁画对汉族服饰女真化的演变过程、女真化的原因,以及女真服饰影响下的汉族女子服饰样式特点加以分析,得出金统治下的汉族女性服饰具有民族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关键词:金代女真族汉族妇女服饰特点一、汉族服饰女真化的过程金代建国之前,汉族主要生活在中原地区。
金灭亡北宋后,许多汉族被迁移到女真族居住的区域,汉族女性服饰对女真族女性服饰的吸收接纳,经历了被动到主动,胁迫到自愿的过程。
女真在发动侵宋战争的同时,还颁布了易风易俗的命令,女真族对汉族采取强迫性的同化政策,逼迫汉人穿女真装,改女真发式,披发左衽,习女真语,以实现女真中外的一统的政策,曾颁布禁令“禁民汉服,削发不如式者死。
”《三朝北盟会编》载,“今河东河西,不随顺蕃贼,虽强为剃头辫发,而自保山泽者,不知其几千万处”。
又载,“金欲剃南人顶发,人人怨愤,日思南归”,女真攻破真定时,真定府尹不愿剃发易服归顺女真“金人大怒,遂遇害,将死,颜色不该,南向再拜,端坐就戳,燕人为之流涕”。
女真人对汉人着装控制甚严厉,金朝大将韩常见汉人穿“犊鼻挥”,下令将穿犊鼻的汉人处死,因发式、服装不和女真心意者,为之丧命的“莫可胜记”。
金朝初期,为了令汉族穿女真装,女真族和汉族发生过激烈的斗争,由于汉族反抗频繁,女真为了缓和民族矛盾,金朝中期女真统治者不得不改变易服的主张,令汉族衣服风俗从其便。
尽管女真废除了强迫汉族穿女真服饰的命令,在女真统治汉人的一百多年里,汉族女性服饰已经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拦辔录》写道,“民亦久习胡风,态度嗜好与之具化、最甚至衣装之类,其制尽为胡矣,自过淮河已北皆然,而京师尤甚。
中国女装几千年来的演变
中国女装几千年来的演变译自《fashion timeline of chinese clothing》一身红装,倾城天下滚滚历史长河,多少女子魂断天涯他们的穿着打扮,却是一代代文化的符号中国妇女服饰经历了几千年历朝历代的变迁,才演变到今天我们眼中的靓丽和时尚,其实每个朝代的女装都有严格的规定,款式各不相同,下面我们一起回顾先人们的服饰特色。
汉在汉代,女性服饰虽然承袭了战国时期的风格,但又有所不同,它在衣服前面增加了曲线和底部的折边。
腰部使用丝绸封绑束腰。
秦汉时期女装款式商周礼制十五而笄;西汉深衣制,上襦下裙,街市罗衣飘飘。
晋从总体上看,魏晋时期的服饰仍然沿袭秦汉模式。
从敦煌壁画和洛阳出土的陶俑可以看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服饰一般大而松散,且有流苏,袖口的颜色与衣服不同。
裙子有间隔的彩色条纹,白纱带束在腰间。
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女装款式南北朝衣身紧贴,对襟直领衣袖细窄,引入胡服风范。
南北朝期间,与汉代相比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衣服的下摆开始缝制一些丝绸,上宽下窄,并使之层叠。
边上加上一些比较长的彩带,从裙子底部延长到袖口。
穿着这样的衣服走路,这些丝带和下摆舞动起来就像一个飞翔的燕子。
魏晋时期女装款式南北朝时期女装款式南北朝时期女装款式隋朝在隋、初唐时期,短外套和长衫一起穿(这个到现在也流行的),搭配紧身的长裙,腰部用丝带固定在腋下。
在随后的一个世纪中,这套服装的风格仍然基本上是相同的,除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隋朝时期女装款式唐代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时期。
首都长安,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长安居民包括回纥(维吾尔族),吐蕃(西藏),南诏(彝族),甚至日本,新罗(朝鲜),波斯和阿拉伯民族的人。
同时,人们经常来来回回到很多其他国家,如越南,印度和东罗马帝国和长安之间,其他世界各地传播中国文化。
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唐代服装的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而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中国历朝女子服装的变迁:从秦汉到新中国,18款女装,你喜欢哪种?
中国历朝女子服装的变迁:从秦汉到新中国,18款女装,你喜欢哪种?摘要:服装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各个时代的历史,从服装的演变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后220年),妇女服装以深色为主,衣襟绕转层数较多,下摆较大。
魏晋时期(公元221-420年),沿用秦汉时期的风格,衣普遍比较宽松,这个时期,襦裙开始流行。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文化重新复苏,开始酝酿隋唐盛世的时代。
以中原文化为核心而辐射到四周,四周的胡文化在经历秦汉的辐射后反过来反哺汉文化,从而酝酿出了空前强大的隋唐盛世。
特点是:上衣对襟、束腰,袖口宽大,下裳条纹间色裙,还有其他裙饰。
隋朝时期(公元581-618年),因为隋朝统一全国时,是从北向南的,所以受到北方服饰的影响很大。
裙腰一般比较高,甚至在腋下,有修长的感觉。
(小编语:很像韩国的衣服吧!)唐朝时期(公元618-907年),唐朝统一全国后,与外文化融合,各种技艺飞速提升。
初唐时期,仿造隋朝,襦裙为主。
中晚唐时候,开启了丝绸之路,融合了外来的技艺,绘画、雕刻水平提高。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这里值得说的是:“裹小脚”缠足的陋习出现了,第一人是李煜的宫嫔窅娘,直到民国,改变了女性命运。
元朝时期(公元1271-1368年),此时中国在蒙古人的统治下,而蒙古人的习惯是比较紧,比较窄,这种衣服适合骑射,这时期的服装有被同化的趋势。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元朝留下的习俗被废除,又恢复到原来的习惯。
明朝贵妇一般穿红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妇女只能穿淡色的颜色。
清朝时期(公元1644-1911年),满族妇女以旗袍为主。
因旗袍用料节省,取代了古代衣裙,这也是后人易于接受的主因。
民国时期(公元1911-1920年),提出了“男子去长衫,女子去裙子”的口号,最先倡议的是各地女学生,于是也被称作“文明学生装”。
民国时期(公元1930-1940年),新式旗袍不是为了效忠满清,而是带有女权色彩的改革。
试析文化交融下的金代女性服饰
:来源于赵评春《金代服饰》2:来源于赵评春《金代服饰》图3:源于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图4:源于赵评春《金代服饰》图5:源于赵评春《金代服饰》总之金代入主中原后,由于统治秩序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使纺织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能制造出工艺精美的纺织品,同时,来自南宋朝贡的绢帛数量的不断增多,使得女真制作服饰的原材料更加丰富。
受中原地区宋代文化影响,金代服饰等级制度逐渐确立,对皇后,一品命妇,普通妇人,奴婢衣服的颜色、纹样、质地、以及佩饰的选材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随之,女真人便一改早期着装的简单、淳朴,转而出现追求崇尚奢华服饰的风气。
二、女真与中原女性服饰文化的交融106 Fashion China:源自河南禹州市坡街村侍女:源自河南禹州市坡街村侍女女真人与中原地区所处为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不同,除头饰外,衣裳也有一定区别。
早在匈奴时期,为游牧方便穿着的“吊敦”,在金代也十分盛行。
“吊敦”又作“钓墪”,男女皆可穿,只样式有所不图8:源自沈从文《中国服饰史》图9:源自赵评春《金代服饰》中原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本应对于少数民族服饰接受较为困难,但在金王朝和南宋王朝并存时期,双方经济、文化互相交融比较频繁,中原服饰受到女真人的影响是必然的。
《朱子语类》就有:“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的说法。
⑨可见,当时受北方女真族影响,一时间宋人习胡服蔚然成风,这种服饰文化的相互交融,更有利于文化多样性化发展和三、诸多因素影响下的服饰走向服饰的变化是特定时期特定因素的产物。
女真人服饰前后变化以及金影响下的宋朝女性服饰变化,都是由于双方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相互作用。
(一)政治因素。
金代女真族女性服饰对汉族女性服饰的影响
中原地区生活的汉人其服饰具有宋朝服饰的遗风,随着女真的入 侵,对汉族女性的穿衣习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 时间内,效仿女真服饰成为中原女性穿衣的时尚。女真族服装最明显 的特点,即左衽、高开衩。本文主要探讨女真服样式、颜色、以及女真 发式对汉族女性的影响。
一位侍女着黑色领白色褙子配白色裙子另一位穿红色领白色褙子配白色裙石榴红褙子配白色裙红色长袍配白色裙褐灰色褙子配白色裙淡灰色褙子配白色裙白色褙子黑领淡黄色褙子配白色裙淡黄色褙子配圆领中单白色褙子配黑色百褶裙淡红色褙子配白色裙淡黄色褙子配白色交领衣红色领白色长褙子配白色裙子白色褙子配白色裙白色褙子配黑色菱格纹长裙大红色褙子配白色裙子白色交领褙子配枣红色裙白色长褙子配褐绿色交领内衣白色长褙子配白色衣裙褐绿色褙子配白色裙蓝衣褐色裙配白色披帛白色短衣配蓝色裙水红色上衣配白色裙褐黄色黑领褙子配白色裙淡黄色褙子配白色襦裙白色褙子配白色裤子白色上衣配白色交领衣黄色对襟短衣配白色抹胸白色上衣配黑色裙子淡水红色褙子配白色裙子淡黄色褙子配白色裙子淡粉色褙子白色领黄色褙子配白色裙白色梅花褙子配褪红裙粉红色褙子配白色褶裙白色交领衣配褐色裤子粉红色长袍配白色裤子白色短半臂配蓝色袍配白色阔腿裤黑色褙子配白色交领长衣黄色长袍配白色曳地团衫白色半臂配浅黄色长袍壁画人侍女总数二十一身位女性四身二十身十七身十身十身九身着白色服饰侍女的人数十三身四身十三身十身三身六身六身一身三身六身参考文献1宋宇文懋昭
一、汉族服饰女真化的过程
金代建国之前,汉族主要生活在中原地区。金灭亡北宋后,许多汉 族被迁移到女真族居住的区域,汉族女性服饰对女真族女性服饰的吸 收接纳,经历了被动到主动,胁迫到自愿的过程。女真在发动侵宋战争 的同时,还颁布了易风易俗的命令,女真族对汉族采取强迫性的同化 政策,逼迫汉人穿女真装,改女真发式,披发左衽,习女真语,以实现 女真中外的一统的政策,曾颁布禁令“禁民汉服,削发不如式者死[1] 。” 《三朝北盟会编》载,“今河东河西,不随顺蕃贼,虽强为剃头辫发, 而自保山泽者,不知其几千万处[2] ”。又载,“金欲剃南人顶发,人人怨 愤,日思南归[2] ”,女真攻破真定时,真定府尹不愿剃发易服归顺女真 “金人大怒,遂遇害,将死,颜色不该,南向再拜,端坐就戳,燕人为之 流涕[3] ”。女真人对汉人着装控制甚严厉,金朝大将韩常见汉人穿“犊 鼻裈”,下令将穿犊鼻的汉人处死,因发式、服装不和女真心意者,为之 丧命的“莫可胜记”。金朝初期,为了令汉族穿女真装,女真族和汉族 发生过激烈的斗争,由于汉族反抗频繁,女真为了缓和民族矛盾,金朝 中期女真统治者不得不改变易服的主张,令汉族衣服风俗从其便。尽 管女真废除了强迫汉族穿女真服饰的命令,在女真统治汉人的一百多
金朝女真人汉化特点
金朝女真人汉化特点
金朝时期,女真族的领袖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北方,建立起了金朝。
在此期间,女真人汉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汉化语言:金朝时期,女真人开始逐渐使用汉语,并将其作为官方语言。
此外,女真人也开始使用汉字,并将其应用于政府文书和官方文献中。
2. 汉化婚姻习俗:女真人开始采用汉族的婚姻习俗,如嫁妆、娶妻、婚后的居住等方面。
3. 汉化服饰:女真人开始穿汉族的衣服,如袍、衫、裤等,同时也开始学习汉族的发型和化妆。
4. 汉化宗教信仰:女真人开始信仰佛教和道教,这些宗教在汉族中较为普遍。
总的来说,金朝女真人汉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和文化方面,这些改变也为女真人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契机。
- 1 -。
服装设计:辽金元
辽、金、元(907~1368)
1.辽、金服饰
契丹族
服装一般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下穿裤、 裤脚放靴筒之内,女子在袍内着裙,亦穿长 筒皮靴。
女真族
其服装的式样与辽不同, 女子着团衫、直领、左衽, 下穿黑色或紫色裙,裙上绣 金枝花纹。亦着背子,与汉 族式样稍有区别,多为对襟 彩领,前齐拂地,百花绣以 金、银或红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元朝蒙古族服装
蒙古族男女均以长袍为
主,其样式较辽为大,男 子平日燕居着窄袖袍,圆 领,下摆宽大,腰部缝辫 线,制成宽围腰,或钉作 成排纽扣,下摆部折成密 裥,俗称“辫线袄子”。
女子袍服仍以百慕大衽 窄袖大袍为主,里面套裤, 无腰无裆,上钉一条带子, 系在腰间,颈前围一云肩。 袍子多用鸡冠紫、泥金色、 茶色、胭脂红。
女子首服中最有特色的 是“顾姑冠” 元代流行于蒙古族妇女 中的一种高帽。长约一尺,筒 状,外包丝绸织物。花色品种 各异,上面还装饰着各式珠宝 及美丽的孔雀毛。根据所戴的 “顾姑冠”可识别其身分和社会 地位。在电影《马可· 波罗》、 《成吉思汗》中都可见到戴着 这种冠帽的妇女。
一图看遍中国历代女子服饰演变史(组图)
一图看遍中国历代女子服饰演变史(组图)一图看遍中国历代女子服饰演变史(组图)从古至今,衣食住行都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衣”即服装更是重中之重。
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
汉唐以来,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纳与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得以演化成整体的所谓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服饰文化。
今天藏.拍先生带你看看古代女子服装演变史,看看哪朝服饰颜值最高。
秦汉:不穿裤子穿裙子在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人们常说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为衣,下为裳。
到了汉朝,女性不穿裤子穿裙子,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而且汉朝女人每层衣服的领子必须露出,层层叠叠可以超过3层,名曰三重衣。
魏晋南北朝:条纹间色裙走红以风流人物着称的魏晋南北朝,女孩衣服当然也要浪漫。
飘逸的长裙是诸位贵族女士的标配,而曳地五尺是常用标准。
宽大的袖口缀有不同颜色的袖贴。
条纹间色长裙让视觉很有跳跃感,也是不少贵妇少女的心头好。
隋、唐:衣着开放款式活泼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
又有从宫廷传开的“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衣长及腰,用小带子当胸结住。
因为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又有披帛,以薄纱罗制作的长巾披搭肩上,更显风姿卓越。
而从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
特别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后,就是唐代盛行的缠枝图案。
宋朝:讲求瘦长,以显露身材苗条唐代尚体态丰满,宋代女装一改晚唐宽大拖沓风,讲求瘦长,以显露身材苗条。
一般贵族和官僚妇女,衣着虽不及唐代华丽,却配色大胆,已经打破唐代以青、碧、红、蓝为主色的习惯。
宋代时装的传统款式,以旋袄最有代表性,流传也最广泛。
其款式与唐代齐膝短大衣的胡服相近,其特色一是直领,镶一道花边叫“领抹”;二是对襟,无纽常敞,露出腰腹围;三是小袖,袖口在手腕处缩紧。
这幅宋人所绘的《瑶台步月图》正是体现了这种衣着的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代女真人服饰变化
杨晓丹
摘要:金朝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所建立的政权,受金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金代的女真人服饰由早期到入主中原以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女真人服饰的变化与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密切相关。
关键词:金代服饰女真
服饰是人类社会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仅是物质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表征。
一个民族的服饰,是其民族发展过程中文明的体现,服饰变化与发展,与该民族所生活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社会经济、文化意识、科学文化发展、与周边民族的交流等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金代女真人服饰,在入主中原之后逐步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是彻底地改变,女真人的服饰仍然体现了其民族的特色。
一、女真人传统服饰
女真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
女真人及其先人所居住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加上早期社会生产力落后,因此女真人冬天着动物的皮、毛,夏天着麻布。
如洪皓在《松漠纪闻续》中记载:“北方苦寒,故多衣皮。
虽得一鼠亦褫皮藏去。
妇人以羔皮帽为饰,至直十数千。
敌三大羊价。
不贵貂鼠。
以其见日及火则剥落无色也。
”[1]另外,《三朝北盟会编》也记载:女真人“其衣布好白,衣短巾而左衽……富者以珠玉为饰、衣黑裘、细布貂鼠、青鼠、狐貉之衣。
贫者衣牛、马、猪、羊、猫、蛇、犬、鱼、蛇之皮。
”[2] 金朝初期女真人的衣着主要以动物皮毛和麻布为原料,秋冬季节,无论贵贱之人都穿毛皮衣,但不同的是,富人以高贵的貂鼠、青鼠和狐等猎物皮为裘,而贫者则衣着较低廉的牛、马、猪、羊等家畜皮。
裤、袜、帽等也是用动物毛皮制作的。
春夏富人衣着紵丝(用苎麻织成的布)、锦紬(棉布)、细布,而贫者只能穿用粗麻布制作的服装。
女真初期的服饰简单、淳朴,直到建国初期,这种风气一直保留着。
金朝入住中原后,这种简答、淳朴的风气才有所改变。
二、女真人服饰的变化
女真人以武力进入中原地区。
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经济、文化的发展,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加深,女真人的服饰有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服饰制度的形成。
金朝初期,还没有严格的服饰制度,女真人进入燕地后,便开
始重视服饰礼仪制度。
熙宗即位以后,对礼仪制度也进行了改革。
史载:“天眷二年(1139年)四月,百官朝参,初用朝服”[3]。
六月,熙宗“初御冠服”[4]。
天眷三年(1140年),“熙宗幸燕,合用通天冠、绛纱袍”[5],标志金朝服饰制度初步确立。
皇统七年(1147年)再定诸臣祭服,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又定公服之制。
章宗时,“参酌汉、唐,更制祭服”
[6],金代服饰制度经过多次变化,至此才最后完备。
金代女真人服饰上自皇帝,下到百官礼服,是参照历代服制制定的,包括天子之服、视朝之服、皇后冠服、皇太子冠服、宗室及外戚并一品命妇、百官的朝服、祭服、公服、常服。
其中,皇帝、皇后、官员等女真人的服饰纳入金服饰制度中。
最能反映女真人服饰特点的是常服,主要包括巾、盘领衣、带和乌皮靴四部分。
其次,追求奢华的着装。
金代时服饰用料十分精美,做工考究,黑龙江省阿城市巨源乡城子村发掘的金齐国王墓中出土时,墓主人所穿外袍前襟以内各式服饰色泽鲜艳,纹样清晰,尤其金锦或印金花纹,金光闪耀,光彩夺目。
各类佩饰和用具的材质有珍、珠、玉、银、象牙、角料、玳瑁、玛瑙、松石、藤、木、皮革和铁。
另外还出土了白色和褐色的香粉、沉香木、蒲絮等。
在地下埋藏了八百多年仍然保存的这样好,让我们体会到了金代在服饰上的讲究、奢靡,以往“贵贱以布之粗细为别”的淳朴的风气已经找寻不到。
再次,丝织品已用在衣料上。
一些有一定地位的人或贵族都在穿用丝绸缝制的衣服,制作衣服的手工艺丰富、精美。
黑龙江省阿城市巨源乡城子村发掘的金齐国王墓中出土的墓主男女服饰,其主体皆为丝织品,丝绸种类有金锦、彩纹地金锦、绢、暗花罗、绫、纱等,用于服饰的布料制作工艺有织金、织纹、暗花、针绣、盘縧、结系、印金、敷彩、剪接、编绦、钉缀等。
改变了女真人在建国初期只穿麻布及动物皮毛的传统。
最后,女真人服饰汉化倾向明显。
女真人占领中原地区以后,受汉人和契丹人的影响,在服饰上也呈现出汉化的趋势。
熙宗,“雅歌儒服”“,海陵王完颜亮“见江南衣冠文物,朝仪位著而慕之”,[7]便集中反映了女真衣着汉化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黑龙江省阿城市巨源乡城子村发掘的金齐国王墓中女主人面部覆盖面巾,称幎巾,俗称覆面、盖面布。
为死者覆盖上幎巾是楚地葬礼中传统习俗之一。
在湖北江陵马山一号墓中就有出土的幎巾,虽然样式同齐国王墓中不太一样,但也说明为死者覆盖幎巾这一习俗是汉人早已有之,也可以说,金代的汉化程度已经深入到非常细致程度。
女真人的服饰虽然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彻底的改变,女真服饰一些较传统的特色仍然被保留下来。
黑龙江省阿城市巨源乡城子村发掘的金齐国王墓出土的服饰,男女主人穿着基本上是带,巾,盘领衣,乌皮靴,乌皮靴是用丝绸制作的软靴。
男
女主人都穿有吊敦,这种服饰是在裤脚下口踝骨处,缝有一条横套带,穿时将套带蹬于足心,这种着装便于女真人骑马打猎时,双腿穿套外裤或双足穿入靴靿中,裤腿不至于被卷带起。
这种形制类似于我们现代的脚蹬裤,在当时女真人是为了适应生活习俗而形成的一种穿着方式。
三、女真人服饰变化的原
金代女真人服饰由初期到入主中原以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与金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女真人服饰的变化有着重大影响。
在对辽、宋战争期间,北方社会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金熙宗与南宋议和,使金代取得了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金世宗大定年间又采取了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使得金代的经济呈现出全面复苏和发展繁荣的新景象。
女真统治者对桑蚕业的大力提倡,不仅促进了金代农业的发展,也为金代的纺织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
占领辽、宋旧地以后,金代的手工业也有较为充分的发展,女真人继承了辽和北宋的纺织技术和工艺,使得与服饰有关的纺织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金政府在真定、平阳、太原、河间、怀州等五处设置绫锦院,并派官员专门管理织造及常课诸事。
除了官营纺织作坊绫锦院之外,金朝境内还有大量的私营纺织作坊,所生产的纺织品种类非常丰富,各具特色。
发达的纺织业丰富了金代女人服饰质料。
同时,金与南宋等地区的榷场贸易也使得金朝从南宋获得了较多的丝织品,这些丝织品为女真贵族服饰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总之,金代入主中原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以及与宋经济贸易的往来都为金代女真人的服饰变化提供了条件。
其次,女真人进入中原后,其服饰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除了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是吸收、融合了先进的汉民族文化和其它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的结果。
这种民族间的融合是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来实现的。
大规模的移民,增进了女真人与其他民族的交流。
这种民族间大迁徙,虽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却使女真人与汉族人民相互杂处,有更多的机会相互接触、学习和交流,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的联系与融合,也必定对其服饰产生一定影响,前述女真人服饰汉化倾向明显即是民族间交流的结果。
四、小结
一个民族的服饰是随着其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而日趋华丽和完善的。
金代受经济、文化发展及汉化程度加深的影响,其服饰由早期到入主中原以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通过对女真人服饰的变化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从侧面了解金代女真族的发展轨迹。
注释:
[1]洪皓.松漠纪闻[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2]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4][5][6]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
[7] 宋德金.中国历史·金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顾韵芬,杨书岫,曾慧:《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的传承性发展》,《纺织学报》2007年11月
[2]顾韵芬,张姝:《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的涵化》,《纺织学报》2009年1月
[3]陈晓燕:《简论金代服饰的特点》,《黑龙江史志》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