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平平稳稳》教案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4课 平平稳稳》教案1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4课平平稳稳》教案1一. 教材分析《第4课平平稳稳》是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创作出平稳的作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绘画中的稳定性原理,学会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平稳、均衡的作品。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理论知识讲解、实例分析、学生实践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作品失衡、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本课需要针对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稳定性原理,提高作品质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稳定性原理,掌握如何创作出平稳、均衡的作品。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稳定性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创作出平稳、均衡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稳定性原理,分析实例作品。
2.示范法:教师示范创作过程,引导学生模仿。
3.练习法:学生实践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4.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交流,提高创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例作品、PPT等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例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稳定性。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作品为什么看起来很稳定?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稳定性原理。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PPT,详细讲解稳定性原理,包括线条、形状、色彩等方面的运用。
同时,分析实例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稳定性原理。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创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
示范完成后,引导学生模仿创作。
期间,教师个别指导学生,帮助其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 平平稳稳》教学设计人教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平平稳稳》教学设计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平平稳稳》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了解和掌握绘画中的稳定性原则。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例,引导学生理解稳定的含义,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绘画时,仍存在画面不稳定、构图不均衡的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对稳定性的认识,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稳定的含义,学会如何使画面稳定。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绘画的热爱,培养他们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稳定的含义,学会如何使画面稳定。
2.难点:将稳定性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创作出稳定、美观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稳定的含义。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绘画中的稳定性原则。
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平平稳稳》。
2.教具:投影仪、电脑、绘画工具、实例图片等。
3.素材:稳定的生活实例图片、优秀绘画作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生活中的稳定实例,如建筑、物体摆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稳定?为什么这些实例让人感觉稳定?2.呈现(10分钟)展示优秀绘画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稳定性。
教师引导学生从画面构图、物体摆放等方面进行观察,总结出稳定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将稳定性运用到绘画创作中,边示范边讲解。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尝试创作出稳定、美观的作品。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平平稳稳 |人教版
3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平平稳稳 |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平衡的概念,学会运用平衡原理创作出平稳的美术作品。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对平衡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平衡的概念,掌握平衡原理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对平衡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平衡美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教学难点1. 平衡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 创作出具有平衡美的美术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素材、示范作品。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平衡美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平衡美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平衡的概念,分析平衡原理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平衡原理创作美术作品,并讲解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平衡美的美术作品。
5. 评价与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学生的创作情况,给予肯定和建议。
板书设计1. 3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平平稳稳2. 重点内容:平衡的概念、平衡原理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创作具有平衡美的美术作品。
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具有平衡美的美术作品。
2. 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美,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平衡的概念,掌握平衡原理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培养他们对平衡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
同时,教师应及时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衡美的内涵,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解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4.平平稳稳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4.平平稳稳——人教新课标一、教材分析1.教材背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平平稳稳”,是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个主题,主要涉及到的是简单的画作和色彩的运用。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帮助学生了解平稳、平稳色彩的基本知识,使其对平稳的表现形式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将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美术技能和创造力。
2.教学目标1.了解平稳的基本概念及表现形式。
2.学会简单的画作技法及色彩的运用。
3.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和创造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掌握平稳的基本知识,能够在画作中运用。
2.学生能够运用色彩表现平稳的感觉。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黑板、彩色笔、画笔、画纸。
2.教学素材:教学课件、简单的画作图片。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学设计】 1、利用课件、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平稳的意境,增加学生对“平稳”的理解。
2、引入问题:什么是“平稳”,如何用画笔描绘出来呢?2.讲解【教学设计】 1、解释平稳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平稳”的表现形式。
2、介绍简单的画作技法及色彩运用,指导学生画出简单的平稳作品。
3.实践【教学设计】 1、推荐一些简单又有趣的画作,让学生在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实践。
2、指导学生从物体表面的纹理入手,运用线条、色彩的组合表现平稳的感觉。
4.总结【教学设计】 1、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对“平稳”的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2、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绘画成果,让他们互相欣赏、交流,相互展示、比较、交流自己的作品四、教学评估【教学设计】通过观察学生的画作及现场呈现的情况,来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五、拓展延伸【教学设计】 1、让学生对“平稳”的构成及表现形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2、通过阅读相关的绘画书籍或其他艺术性作品,拓展延伸学生对美术艺术的认知,帮助他们提高创造力和艺术素养。
六、教学体会通过本次教学,初步了解了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
教师需要制定更为详细和合理的教学计划,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平平稳稳教案
平平稳稳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与创作,了解平衡和稳固的相关美术知识,掌握其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本课以生活中的物品为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平衡和稳固,并学习运用平衡和稳固的原则进行美术创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平衡和稳固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运用平衡和稳固的原则进行美术创作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学习,掌握运用平衡和稳固的原则进行美术创作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平衡和稳固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运用平衡和稳固的原则进行美术创作的方法。
2.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理解文化元素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画笔、颜料、教学辅导书籍等。
2.学生准备:画笔、颜料、尺子、圆规、铅笔等绘画工具;收集具有平衡和稳固特点的美术作品和实际应用场景的照片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欣赏一些具有平衡和稳固特点的美术作品和实际应用场景的照片或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平衡和稳固的魅力和美感,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授课(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平衡和稳固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平衡和稳固的定义、分类及在美术中的应用。
同时,展示一些典型的运用平衡和稳固原则创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
教师进行简单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元素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
3.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课堂练习。
学生可以参考教师示范,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他们互相学习,提高自信心。
4.拓展(10分钟)选取部分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评价、学习。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美术《平平稳稳 》教案
第4课平平稳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观察生活中的对称与均衡的现象,掌握对称与均衡的构图技巧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力目标:能用绘画,拼贴,剪纸等方法进行简单的造型创作。
教学重难点:重点:要让学生理解,认识,并了解对称与均衡的意义,并能掌握构图技巧。
难点:能将所学的均衡与对称运用到画面当中。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课件,提问:我们观察一下,你能说出那件物品是对称的吗?学生观察后回答:老师根据学生回到提示对称的作用。
2、引入课题:平平稳稳。
二、讲授新课1、教师出示卡片,卡片上画有两幅图画,一张为对称式,一张为均衡式。
提问:这两张图片在构图上有什么不同?区别是什么呢?(学生对于对称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均衡有点模糊,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要多次展示图片,比较理解。
)2、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解释:(1)中线两侧的图形在大小、形状、色彩、距离等方面完全相同,形成对称的形式。
(2)中线两侧的图形并不完全相同,但会保持一定量的平衡,就会感觉均衡。
3、学生继续观察书本中的对称以及均衡的图片,进行比较和加深理解。
(1)观察欣赏《大鹏古城墙的印象》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找出画中的对称点,或者对称轴。
教师可以及时的指点。
(2)请同学们讨论:画家用了什么构图方法?给你什么样的视觉感受?学生回答。
(3)欣赏毕加索的《镜前的少女》。
提问:画面运用的是什么构图方法?学生回答:均衡。
这种沟通方法给人另一种视觉效果。
三、艺术实践1、用对称的构图方法来创作一幅作品。
教师示范:(1)将准备的纸张沿着中线对折。
(2)展开对折的纸张,在纸张的一侧进行绘画,构图,用水粉加色。
(3)将另一面盖到水粉加色的图画上,压一下。
(4)展开,对称图形展示出来了。
2、学生实践制作,教师指导。
四、均衡表达1、欣赏《鱼》的均衡图片,讨论怎样用拼贴的方法能制作出均衡的画面来?2、学生走动互相观看,开拓思路。
3、欣赏图片,再次改正。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4课 平平稳稳》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4课平平稳稳》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4课平平稳稳》是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画面构图的稳定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稳定的构图原理,创作出平衡、稳定的美术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构图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创作中,往往难以把握画面的稳定性。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稳定的构图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画面构图的稳定性原理。
2.培养学生运用稳定的构图原理进行创作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画面构图的稳定性原理,并能在实际创作中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稳定的构图方法,创作出平衡、稳定的美术作品。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稳定的构图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美术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相关美术作品示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稳定的构图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画面构图的稳定性。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画面构图的稳定性原理,如对称、均衡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作品中运用稳定的构图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运用稳定的构图方法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评价,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稳定的构图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现场创作。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画面构图的稳定性原理及运用。
人教版美术三下第4课《平平稳稳》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三下第4课《平平稳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平平稳稳》是人教版美术三下第4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中稳定构图的技巧。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认识稳定构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各种元素来实现稳定构图的效果。
本课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提高他们对于绘画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颜色知识。
他们对于绘画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然而,他们在构图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构图不稳、重心偏移等。
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稳定构图的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稳定构图的概念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掌握稳定构图的技巧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提高他们对于绘画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稳定构图的技巧。
2.难点:如何运用各种元素来实现稳定构图的效果。
五. 教学方法1.观察分析:通过观察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认识稳定构图的重要性。
2.实践操作:通过具体的绘画练习,让学生运用稳定构图的技巧。
3.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课件:准备《平平稳稳》的教材和课件,以便进行教学。
2.绘画材料:准备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以便学生进行绘画练习。
3.实例和图示:准备一些稳定构图的实例和图示,以便进行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稳定构图的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关注稳定构图的重要性。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这些作品给人以稳定、舒适的感觉?稳定构图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2.呈现(10分钟)介绍稳定构图的概念和重要性。
解释稳定构图的定义,让学生明白稳定构图的意义。
通过一些实例和图示,展示稳定构图的效果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绘画练习。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图形和元素,让他们尝试运用稳定构图的技巧来进行创作。
第四课《平平稳稳》(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四课《平平稳稳》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平衡的概念,掌握平衡的表现方法,并能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平衡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平衡的概念及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平衡原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如平衡木、天平等,引导学生关注平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1)平衡的概念:平衡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稳定的状态。
(2)平衡的分类:根据力的作用方向,平衡可分为静力平衡和动力平衡。
(3)平衡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介绍一些运用平衡原理创作的美术作品,如雕塑、绘画等。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平衡原理创作美术作品。
(2)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平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平衡原理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 学生对平衡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是否能灵活运用平衡原理。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讲解是否清晰、示范是否到位等。
4. 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平衡的概念,学会运用平衡原理创作美术作品,提高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
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平平稳稳》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平平稳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4课平平稳稳》是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衡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包括平衡的定义、平衡的种类、平衡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平衡的概念,识别不同种类的平衡,并能够运用平衡原理创作出稳定的美术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形状、线条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平衡的概念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平衡的定义和种类,掌握平衡原理,能够运用平衡原理创作稳定的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衡的定义和种类,平衡原理的应用。
2.难点:平衡原理在创作中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平衡的定义、种类和应用。
2.示范法:展示平衡的美术作品,分析平衡原理。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实践平衡原理。
4.互动法: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材。
2.示范作品:准备一些平衡的美术作品,用于展示和分析。
3.材料工具:彩纸、画纸、画笔、剪刀等美术创作工具。
4.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平衡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平衡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更多的平衡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平衡种类,如对称平衡、不对称平衡等。
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平衡的多样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平衡类型,尝试创作一幅平衡的美术作品。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4课 平平稳稳》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4课平平稳稳》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4课平平稳稳》是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中的稳定性原则。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稳定的构图对于作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稳定性原则进行绘画创作。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会对稳定性原则的理解和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稳定性原则,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稳定性原则进行绘画创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稳定性原则,学会运用稳定性原则进行绘画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稳定性原则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稳定性原则,学会运用稳定性原则进行绘画创作。
2.难点:如何运用稳定性原则进行绘画创作,使作品具有稳定的构图。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稳定性原则及运用方法。
2.示范法:教师示范运用稳定性原则进行绘画创作。
3.练习法:学生实践运用稳定性原则进行绘画创作。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稳定性原则相关课件、绘画作品示例。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稳定性原则相关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稳定性,激发学生对稳定性原则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稳定性原则,并结合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初步理解稳定性原则及运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尝试运用稳定性原则进行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强化学生对稳定性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如运用稳定性原则进行创意绘画,引导学生进一步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 平平稳稳》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平平稳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平平稳稳》一课的内容和主题;2.理解平稳字的含义;3.掌握画平稳的基本方法;4.学习基本色彩理论。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觉和设计能力;3.增强学生对平稳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人生观;2.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体验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教学材料学生用纸、颜料、画画板、毛笔、水盆、拖把、洗毛笔杯。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图片等多种方式,对《平平稳稳》的主题和故事进行讲述和解释。
让学生愉快地进入这个主题。
第二步:理解平稳字将平稳这个字的笔画方法清晰地讲解给学生,让他们掌握基本方法,能够快速地完成。
第三步:画平稳通过展示方法和示范的方式,让学生尝试画出平稳的样子。
老师可以组织小组互相完成评价与学习。
第四步:学习基本色彩理论让学生了解颜色有冷暖之分,并说明冷色和暖色的区别和搭配,让他们知道如何使用颜色来塑造画面的气氛和情感,增强对颜色的感觉。
第五步:用色搭配创作平稳的场景在纸上画出一幅空荡的场景,让学生根据平稳的主旨来设计场景的基调和色彩搭配。
在这个步骤里,学生可以各自展开创作,相互交流丰富想象力和色彩设计技巧。
第六步:小组评价和展示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评价创作,讲述自己的色彩搭配理念和想象,也可以从职业画家的角度中来剖析创作的过程,根据学生的专业反馈,不断修正和完善作品。
第七步:总结通过这一次的活动,总结出学生们在色彩和创作设计方面的所长和不足,并提出下一次活动的目标和计划。
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三、教学细则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在教室里进行讲解,配合PPT、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材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2.示范教学:老师通过实际完成画画板上的演示,让学生了解更加详细的画画方法、技巧和细节;3.小组互评:老师转换角色,成为观察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在评价和指导的过程中加强学习和交流。
三年级美术下册平平稳稳1教案人教新课标版3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平平稳稳教案
三年级美术下册平平稳稳1教案人教新课标版3篇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平平稳稳教案下面是整理的三年级美术下册平平稳稳1教案人教新课标版3篇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平平稳稳教案,供大家品鉴。
三年级美术下册平平稳稳1教案人教新课标版1民间玩具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
2.通过欣赏、探索使学生对民间玩具有个大致的了解。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制作一个玩具。
教学难点:玩具的设计。
教学准备:教师:玩具作品若干件,图片、录像等。
学生:民间玩具若干,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易拉罐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请同学谈谈自己对民间玩具的认识,及自己所见所知的民间玩具。
2.播放录像:欣赏收集的民间玩具,并简单介绍这些玩具的出处及特点。
3.请同学分组讨论一下录像中的民间玩具。
自己喜欢哪一件或分析某件作品的特色(造型、色彩、象征寓意等)二、发展阶段1.教材作品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民间玩具的造型特征,色彩及寓意。
(师生共同完成)(1)《大阿福》:江苏无锡是我国历来民间艺人,特别是泥塑艺人集中的地方,历代人才辈出,《大阿福》是我国传统的泥娃娃的代表作,胖的脸庞,讨人喜欢,含有吉祥、幸福的寓意,(讨论现代大阿福与古代大阿福有什么不同?)(2)《套娃》:俄罗斯流行的木制娃娃,造型生动,色彩富有民族特色,五个木娃娃环环相套,可以合成一个大的木娃娃,设计非常巧妙。
(请同学列举并描述一下自己所见的相似的玩具作品)(3)《扳不倒》河北玉田,是一种重力玩具,上部用纸,下部用纸包泥,扳倒后能自动竖立起来,故又称“扳不倒儿”。
这是同学常见的玩具,在我们这里很常见,叫“不倒翁”,很多同学自己1 都会制作,只是制作的材料各种各样,请同学来谈谈(不倒翁的原理或制作过程)。
(4)欣赏《白釉彩绘陶猫》、《布公鸡》、《泥狗》、《兔儿爷》、《竹龙》、《猴翻跟头》、《竹制机关枪》、《沙燕风筝》、《泥公鸡》、《虎》系列等作品,并谈谈各地民间玩具的创造者们,为什么要借助老虎的形象,制作各种不同的玩具。
三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平平稳稳》教案人教版
3.学生小组讨论的引导: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们自主思考、交流。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陷入迷茫,不知道如何展开讨论。今后,我需要提高自己的引导能力,适时给予学生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展开讨论。
(1)理解平衡的概念: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平衡的概念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例如,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平衡现象,如跷跷板、天平等,让学生理解平衡的原理。
(2)平衡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美术作品中运用平衡原理,如构图、色彩搭配等,使作品具有和谐美感。
(3)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平衡知识进行创意绘画或手工制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创意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平衡原理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他们在美术创作中的实践能力。
3.美术表现能力: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美术技法表现平衡,提升他们的美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4.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3)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小组合作创作过程中,如何有效沟通、分配任务,使每位团队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作品。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运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平衡原理,如通过实物演示、动画等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平衡。
(2)设置不同难度的创作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平衡原理的运用,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创作出个性化作品。
三年级美术下册《平平稳稳》优秀教学案例
1.生活中还有哪些平衡现象?它们有什么特点?
2.如何在美术作品中运用平衡原理?
3.你认为在创作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平衡效果?
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学习。我会在一旁巡回指导,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平衡的概念,掌握稳定与平衡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具有平衡美的作品。
3.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美术表现手法,如绘画、剪纸、拼贴等,展现平衡的艺术效果。
4.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术语进行表达与交流,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4.反思与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平衡原理的理解、创作实践、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同时,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表现,激发他们持续学习的动力。
5.实践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本案例在教学内容与过程中,既注重实践性,又强调创新性。通过观察生活、讨论交流、创作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平衡原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运用不同的美术表现手法,展现个性化的平衡作品,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衡原理。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们的思考,促使他们在讨论、实践中深入理解平衡的内涵。这种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案例中强调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合理分组、设置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这种小组合作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小学美术平平稳稳教案
小学美术平平稳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作品中的平衡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使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创作出具有稳定感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美术作品中的平衡感,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创作出稳定感强的作品。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创作出稳定感强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美术作品,展示平衡感和不稳定感的例子。
2. 准备各种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3. 准备画纸或画布,以及相关的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具有平衡感和不稳定感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平衡感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2. 基本概念:教师介绍平衡感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如何在美术作品中表现平衡感。
3. 示范:教师展示如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创作出稳定感强的美术作品,边示范边讲解步骤和技巧。
4. 学生创作: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和指导,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巧,创作出具有稳定感的美术作品。
5. 评价与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提出改进的建议。
(后续章节待补充)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所学的平衡感知识,创作出不同主题的美术作品,如自然景观、城市建筑等。
2.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创作出一幅具有平衡感的美术作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了平衡感知识,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八、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可以尝试运用所学的平衡感知识,创作出一幅美术作品,并写一篇简短的创作心得。
2.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和创作心得带来学校,与老师和同学分享。
九、课程评价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质量和创作心得,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4课平平稳稳》wrod教案
平平稳稳
教學目标:
1.理解对称或匀衡原理,找出我们周围对称或均衡物体。
2.运用物体对称或均衡原理,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感觉表现出来。
教學重点:
理解感受物体对称或均衡表现形式。
教學难点:
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感受。
教學用具:
图片实物投影仪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學过程:
一、导入
用实物投影仪放一组图片,让學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物体造型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 对称、均衡物体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感觉。
二、发展阶段
引导學生感受均衡: 中心线两边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
举例: 一棵树、一篮水果,它们左右不一定对称,但视觉上看去是平衡。
教材中《镜前少女》、《组合橱》等都是给人视觉上以平衡感,所以它们看上去是平稳。
图片《大海上船》,海面上船有大、有小,画面左边一艘大轮船,右边有远近三艘小船。
画面左右不对称,但视觉上看是平衡。
小组讨论: 请同學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或均衡,小组个别同學汇报小结。
师小结: 这些对称或给人以平衡感物体、图片,都给人平稳、庄重、整齐感觉。
三、作业布置
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或均衡感受作品。
可以一人完成也可以俩人合作完成。
四、拓展
可用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用立体折纸或泥塑形式完成作业。
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平平稳稳》精品教案
《平平稳稳》精品教案(欣赏•评述、造型•表现)
课堂实践,学生进行制作(14分
钟)
展示学生 四、作业讲评 1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1)你觉得谁的作品表现的对称美 (均衡美)最恰当?为什么? (2)你的作品是如何表现对称(均 衡)的?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是对称 还是均衡,在创作中是如何表现对 称或均衡的。
)
3 .教师小结:(教师针对学生作品 的闪光点及不足之处做总结。
) 本课总结:大自然是非常美丽的, 它包含了很多奇妙的美的法则。
人 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大 自然学习。
而对称美和均衡美就包 含在其中,并且已经深深地渗透到 我们的生活中。
因为对称和均衡,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品才能平平稳 稳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作品、评 价交流 (5分钟)
展示自己的作 品。
自评、互评。
三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 平平稳稳》教学设计 人教版
《第4课平平稳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三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平平稳稳》的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平衡的概念,掌握平衡的表现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平衡稳定的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衡的概念,知道平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平衡原理创作美术作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平衡的概念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运用平衡原理创作出平衡稳定的美术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图片素材、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绘画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平衡和不平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引出平衡的概念。
2. 讲解平衡的概念:向学生讲解平衡的概念,包括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并举例说明。
3. 分析平衡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通过展示一些平衡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平衡的运用,让他们明白平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4. 演示创作过程: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运用平衡原理创作出平衡稳定的美术作品。
5.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平衡原理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第4课平平稳稳》2. 主体内容:平衡的概念、平衡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创作过程、作品展示与评价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平衡原理,创作一幅平衡稳定的美术作品。
2. 要求作品具有创意,能够体现出平衡的美感。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平衡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平衡原理创作出平衡稳定的美术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实践环节的时间较短,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平平稳稳》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出这样构图就平稳了。
3、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看一组小实验,得出:
均衡(板书)
小结:对称和均衡都给人平稳的感觉。出示课题《平
平稳稳》
(三)欣赏对称与均衡的作品
1、生:欣赏对称剪贴画
2、生:可以再加一个花瓶,可以将纸剪掉一部分,可以在纸的右侧
添加形象。
3、学生观察小实验并总结,进一步理解均衡的特点。
生:观察、体验
生:收拾桌面卫
对称或者均衡的画面。要求:构图合理,画面有美感。
生,将碎纸屑打
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评
展评部分作品,学生互评,教师适当提出建议。
五、课堂拓展,小结
欣赏几幅生活中利用对称或者均衡创作的艺术作品
鼓励大家在今后的生活或者学习中养成善于发现美,
扫干净。
生:观察并
描述
1、分析《大鹏古城的印象》
《金玉满堂》两幅分别是什么画?采用哪种构图,
有什么画面效果?
京剧脸谱艺术中的对称与均衡剪纸艺术中的对称与均衡
2、西方油画艺术中的对称与均衡
3、同龄小朋友的作品中对称与均衡的运用三、创作体验,教师巡视
利用你手中的材料,选择一种合适的形式创作一幅
生:创作体验
生:学生互评, 并提出合理建议
《
执教者
,
、
2、看大屏幕:a自然界中的对称(动物和植物)
B生活中对称(建筑)天安门、天坛筑设计成左右
对称的呢?
(二)通过实例理解对称与均衡的不同
1、出现对称的剪贴画范图(瓶花)
2、出现空白纸,问,将花瓶移动到纸的一侧,分析
这种构图形式美不美?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平稳稳》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说出3种以上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物体。
2.区分出均衡与对称的图形。
3.选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法表现对称或均衡的作品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对称或匀衡的原理,找出我们周围的对称或均衡的物体,运用物体的对称或均衡原理,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感受物体的对称或均衡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的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作品。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铅笔,橡皮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杂技是我们民间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节目,他给人们带来欢乐,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观看一段杂技,看看他表演的是什么杂技。
(杂技表演视频)
为什么他手中要拿一根长杆子呢?
2. 他是怎样保持平衡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平稳稳这一课(添加题目:平平稳稳)
3. 不光杂技演员需要平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非常需要平衡,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平衡的事物呢?
二、新授:
1.老师也为大家找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他们给人美的感觉,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在我们美术中,这样的形式我们就叫他对称。
(对称轴加粗,换颜色)
3. 这样的对称他不光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同时也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思考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
三、发展:
1.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不光对称给我们平稳的感觉,还有一种形式也能体现平稳。
比如我们平时玩跷跷板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出示熊猫跷跷板幻灯)
2.像这一类在视觉上有平衡感觉的,在美术上我们叫它均衡。
3. 现在开始欣赏平时生活中的均衡物体。
(出示均衡物体幻灯片)
4.请学生判断哪些是均衡哪些是对称物体。
5.小游戏:怎样添画才能保持平衡。
6.同学们的想法真棒,那你能运用你喜欢的形式,把均衡或者对称表现出来吗?那就赶快行动吧!(音乐,以及欣赏学生作品,生活中对称均衡的图片)
作业布置: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或均衡感受的作品。
可以一人完成也可以俩人合作完成。
四、总结:
1 欣赏,评价,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学生作品,实物投影)
2 其实除以上的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更加容易的表现出对称与均衡,这就是我们的电脑,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到电脑上试试。