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望庐山瀑布教案2 人教版
《望庐山瀑布》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精选18篇)
《望庐山瀑布》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精选18篇〕篇1:望庐山瀑布语文教案设计望庐山瀑布语文教案设计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lú 瀑pù 炉lú 紫zǐ 川chuān三、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语文教案-望庐山瀑布。
〔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望庐山瀑布》。
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欣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三〕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
篇2:《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目标1.理解、掌握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掌握重点生字词。
2.领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自然之美,体会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加强朗读指导,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感知课文。
4.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按生活、追求美妙事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把握诗歌的内涵。
体会作者所运用的拟人写作手法。
难点:领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自然之美,体会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法选择朗读指导法、讨论法课型新授课前准备搜集并阅读有关描写瀑布的诗文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醒学习目的1.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同学们谁来给大家读读或背背你搜集的描写瀑布的诗文,有没有李白写的',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理解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2.提醒学习目的。
二、指导学生先学出示古诗的一般学习步骤:①理解课题,认识作者;②解释词语,说说诗意;③联络实际,发挥想象;④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三、学生先学,老师巡视学习《望庐山瀑布》完成以下任务:1.知看课下注释及练习册走近作者,理解作者。
李白生卒年月〔701-76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望庐山瀑布》教案(优秀9篇)
《望庐山瀑布》教案(优秀9篇)望庐山瀑布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挂图或投影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话导入《竹枝词》同学们见过“太阳雨”吗?一边下雨,另一边却阳光灿烂。
有一句诗说得好——(试探学生是否预习),嗯,就是我们本课要学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二、指导学习诗句1.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有关刘禹锡的资料。
2.简介竹枝词。
“竹枝词”是流行于古三峡地域的一种民歌,含思宛转,清韵悠远,音调和谐,明朗欢快。
人们在劳作之余,成群结队在江边、堤畔吹笛、击鼓,边唱边舞,抒发内心的感情,驱散一天的疲劳,是三峡人民最喜爱的娱乐方式。
刘禹锡在夔州,经常见到这种场面,极为欣赏,因而填写了许多“竹枝词”,今天要学的就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首。
3.理解诗意。
(1)指名朗读,齐读。
(2)借助注释,自读并思考诗句的意思。
(3)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杨柳青青江水平”: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大江水面平静。
“闻郎江上唱歌声”:只听到江面上传来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日出西边雨”:东边出太阳,西边却下着雨。
“道是无晴还是晴”:说不是晴天吧,却还是有晴的地方。
(4)朗读全诗,再指名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读中想象。
(1)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一场太阳雨中,一位少女立在江边,看到江边的杨柳被沐浴得更加翠绿,江水平静,耳畔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歌声,原来是自己的情郎在唱。
)(2)想象一下,这首词的后两句写出了少女什么样的心理?三、指导朗读、背诵背诵《竹枝词》。
四、作业1.默写这两首古诗。
2.课外搜集刘禹锡的其他《竹枝词》读一读。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了解学生积累的描写江南春景的古诗:《忆江南》(白居易)、《江南》(汉乐府)等。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10篇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借助相关资料理解重点词语,进而读懂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4、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想象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和艺术感染力。
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重点:通过图画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古诗,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想象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和艺术感染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喜欢旅游吗,看这里,你感觉怎样,想说些什么?2、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曾被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望庐山瀑布》。
(板书诗题:望庐山瀑布)齐读。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语言文字的魅力吧。
二、了解诗人,检查预习1.通过预习请你用最简单的话介绍一下李白,注意不要重复。
2.老师也查找了一些资料,可以帮我们进一步了解李白,谁来读一读。
a出示课件,请一名生读。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
他的诗他的诗想象新奇,语言清新明快,所以广为流传。
b师:我们曾学过几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赠汪伦》、《夜宿山寺》、《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三、试读古诗,初知诗意1.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么诗人李白笔下的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打开书81页)请同学们自由读,注意要读准字音。
2、谁愿意读一读?指名朗读古诗,相机纠正读音,标注节奏。
(2人)四、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1.为了更好的理解古诗,读的时候要有节奏,读出诗的韵律美。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庐山瀑布的景观。
(2)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的意境的领会。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修辞手法的分析。
2. 对庐山瀑布景观的理解和描述。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庐山瀑布的图片。
2. 相关资料:关于庐山瀑布的介绍。
3. 教学课件:诗歌的文本和注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简介庐山瀑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朗读诗歌:(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望庐山瀑布》。
(2)强调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诗句解析:(1)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如“日照”、“香炉”、“瀑布”等。
(2)解释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讨论交流:(1)引导学生分享对诗中景象的理解和感受。
(2)组织小组讨论,探讨诗的意境和情感。
5. 背诵诗歌:(1)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背诵。
(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诗歌的演绎或改编。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景观,培养审美情趣。
六、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歌的朗读和背诵,对诗歌的理解和意境的领会是否达到预期。
2.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讨论交流、图片展示等方式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需要改进或调整。
3. 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朗读、讨论等活动。
4. 教学难点的处理:对于诗歌中修辞手法的分析和庐山瀑布景观的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方法,是否存在困难。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庐山瀑布的景色。
(2)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学习。
三、教学难点:1. 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2. 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展示庐山瀑布的景色。
2. 生字词卡片,用于学习生字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庐山瀑布的了解和印象。
2. 新课导入:(1)介绍诗人李白及《望庐山瀑布》的背景。
(2)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
(2)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享彼此的感悟。
(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生字词,结合诗歌的意境,用动作、图片、卡片等形式展示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尝试自己创作诗歌,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感受。
6. 作业布置:(1)背诵《望庐山瀑布》。
(2)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观的短文,运用所学诗歌的表达方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诗歌背诵、生字词掌握和短文写作。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3)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中的景象。
(3)通过写作、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领会。
3. 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诗的意境和情感的体会。
3. 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黑板,写上诗文和作者。
2. 准备《望庐山瀑布》的全文和注释。
3. 准备与诗中描绘的景象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准备杜甫的生平介绍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文《望庐山瀑布》,激发学生对诗文的好奇心。
2. 朗读与背诵(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文,注意停顿、语气和节奏。
(2)学生跟读,体会诗的韵律和情感。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诗中的生僻字词的认读。
3. 内容理解与讨论(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内容,解释生僻字词的含义。
(2)学生讨论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4. 图片与地图(10分钟)(1)教师展示与诗中描绘的景象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结合诗文内容,形象地理解诗的意境。
5. 写作与表达(10分钟)(1)教师提出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望庐山瀑布》为题材,写一篇短文或进行演讲。
(2)学生进行写作或准备演讲,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诗歌欣赏大自然的美。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2)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2 教学难点:(1)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如何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3.3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介绍诗人李白及《望庐山瀑布》的背景。
4.2 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望庐山瀑布》。
4.3 解析诗文: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4.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4.5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大自然美景。
五、作业布置5.1 熟读并背诵《望庐山瀑布》。
5.2 写一篇关于《望庐山瀑布》的读后感,不少于200字。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
6.2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朗读、背诵和写作等方面。
七、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7.2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拓展活动8.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自然景观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
8.2 举办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对庐山瀑布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通过诗文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诗文意象体会诗人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1)望庐山瀑布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生字词卡片。
2. 教学环境:(1)教室布置:望庐山瀑布的图片或视频播放。
(2)学生座位安排:便于讨论和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望庐山瀑布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望庐山瀑布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与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望庐山瀑布》。
(2)学生跟读,体会诗的节奏和韵律。
(3)学生自主背诵,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 诗文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的意象,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等。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4.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和记忆。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运用生字词。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闭眼想象庐山瀑布的景象,感受诗人的赞美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五、作业布置1. 抄写《望庐山瀑布》并背诵。
2. 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段关于自然景观的描述。
3. 预习下节课内容《春晓》。
六、教学拓展1. 相关诗人介绍:(1)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他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2)引导学生了解李白的其他著名诗作,如《将进酒》、《庐山谣》等。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
(2)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
2.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把握。
3.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生字词的掌握。
2. 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诗歌全文、生字词、相关图片等。
2. 准备诗歌的朗读录音。
3. 准备合作探究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庐山瀑布的景象。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
2. 学习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翻译诗歌,解释生字词。
(2)学生跟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讨论交流(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想象,进行互动交流。
4. 朗读背诵(1)学生分组朗读诗歌,培养合作意识。
(2)全班同学一起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6.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诗歌。
(2)以“我眼中的庐山瀑布”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3)收集有关庐山瀑布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合作交流的能力等方面。
教师还应考虑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望庐山瀑布人教版教案设计
望庐山瀑布人教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庐山瀑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运用朗读、默写、填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诗人写作背景及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情感表达。
(2)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1. 导入新课:(1)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庐山瀑布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望庐山瀑布》。
(2)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解释诗句的含义。
3. 理解课文:(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探讨诗人写作背景,理解诗人情感表达。
4. 应用拓展:(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邀请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尝试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四、作业布置:1. 正确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 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绘自然景观的句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庐山瀑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得到了提高。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描绘出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
(3)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和描绘。
3. 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的意象和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诗歌全文、注释、翻译和相关图片等。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相关参考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其他杜甫的诗作,如《春望》、《登高》等。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
3. 解读字词(1)教师讲解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学生做好笔记。
(2)学生互相讨论,解答疑难问题。
4. 翻译诗句(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进行诗句的翻译。
(2)学生独立翻译,分享自己的理解。
5. 分析意象(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
(2)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诗歌中的画面。
6. 品味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合作探讨。
7. 欣赏与借鉴(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
(2)学生借鉴诗中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练习。
8.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9. 作业布置(1)背诵《望庐山瀑布》。
(2)写一篇关于庐山瀑布的短文,发挥想象,描绘出瀑布的景象。
望庐山瀑布人教版教案设计
望庐山瀑布人教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中的意象,描绘出诗句所表现的画面。
(3)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句的意义。
(2)学会通过诗句中的意象,感受自然景观的美。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句的意义和意象。
2. 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3. 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意象的理解和描绘。
2. 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望庐山瀑布》。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提问:你们对庐山瀑布有什么了解?2. 朗读与理解:(1)引导学生朗读《望庐山瀑布》。
(2)解释诗句中的生僻字词。
(3)讨论诗句的意义和意象。
3. 描绘画面:(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
(2)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朗读《望庐山瀑布》。
(2)鼓励学生背诵诗句。
5. 创作练习:(1)引导学生以《望庐山瀑布》为灵感,创作自己的诗歌。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
(2)提醒学生课后去庐山瀑布实地考察,感受自然景观的美。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和创作等环节。
2.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注意发音准确、流畅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创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包括内容、结构、语言和表现力等方面。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效果、学生的反应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评估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望庐山瀑布》。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内容。
(3)学会通过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欣赏美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意象和意境的理解。
3.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体会诗人赞美自然景观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望庐山瀑布》全文。
3. 与诗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4.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 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解析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象。
(2)学生讨论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赞美之情。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运用生字词。
5. 背诵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背诵诗歌。
(2)学生自主背诵,互相监督和鼓励。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1)抄写《望庐山瀑布》全文。
(2)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和背诵。
六、教学延伸:1. 诗歌创作:(1)引导学生以庐山瀑布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评价和鼓励。
2. 相关诗人介绍:(1)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和诗歌风格。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李白的其他著名诗作。
小学四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五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五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1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师: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
今天,我们要学*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1、师范读全诗。
全班自由读。
2、学*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全班齐读这首诗。
师: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
(指名回答)师:我们来看看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
(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师:这些都是静止的图片,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课堂里了能领略到庐山和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
请看光碟。
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
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
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
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
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看完后,请你来夸夸它。
(观看后指名回答)师:对,夸得真好!我们来看看李白是怎样夸的?4、指组读第一句诗。
读注释①和②。
除了这两个词,诗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说整句诗的意思。
读。
5、总结学法:读诗句、看注释、说意思。
6、根据以上学法自学二、三、四句诗。
7、汇报自学情况。
为什么要遥看?“飞流”、“直下”说明什么?怎么理解“三千尺”?“疑”是什么意思?师:学到这,还有什么疑难的问题吗?请提出来。
(质疑解答)师:现在谁来说说全诗的意思?(指名回答、同桌互答)三、自读自悟,深入理解。
师:你觉得诗中哪些字用得妙?为什么?(生、挂、飞、落。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
学生能够分析并描述诗中的景象和意境。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美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学生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描写庐山瀑布的诗歌。
诗歌通过描绘瀑布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学生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3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教师提问学生对庐山瀑布的了解和印象。
3.2 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4 创作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如描绘自然景象等。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背诵诗歌。
学生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4.2 评价方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朗读、讨论和写作表现,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回答和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课文《望庐山瀑布》文本。
庐山瀑布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5.2 教学工具:投影仪或白板。
四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艺术鉴赏能力。
2.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2.感悟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表现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本中的《望庐山瀑布》诗歌。
2.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3.画纸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庐山瀑布的图片和视频,并介绍庐山瀑布的美景。
2.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眼中的美景。
二、欣赏诗歌(15分钟)1.教师大声朗读《望庐山瀑布》古诗,并注重抑扬顿挫的朗读节奏。
2.学生跟读诗歌,模仿教师的朗读方式。
3.鼓励学生提问与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展示的意象和意境。
三、情感体验(15分钟)1.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来到庐山瀑布,感受瀑布的气势和美丽。
2.学生用笔和画纸,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绘制自己心中的庐山瀑布。
3.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画作,并谈谈自己所表达的情感和想法。
四、艺术欣赏(20分钟)1.教师播放与庐山瀑布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并感受音乐的美妙。
2.教师与学生一起观看庐山瀑布的视频素材,了解瀑布的真实景象和壮丽气势。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所欣赏到的艺术特点和感受。
五、艺术表现(2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选择一个自然景色,用诗歌的形式进行艺术表现。
2.学生可以在小组内探讨,共同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3.每个小组派代表朗读自己的诗歌作品,并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
六、总结(10分钟)1.教师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的美与感受。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七、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利用诗歌的形式创作其他自己喜爱的自然景色,并进行欣赏交流。
2.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其他的古诗或现代诗歌,进一步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精品4篇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2目标1。
,会认"庐,瀑"等生字。
2,能借助课件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重,难点理解诗意,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准备:课件时间:一课时过程:一,导入师:宋代诗人苏轼漫游庐山时曾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向我们展示了庐山的神奇秀美。
今天,我们再跟随唐代诗人李白,去领略庐山的迷人风光。
二,学习古诗1,读古诗,知作者(1)(课件)出示古诗——自由读(2)简介作者2,二读诗,划节奏(诗的美,在于它的格律美……)(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划出节奏(2)交流点拨(3)齐读古诗(读出节奏)3,三读诗,明诗意(诗的美,更在于它的意境美……)(1)默读,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2)小组交流(3)集体交流,点拨疑:怀疑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诗意的方法:补(添),换(调换词序)(4)是的,一峰一瀑就如此的神奇,引人无限遐想,难怪乎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对庐山称赞不绝!让我们也一起来赞一赞吧!——齐读古诗4,四读诗,悟意境(诗的美,在于它的含蓄,在于它的凝练)过渡:诗的美,美在语言优美,诗的美,美在诗情画意,精练的28个字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请闭上眼睛想象,听朗诵,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1)范读古诗(配乐),生闭目倾听,想象画面(2)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3)出示庐山风光片(图片),生欣赏让我们欣赏一下庐山是不是想象中如此美丽。
(4)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配乐)5,五读诗,背诵吟庐山的美,在于它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山;在于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水。
——生齐读古诗唐代诗人李白只用了二十八个字,就让我们深为庐山景色的美丽,壮观折服——生齐读古诗读了李白的这首诗,我们怎能不去庐山走一遭呢——生齐读古诗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词句去赞美她!今天,就让我们以庐山为起点,去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感受如画的江山吧!——生齐背古诗6,拓展诗,升华情(1)我们的祖国,江山如画,历代诗人为之陶醉,并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像这样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你还知道哪些(2)学生交流背诵。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篇一教材剖析《望庐山瀑布》古诗诗人李白运用了极其夸大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宏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积攒古诗的兴趣。
教学目的★学会“庐、瀑、炉、疑”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抓住重点字词想象诗中描画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抱负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突破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诗句所描画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喜爱旅游吗?你都到过哪里?谁愿意把你见到的美景讲给大家听呢?(指名说)2.看来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呢!今天,教师要率领大家到江西的庐山脚下去欣赏瀑布。
(播放视频)3.谁来说说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指名说)4.这一天,大诗人李白也游历到了庐山脚下,他和你们一样也被瀑布的宏伟壮丽深深地吸引住了。
他诗兴大发,随即吟诗一首。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诗人眼中的瀑布是怎样的。
(播放录音)二、初读感知1.大家想不想也来读一读这首诗呀?要想读好这首诗,得先过了生字这一关。
课前教师布置大家预习课文,现在教师要考考你们(课件出示生字)。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2.你认识了哪个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指名说识字方法)去掉拼音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3.看来大家真得和这几个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
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这几个字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庐和炉的读音雷同)你怎样区分它们?(指名说)4.大家齐心合力顺利闯过了生字难关。
现在有没有信心把诗句读好呢?请大家打开书大声地读一读这首诗吧。
(学生自由朗诵古诗)5.谁愿意试着读一读?(指名读,师生评议,规范为熟读)三、学习古诗1.知诗人: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关于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
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关于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使学生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
3、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式导入1、请同学们背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检查预习1、学生交流所了解的'李白。
2、李白是怎样描写庐山瀑布的?3、出示图片,老师也来做一回诗人,请同学们告诉我,应该站在哪儿来给大家吟诵这首诗呢?(“望”“遥”说明诗人是站在远处观察瀑布的。
)通过老师的吟诵,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学生自学1、出示自学提纲:(1)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生、遥、川、疑、飞。
(3)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3)通过自学,你又产生了什么问题?2、学生自学。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四、师生共同学诗1、请同学们自由读诗,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学生谈到哪句,交流哪句)日照香炉生紫烟:(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诗中哪个词是“升起”的意思?(3)“红日、高山、紫雾”诗人用寥寥几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你能把它读得那么美吗?(4)学生有感情到朗读。
遥看瀑布挂前川:(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理解:川,河流。
(3)指导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
飞流直下三千尺:(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学生体会“飞流”“直下”。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疑是银河落九天:(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重点理解:疑,体会李白诗的风格。
(3)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学生质疑:(1)“生”为什么不用“升”?①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②生,产生而后升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庐山瀑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文中生字,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情节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诗歌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祖国的壮丽河山,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生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剖析诗句,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文的意境。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对“瀑布”这个事物进行想象和思考,让学生踊跃发言,说出瀑布的特点。
针对大家的发言给予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瀑布,同时展示从各个方位看到的瀑布的图片,加以解说。
2.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及方法。
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准备怎样学习这首诗呢?⑴学生回忆讨论。
⑵教师帮助梳理归纳,提出“读诗,解诗,赏诗,悟诗”四个步骤。
二:教学内容呈现1、读诗 (诗歌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听配音朗诵,并指出生字词)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lú 紫zǐ 川chuān(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李白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1. 解诗(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1)日照香炉生紫烟“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
日:太阳。
香炉:香炉峰。
紫烟:紫色的烟云。
生:升腾起(变成了)。
(释义)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
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
前:前面。
川:河流。
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释义)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水流快、山势陡。
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释义)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
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疑:怀疑。
(释义)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3 赏诗(赏诗歌意境,赏诗歌写作手法)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4 悟诗即(悟诗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三:小结与拓展(一)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二)说说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瀑布的?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三)同学们,学了这首诗,你们一定从《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生、挂、飞、落”等词的妙用,品味到了词句的精美,也受到了诗人大胆夸张、想象手法运用的启发。
用你手中的笔,写出你心中最美好的诗;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你想象中的壮丽雄伟的庐山瀑布图奉献给大家,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将在我们黑板报上展示!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